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回答时代课题 抒写人民情怀epaper.gmw.cn/gmrb/images/2019-12/22/09/gmrb2019122209.pdf2019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责任编辑:田呢、荣池 美术编辑:朱江 艺萃

Transcript
Page 1: 回答时代课题 抒写人民情怀epaper.gmw.cn/gmrb/images/2019-12/22/09/gmrb2019122209.pdf2019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责任编辑:田呢、荣池 美术编辑:朱江 艺萃

2019年 12月 22日 星期日 责任编辑:田呢、荣池 美术编辑:朱江

09艺萃

■09—11版

回答时代课题 抒写人民情怀——聚焦“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创作

全国美展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际,与共

和国发展同行,是目前规模最大、参与范围

最广、美术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

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作为中国

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最具学术性和影响力的

品牌展览,全国美展已举办过十二届,成为

美术界出作品、出人才的重要平台。

今年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恰逢新

中国成立 70 周年和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

文 艺 工 作 座 谈 会 并 发 表 重 要 讲 话 5 周 年 。

作 为 向 新 中 国 成 立 70 周 年 献 礼 的 活 动 之

一,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对于中国美术界而言

是一件大事,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美术家的

关心,以及对美术事业的重视,也是对近年

来美术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5 年来,中国

美术界一直在行进中发展,总体发展是平衡

的、健康向上的,美术家也在逐渐摒弃市场

化、娱乐化、庸俗化等创作倾向。第十三届

全国美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

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展现新时代中国

现实、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倡导讲

品位、讲品格、讲责任,思想精深、艺术精湛、

制作精良相统一的艺术作品,力图通过催生

优秀作品奏响新时代主旋律最强音。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分设 13 个分展区,

于 7 月 至 10 月 完 成 评 选 及 展 览 展 示 工 作 ,

并 最 终 从 13 个 展 区 中 评 出 入 选 作 品 4485

件 ,进 京 作 品 573 件(含 获 奖 提 名 作 品 100

件)。 37 件(包 括 金 奖 作 品 9 件 、银 奖 作 品

14 件 、铜 奖 作 品 14 件)“ 第 三 届 中 国 美 术

奖”获奖作品从中产生。这些作品于 12 月

20 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

美 术 作 品 展 览 暨 第 三 届 中 国 美 术 奖、进 京

作品展”上集中亮相。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精神,每

个时代也必然会产生凝聚时代精神气质的

美术精品。可以说,热情拥抱新时代,饱含

人 民 情 怀 是 第 十 三 届 全 国 美 展 最 大 的 特

点。获奖提名作品和 37 件“第三届中国美

术 奖 ”获 奖 作 品 整 体 呈 现 出 新 面 貌 和 新 气

象。入选作品整体具有正能量和精气神,鲜

见消极、缺乏生活、无病呻吟和小格局作品,

或是只谈技术不谈思想的作品。美术家们

正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作品更好地表现新

时代各民族、各行业呈现出的新面貌、新风

尚、新景象。

全 国 美 展 的 金 奖 作 品 历 来 最 受 关 注 。

它们代表着过去 5 年中国美术创作的最高

水平,也必将对中国未来几年的美术创作方

向产生深刻影响,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第

十三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共 9 件,涵盖中国

画、版画、雕塑、漆画、水彩画、壁画、艺术设

计七个画种,其中版画和艺术设计分别有两

件金奖作品。从整体看,这些作品的创作者

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术创

作之中,通过生动的绘画语言、鲜活的艺术

形象、饱满的画面色彩,立体形象地展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壮阔征程,展

现置身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精神

风貌和中国人民幸福美好的时代情感,努力

绘制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

具 体 来 讲 ,李 玉 旺 的 中 国 画 作 品《使

命》体 现 出 一 种 日 常 的 英 雄 主 义 。 作 品 描

绘的是一个平静、普通的场景:消防员们灭

火 抢 险 后 整 装 小 憩 ,安 静 地 伫 立 在 硝 烟 末

烬 的 火 场,等 待 着 再 赴 险 地 的 指 令 。 在 绘

画 语 言 上 ,作 品 借 鉴 中 国 传 统 工 笔 重 彩 和

壁画的语言元素,强化了场景的真实感,并

展现出一种“丰碑式”的视觉效果。巧合的

是,焦兴涛的雕塑作品《烈焰青春》也将视

角聚焦消防队员。作品以单体木雕造像的

方 式 ,塑 造 了 一 个 年 轻 挺 拔 的 消 防 队 员 形

象 :寸 头 、方 脸 、单 眼 皮 、平 静 而 笃 定 的 眼

神 ,崇 高 的 职 责 与 飞 扬 的 青 春 融 为 一 体 。

这件木雕在大形完成后又经过反复上色雕

刻 ,使 色 彩 参 与 到 雕 塑 材 料 成 型 的 过 程 之

中 。 丰 富 的 材 料 语 言 ,富 于 感 染 力 地 表 现

了新时代的英雄形象。

曹 丹 的 版 画 作 品《阳 光 下 的 大 桥 浇 筑

工》描绘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工地上水泥浇

筑工人的劳作场景。作品着力刻画工人们

积极阳光的面部表情和团结协作的工作氛

围,通过这些对城市建设、祖国发展、个人生

活满怀期望和充满自信的新时代建设者形

象,展现出劳动者在修桥筑路过程中不辞辛

苦、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以及老中青三代

劳动者在信念、精神上共生和传承的关系。

沙永汇的《金秋时代》以套色木刻版画形式

表现了现代北大仓的“智慧农业”的建设。

作品延续“北大荒画派”的创作风格,以宁静

湛蓝的天空为远景,大面积的金黄色调把丰

收的气息一展无遗。作品在刀味、木味、色

彩以及人物造型的表现形式上都较单纯,以

苍劲古朴、刚劲挺拔的方刀为主,通过黄蓝

对比强烈的色彩构成,更好地体现了自然与

丰收的画面主题,同时使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得到加强。

张玉惠在 5 年前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上就因漆画作品《织情叙意》首夺金奖。在

本届美展上,张玉惠再次凭借漆画作品《盛

世 花 开》金 奖 夺 魁 ,显 示 出 非 凡 的 创 作 能

力。这件作品在主题上表现的是茂盛苍劲

的花树,以及树下成群结伴、跃步前行的新

时代少年先锋队队员。在形式语言的处理

上,作品注重树木与人物的动静对比。技法

方面,作者釆用了大漆材料,利用中国传统

漆画的堆漆、罩明、莳绘等技法,同时融入了

现代绘画技法元素,以直线切割等艺术表现

形式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总体来说,与十二

届全国美展的《织情叙意》相比,这幅作品的

尺幅更大、难度更高。

来自内蒙古的颉元芳,此次获金奖的水

彩画作品《远方》以红、黄、蓝为主色调,表达

了对蒙古族人真实而深刻的记忆。画面整

体追求色彩与形体的朴实、沉稳和力量感,

特别是如雕像或纪念碑般敦实有力的人物

形象,突显了蒙古族人的坚强勇敢、深沉内

敛、诚挚敦厚的民族气质。

壁画《城濮之战》乃集体创作,是此次金

奖中唯一的历史题材作品。《城濮之战》原作

为 2018 年创作者接受太原市文物局委托对

晋文公祠进行多幅壁画创作中的一幅。此

次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城濮之战》采

用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的方式绘制了整张壁

画中的局部。作品以历史背景为创作依据,

细致描绘了晋、楚两国交战时,战车千乘,旌

旗舒卷的宏大场面,体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

真实的高度统一,是近年来大幅壁画创作中

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代表作。

最后两件获得金奖的作品均来自艺术

设计领域。其一是张烈、孔翠婷的“飞跃号”

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全车由六节车厢及

两节头车组成,整车长度超过 200 米。列车

采用常导吸引式电磁悬浮技术,采取流线型

的 车 体 造 型 ,一 体 化 的 侧 面 围 合 式 车 身 设

计。设计者在造型设计上采取了仿生学设

计的方法,从蓄势待发的猛兽和跃身击浪的

虎鲸等速度型动物的运动姿态中汲取灵感,

给人充满动感又不失优雅,风驰电掣又稳若

磐石之感。另一件徐强的工艺美术作品《铸

梦》,着力展现出近 200 位抗洪战士在抗洪

抢险第一线的战斗场面,探讨了同自然灾害

抗争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作品

整体造型类似山峰的形状,象征着抗洪战士

用自己的身体构成了如大山一般的铜墙铁

壁。作者在材质选取上大胆创新,整件作品

在不锈钢板上手工雕刻而成,可谓兼具思想

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正式将“实验艺术展”作为独立的展区列入

展览之中,以此来检视中国的实验艺术创作

状态,这也是本届全国美展的一大亮点。参

展的作品虽然不参评奖项,但远宏、孙磊合

作的《瓷语》,邱宇的《声之味》,邓碧文的《机

器纪元的巴别塔》,解勇的《语言暴力》,陈卓

的《新长征组歌之过雪山草地》等作品,显示

了我国美术教育的进展,也充分证明了开展

这一艺术教学实践的成果以及它所促进的

艺术创作。中国的实验艺术做到了与国际

艺术界同步对话。

江 山 留 胜 迹 ,我 辈 复 登 临 。 第 十 三 届

全国美展的成功举办,37 件“第三届中国美

术奖”获奖作品的集中展出,显示了新时代

广大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接过历史的接力

棒,用自己的优秀创作和实际行动,让全国

美展这个走过 70 年光辉历程的展览品牌,

在新时代文艺事业中依然绽放着耀眼的光

芒 ,发 挥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 可 以 十 分 肯

定 地 说 ,第 十 三 届 全 国 美 展 用 艺 术 的 形 式

塑 造 国 家 和 民 族 形 象 ,绘 就 新 时 代 的 恢 宏

画 卷 和 崭 新 篇 章 ,展 览 为 我 们 的 国 家 、民

族、后 代 留 下 了 一 批 能 够 反 映 这 个 时 代 的

精 品 力 作 ,同 时 发 现 了 一 批 优 秀 的 青 年 人

才,为中国美术事业繁荣兴盛、中华文脉的

传承发展蓄积了力量。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

驻会副主席)

艺境观象

□ 徐 里

城濮之战(壁画) 梁子川、董阔、闫玉琦、张留鑫、刘春琳、赵竟夕、游嘉琪、周世元、王欣欣、黄震军、付桐、张培建、邓凤婷、马亚萍、庄园

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版画) 曹丹

烈焰青春(雕塑) 焦兴涛

金秋时代(版画) 沙永汇

使命(中国画) 李玉旺

盛世花开(漆画) 张玉惠远方(水彩画) 颉元芳铸梦(艺术设计) 徐强

瓷语(实验艺术) 远宏、孙磊

机器纪元的巴别塔(实验艺术)邓碧文“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艺术设计) 张烈、孔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