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复活一个时代 -...

1
征稿启事 《西安日报》“阅读与思考”专栏,以 书籍为媒介,以思考为宗旨,致力于打造 有质量的读书分享与交流平台,长期面 向广大读者征集书评稿件。您可以用书 评的方式推荐文学、社科、政经、管哲、童 书、学术著作等,发表您对某部经典之作 的阅读感悟,或者推荐某部著作的优秀 序言等。字数 1500 字左右。 主持人:刘海宏 电话: (029)88216530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西安市南二环太白立交 东南角西安日报社理论评论部 荐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金融 学教授、金融工程中心主任罗闻全,长期致 力于用生物学进化论来解释人类行为、市 场行为、金融市场,并因此提出适应性市场 假说,开创了生物金融学。罗闻全所著的 《适应性市场》一书,将神经科学、进化论、 计量经济学、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知识 融合起来,系统阐述了适应性市场假说,强 调人的理性与不理性并存,指出这是由进 化力量塑造出的人类特征。 作者认为,人们普遍存在行为偏差,但 人本质上是学习和适应性动物,可以基于 过去的经验、自己的观察等方式来修改直 觉;同样,由于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够进行 前瞻性分析,在不断试错过程中更新自己 的经验。金融市场的运转,从根本上受到 人的上述特征影响,即市场会与众多主体 的行动、学习、相互适应等产生复杂的互 动,市场本身也会在适应中发展,这对于金 融监管提出了同步发展的要求。 这本书讨论了心理学家发现并梳理的 行为偏差,指出诸如损失、厌恶等行为偏差 广泛适用于交易者、投资者、金融机构管理 者、监管者。作者认为,行为偏差是人天生 的提前预测和计划倾向的结果,之所以表 现出偏差,是因为这些认知倾向是在非金 融情境下形成,却被错误地应用在了金融 投资的环境、情境之中。 因为行为偏差的广泛存在,理性经济 人其实是不成立的。特别是在对待金钱 (利润、利益、损失、成本)的问题上,人要作 出准确的、调和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选 择,难上加难。作者援引神经科学的研究 指出,大脑不会“理性地”处理回报和损失, 尤其是对于不同时间跨度的价值的处理, 更是表现出追求短期既而忽视长期的倾 向。这也应验了凯恩斯的观点,人被自己 的动物精神所控制。“恐惧、贪婪、快乐和痛 苦是金融行为的主要驱动力”。 人的决策过程,与理性经济人的超理 性相距甚远。但对有效市场假说深信不疑 的许多人,即便认识到、也承认现实中的人 与理性经济的人存在差别,市场上经常出 现的群体性非理性行为也能佐证这一点, 但依然试图淡化这种差别。作者指出,无 论是金融史上的若干记录,还是我们能够 观测到的金融市场实际运转情况,都表明 理性投资者对于错误判断的迷信—“理 性在生物意义上太有限了”。 这本书以进化生物学的视角梳理了人 类进化历程,指出不但是人,而且其他每个 物种,都是由突变、竞争和自然选择所塑造 的应对环境改变的结果。作者提出的适应 性市场假说,是在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的基 础上构建的,而主流经济学即 20 世纪中期 由萨缪尔森建立的经济学,地基是物理学, 后者符合优雅数学推导的思想,但前者能 够更好地反映个体的人以及群体、社会在 复杂情境中的选择。 作者以适应性市场假说,叙述对冲基 金是如何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默默无闻发 展到今天广为人知的状态。对冲基金之所 以会在金融市场中找到大量的切入机会, 说到底是因为,一直到 20 世纪末金融市场 主要依托主流经济学的观念、方法和模 型。而对冲基金的操盘者往往会将市场、 机构、投资者个体都认为是生物体一样具 有适应能力的对象。 市场的不稳定,很多情况下呈现出自 发摆动的特征,市场无效率的程度也会随 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依照适应性市场假 说,外部市场风险的增大,市场波动性的增 强,就越应该注重做好风险与回报权衡,要 更好地优化投资组合,进行被动投资;因为 资产类别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因而今天通 过资产配置来管理风险的效率会下降;长线 投资面临损失的可能性增大,投资者需要更 为积极主动地管理风险—这些均是与传 统投资观念和理论背道而驰的判断。 这本书还以适应性市场假说的视角,重 新审视了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强调应 从金融生态系统的建立、运转和破坏来看待 金融危机。作者罗列了金融危机发生后,不 同观点立场的经济学家等对于危机成因的 解释,认为不能简单化、直接化地用华尔街 投行及交易员的贪婪、监管部门渎职及监管 规则繁冗而难以操作等因素来推导成因。 书中的观点是,在金融危机最基础的层面 上,贪婪压倒了恐惧,因为系统中各层级的 人无视变化的环境,反过来适应了高风险操 作。在危机之前,人们已经适应了“长期缓 和的环境”,而忘记了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 要主动调整、再适应才能生存发展。 依照适应性市场假说,传统的风险管 理、危机管理,之所以在 2008 年金融危机 期间显得失效、过时,是因为管控风险的机 制所适应的是市场常态运行的状况,如果 监管机制、内控机制一成不变,就很可能让 监管变成刻舟求剑。 作者举例分析,诸如美国国家运输安 全委员会的运行机制,该委员会没有监管 职能,专司搜集与分析事实,积极与公众进 行沟通,让交通运输领域的事故苗头、潜在 问题以及事故成因等可以以全貌的方式呈 现在公众面前。因此,作者建议,剥离金融 监管部门与被监管者之间过于密切的关 系,促成没有利益勾连的新型监管调查机 构产生,增加市场信息的透明度,让投资者 获得更为充分和准确的信息,并通过更为 严厉的法律连带责任,促使金融机构适应 责任化的运转方式美国生物金融学创始人罗闻全在《适应性市场》一书中开创性地 提出“适应性市场假说”。他认为,人本质上是学习和适应性动物,可 以基于经验、观察等方式修改直觉;同时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前瞻性分 析,在不断试错过程中更新经验。金融市场运转受人的上述特征影 响,更多适用进化生物学原理,在适应中发展。从这个角度审视金融 市场,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以进化生物学视角审视金融市场 郑渝川 窗外,山野苍翠欲滴,鳞次栉比的楼群 静默无语。几天来读完方英文的《群山绝 响》,虽然囫囵吞枣,但被语言文字、故事情 节一路牵引,牵肠挂肚,这恋爱般的感觉着 实让人沉迷。我轻轻合上书页,看着小说 封面水墨点染的写意远山,脑海里浮现一 句流传甚广的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 少年。 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写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事。作品讲 述了一群正值芳华的少年男女元尚婴、田 信康、马广玲等人,他们正值青春萌芽期, 伴随他们不断成长的是现实生活的变幻无 常和人生命运的种种考验。有评价说,这 本书“深刻而艺术地让那个时代复活,并向 我们鲜活地展示了那个时代”,“以一种管 中窥豹、滴水见阳光的风格,从轮廓到细部 鲜活地丰富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深层体会 与认知。” 读《群山绝响》,感受最深的是小说散 发的温情与诗意。看到元尚婴初中毕业和 班主任、同学们依依惜别唱起颂歌;他因为 出身问题没有资格上高中,被母亲催促硬 着头皮去找柳会计、马会计、邱干事给推荐 表盖章;看到他崇拜地学习村里的插秧高 手,沉醉在秧田的农事里暗暗模仿,希望在 水田里也能画出高贵雅致的图画来……在 那个年代贫寒窘迫的生活场景里,在主人 公一波三折的求学故事里,我看到的不是 哀叹,不是愤懑,是天高云淡的诗意与豁 达,是辽阔旷远的胸襟与气度,是无处不在 的温情与革命浪漫主义精神。那随时随地 响起的歌声,在破旧的教室里,操场上,在 荒凉漆黑的夜里,在诗情画意的稻田边,在 混沌泥泞的山路上。形形色色的语录歌, 颂歌,民歌,带着历史的温度,把我们带回 那个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精神世界却激情 燃烧的岁月。想起主人公元尚婴,深夜去 找大队柳会计盖章返回的路上,伸手不见 五指,他举着一根火柴头,大声唱着歌壮 胆:“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 不如毛主席亲……”唱着唱着,似乎天上的 星顿时亮了,地上也能看得清了,他感到了 人间的温暖,幻想着天亮之后,太阳升起时 的光明和喜悦。 《群山绝唱》,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灵 动婉约的陕南山区民俗风情图。年三十 早上,早起扫完雪,一进堂屋,桌上摆着 四个盘子:一盘柿饼,一盘核桃,一盘栗 子,一盘糖片,还有四碗大瓣儿的玉米粒 酿成的黄酒;除夕之夜,家里所有人都像 是被请的客人似的,脚步微动在酒席的 外围,你谦我让着,谁也不肯首先入座; 大门外风雪交加,摇头晃脑唱着吉祥调 的送财神老汉被迎进屋上座;大年三十 午夜时分,大家打着灯笼去给祖坟上亮; “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除夕之 夜每一间房间,每一处拐角,至少要燃起 一盏灯;火塘里柴火丰盛,猫卧在那里自 舔爪子,狗醉卧在堂屋赖着不动……看 到这些生动的描述,实在是倍感亲切。 那些童年里关于老家有些模糊的记忆、 那些依然出现在父母嘴里的风俗俚语、 那些母亲总爱回忆的陈年旧事、都与小 说里的情节无比吻合,在眼前鲜活起 来。《群山绝唱》这部小说字里行间流淌的 乡音、乡情、乡韵,像是秦岭山地里一条清 澈的小河,甘甜清冽,潺潺流淌,浅吟低唱 着一路向前,可能它的方向不是大江大 海,可是它带着满眼翠色,满目清纯,点亮 我们的眼睛,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停下脚 步,掬一捧清凉入口,心旷神怡。 语言的准确与优美,是我读《群山绝 响》的另一个感受。其实,我一开始想到的 是幽默,因为读到很多地方,自己都会不由 自主地笑出声来。有人评价方英文的文 章,说他的语言幽默,是别人学不来的,但 方英文对此并不完全认同。他说他主张众 生平等,当他用写人的语言写动物,写动物 的语言写人的时候,立马产生了幽默的效 果,这本质上并不是幽默。方英文写景, “太阳已经照耀了所能看见的大部分地 方。那些背阴的去处,是一大片一大片 的,形状不规则的斑影,如同巨大的鸟翅 的斑影。只有等到来年二月,斑影才会被 明丽的阳光驱走。”写寒冷:“外面很黑,冷 风从袖口、裤口灌进来,像是一些冰凉的 筷子索吃冻肉”,“河床的临水处,全结了 薄冰。冰碴如锯齿,一律半透明,似乎是 月宫里嫦娥的裙摆。风与气瘆冷瘆冷的, 削得元尚婴的两个嘴角哆嗦又麻痹,直觉 出微微的疼感。”太多太多的地方,优美准 确的描写,丰富灵动的语言,或让人莞尔 一笑,或让人陷入沉思,或让人身临其境, 真的就如喝了一坛陈年的甘蔗酒,香气四 溢,回味悠长。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有趣的灵魂 窃窃私语,这世上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 趣的灵魂却是万里挑一,而又好看又有趣 的作家,真是可遇而不可求。读方英文的 这本《群山绝唱》,更是有这种感觉。 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写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 事。有人能从中读出温情与诗意,有人能感受到陕南山区的乡音、乡情、 乡韵;更多的人则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深刻而艺术地感知了那个时代。 一本书复活一个时代 李敏 一杯茶,普通人痛饮乃因口舌之渴,茶 友细品则是琢磨茶水中蕴含的山川况味。 读书如同喝茶,阅读不难,但要真正领会一 本书的深刻内涵,抵达作者所想表达的深 度往往并非易事。 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 4 位是斩获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 奖的文学大家。本书中, 4 位作家对 20 私藏书进行了阅读分享,其中有他们的阅 读体验,有他们与作者的交流,还有他们自 己的创作经历,当然也是站在读者角度的 一种解剖。透过这堂“读书课”,读者留下 最为深刻的印象莫过于,作家首先是一位 资深“读客”。 阅读,就要多读经典名著。提倡多读 经典名著,此乃老生常谈,但也不能不谈。 20 本书中, 4 位作家除各对自己一部作品 进行剖析外,其他无一例外将目光投向了 中外经典名著,如《老人与海》《包法利夫 人》《小王子》《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麦田里 的守望者》《长恨歌》《红高粱家族》等。相 信许多人也读过这些名著,但阅读经典的 体验到底与作家们有何不同,这才是最值 得我们深思之处。 许多人接触《朗读者》,是因为莱温斯 基主演的同名电影。事实上,原著呈现的 深刻内涵,现有光影艺术很难充分表达,还 有原著对主角汉娜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 诸如汉娜的自杀,在麦家看来,这样的结局 恰恰是作品艺术高度的呈现。汉娜最后的 选择并非人生的反转,更谈不上堕落,反而 是她不断成长和思想升华的结果。“汉娜在 没有觉醒前,认为尊严比生命更重要,觉醒 后发现忏悔是第一重要的事”。俗话讲,学 礼仪,知廉耻,懂敬畏。在数十年的学习 中,知识润物细无声般慢慢充实了汉娜的 精神世界,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她的思想觉 悟,使她明白更多是非,于是,不可避免地 展开了对自己前半段不堪人生的正视与深 刻的反思,这才是汉娜最终选择以最为激 烈的方式,与自己前半生决裂的根本原因 所在。 4 位作家的阅读体验告诉我们,经典 名著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主要在于这些 作品可以抵达人性的最深处,可以站在人 类文明发展的更高点。换言之,经典名著 区别于普通作品的关键之处在于,其呈现 的是一个更接近事物本真的视角。 阅读,就要善于由此及彼。理想的阅 读,并不是“就书论书”,而是能够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4 位作家并没有满足于作品呈 现的书面意义,而是通过“旁系”阅读,对作 家成长经历、作品创作背景,以及作品可能 映照的社会现实等进行深入打捞。正是因 为通过对大量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所以 作家们总能“生成”更为特别的结晶。 几乎每位作家,都有大量阅读的习 惯。这不是一种机械的阅读“刷卡”,而是 对经典精华的日积月累。像苏童除了解读 《城堡》,还用大量笔墨对卡夫卡的《变形 记》《饥饿艺术家》等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在苏童看来,至少在精神层面,卡夫卡的所 有作品都是一体的,“他的每部小说看似不 是在写现实,但其实处处都在写现实,这些 小说被赋予了哲学意义,其实就是人类生 活做出的某种预言和判断”。也正是对卡 夫卡有了更多了解,所以透过《城堡》这部 作品,苏童更加深切地认识到,虽然“有一 个地方我们永远无法抵达”,但人的骨子 里,还是需要百折不挠的力量。 在书中,作家们并没有阐释延伸阅读 的方向和范围,但从他们的阅读体验看,读 者或许可以琢磨出规律, 即阅读是“我随我心”, 兴趣是最大的牵引 力。或者说,兴趣 的深度,影响“旁 系”阅读的广度。 经典名著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主要在于这些作品可以抵达人性 的最深处,可以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点。换言之,经典名著区别于 普通作品的关键之处在于,其呈现的是一个更接近事物本真的视角。 作家首先是一位资深“读客” 禾刀 我喜欢读笔记,特别是旧笔记,了解古人的情趣, 是一种享受。笔记,是旧时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 作体裁,内容大都为记见闻,辨名物,释古语,述史事, 写情景。其异名则有随笔、笔谈、杂识、札记等。读历 史笔记大致分为:鬼神仙怪类笔记,在魏晋时期十分盛 行,是当时笔记的主流,如《博物志》《搜神记》《酉阳杂 俎》《阅微草堂笔记》等。历史掌故类笔记,主要记录掌 故遗事、民情风俗、人物轶闻和山川景物等,如《隋唐嘉 话》《涑水记闻》《归田录》《梦粱录》,《辍耕录》,《菽园杂 记》《七修类稿》《涌幢小品》《广阳杂记》等。考据辨证 类笔记,如《封氏闻见记》《资暇录》《梦溪笔谈》《容斋随 笔》《日知录》等。 如《世说新语》,刘义庆本来只想把前人趣事逸闻 编撰成册,但无论从社会、政治,还是语言、文学的角 度,都有极高的价值,也实在算得上常读常新的汉语典 籍。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 校尉。”区区三句话,写活了一个好酒的狂士。 “王子猷 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 ‘暂住何烦尔!’王 啸咏良久,直指竹曰: ‘何可一日无此君?’”雅人深致, 跃然纸上。 掌故最早是官名,亦称掌固,西汉开始设置,属太 常,主要职责是“熟习礼乐制度等典章故事,备咨询”。 后来把各种关于典章制度及相关人物的遗闻轶事称 为掌故。 历朝历代都有人说掌故,且能说得妙趣横生。李 白有天才俊逸之誉,每与人谈论, “皆成句读,如春葩丽 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这是王 仁裕编撰的《开元天宝遗事》中的段子。像《鹤林玉露》 《武林旧事》《容斋随笔》,一直到明清的《扬州画舫录》 《啸亭杂录》等等史料笔记,也都是掌故丛书,里面是令 人目不暇接的逸闻趣事。余怀记述晚明秦淮风月的 《板桥杂记》同样如此,文字雅丽,清隽可喜。 笔记所载,多是琐碎片断,但因有闻即记,较官修 史籍生动真切,其中不少资料还为正史所不载。笔记 也记录了一些传闻不确、考订不严的东西。正式把笔 记用于书名的始于北宋的宋祁,著有《笔记》三卷。明 人胡应麟将笔记分为“志怪”、 “传奇”、 “杂录”、 “丛谈”、 “辨订”、 “箴规”等六类。 明末清初的余怀,写了一本《板桥杂记》。板桥, 即江苏南京长板桥。自东向西,过了板桥,就是旧院。 这里“妓家鳞次,比室而居”。杂记中,记雅游,记丽品, 记轶事。余怀将见闻写成书,据实记录。时至今日,这 书成了难得的史料。如其中所记的:秦淮灯船毕集, “火龙蜿蜒,光耀天地”;夏日,裙屐少年提篮挈盒,高声 唱卖: “逼汗草,茉莉花”; “市肆精洁异常,香囊云履,名 酒佳茶,饧糖小菜,箫管瑟琴,并皆上品”; “丁继之扮张 驴儿娘,张燕筑扮宾头卢,朱维章扮武大郎,皆妙绝一 时”等。这些记载都有助于了解当年秦淮的风俗民情。 事物常在人们不经意时变动。如果当时没有留 下记录,时过境迁,也就鲜为人知了。所以,爱写笔记 的,不妨将最熟悉最感兴趣的,雅俗兼收,巨细不漏,记 录其详情,保留其原貌。由于它真实,生命力就强;由 于它详细,可读性就大。这样写,现在似乎无用,而将 来也许有益。 当代有人爱写笔记,写得很好。黄裳在《珠还记 幸》中写道:他收到抄去的几十张纸片,是他多年收集 的名人墨迹,其中有梁漱溟、胡风、吴晗、钱钟书、杨绛、 郭沫若、朱自清、茅盾等人的。这些不仅是精美的书法 作品,而且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他将收集的资料娓娓 道来,使人爱读,读了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极受 读者欢迎的巴金的《随想录》,也算是笔记之一种吧。 笔记,当然不如长篇巨著堂而皇之。不过,大有大的用 处,小也有小的用处。若干年后,这些笔记兴许比《板 桥杂记》更有意义呢。 看笔记 读掌故 王家年 适应性市场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美】罗闻全 译者:何平 出版时间:2018 年 7 月 群山绝响 作者:方英文 作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出版时间:2018 年 2 月 好好读书:名家给年轻人的读书课 作者:麦家 苏童 阿来 马家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8 年 8 月 日用之道 作者:高一强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年 8 月 器物之中藏着有关生命的故事。好的器物,像 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世界的大门。本书分为“以物 抵心”“日用之器”“日用之道”“文化转徙”“看见设 计”“日用之美”六个方面,具体而微,记录和探寻人 与器物之间的关系与学问,细致品味器物使用时的 情景,唤醒旧日的回忆与情感,还原器物里真实的生 活方式以及隐含的智慧。 杂谈 阅读与思考 2018 年 10 月 14 日 星期日 www.xiancn.com 10 10 责编 刘海宏 见习编辑 张翼 视觉编辑 白刚 组版 杨艳 校对 艾芩

Transcript of 一本书复活一个时代 -...

征稿启事

《西安日报》“阅读与思考”专栏,以书籍为媒介,以思考为宗旨,致力于打造有质量的读书分享与交流平台,长期面向广大读者征集书评稿件。您可以用书评的方式推荐文学、社科、政经、管哲、童书、学术著作等,发表您对某部经典之作的阅读感悟,或者推荐某部著作的优秀序言等。字数1500字左右。

主持人:刘海宏电话:(029)88216530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西安市南二环太白立交

东南角西安日报社理论评论部

荐 读

”“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金融工程中心主任罗闻全,长期致力于用生物学进化论来解释人类行为、市场行为、金融市场,并因此提出适应性市场假说,开创了生物金融学。罗闻全所著的《适应性市场》一书,将神经科学、进化论、计量经济学、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知识融合起来,系统阐述了适应性市场假说,强调人的理性与不理性并存,指出这是由进化力量塑造出的人类特征。

作者认为,人们普遍存在行为偏差,但人本质上是学习和适应性动物,可以基于过去的经验、自己的观察等方式来修改直觉;同样,由于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够进行前瞻性分析,在不断试错过程中更新自己的经验。金融市场的运转,从根本上受到人的上述特征影响,即市场会与众多主体的行动、学习、相互适应等产生复杂的互动,市场本身也会在适应中发展,这对于金融监管提出了同步发展的要求。

这本书讨论了心理学家发现并梳理的行为偏差,指出诸如损失、厌恶等行为偏差广泛适用于交易者、投资者、金融机构管理者、监管者。作者认为,行为偏差是人天生的提前预测和计划倾向的结果,之所以表现出偏差,是因为这些认知倾向是在非金融情境下形成,却被错误地应用在了金融投资的环境、情境之中。

因为行为偏差的广泛存在,理性经济

人其实是不成立的。特别是在对待金钱(利润、利益、损失、成本)的问题上,人要作出准确的、调和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选择,难上加难。作者援引神经科学的研究指出,大脑不会“理性地”处理回报和损失,尤其是对于不同时间跨度的价值的处理,更是表现出追求短期既而忽视长期的倾向。这也应验了凯恩斯的观点,人被自己的动物精神所控制。“恐惧、贪婪、快乐和痛苦是金融行为的主要驱动力”。

人的决策过程,与理性经济人的超理性相距甚远。但对有效市场假说深信不疑的许多人,即便认识到、也承认现实中的人与理性经济的人存在差别,市场上经常出现的群体性非理性行为也能佐证这一点,但依然试图淡化这种差别。作者指出,无论是金融史上的若干记录,还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金融市场实际运转情况,都表明理性投资者对于错误判断的迷信——“理性在生物意义上太有限了”。

这本书以进化生物学的视角梳理了人类进化历程,指出不但是人,而且其他每个物种,都是由突变、竞争和自然选择所塑造的应对环境改变的结果。作者提出的适应性市场假说,是在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的基础上构建的,而主流经济学即20世纪中期由萨缪尔森建立的经济学,地基是物理学,后者符合优雅数学推导的思想,但前者能够更好地反映个体的人以及群体、社会在

复杂情境中的选择。作者以适应性市场假说,叙述对冲基

金是如何从 20世纪 90年代初默默无闻发展到今天广为人知的状态。对冲基金之所以会在金融市场中找到大量的切入机会,说到底是因为,一直到20世纪末金融市场主要依托主流经济学的观念、方法和模型。而对冲基金的操盘者往往会将市场、机构、投资者个体都认为是生物体一样具有适应能力的对象。

市场的不稳定,很多情况下呈现出自发摆动的特征,市场无效率的程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依照适应性市场假说,外部市场风险的增大,市场波动性的增强,就越应该注重做好风险与回报权衡,要更好地优化投资组合,进行被动投资;因为资产类别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因而今天通过资产配置来管理风险的效率会下降;长线投资面临损失的可能性增大,投资者需要更为积极主动地管理风险——这些均是与传统投资观念和理论背道而驰的判断。

这本书还以适应性市场假说的视角,重新审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强调应从金融生态系统的建立、运转和破坏来看待金融危机。作者罗列了金融危机发生后,不同观点立场的经济学家等对于危机成因的解释,认为不能简单化、直接化地用华尔街投行及交易员的贪婪、监管部门渎职及监管规则繁冗而难以操作等因素来推导成因。

书中的观点是,在金融危机最基础的层面上,贪婪压倒了恐惧,因为系统中各层级的人无视变化的环境,反过来适应了高风险操作。在危机之前,人们已经适应了“长期缓和的环境”,而忘记了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要主动调整、再适应才能生存发展。

依照适应性市场假说,传统的风险管理、危机管理,之所以在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显得失效、过时,是因为管控风险的机制所适应的是市场常态运行的状况,如果监管机制、内控机制一成不变,就很可能让监管变成刻舟求剑。

作者举例分析,诸如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运行机制,该委员会没有监管职能,专司搜集与分析事实,积极与公众进行沟通,让交通运输领域的事故苗头、潜在问题以及事故成因等可以以全貌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因此,作者建议,剥离金融监管部门与被监管者之间过于密切的关系,促成没有利益勾连的新型监管调查机构产生,增加市场信息的透明度,让投资者获得更为充分和准确的信息,并通过更为严厉的法律连带责任,促使金融机构适应责任化的运转方式。

美国生物金融学创始人罗闻全在《适应性市场》一书中开创性地

提出“适应性市场假说”。他认为,人本质上是学习和适应性动物,可

以基于经验、观察等方式修改直觉;同时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前瞻性分

析,在不断试错过程中更新经验。金融市场运转受人的上述特征影

响,更多适用进化生物学原理,在适应中发展。从这个角度审视金融

市场,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以进化生物学视角审视金融市场■郑渝川

窗外,山野苍翠欲滴,鳞次栉比的楼群静默无语。几天来读完方英文的《群山绝响》,虽然囫囵吞枣,但被语言文字、故事情节一路牵引,牵肠挂肚,这恋爱般的感觉着实让人沉迷。我轻轻合上书页,看着小说封面水墨点染的写意远山,脑海里浮现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写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事。作品讲述了一群正值芳华的少年男女元尚婴、田信康、马广玲等人,他们正值青春萌芽期,伴随他们不断成长的是现实生活的变幻无常和人生命运的种种考验。有评价说,这本书“深刻而艺术地让那个时代复活,并向我们鲜活地展示了那个时代”,“以一种管中窥豹、滴水见阳光的风格,从轮廓到细部鲜活地丰富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深层体会与认知。”

读《群山绝响》,感受最深的是小说散发的温情与诗意。看到元尚婴初中毕业和班主任、同学们依依惜别唱起颂歌;他因为出身问题没有资格上高中,被母亲催促硬着头皮去找柳会计、马会计、邱干事给推荐表盖章;看到他崇拜地学习村里的插秧高手,沉醉在秧田的农事里暗暗模仿,希望在水田里也能画出高贵雅致的图画来……在那个年代贫寒窘迫的生活场景里,在主人

公一波三折的求学故事里,我看到的不是哀叹,不是愤懑,是天高云淡的诗意与豁达,是辽阔旷远的胸襟与气度,是无处不在的温情与革命浪漫主义精神。那随时随地响起的歌声,在破旧的教室里,操场上,在荒凉漆黑的夜里,在诗情画意的稻田边,在混沌泥泞的山路上。形形色色的语录歌,颂歌,民歌,带着历史的温度,把我们带回那个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精神世界却激情燃烧的岁月。想起主人公元尚婴,深夜去找大队柳会计盖章返回的路上,伸手不见五指,他举着一根火柴头,大声唱着歌壮胆:“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唱着唱着,似乎天上的星顿时亮了,地上也能看得清了,他感到了人间的温暖,幻想着天亮之后,太阳升起时的光明和喜悦。

《群山绝唱》,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灵动婉约的陕南山区民俗风情图。年三十早上,早起扫完雪,一进堂屋,桌上摆着四个盘子:一盘柿饼,一盘核桃,一盘栗子,一盘糖片,还有四碗大瓣儿的玉米粒酿成的黄酒;除夕之夜,家里所有人都像是被请的客人似的,脚步微动在酒席的外围,你谦我让着,谁也不肯首先入座;大门外风雪交加,摇头晃脑唱着吉祥调的送财神老汉被迎进屋上座;大年三十午夜时分,大家打着灯笼去给祖坟上亮;

“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除夕之夜每一间房间,每一处拐角,至少要燃起一盏灯;火塘里柴火丰盛,猫卧在那里自舔爪子,狗醉卧在堂屋赖着不动……看到这些生动的描述,实在是倍感亲切。那些童年里关于老家有些模糊的记忆、那些依然出现在父母嘴里的风俗俚语、那些母亲总爱回忆的陈年旧事、都与小说里的情节无比吻合,在眼前鲜活起来。《群山绝唱》这部小说字里行间流淌的乡音、乡情、乡韵,像是秦岭山地里一条清澈的小河,甘甜清冽,潺潺流淌,浅吟低唱着一路向前,可能它的方向不是大江大海,可是它带着满眼翠色,满目清纯,点亮我们的眼睛,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停下脚步,掬一捧清凉入口,心旷神怡。

语言的准确与优美,是我读《群山绝响》的另一个感受。其实,我一开始想到的是幽默,因为读到很多地方,自己都会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有人评价方英文的文章,说他的语言幽默,是别人学不来的,但方英文对此并不完全认同。他说他主张众生平等,当他用写人的语言写动物,写动物的语言写人的时候,立马产生了幽默的效果,这本质上并不是幽默。方英文写景,

“太阳已经照耀了所能看见的大部分地方。那些背阴的去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形状不规则的斑影,如同巨大的鸟翅

的斑影。只有等到来年二月,斑影才会被明丽的阳光驱走。”写寒冷:“外面很黑,冷风从袖口、裤口灌进来,像是一些冰凉的筷子索吃冻肉”,“河床的临水处,全结了薄冰。冰碴如锯齿,一律半透明,似乎是月宫里嫦娥的裙摆。风与气瘆冷瘆冷的,削得元尚婴的两个嘴角哆嗦又麻痹,直觉出微微的疼感。”太多太多的地方,优美准确的描写,丰富灵动的语言,或让人莞尔一笑,或让人陷入沉思,或让人身临其境,真的就如喝了一坛陈年的甘蔗酒,香气四溢,回味悠长。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有趣的灵魂窃窃私语,这世上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却是万里挑一,而又好看又有趣的作家,真是可遇而不可求。读方英文的这本《群山绝唱》,更是有这种感觉。

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写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

事。有人能从中读出温情与诗意,有人能感受到陕南山区的乡音、乡情、

乡韵;更多的人则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深刻而艺术地感知了那个时代。

一本书复活一个时代■李敏

一杯茶,普通人痛饮乃因口舌之渴,茶友细品则是琢磨茶水中蕴含的山川况味。读书如同喝茶,阅读不难,但要真正领会一本书的深刻内涵,抵达作者所想表达的深度往往并非易事。

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 4位是斩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文学大家。本书中,4位作家对 20本私藏书进行了阅读分享,其中有他们的阅读体验,有他们与作者的交流,还有他们自己的创作经历,当然也是站在读者角度的一种解剖。透过这堂“读书课”,读者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莫过于,作家首先是一位资深“读客”。

阅读,就要多读经典名著。提倡多读经典名著,此乃老生常谈,但也不能不谈。20本书中,4位作家除各对自己一部作品进行剖析外,其他无一例外将目光投向了中外经典名著,如《老人与海》《包法利夫人》《小王子》《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麦田里的守望者》《长恨歌》《红高粱家族》等。相信许多人也读过这些名著,但阅读经典的

体验到底与作家们有何不同,这才是最值得我们深思之处。

许多人接触《朗读者》,是因为莱温斯基主演的同名电影。事实上,原著呈现的深刻内涵,现有光影艺术很难充分表达,还有原著对主角汉娜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诸如汉娜的自杀,在麦家看来,这样的结局恰恰是作品艺术高度的呈现。汉娜最后的选择并非人生的反转,更谈不上堕落,反而是她不断成长和思想升华的结果。“汉娜在没有觉醒前,认为尊严比生命更重要,觉醒后发现忏悔是第一重要的事”。俗话讲,学礼仪,知廉耻,懂敬畏。在数十年的学习中,知识润物细无声般慢慢充实了汉娜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她的思想觉悟,使她明白更多是非,于是,不可避免地展开了对自己前半段不堪人生的正视与深刻的反思,这才是汉娜最终选择以最为激烈的方式,与自己前半生决裂的根本原因所在。

4位作家的阅读体验告诉我们,经典名著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主要在于这些

作品可以抵达人性的最深处,可以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点。换言之,经典名著区别于普通作品的关键之处在于,其呈现的是一个更接近事物本真的视角。

阅读,就要善于由此及彼。理想的阅读,并不是“就书论书”,而是能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4位作家并没有满足于作品呈现的书面意义,而是通过“旁系”阅读,对作家成长经历、作品创作背景,以及作品可能映照的社会现实等进行深入打捞。正是因为通过对大量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所以作家们总能“生成”更为特别的结晶。

几乎每位作家,都有大量阅读的习惯。这不是一种机械的阅读“刷卡”,而是对经典精华的日积月累。像苏童除了解读《城堡》,还用大量笔墨对卡夫卡的《变形记》《饥饿艺术家》等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在苏童看来,至少在精神层面,卡夫卡的所有作品都是一体的,“他的每部小说看似不是在写现实,但其实处处都在写现实,这些小说被赋予了哲学意义,其实就是人类生活做出的某种预言和判断”。也正是对卡

夫卡有了更多了解,所以透过《城堡》这部作品,苏童更加深切地认识到,虽然“有一个地方我们永远无法抵达”,但人的骨子里,还是需要百折不挠的力量。

在书中,作家们并没有阐释延伸阅读的方向和范围,但从他们的阅读体验看,读者或许可以琢磨出规律,即阅读是“我随我心”,兴 趣 是 最 大 的 牵 引力。或者说,兴趣的深度,影响“旁系”阅读的广度。

经典名著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主要在于这些作品可以抵达人性

的最深处,可以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点。换言之,经典名著区别于

普通作品的关键之处在于,其呈现的是一个更接近事物本真的视角。

作家首先是一位资深“读客”■禾刀

我喜欢读笔记,特别是旧笔记,了解古人的情趣,是一种享受。笔记,是旧时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内容大都为记见闻,辨名物,释古语,述史事,写情景。其异名则有随笔、笔谈、杂识、札记等。读历史笔记大致分为:鬼神仙怪类笔记,在魏晋时期十分盛行,是当时笔记的主流,如《博物志》《搜神记》《酉阳杂俎》《阅微草堂笔记》等。历史掌故类笔记,主要记录掌故遗事、民情风俗、人物轶闻和山川景物等,如《隋唐嘉话》《涑水记闻》《归田录》《梦粱录》,《辍耕录》,《菽园杂记》《七修类稿》《涌幢小品》《广阳杂记》等。考据辨证类笔记,如《封氏闻见记》《资暇录》《梦溪笔谈》《容斋随笔》《日知录》等。

如《世说新语》,刘义庆本来只想把前人趣事逸闻编撰成册,但无论从社会、政治,还是语言、文学的角度,都有极高的价值,也实在算得上常读常新的汉语典籍。“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区区三句话,写活了一个好酒的狂士。“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雅人深致,跃然纸上。

掌故最早是官名,亦称掌固,西汉开始设置,属太常,主要职责是“熟习礼乐制度等典章故事,备咨询”。后来把各种关于典章制度及相关人物的遗闻轶事称为掌故。

历朝历代都有人说掌故,且能说得妙趣横生。李白有天才俊逸之誉,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这是王仁裕编撰的《开元天宝遗事》中的段子。像《鹤林玉露》《武林旧事》《容斋随笔》,一直到明清的《扬州画舫录》《啸亭杂录》等等史料笔记,也都是掌故丛书,里面是令人目不暇接的逸闻趣事。余怀记述晚明秦淮风月的《板桥杂记》同样如此,文字雅丽,清隽可喜。

笔记所载,多是琐碎片断,但因有闻即记,较官修史籍生动真切,其中不少资料还为正史所不载。笔记也记录了一些传闻不确、考订不严的东西。正式把笔记用于书名的始于北宋的宋祁,著有《笔记》三卷。明人胡应麟将笔记分为“志怪”、“传奇”、“杂录”、“丛谈”、

“辨订”、“箴规”等六类。明末清初的余怀,写了一本《板桥杂记》。板桥,

即江苏南京长板桥。自东向西,过了板桥,就是旧院。这里“妓家鳞次,比室而居”。杂记中,记雅游,记丽品,记轶事。余怀将见闻写成书,据实记录。时至今日,这书成了难得的史料。如其中所记的:秦淮灯船毕集,

“火龙蜿蜒,光耀天地”;夏日,裙屐少年提篮挈盒,高声唱卖:“逼汗草,茉莉花”;“市肆精洁异常,香囊云履,名酒佳茶,饧糖小菜,箫管瑟琴,并皆上品”;“丁继之扮张驴儿娘,张燕筑扮宾头卢,朱维章扮武大郎,皆妙绝一时”等。这些记载都有助于了解当年秦淮的风俗民情。

事物常在人们不经意时变动。如果当时没有留下记录,时过境迁,也就鲜为人知了。所以,爱写笔记的,不妨将最熟悉最感兴趣的,雅俗兼收,巨细不漏,记录其详情,保留其原貌。由于它真实,生命力就强;由于它详细,可读性就大。这样写,现在似乎无用,而将来也许有益。

当代有人爱写笔记,写得很好。黄裳在《珠还记幸》中写道:他收到抄去的几十张纸片,是他多年收集的名人墨迹,其中有梁漱溟、胡风、吴晗、钱钟书、杨绛、郭沫若、朱自清、茅盾等人的。这些不仅是精美的书法作品,而且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他将收集的资料娓娓道来,使人爱读,读了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极受读者欢迎的巴金的《随想录》,也算是笔记之一种吧。笔记,当然不如长篇巨著堂而皇之。不过,大有大的用处,小也有小的用处。若干年后,这些笔记兴许比《板桥杂记》更有意义呢。

看笔记读掌故■王家年

适应性市场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作者:【美】罗闻全译者:何平出版时间:2018年7月

群山绝响作者:方英文作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时间:2018年2月

好好读书:名家给年轻人的读书课作者:麦家苏童 阿来 马家辉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年:2018年8月

日用之道作者:高一强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8月器物之中藏着有关生命的故事。好的器物,像

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世界的大门。本书分为“以物抵心”“日用之器”“日用之道”“文化转徙”“看见设计”“日用之美”六个方面,具体而微,记录和探寻人与器物之间的关系与学问,细致品味器物使用时的情景,唤醒旧日的回忆与情感,还原器物里真实的生活方式以及隐含的智慧。

杂 谈

阅读与思考2018年10月14日 星期日

www.xiancn.com1010 责编 刘海宏 见习编辑 张翼 视觉编辑 白刚组版 杨艳 校对 艾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