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問題意識」的歷史教學實驗nthur.lib.nthu.edu.tw/dspace/bitstream/987654321/82516/1/204_JA04_2009... ·...

16
2009 10 一次「問題意識」的歷史教學實驗 林淑儀 一、實驗緣起與歷程 實驗緣起:參與 95 年 12 月台北縣「微型教學模式優良方案」甄選 身為一個教師,在逐次、逐年教學生涯中,或多或少都會依據學生的程度、 個人經驗的累積、時代觀念的潮流,嘗試多元的教學模式。此次教學實驗是為了 參加 95 學年的第一學期臺北縣「微型教學模式優良方案」甄選 1 ,由十月下旬開 始構思,至十一月中旬正式上場、十一月底再回顧並檢討。為了配合於十二月初 交件,故以九年級歷史科課程所規劃十一月中至月底的內容,選定「十字軍東征」 作為此次的主題。 教學內容「十字軍東征」的背景知識 教學的第一步需熟稔學科背景知識。就此次「十字軍東征」教學主題,先閱 讀資料 2 ,並整理目前西方史學界對十字軍東征的看法:(摘自 951025 十字軍東 征討論會議紀錄) 十字軍東征的背景 (一)遠因: 1伊斯蘭內部政權的改變: 埃及法蒂瑪王朝(什葉派)興盛,控制敘利亞等地,威脅阿巴斯王朝(素 尼派)的地位。但此時,塞爾柱土耳其亦崛起,從擔任阿巴斯的傭兵, 1 參與成員:林淑儀、黃淑芬、李金鳳、蔡慰祖、李維哲、賈生玲,並邀請東吳大學歷史系林慈 淑教授擔任指導。另三位拍攝團隊教師、溪崑國中行政上的支援與協助,在此一併鳴謝。 2 諾伯特‧歐勒/著,《中世紀的旅人 Reisen im Mittelalter》,麥田, 2005 01 06 日、 Georges Tate,《十字軍東征──以耶路撒冷之名 L'orient Des Croisades》,時報,1996 05 20 日、 Philip Steel , The Best-Ever Book of KNIGHTS, Kingfisher Publications Plc 1998 ,共三份資料。 27

Transcript of 一次「問題意識」的歷史教學實驗nthur.lib.nthu.edu.tw/dspace/bitstream/987654321/82516/1/204_JA04_2009... ·...

  • 2009 年 10 月

    一次「問題意識」的歷史教學實驗

    林淑儀

    一、實驗緣起與歷程

    實驗緣起:參與 95 年 12 月台北縣「微型教學模式優良方案」甄選

    身為一個教師,在逐次、逐年教學生涯中,或多或少都會依據學生的程度、

    個人經驗的累積、時代觀念的潮流,嘗試多元的教學模式。此次教學實驗是為了

    參加 95 學年的第一學期臺北縣「微型教學模式優良方案」甄選1,由十月下旬開

    始構思,至十一月中旬正式上場、十一月底再回顧並檢討。為了配合於十二月初

    交件,故以九年級歷史科課程所規劃十一月中至月底的內容,選定「十字軍東征」

    作為此次的主題。

    教學內容「十字軍東征」的背景知識

    教學的第一步需熟稔學科背景知識。就此次「十字軍東征」教學主題,先閱

    讀資料2,並整理目前西方史學界對十字軍東征的看法:(摘自 951025 十字軍東

    征討論會議紀錄)

    十字軍東征的背景

    (一)遠因:

    1伊斯蘭內部政權的改變:

    埃及法蒂瑪王朝(什葉派)興盛,控制敘利亞等地,威脅阿巴斯王朝(素

    尼派)的地位。但此時,塞爾柱土耳其亦崛起,從擔任阿巴斯的傭兵,

    1參與成員:林淑儀、黃淑芬、李金鳳、蔡慰祖、李維哲、賈生玲,並邀請東吳大學歷史系林慈

    淑教授擔任指導。另三位拍攝團隊教師、溪崑國中行政上的支援與協助,在此一併鳴謝。 2諾伯特‧歐勒/著,《中世紀的旅人 Reisen im Mittelalter》,麥田, 2005 年 01 月 06 日、Georges

    Tate,《十字軍東征──以耶路撒冷之名 L'orient Des Croisades》,時報,1996 年 05 月 20 日、

    Philip Steel ,《The Best-Ever Book of KNIGHTS》 , Kingfisher Publications Plc 1998,共三份資料。 27

  • 清華歷史教學第 20 期

    逐漸以蘇丹(Sultan)的名義掌握阿巴斯政權;十一世紀最後的二十五

    年,塞爾柱已同時成為埃及與拜占庭的威脅,遂有 1071 年,拜占庭於

    Manzikert 被土耳其擊敗。

    2拜占庭勢力衰弱:

    ⑴拜占庭的高官或貴族或武將等可以賄賂方式或錢財,在安那托利亞地

    區購買土地及農民(軍農合一),使安那托利亞地區地方勢力日增,

    地方將領擁兵自重;帝王愈無法控制地方,直屬帝王的中央軍隊愈

    少,皇帝只好花錢雇傭兵,因國家已徵不到足夠的軍隊人力,從而

    造成拜占庭的財政負擔愈重。

    ⑵東西方宗教衝突,如:偶像崇拜問題(東方堅持不能偶像拜),三位一

    體問題…,導致 1054 年的大分裂,也減損拜占庭皇帝的威望。

    ⑶塞爾柱土耳其不但長期軍事威脅拜占庭,且不少塞爾柱人因游牧而大

    批遷徒至小亞細亞(即安那托利亞地區),影響拜占庭(小亞細亞是拜

    占庭的人力與物資來源),許多小亞細亞人民寧願選擇依附塞爾柱

    人,也不願繼續受原地主控制。遂導致 Manzikert 之敗。

    (二)近因:1071 年,拜占庭於 Manzikert 被土耳其擊敗,帝王 Alexius I 遂向

    西歐求救。

    拜占庭皇帝本意是向西方求取錢財,好讓其僱傭兵來抵抗土耳其人;

    沒想到教宗卻號召眾多十字軍到東方,所以他們後來非常後悔

    (三)導火線:教宗 Urban Ⅱ的呼籲

    教宗視此為提高其領導權或地位的大好機會

    (四)個人動機——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參與十字軍?

    ⑴宗教因素:赦罪;中世紀人們的生活重心在於獲得救贖(捐錢、朝聖、

    上教堂……)。

    ⑵探險獲利。

    ⑶合法磨鍊戰技機會:教會以宗教和平呼籲扼止騎士的殺戮,使騎士無

    戰可打。

    ⑷西歐的國王或大貴族,藉機鏟除年輕、具威脅性的不服從貴族。

    結語:十字軍東征的原因,要自大背景(伊斯蘭、拜占庭、歐洲內部)、導火線,

    及個人的動機(教宗、君主、貴族、農民等)三者分析

    28

  • 2009 年 10 月

    十字軍東征的武裝朝聖之旅

    (一)武裝朝聖——

    「中世紀的旅人」一書,作者視十字軍東征為武裝朝聖;是長期以來的武

    裝朝聖中規模最大者。

    早在十字軍東征之前,即不斷有基督徒到東方朝聖;但是這種朝聖可說是

    十分危險且費時良久,所以早在 1058 年即已有武裝朝聖之實且留下記

    載。

    十字軍東征可說是高達幾萬人以上,歷時一兩百年之久的大規模武裝朝聖。

    (二)行前準備:

    1已有朝聖經驗的權貴——他們知道路程的長短與艱辛,會先派先遣部隊

    張羅住宿、擺渡與船隻等

    2無經驗的窮人或沒落貴族:死於途中或要忍受饑渴,被俘則成為奴隸或

    被殺

    (三)「聖戰」或是「罪行」:

    1「中世紀的旅人」一書,作者亦主張十字軍對不同宗教文化的民族展現

    令人厭惡的一面;如對猶太人的仇恨,甚至對同為基督教徒的匈牙利人

    或拜占庭的暴行,對伊斯蘭教徒的屠殺等。

    2十字軍對待異教徒或異端的作法,可說是一種聖戰觀點的表現;但是此

    種觀點是否符合耶穌的要求呢?(若有人打你的左臉,連右臉也要給他

    打)

    十字軍東征對歐洲的影響:

    傳統所言十字軍東征對促進東西文化交流有極大影響,但是歐洲人對於伊

    斯蘭文化的認識主要仍透過西西里或西班牙之傳播,並非因十字軍東征而始認識

    伊斯蘭文明。

    (一) 歐洲地理界線的擴展

    (二) 歐洲商業與交通的繁榮

    (三) 歐洲再度興起傳教活動(以文化入侵伊斯蘭世界)

    (四) 基督教拜占庭被征服,無法繼續扮演西方對抗伊斯蘭的防禦堡壘

    (五) 歐洲人認識了甘蔗、人工排水系統、風車及阿拉伯醫學的成就

    (六) 耶路撒冷的收容所(可說是近代醫院的前身)

    29

  • 清華歷史教學第 20 期

    關於「十字軍東征」的教材3內容與史學研究的相異處

    教材中關於中世紀有兩章:「第三章 中古歐洲與拜占庭帝國」、「第四章

    伊斯蘭教世界與東西文化交流」,「十字軍東征」置於介紹伊斯蘭的文明後,「東

    西文化交流」與「歐洲商業復興」前,為歐洲與亞洲文明開始大幅交流的轉折點。

    而「十字軍東征」的內容原文如下:

    十字軍東征

    西元十一世紀,塞爾柱土耳其人統治中東地區,因為信仰伊斯蘭教,阻撓基

    督徒赴耶路撒冷朝聖。後來,塞爾柱土耳其人又進攻日益衰弱的拜占庭帝國,拜

    占庭帝國皇帝受此一威脅,於是向西方的羅馬教皇求援。因此,西歐各國的基督

    教教徒,在羅馬教皇的號召下,從西元 1096 年開始,在兩百年間,發動了多次

    的「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原以奪回耶路撒冷與拯救拜占庭帝國為目的,但是參加者的動機

    並不完全相同。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因受威尼斯商人的利誘,發生了歐洲基

    督教教徒攻打拜占庭帝國的悲劇。十字軍的組成份子相當複雜,他們漫無組織,

    紀律蕩然。因此,聖地雖曾一度收復,但後來又落到伊斯蘭教教徒的手中。

    課文短短兩段,共 286 字即將此因果複雜的「十字軍東征」事件敘述完畢;

    相較於前述西方史學界的看法,簡單到不容易建構當時代氛圍的想像圖貌4。另

    外,敘述方式以依照時序、順流而下的平舖直述,似乎一切事件就此底定,毫無

    意外驚喜之感5。此兩項因素相乘後,過去的歷史事件本是學生未曾經驗生活的

    範圍,學生心中並無清楚的圖像;又無有趣的故事情節加以輔助、刺激想像與豐

    富內容;教學上若照本宣科,只恐怕學習效果是大為折扣。更為甚者,直下道德

    判斷6,對於學生的邏輯思維訓練並無助益。

    30

    3請見附件一,國民中學三上社會課本,民國 95 年,翰林版,第 89 頁。 4例課文中:「參加者的動機並不完全相同」,參加者是哪些人?各有何動機?又未強調有共同的

    動機。而伊斯蘭、拜占庭、歐洲內部的問題、武裝朝聖等課文省略未談。 5例課文中:「日益衰弱的拜占庭帝國」似乎本該變得日益衰弱、「十字軍的組成份子相當複雜,

    他們漫無組織,紀律蕩然。因此,聖地雖曾一度收復,但後來又落到伊斯蘭教教徒的手中。」

    似乎十字軍本該丟失聖地。 6例課文中:「悲劇」、「漫無組織,紀律蕩然」。

  • 2009 年 10 月

    「問題意識」在教學中的效益

    依上述,課堂教學老師最重要的是要以更多當代的描述情境來加以補足學生

    的想像空間;除此以外,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孩子的想像力?甚至,

    更為重要的是:能否能透過教學的歷程,培養孩子的思惟能力?

    以英國的歷史教科書《Minds and Michines》為例,每個篇章多是以涵蓋大主

    題的「問題」當成標題,利用選擇的資料接續解答問題,以合理的邏輯步步推斷;

    如此的設計容易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以「問題」為導向,進而閱讀、討論、解決

    問題;故而整體的課程進行,必定包含推理過程,藉此訓練學生邏輯思惟能力。

    相照之下,台灣的歷史教科書標題則多以「事件」、「時代」直下標題,內容以順

    序的方式陳述過程、直下結論與評價。若再加上教師以教科書為本,直接講述內

    容,易讓學生忽略推理思辨,學習方式也流於記憶。英、台歷史教科書兩相對照

    之下,除了學習的動機、效果相異外,日積月累後,發現問題、思惟並解決問題

    的能力必然差之千里。

    「問題意識」在教學方面常被提及,但研究「問題意識」歷史科教學活動相

    關討論文章,卻藐藐可數:吳嬋7是以高中生為對象,師生彼此問答的方式,刺

    激、培養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習慣。李明海、王英姿8概述教師與學生對歷史教

    材等形成問題意識,透過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歷史研究的學習,但並未以實例

    完整詳述教學活動歷程。但兩份文章都肯定「問題意識」置入教學中,可帶動學

    生思考、進而培養研究能力與精神。而此次「問題意識」的課堂教學實驗,是以

    明確的教學主題,教師於教學內容中設計問題與教學流程,藉此刺激學生思考,

    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至於學生是否產生了大量的「問題意識」,非此次實驗所

    探究。

    「問題」的設計歷程

    本次實驗主題以「十字軍東征」的起因:大背景為歐洲中世紀時人們共同的

    31

    htm

    571.htm

    7吳嬋,「問題意識」的培養與教學,2004 / 04 / 20,中國《歷史教學》2003 年第 7期,http://www.education.ntu.edu.tw/school/history/News/2004/news20040420.

    8李明海、王英姿,讓每個學生形成初步的問題意識──初中歷史研究性學習的初步嘗試,2006-02-24,中國《歷史教學》2/2005,http://www.pep.com.cn/gzls/jszx/grzj/grzj/lmh/jjxkg/200703/t20070319_356

    http://www.education.ntu.edu.tw/school/history/News/2004/news20040420.htmhttp://www.pep.com.cn/gzls/jszx/grzj/grzj/lmh/jjxkg/200703/t20070319_356571.htm

  • 清華歷史教學第 20 期

    32

    程,更進而了解到「人是複雜的」,轉而潛移默化學生能對多元

    文化

    現,如此設計的連串問題,並無法達成學習功效。預估可能

    有以

    現代觀點

    胡亂

    ,徒有「問題」形式,未必能激發學生的思考與興趣,

    失去

    會或事件情況;靈機一動,

    檢視

    、問題 2「拜占庭本來強盛,為何現在要向西歐求援?」(詳文請見附

    件三

    想法、但參與東征的各階層卻有不同的目的。試以「問題」方式引導學生,催化

    學生思緒,帶動思考歷程,促成學生能理解十字軍東征的起因。在更高層次上,

    能了解任何事件發生的成因都有其複雜性,甚至能體會到立場不同、多元並存。

    且透過這樣的歷

    的涵容。

    附件二為筆者首次的教學活動設計:教師用連串問題與學生一問一答中順序

    說明歷史事件背景資料。筆者本以為過程流暢,對學生而言也可學習背景知識;

    但經由團隊討論後發

    下兩種情況:

    一、「中世紀的人最在乎什麼?」、「如何贖罪?」、「最想去哪裡?」「距

    離多遠?多少時間?」、「怎麼去?」、「會遇到何種問題?」、「哪些人想去?」、

    「為何還會想去?」沒有背景知識的學生不一定有能力回答,也許會將

    套上、甚至隨意猜測;學生易有挫折,最後導致學習意興闌珊。

    二、「……此生又犯錯呢?」、「耶路撒冷也變成哪一種宗教的聖地?」、

    「在東方,有哪個基督勢力對抗伊斯蘭?」、「東羅馬帝國在 1071 年戰敗……

    與哪種人有關?」、「呼籲大家一起對抗異教徒的是誰?」、「更重要、更神聖

    的目的?」簡易的問答法

    「問題」的意義。

    何謂真正的「問題意識」?在迫近教學、尚未形塑出「問題」的時刻,筆者

    瀏覽到一本名為《KNIGHTS》(騎士)9的英國童書;書中利用「問題」為主題

    (標題)10,內容則緊扣這個問題來介紹中世紀的社

    課文,再修正出最終的教學流程,節錄如下:

    課本原文「十字軍東征可以在兩百年間發動多次」,引申出「為何有如此多

    人願意加入?」(教師提問列出問題主軸)……課本寫的原因是:「阻撓朝聖、

    拜占庭被進攻、教皇呼籲」,再度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1「朝聖對中世紀的人重

    要嗎?」

    筆者恍然大悟,「問題意識」的教學並非引導學生回答封閉、單一的事實或

    9 Philip Steel ,The Best-Ever Book of KNIGHTS , Kingfisher Publications Plc 1998 10 例如書中某標題:A religious life ?(是虔誠信仰的人生嗎?)

  • 2009 年 10 月

    33

    出涵蓋全面性因果內容的「主軸問題」,再依循事件情節,點出

    教師

    而起

    的教學方式,例如分組討論等,轉換情境,以學生互動來刺

    激同

    氣氛、展現自身柔軟、涵容的身教,卻又有

    學科與教學專業,是極大的挑戰。

    教學

    事件,而是先找

    關鍵轉折點。

    二、待來:成果探討與反思

    所觀察的教學現場情況

    筆者任教的七個班級皆依據附件二的流程進行教學活動,當然還會參酌現場

    教學,累次作小幅微調。而被觀摩拍攝的班級人數為 37 位,個性較為活潑、學

    習氣氛亦佳;再加上筆者曾與該班級歷經半學期的相處,平日的課堂教學中師生

    互動熱絡。但是,當日拍攝的教學情境與平日相較,畢竟還是有些彆扭不自然,

    教師與學生未必有平時上課時的輕鬆愉快;學生面對教師提問時反應很緊張,表

    現多少打點折扣,並非為一堂熱烈的教學活動課堂。然而,學生沒有歡欣踴躍的

    回應,是否就代表未參與課堂學習?其實只要學生的眼神能隨著教師的教學內

    伏,即是學生已經進入歷史情境並開始思考,就是一個好的教學現場。

    筆者就這次教學實驗的現場觀察,用「問題」的確比較能帶動學生思考;不

    過學生的思考力只能持續十到十五分鐘,就會進入疲乏狀態;團隊討論後也建

    議,日後有任何的教學,需要考慮到學生的生理節奏,事前多規劃或依臨場診視。

    也許間歇穿插較多元

    儕間的思考。

    另外,日後教學時,臨場可能會面對學生之間互動的問題──某些學生間的

    小衝突、集體排斥弱勢同學、而最難的為學生「被動」學習的積習已弊,須花點

    心思「帶動」學生們「討論」……這些都一再挑戰教師的專業素養與「經驗值」。

    的確,教學中要有問答或討論的情境並非一蹴可幾──要有學生不畏發言的場

    子,是極度需要師生、學生間的互信互任──這些都靠教師平日點滴累積的經

    營。沒有師生、同儕間相互信任為基礎的教學活動,只是一台索然無味的播音器

    對一群閉口蛤仔單向灌輸的場面。更重要的,教師本身具有柔軟的心性與智慧,

    以民主寬和的態度,能將學生的答案先予以肯定,再總和歸納並衍義;在如此師

    生問答的互動中,才能真正彰顯「問題意識」導向的教學模式。所以,「教學相

    長」,對教師言,如何營造班級課堂

    後的學生回饋與檢討

  • 清華歷史教學第 20 期

    34

    而以開

    放式

    學模式,除了可以讓學生有興趣之外,更能讓學生增

    加「

    雖然學生個別體驗深淺不同,也許有某種層次的理解,

    達到

    為「問題

    意識

    為檢視此次教學實驗的成果,另設計問卷(如附件四)請學生回饋;教學過

    後立即發下,在印象最深刻時不記名填答,時間約十到十五分鐘,任課教師迴避

    未在場,暨以讓學生的填答內容盡量保持客觀中立。為避免學生習慣性地「討好」

    教師、非出於直接想法,故不設計以明確選項的選擇題,免除誘答因素,

    的問答題目為主;也讓學生有更多的空間以文字做較完整的表達。

    第一題「這樣的上課方式,跟過去相比較,有相同與不同之處嗎?」或許問

    的較為含糊籠統,沒有特定指明,所以大部分都回答「相同」,回答「不同」的

    幾乎都是提到因為被觀摩攝影的情境因而嚴肅較認真,但有兩位提到「是種更趣

    味」、「比較有趣」。第二題「老師先把問題提出並寫在黑板上,會刺激你思考問

    題嗎?」這題方向較為明確,而全班中有 34 位表示「會」,而且表示「會思考」、

    「印象深刻」、「方向明確」。第三題「這樣的上課方式,跟過去比較,你喜歡老

    師的教法嗎?為什麼?」全班答「喜歡」有 27 位,因為「比較懂」、「加深印象」、

    「不無聊」、「能夠理解」、「刺激思考」。所以就上述發現,表達「會思考」與「喜

    歡」的人數,在全班 37 位同學中,皆佔多數,可見教學從「問題意識」出發,

    引導學生進入思考歷程的教

    主動」思考的機會。

    至於第四題「今天的課程讓你/妳印象最有趣的部分」與第五題「今天的課

    程讓你/妳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有些類似,可相總參照學生的答案;回答的內容

    則是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提到最多的是關於贖罪或朝聖部份:第四題 15 人、

    第五題 13 人,可見至少刺激學生理解中世紀的宗教氛圍;另有 7 人提到每種階

    層參與十字軍的動機不同;但是其中也有回答「就算旅程艱辛,他們也要去朝聖,

    感覺他們好傻」、「為了贖罪下盡苦心~~不可思議」,這樣的回答顯然尚未進到「神

    入」層次。因而筆者推論,

    部份的學習成效。

    總結而言,此次實驗結果,大部份學生有達到「催化學生思緒,帶動思考歷

    程,促成學生能理解十字軍東征的起因」;更高層次的「成因都有其複雜性,甚

    至能體會到立場不同、多元並存」也有某些學生能夠理解;但再往上層「潛移默

    化學生能對多元文化的涵容」還需要有更多的回饋佐證。因此,筆者認

    」的教學方式可於其他主題多嘗試,俾使磨練學生的思惟能力。

    另外,從學生的回饋中,當然希冀能一窺學生內心的全部想法;不過這次的

  • 2009 年 10 月

    35

    的學習成效,並透過大量的質性

    研究,可更細緻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歷程。

    好問

    識」的教

    學模 討論會議紀錄):

    景,

    思考此關鍵問題。事實上,學生也沒有能力或足夠

    的背

    、或與現在

    生活

    日常生活要有敏銳度,能對日常事物

    多觀

    新,

    多所

    問卷的問題較為開放、回答也較為簡略,也可能受限於學生文字書寫的能力或習

    慣、或者心中也未有太多的想法等。而且學生是否透過如理作意的思惟歷程才有

    此回答?建議日後能設計更精確的工具測量學生

    題得來不易

    十一月二十九日總檢討時,林教授再次提醒、並親身試演「問題意

    式後,再度解釋(以下摘自 951129 十字軍東征

    請問:我的教學演示與兩位教師有何不同?

    ①我先呈現當時的歷史背景,介紹充分的歷史圖像,使學生了解當時的

    如同英國歷史教科書的呈現方式,之後再帶領學生去思考關鍵問題。

    ②我的教學重點集中在一個問題焦點:「為什麼當時那麼多人要參與十字軍

    東征?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如何去看待這些人參與十字軍的動機?」。所謂的

    「問題意識」不是從頭到尾教師一直在問一些枝微末節的問題,而是把焦點集中

    在一個關鍵問題,引導學生去

    景知識回答細節問題。

    真正的「問題」可從歷史大時代的背景提出問題,且多利用反敘

    觀念的相較方式,點出過去與現代我們日常觀念的不同之處。

    至於教師如何能培養自身設計問題的能力?林教授建議,歷史畢竟是過去的

    事,所以要多一點的想像力;更重要的是對

    察並比較,才容易觸發出好的問題。

    面對現況,教材是死板的,但教學的掌控權仍是在於教師——透過教學,可

    以創造出精彩的課程!雖然,現階段雖然無法改變的教科書,但至少可以試著設

    計「問題」,靈活運用在教學中!然而,教師必須努力補足相關學科專業知識背

    景(「歷史」既多且廣)、繼而絞盡腦汁設計「問題」、安排教學流程腳本等;

    此外,還要有前文所提:「對日常生活要有敏銳度,能對日常事物多觀察並比較」

    以培養自身設計問題的能力……。如此繁多的工作項目,又要堅持理想與創

    辛苦;所以,如何脫離教學「慣性模式」?的確是個更艱任的挑戰!

    如此繁重的任務與堅持,單獨的個體畢竟是獨木難支,若能形成教學團隊,

    相互支援與惕勵,才容易在教學生涯中有所成長與突破!另一方面,若加上學科

  • 清華歷史教學第 20 期

    36

    學現場的教材,如此學科專業與教學專業的

    相互合作,是教師與學生們之福!

    專業與教學的專業引領,設計符合教

  • 2009 年 10 月

    附件一

    37

  • 清華歷史教學第 20 期

    附件二

    2006/11/7 修正

    ‧ 中世紀的人最在乎什麼?(死後可上天堂)

    ‧ 人有原罪,再加上此生又犯錯呢?(就要懺悔、贖罪)

    ‧ 如何贖罪?(參加「法會」──其實是彌撒、捐錢、做善事、參加「進香團」

    ──其實是「朝聖」)

    ‧ 他們最想去哪裡?(暗示:跟基督教最有關的城──耶路撒冷)

    ‧ 距離多遠?多少時間?(三千里、一年以上)

    ‧ 怎麼去?(走路、騎馬、船──帶出陸路、海陸,老師畫出路線)

    ‧ 會遇到何種問題?(旅途辛苦 ex 食物飲水、經費:傾家蕩產、路途危險,還

    要寫遺書;可看出他們的虔誠)

    ‧ 到了八世紀,耶路撒冷也變成哪一種宗教的聖地?(伊斯蘭)

    ‧ 十世紀時伊斯蘭的世界戰爭不斷,朝聖路途變危險;埃及 Fatimid 王朝的回

    教大君 Al Hakim 掠奪聖地耶路撒冷朝聖者的營地,並毀掉聖地耶穌受難地

    聖堂,雙方的衝突逐漸累積;

    ‧ 而在東方,有哪個基督勢力對抗伊斯蘭?(東羅馬帝國)

    ‧ 但東羅馬帝國在 1071 年戰敗退出亞洲領土,失去農地與兵源,這與哪種人有

    關?(塞耳柱土耳其)

    ‧ 1095 東羅馬皇帝亞勒克修一世 (AlexiusⅠ,1081-1118) 向西歐求經費用來

    重整軍備,西歐當時勢力最大、最能呼籲大家一起對抗異教徒的是誰?(羅

    馬教皇烏爾班二世 (Urban II))

    ‧ (看課本的史料)教皇烏爾班二世不僅要幫他抵抗回教大軍的侵略,還有哪

    種更重要、更神聖的目的?(奪回聖地耶路撒冷)

    ‧ 中世紀的西歐會有哪些人想去?(提示有哪些社會階層:君主、領主,年輕

    騎士,西歐農民)

    ‧ 有這樣的遙遠與危險的路途,這些人為何還會想去?(請同學各自發表)

    參予人 目的

    君主、領主 贖罪、虔誠信仰

    讓年輕騎士有事做,減少對自己的意見

    年輕騎士 贖罪、虔誠信仰

    38

  • 2009 年 10 月

    對領土的渴求

    喜歡冒險犯難

    西歐農民 贖罪、虔誠信仰

    家鄉生活窮困,一無所有闖天下

    教師總結:可以提示不同階層的生活,雖然財力不同,但都有相同的目標;也有

    各自的目的

    39

  • 清華歷史教學第 20 期

    附件三

    2006/11/12 修正

    ‧ (看課本文句,教師提問列出總題目)課文:「十字軍東征可以在兩百年間

    發動多次」為何有如此多人願意加入?(請學生閱讀課本第一段文字)

    ‧ 人物有誰?【塞爾柱土耳其、基督徒、拜占庭皇帝、羅馬教皇】(教師畫地

    圖並將人物寫在黑板)

    ‧ 課本寫的原因是?【阻撓朝聖、拜占庭被進攻、教皇呼籲】

    ‧ (教師問學生這些原因,有沒有疑問,歸納整理問題)問題:1.朝聖對中世

    紀的人重要嗎?2.拜占庭本來強盛,為何現在要向西歐求援?(寫在黑板上)

    問題一:朝聖對中世紀的人重要嗎?

    ‧ 中世紀的人最在乎什麼?【死後可上天堂】

    ‧ 人有原罪,再加上此生又犯錯,就要懺悔、贖罪;贖罪方式有:參加「法

    會」──其實是彌撒、捐錢,甚至買贖罪券、做善事、參加「進香團」─

    ─其實是「朝聖」

    ‧ 他們最想去哪裡?【暗示:跟基督教最有關的城──耶路撒冷】

    ‧ 距離三千里,要花一年以上時間;方式有:走路、騎馬或驢子、船;路線

    有海路(請看學生看課本 p91 圖)、陸路(請看學生看課本 p89 圖)(老

    師在黑板畫出路線)

    ‧ 想像當時的朝聖旅行,會遇到何種問題?【旅途辛苦 ex 食物飲水、經費:

    傾家蕩產、路途危險,還要寫遺書】;可看出他們的虔誠

    ‧ 到了八世紀,耶路撒冷也變成哪一種宗教的聖地?【伊斯蘭】

    ‧ 十世紀時伊斯蘭的世界戰爭不斷,朝聖路途變危險;埃及 Fatimid 王朝(綠

    衣大食)的回教大君 Al Hakim 掠奪聖地耶路撒冷朝聖者的營地,並毀掉

    聖地耶蘇受難地聖堂,雙方的衝突逐漸累積

    問題二:拜占庭本來強盛,為何現在要向西歐求援?

    ‧ 伊斯蘭的勢力逐漸西移(請看學生看課本 p87.89 圖,比較土耳其部分);

    東羅馬帝國在 1071 年被塞耳柱土耳其人戰敗退出亞洲領土,失去農地與兵

    ‧ 1095 東羅馬皇帝亞勒克修一世 (AlexiusⅠ) 向西歐求經費用來重整軍

    備,西歐當時勢力最大、最能呼籲大家一起對抗異教徒的是誰?【羅馬教

    40

  • 2009 年 10 月

    皇烏爾班二世】

    ‧ (看課本的史料)教皇烏爾班二世不僅要幫他抵抗回教大軍的侵略,還有

    哪種更重要、更神聖的目的?【奪回聖地耶路撒冷】

    問題三:有這樣的遙遠路途與危險的戰爭,這些人為何還會想去?(寫在黑板上)

    ‧ 中世紀的西歐會有哪些人想去?【提示有哪些社會階層:君主、領主,年輕

    騎士,西歐農民】(請同學各自發表目的)

    參予人 目的

    君主、領主 贖罪、虔誠信仰

    讓年輕騎士有事做,減少對自己的意見

    年輕騎士 贖罪、虔誠信仰

    對領土的渴求

    喜歡冒險犯難

    西歐農民 贖罪、虔誠信仰

    家鄉生活窮困,一無所有闖天下

    ‧ 教師總結:回應到總問題,雖因不同階層的生活背景,有各自的目的,但又

    有相同的目標,所以十字軍會成行,是十一世紀到十三世紀的風潮

    註:【】內容是學生可回答的部份

    41

  • 清華歷史教學第 20 期

    附件四

    十字軍東征教學後問卷(2006/11/15)

    請你/妳就剛剛上課的印象,請回答下列的問題:

    1.這樣的上課方式,跟過去相比較,有相同與不同之處嗎?

    2.老師先把問題提出並寫在黑板上,會刺激你思考問題嗎?

    3.這樣的上課方式,跟過去比較,你喜歡老師的教法嗎?為什麼?

    4.今天的課程讓你/妳印象最有趣的部分是:

    5.今天的課程讓你/妳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