家庭危機與管理 9/ 24 - hl.nou.edu.twhl.nou.edu.tw/On news/1061-ebook/1061-U-500523-1.pdf ·...

Post on 14-Oct-2019

7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家庭危機與管理 9/ 24 - hl.nou.edu.twhl.nou.edu.tw/On news/1061-ebook/1061-U-500523-1.pdf ·...

家庭危機與管理 9/ 24

如何因應家庭壓力,

而不造成家庭危機

是家庭生活中必備的基本知能!

林佩琪

8月蔬菜價格大漲近9% 豬價居高不下貴快5%

卡優新聞網 2017/09/08

8月物價微升但食物類上漲1.34%,又以蔬菜的年漲幅8.79%為最大,而豬肉也漲價4.96%

無薪假人數激增 創18月新高

2017.08.02 商周.com

勞動部昨(1)日公布最新無薪假人數統計資料,實施無薪假企業總計增加5家、人數暴增1,006人,是自去年1月底、18個月以來的新高,總計目前有19家企業、1,333人實施無薪假。

1 家庭危機與管理的本質

家庭壓力 穩定家庭系統的改變,Boss(1998) (一)採刺激取向定義觀點 P.7~9 如增添小寶寶、失業、成員離家、離婚… (二)採反應取向定義觀點 如血壓上升、心跳增加、心理壓力…等生

理反應。 (三)採互動取向定義觀點(刺激+反應)

重視個體與外在環境的互動。

如:父母離婚 →孩子認為是父、母不要自己→ 覺得孤獨 → 壓力提高

如:父母離婚 →孩子認為是父、母邁向嶄

新生活的開始→ 祝福父母→ 壓力降低

男童看離婚

家庭危機 Boss(1998) 。 P.12

(一)平衡的家庭系統很明顯的被干

擾,且這干擾大到無法抵抗。 (二)情況緊急且嚴重的。 (三)家庭系統因劇烈的改變,無法

正常的動員與運作。

家庭壓力與家庭危機有差別 p.12

家庭壓力 是連續的數線概念,從0到很大,呈現高低不同的程度。

家庭危機 非程度之分,而是「有」、「無」之分。

家庭壓力

是中性的概念,對家庭究竟帶來正向或負向的效果,端賴家庭對此情境的認知。

形成家庭壓力與危機的因素

ㄧ、從可預期與不可預期觀點分析 p.13

(一)可預期家庭發展歷程

1.新婚 如生活適應、婆媳問題…

2.初為人母 如角色調適…

3.子女進入學齡與少年 如管教問題…

4.子女陸續離家並步入中年 如事業瓶頸…

5.進入空巢與退休

6.步入老年 「老伴」、「老本」、 「老友」、

「老健」、 「老趣」、 「老居」

形成家庭壓力與危機的因素

(二)不可預期家庭生活事件

1.家人互動與衝突 p.22

2.離婚

3.家庭暴力(身、心)

4.失業與財物、家庭經濟困境

5.疾病與死亡

6.非法藥物使用

• 台灣離婚統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

補充

離婚對數 2010年

粗離婚率 2.29 o/oo 2016年

2016年

58,037 對 (159.01對/日)

53,837 對 (149.5對/日)

粗離婚率:當年離婚對數/總人口

2010年 2.51 o/oo

• 台灣離婚統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

補充

有偶人口離婚率

2016年

11 o/oo 2010年

10 o/oo

有偶人口離婚率:當年離婚對數/有偶人口

• 台灣離婚統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

補充

離婚婚齡分析(2016年)

未滿5年最高

20.7 %

5~9年居次

33.6 %

慘! 去年實質薪資 倒退16年

2017年02月25日 中時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去年平均薪資統計,由於薪資增幅追不上物價漲幅,2016年受僱者實質總薪資降0.77%,衡量購買力的每月「實質總薪資」46,422元,仍不及2000年水準。

形成家庭壓力與危機的因素

二、從家庭內、家庭外事件分析 p.28

(一)家庭內

1.家庭結構向度(家庭系統界域)

如誰是家人

2.心理向度(對壓力源的認知與定義)

如以「否認」處理問題

3.哲學向度 (家庭價值觀及信念系統)

形成家庭壓力與危機的因素

(二)家庭外 p.29

1.文化 如子嗣

2.歷史 如受「八仙塵爆」事件影響…

3.經濟 如頓失經濟來源

4.發展 如單身失業與爸爸失業

5.遺傳 遺傳性疾病拖垮家庭

形成家庭壓力與危機的因素

三、從個人與生活環境互動分析 p.30

(一)物理環境因素 如空氣污染、空間

擁擠、交通混亂。

(二)人文環境因素 如教育政策改變

(三)生理環境因素 如睡眠不足、病痛

(四)心理因素 如挫折、求好心切

花蓮獲全台幸福城市第1

2015-09-30 聯合晚報

「2015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花蓮縣奪下第一、第二名是台東縣,澎湖縣落居第三,第四名台北市,是六都幸福感最高的城市。

花蓮民眾的主觀幸福感分數高達77.5,包括工作與生活平衡、生活現況、教育成就、環境品質及地方政府施政等五大分類。

幸福指數調查 2017.9.17 自由時報

台灣哪個縣市最幸福?南山人壽「2016年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新竹市幸福大躍進,成為最幸福縣市第一名,其次則為澎湖縣、花蓮縣。

「縣市幸福指數」分析,訪問2萬2千497名民眾對居住條件、家庭經濟、工作狀況、環境綠化、政府施政、健康狀況、工作和生活平衡…等11項指標滿意度。

《天下雜誌》2017「幸福城市大調查」2017/9/12

舒活筋骨,放鬆心情

1.深呼吸

2.肩膀放鬆扭一扭

3.眼窩四周揉一揉

4.休閒戶外走一走

◎預防是控制危機最省錢也是最簡單的方法p.32 家庭危機管理六個階段 p.33

第一階段:預防家庭危機發生 第二階段:擬妥管理家庭危機計劃 第三階段:嗅到家庭危機存在 第四階段:避免家庭危機擴大 第五階段:迅速解決家庭危機 第六階段:化家庭危機為轉機

家庭危機管理的資源與因應 p.35

資源分類

資源

人力資源

物質資源

個人資源

家庭資源

社會資源

如溝通技巧、專長、家人

如收入、

股票

如房屋、家具

如圖書館、公園

人力資源 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色及內在特質,在形式上較抽象,多半很難以客觀具體的方法來衡量。P.35

物質資源 是指個人、家庭、社會所擁有的有形資產。

家庭危機管理的因應 p.36

1.內在的因應

檢視、記錄自己處理壓力之模式。

2.家人及人際互動的因應

尋求家人支持

3.知覺的因應

如正向看待事物

4.放鬆的應用

如深呼吸、靜坐

5.生理的因應

仍應維持健康行為,如飲食、 睡眠、運動

◎預知危機,防患未然,「任何事也不會發生」,是家庭危機管理的最高目標。

2 家庭危機管理的理論基礎

家庭壓力理論 p.44

以引發家庭壓力的壓力源、家庭對壓力源界定是否正向、因應壓力的資源是否足夠,來說明家庭面臨壓力源時,家庭壓力程度或危機。 常被用來做為家庭危機管理的理論基礎。

Hill(1949):ABC-X理論 p.45

A

c

B

X x

壓力源

家庭資源

認知

壓力高低程度 危機

(一)壓力源事件-A 因素 p.47

◎物理界限較具體可見,例如私人的房間、私人的物品…。

◎夫妻、親子、手足、代間等次系統,會相互影響。

◎界定家庭成員 如媳婦、嫁出去的女兒?

◎界定家庭規則 有些是公開;有些是隱藏,但家人皆知。如子女需幾點回家、不可交異性朋友。

(二)家庭擁有的資源-B 因素 p.51

家庭資源分成下列三種:

1.個人資源 如財力、教育、自尊…

2.家庭系統資源 如經濟支持、凝聚力…

3.社會支持體系資源 如救助團體、社會局

之服務

(三)家庭對壓力源事件的界定-C 因素 p.51

「事件被認定為真, 其結果必為真 。」

◎家庭壓力帶來的結果為益或害,與家庭對此情境的認定與評價有關。如新生命來臨

(四)壓力的高低程度或危機-X 因素

p.52

◎是否構成危機,視前三項因素互動的結果,壓力強到家庭系統無法因應時,危機即產生。

Double ABC-X理論 McCubbin與Patterson (1985) p.53

A:壓力源 aA:累積性壓力源或危機

B:家庭資源 bB:現存及新開發資源

C:家庭對壓力事件的界定

cC:對X、aA、 bB 界定

X:壓力程度或危機 xX:調適

* 增加時間序列,後續因應就是時間的歷程。

Double ABC-X理論 p.53

B

c

家庭資源

對壓力事件的界定

A x壓力

或危機

時間

aA 累積性壓力或危機

bB現有及新開發資源

因應

危機發生前 危機發生後

cC對X,aA,bB的界定

調適

良好

家庭調適

壓力源 調適

不良

xX

大學生打工賺學費

Patterson(1988)家庭適應與調適模型 FAAR模型 p.55

需求 意義

個人界定家庭認同世界觀

壓力源

緊張 日常煩憂

能力 資源

因應行為

危機

意義 狀況

家庭認同 世界觀

需求 壓力源

緊張

日常煩憂

能力

資源

因應行為

家庭調適 + -

適應階段

調適階段

aA bB cC

xX

FAAR模型強調面對壓力源的正向結果,形成家庭調適的歷程就是「家庭韌性」 。P.59

Double ABC-X FAAR

aA(累積壓力源) 家庭多重需求(調適階段)

aB(現有及新開發資源) 家庭的能力(調適階段)

cC(對危機或壓力源的界定) 家庭意義(調適階段)

xX(調適) 適應或調適

韌性(resilience)

• 是一種特質

• 是個體因具有某種能力與特性,使其能在不利的環境中,持續積極與之互動,發展出保護機制

• 不受壓力挫折情境影響,重獲自我控制的能力,並發展出健康正向的因應行為。

家庭韌性(Walsh,2003) 以家庭為單位,指家庭發揮因應與適應功能的過程。 P.62

家庭韌性的構成要素:

1.家庭保護因素 指家庭成員處理發展階段的轉變,以及努力提升家庭和諧與平衡的能力。P.63

如家庭凝聚力、家庭傳統 。

2.家庭回復因素 如家庭整合、家庭支持和自尊建立、家庭娛樂、家庭樂觀與優勢。

◎李安經過了六年的漫長等待,拿著劇本,一次次面對別人和拒絕 ◎待業時,負責買菜做飯帶孩子 ◎想放棄夢想,報名電腦課 ◎太太上班前一句『安,要記得你心裡的夢想 』

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

2006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2013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五座英國電影學院獎 四座金球獎 兩座威尼斯影展最佳電影金獅獎 兩座柏林影展最佳電影金熊獎

家庭衝突

家庭壓力 家庭危機

家庭系統

家庭韌性發展的關鍵歷程 Wash(2006)p.66

關鍵歷程 韌性範疇

家庭信念系統 1.對逆境意義的詮釋

2.克服逆境的正向前瞻

3.超越性與精神性

家庭組織模式 1.彈性

2.凝聚力

3.社會經濟資源

家庭溝通與

問題解決歷程

1.清晰

2.開放的情感分享

3.合作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