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 教育不是 敲边鼓 -...

1
2009 6 13 日星期六 WENHUA 文化新闻中心主办 4 主编 杨桂青策划 张树伟编辑 冯华 电话 01062255076 信箱 [email protected]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zrwtx 关注教育周围时代文化现象 社址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 10 邮政编码100082 电话中继线62257722 电报挂号81108 统一刊号CN11003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海工商广字第 128 1-1印刷解放军报印刷厂 定价每月 4.00 零售每份0郾8写作文化节活动启动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提高大中 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写作水平更深入地 了解认识热爱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 近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北京市 写作学会联合主办的 中国北京写作文化 活动拉开帷幕为期6 个月的写作文化节活动是社会 公益活动征文比赛以 和谐为话题写身边的生动故事在校学生以学校为单 位参赛除征文比赛外写作文化节还设 有校园剧课本剧朗诵演讲书画等 项目的比赛各项比赛均设一三等 各项比赛1031日截稿组委会将于 12月底颁奖杜文 文化消息 柯达邀请少年儿童拍摄童年 阳光少年共享欢乐游园会日前在 北京海淀区青少年管理中心举行柯达公 司给孩子们送来了一份影像礼物每个孩 子不仅能获得六一纪念留影还可以亲手 用柯达相机记录这个难忘的节日参加此次游园活动的孩子包括全国 各地来京务工人员的子女和60名四川青川 灾区在京就读的孩子 柯达公司大中华 区总裁陈志轩说 儿童从来就不缺乏影 像表现力 让孩子从小拿起相机表达自 己的想法和观点 多接触影像世界 促进他们对色彩构图美学更加敏感提高表现欲和表达能力纪秀君 声音 中国少年京剧团成立 近日 中国首个少年京剧团揭牌仪 式在京举行 该团由中国戏曲学院附中 的学生组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90岁高龄的王金璐先生接受了中国少年京 剧团名誉顾问的聘书 中国戏曲学院副 院长周龙说 少年京剧团的成立为加 强本校学生的艺术实践 展现京剧少年 风采搭建了一个平台。”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少年京剧 团以 娃娃唱戏娃娃看 的方式 让中国 的青少年了解京剧艺术 揭牌仪式结束 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学生用京剧的形 式演绎了新三字经》。 范珊珊 太阳花杯无烟花季成果展出 无烟花季 健康成长—— 太阳花 公益活动成果展示日前在北京青年 宫剧场举行在青少年吸烟问题日渐严重 的今天 用课外活动转移青少年的注意 已在家长和教师之间达成共识该项活动旨在劝阻青少年吸烟引导 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国家烟草专 卖局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对青少年 吸烟问题十分关注连续12年在全国中小 学生中开展包括书法绘画足球知识 竞赛夏令营等多项课外活动( 顾雪林 ) 文化遗产保护 教育不是 敲边鼓张杰范珊珊 国际博物馆日是哪一天?” 518!” 地下埋藏的文物发现后归谁所有?” 国家!” 65首届大学生遗产保护知识 大赛开赛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8 所高校考古博专业的选手同场竞技 就像在上一堂 精彩纷呈的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课 此次 比赛内容涉及广泛 包括可移动和不可 移动文物 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 面的知识是我国第四个 文化遗产日期间引人注目的活动之一此前2009文化遗产日列活动新闻发布会 文化部副部长 周和平介绍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 6 13 日我国第四个 文化遗产日的到 文化部以 弘扬民族文化 延续中 华文脉 为主题在全国各地举行了系列 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展示 展演 讲座 论坛以 及咨询服务等活动 全方位 多角度展 示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 保护成果 营造出全民自觉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提高全社会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有关专家认为今年 文化遗产日期间 文化遗产保护在不同层面得到了 充分而集中的展示 也是对文化遗产保 护成果的一次总结 是我国文化遗产保 护工作向深度与广度拓展的一个信号亟待更新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遗产不能被当作土地或矿产一样开发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出了灿 烂的文化它所积累和沉淀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超越性 这种文 明的重要性用任何语言来形容都是不过 分的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原主任 著名 旅美画家杨先让 曾一度在美国 刮起 一股中国民间艺术旋风”, 他说我国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之一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怎样保护古老的 社会文化遗产 这是摆在众人面前的一 个课题 前些年 我们意识到民间艺术 马上就要消失了 赶快成立了一个民间 美术系 然后到农村调查 研究 我感 觉现在做也不晚快点抓住一些东西吧该保护的东西太多了 中国这样一个大 56 个民族 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件宏 大的事情 从民间到上层 宝贵的东西 实在太多了 有些破坏得太厉害 后来 重新修缮 但消失了的东西是很令人惋 惜的民间的东西最容易被忽视 从中 国文化整体上来说 文化遗产保护应该 是全方位的。” 山东大学博物馆馆长 考古与博物 馆学系主任于海广 多年来一直从事文 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教研与实地考察工作在谈到文化遗产的保护时 他深有体会 地说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国成立之后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周全的 体系从法律法规 专业队伍的建设到 遗址的管理等方面 出台了一些相应的 规范要求特别是2005国务院关于加 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颁布之后 家的确十分重视 措施比较得力 取得 了很好的成绩。” 于海广说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保护和抢救任 务越来越繁重一些重点建设工程和文化 保护的冲突越来越突出目前全国各地的 城市统一规划中新的建设项目非常多些历史文化传统比较深厚的古城作出了 很好的典范但也有些城市不规范规划使一些文物古迹或地下遗址没有得到有 效的保护。” 著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冯骥才在接 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他的忧虑他认为我国目前很多地方对文化遗产的内涵与 特性缺乏认识仅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资 甚至简单地与地方政绩和经济收益挂 往往是某一遗产申报成功列入名录便把文化遗产开发当作土地或矿产一样 开发对文化遗产本身造成了根本性的破 获得 首届大学生遗产保护知识大 二等奖的山东大学考古系学生王灿谈 了一些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看法 :“ 普通 民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一般都是通过博 物馆但大部分人去的次数很少 因此相 对了解不是很多国家需要通过电视等媒 介多作一些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方面的宣传。” 文化遗产保护要携手同行 大量保护工作要由教育来完成 学校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到底应 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怎样将我国丰富的 文化遗产渗透到教学中这些都是不可回避 的重要话题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一直受 到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 国家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 安教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谈了 他的看法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 大家都以为是文化部门的事 这是一 个错觉 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动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 明确表示教育 的职责是重要的 小学都应该参 小学生应该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的基本知识 意义和价值 具有地方特色 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应该融入 当地的乡土教材中 学生应该直接接触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在中学普及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 使学生对中华民族 的文化知识耳熟能详 让他们懂得怎样过 自己的节日一些非常好的项目如剪纸木雕等活动 应该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大学生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我国一些 大学设立了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 这些研 究中心都是教育部提供资金支持的 它们 为基层做了一些申报普查工作 但是做得 不够 尤其是与文化部的协调不够 文化 部门喊没有人做 不会做 另一方面很多 专业人才却闲着没事做 文化遗产保护工 作应该携手来做。” 乌丙安说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启动文 化遗产保护工程时首先是在教育系统开展 全国各级教育工会协会全部参与学生都参与普查做得非常好教育在文化 遗产保护方面是大有可为的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乔晓光说:“正在进行的全国高等师范院校 教育改革中民间美术已确定为一种艺术教 育教材这标志着本土非物质文化资源进入 到国家教育体制之中意味着高校对文化遗 产保护和认知的推动和参与对于那些处于 文化遗产地丰富的地方高校可以进一步推 动其相关专业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 文化传承方式如果不关注这些资源非物 质文化遗产就不能很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 校园是保护意识培养的重镇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今年以来兼具古典与现代之美的昆曲 西厢记 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上演 融入傩戏畲歌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 的电影 马东的假期》、 十七被搬上了 大学生电影节的银幕虎头鞋八角宫灯中国结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物品在无锡市 新安中心小学的 节日大观园里展示…… 这些让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电影传统节 日文化活动等让青少年感受到中国传统文 化的精神真谛在我国 具有东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是 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一些专家表 在学校中普及文化遗产保护基本知识是 十分必要的 目前 很多高校已经设置了考 古学 博物馆学 文化保护专业和相关的研 究所 培养了专业的高层次研究人员 这些 学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南京 大学考古专业二年级研究生毛敏说 :“ 学习 考古专业的学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每天 对着各种器物进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老百姓日常生活接触较多的内容也进入了 我们日常学习与研究的视野。” 文博考古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在进行专 业探索的同时也积极地把我国文化遗产保 护的基本知识推广到更多的学生中去西北 大学文博学院的刘老师说学院每年都会 组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让更多非文博专业 的同学从文化遗产的知识中了解我国各民族 的精神历史与文明。” 于海广说2005年开始山东大学 就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相关 课程并为这门课的开设专门编写了中国文 化遗产保护概论一书作为教材让当代的知 识青年重视我们国家文化遗产了解遗产保 护的最基本措施让他们在了解丰富多彩淀深厚的文化遗产基础上提高保护意识。”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参与创 办了华夏遗产网力图把该网站建设成为文 化遗产知识传播的门户网站让更多的人了 解我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加入到文化遗产 保护的行列中来除了课程设置和专业教授之外很多高 校中还活跃着关于文化遗产的社团如北京 大学黔中文化发展促进会南京大学古琴社 众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集聚在一 他们在学校的论坛上开设专门的话题进 行讨论在校园里搭建展板介绍文化遗产知 对各地的民俗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 分析…… 不仅在高校一些中小学也在积极地参 与到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之中据乌丙 安介绍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沉淀 着千百年来民族的情感 无锡新安小学从 2004年文化界有端午文化之争时便向学生 宣传传统节日知识并建议大家保护传统节 在新安小学的教学楼中建成了节日文 化长廊 用宣传牌的方式展示传统节日文 学校还专门设置了 节日大观园特色 展示室让孩子们认识多种多样的传统节日 用品学校的老师们还专门编写了教材 日大观园》, 引导孩子过传统节日历史在灿烂的文化中积淀优秀文化在 民族血脉中传承了解民族历史体悟民族 品格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礼演出开幕 68日晚随着河北交响乐团演出的 大型交响音乐会 柏坡交响 · 新中国从这 里走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 中宣 文化部举办的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活动拉开序幕据悉 这是 向祖国汇报—— 庆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周年系列文艺活 的重要部分 荟萃了我国主要艺术 门类 剧种 及目前的领军人物 演出 目约110 余台大都是新中国成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创作演出的 经典剧目 演出将在国家大剧院 天桥 剧场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等14个剧场连续 上演近400杨桂青 拆旧建新 如此汹涌的时代 北大拆楼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但无疑 如果我们肯认真对待 可以 说这是一个精神事件 是一个关于社会病的隐喻 是急功近利的时代病灶对文化肌体的侵蚀 正当拆楼中的时代浮躁征 张树伟 报载 北京大学要拆除南门 25 号楼 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新楼 这一行为引 起广泛的争议 反对者认为这些上世纪 50 年代的建筑具有文物的地位 而北大校方 也有自己的理由 根据 未名湖燕园建筑 文物保护总体规划 》, 南门内的 16 号至 27 号楼不属于文物建筑 当然 如果 25号楼被列入文物的保护 名录 北大校方自然不会去拆 这点不 用怀疑 他们是讲理的 但讲理的人未 必就是可信的 这要看他们讲的哪门子 退一步说 保护名录是人确定的 而且暂时不在名录并不意味着以后也不 在名录 这说明 25号楼有可能成为 20世纪 的遗产 这就意味着他们讲的理并不完 全可靠 其实 我们不能怀疑他们的智 这一点他们也明白 但总要有块布 挡一挡脸 可见 我们缺少的不是理由 无论什 么事情 找到合适的理由总是不很困难 在这件事情上 我们缺乏的是遗产保护的 意识 当然 我们没有必要专门指责他们的 拆楼 也不用从北大学术传承和校史的角 度去讲那注定被拆除的楼的价值 这种讲 述有点 秀才遇到兵 的尴尬 拆旧 建新 如此汹涌的时代 北大拆楼也不过 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如果没有同样精神气 质的社会背景作为支撑 北大校方不会如 此理直气壮地去拆楼 所以说 指责他们 是无济于事的 但无疑 如果我们肯认真 地对待 那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精神事件 是一个关于社会病的隐喻 是急功近利的 时代病灶对文化肌体的侵蚀 虽然还不是 癌变 但疾病是有的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遗产 遗产是以前的人 留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 我们对待遗产 的态度其实也就是对待自己的态度 因为我们 不是孤立于历史绵延的链条中的 而是这个链 条中的一环 有人说 这些物质的 非物质的遗 产是民族文化的 DNA无论怎么说 都证明遗 产是极其重要的 但我们为什么还总是这么容 易地否定它们 利用它们呢 比如有些物质文 化遗产被经济所 绑架 ”,被迫 卖唱 赚银子 我们经常看到 那些本来严肃的文化遗产成了 表演式的产业 我们经常看到 那些屹立了千 年的古建筑下站满了排着队等待到此一游的 游客 并非游客有此爱好 更大程度上是管理 者看中了游客口袋中的钱 换句话说 我们为什么这么容易看轻自 一定是有更强大的东西占据了我们的内 这个东西就是 ”。 对我们的 诱惑太大了 以至于我们都无法安放我们的 理性 良心 等等 在对 带来的快感 的屈从中 我们不惜我们的文化 DNA 被抛 被淹没 或许我们还有这样狂妄的自 认为我们能够创造新的遗产 留给我们 的后人 或许 我们留下的是不用拆就会坍 塌的 建筑 ”。 因为我们走得太快 很多东 西都在没有根基中成为看似美丽的楼阁 这楼阁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幻影 后人是看不 到了 他们看到的是楼阁坍塌后的废墟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 这么着急往前跑 到底是为了什么 走得太快 我们伤害了太 多东西 包括我们的内心 可喜的是 很多人都觉察到了社会和我 们内心的病痛 现在 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 护也越来越重视 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偏 毕竟在进步中 我们可能无法阻止北大 拆掉 25号楼以建设新的大厦 但无疑 这种拆 除会越来越困难 他们要拿出更多的理由来 说服公众 直到有一天 他们连自己也无法说 这并不是空想 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期 同时也是文化遗产的高危期之后 事物都要 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去 我国第四个 文化 遗产日 即将来临 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活动的主题是 弘扬民族文化 延续中华文 ”。我们的意识正在觉醒 并付诸行动 然任重道远 但曙光照耀 …… 传递动画事业的接力棒 本报记者 杨咏梅 全世界每13个胖孩子中就有一个中 国孩子。《快乐奔跑就是要带动孩子每天运动一小时切实落实到行动中。” 近日 在国产原创动画电影 快乐奔 鸣枪起跑仪式上 北京电影学院 动画学院院长影片导演孙立军谈起 乐奔跑创作初衷时 对今天的孩子身高 体重在增加运动能力却在下降的现状感 叹不已孙立军说尽管早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共青团中央就发出 阳光体育运 —— 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每天运动一 小时的号召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把人们 对运动的热情推到新的高度但事实上大量的作业 习题让孩子们远离运动 大多数孩子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得不到 保障不知道快乐为何物 甚至不知道 怎样去快乐将于8 15 跑进全国 电影院的动画电影 快乐奔跑 是一部 调动孩子运动积极性的影片 它以蔬菜 王国 超级蔬菜杯 运动竞技比赛为主 冬瓜 茄子 辣椒等蔬菜竞技 夺冠情节笑料百出 游戏感十足 信一定能够激发童心的奇思妙想 在轻 松的氛围中释放孩子日益增大的课业压力引导他们体验友谊和亲情的真谛带动孩子 们真正地快乐起来快乐奔跑由北京电影学院联合北京 卡酷动画卫视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北京梦 幻动画科技有限公司江阴国动文化传媒有 限公司共同出品得到了众多明星的响应和 支持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 快乐家族5 位主持人—— 何炅谢娜李维嘉杜海涛吴昕知名演员蔡明黄磊黄渤少儿节目主 持人鞠萍董浩刘纯燕以及资深配音演员李 扬纷纷加盟形成了人气旺盛的超强配音明 星阵容众明星都表示能为孩子们做些事情 觉得很开心呼吁观众支持国产动画电影起促进国产动画事业的发展起跑仪式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多位老一代动画艺术家曲建方段孝萱文肖严定宪蒲家祥邢国金快乐 奔跑里象征神奇力量的幸运星传递到影片 的创作人员和现场参加表演的小朋友手中似乎标志着中国的动画事业已经从老一代手 中接棒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文化遗产保护是我们每一个民众共 同的事业 每一个人都享有文化遗产保 护的知情权 参与权和监督权 只有这 文化遗产保护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 在近日举行的 文化遗产与传播论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作了题 保护 · 参与 · 共享的演讲他认为对待我们的文化遗产 保护不是最终目 真正的目的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一个 当前的策略 一个操作的理念 从人类 社会历史发展的更长时段考察 这是人 之所以为人的更基本的问题 理应上升 到法律的高度使之具有刚性的约束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 长朝戈金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 立法对 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和保护的巨大作 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国家立法又存在一 些难点世界遗产制度 是一个基于国际 公约基础上的永久有效的制度 它会 支援某个国家正确的人文保护 会监 督并制约某个国家消极的错误的人文 保护 它用实实在在的基金援助的方 让文保事业有了一个国际性的有 效运作模式 。” 文化学者裴钰指出 申遗会带来制 度性的积极保障 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 传统都可以成为当代社会的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的核心价值标准是必须具有 突出的普遍价值”。 文化遗产被产业化了 赚到钱 就是 得到了重视 起到了作用 这是错误的 。” 近日 中国文联副主席 国家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 任冯骥才接受采访时 他对目前文化遗 产保护现状表示忧虑 他认为 当前某些 地区对文化遗产不负责任地进行开发多来自长官意志和开发商的商业策划范珊珊 特别关注 文化视点 冷眼 历史在灿烂的文化中积淀 优秀文化在民族血脉中传承 了解民族历史 体悟 民族品格 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将办 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的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将于6 18 日至 26 日在苏州举行全国7 个昆曲院团等单 位将献演由 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 扶持工程专项资助排演的 西厢记 》、 牡丹亭 》、 琵琶记 》、 长生殿 桃花扇13 台经典剧目来自美国和 中国香港地区的昆曲院团将和中国内地昆 曲院团联袂演出其间中国昆曲论坛等 活动也将举办今年是 国家昆曲艺术抢救 保护和 扶持工程实施第五年该工程5 年来资助 38台剧目资助7个昆曲院团录制了200 出传统折子戏资助其进校园等公益性演 1131观众人数近100青草 重庆市梁平县实验小学将学画梁平年画纳入校本教材 并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办兴 趣小组 刘辉

Transcript of 文化遗产保护 教育不是 敲边鼓 -...

2009

年6

月13

日星期六

WENHUA

文化新闻中心主办

44

主编:杨桂青策划:张树伟编辑:冯华电话:

010-62255076

信箱:

[email protected]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zrwtx

关注教育周围时代文化现象

文化

社址: 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

号 邮政编码:

100082

电话中继线:

62257722

电报挂号:

81108

统一刊号:

CN11

003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京海工商广字第0128

号 (

1-1

) 印刷: 解放军报印刷厂 定价: 每月24.00

元 零售每份:

0郾80

写作文化节活动启动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

周年, 提高大中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写作水平, 更深入地了解、 认识、 热爱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近日, 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 北京市写作学会联合主办的 “中国北京写作文化节” 活动拉开帷幕。

为期6

个月的写作文化节活动是社会公益活动, 征文比赛以 “和谐” 为话题,

写身边的生动故事, 在校学生以学校为单位参赛。 除征文比赛外, 写作文化节还设有校园剧、 课本剧、 朗诵、 演讲、 书画等项目的比赛, 各项比赛均设一、 二、 三等奖。 各项比赛

10

月31

日截稿, 组委会将于12

月底颁奖。 (杜文)

文化消息

柯达邀请少年儿童拍摄童年

“阳光少年、 共享欢乐”游园会日前在北京海淀区青少年管理中心举行,柯达公司给孩子们送来了一份影像礼物,每个孩子不仅能获得六一纪念留影,还可以亲手用柯达相机记录这个难忘的节日。

参加此次游园活动的孩子包括全国各地来京务工人员的子女和

60

名四川青川灾区在京就读的孩子。 柯达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陈志轩说, 儿童从来就不缺乏影像表现力, 让孩子从小拿起相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多接触影像世界, 能促进他们对色彩、 构图、 美学更加敏感,

提高表现欲和表达能力。 (纪秀君)

声音

中国少年京剧团成立

近日, 中国首个少年京剧团揭牌仪式在京举行, 该团由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学生组成。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90

多岁高龄的王金璐先生接受了中国少年京剧团名誉顾问的聘书。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说: “少年京剧团的成立为加强本校学生的艺术实践, 展现京剧少年风采搭建了一个平台。”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 少年京剧团以 “娃娃唱戏娃娃看”的方式,让中国的青少年了解京剧艺术。 揭牌仪式结束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学生用京剧的形式演绎了《新三字经》。 (范珊珊)

“太阳花杯”无烟花季成果展出

“无烟花季 , 健康成长———‘太阳花杯’ 公益活动” 成果展示日前在北京青年宫剧场举行。 在青少年吸烟问题日渐严重的今天, 用课外活动转移青少年的注意力, 已在家长和教师之间达成共识。

该项活动旨在劝阻青少年吸烟, 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国家烟草专卖局、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对青少年吸烟问题十分关注, 连续

12

年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开展包括书法、 绘画、 足球、 知识竞赛、 夏令营等多项课外活动。

(

顾雪林)

文化遗产保护 教育不是“敲边鼓”

张杰范珊珊“国际博物馆日是哪一天?”

5

月18

日!”

“地下埋藏的文物发现后归谁所有?”

“国家!”

6

月5

日, “首届大学生遗产保护知识大赛” 开赛, 来自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 南京大学等8

所高校考古、 文博专业的选手同场竞技, 就像在上一堂精彩纷呈的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课。 此次比赛内容涉及广泛, 包括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 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知识, 是我国第四个 “文化遗产日”

期间引人注目的活动之一。

此前, 在 “

2009

年 ‘文化遗产日’ 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 上,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介绍,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和6

月13

日我国第四个 “文化遗产日” 的到来, 文化部以 “弘扬民族文化, 延续中华文脉” 为主题在全国各地举行了系列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展演、 讲座、 论坛以及咨询服务等活动, 全方位、 多角度展示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保护成果, 营造出全民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有关专家认为, 今年 “文化遗产日”

期间, 文化遗产保护在不同层面得到了充分而集中的展示, 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一次总结, 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向深度与广度拓展的一个信号。

亟待更新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遗产不能被当作土地或矿产一样开发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 它所积累和沉淀的文化遗产,

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超越性, 这种文明的重要性用任何语言来形容都是不过分的。

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原主任 、 著名旅美画家杨先让, 曾一度在美国 “刮起一股中国民间艺术旋风”, 他说: “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之一,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怎样保护古老的社会文化遗产, 这是摆在众人面前的一

个课题。 前些年, 我们意识到民间艺术马上就要消失了, 赶快成立了一个民间美术系, 然后到农村调查、 研究。 我感觉现在做也不晚, 快点抓住一些东西吧,

该保护的东西太多了。 中国这样一个大国,

56

个民族, 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件宏大的事情! 从民间到上层, 宝贵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有些破坏得太厉害, 后来重新修缮, 但消失了的东西是很令人惋惜的。 民间的东西最容易被忽视, 从中国文化整体上来说, 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全方位的。”

山东大学博物馆馆长 、 考古与博物馆学系主任于海广, 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教研与实地考察工作,

在谈到文化遗产的保护时, 他深有体会地说: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周全的体系, 从法律法规、 专业队伍的建设到遗址的管理等方面, 出台了一些相应的规范要求, 特别是

2005

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颁布之后, 国家的确十分重视, 措施比较得力, 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于海广说: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保护和抢救任务越来越繁重,一些重点建设工程和文化保护的冲突越来越突出。目前全国各地的城市统一规划中新的建设项目非常多,一些历史文化传统比较深厚的古城作出了很好的典范, 但也有些城市不规范规划,

使一些文物古迹或地下遗址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著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冯骥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他的忧虑。 他认为,

我国目前很多地方对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性缺乏认识,仅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资源,甚至简单地与地方政绩和经济收益挂钩。往往是某一遗产申报成功,列入名录,

便把文化遗产开发当作土地或矿产一样开发,对文化遗产本身造成了根本性的破坏。

获得 “首届大学生遗产保护知识大赛”二等奖的山东大学考古系学生王灿谈了一些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看法:“普通民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一般都是通过博物馆,但大部分人去的次数很少,因此相对了解不是很多,国家需要通过电视等媒

介多作一些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方面的宣传。”

文化遗产保护要携手同行大量保护工作要由教育来完成

学校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到底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怎样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渗透到教学中? 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 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

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关注。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谈了他的看法: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大家都以为是文化部门的事 , 这是一个错觉。 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 明确表示教育的职责是重要的, 大、 中、 小学都应该参与。 小学生应该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知识、 意义和价值, 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应该融入当地的乡土教材中, 学生应该直接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在中学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 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知识耳熟能详, 让他们懂得怎样过自己的节日。 一些非常好的项目, 如剪纸、

木雕等活动 , 应该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

大学生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我国一些大学设立了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 , 这些研究中心都是教育部提供资金支持的 。 它们为基层做了一些申报普查工作。 但是做得不够, 尤其是与文化部的协调不够 。 文化部门喊没有人做、 不会做, 另一方面很多专业人才却闲着没事做,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该携手来做。”

乌丙安说, 日本在上世纪50

年代启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时, 首先是在教育系统开展的, 全国各级教育工会、 协会全部参与, 小学生都参与普查, 做得非常好。 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说: “正在进行的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改革中, 民间美术已确定为一种艺术教育教材, 这标志着本土非物质文化资源进入到国家教育体制之中, 意味着高校对文化遗产保护和认知的推动和参与。 对于那些处于文化遗产地丰富的地方高校, 可以进一步推

动其相关专业的发展。 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 如果不关注这些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能很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

校园是保护意识培养的重镇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今年以来, 兼具古典与现代之美的昆曲《西厢记》 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上演;

融入傩戏、 畲歌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电影 《马东的假期》、 《十七》 被搬上了大学生电影节的银幕; 虎头鞋、 八角宫灯、

中国结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物品在无锡市新安中心小学的 “节日大观园” 里展示……

这些让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 电影、 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 让青少年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真谛。

在我国 , 具有东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一些专家表示,在学校中普及文化遗产保护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很多高校已经设置了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保护专业和相关的研究所,培养了专业的高层次研究人员,这些学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南京大学考古专业二年级研究生毛敏说:“学习考古专业的学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每天对着各种器物进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老百姓日常生活接触较多的内容,也进入了我们日常学习与研究的视野。”

文博、 考古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在进行专业探索的同时, 也积极地把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知识推广到更多的学生中去。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刘老师说: “学院每年都会组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 让更多非文博专业的同学从文化遗产的知识中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精神、 历史与文明。”

于海广说: “从2005

年开始, 山东大学就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课程,并为这门课的开设专门编写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一书作为教材,让当代的知识青年重视我们国家文化遗产, 了解遗产保护的最基本措施,让他们在了解丰富多彩、积淀深厚的文化遗产基础上,提高保护意识。”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参与创办了华夏遗产网, 力图把该网站建设成为文化遗产知识传播的门户网站, 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 加入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

除了课程设置和专业教授之外, 很多高校中还活跃着关于文化遗产的社团, 如北京大学黔中文化发展促进会、 南京大学古琴社等, 众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集聚在一起, 他们在学校的论坛上开设专门的话题进行讨论, 在校园里搭建展板介绍文化遗产知识, 对各地的民俗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不仅在高校, 一些中小学也在积极地参与到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之中。 据乌丙安介绍,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沉淀着千百年来民族的情感。 无锡新安小学从2004

年文化界有端午文化之争时, 便向学生宣传传统节日知识, 并建议大家保护传统节日。 在新安小学的教学楼中, 建成了节日文化长廊, 用宣传牌的方式展示传统节日文化; 学校还专门设置了 “节日大观园” 特色展示室, 让孩子们认识多种多样的传统节日用品; 学校的老师们还专门编写了教材 《节日大观园》, 引导孩子过传统节日。

历史在灿烂的文化中积淀, 优秀文化在民族血脉中传承。 了解民族历史, 体悟民族品格, 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60

年献礼演出开幕

6

月8

日晚, 随着河北交响乐团演出的大型交响音乐会 《柏坡交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献礼演出” 活动拉开序幕。

据悉 , 这是 “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系列文艺活动” 的重要部分, 荟萃了我国主要艺术门类 (剧种) 及目前的领军人物, 演出剧 (节) 目约

110

余台, 大都是新中国成立60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创作演出的经典剧目。 演出将在国家大剧院、 天桥剧场、 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等

14

个剧场连续上演近

400

场。 (杨桂青)

在“拆旧建新” 如此汹涌的时代, 北大拆楼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但无疑, 如果我们肯认真对待, 可以说这是一个精神事件, 是一个关于社会病的隐喻, 是急功近利的时代病灶对文化肌体的侵蚀。

正当拆楼中的时代浮躁征■

张树伟报载, 北京大学要拆除南门

25

号楼,

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新楼, 这一行为引起广泛的争议。 反对者认为这些上世纪

50

年代的建筑具有文物的地位, 而北大校方也有自己的理由, 根据《未名湖燕园建筑文物保护总体规划》, 南门内的

16

号至27

号楼不属于文物建筑。

当然, 如果25

号楼被列入文物的保护名录, 北大校方自然不会去拆, 这点不用怀疑, 他们是讲理的。 但讲理的人未必就是可信的, 这要看他们讲的哪门子理。 退一步说, 保护名录是人确定的,

而且暂时不在名录并不意味着以后也不在名录。 这说明

25

号楼有可能成为20

世纪的遗产。 这就意味着他们讲的理并不完全可靠。 其实, 我们不能怀疑他们的智

商, 这一点他们也明白, 但总要有块布挡一挡脸。

可见, 我们缺少的不是理由, 无论什么事情, 找到合适的理由总是不很困难。

在这件事情上, 我们缺乏的是遗产保护的意识。

当然, 我们没有必要专门指责他们的拆楼, 也不用从北大学术传承和校史的角度去讲那注定被拆除的楼的价值。 这种讲述有点“秀才遇到兵” 的尴尬。 在“拆旧建新” 如此汹涌的时代, 北大拆楼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如果没有同样精神气质的社会背景作为支撑, 北大校方不会如此理直气壮地去拆楼。 所以说, 指责他们是无济于事的。 但无疑, 如果我们肯认真地对待, 那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精神事件,

是一个关于社会病的隐喻, 是急功近利的时代病灶对文化肌体的侵蚀。 虽然还不是

癌变, 但疾病是有的。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遗产。遗产是以前的人留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我们对待遗产的态度其实也就是对待自己的态度。因为我们不是孤立于历史绵延的链条中的,而是这个链条中的一环。有人说,这些物质的、非物质的遗产是民族文化的

DNA

。无论怎么说,都证明遗产是极其重要的,但我们为什么还总是这么容易地否定它们、利用它们呢?比如有些物质文化遗产被经济所“绑架”,被迫“卖唱”赚银子。

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本来严肃的文化遗产成了表演式的产业;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屹立了千年的古建筑下站满了排着队等待到此一游的游客。并非游客有此爱好,更大程度上是管理者看中了游客口袋中的钱。

换句话说, 我们为什么这么容易看轻自己, 一定是有更强大的东西占据了我们的内心。 这个东西就是“物”。 “物” 对我们的

诱惑太大了, 以至于我们都无法安放我们的理性、 良心, 等等。 在对“物” 带来的快感的屈从中, 我们不惜我们的文化

DNA

被抛弃、 被淹没。 或许我们还有这样狂妄的自信, 认为我们能够创造新的遗产, 留给我们的后人。 或许, 我们留下的是不用拆就会坍塌的“建筑”。 因为我们走得太快, 很多东西都在没有根基中成为看似美丽的楼阁, 但这楼阁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幻影, 后人是看不到了, 他们看到的是楼阁坍塌后的废墟。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 这么着急往前跑,

到底是为了什么。 走得太快, 我们伤害了太多东西, 包括我们的内心。

可喜的是, 很多人都觉察到了社会和我们内心的病痛。 现在, 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 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偏颇, 毕竟在进步中, 我们可能无法阻止北大拆掉

25

号楼以建设新的大厦,但无疑,这种拆除会越来越困难。 他们要拿出更多的理由来说服公众,直到有一天,他们连自己也无法说服。这并不是空想。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期同时也是文化遗产的高危期之后, 事物都要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去。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 延续中华文脉”。我们的意识正在觉醒, 并付诸行动, 虽然任重道远, 但曙光照耀……

传递动画事业的接力棒■

本报记者 杨咏梅“全世界每

13

个胖孩子中,就有一个中国孩子。 《快乐奔跑》 就是要带动孩子,把‘每天运动一小时’切实落实到行动中。 ”

近日,在国产原创动画电影 《快乐奔跑》的“鸣枪起跑”仪式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影片导演孙立军谈起《快乐奔跑》创作初衷时,对今天的孩子身高体重在增加,运动能力却在下降的现状感叹不已。

孙立军说,尽管早在2007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共青团中央就发出“阳光体育运动———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每天运动一小时”的号召,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又把人们

对运动的热情推到新的高度。 但事实上,

大量的作业 、 习题让孩子们远离运动 ,

大多数孩子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得不到保障, 不知道快乐为何物, 甚至不知道怎样去快乐。 将于

8

月15

日 “跑进” 全国电影院的动画电影 《快乐奔跑》 是一部调动孩子运动积极性的影片, 它以蔬菜王国 “超级蔬菜杯” 运动竞技比赛为主题, 冬瓜、 茄子、 葱、 辣椒等蔬菜竞技夺冠, 情节笑料百出, 游戏感十足, 相信一定能够激发童心的奇思妙想, 在轻

松的氛围中释放孩子日益增大的课业压力,

引导他们体验友谊和亲情的真谛, 带动孩子们真正地快乐起来。

《快乐奔跑》 由北京电影学院联合北京卡酷动画卫视、 无锡广播电视集团、 北京梦幻动画科技有限公司、 江阴国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 得到了众多明星的响应和支持。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 “快乐家族”

5

位主持人———何炅、 谢娜、 李维嘉、杜海涛、

吴昕,知名演员蔡明、黄磊、黄渤,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董浩、刘纯燕以及资深配音演员李

扬纷纷加盟, 形成了人气旺盛的超强配音明星阵容。 众明星都表示能为孩子们做些事情觉得很开心,呼吁观众支持国产动画电影,一起促进国产动画事业的发展。

“起跑” 仪式上,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多位老一代动画艺术家曲建方、 段孝萱、 林文肖、 严定宪、 蒲家祥、 邢国金, 将 《快乐奔跑》 里象征神奇力量的幸运星传递到影片的创作人员和现场参加表演的小朋友手中,

似乎标志着中国的动画事业已经从老一代手中接棒,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文化遗产保护是我们每一个民众共同的事业, 每一个人都享有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 参与权和监督权。 只有这样, 文化遗产保护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在近日举行的 “文化遗产与传播论坛” 上,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作了题为 《保护·参与·共享》 的演讲。 他认为,

对待我们的文化遗产, 保护不是最终目的, 真正的目的是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一个当前的策略、 一个操作的理念, 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更长时段考察, 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更基本的问题, 理应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使之具有刚性的约束。”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 立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和保护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国家立法又存在一些难点。

“世界遗产制度, 是一个基于国际公约基础上的永久有效的制度, 它会支援某个国家正确的人文保护, 会监督并制约某个国家消极的错误的人文保护, 它用实实在在的基金援助的方式, 让文保事业有了一个国际性的有效运作模式。”

文化学者裴钰指出 , 申遗会带来制度性的积极保障, 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传统都可以成为当代社会的文化遗产 ,

世界遗产的核心价值标准是必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文化遗产被产业化了,赚到钱,就是得到了重视,起到了作用,这是错误的。”

近日, 中国文联副主席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接受采访时, 他对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表示忧虑。他认为,当前某些地区对文化遗产不负责任地进行开发,大多来自“长官意志”和开发商的商业策划。

(范珊珊辑)

特别关注

文化视点

冷眼

苏州园林 黄山风光昆曲艺术

历史在灿烂的文化中积淀, 优秀文化在民族血脉中传承。 了解民族历史, 体悟民族品格, 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将办

由文化部、 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将于

6

月18

日至26

日在苏州举行。 全国7

个昆曲院团等单位将献演由 “国家昆曲艺术抢救、 保护和扶持工程” 专项资助排演的 《西厢记》、

《牡丹亭 》、 《琵琶记 》、 《长生殿 》 和《桃花扇》 等

13

台经典剧目。 来自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昆曲院团将和中国内地昆曲院团联袂演出。 其间, 中国昆曲论坛等活动也将举办。

今年是“国家昆曲艺术抢救 、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第五年,该工程

5

年来资助了38

台剧目, 资助7

个昆曲院团录制了200

出传统折子戏,资助其进校园等公益性演出1131

场,观众人数近100

万。 (青草)

重庆市梁平县实验小学将学画梁平年画纳入校本教材, 并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办兴趣小组。 刘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