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500余册《共产党宣言》背后的故事 - cnepaper.com file通讯员 胡晓群/文 摄影 史久阳 1848年2月24日, 《共产党宣言》在伦敦首 次以单行本问世,171年

Transcript

【02】

甬东天后宫甬东天后宫

宁波城市文化的印记宁波城市文化的印记

当天更多新闻敬请关注鄞响客户端

2019年6月23日星期日

农历己亥年五月廿一

执行主编 祝永良责任编辑 马文丰

版式 董灵耀 校对 张志国

【04】

宁波船商蔡天铎宁波船商蔡天铎与与““太平轮太平轮””

导读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主管鄞州日报社主办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3-0078

今日4版 总第8065期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500500余册余册《《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背后的故事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吴海霞通讯员 胡晓群/文摄影 史久阳

1848年2月24日,《共产党宣言》在伦敦首次以单行本问世,171年来,《共产党宣言》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有2000多种不同版本,成为“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

6月18日,《共产党宣言》专题收藏展在鄞州区(大学园区)图书馆开展,共展出热心读者肖成华收藏的百余册(件)特色藏品。

“作为一名党员,这一专题收藏,对于我是一次不忘初心的追寻,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洗礼。”这是肖成华的体会,至今,他已收藏各类版本的《共产党宣言》500余册。

多种版本跨越百年时光

“有空时会翻看,读书里已经滚瓜烂熟的内容,读不同笔迹的批注,也会回想那些与藏品有关的故事,那些与《共产党宣言》有关的人。”肖成华说。

在浦发银行宁波分行工作的肖成华,于上世纪80年代,从同事处获得了第一本《共产党宣言》,那是1971年出版的,同事的父亲曾看过。

此后断断续续收藏了些,一直到去年,《共产党宣言》出版170周年,重温这部著作,让他忽然激发了专题收藏的热情。

“以前断断续续地收藏,是在旧书店、旧货市场,收藏别的物品时顺带的,而当我决定把它作为个人收藏的专门类别时,投入的精力就不一样了。现在网上及藏友之间的交换、收购,渠道很多。”肖成华告诉记者,一年多里,他收藏的《共产党宣言》超过了500册。

收藏过程中,他对各种版本进行了梳理。

“我一共收藏了12个版本的中译本,那些年代较早的,目前只有复制品。”在梳理中,肖成华了解到很多信息。

最早的复制品是1920年的陈望道译本。这是由陈望道翻译、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组织出版的,所依据的是日文版本和英文版本的《共产党宣言》。

虽然肖成华收藏的是复制品,但这件复制品上留有陈望道儿子陈振新的签名。

另一件复制品是华岗译本,因为华岗曾在宁波读过书,肖成华为此专门写了研究华岗和《共产党宣言》的文章。这个版本是华岗翻译并于1930年由上海华兴书局出版的译本。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组织出版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华兴书局是我党领导的地下出版机构,为适应当时革命形势的需要,它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包围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出版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此外,还有成徐译本和陈瘦石译本的复制品。由成仿吾、徐冰翻译并于1938年在延安解放社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也是在解放区由我党公开组织翻译出版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而陈瘦石于1943年在国民党统治区翻译出版的这个译本,长期以来鲜为人知,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都藏有这一译本。

肖成华的收藏中,年代最早的实物版本是上世纪40年代的博古译本和莫斯科译本,这两个译本他都收藏有好多本。

值得一提的是,莫斯科译本是1948年,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周年,设在莫斯科的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用中文出版了一百周年纪念版。该译本由当时在该局工作的几位中国同志根据《共产党宣言》1948年德文原版译出,内容包括《共产党宣言》正文和马克思、恩格斯为此撰写的全部七篇序言,还包括编者对马克思、恩格斯修改和补充《共产党宣言》观点的说明。可以说,该译本是当时内容最全、翻译质量最高的一个版

本。“我们可以看到,差不多近一个世纪

以来,《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出版和传播,都投射着历史发展的烙印,也反映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与信仰在中国的土地上如何扎根,蓬勃生长。”肖成华说。

藏品中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译本,一共有6个,也各有特色:1958年译本,是在莫斯科译本基础上修订的,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一版第4卷;1964年译本,根据德国柏林狄茨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德文原文本,民族出版社也先后用蒙古语、藏语 、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等五种文字出版了该译本的少数民族版文本,盲文出版社还出版了盲文版;1978年译本,初版收入1978年中共中央党校所编的《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一书,199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1995年译本,收入1995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199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

此外,还有一个译本是成仿吾的另一个译本,是他根据德文重新译校的,于1978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各方支持折射信仰与情怀

让肖成华感动的是,在他收藏《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名家及他们子女的支持,那些名人签名本及通信往来,在他的收藏生涯中,留下较为珍贵的印痕。

1978年版的《共产党宣言》,有成仿吾妻子张琳104岁时的亲笔签名;有时代楷模、改革先锋获得者——“雷锋精神”的优秀传承者郭明义签名本;第五套人民币毛泽东画像原作者刘文西签名本;1964 年中央编译局校译《共产党宣言》,校译者之一宋书声的签名本……

“我获取这些名人的签名本,大多是事先打听到他们的联系方式,把收藏的《共产党宣言》寄过去,他们签了名以后再给我寄回来。他们中有些人很支持我,不仅给我签名,还会与我通信或提供相关资料。”肖成华说。

他和《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陈望道儿子陈振新通信;与华岗的小女儿华景杭加了微信,对方发给他许多关于父亲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相关资料;与《共产党宣言》藏语翻译家降边嘉措也通信联系过……

“通过他们,感受到几代人的坚定信仰,暖暖情怀,深刻体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意义。”肖成华说。

在他的收藏中,还有一些很难得的珍贵实物,比如毛泽东同志学习过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一页复制品,书页上有毛泽东晚年图书服务管理工作人员徐中远注释。

当时,肖成华看到徐中远在他的书里回忆了毛泽东的读书故事,肖成华就设法打听到徐中远退休前的工作单位,辗转联系到了徐中远老人,老人非常支持他的这一收藏,将毛泽东当年学习过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的一页复制品寄给了他。

肖成华向记者展示这份复制品,英

文的字里行间有毛泽东手书的批注,字迹有些模糊,但写了不少,可见毛主席当年学习时的认真和投入。这是毛泽东1956年学习过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带批注复制品,原件现在保存在中央档案馆。

徐中远还专门给肖成华写来信,进一步说明:“《共产党宣言》是毛主席读的第一本马列著作,时间是1920年。此后的57年里,这本书与他一直相伴相随,不知反复读过多少次,书中的许多精辟论断,他几乎全能背下来。”

这封来自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手书,也成为肖成华最珍贵的收藏之一。

他还有一本批注本的《共产党宣言》,扉页署名刘少文,是一位开国中将。在这本《共产党宣言》上,共有4种不同颜色的批注和划线,分别是红蓝铅笔、黑色铅笔和钢笔。批注的字迹,讲究书法用笔,批注内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前后呼应,有归纳总结。

藏以致用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在肖成华收藏的《共产党宣言》里,他时常反复翻看的是一些普通人的批注本,这些批注本大概有五六十本,有些在书上划了横线;有些摘录书中的相关内容,希望自己能牢记;有些写的是阅读的思考和心得。

在一些批注本上,有写着父亲或母亲叮嘱子女认真阅读的话。

“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希望你认真阅读,一遍,两遍……十遍,二十遍,用以指导我们的革命活动。”这段写在195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扉页上的话,署名是“妈妈”,落款时间是1959年11月29日。

肖成华说:“这或许就是一个普通的母亲赠送给子女的礼物,可见这本著作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的意义。翻看普通人的那些批注,也许我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他们的故事,但我知道他们曾经认真地阅读过这本书,里面的理论与信仰,很可能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说到精神与信仰的传承,肖成华告诉记者,他之所以钟情《共产党宣言》的收藏,也与他的家庭有关。

肖成华父亲1948年入党,南征北战随军南下解放宁海。他的岳父是离休干部,1946年入党。除了《共产党宣言》,他还收藏了父辈们留下的《南下干部证书》、渡江胜利纪念章、马恩著作等红色藏品,他觉得这是对父辈们的最好纪念。

妻子和女儿都非常支持他收藏,女儿还为他推荐相关收藏信息,推荐国外购书网站。

因为收藏,他了解了华岗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相关情况,并专门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他还“藏以致用”,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编著出版了《新世纪个人资信评估》一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在此领域的专著。

肖成华告诉记者,他除了继续丰富这一专题收藏外,还有个心愿,希望能和相关部门或单位合作,在鄞州建立一个《共产党宣言》出版物收藏博物馆。

肖成华在讲述他收藏《共产党宣言》书的经历

1949年新华书店再版的《共产党宣言》

1949 年新中国书局经售干部学习丛书第一辑

1907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盲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