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WATOTO建築 探訪生命體驗團 FSSD/summary_FSSD2014P10… ·...

2
我參加這次信心之旅是希望尋找一些經歷,當然,在 尋找經歷的同時,也擴闊了自己的眼界,認識到友校的同學, 結交了新朋友,也有一些意外的驚喜。 我們愛,這世界不一樣 當我探訪KAMPALASUBIBaby Center 時,我走近嬰孩身邊,他們會拍打我,好像 攻撃我似的。我覺得自己不受嬰兒歡迎,只好 坐在一旁,遠遠地看着他們。直到我探訪GULU小 村落的一所Baby Center時,我才發現情況不一樣。 當我獨個兒靜坐在梯級上,有一名嬰兒走到我跟前,示 意希望我擁抱他。當我抱起他的時候,感覺到愛與被愛。我 愛他所以擁抱他,同樣,他愛我並沒有討厭我。也許他一會 兒就忘記了誰曾經擁抱他,但我在他身上卻真真實實地體驗 了愛與被愛。© 梁鑑沛 充滿陽光的非洲兒童音樂會 去年,學校邀請了非洲兒童合唱團到校表演。校牧形 容音樂會充滿陽光,非洲兒童充滿喜悅和生命力。他們高 「I’m not forgotten. God knows my name.」歌詞內容更 加震撼了全校師生。一群中六生主動向我們分享他們的夢 想,希望自籌經費到非洲服侍兒童。 憑著信經歷生命成長滿恩典 宗教(基督教)科憑著信心回應學生成長的訴求,於本 年計劃「敢夢‧敢飛」信心之旅 ─ 非洲WATOTO建築/探訪 生命體驗團。 在整個籌備工作和旅程中,充滿著恩典。這個非洲生 命體驗計劃,獲得羅氏慈善教育基金評審委員讚賞和撥款 支持,減輕了學生團費的負擔;而且,我們巧遇香港浸會 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學友校團隊,聯校組織了師生義工 隊,二十人一起結伴同行,到烏干達探訪WATOTO兒童村, 為村民建築小路。 我們深深體驗到「耶和華以勒,神是我們的供應者。」實 在非常感恩。 憑著「信」,數千義工從世界各地來到烏干達;憑著 「愛」,過千被遺棄的孩子得拯救。我們見證了生命誠可 貴,生存滿希望。 11天不一樣的體驗 在旅程中,我們每清早起來唱詩、讚美、吃早點,然 後精神奕奕的外出探訪,在烈日下修築小路,直到日落我 們才回宿舍休息。大家即使經過整日體力勞動,依然珍惜 每晚圍圈數算恩典的時刻。 真實的快樂 同學們在這十一天的旅程,經歷了真真實實的喜悅和 滿足。為了築路、探訪這兩個單純目標,他們努力苦幹。 他們積極主動地認識團友,帶領唱詩跳舞來凝聚團隊精神。 他們忍耐了六、七小時車程,為要到遠方的GULU小村落探訪 一群婦孺,擁抱他們、祝福他們,讓他們知道沒有被遺忘。 我們的學生成長了很多! 面對DSE有不一樣的心情 經歷過非洲信心之旅後,縱然同學們要面對DSE放榜, 但是他們心裡卻充滿平安並有不一樣的信心和勇氣。甚願每 位學生都憑信尋獲自己的人生使命,貢獻社會,活出豐盛生 命,得著永恆福祉!© 林曾嘉嬋老師 在Watoto兒童村各項體驗 @ 建築小路。 @ 探訪三條兒童村。 @ 進入兒童家舍,與兒童共進午餐; 學習聆聽兒童和褓母的生命故事。 @ 參觀育嬰中心,認識育嬰同工和義 工的日常工作,並體驗照顧嬰孩, 了解他們的需要。 @ 探訪和慰問庇護工場的婦女,認識 「生存滿希望」事工,了解她們逆 境自強奮鬥的歷程。 @ 在兒童村內舉行「共享歡樂時光」 活動,與非洲兒童分享快樂。 @ 與非洲兒童進行運動會, 一起交流文化。 尋找學習經歷‧體驗愛與被愛 聽到學生分享自己在旅程中生命成長的點滴,我心裡 非常欣慰。有的突破了自己的舒適區,找到服侍人群的具 體方向,重新投入教會生活,參與社區探訪;有的重拾起 初的信心,為中醫夢堅持不放棄;有的立志發揮恩賜,貢 獻自己,希望為第三世界的國家出分力;有的愛上了非洲 兒童,希望日後繼續參與WATOTO義工服務。每位同學對神、 對世界或對自己都有新發現。 © 林曾嘉嬋老師 突破舒適區,自有新發現 非洲WATOTO建築/探訪生命體驗團 新生命教育協會呂郭碧鳳中學

Transcript of 非洲WATOTO建築 探訪生命體驗團 FSSD/summary_FSSD2014P10… ·...

Page 1: 非洲WATOTO建築 探訪生命體驗團 FSSD/summary_FSSD2014P10… · 憑著信經歷生命成長滿恩典 宗教(基督教)科憑著信心回應學生成長的訴求,於本 ...

我參加這次信心之旅是希望尋找一些經歷,當然,在尋找經歷的同時,也擴闊了自己的眼界,認識到友校的同學,結交了新朋友,也有一些意外的驚喜。

我們愛,這世界不一樣

當我探訪KAMPALA和SUBI的Baby Center 時,我走近嬰孩身邊,他們會拍打我,好像 攻撃我似的。我覺得自己不受嬰兒歡迎,只好

坐在一旁,遠遠地看着他們。直到我探訪GULU小 村落的一所Baby Center時,我才發現情況不一樣。 當我獨個兒靜坐在梯級上,有一名嬰兒走到我跟前,示意希望我擁抱他。當我抱起他的時候,感覺到愛與被愛。我愛他所以擁抱他,同樣,他愛我並沒有討厭我。也許他一會兒就忘記了誰曾經擁抱他,但我在他身上卻真真實實地體驗 了愛與被愛。© 梁鑑沛

充滿陽光的非洲兒童音樂會 去年,學校邀請了非洲兒童合唱團到校表演。校牧形 容音樂會充滿陽光,非洲兒童充滿喜悅和生命力。他們高 唱「I’m not forgotten. God knows my name.」歌詞內容更 加震撼了全校師生。一群中六生主動向我們分享他們的夢 想,希望自籌經費到非洲服侍兒童。

憑著信經歷生命成長滿恩典 宗教(基督教)科憑著信心回應學生成長的訴求,於本 年計劃「敢夢‧敢飛」信心之旅 ─ 非洲WATOTO建築/探訪 生命體驗團。 在整個籌備工作和旅程中,充滿著恩典。這個非洲生 命體驗計劃,獲得羅氏慈善教育基金評審委員讚賞和撥款 支持,減輕了學生團費的負擔;而且,我們巧遇香港浸會 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學友校團隊,聯校組織了師生義工 隊,二十人一起結伴同行,到烏干達探訪WATOTO兒童村, 為村民建築小路。

我們深深體驗到「耶和華以勒,神是我們的供應者。」實 在非常感恩。 憑著「信」,數千義工從世界各地來到烏干達;憑著 「愛」,過千被遺棄的孩子得拯救。我們見證了生命誠可 貴,生存滿希望。

11天不一樣的體驗 在旅程中,我們每清早起來唱詩、讚美、吃早點,然 後精神奕奕的外出探訪,在烈日下修築小路,直到日落我 們才回宿舍休息。大家即使經過整日體力勞動,依然珍惜 每晚圍圈數算恩典的時刻。

真實的快樂 同學們在這十一天的旅程,經歷了真真實實的喜悅和 滿足。為了築路、探訪這兩個單純目標,他們努力苦幹。

他們積極主動地認識團友,帶領唱詩跳舞來凝聚團隊精神。他們忍耐了六、七小時車程,為要到遠方的GULU小村落探訪一群婦孺,擁抱他們、祝福他們,讓他們知道沒有被遺忘。我們的學生成長了很多!

面對DSE有不一樣的心情 經歷過非洲信心之旅後,縱然同學們要面對DSE放榜,但是他們心裡卻充滿平安並有不一樣的信心和勇氣。甚願每位學生都憑信尋獲自己的人生使命,貢獻社會,活出豐盛生命,得著永恆福祉!© 林曾嘉嬋老師

在Watoto兒童村各項體驗

@ 建築小路。 @ 探訪三條兒童村。 @ 進入兒童家舍,與兒童共進午餐; 學習聆聽兒童和褓母的生命故事。 @ 參觀育嬰中心,認識育嬰同工和義 工的日常工作,並體驗照顧嬰孩, 了解他們的需要。 @ 探訪和慰問庇護工場的婦女,認識 「生存滿希望」事工,了解她們逆 境自強奮鬥的歷程。 @ 在兒童村內舉行「共享歡樂時光」 活動,與非洲兒童分享快樂。 @ 與非洲兒童進行運動會, 一起交流文化。

尋找學習經歷‧體驗愛與被愛

聽到學生分享自己在旅程中生命成長的點滴,我心裡非常欣慰。有的突破了自己的舒適區,找到服侍人群的具體方向,重新投入教會生活,參與社區探訪;有的重拾起初的信心,為中醫夢堅持不放棄;有的立志發揮恩賜,貢獻自己,希望為第三世界的國家出分力;有的愛上了非洲兒童,希望日後繼續參與WATOTO義工服務。每位同學對神、對世界或對自己都有新發現。 © 林曾嘉嬋老師

突破舒適區,自有新發現

非洲WATOTO建築/探訪生命體驗團

新生命教育協會呂郭碧鳳中學

Page 2: 非洲WATOTO建築 探訪生命體驗團 FSSD/summary_FSSD2014P10… · 憑著信經歷生命成長滿恩典 宗教(基督教)科憑著信心回應學生成長的訴求,於本 ...

師生代表出席2014「健康和諧關愛 校園」頒獎典禮,代表宗教科領獎。

最觸動心靈的是… 如果你問我,在非洲之旅中最觸動我心靈的是什麼?我會說是非洲兒童的眼睛。他們的眼睛彷彿會說話,不斷向我發出呼喚:「你愛我嗎?」「你愛我嗎?」「你愛我嗎?」 「主啊,你知道我愛你。」 但願每個人回答「是」, 讓愛傳遍世界每角落。

© 林曾嘉嬋老師

一份滿足感 探訪兒童村時,我用數碼相機與小孩子一同拍照,每次他們都展現燦爛的笑容和美妙的姿勢,十分可愛。每當他們拍了照,都沒有要求拿一幀照片,只要看一看螢幕就夠了,他們很易滿足,我為他們拍照也同樣有一份滿足感 ,我按一下鍵,便可為他們帶來歡樂,何樂而不為呢!

© 吳海俊

快樂其實好簡單 在探訪的時候,我們準備了一個普通的球,送給兒童一起玩。一場足球賽事令我明白到他們快樂,不是因為擁有一個足球,而是與人一起分享;賽事令我反思到人生的意義,擁有許多許多物質能否帶來快樂? © 林貴清

知足必常樂 在Living Hope婦女庇護工場的婦女,從前是過著艱苦的生活,負擔不起子女的學費,甚至三餐不繼。她們為我們唱了一首歌,歌聲充滿希望,感謝上帝帶領她們來到Living Hope 。 生活在香港,我享受免費

教育,衣食無憂。慚愧的是,

我將一切當作理所必然,容易

抱怨現況,忽略感恩和知足。

慾望是無窮無盡的,重要 的是學會感恩和知足。少一份抱怨,多一份感恩,或許能活得更愉快。 © 郭茵儀

恩典太美麗 這次經歷,我學會了分享愛和擁抱,印象最深刻是離別時與兒童的褓母擁抱。 在草地上和小朋友玩樂,有的踢足球、有的跳繩、有的玩魔術。那些小朋友也許連親生父母都未曾見過,但是,從他們臉上燦爛的笑容,我知道他們得到天父和褓母「媽媽」的照顧。 神的恩典太美麗了,相信這一班未來小領袖在愛的教育下成長,必定可改變非洲。 © 翟慧盈

愛能改變世界 我們到Baby Home探訪約一至兩歲可愛的嬰孩,他們滿面笑容,令我不敢相信眼前的小嬰孩背後都有令人痛心的故事,他們有些是因為身體有殘障而被遺棄。雖然當地人力資源仍十分缺乏,但義工及婦女都很盡心照顧這些棄嬰。他們的笑容讓我感受到天父的看顧和保護。 這次旅程讓我了解非洲的需要,我相信愛能改變世界!©謝寶齡

放下種族、國界、文化、 物質,神創造的每一個生命都是可愛的 ! ©蔡嘉嘉老師

一個也不被遺忘 「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哥林多前書2:9 第三世界的人或許會被輕看、厭棄,但他們在神的眼中都甚為可貴,而且他們的名字一個也不被遺忘。 來到這裡最大的得著就是學習由心底而發的喜樂,以及一顆滿足、感恩的心。非洲兒童沒有電子遊戲,哪怕只是一個皮球、一條繩,已足以讓他們哈哈大笑。反觀,香港人在物質豐富的生活環境中,人與人之間卻築起了一道道圍牆。 © 蔡靜瑤

是次信心之旅,蒙羅氏慈善基金撥款津貼學生部分旅費,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