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莊佳穎...

16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莊佳穎 博士 創作兒歌在國小台語教學之研究 研究生:鐘有進 撰 2011 年 1 月

Transcript of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莊佳穎...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莊佳穎 博士

    創作兒歌在國小台語教學之研究

    研究生:鐘有進 撰

    2011 年 1 月

  • I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創作兒歌在國小台語教學運用之研究。主要以市佔率過半的

    真平版本台語教材,共計十二册的教師手册與多媒體教唱光碟片,及康軒、巧兒

    版、等附有曲譜可供探討之部份兒歌。主要探討的內容為兒歌教學應用及限制,

    和歌唱中旋律動向,與屬聲調性語言的台語語言行腔,在詩樂諧合的對應關係作

    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五章,緒論主要陳述本文之研究動機及目的、研究方法與研

    究範圍及限制,文獻回顧內容主要為台語兒歌相關研究及台語聲調學的相關研

    究。接著針對可供探討之指標性台語兒歌教案,依據相關理論,探討其創作旋律

    與歌詞中聲調高低起伏、詩樂諧合關係的對應層次。分為協和一致、動向大致協

    和、動向不諧和。研究中將台語教學兒歌置於,帶動語音正確學習之工具層次研

    究。也將詞曲互動時所產生,不利語言學習之各細節就對應理論作詳述,並提出

    可行之調整建議,祈能符合語言教學功能。

    研究結果顯示:現今大環境不利台語傳承教學的牽絆仍眾,流通的台語兒歌

    教材品質仍需加強。透過本研究,希望研究結果能做為教育主管單位、出版公司、

    台語兒歌創作者、教師、家長團体未來選用、創作、運用兒歌於台語教學時的参

    考。相信台語兒歌詩樂諧合的紮實根基,也能引導未來的主人翁,爾後在創作台

    語時代歌謠時在「語詞」、「旋律」「情境」的表現上有更多真、善、美的文化

    傳承。

    關鍵字:台語兒歌、聲調性語言、語言行腔、旋律動向、詩樂諧合。

  • II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hildren’s Taiwanese songs

    in pedagogy. In Taiwan The teaching material I focus here is the Cen-Phin version,

    whose market share surpasses 50%. It has 12 volumes of teacher’s handbooks and

    multimedia song-teaching CDs. I also examine some songs in the Khang-siuan and

    Tshiau-Er versions as the music scores are available for discussion. The main issues of

    the exploration include the application and limitation of teaching children’s songs- the

    melodic lines of these children’s songs, the tone of the language since Taiwanese is a

    tone language, and the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poetry and

    music.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e thesis , starting with an introduction , the

    motivation ,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scope and restriction

    of the study. Literature review entails the relevant studies of Taiwanese children’s

    songs and Taiwanese tonetics. Then the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available,

    exemplary teaching plans of Taiwanese children’s songs. Based on related theories,

    we explore the correspondence of the melodic lines and the different tones of the

    lyrics and classify them into three categories according the level 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poetry and music: consistent, roughly consistent and inconsistent. In the

    study, the Taiwanese children’s songs are treated as a tool to enhance the correct

    learning of the tones. In addition, there are detailed discussions about the unhelpful

    language learning conditions resulted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lyrics and music, and

    applicable suggestions of adjustment in the hope of fulfilling the purpose of language

    teaching.

    The outcome of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overall circumstance at present is still not

    helpful for Taiwanese teaching with numerous obstacles and improvements for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teaching materials of Taiwanese children’s songs are still very

    necessary. I hope this study could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es,

    publishers, song writers of Taiwanese children’s songs, teachers and parent groups

    when they are choosing, writing or applying children’s songs in Taiwanese teaching in

    the future. I believe that on the sound basis of consistent correspondence between

    poetry and music in Taiwanese children’s songs, the future masters of our society

    could be well-instructed and more cultural heritage of truth, virtue and beauty with

    better expressions in lyrics, melody and artistry could be created when writing

    contemporary Taiwanese songs.

    Key words: Taiwanese children’s song, tone language, accent following the tone,

    melodic direction, consistent correspondence between poetry and music

  • III

    謝誌

    論文探究一年多,期間的心路歷程雖然艱辛,但一路走來懷著感恩的心,享

    受所處的環境,終於也到了寫謝誌的歡欣時刻了。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

    授莊佳穎老師,在指導過程中,給予我最大的信心和耐心,並以縝密的思維及不

    同的角度引導我去思考問題,讓整篇論文研究依循這樣的思考脈絡進行修飾調整

    而更見其價值性。另外要感謝黃均人及顏綠芬兩位教授在論文計畫提出及口試

    時,細心嚴謹的開導建議,讓我以正確謹慎的方法和快樂面對的態度持之以恆,

    堅持到底。末尾要感謝我親愛的家人包容我在台文所投入的時間和精神,若背後

    無他們的支持,我也不會有那麼多時間精力專注於課業及論文撰寫。最後,僅將

    本論文獻給一路走來陪伴在我身旁的師長、家母、兄姐、妻兒,我將永懷感恩!

    爾後仍將辛勤地灌溉母語這片田園。

  • IV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7

    第四節 主要名詞釋義 ------------------------------------------------------------------20

    第二章 文獻回顧-------------------------------------------------------------------------25

    第一節 台語兒歌相關研究論文探討-------------------------------------------------25

    第二節 台語兒歌創作發展過程及作家與作品-------------------------------------28

    第三節 台語教科書應用創作兒歌的發展與現況----------------------------------36

    第四節 台語聲調與曲調關係的相關理論-------------------------------------------45

    第三章 現階段台語創作兒歌於語言教學的應用與限制-------------------------67

    第一節 台語教科書應用創作兒歌的分析-------------------------------------------68

    第二節 台語歌謠作為教學輔助教材的探討----------------------------------------77

    第三節 台語兒歌用於教學成果發表與歌唱比賽之探討-------------------------80

    第四節 創作兒歌語詞內容適切性的探討-------------------------------------------84

    第四章 台語教學兒歌詩樂諧合之分析----------------------------------------------87

    第一節 台語的語言聲調----------------------------------------------------------------87

    第二節 語言聲調與曲調的關係-------------------------------------------------------92

    第三節 兒歌教材分析示例與修正建議---------------------------------------------102

    第四節 小結------------------------------------------------------------------------------129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134

    第一節 研究限制------------------------------------------------------------------------136

    第二節 研究發現------------------------------------------------------------------------138

    第三節 研究展望與結論---------------------------------------------------------------140

    参考書目--------------------------------------------------------------------------------------147

  • V

    表目次

    表1-3-1 北縣三重、蘆洲、五股、八里區國小98年度台語教科書占有率-------8

    表1-3-2 98年度宜蘭地區各國小台語教科書審定本使用版本類別表-------------8

    表1-3-3 真平版本1~12冊創作兒歌表-------------------------------------------------13

    表1-3-4 教師研習正音教學兒歌教案---------------------------------------------------16

    表 1-3-5 台語教學創作兒歌 詞、曲音頻動向諧合度分析曲目資料表---------18

    表 2-4-1 聲母和韻母發音不同之辨義表例--------------------------------------------45

    表2-4-2 台語音韻結構表------------------------------------------------------------------45

    表2-4-3 李勤岸(羅馬字拼音圖解p70) --------------------------------------------------47

    表2-4-4 簡上仁調值符号標示表---------------------------------------------------------47

    表2-4-5 傳統八聲調與音高等列表------------------------------------------------------48

    表2-4-6 張清郎〈台語的特殊變調規則表〉------------------------------------------51

    表2-4-7 張清郎 台語聲調表------------------------------------------------------------52

    表2-4-8 張屏生鹿港、台西、紅毛港、大林蒲之外濁上歸去七個調表---------55

    表2-4-9 五位語音學者的台語聲調調值分析表---------------------------------------59

    表2-4-10 十二律管長短數算律法則表---------------------------------------------------60

    表2-4-11 教育部正式公告台羅拼音調號1至8------------------------------------------63

    表2-4-12 台語聲調合樂原則之歸納整合------------------------------------------------66

    表3-1 國小課程國語科韻文分配表--------------------------------------------------67

    表3-2 閩南語鄉土語言教材體裁統計表--------------------------------------------68

    表3-2-1 台語傳统兒歌真平版本表目---------------------------------------------------77

    表4-2-1 各聲調的合樂原則---------------------------------------------------------------95

    表4-2-2 「台語數字文讀歌」語詞聲調合樂分析表---------------------------------96

    表 4-3-1 「火金姑」,語言聲調與曲調動向吻合度的--------------------------------103

  • VI

    圖目次

    圖 1-4-1 兒歌與兒童文學相對位置-----------------------------------------------------20

    圖 1-4-2 歌、詩、童謠互動間的關係圖-----------------------------------------------21

    圖2-4-1十二律管---------------------------------------------------------------------------61

    圖2-4-2 陳焜晉(下上)十二律管上下相生法---------------------------------62

    圖2-4-3隔八相生法(大五度循環)--------------------------------------------------62

    圖 2-4-4 (傅振宏,1990 )〈電腦語音頻譜儀分析第1~8調之頻率動向〉----63

    圖 2-4-5 (林慶勳 , 2001)〈混合腔閩南語平均聲調本調語音動向分析圖〉--64

    圖 2-4-6 Yamaha電腦音律試波器鋼琴調音測試圖表-------------------------------64

    圖3-1-1 康軒台語教科書中低年級課文字數比較----------------------------------71

    圖 4-1 台語本調到變調循環示意圖-------------------------------------------------90

    圖 4-3-2 〈畢業歌曲〉語言行腔動向調值穩合度分析-----------------------------105

  • VII

    譜例目次

    譜例 1 〈放雞鴨〉簡上仁曲詩樂諧合對照圖-----------------------------------------39

    譜例2 〈放雞鴨〉施福珍曲詩樂諧合對照圖----------------------------------------40

    譜例 3 詩樂諧合的動向線簡易分析法--------------------------------------------------42

    譜例4〈青狂狗〉曲譜--------------------------------------------------------------------73

    譜例 5 〈基隆加人〉曲譜-----------------------------------------------------------------74

    譜例 6 〈數字文讀歌〉曲譜--------------------------------------------------------------75

    譜例 7 〈阿婆仔蹺腳〉--------------------------------------------------------------------95

    譜例 8 〈台語數字文讀歌〉語言聲調動向與旋律動向對比圖-------------------100

    譜例 9 〈點仔膠〉語言聲調動向與旋律動向對比圖-------------------------------101

    譜例10 〈火金姑〉曲譜-------------------------------------------------------------------102

    譜例11 〈青狂狗〉曲譜-------------------------------------------------------------------106

    譜例 12〈生日快樂〉曲譜-----------------------------------------------------------------107

    譜例13 〈歡喜聖誕節〉曲譜-------------------------------------------------------------109

    譜例14 〈重陽節〉曲譜-------------------------------------------------------------------110

    譜例15 〈重陽節〉詩樂諧合建議譜----------------------------------------------------110

    譜例16 〈肉粽節〉課本原譜-------------------------------------------------------------112

    譜例17 〈肉粽節〉曲目48比對修正譜-------------------------------------------------112

    譜例18 〈江雪〉真平版曲譜-------------------------------------------------------------113

    譜例19 〈江雪〉詩樂諧合建議譜-------------------------------------------------------114

    譜例20〈媽媽的面〉(上)真平版譜、(下) 配合語言行腔動向之旋律譜---------114

    譜例21〈林仔街〉真平版曲譜-----------------------------------------------------------116

    譜例22〈林仔街〉建議調整曲譜部份--------------------------------------------------116

    譜例23〈尾牙〉真平版曲譜--------------------------------------------------------------117

    譜例24〈車站〉真平版曲譜--------------------------------------------------------------118

  • VIII

    譜例25〈車站〉建議調整曲譜-----------------------------------------------------------118

    譜例26〈公寓〉真平版曲譜--------------------------------------------------------------119

    譜例27〈我的身軀〉真平版曲譜--------------------------------------------------------119

    譜例28〈我的身軀〉動向分析图--------------------------------------------------------120

    譜例29〈台南安平劍獅埕〉真平版曲譜-----------------------------------------------121

    譜例30〈草地風景媠〉真平版曲譜-----------------------------------------------------121

    譜例31〈電器變把戲〉真平版曲譜-----------------------------------------------------122

    譜例32〈七月七〉曲譜真平版-----------------------------------------------------------123

    譜例33〈灶跤〉真平版曲譜--------------------------------------------------------------123

    譜例 34〈八卦山看風景〉真平版曲譜-------------------------------------------------124

    譜例 35〈春曉〉真平版曲譜-------------------------------------------------------------124

    譜例 36〈金縷衣〉真平版曲譜----------------------------------------------------------125

    譜例 37〈遊子吟〉真平版曲譜----------------------------------------------------------125

    譜例 38〈田蠳〉曲譜----------------------------------------------------------------------126

    譜例 39〈貧憚仙〉曲譜------------------------------------------------------------------127

    譜例 40〈大家恭喜〉巧兒版------------------------------------------------------------127

    附錄一 ---------------------------------------------------------------------------------------152

    附錄二 ---------------------------------------------------------------------------------------153

    附錄三 ---------------------------------------------------------------------------------------153

  •   1

    第一章 緒論

    九十學年度起,在本土意識衝擊下,教育部將鄉土語言教學納入九年一貫課

    程的語文領域,鄉土語言已成為一門正式的課程,基於在地為本的認知,2008年

    台灣的母語教學經由教育部於義務教育課綱中,將「閩南語」、「客語」、「原

    住民語」改以「本土語言教學」稱之。國小1-6年級學生必須就台語、客語、原住

    民族語等三類本土語言中選擇一種來學習。正式將本土語言納入國小課綱教學課

    程裡,有關單位期藉由鄉土教育的推展,使兒童養成尊重多元文化促進社會的和

    諧。台灣各族群除了免除母語繼續快速流失外,也提升學生欣賞鄉土文學的能力,

    和體認鄉土文化的精髓。然事實上全台學生手中所拿到之教科書,卻仍有「台語

    讀本」、「國小閩南語」「台灣話讀本」等不同之封面標示。不過比例上仍以「台

    語」稱謂的教科書,以懸殊的比例居首。因此本研究即以「創作兒歌在國小台語

    教學」稱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全球各民族的母語滅亡或瀕臨消失之前因後果,各有其不同因素與背景,台灣

    則屬外來政權不當的語言政策使然。台灣語言教育政策的動向,在國民政府戰後初

    期 1949 年訂定了「台灣省非常時期教育綱領實施辦法」,規定各級學校機關應加強

    推行國語運動。1956 年全面推行「說國語運動」1,但未強烈禁用方言。1966 年頒

    布「各縣市政府各級學校加強推行國語計畫」,規定各級學校必須隨時隨地使用國

    語,學生犯者依獎懲辦法處理,並嚴禁電影院播放方言2和外語,明定「國語是全國

    一致使用的的語言」。

    在貫徹國語推行凝聚國家意識的政策下所制定了「廣播電視法」更明文規定國

    語播音比率不得少於百分之七十 3。至 1984 年,國民大會第一屆第 73 會期第六次

                                                           1「說國語運動」即規定各級學校機關及公共場所,應一律使用華語。 2  當時台灣省政府公報所謂的方言,乃指華語以外的本土語言,包括(台語、客語、原住民語)。 3  参見(台灣省政府公報,1975) 

  •   2

    會議張堅華委員甚至提議,嚴格的推行「禁說方言,獨尊國語」的運動(蔡真宜,

    2002)。其後,在外交動盪的歷史背景下,國語運動重申:「規定國語(華語)為國

    家統一語言,執行嚴厲的單語政策。」除新聞局管轄之各類媒體外,教育部等各單

    位均賦予華語獨尊的地位。各機關公務會議及公共集會,均一律使用華語,並積極

    限制並禁用八成以上原有的本土語言,導致各族群的母語

    快速面臨斷層、消失。在這限制、禁用母語影響至鉅的年代,林宗源(1981) 4所寫的

    「講一句罰一元」,道盡了眾多台灣人民心酸無奈的成長歷程。

    講一句 罰一元

    台灣話真俗

    阮老爸逐日予我幾張新台票

    講一句掛一擺狗牌

    台灣話未咬人

    阮先生教阮甲這介傳彼個

    講一句踦一擺黑板

    台灣話未殺人

    阮踦黑板不知犯什麼罪

    講一句打一擺手心

    台灣話有毒

    阮的毒來佇中原的所在

    先生 伊講廣東話為什麼無打手心

    先生 伊講上海話為什麼無踦黑板

    先生 伊講四川話為什麼也無掛狗牌

    先生 你講英文為什麼無罰一元

    先生 提起竹仔枝打破我的心

    1993年立法院通過刪除「廣電電視法」第二十條中對於方言的限制,並另訂新

                                                           4  1964 年林宗源年與幾個同志創辦了「笠詩社」後,就堅持用母語寫詩,1967 年獲得著吳濁流新詩獎。 

  •   3

    規定:電台播音以國語為主,並保障少數語言或其他族群語言播出機會。台灣的

    語言教育政策亦逐漸邁向多元開放,政府保留國家語言,首由地方發起,改革由

    上而下。教育部於民國八十三年公布「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之後,

    國小「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於八十七學年度實施。

    根據研究語言發展的學者 黃瑞琴 (1993)提出的語言發展關鍵期理論中,認為

    母語是在出生後的前十幾年間獲得,這十幾年間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

    如果,在這段時期裡兒童的語言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那麼在這之後,兒

    童的語言能力將很難再獲得增進。母語的學習,如果能把握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來進

    行,那麼所具有的母語運用能力,即如同賀知章「回鄉偶書」一詩中所言 「鄉音無

    改鬢毛催」 ,一輩子都能自然的隨時將母語掛在嘴邊。否則,在語言發展關鍵期過

    後,才教導一個人學習它的母語,將導致事倍功半的困境。

    九十學年度起,在本土意識衝擊下,教育部將鄉土語言教學納入九年一貫課

    程的語文領域,鄉土語言已成為一門正式的課程,國小1-6年級學生必須就閩南語、

    客家話、原住民族語等三類鄉土語言中選擇一種來學習。除正式將鄉土語言納入

    教學的課程裡,有關單位期藉由鄉土教育的推展,使兒童養成尊重多元文化促進

    社會的和諧。台灣各族群除了免除母語繼續快速流失外,也提升學生欣賞鄉土文

    學的能力,和體認鄉土文化的精髓。

    筆者自幼曾跟隨師大第二屆音樂系畢業的大舅蔡純明學提琴,經營樂器相關

    行業也已 35 年,有幸於 2002 年經教育部分三階段半年的考試,成為唯一經由教育

    部認証考試的一批,國民中小學台語教學支援教師。雖然現在該批台語教師失望

    倦勤退出者已非常多,但筆者投入台語支援教師工作九年來,頗感驕傲,仍深深

    被目前這份母語傳承的工作吸引著,寧願犧牲了許多時薪數倍高的鋼琴調音工作。

    在國小台語教學活動中很多老師都體會到,歌謠唸唱很能引起孩子們的興

    致,讓孩子記得最牢、瑯瑯上口念念不忘的也是歌謠,所以也有人形容說兒歌童

    謠是兒童生命的乳汁。每日教學活動轉換時,歌謠總是能夠引領孩子積極的投入

    參與,是非常有效的語言教學策略,即使只是幾首簡單的歌謠帶動,學生總會立

    即有了快樂的氣氛,也使得教學活動更能順暢進行。

    然而讓學生高興之餘,教師相對的是否也應評估,應用創作兒歌於台語教學

  •   4

    時,其學習成效利弊得失為何。綜觀現今台語兒歌教材的多樣呈現,有些兒歌的內

    容充實,符合兒童身心發展學習需要,聲調曲調的關係亦相當和諧,適合做為語言

    教學。有些兒歌則局部調整較佳,歌詞不適、詞彙用字太過遷就、字數排列或強行

    押韻等問題。造成語詞聲調與曲調關係甚多不和諧及詞意扭曲、破壞語音正確等。

    筆者在教學經驗上深覺此類兒歌,不太適合選用為台語教學教材。 

  •   5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筆者多年來在教學現場與學童互動,深深體認到應用台語創作兒歌於本土語言

    教學上已成為常態之事實。深感應探討台語聲調具有分辨字義的特性及約束著語言

    旋律的動向,也間接束縛著曲調創作的伸展。因此,一首歌的曲調,若不顧及歌詞

    之語言聲調的抑揚,往往會產生語意含混,乃至違反字義的現象。可是,若祇為了

    清楚地表達字義,卻呆板的受困於語言旋律,則又失去音樂創作的意義和價值。如

    何達到詩樂諧合的教學重點,也將考驗著台語聲調研究者與樂曲創作者的互動磨

    合。

    這些年來許多投入台灣母語教學的老師,在各國小努力的傳承台語,其最基本

    也是最重要的教學要點,莫過於語言聲、韻、調的正音教學。當然,筆者更希望在

    台語教科書與補充教材中的內文,及譜曲歌唱的美意,在快樂歡唱之餘,也對台語

    聲調的學習有正面助益。在此筆者就這幾年來的台語教學現況,提出幾個思考面向:

    一、筆者投入台語教學越久,面對有疑慮或負面的教材越備感憂心,總覺得不能再

    置身事外。尤其進入台文所後,在思考如何準備、確定論文方向前,所拜讀的相關

    文獻,幾乎都是探討兒歌的歷史、發展、分期、類別、形式、作家、文學內容、結

    構、修辭、文字記錄等,讓筆者自覺更應切入較少人關注的台語創作兒歌詩樂諧合

    的探討分析。尤其是台語教學中既已大量運用創作兒歌之時,其旋律與語詞之間對

    應的適當與否,關係著學習語音、語意、字詞的正確認知。而這部份的研究也將等

    同於對教學成效的分析。筆者基於台語教師的職責以及對音樂工作重疊的情感,在

    參考文獻與資料欠缺的情況下,仍鼓起勇氣將多年來所接觸的教學兒歌中,語詞聲

    調與曲調和諧關係列為重點來加以探討。

    二、國小的台語教學,目前每週只有一節課40分鐘,再去頭去尾後所剩的時間更少。

    不論是課文的字詞正音或唐詩的唸讀,都不太可能有多餘的時間依能力指標或教學

    評量之規範進行。很多時段仍須利用全班一起朗讀的帶動來爭取時間。而這時大多

    數的教師將會發現,學生一起唸讀課文時會有零亂、平仄不分「唸冊歌」的通病。

  •   6

    筆者於教學的省思中,興起了利用多年來音樂工作的心得,嘗試運用結合Rap、R&B

    等現代律動對學童強烈的吸引力及轉化運用,讓學童快樂的與台語互動。

    在進入21世紀全球資訊數位化的時代,小學生於日常生活中早就學習到各種快

    節奏的律動,而教科書附上優質多媒體的製作也被學童強烈期許者。台語唐詩教唱

    繼續沿用華語唐詩的伴奏音樂或套用歌仔戲調的作法,實在有待商榷。這不論在語

    言聲調之高低、平上去入不合以外,絲竹樂的憂柔或哭腔律動,用於現代國小學童

    的台語教學是有待斟酌、改進創新的。傳統藝術的欣賞是美事,但與現代學童的台

    語教學統整仍應有對應性的取捨。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乃筆者將三十幾年來從事的音樂工作,加上八年來教過數

    萬名學童5所用過的台語教科書整合分析,秉持是非的心情檢討,將教學中所聞、所

    見、所想之心得,做為本論文的重點。

    語言的學習成果展現,除了隱性的累積溝通能力外,目前義務教育中較重視顯

    性的教學成果發表會、觀摩教學,以及縣市教育局、教育部舉辦的本土語言歌唱比

    賽。這時台語教科書內不恰當的台語兒歌或歌謠補充教材,例如調性失當、台語聲

    調錯誤、語義扭曲,均在此擴大了負面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基於上述之動機與目的,

    除了呈現其事實外並針對問題分析探討,提出歸納與建議。同時也列出台北縣市台

    語教師進階研習,以台語聲調教學為目的示範教材,與前述教材併列,謹慎尋求各

    項疑惑點之應對及教學目的達成。希望藉此論文拋磚引玉,並希望台語兒歌創作者

    與各出版商一起來正視,既有問題,為台灣未來的主人翁積極的開發更多在台語學

    習上有效、迅速、確實、受歡迎的教學創作兒歌。

                                                           5  台語支援教師這幾年在國小的排課方式,很多學校均是六節課分教不同年級,1 班教 4 至 6 次後換 2 班、3 班…,班級數多的學校下學期再輪另一批。可以說每到一個學校除少數客語及原民語的學生外幾乎都教過,每天又換至不同的學校教,每年又要重新甄選換學校。所以幾年來曾教過數萬

    名學生是 2688 台語支援教師的特殊現象。 

  •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一、 研究範圍

    兒歌童謠以符合兒童心理、想像與節奏之形式、內容為主。讓孩子們喜愛,不

    僅是教學上的利器,也是增進師生情感的法寶。因此,本研究從筆者所蒐集的台語

    兒歌資料、各出版社開發創作的台語兒歌以及各教科書內的兒歌做為研究的範圍。

    為求釐定本論文研究範圍,筆者於 2009 年 11 月中旬親訪真平協理陳建川、康

    軒協理黃輝鐘、巧兒出版社以及教育局國小鄉土輔導團尋求各方資料之提供。目

    前,真平版在南部占約 70%、中部 55%、北部約 50%,若含花東地區真平版全台

    占有率 58%。筆者基於各出版社具有之商業機密考量,在互動中審慎積極的掌握資

    訊交叉比對,最保守的估算,真平版仍應超過 50%的市場占有率,也掌握了研究範

    圍的方向與重點比例。

    因此本研究針對前述台語教學運用創作兒歌之探討選取下列指標性、對應性或

    必要性的文本為研究範圍。設定由市占率居龍頭的真平版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因其

    在台語教科書的內容與發展上應是最成功,相對的於台語教學的成效影響也會最

    多。而其他的附歌譜之教科書,以及在相關教學成果發表或比賽歌曲中常出現的曲

    目,也是本論文研究範圍內的文本。

    在研究範圍內容上筆者將蒐集的台語教科書內的兒歌,在詞曲對應上做詩樂諧

    和度、語言學習成效度的分析探討。而在探討疑惑點時筆者自我提醒,隨時反覆揣

    摩台語南北等鄉音的誤差性,以及「漳」、「泉、「海口」腔存在的可行性。例如第

    五調(陽平調)的南(漳)轉第七調(陽去)北(泉)轉第三調(陰去),第八調(陽入聲)北部(泉)

    較低等等特性均應注意。但若旋律的導向已經涉及語意的模糊或誤導之曲目以及足

    供教學示範之優良兒歌則納為研究分析之範圍。

    目前國小使用台語教科書的版本概況,首先以台北縣之三重、蘆洲、五股、八

    里地區各國民小學98年度台語教科書真平、康軒、安可、翰林、南一、巧兒等占有

    率公用表,因其中縣府版本為免費,瓜分了各出版商一定數量之占有率,以及宜蘭

    地區各國小審訂版本為例作為本論文選取研究範圍的參考依據,逐一開展範圍的取

    向與內容。表1-3-1占有率公用表,清楚的與筆者所作的台語出版商訪查是不謀

  •   8

    而合的,更確立了本論文研究範圍的取向。

    表1-3-1台北縣三重、蘆洲、五股、八里區國小98年度台語教科書占有率公表

    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計 上學期 下學期 上學期 下學期 上學期 下學期 上學期 下學期 上學期 下學期 上學期 下學期 上學期 下學期

    碧華國小 420 420 468 446 440 499 2693 T C K K G G五華國小 320 320 290 288 290 307 1815 T G G G K G永福國小 420 420 373 386 379 463 2441 T G G G K K三重國小 347 347 323 294 329 319 1959 T G G K K K光榮國小 167 167 182 199 162 229 1106 T K K G G G光興國小 155 155 193 190 197 251 1141 T K A K K G三光國小 176 176 157 163 154 141 967 T G G C C G厚德國小 378 378 419 420 457 454 2506 G G G G K K修德國小 337 337 345 336 304 380 2039 T C C G G G正義國小 259 259 266 253 257 216 1510 T C G G G A重陽國小 410 410 390 356 356 368 2290 T G G G G G集美國小 521 521 496 478 480 480 2976 T G G C C C二重國小 298 298 322 315 339 305 1877 T K G G G G興穀國小 80 80 72 64 90 75 461 T G K G K G蘆洲國小 451 451 484 463 453 560 2862 T C K G K G仁愛國小 511 511 509 487 537 599 3154 T K A K A A成功國小 577 577 576 619 605 699 3653 T K K K C C忠義國小 559 559 616 578 583 531 3426 T G G K K K鷺江國小 576 576 590 551 579 634 3506 T G G G G G三芝國小 282 282 279 251 303 331 1728 T G G C G A五股國小 348 348 349 379 407 431 2262 T G G G G G成州國小 321 321 326 245 317 332 1862 T G A G G A德音國小 326 326 349 321 321 399 2042 T G G G A G更寮國小 63 63 65 60 70 90 411 T C G G H K聖心國小 120 120 122 115 108 121 706 T G G G G G米倉國小 55 55 46 30 39 52 277 T G G G G G大崁國小 141 141 128 109 128 121 768 T K G G N G八里國小 213 213 222 208 252 208 1316 T G G G G G長坑國小 14 14 22 16 21 13 100 T C G G G G

    8845 8845 8979 8620 8957 9608 53854 378 0 5452 0 5824 0 5114 0 3884 0 5094 0 25746 04% 0% 62% 0% 65% 0% 59% 0% 43% 0% 53% 0% 47.75% ####0 0 1849 0 1782 0 2614 0 2778 0 1857 0 10880 0

    0% 0% 21% 0% 20% 0% 30% 0% 31% 0% 19% 0% 20.24% ####

    0 0 0 0 1028 0 0 0 858 0 1478 0 3364 00% 0% 0% 0% 11% 0% 0% 0% 10% 0% 15% 0% 6% ####0 0 0 0 0 0 0 0 70 0 0 0 7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

    0 0 0 0 0 0 0 0 128 0 0 0 128 0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1544 0 345 0 892 0 1239 0 1179 0 5199 0

    0% 0% 17% 0% 4% 0% 10% 0% 14% 0% 12% 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8467 0 0 0 0 0 0 0 0 0 0 0 8467 096% 0% 0% 0% 0% 0% 0% 0% 0% 0% 0% 0% 16%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 0% #### 0% #### 0% #### 0% #### 0% #### 0% 100% 0%

    自編D

    南一N

    巧兒C

    客語S

    縣府T

    真平G

    康軒K

    安可A

    翰林H

    三重蘆洲五股八里 98學年度閩南語占有率表公用格式 (980613)學校

    年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平均值

    表1-3-2 98年度宜蘭地區各國小台語教科書審定本使用版本類別表

    學校 年級 台語教科書審定本 台語教科書審定第二順位

    中山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宜蘭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巧兒 ; 搖仔搖 3

  •   9

    力行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光復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巧兒 ; 搖仔搖 3

    育才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巧兒 ; 搖仔搖 3

    凱旋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黎明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南屏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羅東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巧兒 ; 搖仔搖 3

    新生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竹林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成功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頭城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大溪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南安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北成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公正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蘇澳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巧兒 ; 搖仔搖 3

    員山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蓬萊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龍潭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七賢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馬賽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三民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巧兒 ; 搖仔搖 3

    同樂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大湖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3

    育英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古亭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二城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童謠讀本 3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3

    內城國小 二上 巧兒 ; 10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過嶺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玉田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大里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自編

    五結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永樂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仁林出版公司 ; 福佬台語 1

    東興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巧兒 ; 搖仔搖 3

    學進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仁林出版公司 ; 福佬台語 1

    竹安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湖山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3

    壯圍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孝威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利澤國小 二下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4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4

    憲明國小 二上 巧兒 ; 搖仔搖 3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大隱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公館國小 二上 翰林出版公司 康軒出版公司

    冬山國小 二上 南一出版公司 翰林出版公司

    大福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中興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寒溪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翰林出版公司

    廣興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南一出版公司

    廣興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三星國小 二上 南一出版公司 翰林出版公司

    南澳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南一出版公司

  •   10

    大洲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3

    萬富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東澳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3

    梗枋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柯林國小 二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清溝國小 二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3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3

    低年級 真平版約占 64% 康軒版占約 22%

    中山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宜蘭國小 三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巧兒 ; 羊咩仔子 5

    力行國小 三上 巧兒 ; 羊咩仔子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光復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凱旋國小 三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黎明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南屏國小 三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羅東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竹林國小 三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成功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頭城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大溪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南安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北成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出版公司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岳明國小 三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龍潭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七賢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馬賽國小 三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三民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同樂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大湖國小 三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育英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1

    礁溪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古亭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二城國小 三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南一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士敏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5

    內城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巧兒 ; 羊咩仔子 5

    過嶺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四結國小 三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巧兒 ; 羊咩仔子 5

    玉田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公館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冬山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大福國小 三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巧兒 ; 羊咩仔子 5

    中興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大進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廣興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順安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三星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武淵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大洲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5

    萬富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東澳國小 三下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5

    梗枋國小 三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   11

    柯林國小 三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清溝國小 三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5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5

    中年級 真平版占有率 72% 中年級康軒版占有率約 27%

    中山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宜蘭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巧兒  ;  磅米芳  9  力行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光復國小 五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育才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巧兒  ;  磅米芳  9  凱旋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黎明國小 五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南屏國小 五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羅東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新生國小 五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竹林國小 五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成功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頭城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大溪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南安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北成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公正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蘇澳國小 五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巧兒  ;  磅米芳  9  員山國小 五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蓬萊國小 五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龍潭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七賢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三民國小 五上 巧兒 ; 磅米芳 9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同樂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大湖國小 五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育英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9

    礁溪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古亭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二城國小 五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巧兒 ; 磅米芳 9

    士敏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9

    內城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巧兒 ; 磅米芳 9

    過嶺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四結國小 五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巧兒 ; 磅米芳 9

    玉田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大里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自編

    五結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永樂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仁林出版公司 ; 福佬台語 1

    學進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湖山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9

    壯圍國小 五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新南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孝威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利澤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大隱國小 五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9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9

    中山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宜蘭國小 六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巧兒 ; 月光光 11

  •   12

    力行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育才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巧兒 ; 月光光 11

    光復國小 六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凱旋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黎明國小 六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羅東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新生國小 六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竹林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成功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頭城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大溪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南安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北成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公正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蘇澳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巧兒 ; 月光光 11

    員山國小 六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蓬萊國小 六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岳明國小 六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龍潭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七賢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馬賽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三民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巧兒 ; 月光光 11

    同樂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大湖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育英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11

    礁溪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巧兒 ; 月光光 11

    古亭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二城國小 六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巧兒 ; 月光光 11

    士敏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11

    過嶺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玉田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五結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永樂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仁林出版公司 ; 福佬台語 1

    東興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巧兒 ; 月光光 11

    學進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竹安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湖山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翰林出版公司 ; 台語 11

    壯圍國小 六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

    新南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

    孝威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利澤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大隱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深溝國小 六上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公館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冬山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大福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中興國小 六上 真平金安 ; 台語讀本 11 康軒出版公司 ; 閩南語 11

    高年級 真平版宜蘭地區占約八成第 上下學期教科書一般均同版本

     

    由表1-3-1及表1-3-2可呈現各台語教科書版本的市佔率。基於市佔率、使

  •   13

    用率、影響範圍大小的層次,因此本研究之範圍重點聚焦於以過半懸殊市占率的真

    平版本 61~12冊運用創作兒歌共88首。如下表: 

    表1-3-3

    歌名  版本  年份 台語讀本  CD曲目  小節數 歡喜學台語  真平  2009 第一冊第一課課文  1-3   真好禮  真平  2009 第一冊第二課課文  1-9   阮兜  真平  2009 第一冊第三課課文  1-18   羊仔揣小妹  真平  2009 第一冊第四課課文  1-24   膨鼠  真平  2009 第一冊第五課課文  1-35   放雞  真平  2009 第一冊遊戲歌唸謠  1-45   舊曆過年  真平  2009    第一冊  歡喜來過節  1-47              開學  真平  2009 第二冊第一課課文  2-3   運動埕  真平  2009 第二冊第二課課文  2-9   鳥鼠  真平  2009 第二冊第三課課文  2-18   花園  真平  2009 第二冊第四課課文  2-24   我的身軀  真平  2009 第二冊第五課課文  2-33   阿財天頂跋落來 真平  2009 第二冊傳统唸謠  2-43   清明節  真平  2009 第二冊  歡喜來過節  2-46   春曉  真平  2009 第二冊唐詩吟唱  2-49              蠓仔  真平  2009 第三冊第一課課文  3-3   玉蘭花  真平  2009 第三冊第二課課文  3-9   來阮兜坐  真平  2009 第三冊第三課課文  3-18   露螺  真平  2009 第三冊第四課課文  3-24   下願  真平  2009 第三冊第五課課文  3-33   賣雜細  真平  2009 第三冊傳统唸謠  3-43   過年  真平  2009 第三冊  歡喜來過節  3-45   回鄉偶書  真平  2009 第三冊唐詩吟唱  3-47              豆菜  真平  2009 第四冊第一課課文  4-3   灶跤  真平  2009 第四冊第二課課文  4-9   大象  真平  2009 第四冊第三課課文  4-18   高鐵  真平  2009 第四冊第四課課文  4-24   西北雨  真平  2009 第四冊第五課課文  4-35   搖囝歌  真平  2009 第四冊傳统唸謠  4-45   肉粽節  真平  2009 第四冊  歡喜來過節  4-48   

                                                           6  真平原名為金安,在全台灣的國小台語教科書中,以過半以上懸殊的佔有率位居龍頭,而至冊內每學期有五課幾乎都配上旋律歌唱外,又加上唐詩、傳統歌謠及配合節慶的歌曲教唱,製作了

    大量的多媒体數量也最多,因此探討有其合理性與必要性。 

  •   14

    登鸛雀樓  真平  2009 第四冊唐詩吟唱  4-50   

               中秋節  真平  2009 第五冊第一課課文  5-3   生日快樂  真平  2009 第五冊第二課課文  5-11   電器變把戲  真平  2009 第五冊第三課課文  5-24   鬥拼掃  真平  2009 第五冊第四課課文  5-32   蓮霧  真平  2009 第五冊第五課課文  5-43   尾牙  真平  2009 第五冊  歡喜來過節  5-55   江雪  真平  2009 第五冊唐詩吟唱  5-57              洗喙  真平  2009 第六冊第一課課文  6-3   阿媽的話  真平  2009 第六冊第二課課文  6-11   踼跤球  真平  2009 第六冊第三課課文  6-22   熱天  真平  2009 第六冊第四課課文  6-30   這條街  真平  2009 第六冊第五課課文  6-40   七月七  真平  2009 第六冊  歡喜來過節  6-53   遊子吟  真平  2009 第六冊唐詩吟唱  6-55              草地風景媠  真平  2009 第七冊第一課課文  7-3   公寓  真平  2009 第七冊第二課課文  7-11   阿寶感冒  真平  2009 第七冊第三課課文  7-22   破病  真平  2009 第七冊第四課課文  7-29   風鼓  真平  2009 第七冊第五課課文  7-40   天烏烏  真平  2009 第七冊傳统唸謠  7-52   重陽節  真平  2009 第七冊  歡喜來過節  7-54   金縷衣  真平  2009 第七冊唐詩吟唱  7-56              台南安平劍師埕 真平  2009 第八冊第一課課文  8-3   台灣是寶島  真平  2009 第八冊第二課課文  8-11   做環保  真平  2009 第八冊第三課課文  8-22   政府機關  真平  2009 第八冊第四課課文  8-33   車站  真平  2009 第八冊第五課課文  8-41   烏面祖師公  真平  2009 第八冊傳统唸謠  8-52   媽媽的面  真平  2009 第八冊  歡喜來過節  8-54   渭城曲  真平  2009 第八冊唐詩吟唱  8-56              教師節  真平  2009 第九冊第一課課文  9-3   無仝款的頭路  真平  2009 第九冊第二課課文  9-11   地牛  真平  2009 第九冊第三課課文  9-22   八卦山看風景  真平  2009 第九冊第四課課文  9-30   二九暝  真平  2009 第九冊第五課課文  9-41   正月調  真平  2009 第九冊傳统唸謠  9-50   冬節  真平  2009 第九冊  歡喜來過節  9-52   

  •   15

    早發白帝城  真平  2009 第九冊唐詩吟唱  9-54              林仔街  真平  2009 第十冊第一課課文  10-3   紙雨傘  真平  2009 第十冊第二課課文  10-11   歕 仔 真平  2009 第十冊第三課課文  10-22   歇睏日  真平  2009 第十冊第四課課文  10-30   王船祭  真平  2009 第十冊第五課課文  10-41   十二生相  真平  2009 第十冊傳统唸謠  10-52   夜雨寄北  真平  2009 第十冊唐詩吟唱  10-54              出國去觀光  真平  2009 第十一冊第一課課文  11-3   巴西嘉年華會  真平  2009 第十一冊第二課課文  11-11   世間的冊  真平  2009 第十一冊第三課課文  11-22   青春的歌詩  真平  2009 第十一冊第四課課文  11-30   電視  真平  2009 第十一冊第五課課文  11-41   楓橋夜泊  真平  2009 第十一冊唐詩吟唱  11-52              布尪仔戲  真平  2009 第十二冊第一課課文  12-3   青春的夢  真平  2009 第十二冊第二課課文  12-13   春天的花蕊  真平  2009 第十二冊第三課課文  12-20   驪歌  真平  2009 第十二冊第四課課文  12-29   感謝你的愛  真平  2009 第十二冊台語歌欣賞  12-46   黄鶴樓送孟浩然

    之廣陵 真平  2009 第十二冊唐詩吟唱  12-48   

     

    其他如: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仁林版、巧兒版、光復版、安可等市場佔

    有率之總和仍敵不過真平出版社一家,且運用創作兒歌之數量不多,附有曲譜的又

    更少,因此本研究只能盡力收集其有限的曲譜資料來並列探討。再來就是藝術人文

    教科書內以及各縣市鄉土教材,或市面上出版之台語歌謠,於目前較常用於教育單

    位主辦的台語歌謠表演、比賽中使用。另在校園內較受教師、學童喜愛或富教育意

    義之台語創作兒歌,如簡上仁的「正月調」、鄭智仁的「天頂的星」,以及如施福

    珍的「打馬膠」、「基隆加人」、「青狂狗」為台語同音不同義及聲調辨義之帶動

    學習,筆者亦列為論文內可正面帶動語言習得之研究範疇。

    最後再分析(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種子教師訓練營研習手冊2007 )、(北市教育

    局台語師資進階研習資料2008)專為台語正音教學,所創作的兒歌教案〈元宵節〉、

    〈火金姑〉、〈數字歌〉,與前述各研究對象之教案互動,激盪出優質教材的多元

    風貌。

  •   16

                    表1-3-4 

    曲名  屬性  作者 基隆加人  台語聲調教學曲  施福珍 青狂狗  台語聲調教學曲  施福珍 

    天頂的星  全國台語歌謠比賽指定曲 鄭智仁 逐家恭囍  巧兒台語教材  施福珍 火金姑  教師進階研習教學曲   數字歌  教師進階研習教學曲   元宵節  教師進階研習教學曲   

    至於文學性的兒歌修辭或內容、題材、結構等因已有較多研究論文,筆者只以

    相關的必要性作補充論述。

    二、研究方法   

    本論文中,將針對目前於國民小學台語教材版本中,被採用最多的真平版,另

    外再蒐集康軒版、巧兒版、仁林版、翰林版、光復版、坊間台語創作兒歌等附有曲

    譜之出版品。歸納出創作偏向與創作風格對應的演變,於台語教學之意義及師生接受

    度為何。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中體會到,優質的教學歌曲其特質在語言上要口語化,

    簡短而具體。在節奏上要有音樂性,有曲調旋律,在內容上要有教育內涵而且寓教

    於樂;在創意上俏皮有趣,有豐富想像空間,而且能符合兒童心理特色或學習日常

    生活中正確的人事物等。綜觀各優良台語教學之創作兒歌解析,均具以下幾點特質: 

    (一) 優美的音樂性、聲調教學明確。

    (二) 輕快的節奏性、平上去入對應。

    (三) 句式短潔生動、語詞簡明易懂。

    (四) 想像豐富有趣。內容對應生活。

    台語兒歌的聲調對於旋律有一定的制約作用,但是在配樂的時候,並不要求曲

    調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完全符合它,但要求與語言行腔大致動向符合。也就是說,只

    要最低程度不影響歌詞語義的傳達,曲調發揮自身的特色是可以被允許的,如此也

    才能彰顯作品的特色。而配樂的結果如果旋律優美有特色之餘又能符合自然語言的

  •   17

    聲調,便更能朗朗上口、利於記憶、廣為傳唱,讓台語有限的教學時間與空間,能

    發揮最大之輔助功能。因此在檢視台語教學的歌曲,尤需留意聲調與曲調的諧和問

    題,才能確實達到歌曲輔助語言學習的學習目的。

    筆者將以研究範圍內的台語兒歌,針對其歌詞的聲調繪製聲調動向圖,再與

    樂譜分析比較對照,進一步將各句歌詞合樂原則列表說明,最後積極客觀的分別就

    兒歌中聲調與曲調間之動向概況等列舉或加以說明。在結果顯示出研究範圍內的台

    語歌謠,其聲調與曲調配合動向狀況為:

    1、兩者諧合一致。

    2、兩者動向大致諧合及。

    3、兩者動向幾乎不諧合。

    本研究的步驟由收集台語教科書中的兒歌資料加以整理,其研究方法採文本分

    析法。研究中除反應筆者於多年教學中發覺,教材對學生產生的正負面相部份的認

    知、感受外,進一步詳細更對內容(即教科書內容與教學多媒體光碟中的詞、句,

    逐一反覆聆聽,進而做曲譜與對應歌詞逐行核對、客觀的分析而加以描述的一種研

    究,同時注重客觀、理論基礎的依據。在研究方法中不僅分析歌曲與課文字詞內容

    的互動訊息,而且關心整個的傳播過程在語言學習價值上所產生的正負面影響。在

    本文中則為分析教科書課文內容配曲歌唱的帶動下,於整個教學過程所產生的教學

    效能。將其歌詞與旋律內容作為分析的主體,研究方法除參考相關著作、研究論文

    外、其理論依據也以台語聲調研究及台語歌曲創作之研究文獻作基礎,按步就班來

    論述台語教學運用創作兒歌的回顧與檢視,提出其中問題及解決方案之目的達成,

    最後再歸納出結論與建議。在研究中為求平實呈現教科書中之內容,版本、年份、

    冊數、歌名、探討詞曲於譜例中之小節數,均依教科書鍵入附表內。並佐以原出版

    社之歌曲CD與譜例作詳細的對照7。

    下列為真平版1至12冊中過濾後用黑體字表示,為論文列入疑惑點探討之曲目

    第一冊歌曲CD曲目為(3.9.18.24.30.35.45.47)

    第二冊歌曲CD曲目為(3.9.18.24.33.44.46.48)

    第三冊歌曲CD曲目為(3.9.18.24.33.43.45.47)

    第四冊歌曲CD曲目為(3.9.18.24.30.35.45.48.50)

    第五冊歌曲CD曲目為(3.11.24.32.43.55.57)

                                                           7  原出版社之歌曲 CD 参見附錄三

  •   18

    第六冊歌曲CD曲目為(3.11.22.30.40.51.53.55)

    第七冊歌曲CD曲目為(3.11.22.29.40.52.54.56)

    第八冊歌曲CD曲目為(3.11.22.33.41.52.54.56)

    第九冊歌曲CD曲目為(3.11.22.30.41.50.52.54)

    第十冊歌曲CD曲目為(3.11.22.30.41.52.54)

    第十一冊歌曲CD曲目為(3.11.30.41.52)

    第十二冊歌曲 CD 曲目為(3.11.19.26.44.46)  表 1-3-5  台語教學運用創作兒歌  詞、曲音頻動向諧合度分析點,曲目、資料表 

    歌名  版本  年份 台語讀本  CD曲目  小節數 舊曆過年  真平  2009    第一冊  歡喜來過節 1 一 47  3 鳥鼠  真平  2009    第二冊第 3 課  2 一 18  3.4 花園  真平  2009    第二冊第 4 課  2 一 24  4.5 阿財天頂跋落來 真平  2009    第二冊  傳統唸謠  2 一 44  15.17. 清明節  真平  2009    第二冊  歡喜來過節 2 一 46  1.2.3.5.8 蠓仔  真平  2009    第三冊  第 1 課  3 一 3  4 玉蘭花  真平  2009    第三冊  第 2 課  3 一 9  8 露螺  真平  2009    第三冊  第 4 課  3 一 24  2.3 下願  真平  2009    第三冊  第 5 課  3 一 33  1.2.9.10 過年  真平  2009    第三冊  歡喜來過節 3 一 45  4 灶跤  真平  2009    第四冊  第 2 課  4 一 9  3 丟丟銅仔  真平  2009    第四冊  第 1 課  4 一 30  1. 肉粽節  真平  2009    第四冊  歡喜來過節 4 一 48  4.5 中秋節  真平  2009    第五冊  第 1 課  5 一 3  2.3.4.5.6.7電器變把戲  真平  2009    第五冊  第 3 課  5 一 24  1.2.17.31 尾牙  真平  2009    第五冊  歡喜來過節 5 一 55  4.7.8 江雪  真平  2009    第五冊  唐詩  5 一 57  2.3.4.5.6.7

    .8       真平  2009    第六冊歌曲創作 ok    詩樂合諧 草地風景 sui2  真平  2009    第七冊  第 1 課  7 一 3  3.4.7 公寓  真平  2009    第七冊  第 2 課  7 一 11  4.7.8.11 重陽節  真平  2009    第七冊  歡喜來過節 7 一 54  2.4.5.7 台南安平劍獅埕 真平  2009    第八冊  第 1 課  8 一 3  1.2.5.8.15.

    16 台灣是寶島  真平  2009    第八冊  第 2 課  8 一 11  1 政府機關  真平  2009    第八冊  第 4 課  8 一 33  3.4 車站  真平  2009    第八冊  第 5 課  8 一 41  1.7.8 媽媽的面  真平  2009 第八冊  歡喜來過節 8 一 54  1.3.4 教師節  真平  2009    第九冊  第 1 課  9 一 3  2.7 無仝款的頭路  真平  2009    第九冊  第 2 課  9 一 11  3.4.7.12 八卦山看風景  真平  2009    第九冊  第 4 課  9 一 30  全曲不合

  •   19

    諧 二九暝  真平  2009    第九冊  第 5 課  9 一 41  5.9.11 林仔街  真平  2009    第十冊  第 1 課  10 一 3  1.4.5.8.10 紙雨傘  真平  2009    第十冊  第 2 課  10 一 11  15 王船祭  真平  2009    第十冊  第 5 課  10 一 41  2.5.11. 十二生相  真平  2009    第十冊  傳統唸謠  10 一 52  5.14. 夜雨寄北  真平  2009    第十冊    唐詩  10 一 54  2.3.4.5.6.7

    .8 巴西嘉年華會  真平  2009    第十一冊  第 1 課  11 一 11  2.12.13 青春的歌詩  真平  2009    第十一冊  第 4 課  11 一 30  5.9.10.11.

    12 電視  真平  2009    第十一冊  第 5 課  11 一 41  2.6.8. 楓橋夜泊  真平  2009    第十一冊  唐詩  11 一 52  應全曲重

    編 布尪仔戲  真平  2009    第十二冊  第 1 課  12 一 3  17 鄭國姓開台灣歌 真平  2009    第十二冊  第 2 課  12 一 11  套歌玉玲

    瓏 驪歌  真平  2009    第十二冊  第 4 課  12 一 26  應以詞和

    曲 媽媽是我的最愛 真平  2007 母親節兒歌教學  CD曲‐2  1.3.7 我的身軀  真平  2008 第二冊第 5 課  2 一 33  1.34.5,6. 逐家恭囍  巧兒    施福珍     

    研究的進行除就其中的兒歌內容做台語語詞聲調的理論分析,運用詞曲動向8的

    分析方法,將有疑慮處清楚指出。也希望能從分析目前使用的教材中,瞭解兒歌運

    用於台語教學存在的若干缺失實情,並結合文獻回顧中台語聲韻學的理論依據,做

    適當的回應,提出解決之建議。針對目前應用兒歌於語言教學中所見的的優缺點,

    資料及圖表的整理,供各界檢視亦或為教科書內容重新修訂時之參考。

                                                           8  台語聲調動向乃指台語的平上去入有八聲七調及輕聲,分高、中、低及上揚、下降、長、短具音樂性變調機制,而產生音頻高低起伏的流動方向,與配上旋律後之高低動向是否聲樂諧合。 

  •   20

    第四節 主要名詞釋義

    一、何謂創作兒歌

    施福珍曾經提及台語的「囝仔歌」就是國語的「兒歌」,可以念也可以唱,與

    一般說的童謠有所不同。顧字思義,謠用唸,詩用吟,歌用唱,童謠與民謠只有詞

    可以唸,沒有調可以唱有詞又有調的就可叫做兒歌與民歌了。綜合施福珍的說法,

    我們認為既然名稱中有「歌」,而「囝仔」又是台語中「兒童」的意思,所以「囝

    仔歌」即是「兒歌」,「兒歌」即是「囝仔歌」。

    簡上仁(1998)在《台灣福佬係民謠-老祖先的台灣歌》一書中,對「歌」與「謠」

    的解讀,引錄如下:「『歌』,由歌詞與曲調結合而成,具有明顯的音樂性,較具

    生命力。『謠』,是吟誦的唸詞,雖具有聲腔語調的抑揚起落線條,但欠缺完整的

    音樂性旋律,常隨著詞中所象徵的時代意義的消失而逐漸消聲,生命力較弱。」

    就學理及「童謠」和「兒歌」的起源本質上,將之區分是有其必要的。然而現

    今,二者流傳發展的結果「兒歌」及「童謠」事實是出現混流現象的。這也正是仍

    有許多學者專家(如:陳正治等)主張「童謠即兒歌,兒歌即童謠」的基論。他們

    的論斷可能是基於現今已經混用的事實下所做出來的結論。

    吳品瑤(2008)在海翁台語文學的研究論述,《語言的旋律&音樂的文學性》中提

    出兒歌與兒童文學相對位置的看法:「兒歌是屬於兒童文學下面次一層的子類別,

    而且是唯一一個跨領域的類型,兒歌同時是文學作品,另一方面也是音樂作品,這

    種特性,站在語文教材的觀點來看,在各間層的教學活動設計上都是非常好用的一

    種教材類型。」

    圖 1-4-1 兒歌與兒童文學相對位置<海翁文學>2008,頁9

    另外兒歌、童詩、童謠相關定義的論述上,兒歌較注重語言表現、口語呈現的

  •   21

    類型 (馮輝岳,1982)功能上並不謹限於知識上的學習,亦有趣味性、遊戲性、文學

    性等功能(陳正治,2007 )。可提供學童在語文學習、音樂學習、生活中實際運用。

    也因淺顯易學的特性,在教學上,也常被運用於學童的語文及生活學習上重要的入

    門教材。按九年一貫教育原則上兒歌可歸類屬培養技能方面,童詩則屬情意方面之

    訓練。兒歌與童謠之分別,一般以《爾雅》所述「曲合樂曰歌,徒歌謂之謠」。以

    下借助兒歌、童詩、童謠互動圖,可將三者間之關係作概略的呈現。

    圖 1-4-2歌、詩、童謠互動間的關係圖(吳品瑤,2008)

    因本文所要探討的乃指在國小台語教學所用的創作歌曲,也就是所謂的「兒

    歌」。而筆者在本研究中所欲探討教材中,以「聲調與曲調的諧和關係」列為重點,

    只須將,「僅供唸誦的謠」與「可為歌唱的歌」定義分開即可。以「創作兒歌」為

    主軸加以探討。「童謠」部分僅以兼顧平上去入的Rap、R&B作為創意律動教學之

    輔助探討。在此筆者將相關文獻所提及的相關名詞(包含混流現象)區分為以下五點:

    1、童謠:指兒童唸謠,具語言性旋律9(即語言聲調),沒有音樂曲調。

    2、兒歌 :指兒童唱謠,既有語言旋律,也有音樂曲調及節奏性。

    3、兒童歌謠:兒歌與童謠的總稱。

    4、傳統唸謠:指以台語唸誦,不知創作者為何人的兒童唸謠。

    5、台語創作兒歌:指以台語創作念唱的兒童歌謠。

                                                           9  「語言性旋律」是以音樂角度來詮釋語言聲調的一種概念。即指依語言聲調之抑揚,自然生成的

    旋律,節奏單純,旋律線條大多溫和平穩。

     

  •   22

    二、何謂台語

    何謂台語?先從來台的傳教士談起,傳教士到異文化地區傳播上帝的福音,大

    多兼具牧者 與醫者的角色。在教堂裡,他是傳布福音的牧師,在社會裡,又化身

    為具備醫學知識的醫者,常藉醫術救治貧病者,讓人感動而信仰上帝。早期來台灣

    傳教的有 1872 年的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65 年來台的馬雅各(James L.

    Maxwell)、1895 年來的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都具有這樣的性格。但為

    傳教順利,積極學習台語,方便與當地人溝通,融入土地、人民,結合他們的感情,

    將福音真正傳入他們的心中。

    而甘為霖(Campbell, William)1871 年來台灣傳教,1913 年編纂《廈門音新字典》

    並開創盲人教育;巴克禮(Thomas Barclay)1875 年來台傳教之後,擔任台南神學

    院首任院長,1885 年發行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傳教士將台語用羅

    馬字拼音方式書寫出來,不只幫助傳教,也教育台灣人用白話字書寫自己的語言。

    日本統治者來台之後,則要第一線的警察和初階官吏必須學習台語,才能接觸

    台灣人、了解台灣人,建立統治的基礎。1896 年日本學者小川尚義也投入台語研究,

    1907 年並出版《日台大辭典》、1931 年上冊及 1932 下冊的《台日大辭典》等書,

    做為雙方溝通學習的工具書,也替日後台灣的語言文化留下了不少的文獻資料。

    而 1949 年國民黨來台灣統治之後,則成立國語推動委員會,推行「國語」政

    策,視台語為方言,禁止在公開場合使用,電視上,台語節目和台語歌曲被限制時

    間和數量,甚至連布袋戲也要改為華語發音。長老教會的台語聖經也被沒收,並禁

    止教會使用白話字。使得台語面臨流失的危機。國民黨的統治心態與傳教士或日治

    時期在面對當地語言文化的心思是不同的。

    黃石輝(1930)曾發表《怎麼不提倡鄉土文學》一文,強調「用台灣話做文,用

    台灣話做詩,用台灣話做小說,用台灣做歌謠,描寫台灣的事物」。其「頭戴台灣

    天,腳踏台灣地,手寫台灣文,嘴講台灣話」的主張,可說是文學鄉土化的運動的

    先驅。直至 87 年才再由教育部公布「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訂定鄉土教學活動

    不再單獨設科實施。而是在語文學習領域中設有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語等「鄉

    土語言」課程供學生選習。現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 90 學年度起實施,經過

    幾年的「鄉土語言」教學後,「在地為本」的本土意識提昇。於 2008 又經由教育部

    年於義務教育課綱改為「本土語言教學」,語文學習領域仍分「原住民語」、「客語」、

  •   23

    「閩南語」。

    2009 年6月「全國台灣語文測驗中心則強力主張「閩南語」應稱「台語」,並

    提出說貼10,同時北中南本土社團集結也醞釀至教育部抗議11要求將「閩南語」改回

    民國 44 年的「台語」12,强調臺灣地區的閩南語主要來自福建泉州、漳州兩地。閩

    南語只是閩語的一個次方言。今日閩南語的分佈範圍很大,包括福建省南部,廣東

    東部部分地區,海南島及雷州半島部分地區,浙江南部的溫州、平陽、玉環和舟山

    群島,江西的鉛山、上饒、玉山,廣西中南部,四川境內部分地區,臺灣,南洋群

    島中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等地。「閩南語」一詞的名稱爭議性頗多(許極燉,1991;

    羅肇錦,1995),包括「閩南語」、「福佬台語」、「鶴佬語」、「河洛話」、「台語」等。

    台灣先賢連雅堂(1878-1936)在「台灣語典」自序(二)內容記載:「今之學童,七

    歲受書,天真未漓,咿唔初誦,而鄉下已禁其「台語」矣。」。吳守禮 (2000) 認為

    「台灣人的母語有閩南語(福建話)、客家、原住民語等多種語言,現在說「台語」,

    其實是閩南系台灣話的簡稱」。日籍學者小川尚義的《臺日大辭典》就是名為「台

    語」的典型代表。

    教育部頒布之九年一貫課程大綱目前的用語為「閩南語」。但因台灣閩南語已

    經與中國地區有部份已不相同,有些詞彙雙方語音不同,甚至語意無法了解。例如:

    「好康」、「打拼」、「正港的」等。為免混淆,因此本研究採用「台語」一詞。

    近期由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所負責的語言認証考,全國台灣語文測驗中心也強力主

    張採用「台語」,而不使用「閩南語」的名稱。其依據重點如下:「台語」在台灣

    也被稱為「Hō-ló 語」、「福佬語」、「閩南語」、「台灣閩南語」、「福台語」。

    我們尊重所有人使用的不同稱呼,但我們以專業及學術的角度認為以「台語」最符

    合台灣語文測驗中心的需求,理由如下:

    1、台灣人的戶籍地與長居地在台灣,不在中國閩南地區,因此不適用「閩南語」

    之稱呼。

    2.、閩南語的「閩」字是蛇類,具有對中國閩南地區的先住民及其後代歧視的意味。

    我們基於種族平等,不應該繼續使用具侮辱他人的字眼。

    3.、中國閩南地區除了講所謂的閩南語之外,也有講客語及廣東語之人口。若使用

    「閩南語」一詞,恐怕會導致「台語」、「客語」及「廣東語」之混淆。

                                                           10  附錄一 11附錄二 12資料來源 http:www.tlhorg.tw2009/08/03 

  •   24

    4、中國閩南地區當地之居民絕大多數均以「廈門話」、「泉州話」、「漳州話」

    等來互稱,幾乎不用「閩南話」之稱呼。

    5、「台語」是專有名詞,不是「台灣語言」的簡稱。「台灣語言」包含「原住民

    族語」、「台灣客語」及「台語」。使用台語並不排斥其他族群語言,就如同原

    住民「達悟族」自稱為「達悟」「人」的意思)並不表示其他族群都不是人。

    6、台灣人使用「台語」或「台灣話」已有上百年之歷史。譬如,連戰的祖父連橫

    所著之《臺灣語典》也用台語之名稱。

    7、我們應當尊重住民、自我族群長久以來的傳統稱呼。台語是大多數台灣人均已

    習慣使用的傳統稱呼,應予維護。

    2009 年 7 月 29 日全台,北中南本 34 個土社團集結,至教育部抗議要求將「閩

    南語」改回民國 44 年的「台語」,全台呼應。經查證,早期中華民國政府的文獻

    均使用台語一詞,甚至連當時的蔣介石均使用臺語一詞為政府出版品題字。因此

    本研究主要名詞釋義也以「台語教學」、「台語歌謠」、「台語兒歌」稱之。

  •   2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音樂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他與陽光、空氣、水、一樣是生活的必備要素,

    平時並未被刻意在乎,只是自然融入生活中罷了。兒童玩耍時所哼唱的童謠,母親

    哼唱的搖籃曲、工人工作時呼喊聲調,迎神廟會的宗教歌曲,社區活動的應景歌曲,

    朋友閒暇聚會歌唱的音樂,年青人抒發情緒的饒舌歌曲等,這些都是人類文化的一

    部分。尤其是聲調旋律的台語,在語言中自然呈現的音樂性,更適合結合兒歌作語

    言教學相輔相成的互動,這也是目前台語教學中各方積極運用的方式。

    本土語言教學正式納入國小課程實施至今已進入第八年,仍不見有研究者針對

    教科書運用創作兒歌於台語領域,進行分析與研究,因此筆者於本論文中,針對目

    前各校採用之台語教科書,其兒歌內容進行分析與檢討研究時,實需研讀參考更多

    相關的著作、論文或有關聯的文獻盡量收集資料,以為研究之理論基礎或工具,於

    發覺問題點尋求理想解決時之依據與方去,順利達成本研究之目的。也期待而教師

    們能將左手教案傳導至右方學生時,也應能評估教案的優缺與感受。除自我提升

    外,更應能相對的提出精進效能之作為。在此必要的進展前題下,筆者以後述相關

    文獻回顧為基礎。以利本研究能在實務與理論結合並進中完成。

    第一節 台語兒歌相關研究文獻

    音樂和生活息息相關,亞里斯多德說「以音樂洗滌卑野的心情,涵養高尚的德

    行」,特別是在鄉土音樂中,蘊含著先民的智慧,生命的真諦,是人民生活的自然

    產物,也是先民遺留下的寶貴文化資產。現代兒童對於萬事萬物都有濃厚的興趣,

    除非身體不適,孩子很少有索然寡味的時候。然而兒歌最大的特色,就是富有濃厚的

    趣味性,有了趣味,就能使兒童集中注意力去學習,可 收到口傳教育的效果,同時也帶

    給兒童心靈嬉戲的歡愉。

    筆者在研讀相關的文獻資料時,有不少是以「兒歌」為研究主題,但以台語兒

    歌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並不多見,至於內容涉及到台語語言聲調與旋律動向之互動關

    係,或利用於台語教學的研究探討就更少了。

    以下筆者就所参閱過有關台灣童謠討論的文獻,作整理分析:

  •   26

    一、廖漢臣 (1980)在《台灣兒歌》中整理搜集了日治時期以來的四百首台灣傳統

    念謠,其架構是參考朱介凡的《中國兒歌》、其中談到俗文學的種類、特質功能;台

    語發音與台語方言符號,書中為台灣童謠作分類、註解並說明大意,為早期台灣省

    政府新聞處所出版。很多兒歌論文都曾參考之,其間所列之台語兒歌亦有甚多是筆

    者沒有印象的。

    二、王幸華 (1991 )  在其《台灣閩南語兒童歌謠研究》的碩士論文中將研究範圍界

    定在閩南語兒歌與童謠,首先探討台灣童謠之緣起、台語童謠內容包括台灣童謠之

    特質、類型、及功用。論文後半部份為台語童謠之形式探討包括句式組成、表現技

    巧、結構方式、聲韻特色及台灣童謠傳播過程呈現的誤傳或改作所呈現象之分析。

    其論文以台灣閩南語兒童歌謠研究為名,內容大多以傳統閩南語童謠為主,有關創

    作的閩南語兒童歌謠論述很少。但筆者在本論文欲探討台語兒歌教學應用時,仍必

    須對早期台語歌謠之內容與風格能有較多的認識與正確的瞭解,以便能與目前的教

    學兒歌對應作比較,評估除了賞析、珍惜傳统文化外,可否用於台語傳統的教學上

    也有正面的效益。

    三、林文寶(1995)在《兒童詩歌論集》中(試論台灣童謠)一章,對台灣童謠的歷史有

    清礎的說明。從台灣最早的童謠、日治時期童謠的採集與研究概況,到1991年間台灣

    出版過的有關台灣童謠、兒歌的書籍,其資料對台語兒童歌謠史的建立亦有很多的參

    考依據。

    四、吳宜婷(1995)的《台灣當代兒歌研究》碩士論文 是以光復1945-1995年間所創作

    的童謠為研究範圍,吳氏替當代童謠作品分期並介紹其特色,分形式與內容來研究

    童謠,在第五章對台灣當代幾位童謠作家的作品作分析,文中賞析舉例多以國語童

    謠為主。閩南語童謠作家方面,介紹的則為謝武彰與王金選。該文主要是介紹臺灣

    地區從1945-1995年來,創作的兒歌呈現何種的文學風貌,兒歌作家展現出何種的風

    格與特色。其研究收集1945-1995年臺灣地區結集出版的創作兒歌集,共計八本,近

    一千首兒歌,將作品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