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核認知課程 (ALP04/05/06) 評核的基本理念

Post on 05-Jan-2016

78 view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評核認知課程 (ALP04/05/06) 評核的基本理念. 課堂主題. 1. 評核是什麼? 2. 香港的評核取向 3. 「評核促進學習」 / 「促進學習的評估」 4. ARG 「評核促進學習」的研究結果 5. 窒礙「進展性評核」的原因. 文獻回顧:評核是什麼?. 評核是一個廣泛的名詞,它是獲取資料以作 課程設計 、 學校政策 、 教育政策 的決策之用。 (Nitko & Brookhart, 2007) 評核的最終目的是 支援學習 , 改善學習 。 (Black & William, 2006). 文獻回顧:評核是什麼?.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評核認知課程 (ALP04/05/06) 評核的基本理念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評核認知課程 (ALP04/05/06)

評核的基本理念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課堂主題

1. 評核是什麼?2. 香港的評核取向3. 「評核促進學習」 / 「促進學習的評估」4. ARG 「評核促進學習」的研究結果5. 窒礙「進展性評核」的原因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文獻回顧:評核是什麼?

評核是一個廣泛的名詞,它是獲取資料 以作 課程設計、學校政策、教育政策的決策之用。

(Nitko & Brookhart, 2007)

評核的最終目的是支援學習,改善學習。 (Black & William, 2006)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文獻回顧:評核是什麼?

Satterly(1989) 對教育評核的目的作了這樣的定義:

「教育評核是一個統稱,它包括學童在學習的整個過程及成果、教學的目的、施教時的環境是否能有效地促進學習。其最終的目標是蒐集、提供資料給老師作決策之用。」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文獻回顧:評核的五個維度

1. 評價 Valuing 在評鑑活動中,我們需要判斷的價值,如何作判斷,

判斷的準則是什麼?

2. 知識建構 Knowledge Construction 從評鑑所獲得的知識是誰的知識?誰來決定知識的真

實、實用性或有效性?什麼是知識的判斷?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文獻回顧:評核的五個維度

3. 知識使用 Knowledge Use 應如何運用評鑑結果?這些結果可為決策者直

接採用或只是發揮啟蒙的功能?

4. 社會方案運作 Social Programming 評鑑結果與決策是否為線性關係?決策過程中

涉及許多利益團體的權力角逐,這些政治因素如何影響決策?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文獻回顧:評核的五個維度

5. 評核實務 Evaluation Practice

方案如何運作?它怎樣幫助解決社會問題?方案的改變如何帶動社會的改變?

實務︰我們如何評鑑

使用︰評核如何被使用

評價︰ 我們如何評價

受評者︰我們評核的對象

知識建構︰我們如何學習

Shadish(1998)潘慧玲 (1998)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文獻回顧: 《終身學習‧全人發展—— 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

「讓每個人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個性的發展,能夠一生不斷自學、思考、探索、創新和應變,具充分的自信和合群的精神,願意為社會的繁榮、進步、自由和民主不斷努力,為國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貢獻。」 ( 頁 4)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文獻回顧: 《終身學習‧全人發展—— 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

學與教 (learning and teaching) 「這階段的課程重點應在於培養學生基本應具備的態

度、能力和知識,包括積極的態度和正面的價值觀;獨立思考、分析、判斷、解決問題、應變、創新、組織及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等,為終身學習及全人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 頁 8)

「改革課程的方向應朝向靈活而多元化,進行適當的整合,通過彈性地編排學習時間,運用多元化教材,結合課堂內外的全方位學習活動,透過富啟發性的教學方法,再配合多元化的評估機制,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及全面的發展。」 ( 頁 8)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文獻回顧: 《終身學習‧全人發展—— 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

評估 (assessment) 「校內評核機制的功能應以輔助學與教為主,幫助教

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需要,作為策劃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和對個別學生提供特別輔導的參考,藉以提高學與教的成效。」 ( 頁 9)

「我們建議適當地運用多元化的評核模式,包括靈活的進展性評估,減少量化,多進行分析性的評估,藉以較全面反映學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現和學習需要。刪除過量的默書、機械式的操練、測驗和考試,讓學生可投放更多時間於有用的學習活動。」 ( 頁 9)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文獻回顧: 《終身學習‧全人發展—— 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

http://cd1.edb.hkedcity.net/cd/eap_web/afl/exemplars/How_toplan5.htm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香港的評核取向 「評估是用來收集學生的證據。它是學習與教學循環的一部分,

而不是附著於教學階段之後,獨立於兩者之外的。評估的結果,可提供資料讓學生改進學習,也讓教師檢討和改善教學(促進學習的評估)。但在高中階段,評估結果也會被用來評定學生能否升上大學(以評估作甄選用途)。」

「促進學習的評估並不是嶄新的概念。它是基於相信所有學生都能學,評估能促進學習。」

採用「對學習的評估」 (assessment of learning) 「促進學習的評估」 / 「評核促進學習」 (assessment for learnin

g)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評核促進學習」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英國 Assessment Reform Group (2002) 發表「評核促進學習」的 10 個原則︰1. 是有效的教學計劃的一部分2. 必須聚焦於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學些什麼3. 必須明白評核是課堂教學的核心4. 是教師專業的主要能力5. 具建設性和能照應學生因評核結果帶來的情感衝擊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評核促進學習」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6. 是鞏固學習的動力7. 承擔推廣學習目標和判斷評核的標準8. 使學習者知道如何改善9. 能提供發展自我評估的空間以使學習者能自

我反思和自我管理10. 認同學生的教育成就和所投放的心思及努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活動

1. 你如何評價 ARG 的「評核促進學習」( Assessment for Leaning)的十個原則?

- 是否可行?當中會否面對困難? - 對學生的學習是否有幫助? - 是否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 2. 試就個人教學經驗或學校的評核政策,探討

在制訂這些政策時有沒有考慮上述的原則 ?除上述原則外,還有其他嗎?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評核促進學習」十個原則

1. 評估連結教學2. 採用多樣化的評估方法3. 選擇對學習有利的評估方法4. 謀求同事通力合作5. 持續評估學生6. 讓學生參與7. 以評估了解學生的學習8. 讓學生知道評估的原則9. 以反饋協助學生學習10. 分析和報告學生成績 張淑賢( 2007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ARG 「評核促進學習」的研究結果 要達至改善和提升學與教,必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 能提供有效的回饋予學生2. 學生能積極參與學習3. 能因應評核的結果修訂或調節教學4. 認識評核可能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自我形象 引來深層的影響5. 讓學生知道自我評估和改進是必須的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評核的模式

類別 進展性評核 總結性評核

目標 評核學習的過程 評核學習的成果

評核內容

教學課程的評估課堂習作、練習及家課專題研習課業表現與真實性評估角色扮演、分組遊戲、比賽討論 /報告 /辯論隨堂小測考察活動實習 / 實驗觀察學習歷程檔案其他

定期測評 (校內 )單元評估學期評測

標準化測驗與考試 (校外 ) TSA 其他公開考試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窒礙「進展性評核」的原因

1. 只強調數量和包裝2. 集中於給予分數或等第多於提供改進的建議3. 忽略學生的自我形象4. 過於強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成績5. 回饋只照顧社會和行政目的,而非怎樣可以更 有效地學習6. 對學生的學習需要了解不足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活動:豎立「成功教育支柱」

學校文化

家長參與 資源 教師培訓

及反思

學生參與 團隊共同策劃

團隊精神

評核促進學習 評核策略

對學習的評估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參考答案 學校文化

家長參與

資源

團隊共同策劃

團隊精神

評核促進學習

評核策略

對學習的評估

教師培訓及反思

學生參與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版權所有

總結

1. 建立多元的評核方法2. 訂立清楚、可行、公平的評核政策,實施前,應先 廣泛諮詢學校每一位老師和家長3. 訂定有效的回饋策略,使學生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 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善4. 留意學生因評核可能帶來的心理影響5. 有效地使用評核得來的資料以改善教與學6. 提供有關評核的培訓課程,進一步提升老師的專業 發展7. 協助老師養成彼此交流、彼此合作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