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海洋生物数量缘何逐年减少? 海洋中的“死亡带”是怎么形成的?epaper.cenews.com.cn/html/1/2019-07/19/04B/2019071904B_pdf.pdf · 料污染在海洋中逐渐凸显。在一

Transcript
Page 1: 海洋生物数量缘何逐年减少? 海洋中的“死亡带”是怎么形成的?epaper.cenews.com.cn/html/1/2019-07/19/04B/2019071904B_pdf.pdf · 料污染在海洋中逐渐凸显。在一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邮编:100062 电话:67194786(总编室) 67113790(广告部) 67113791(发行部)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字第8048号 年价:390元 月价:32.50元 零售:每份1.50元 人民日报印刷厂印

环球042019.07.19 星期五 责编:张倩 电话: (010)67164834 传真: (010)67113772 E-mail:[email protected]

一、主题内容:征文主题为“普查数据如何审”,旨在征集各地对普查数据审核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二、活动时间:从即日起至 2019 年 9月 15日结束。三、来稿要求:1.来稿应论点明确,文字规范,数据准确,层次清晰,字数在 2000 字以内。2.来稿应为原创,不得侵犯任何版权或产生知识产权纠纷。3.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特别注意:请在来稿中附上姓名、单位、邮寄地址、邮编、电话、身份证号等信息,一旦文章获奖,主办方将寄送获奖证书和奖品。4.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四、奖项设置:征文活动结束后,将评出一等奖 1名、二等奖 5名、三等奖 10名、优秀奖若干名。联系人:郭婷 宋杨 电话:010-67118620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依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调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大背景下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为全面摸清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家底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2019 年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收官之年。改善环境质量、服务管理决策,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能否实现,数据质量是关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普查数据审核,层层把关,严格验收,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为推动普查工作顺利开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经生态环境部批准,现决定开展“普查数据如何审”征文活动。此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主办,中国环境报社承办。

当前,由于水体污染、塑料垃圾数量骤升等原因,在一些本应鱼、贻贝、甲壳类水生动物等资源富足的地区,部分食材已经慢慢消失在人们的餐桌、甚至水产市场了。

讽刺的是,在一些地区渔获逐渐减少的同时,欧洲餐馆里的海鲜食材依旧新鲜且充足。

而 在 这 些 珍 馐 背 后 ,是 一张张非法渔获织就的网。据估计 ,每 年 流 通 的 非 法 渔 获 量 约50 万 吨 。 非 法 、不 报 告 和 不 管制 捕 鱼(IUU)已 经 成 为 当 前 阶段保护并维持鱼类数量的一大难点。

长期从事远洋渔业相关事务的资深研究员潘文婧告诉记者,

“当前,世 界 上 一 些 国 家 与 地 区非法捕捞、丢弃渔获、数据统计不 当 或 者 不 向 FAO(联 合 国 粮食 及 农 业 组 织)汇 报 相 关 数 据等 ,使 得 现 有 数 据 无 法 完 全 体现 海 洋 生 物 所 处 的 险 境 ,也 给全球渔业资源保护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海洋地图集》(2017)数据显示,非法渔获 占 全 球 渔 获 总 量的 31%。 一 些 渔 船 在 如 印 尼 群岛这样难以追踪 IUU 船只的地方非法捕鱼。类似的情况也出现 在 白 令 海 ,IUU 捕 捞 率 高 达33%。

如 何 有 效 预 防 和 惩 治 非 法捕捞以及如何平衡可持续捕捞与 海 洋 物 种 保 护 ,将 成 为 未来

一段时间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说到非法捕捞,一名韩国艺

人近日就在泰国捅了篓子。韩国野外生存综艺节目《金炳万的丛林法则》因 捕 捞 濒 危 物 种 引 起热 议 。 韩 国 艺 人 李 烈 音 拍 摄时 ,非 法 捕 捞 并 且 煮 食 泰 国 濒危 巨 型 蛤 蜊 —— 砗 磲 ,或 将 面临 泰 国 5 年 监 禁 。 李 烈 音 表 示事 先 并 不 知 道 砗 磲 是 濒 危 物种,但泰国政府态度坚决,指控这是明显的刑事犯罪行为并表示将不会撤销指控。

案 件 发 生 后 ,舆 论 不 断 发酵 ,也 让 公 众 对 海 洋 物 种 的 敬

畏 之 心 提 升 到 新 高 度 。 事 实上,不论是企业行为,还是个人行 径 ,对 海 洋 生 态 环 境 心 存 敬畏 不 可 缺 失 ,否 则 等 来 的 也 许是 牢 狱 之 灾 ,或 者 更 可 怕 的后果。

海 洋 生 物 的 存 亡 直 接 影 响着 整 个 海 洋 生 态 系 统 ,对 人 类的 影 响 更 是 无 法 估 量 的“ 蝴 蝶效 应 ”。 在 海 洋 生 态 系 统 越 发脆 弱 的 今 天 ,与 其 挖 空 心 思 想要 靠 海 吃 海 ,不 如 探 索 可 持 续的 方 法 管 护 海 洋 自 然 资 源 ,为海 洋 生 物 、也 为 人 类 自 己 营 造更健康、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报告显示墨西哥湾“死亡带”持续增大

海洋生物数量缘何逐年减少?◆本报记者张倩

如 果 事 实 真 如 报 告 预 测 的那 样 ,那 么 今 年“ 死 亡 带 ”的 大小 将 相 当 于 一 个 马 萨 诸 塞 州 。报 告 指 出 ,密 西 西 比 河 流 域 的废水排放是墨西哥湾“死亡带”形 成 的 主 要 原 因 。 今 夏“ 死 亡带”面积预计将扩大,在于密西西比河流经的许多地区遭遇了今 春 的 强 降 雨 ,导 致 河 流 流 量创 历 史 新 高 ,致 使 墨 西 哥 湾 的养分负荷增加。

长 时 间 以 来 ,生 活 、生 产 污水随着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湾,为部分藻类提供养料,刺激海 藻 疯 长 ,导 致 海 洋 中 的 氧 被大 量 消 耗 ,从 而 形 成 低 氧 区 甚至 是 缺 氧 区 ,让 海 洋 动 物 难 以生息繁衍。

墨 西 哥 所 靠 近 的 五 大 湖 西南 角 ,既 是 美 国 最 主 要 的 玉 米园 之 一 ,也 是 美 国 猪 肉 生 产 的核心区。这里有大型的工业化

养 猪 场 ,大 量 人 工 肥 料 和 猪 粪肥被用来给农作物施肥。因而这 里 形 成 了 玉 米 种 植 带 ,为 美国种植了大量大豆和玉米。然而 ,农 业 生 产 工 业 化 造 成 了 土壤 中 硝 酸 盐 和 磷 酸 盐 过 量 累积 。 这 些 化 学 物 质 污 染 地 下水 ,流 入 世 界 上 第 四 长 的 河 流密 西 西 比 河 ,最 后 汇 入 新 奥 尔良 以 南 的 墨 西 哥 湾 ,形 成 了 生命绝迹的缺氧区。

美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指 出 ,2019 年 5 月 ,共 计 15.6 万 公 吨硝 酸 盐 、2.53 万 公 吨 磷 排 放 到密 西 西 比 河 ,最 终 进 入 墨 西 哥湾 。 硝 酸 盐 含 量 比 1989 年 —2019 年 的 长 期 平 均 值 高 约

18%,磷含量则高出 49%。据 了 解 ,美 国 国 家 海 洋 和

大气管理局发布的这份报告是基于径流养分和河流数据作出的 预 测 ,旨 在 调 整 密 西 西 比 河在美国境内的污水减排目标。

全 球 范 围 的 海 洋“ 死 亡 带 ”并非只有墨西哥湾。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院长唐议告诉记者:“全球最大的几个 缺 氧 区 ,有 些 是 因 为 人 类 活动,而有些是天然形成的,如位于热带地区的秘鲁和阿拉伯半岛 沿 海 。 但 一 般 来 说 ,河 流 三角洲附近的‘死亡带’通常是人为 造 成 的 ,而 且 这 个 趋 势 在 不断扩大。”

如果你去过美国,你一定对密西西比河不陌生。从爱达荷州到纽约州,这条将美国一分为二的河流包括了 41%的内陆水域,最 终 流 入 三 角 洲 附 近 的 墨 西哥湾。

每年夏天,墨西哥湾就会出现一条“死亡带”。在这条“死亡带”上,死气沉沉,几乎看不到任何海洋生命的迹象。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近日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预计今夏墨西哥湾“死亡带”的面积将扩大至约 7829 平方英里。报告称,这个数值将大于“死亡带”近5 年 来 的 平 均 面 积 5770 平 方英里。

如果一只海龟足够幸运,它可能生活在离上述缺氧区很远的海域。但不幸的是,下一个转身,它可能游入一片被塑料垃圾覆盖的海域,一不小心,一根细小的塑料吸管进入鼻子,让它呼吸困难而死。

对很多像海龟这样的水生生物而言,塑料垃圾就是海洋中的

“PM2.5”。“最终出现在海洋里的塑料

垃 圾 仅 有 20% 来 自 海 洋 ,剩 余80%来自陆地,主要来自没有垃圾管理、或是管理不当的国家。”致力于海洋塑料污染和海洋公约研究的资深科学家 Melissa Wang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全球关于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有关的全球性 文 书 有 18 项 、区 域 性 文 书 36

项,但重点有所区别,真正能促进海域管控的公约、条款却不多。”

“比如《联合国海洋公约》和《联合国水道公约》旨在保护海洋环境和水道,但并未明确提出解决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对策。《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移栖物种公约》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迁徙,但对塑料垃圾的影响不够重视。再比如,《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中的确提到塑料等化学品的范围、周期等,但尚没有明确解决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内容,缺乏广泛的约束性,并且将于 2020 年到期,后续条款还 需 要 进 一 步 探 讨 。”MelissaWang补充道。

近年来,塑料制品在人们的

生活中无孔不入,随之而来的塑料污染在海洋中逐渐凸显。在一些海域,塑料的数量甚至是浮游生物的 6 倍,因此有些鱼类错把塑料微粒当成浮游生物误食。误食后,较小的塑料微粒可能渗入鱼类的肠道壁,囤积在周围的组织中,由此进入食物链。

“加速全球海洋中的塑料污染管控十分必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安立会告诉记者,“这既包括各国的政策、举措,也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塑料垃圾解决路线图。”

“现在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渐进的整体方法,不仅对已经存在于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症下药’,还应探索出可行的方法,降低塑料变成海洋塑料垃圾的风险。最重要的是,必须设计政策框架,以便让从生产到处置的整个环节都有利于海洋环境的保护。”Melissa Wang表示。

养猪场和玉米园1.“死亡带”幕后推手

缺乏管控的塑料污染2. 海水中的慢性毒药 非法捕捞3. 逼死海洋生物的最后稻草

□ 相关链接

海洋中的“死亡带”是怎么形成的?

图片来源:Ocean Atlas 海洋地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