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挥毫写纵横 自在泼墨意万千 -...

1
[ ] 12 翰墨人物 2018 10 10 星期三 责编:张德卿 版式:周文利 校对:李真 寻味无画之处 —读李均戍先生的画 宗致远 潇洒挥毫写纵横 自在泼墨意万千 李均戍, 1956年出生于河南省西峡县。1977年 在化学课缺考的情况下考入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 是我国高考制度恢复后首届大学生。2016年在开封 市政协调研员岗位上退休。有着工农商学兵或党政 军民学多个行业和岗位的历练。虽然非绘画科班出 身,但他50年来一直潜心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悉 心琢磨中国画大师们的作品气韵。初中时先后两次 抄写了12本绘画专业书籍,启蒙受益于“工农兵业余 美术自学丛书”,创作崇尚于岭南派和新金陵画派。 几十年来,孜孜不倦,笔耕不辍,天天作业,雷打不 动。出版有两本画集。从默默无闻的爱好者成为著 名的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现为开封新大梁画院院 长,受聘为开封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第二届)。 吉祥图 阅尽人间春色 晨曦 印象黄山 朝天歌 峡江泊舟 暮归 满地黄花堆积 画之境界在“象外之象”,正如 南齐谢赫所云:“若拘以体物,则未 见精粹;若取之外象,方厌膏腴,可 谓微妙也。”此“取之象外”,便是画 外之境。亦如司空图所谓“超乎象 外,得其环中”,此“环中” —“空 虚”之处便是意境所在之处;此空境 便可上升为“道”。“道”所包含的不 仅是绘画形象的“有”,更是象外之 “无”,“无”又即是“有”。“技近乎道” 这是艺术追求的境界。 乙未春月,与书画同道耘耕、保国 等共赏李均戍先生的绘画。观后,心 有所动,以为先生绘画非仅求物象之 似 、位置经营,而妙在“空虚”之处。绘 画有意境,便有绘画的咀嚼之处。余 以为此正是先生绘画经营之微妙也。 《梦 逐 河 源》中 12 只 鸭 子 主 次 分 明,各具神态,惟妙惟肖,前后左右顾 盼呼应,画中突出了领头鸭子的鸣叫 与期盼。《似闲庭》着眼于公鸡母鸡之 和谐,那种悠闲的动态之美跃然纸 上。《必有我师》画 3 只水鸟,水墨浓淡 笔笔分明,妙造之境不言而喻。《曙光》 一画,葫芦架下画一马,初不解其意。 先生解释曰:葫芦喻为麻将之胡,马上 画葫芦,即为“马上胡”,也即“曙光”所 在。我等大笑,释然。先生的绘画正 是追求这种含蓄空灵的意境美。意境 之美在于抒情、言志,有此,便有了画 中的诗意。 当然,意境的营造来源于对真实 生活的细致观察与体味。先生绘画在 营造意境的同时,注重细致入微地观 察身边的事物。如《牵牛闲话》,乍看 似蟋蟀争斗,实则为蟋蟀一公一母激 情嬉戏耳。这一公一母之蟋蟀的表 现,蟋蟀施以工笔,极尽精致,雄蟋蟀 荡起翅膀唧唧吱吱,此非深入研究不 得其形、其势。画中又以牵牛花象征 两只蟋蟀之间的爱情,画面虽简,而寓 意尤深。又见先生的山水画善用水墨 淡彩表现缭绕的云雾,亦实亦虚,给人 以虚幻想象的空间。这些都是对自然 生活的观察所得。 中国画特别讲究笔墨,笔墨之法 至黄宾虹的“五笔、七墨”愈加丰富, 故中国画舍弃笔墨而无他。所谓谢 赫的“六法”之中的首要“气韵生动” 的无形之境皆需妙用笔墨而成,一切 “象外之象”都是由“有形之象”的笔 墨来营造。所以,均戍先生潜心研究 笔墨,或以“以水化墨、以墨化水,以 彩化墨、以墨化彩”,或以浓淡水墨一 笔出之,甚为讲究。如《似闲庭》芭蕉 之用墨、大写意《神荷》之用彩,皆有 欣赏咀嚼之处。 均戍先生学画数十年,工作之余, 笔耕不辍,师传统,师造化。初以任 伯年绘画为基,后转益多师,如师法 齐白石,多以工笔画草虫,以大写意 画花卉。在均戍先生的画中,尚可见 到潘天寿、徐悲鸿、李苦禅等中国画 大师的影子。 先生绘画品种较多,花鸟、山水、 写意、工笔皆擅。然先生每每谦虚,不 以画家自居,朋友提及,无不赞其忠 厚。我初识先生便得先生之信任,嘱 以写文评价。我不擅绘事,仅以初读 先生绘画作品得一二肤浅之感受,言 几句门外之语,若也能充作先生作品 集之序,亦幸甚耳。

Transcript of 潇洒挥毫写纵横 自在泼墨意万千 -...

[]

人物简介

12 翰墨人物2018年 10月 10日 星期三

责编:张德卿 版式:周文利 校对:李真

寻味无画之处——读李均戍先生的画

宗致远

潇洒挥毫写纵横 自在泼墨意万千

李均戍,1956年出生于河南省西峡县。1977年在化学课缺考的情况下考入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是我国高考制度恢复后首届大学生。2016年在开封市政协调研员岗位上退休。有着工农商学兵或党政军民学多个行业和岗位的历练。虽然非绘画科班出身,但他50年来一直潜心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悉心琢磨中国画大师们的作品气韵。初中时先后两次抄写了12本绘画专业书籍,启蒙受益于“工农兵业余美术自学丛书”,创作崇尚于岭南派和新金陵画派。几十年来,孜孜不倦,笔耕不辍,天天作业,雷打不动。出版有两本画集。从默默无闻的爱好者成为著名的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现为开封新大梁画院院长,受聘为开封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第二届)。

吉祥图

阅尽人间春色

晨曦

印象黄山朝天歌

峡江泊舟

暮归

满地黄花堆积

画 之 境 界 在“ 象 外 之 象 ”,正 如南 齐 谢 赫 所 云 :“ 若 拘 以 体 物 ,则 未见 精 粹 ;若 取 之 外 象 ,方 厌 膏 腴 ,可谓 微 妙 也 。”此“ 取 之 象 外 ”,便 是 画外 之 境 。 亦 如 司 空 图 所 谓“ 超 乎 象外 ,得 其 环 中 ”,此“ 环 中 ”——“ 空虚”之处便是意境所在之处;此空境便 可 上 升 为“ 道 ”。“ 道 ”所 包 含 的 不仅 是 绘 画 形 象 的“ 有 ”,更 是 象 外 之

“无”,“无”又即是“有”。“技近乎道”这是艺术追求的境界。

乙未春月,与书画同道耘耕、保国等共赏李均戍先生的绘画。观后,心有所动,以为先生绘画非仅求物象之似、位置经营,而妙在“空虚”之处。绘画有意境,便有绘画的咀嚼之处。余以为此正是先生绘画经营之微妙也。

《梦逐河源》中 12 只鸭子主次分明,各具神态,惟妙惟肖,前后左右顾盼呼应,画中突出了领头鸭子的鸣叫与期盼。《似闲庭》着眼于公鸡母鸡之和 谐 ,那 种 悠 闲 的 动 态 之 美 跃 然 纸上。《必有我师》画 3 只水鸟,水墨浓淡笔笔分明,妙造之境不言而喻。《曙光》

一画,葫芦架下画一马,初不解其意。先生解释曰:葫芦喻为麻将之胡,马上画葫芦,即为“马上胡”,也即“曙光”所在。我等大笑,释然。先生的绘画正是追求这种含蓄空灵的意境美。意境之美在于抒情、言志,有此,便有了画中的诗意。

当然,意境的营造来源于对真实生活的细致观察与体味。先生绘画在营造意境的同时,注重细致入微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如《牵牛闲话》,乍看似蟋蟀争斗,实则为蟋蟀一公一母激情嬉戏耳。这一公一母之蟋蟀的表现,蟋蟀施以工笔,极尽精致,雄蟋蟀荡起翅膀唧唧吱吱,此非深入研究不得其形、其势。画中又以牵牛花象征两只蟋蟀之间的爱情,画面虽简,而寓意尤深。又见先生的山水画善用水墨淡彩表现缭绕的云雾,亦实亦虚,给人以虚幻想象的空间。这些都是对自然生活的观察所得。

中国画特别讲究笔墨,笔墨之法至黄宾虹的“五笔、七墨”愈加丰富,故中国画舍弃笔墨而无他。所谓谢

赫的“六法”之中的首要“气韵生动”的无形之境皆需妙用笔墨而成,一切

“象外之象”都是由“有形之象”的笔墨来营造。所以,均戍先生潜心研究笔墨,或以“以水化墨、以墨化水,以彩化墨、以墨化彩”,或以浓淡水墨一笔出之,甚为讲究。如《似闲庭》芭蕉之用墨、大写意《神荷》之用彩,皆有欣赏咀嚼之处。

均戍先生学画数十年,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师传统,师造化。初以任伯年绘画为基,后转益多师,如师法齐白石,多以工笔画草虫,以大写意画花卉。在均戍先生的画中,尚可见到潘天寿、徐悲鸿、李苦禅等中国画大师的影子。

先生绘画品种较多,花鸟、山水、写意、工笔皆擅。然先生每每谦虚,不以画家自居,朋友提及,无不赞其忠厚。我初识先生便得先生之信任,嘱以写文评价。我不擅绘事,仅以初读先生绘画作品得一二肤浅之感受,言几句门外之语,若也能充作先生作品集之序,亦幸甚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