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的 请为这些 天使 点赞 -...

1
2016 年 5 月 12 日 星期四 责编 徐乐 视觉编辑 白刚 组版 诚安 校对 马珊 www.xiancn.com 8 8 专题报道·家在社区 摄影部: 88216583 理论评论部: 88216530 总编室: 88216352 时政新闻部: 88216120 经济社会部: 88216223 科教文卫部: 88216529 体育专副刊部: 88215983 护士被称作“白衣天使”,她(他)们 用爱心的翅膀,呵护着脆弱的生命;用耐 心和细心,体现着崇高的责任;用亲切的 笑脸,演绎着人间真情。今天是国际护 士节,衷心祝愿当代的“南丁格尔”们开 心快乐、心想事成! 编者按 记者 王超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对于患者来说‘心到腿勤’ 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西安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护士 长阎宁谈及自己的感受时说。 39 岁的阎宁,副主任护师,现任西安市中医医院 肿瘤科护士长。在二十年的护理工作中,阎宁以无 比热忱的工作干劲,积极配合医生挽救危重患者生 命,无数次让危重患者转危为安。 “当护士就是要心到腿勤,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 人照料。”阎宁说,尽管每天工作很繁忙,但记录临床 笔记的习惯始终没丢掉。自己靠着临床笔记—这 个小本本的日积月累,把实践上升到了理论,工作更 上一个台阶。多年来,这个小本本让她受益匪浅,已 经记下了十多本。阎宁依靠这个小本本,每月写出 月总结;她依靠这个小本本,提炼出护理小组的评议 重点;她依靠这个小本本,积累了开展新技术所取得 的经验。她还把这些一个个小亮点,整理到电脑里, 归纳总结成论文。 每天早晨是阎宁护士长最忙的时候。一上班,她 就把准备要做的几项工作列在大衣兜中的小本本上,完 成一个,划上一个对勾。她还将在查房时对医生们每张 床的诊断意见、住院天数、特殊检查、病情变化等都记在 笔记本上。 “通过自己写一遍,头脑中对每个病人的印象 也深刻了,做到了心中有数、有条不紊。”阎宁说。 “勤天使”阎宁 “当护士就是要 心到腿勤” 使记者 王燕 实习生 王意瑶 尽管终日面对的都是抑郁症、躁狂症、强 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各类患有精神疾 病的患者,但 35 岁的护士吴森却始终保持着 一颗快乐、平静的心。作为西安交大一附院 护理团队中的第一位男性,吴森在精神科这 个特殊的环境中已工作了 14 年。 “如果说护士是白衣天使,我觉得吴护士 就是用耐心和真诚打动我们的男天使。”精神 类疾病患者李璞(化名)说。 一次,一位中年女性患者需要输液,因担 心吴森的技术而拒绝其扎针,随后几名女护 士都因为该患者的血管条件太差没能穿刺成 功。这时,吴森放下各种顾虑,为患者成功穿 刺,那位女患者也为刚才的怀疑而道歉,并向 他竖起了赞许的大拇指。 一天晚上,一位患有躁狂症的患者突然 发病,用脚使劲踹门,并扑向一名医生。吴森 赶紧支开几名女同事,和另一名男医生一同控 制住患者,并通过极力安抚使患者平静下来。 “碰到这种突发状况,男性体力强、冷静的优势 就凸显出来了。”吴森的同事、一位女护士说。 “我越来越热爱自己的工作了。”吴森说, 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他,这让他更加充满动 力和希望。 “男天使”吴森 “我越来越热爱自己的工作” 记者 王燕 实习生 王意瑶 “谁说这世上没有天使?你看,那一袭白 衣下的清素脸庞,不就是天使最美丽的模 样?那动人的微笑,是治愈的良药;那细微的 照料,是亲人的味道……” 18 岁的曹志婷,是 西安市卫生学校的一名学生;成为一名白衣 天使,是她从小的梦想。饱含着憧憬与热爱, 她写下这首诗。 护理学导论、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药 理学、护理心理学……成为一名护士,需要学 习的课程很多,曹志婷不仅是班长,也是班上 学习最刻苦的学生。第一次上实践课时,同 学们相互在对方手臂上练习扎针。“请记住你 成功扎针时的成就感,更不要忘了你扎针失 败时的愧疚感。”老师的一番话让曹志婷非常 感动,难以忘怀。“我必须让自己技艺精熟,因 为生命容不得半点马虎。基础扎实,操作熟 练,不仅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曹 志婷说。 明年,曹志婷将迎来在医院实习的机会, 这让她非常兴奋。“我知道护士的工作很琐 碎,也很辛苦,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需 要比别人多一份沉着、耐心和细致,也需要不 断学习和提升。但我会为了梦想去努力,因 为我在追梦的路上很快乐。”曹志婷说。 “准天使”曹志婷 成为白衣天使是从小的梦想 记者 陈静 文/图 在劳动一坊社区,有个小有名气的剪纸达 67 岁的退休老人侯树声。他有一双让 人羡慕的巧手,一张红纸,经他修修剪剪就变 成一幅幅风土人情、人物走兽和花鸟鱼虫。 孔雀、老虎、释迦牟尼、合家幸福、双喜 临门……走进侯树声的家,映入眼帘的是一 副副中国红的剪纸,无一不活灵活现、惟妙 惟肖。去年 9 月,侯师傅凭借创作的延河大 桥、宝塔山、杨家岭、凤凰山、枣园、王家坪、 中央大礼堂,这一组延安系列剪纸作品荣获 了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陕西省老年书画大 型公益活动书画展一等奖。除此之外,作为 民间艺人的他也曾受邀在世园会表演上百 场剪纸技艺。 说起侯师傅痴迷剪纸,还得从他 1978 年参加朋友的一次婚宴说起。当时朋友临 时需要一张喜字儿救急,侯师傅便毛遂自 荐。现在他仍然记得朋友惊讶地看着他嘴 里蹦出的几个字:“你要是能剪出来才奇了 怪了。”侯师傅当场剪出一个大大的喜字,朋 友们都惊呆了。 原来侯师傅的母亲虽没读过几天书,但 是闲来无事便会用剪纸来打发时间,传统的 莲花娃娃、生日祝福、母亲都会一点。也许是 受家庭氛围的熏陶,侯师傅从小也会一点剪 纸,但并不精通,更没想过自己要在这上面花 费心思。但自从那次被朋友刺激后,他有意 跟随母亲学习剪纸的基本功,随着学习的深 入竟然慢慢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 58 岁退休后,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艺术源于生活,剪纸也是如此。”侯师 傅说,剪纸的灵感就来自于对生活细致地观 察,也是个细致活儿。一幅作品看似简单, 但其创作过程需要在脑海中构思框架,抓住 对象的特点画草稿,这一步最艰苦,也最关 键。经过对草稿的反复修改制成模版,最后 才是剪刻。在剪的过程中可以将新的领悟 融入其中进行二度创作,但二度创作需要非 常谨慎,因为一刀下去也有可能会前功尽 弃。沉浸在剪纸中的他有时候为了创作出 一幅满意的剪纸作品,一坐下就是五六个小 时,忘记吃喝也是常有的事儿。按他的话说 这叫灵感爆发,一气呵成。 十年磨一剑,每次看到自己亲手创作的 剪纸作品,侯师傅的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他 现在在社区免费教老人剪纸,大家都亲切地 称他侯老师。“我只是想将这份儿快乐传递 给更多退休的老年人,让他们丰富精神生活 的同时也领略到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 用剪纸传递快乐 88216223 88216223 经济社会部主办 经济社会部主办 记者 周炜 “师傅,您找谁?” 5 10 日下午,市民杨 女士和往常一样如入无人之境地走进祥和花 园小区大门,却被传达室的人吓了一跳。报 了朋友的楼号后,杨女士暗自嘀咕:这啥时候 还有门卫了?走进院子,她惊奇地发现:墙 上、楼道里的野广告咋没了,院子里的垃圾也 不见了,头顶上还多了几个摄像头…… “哎呀!不错不错,几天没来,你们这小 区变化挺大的。”听到杨女士由衷的赞叹,祥 和花园居民王女士脸上乐开了花:“不错吧, 自从成立业主委员会筹备小组,在社区和街 道的帮助下,我们院子的变化还真挺大的。” 无人管理 小区环境日趋下滑 祥和花园位于南二环 115 号,院内两栋 楼共有 195 户居民,属碑林区张家村街道军 工社区。由于物业费执行老标准,小区建成 20 年来,管道老化等问题日趋严重,物业 公司却无力彻底解决只能修修补补。因为年 年赔钱,物业想通过执行新的物业费标准改 善小区环境。但多年来未见物业服务提升, 居民们觉得物业“只收钱、不干事”,不同意涨 价。双方久谈不拢,去年物业宣布“不干”了。 这下事情更没人管了,院落环境卫生急 速下滑。锈迹斑斑的大门 24 小时敞开,发 传单、贴野广告的闲杂人员频繁出入,甚至 引来小偷的光顾。“不自觉的居民开始胡乱 丢弃废品旧家具,加之有人从楼上扔烟头, 小区连着发生了两起火灾,幸亏发现及时才 没酿成大祸。”感觉到小区环境已经到了不 管不行的地步, 64 岁的老住户邢海凤开始联 络院子里的热心居民王彩莲。 “小区脏乱问题,让人看着心情就不好, 但考虑到安全,还不敢远离,每天只能窝在 家里。”王彩莲说,一次朋友登门,一见面就 说“你院子咋是个这。”当时她还苦笑着解释 “没办法”。直到邢大姐找她谈,她才意识 到,“咋就没办法,咱就在这住着,咱自己都 不操心,还能指望谁?” 于是,她欣然和邢大姐一起找齐了14 楼长,大家共同商议成立业主委员会做好小 区管理工作。经过大伙儿推选,邢海凤、王彩 莲等7 人被确定为业委会筹备小组成员。 真心干事 热心居民赢得认可 “既然要干,咱就不能掉链子,尤其是大 家的事情,做不好是要挨骂的。”王彩莲说, 因为管道老化,近年来每逢采暖季,供暖管 道就会出现爆管或跑漏,大冬天管道大多都 在维修。去年供暖期间,发现热水管爆裂 后,筹备小组挨家挨户协调筹资,跑市场找 工人、寻材料……供暖很快恢复。 “首战告捷,我们赢得了居民的认可。”邢 海凤回忆说,一次,她在楼道遇到一位居民, 对方边给她手里塞甜瓜,边说: “邢大姐,过去 因为不理解误会你们了,对不起啊!”昔日“对 立面”示好,更坚定了邢海凤的信心。结合小 区实际,考虑仅靠筹备小组的同志们垫钱,要 解决小区面临的问题,只能是杯水车薪。邢 海凤隔三岔五就往军工社区跑,找这个、找那 个诉说,希望社区能伸援手予以帮助。 军工社区副主任杨亚娟实地到小区查 看,及时将情况向社区书记侯超做了汇报, 然后积极向街道社会事务科递交相关资料, 通过申请社区专项服务经费解决祥和花园 的环境卫生问题。 街道助力 大家乐享安居生活 “咱就是个普通老太太,虽然有养老金, 但自己也要养老,没有社区和街道支持,我 们还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邢海凤说,结合 环境卫生提升年,社区专项经费一到位,祥 和小区就积极开展环境大整治:对大门重新 刷漆,对院内、楼道野广告,花园深处、巷道 等卫生死角逐一进行清理…… “社会事务科科长翟海波还积极联系帮 我们在院内新装了 10 个摄像头。” 72 岁的赵 振西说,自从增添人防、技防设施后, 3 月份 至今,他还没有听说过谁家被盗。过去小区 楼下的门店,晚上都要留人。发现院内加装 监控后,一位店主高兴地说:“晚上不用给店 里留人,他们也能睡得着了。”有了监控,过 去不自觉的居民也不敢再乱丢垃圾,加之有 人清扫,尤其在重刷了千余平方米墙裙,新 增文化墙后,祥和花园环境卫生焕然一新。 院落环境改善,也让过去不相往来的邻 里打开了家门,楼上楼下的居民主动打起了 招呼,大家的关系也更融洽,祥和花园也更 “祥和”了。 “下一步,我们将着重解决自来水管道 老化问题,力争让居民都能用上干净卫生的 自来水。”邢海凤说,在大家的支持下,目前 他们已经自筹到部分资金,但要全部改造, 资金还有缺口。对此,翟海波表示:“这事我 知道,目前也正在积极想办法,力争对祥和 花园予以更大的支持。”得知这一消息,邢海 凤高兴地说:“有街道和社区支持,我们更有 信心将祥和花园打造成幸福小院了!” 业委会筹备小组积极奔走 小区环境大变样 祥和花园小区祥和了 身边事 信息台 达人志 本报讯 记者 张奂雅 )保障残疾人的出行权利是我 们每一个人的义务。本周日( 15 日)是我国第 26 个助残 日,这一天,本报和天地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橙 之光”公益社区活动,邀您体验残障人士的“出行难”。 出行对盲人和肢体残疾人来说并非易事。被占用 的盲道、被堵塞的坡道,都给他们的出行带来了莫大的 困难。本周日的“天地源·‘橙之光’公益社区”活动,我 们邀您在早上 10 点来到枫林绿洲,模拟残疾人出行。并 与真人图书馆成员刘燚畅谈,倾听她在轮椅上游欧洲的 经历,提出自己对于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如果您想拓宽自己的生活维度,为残疾人发声,了解 不一样的人生与感受,可以拨打本报热线88216223 或关注 “西安日报家在社区”微信,留下姓名、电话进行报名。每 位参与者都能获得刘燚著作《一切都没那么糟》一书,参与 的小朋友都能获得象征荣誉的“橙之光”志愿者证书。 第 26 个助残日 来体验残障人士的行路难 本报讯 记者 杨春燕 5 10 日上午,胡家庙街道骏 景社区内突然警笛大作,浓烟滚滚,居民纷纷从楼内跑出 来……原来,这是社区组织的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 社区还通过问题抢答的形式给居民普及了应急避震方 法,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程序、路线和基本的急救知识, 进一步增强社区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图为防震减灾疏散演练现场 (记者 雷伟东 摄) 社区疏散演练 把急救知识送给居民 记者 王超 “她是患者心中的女神,更是我们护士队伍中的楷 模。”在西安市第四医院,提及眼科护士李晓玲大家纷 纷赞扬。李晓玲从事护理工作29 年,一直坚持在临床 护理工作第一线,帮助无数患者迎来光明、恢复健康、 延续生命;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及先进工作者。 1996 年起,李晓玲一直从事眼科护理工作,接 触了几乎所有的眼科学病种。为了最大限度地带给 患者希望,她经常到床前为患者讲解手术机理和术后 配合方式,从心理疏导、病情观察、术后卧位等方面为 每一位患者制定出个性化护理计划,并加强巡视。 一天清晨, 5 岁的眼外伤男孩全麻手术后刚被推 送到病房。擦身而过的李晓玲突然发现患儿颜面紫 绀,未加任何思考,她一把拉住推车,口对口将患儿 口中的痰吸出,孩子终于缓过了气、转危为安。 一位患视网膜脱离的老人,术后需要一直保持 俯卧位。在查房中,李晓玲发现患者在卫生间很长 时间都没回来。经了解,原来由于长期卧床导致便 秘,几次去厕所都解决不了,经过劝说,老人同意接 受帮助,就这样她为患者掏出硬结的大便。 每个月检查中,她所负责的患者总是异口同声 地说,“我们喜欢李护士,她对我们细心、耐心、负责、 说话温柔可亲……” “爱天使”李晓玲 “她是患者心中的女神” 记者 王超 “她是经常争着加班,抢干脏活、累活的 ‘傻大姐’、好大姐。”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 骨科环盆骨科病区,提起当了 31 年护士的陈 玉华,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纷纷称赞。 “大娘,手术后要吃流食,而且口味要清 淡。”走进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环盆骨科病 区,老护士陈玉华正给一位 70 多岁的大娘一 口一口地喂饭。“这位护士太好了!她从来没 架子,每天来病房时都面带微笑,给病人讲健 康知识,有时候还开玩笑,就跟‘伙计’一样。” 与大娘住在一个病房的患者李女士抢先夸赞 陈玉华。据该病区护士长刘萍讲,陈玉华虽 50 岁了,可仍不服老,干工作兢兢业业、特 别踏实,经常主动请缨干重活;有时病人多忙 不过来,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申请加班。 “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就要无怨无悔、不 怕脏累,而且要有责任心、耐心、细心和爱心, 只有具备这‘四心’,才能把这份工作干好。” “傻天使”陈玉华 “选择这个职业,就要不怕脏累” 记者 王燕 实习生 王意瑶 “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 善、美的化身。”这是国际护理先驱南丁格尔 说过的话。31 年前,接过南丁格尔的“神 灯”,杨秀玲走进病房,开始了自己热爱的护 理事业。 杨秀玲是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二病区护 士长,她所负责的病区每年收治心脏病患者 2500 余例,急诊患者、高龄患者、心衰患者居 多,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在完成每日繁重工 作的同时,杨秀玲组织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培 训和急救技能演练,医护共同合作,使夹层动 脉瘤术前死亡率由 9.9%下降到 2.1%杨秀玲在两年前被查出患甲状腺恶性肿 瘤,并接受了甲状腺全切手术,术后严重缺 钙,手脚经常麻木、抽搐,但当时正是医院大 批收治爱心救助的先心病患儿的时候,她牵 挂着岗位,术后第 3 天,便脱下病员服穿上白 大衣回到护理一线,又开始在病房忙碌…… 每当有重大护理任务时,杨秀玲总是勇 当尖兵。2003 年春天,非典爆发,西京医院接 到指令决定组建医疗队赴北京小汤山支援, 杨秀玲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并递交请战书。在 小汤山,杨秀玲每天身着三层防护服,为了方 便工作,她进病房前少喝水或不喝水,甚至有 时穿着纸尿裤上班。50 多个日日夜夜,杨秀 玲和队友们克服困难,成功救治了 8 名重症 患者,由于防护得当,医务人员零感染。 “勇天使”杨秀玲 接受手术后第 3 天就回护理一线 曹志婷在护理基础课上向大家演 示心肺复苏的操作(记者 雷伟东 摄) 杨秀玲(左二)指导青年护士进行护理 业务学习 (记者 雷伟东 摄) 侯师傅的延安系列剪纸作品 本报讯 (记者 王超) 今天是第 105 个国 际护士节。昨日中午,西安市红会医院 60 余名护士在院内小广场上热辣劲舞跳“快 闪”,以此来庆祝自己的节日! 当日中午12 时,伴随着欢快的旋律, 60 多名身着护士服的男女护士突然出现在小 广场上热舞起来,不少患者纷纷停下脚步欣 赏,还有不少人跟着一起舞动。本次参与 “快闪秀”的护士来自红会医院的ICU、手术 室、住院部等部门。 7 分钟“快闪秀”结束 后,护士们又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图为护士们表演“快闪”保健操 (首席记者 李明 摄) 护士热舞秀“快闪” 今天是 第 105 个 国 际护士节

Transcript of 有爱的 请为这些 天使 点赞 -...

Page 1: 有爱的 请为这些 天使 点赞 - xiancnepaper.xiancn.com/xarb/page/22/2016-05/12/08/2016051208...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责编 徐乐 视觉编辑 白刚 组版 诚安 校对

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责编 徐乐 视觉编辑 白刚组版 诚安 校对 马珊

www.xiancn.com88 专题报道·家在社区

摄影部:88216583 理论评论部:88216530 总编室:88216352时政新闻部:88216120 经济社会部:88216223 科教文卫部:88216529 体育专副刊部:88215983

护士被称作“白衣天使”,她(他)们

用爱心的翅膀,呵护着脆弱的生命;用耐

心和细心,体现着崇高的责任;用亲切的

笑脸,演绎着人间真情。今天是国际护

士节,衷心祝愿当代的“南丁格尔”们开

心快乐、心想事成!

编者按

■记者 王超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对于患者来说‘心到腿勤’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西安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护士长阎宁谈及自己的感受时说。

39岁的阎宁,副主任护师,现任西安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护士长。在二十年的护理工作中,阎宁以无比热忱的工作干劲,积极配合医生挽救危重患者生命,无数次让危重患者转危为安。

“当护士就是要心到腿勤,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照料。”阎宁说,尽管每天工作很繁忙,但记录临床笔记的习惯始终没丢掉。自己靠着临床笔记——这个小本本的日积月累,把实践上升到了理论,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多年来,这个小本本让她受益匪浅,已经记下了十多本。阎宁依靠这个小本本,每月写出月总结;她依靠这个小本本,提炼出护理小组的评议重点;她依靠这个小本本,积累了开展新技术所取得的经验。她还把这些一个个小亮点,整理到电脑里,归纳总结成论文。

每天早晨是阎宁护士长最忙的时候。一上班,她就把准备要做的几项工作列在大衣兜中的小本本上,完成一个,划上一个对勾。她还将在查房时对医生们每张床的诊断意见、住院天数、特殊检查、病情变化等都记在笔记本上。“通过自己写一遍,头脑中对每个病人的印象也深刻了,做到了心中有数、有条不紊。”阎宁说。

“勤天使”阎宁

“当护士就是要心到腿勤”

请为这些

有爱的天使点赞

■记者 王燕实习生 王意瑶

尽管终日面对的都是抑郁症、躁狂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各类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但 35岁的护士吴森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快乐、平静的心。作为西安交大一附院护理团队中的第一位男性,吴森在精神科这

个特殊的环境中已工作了14年。“如果说护士是白衣天使,我觉得吴护士

就是用耐心和真诚打动我们的男天使。”精神类疾病患者李璞(化名)说。

一次,一位中年女性患者需要输液,因担心吴森的技术而拒绝其扎针,随后几名女护士都因为该患者的血管条件太差没能穿刺成

功。这时,吴森放下各种顾虑,为患者成功穿刺,那位女患者也为刚才的怀疑而道歉,并向他竖起了赞许的大拇指。

一天晚上,一位患有躁狂症的患者突然发病,用脚使劲踹门,并扑向一名医生。吴森赶紧支开几名女同事,和另一名男医生一同控制住患者,并通过极力安抚使患者平静下来。

“碰到这种突发状况,男性体力强、冷静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吴森的同事、一位女护士说。

“我越来越热爱自己的工作了。”吴森说,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他,这让他更加充满动力和希望。

“男天使”吴森

“我越来越热爱自己的工作”

■记者 王燕实习生 王意瑶

“谁说这世上没有天使?你看,那一袭白衣下的清素脸庞,不就是天使最美丽的模样?那动人的微笑,是治愈的良药;那细微的照料,是亲人的味道……”18岁的曹志婷,是西安市卫生学校的一名学生;成为一名白衣

天使,是她从小的梦想。饱含着憧憬与热爱,她写下这首诗。

护理学导论、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心理学……成为一名护士,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曹志婷不仅是班长,也是班上学习最刻苦的学生。第一次上实践课时,同学们相互在对方手臂上练习扎针。“请记住你

成功扎针时的成就感,更不要忘了你扎针失败时的愧疚感。”老师的一番话让曹志婷非常感动,难以忘怀。“我必须让自己技艺精熟,因为生命容不得半点马虎。基础扎实,操作熟练,不仅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曹志婷说。

明年,曹志婷将迎来在医院实习的机会,这让她非常兴奋。“我知道护士的工作很琐碎,也很辛苦,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需要比别人多一份沉着、耐心和细致,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但我会为了梦想去努力,因为我在追梦的路上很快乐。”曹志婷说。

“准天使”曹志婷

成为白衣天使是从小的梦想

■记者 陈静文/图

在劳动一坊社区,有个小有名气的剪纸达人——67岁的退休老人侯树声。他有一双让人羡慕的巧手,一张红纸,经他修修剪剪就变成一幅幅风土人情、人物走兽和花鸟鱼虫。

孔雀、老虎、释迦牟尼、合家幸福、双喜临门……走进侯树声的家,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副中国红的剪纸,无一不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去年9月,侯师傅凭借创作的延河大桥、宝塔山、杨家岭、凤凰山、枣园、王家坪、中央大礼堂,这一组延安系列剪纸作品荣获了纪念抗战胜利 70周年陕西省老年书画大型公益活动书画展一等奖。除此之外,作为民间艺人的他也曾受邀在世园会表演上百场剪纸技艺。

说起侯师傅痴迷剪纸,还得从他 1978

年参加朋友的一次婚宴说起。当时朋友临时需要一张喜字儿救急,侯师傅便毛遂自荐。现在他仍然记得朋友惊讶地看着他嘴里蹦出的几个字:“你要是能剪出来才奇了怪了。”侯师傅当场剪出一个大大的喜字,朋友们都惊呆了。

原来侯师傅的母亲虽没读过几天书,但是闲来无事便会用剪纸来打发时间,传统的莲花娃娃、生日祝福、母亲都会一点。也许是受家庭氛围的熏陶,侯师傅从小也会一点剪纸,但并不精通,更没想过自己要在这上面花费心思。但自从那次被朋友刺激后,他有意跟随母亲学习剪纸的基本功,随着学习的深入竟然慢慢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58岁退休后,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艺术源于生活,剪纸也是如此。”侯师傅说,剪纸的灵感就来自于对生活细致地观

察,也是个细致活儿。一幅作品看似简单,但其创作过程需要在脑海中构思框架,抓住对象的特点画草稿,这一步最艰苦,也最关键。经过对草稿的反复修改制成模版,最后才是剪刻。在剪的过程中可以将新的领悟融入其中进行二度创作,但二度创作需要非常谨慎,因为一刀下去也有可能会前功尽弃。沉浸在剪纸中的他有时候为了创作出一幅满意的剪纸作品,一坐下就是五六个小时,忘记吃喝也是常有的事儿。按他的话说这叫灵感爆发,一气呵成。

十年磨一剑,每次看到自己亲手创作的剪纸作品,侯师傅的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他现在在社区免费教老人剪纸,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侯老师。“我只是想将这份儿快乐传递给更多退休的老年人,让他们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也领略到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

用剪纸传递快乐

8821622388216223经济社会部主办经济社会部主办

电话

■记者 周炜

“师傅,您找谁?”5月10日下午,市民杨女士和往常一样如入无人之境地走进祥和花园小区大门,却被传达室的人吓了一跳。报了朋友的楼号后,杨女士暗自嘀咕:这啥时候还有门卫了?走进院子,她惊奇地发现:墙上、楼道里的野广告咋没了,院子里的垃圾也不见了,头顶上还多了几个摄像头……

“哎呀!不错不错,几天没来,你们这小区变化挺大的。”听到杨女士由衷的赞叹,祥和花园居民王女士脸上乐开了花:“不错吧,自从成立业主委员会筹备小组,在社区和街道的帮助下,我们院子的变化还真挺大的。”

无人管理小区环境日趋下滑

祥和花园位于南二环 115号,院内两栋楼共有 195户居民,属碑林区张家村街道军工社区。由于物业费执行老标准,小区建成近20年来,管道老化等问题日趋严重,物业公司却无力彻底解决只能修修补补。因为年年赔钱,物业想通过执行新的物业费标准改

善小区环境。但多年来未见物业服务提升,居民们觉得物业“只收钱、不干事”,不同意涨价。双方久谈不拢,去年物业宣布“不干”了。

这下事情更没人管了,院落环境卫生急速下滑。锈迹斑斑的大门 24小时敞开,发传单、贴野广告的闲杂人员频繁出入,甚至引来小偷的光顾。“不自觉的居民开始胡乱丢弃废品旧家具,加之有人从楼上扔烟头,小区连着发生了两起火灾,幸亏发现及时才没酿成大祸。”感觉到小区环境已经到了不管不行的地步,64岁的老住户邢海凤开始联络院子里的热心居民王彩莲。

“小区脏乱问题,让人看着心情就不好,但考虑到安全,还不敢远离,每天只能窝在家里。”王彩莲说,一次朋友登门,一见面就说“你院子咋是个这。”当时她还苦笑着解释

“没办法”。直到邢大姐找她谈,她才意识到,“咋就没办法,咱就在这住着,咱自己都不操心,还能指望谁?”

于是,她欣然和邢大姐一起找齐了14个楼长,大家共同商议成立业主委员会做好小区管理工作。经过大伙儿推选,邢海凤、王彩莲等7人被确定为业委会筹备小组成员。

真心干事热心居民赢得认可

“既然要干,咱就不能掉链子,尤其是大

家的事情,做不好是要挨骂的。”王彩莲说,因为管道老化,近年来每逢采暖季,供暖管道就会出现爆管或跑漏,大冬天管道大多都在维修。去年供暖期间,发现热水管爆裂后,筹备小组挨家挨户协调筹资,跑市场找工人、寻材料……供暖很快恢复。

“首战告捷,我们赢得了居民的认可。”邢海凤回忆说,一次,她在楼道遇到一位居民,对方边给她手里塞甜瓜,边说:“邢大姐,过去因为不理解误会你们了,对不起啊!”昔日“对立面”示好,更坚定了邢海凤的信心。结合小区实际,考虑仅靠筹备小组的同志们垫钱,要解决小区面临的问题,只能是杯水车薪。邢海凤隔三岔五就往军工社区跑,找这个、找那个诉说,希望社区能伸援手予以帮助。

军工社区副主任杨亚娟实地到小区查看,及时将情况向社区书记侯超做了汇报,然后积极向街道社会事务科递交相关资料,通过申请社区专项服务经费解决祥和花园的环境卫生问题。

街道助力大家乐享安居生活

“咱就是个普通老太太,虽然有养老金,但自己也要养老,没有社区和街道支持,我们还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邢海凤说,结合环境卫生提升年,社区专项经费一到位,祥

和小区就积极开展环境大整治:对大门重新刷漆,对院内、楼道野广告,花园深处、巷道等卫生死角逐一进行清理……

“社会事务科科长翟海波还积极联系帮我们在院内新装了10个摄像头。”72岁的赵振西说,自从增添人防、技防设施后,3月份至今,他还没有听说过谁家被盗。过去小区楼下的门店,晚上都要留人。发现院内加装监控后,一位店主高兴地说:“晚上不用给店里留人,他们也能睡得着了。”有了监控,过去不自觉的居民也不敢再乱丢垃圾,加之有人清扫,尤其在重刷了千余平方米墙裙,新增文化墙后,祥和花园环境卫生焕然一新。

院落环境改善,也让过去不相往来的邻里打开了家门,楼上楼下的居民主动打起了招呼,大家的关系也更融洽,祥和花园也更

“祥和”了。“下一步,我们将着重解决自来水管道

老化问题,力争让居民都能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邢海凤说,在大家的支持下,目前他们已经自筹到部分资金,但要全部改造,资金还有缺口。对此,翟海波表示:“这事我知道,目前也正在积极想办法,力争对祥和花园予以更大的支持。”得知这一消息,邢海凤高兴地说:“有街道和社区支持,我们更有信心将祥和花园打造成幸福小院了!”

业委会筹备小组积极奔走 小区环境大变样

祥和花园小区祥和了

身边事

信息台

达人志

本报讯(记者 张奂雅)保障残疾人的出行权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本周日(15日)是我国第26个助残日,这一天,本报和天地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橙之光”公益社区活动,邀您体验残障人士的“出行难”。

出行对盲人和肢体残疾人来说并非易事。被占用的盲道、被堵塞的坡道,都给他们的出行带来了莫大的困难。本周日的“天地源·‘橙之光’公益社区”活动,我们邀您在早上10点来到枫林绿洲,模拟残疾人出行。并与真人图书馆成员刘燚畅谈,倾听她在轮椅上游欧洲的经历,提出自己对于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如果您想拓宽自己的生活维度,为残疾人发声,了解不一样的人生与感受,可以拨打本报热线88216223或关注

“西安日报 家在社区”微信,留下姓名、电话进行报名。每位参与者都能获得刘燚著作《一切都没那么糟》一书,参与的小朋友都能获得象征荣誉的“橙之光”志愿者证书。

第26个助残日

来体验残障人士的行路难

本报讯(记者 杨春燕)5月10日上午,胡家庙街道骏景社区内突然警笛大作,浓烟滚滚,居民纷纷从楼内跑出来……原来,这是社区组织的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社区还通过问题抢答的形式给居民普及了应急避震方法,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程序、路线和基本的急救知识,进一步增强社区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图为防震减灾疏散演练现场 (记者雷伟东 摄)

社区疏散演练

把急救知识送给居民

■记者 王超

“她是患者心中的女神,更是我们护士队伍中的楷模。”在西安市第四医院,提及眼科护士李晓玲大家纷纷赞扬。李晓玲从事护理工作29年,一直坚持在临床护理工作第一线,帮助无数患者迎来光明、恢复健康、延续生命;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及先进工作者。

从1996年起,李晓玲一直从事眼科护理工作,接触了几乎所有的眼科学病种。为了最大限度地带给患者希望,她经常到床前为患者讲解手术机理和术后配合方式,从心理疏导、病情观察、术后卧位等方面为每一位患者制定出个性化护理计划,并加强巡视。

一天清晨,5岁的眼外伤男孩全麻手术后刚被推送到病房。擦身而过的李晓玲突然发现患儿颜面紫绀,未加任何思考,她一把拉住推车,口对口将患儿口中的痰吸出,孩子终于缓过了气、转危为安。

一位患视网膜脱离的老人,术后需要一直保持俯卧位。在查房中,李晓玲发现患者在卫生间很长时间都没回来。经了解,原来由于长期卧床导致便秘,几次去厕所都解决不了,经过劝说,老人同意接受帮助,就这样她为患者掏出硬结的大便。

每个月检查中,她所负责的患者总是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喜欢李护士,她对我们细心、耐心、负责、说话温柔可亲……”

“爱天使”李晓玲

“她是患者心中的女神”

■记者 王超

“她是经常争着加班,抢干脏活、累活的‘傻大姐’、好大姐。”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环盆骨科病区,提起当了 31年护士的陈

玉华,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纷纷称赞。“大娘,手术后要吃流食,而且口味要清

淡。”走进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环盆骨科病区,老护士陈玉华正给一位 70多岁的大娘一口一口地喂饭。“这位护士太好了!她从来没

架子,每天来病房时都面带微笑,给病人讲健康知识,有时候还开玩笑,就跟‘伙计’一样。”与大娘住在一个病房的患者李女士抢先夸赞陈玉华。据该病区护士长刘萍讲,陈玉华虽然50岁了,可仍不服老,干工作兢兢业业、特别踏实,经常主动请缨干重活;有时病人多忙不过来,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申请加班。

“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就要无怨无悔、不怕脏累,而且要有责任心、耐心、细心和爱心,只有具备这‘四心’,才能把这份工作干好。”

“傻天使”陈玉华

“选择这个职业,就要不怕脏累”

■记者 王燕实习生 王意瑶

“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是国际护理先驱南丁格尔说过的话。31 年前,接过南丁格尔的“神灯”,杨秀玲走进病房,开始了自己热爱的护理事业。

杨秀玲是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二病区护士长,她所负责的病区每年收治心脏病患者2500余例,急诊患者、高龄患者、心衰患者居多,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在完成每日繁重工作的同时,杨秀玲组织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培

训和急救技能演练,医护共同合作,使夹层动脉瘤术前死亡率由9.9%下降到2.1%。

杨秀玲在两年前被查出患甲状腺恶性肿瘤,并接受了甲状腺全切手术,术后严重缺钙,手脚经常麻木、抽搐,但当时正是医院大批收治爱心救助的先心病患儿的时候,她牵挂着岗位,术后第 3天,便脱下病员服穿上白大衣回到护理一线,又开始在病房忙碌……

每当有重大护理任务时,杨秀玲总是勇当尖兵。2003年春天,非典爆发,西京医院接到指令决定组建医疗队赴北京小汤山支援,杨秀玲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并递交请战书。在

小汤山,杨秀玲每天身着三层防护服,为了方便工作,她进病房前少喝水或不喝水,甚至有时穿着纸尿裤上班。50多个日日夜夜,杨秀玲和队友们克服困难,成功救治了 8名重症患者,由于防护得当,医务人员零感染。

“勇天使”杨秀玲

接受手术后第3天就回护理一线

曹志婷在护理基础课上向大家演示心肺复苏的操作(记者 雷伟东 摄)

杨秀玲(左二)指导青年护士进行护理业务学习 (记者 雷伟东 摄)

侯师傅的延安系列剪纸作品

本报讯(记者 王超)今天是第105个国际护士节。昨日中午,西安市红会医院 60余名护士在院内小广场上热辣劲舞跳“快闪”,以此来庆祝自己的节日!

当日中午12时,伴随着欢快的旋律,60多名身着护士服的男女护士突然出现在小广场上热舞起来,不少患者纷纷停下脚步欣赏,还有不少人跟着一起舞动。本次参与

“快闪秀”的护士来自红会医院的 ICU、手术室、住院部等部门。 7分钟“快闪秀”结束后,护士们又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图为护士们表演“快闪”保健操(首席记者 李明 摄)

护士热舞秀“快闪”今天是第105个国际护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