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TuPa月報。十一月號

10
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25 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 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 4 台台台台台台台台 6 台台台 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 ,。 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 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 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 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 台台台 ,,,, 台台台台台台 ! ** 台台台台http://titv.ipcf.org.tw/news- 17096 照照照照 照照照照照照照 照照照照照照照 照照照照照照照 600 照

Transcript of 青年TuPa月報。十一月號

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法庭, 25號針對莫拉克風災南沙魯國賠案進行宣判,高雄市政府必須賠償 4位南沙魯居民總計 6百萬元,其餘上訴理由遭高等法院駁回。雖然部分居民得到賠償,但南沙魯自救會主要訴求,賠償土地和房屋損失並未達成,水利署越域引水工程部分也遭駁回,自救會決定繼續上訴 !**相關報導: http://titv.ipcf.org.tw/news-17096

照片來源 原住民族電視台

南沙魯國賠二審 高市府疏失判賠 600 萬

原專班面臨挑戰 研討會交流意見

100學年度起,全台大專校院陸續設立原住民族專班。但以目前來看,專班面臨的不少挑戰,包括資源競合、原民師資的不足,以及缺乏系統化的原住民文化課程規劃。為了集結各界意見, 11月 6號,原民會召開「原住民專班發展與策略研討會」,讓各校專班師生共同交流互動。**相關報導: http://titv.ipcf.org.tw/news-16673

照片來源 原住民族電視台

廣電三法朝野協商 原 . 客納基本頻道

針對廣電三法修正草案, 18號下午朝野再戰協商平台。聚焦民營無線台列入必載、基本頻道分組收費、放寬黨政軍持股比例等議題,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民營無線台是否列入必載,朝野共識一致,就是維持政院版本,系統經營者應同時轉播民營無線電視台,指定的一個頻道節目及廣告,列為基本頻道,包括原民台和客家電視台。**相關報導: http://titv.ipcf.org.tw/news-16945

照片來源 原住民族電視台

布農捍衛傳領 丹大檢查哨撤柵欄

按照國家安全法和森林法,國家以維護山地治安、重要軍事設施以及維護森林生態,在山區設置檢查哨,管制人員進出,卻也限制當地部落族人自由進出家園及祖居地權利,像是南投布農族人主動出擊,除了抗爭,也藉由拆除丹大二分所檢查哨柵欄行動,宣示傳統領域主權。**相關報導: http://titv.ipcf.org.tw/news-16583

照片來源 原住民族電視台

蘭嶼核廢遷移又跳票 民團將集結怒吼

低放射性廢棄物何去何從?從民國 71年蘭嶼貯存場營運至今, 33年來,蘭嶼居民不斷表 ­達遷出的訴求,但是這個吶喊始終沒有獲得解套。由於永久廠址遲遲沒有定案,台電提出應 ­變方案,光是選定就要 4年,工期需花 5年的時間,核廢遷出蘭嶼的盼望,至少再拖 9年,居民聽見這個消息相當氣憤。**相關報導: http://titv.ipcf.org.tw/news-16994

照片來源 原住民族電視台

復振馬卡道族文化 屏縣推系列活動

屏東縣政府推動系列活動,從這個月到明年,一連舉辦內埔老埤老祖祠的走鏢夜祭、高樹加蚋埔夜祭與萬巒加匏朗夜祭,以及學者專家講座、與文化踏查等等活動。文化處表示,馬卡道長期是屏東平原的主人,一直在屏東這塊土地生活著,沒有消失,也不是外界單純認為 「漢化」的刻板印象。期盼透過復振文化系列活動,增進社會各族群間的相互理解,消弭族群間的歧視隔閡,並讓大眾共同珍惜屏東珍貴的,多元族群文化價值。**相關報導: http://titv.ipcf.org.tw/news-17100

照片來源 原住民族電視台

獵人狩獵遭警法辦 媒體報導加深汙名化

打開新聞網站,針對原住民狩獵,以斷頭、肢解,甚至是盜獵等字眼,似乎意指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是殘忍負面行為,這樣的文章,不斷在商業媒體大肆傳播。台大新聞所教授洪貞玲表示,主流媒體不應該以主流思維,評價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容易造成錯誤扭曲與偏見,同時也會產生族群標籤化與刻版印象。原住民族傳統文化,遭到誤解事件層出不窮,如何尊重族群之間文化差異 ? 媒體報導更顯重要。**相關報導: http://titv.ipcf.org.tw/news-16948

照片來源 原住民族電視台

忽視原民主權 總統馬習會言論引不滿

新加坡剛落幕的馬習會,刷新兩岸歷史新局面,雙方領導人閉門會議前的開場白,總統馬英九以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應該互助合作,致力振興中華。但此番言論,再次忽視台灣原住民族主權,遭批再次撕裂台灣多元族群情感,將原住民族邊緣化學者指出,馬習會上總統言論,就是忽略憲法增修條文,保障原住民族等多元族群權利,認為不妥當,不該將台灣原住民族與中國少數民族混為一談。總統馬英九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握手言笑,強調馬習會是兩岸穩定和諧發展重要關鍵,但台灣總統馬英九,多次認同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和炎黃子孫言論,是否恰當?再度掀起主權遭邊緣化的原住民族人不小爭議。•**相關報導: http://titv.ipcf.org.tw/news-16700

照片來源 原住民族電視台

族語發展擬草案 教師學者提看法

對於原住民族委員會擬定的原住民族語發展法草案,原住民族語言學者認同,未來將能有法源依據,推動族語各項政策。條文中雖然有提到中央主管機關,應該針對族語發展工作委託機關,或是團體辦理,但目前原民會為了強化族語研究與發展深度,設立的原住民族語言發展中心,卻並未在條文中有任何定位,語發中心研究員認為,法條應該要再更詳細 。**相關報導: http://titv.ipcf.org.tw/news-17147

照片來源 原住民族電視台

都蘭觀光評估案 學者 : 勿用資產角度

觀光局東管處主導執行委外調查的「都蘭地區觀光永續發展評估案」,涵蓋都蘭村及都蘭鼻以南到莿桐部落達數百公頃面積,當地居民擔憂,觀光開發可能帶來負面效益,包括汙染跟環境承載量,以及人文破壞。針對有意將都蘭地區開發為原住民族特色度假村的業者,學者回應,不應該只是將原住民族文化淪為觀光點綴,而要主體思考。**相關報導: http://titv.ipcf.org.tw/news-17113

照片來源 原住民族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