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Formosa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3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 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National Formosa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九十六學年度學生研究報告 食品加工產業分析~以順泰蜜餞為例 指導教授: 蔡璞 教授 學生學制: 日間部研究所 班級: 碩工一甲 姓名: 江世豪(19669130) 石建佳(19669137) 1

Transcript of National Formosa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

    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National Formosa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九十六學年度學生研究報告

    食品加工產業分析~以順泰蜜餞為例

    指導教授: 蔡璞 教授

    學生學制: 日間部研究所

    班級: 碩工一甲

    姓名: 江世豪(19669130)

    石建佳(19669137)

    1

  •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3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論文綱要.................................................5

    第二章 理論於文獻探討

    第一節 台灣密餞產業相關文獻.....................................6

    第三章 蜜餞延革

    第一節 蜜餞發展歷史............................................17

    第二節 蜜餞種類................................................18

    第三節 製作流程................................................20

    第四章 產業市場分析

    第一節 產業特性................................................23

    第二節 國內市場概要............................................24

    第三節 市場區隔................................................24

    第四節 競爭性產品與替代性產品..................................26

    第五節 產業生命週期............................................27

    第五章 個案研究

    第一節 順泰蜜餞食品............................................28

    第二節 順泰公司沿革............................................29

    第三節 順泰銷售地區分析........................................30

    第四節 順泰關鍵成功因素........................................30

    第五節 產業進入與退出障礙分析..................................31

    第六節 順泰蜜餞公司SWOT分析....................................32

    第六章 結果與討論

    2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蜜餞曾是台灣重要的產業之ㄧ,帶動台灣經濟發展。但曾幾何時,環境變遷,

    面對消費者嘗鮮的選擇心態與本土產業的陷入瓶頸,台灣蜜餞產業的風光不再。

    綜觀蜜餞產業之概況,可歸納出銷售數量據減之原因如下:

    一、大陸低價競爭,搶奪市場商機

    台灣蜜餞產業可說是見證了台灣食品出口業,在面臨大陸低價競爭下,被奪

    走市場商機最明顯的例子。早年台灣出口梅胚(醃漬梅)至日本市場,每年(民國

    85 年前)都有超過 28 億元的市場規模,但隨著大陸市場崛起,人力多而廉價,

    現在,這個市場已經被大陸取代,10 多年來的台灣蜜餞產業榮景快速沒落。

    二、定位休閒食品,經濟效益不大

    將蜜餞製程休閒食品,是銷售的新管道。但囿於蜜餞之傳統形象與國民生活

    水準提高,對零食品質與新鮮感的要求也提高,使得蜜餞食品與進口食品或其他

    零食競爭,勝出機會不大;且蜜餞產業已成品出口貨販售,經營附加成本增加,

    收益已大打折扣,市場的成長力道又不可預期,再再顯示經濟效益不大。

    三、傳統形象不佳,導致買慾降低

    蜜餞產業為我國傳統製造產業之ㄧ,時下許多蜜餞廠商仍保有舊有的經營型

    態與產製方式,對現今的社會型態、消費需求以及各種法令規章、科技文明未求

    深入了解,如此閉門造車,導致消費者對蜜餞的製作過程產生疑慮;且不肖廠商

    過度的添加人工味劑,或以大陸劣貨台灣包裝,再再都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四、行銷策略幾無,廠商單打獨鬥

    台灣蜜餞製造廠商大多沿襲子承父業的傳統,固時下廠商多為中小型規模的

    家族企業,並無代表性的主要領導廠商,雖可欣喜市場並未壟斷,但也顯示蜜餞

    市場規模無法擴大,廠商單打獨鬥,維持傳統行銷手法,銷售策略幾無,多數廠

    商未善用媒體、網路賦予銷售動能,自然無法拓展蜜餞市場。

    3

  • 針對上述四項,未使台灣蜜餞重返榮耀,成為如同鳳梨酥、太陽餅等具代表

    性的台灣伴手禮為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之ㄧ;讓消費者重拾對蜜餞的傳統感情,喜

    愛它的酸鹼甜滋味位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之二;提升台灣蜜餞業者之所得,使留住

    人才,發展地方產業特色,再造產業生機為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之三。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第一節研究動機,本研究提出幾項問題:(一)如何提升產品形象,使產

    業升級?(二)如何開拓國、內外市場?(三)如何提高產業公司營業產值,增加獲

    利?

    誠然,面對大陸市場廉價的優勢條件下,獲益不大。只有將操作品項從原本

    的原料、半成品改為成品輸出,積極開拓休閒食品及陞技保健市場,使產業升級。

    另外由於台灣對於蜜餞商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生產採取較高品質與衛生標

    準,大陸廠商目前依然不重視,故品質保證可說是台灣廠商打開國外市場競爭的

    最佳利器。

    隨著台灣國民所得提高,文化與生活水準早與世界接軌,對飲食方面,也日

    趨講究,傳統食品自應有所因應之道,顧宜提升蜜餞品質,重視製作衛生,更新

    設備;並配合地方特色與時下消費者的口味與習性,研發精緻性、養生性之健康

    休閒食品,賦予全新消費概念,使產品形象提升;並由政府輔導產品包裝與行銷,

    讓蜜餞也能成為台灣的形象品牌,與鳳梨酥、太陽餅等同列台灣暢銷之伴手禮,

    積極開發國內、外市場,以打開知名度,使能重新找回榮景。

    商品的多元化與獨特性,亦是重振台灣蜜餞風光之要法,除了研發多種口味

    外,上可研發餐飲、飲料專業料理用的梅子粉與梅子醬等,另製作梅酒、梅汁、

    梅醋、梅冰、梅精等等,希望能透過健康概念的訴求,擴大使用機會,以行銷手

    法史蜜餞轉型成時尚健康食品,賦予全新效能。

    75 年到 85 年左右台灣蜜餞產業繁榮發展,員林蜜餞產業的全盛時期也約

    在此 10 年光景,員林是以梅產品為產業重心,無論是台灣或員林蜜餞產業均是

    4

  • 以梅子為高比例產值,往年首要銷售對象為日本市場直至 85 年,日本廠商轉往

    大陸購買,以致產業業績逐年下降。但能發跡、興盛,必有其條件與模式,故如

    何從舊日榮景中找出蜜餞產業不受時空影響之有利條件,並從而規劃出台灣蜜餞

    產業的主要競爭策略與新的競爭模式,亦是本研究的重要方向。

    由於員林地區為台灣蜜餞產業發展重鎮,參考台灣區蜜餞工業同業公會 96

    年最新會員資料顯示,69 家會員中有 40 家廠址設於員林地區,員林地區蜜餞產

    業集中由此可見,員林蜜餞產業興衰可說是台灣蜜餞產業發展縮影,因此本研究

    即以員林地區為例來探討。

    綜上所述,本研究訂出具體的研究目的,並將於研究中透過相關理論與文獻

    探討,及個案研究的結果,以確認研究目的可行性。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分析員林蜜餞產業之現況。

    二、如何提升員林蜜餞產業之整體發展。

    三、透過上述分析結果,針對個案公司研擬競爭策略。

    第三節 論文綱要

    本論文第一章緒論係針對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論文綱要、研究流

    程作一概略的敘述。

    第二章理論與文獻探討則分二節,第一節為台灣蜜餞產業相關文獻,引介地

    方特色產業之探討、梅子加工技術改進之探討等相關文獻,並涵及國家發展之策

    略、政府相關的支援策略等;第二節為產業競爭策略的探討,本節首先列出台灣

    蜜餞產業生命週期模型,再敘說與本論文相關之競爭策略:SWOT 分析、競爭策

    略、進入與阻絕策略等理論基礎。

    5

  •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 台灣蜜餞產業相關文獻

    本節探討台灣蜜餞產業之相關文獻,包含專家的意見與國家的政策。

    一、地方特色產業之探討

    地方產業在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不但是地方生活的重要支柱,同時

    也是社會穩定的力量。透過地方產業的經濟活動,不但創造了就業機會,活

    絡地方財源,並且形成社會安地的基石,凝聚地方共識。

    但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台灣地區的產業、社會結構同時也發生變化,

    傳統的聚落因人口外移而逐漸消失,傳統產業面臨沒落的危機。再加以國內

    外經濟環境快速變,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的衝擊與全球化的競爭趨勢,導致

    其經營方式面臨極大的困難與挑戰。政府為保存既有的文化及擴展地方經濟

    生機,於是積極推動地方特色產業再造的相關輔導工作,除了由各地方政府

    主導發展地方經濟的措施外,中央政府也針對部分具有特色或群聚關係的小

    型企業輔導期轉型期自主發展,以協助地方繁榮及促進社會安定,增加就業

    機會及提高國民所得。

    如: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早在1989年即已開始推動「地方特色產業輔

    導工作」,選擇具有歷史性、獨特性或消費性,且可發展為鄉、鎮、區地方

    特色產業加以輔導,發展其經濟利益;並於1994年起開始辦理「社區小

    企業輔導工作」,致力於協助地方發展具特色的傳統產業,以及塑造具有特

    色風格的社區,以提升地方小企業的經營能力,活化地方與社區的產業發展。

    行政院也於「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明確揭示「新

    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積極發展活化地方商業,創意型地方特色產業及鄉村

    型產業,以帶動社區內部共識凝聚與產業轉型發展,發揮地方特色產業魅

    力,進而提供新的創業與就業機會,可見地方特色產業在國家發展計畫中

    佔極重要之地位。

    6

  • 但在政府積極輔導業者升級與轉型,卻缺乏整體性的地方特色產業發

    展政策下,反使得部分業者為了爭取經費補助,紛紛打著「特色」名號,

    而阻礙真正的「特色」發展;並且個工作室未經評估大量出現,造成資源

    浪費。另一方面,為了發展地方經濟,政府極力創導觀光旅遊產業,使得

    當地遊客大增,但也帶來嚴重的垃圾問題與環境破壞問題。

    除上述外,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也面臨專業人才不足,缺乏經營管理技

    術、創意不足、現行法規難以保護、特色模糊、產品齊值化、行銷網路缺

    乏等問題,因此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王素彎(2005)提出地方特色產

    業應有完整的規劃,希望有相關單位在發展地方特色產業時,優先考慮人

    才培訓、經營者的管理技術與創意能力的提昇等。

    王素彎(2005)也提出在廠商所需輔導與協助項目方面,大致分

    為技術協助與輔導、教育訓練、財務融通、行銷促進、法規與行政協助、

    資訊提供、諮詢服務等七大項目。整體而言,有七成以上的受訪廠商認為

    地方特色產業最需要輔導與服務的項目有:地方特色專業經營諮詢、技術

    協助、創意開發,以及市場行銷等。由此可知,有關單位應特別針對此輔

    導並協助地方特色產業,並建立行銷網路、舉辦活動或展覽等,已發展地

    方特色產業。

    王素彎(2005)認為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應先有整合性的規劃,且

    需長期性、綜合性深入進行,各部會間的資源也應整合協調,形成全國性

    的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政策,由各部會分工執行,並釐清中央與地方政府在

    該工作中的定位,強化地方的參與程度,以利地方特色產業的永續發展。

    其次,應透過地方政府有系統的進行地方產業調查,普遍了解具潛力

    或代表性的地方產業發展現況及分析特色產品的價值鏈,作為未來各部會

    推廣與輔導的依據。根據地方特色產業調查出的結果,依其產品特色的品

    質、成熟度等加以分級,進行不同階段的輔導規劃,使各地方特色產業在

    既有基礎上發展其應有的特色與競爭力,俾依市場定位有效利用輔導資

    7

  • 源。而在經過某一階段輔導之後,也應持續追蹤並評估是否應進行另一階

    段的輔導,以建立標竿型或旗艦型地方特色產業,做為其他地方特色產業

    的典範。此外,國際交流活動的舉辦或參與,形象廣告的推動也拓展國際

    知名度,吸引國外消費者注意,也都是擴大地方特色產業商機的重要政策。

    有鑑於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無論在法規面、執行面、政策面、產業

    面皆相當分散且各自為政,因此政府除了繼續從事地方特色產業的輔導工

    作之外,更應從宏觀面整體解決地方特色產業所面臨的問題,為地方特色

    產業的長遠發產立下良好的典範。

    二、區域性小企業發展之檢討

    戰後,台灣經濟能夠所以在一片廢墟中快速成長,產業在百業蕭條下

    振興發展,除了政府能夠隨時制定正確的政策與完善的輔導措施外,佔中

    小企業廠商家數超過八成以上獨資或合夥小規模企業的孜孜付出,更是功

    不可沒。尤其一些具有「地方性特色」與「群聚性關係」單一產業型態區

    域性小企業,不論在創造就業機會與增加國民所得上,或是在協助地方繁

    榮及促進社會安定上,的確發揮其應有功能。

    不過,近些年來,這些區域性小企業在經濟自由化與產業國際化發展

    趨勢下,逐漸喪失原有優勢,其生存發展空間更是受到擠壓。究其原因,

    乃因廠商規模過小,加上在資金缺乏、人才不足、技術研發能力低落與產

    品銷售管道狹窄等不力因素引響下,若要其自行以「內部成長(Internal

    growth)」模式來解決經營環境所面臨的問題,實無異與緣木求魚。因此,

    為有利用「外部成長(External growth)」模式,才能協助這些區域型小

    企業改善其困境。亦即在經營環境不利因素下,透過適宜輔導政策與完備

    之措施,協助這群具有地方特色與群聚關係區域性小企業跨越其所面臨的

    生存障礙,以及突破及發展瓶頸。

    故台灣綜合研究院之戴肇洋(1999)認為地方政府相關單位若要有效達

    到協助區域性小企業產業發展目的,必須採取以下支援政策:

    8

  • (一)共同性支援政策

    1、提供周延發規,以作為研擬訂定相關輔導政策與措施之依據。

    2、整合政府相關單位資源,塑造良好經營環境。

    3、調整現行輔導機制,以發揮應有功能。

    4、定期實施研究調查,建立完整產業相關資料。

    (二)個別性支援政策

    1、地方特色型產業支援政策。

    (1) 協助業者改善生產技術水準,創造產品獨有特色與風味。

    (2) 協助業者善用各種行銷管道,擴大市場空間。

    (3) 設置服務窗口提供諮詢指導,強化業者經營管理能力。

    (4) 提供必要經費補助,鼓勵業者推薦員工參加各項人才培訓。

    (5) 定期實施調查研究,建立相關產業資料。

    (6) 配合地方政府規劃,塑造一個文化、產業、觀光、休閒兼具城

    市。

    2、特定地區群聚型產業支援政策

    (1) 提供經費協助業者改善成產技術能力,以利提升產品品質,同

    時加強產品設計與創新,藉以維持競爭優勢。

    (2) 協助業者通過國家品質保證,並且進一步取得國際認證,以利

    建立產品形象,進而產品競爭能力。

    (3) 推動業者等設與善用軟、硬體設備,共同建立產品行銷資訊網

    路,擴大市場空間。

    (4) 設置小型工業園區或重新規劃現有工業區內閒置廠房,俾以解

    決業者用地不足。

    (5) 降低或取消現行研發、人才培訓投資抵減門檻視定,以期強化

    企業體質。

    (6) 建立設備租賃制度,減少業者經營成本壓力。

    9

  • 期能以政府的力量協助與輔導區域性小企業再造地方生機、創造產業特色、

    強化產品競爭力及開發商業潛力。

    三、青梅之產銷結構調整之探討

    戴登燦(2000)於《台灣地區重要農產品產銷研討會專集》中提出,

    最近10年來在青梅外銷日本利多的刺激下,梅樹之栽培面積由80年之

    9﹐497公頃,漸漸增至89年9﹐807公頃。但近年來梅製品外銷受

    阻,外銷量逐年減少以至於青梅有供過於求的問題,因而農政機關有調節青

    梅產業結構之計畫,分別將輔導青梅產業進行生產環境改善、樹型矮化、部

    分梅花供做切花及梅園轉作造林等,目前已著手進行生產之加工之補助。

    其中輔導加工製成梅胚部分雖已協助青梅產地農會添購加工設備,但

    對消費面之需求調查仍較缺乏,故戴登燦(2000)對全省青梅產業進

    行自然環境與農業生產調查,並配合問卷設計,訪查消費者、生產者及加

    工業者,期能為青梅產業做較為完整的產銷規畫,解決其生產過剩的問題。

    在加工業方面,研究得知目前加工製成的產品眾多,其中以紫蘇梅、

    脆梅等大眾化口味較多;而梅醋及梅汁、果凍品類漸漸成為市場新寵;此

    外,梅酒、青梅精也為目前建具潛力的產品。

    主要的銷售對象則以直銷(佔25﹒3%)、便利商店(佔20﹒0%)、

    超市(佔13﹒3%)及農特產品展售中心(佔12﹒0%)為主,部分

    供應餐飲業者,近年來台東池上農會擬結全省池上便當業者,於餐盒中置

    放梅粒,相信若能執行,必能對全省青梅銷路,產生莫大助益。另外近幾

    年來風行夏季茶飲結合梅品開發新飲品,口味已被市場接受茶飲連鎖市場

    流行不僅止於國內,大陸甚至東南亞華人市場擴展中,這對梅品的銷路也

    是正面利多。

    在包裝設計方面,有達89﹒7%的受訪者是自己設計外包裝,有些

    則委託專業設計,有些則待輔導加強。

    上述數據資料與消費情形如表2-1、表2-2。

    10

  • 表 2-1 青梅加工技術

    資料來源:戴登燦(2000)

    11

  • 表 2-2 梅產品之消費情形

    資料來源:戴登燦(2000)

    12

  • 在行銷方面,青梅由外銷型轉為內需型的產業規劃中。增加梅產品的

    推廣與促銷為必然之手段,以免一窩蜂的製作研發,卻導致產品銷售出現

    困境。目前之青梅加工業者,普遍未編列促銷的費用(佔69%),有關梅

    產品推廣多賴農政單位協助促銷,對未來要打開梅產品之銷路,業者認為

    宜由政府主導,如要大量銷售,則可與平面及電子媒體合作,以系列性的

    報導來達到廣告促銷的效果,並設計一連串又關青梅文化的活動,以使大

    家之梅、賞梅、做梅及吃梅。藉由市場動態、產品動態管理及4P(產品、

    價格、通路及推廣)計畫,編定適當的行銷計畫,才能達到正確及效率化

    的行銷管理。

    根據研究資料與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戴登燦(2000)於研究中

    建議了青梅生產、行銷、經營、觀光及加工等方向。青梅產銷結構調整是

    否成功,則代表著台灣蜜餞產業之能否復甦,兩者之間息息相關。近年來

    產業梅產品與茶飲結合行銷及與生技業合作開發健康醫療保健等青梅高附

    加價值產品,這些都是產業尋求生存發展的例子。

    四、梅子加工技術改進之探討

    梅子為一天然間康食品,果實屬於生理鹼性,具有整腸、恢復疲勞等

    功效,位日本人所嚮往雖不似日本人熱烈,但為中國傳統零食,種類繁多,

    舉止脆梅、蜜梅、奶梅、紫蘇梅、話梅、陳皮梅、梅子汁、梅醋等等,琳

    瑯滿目。

    梅子加工利用情形如圖2-1。

    13

  • 14

    圖 2-1 梅子加工利用

    資料來源:林欣榜(1995)

    梅子加工利用情形係依原料成熟度而定。以原料採收期來分,脆梅原料選購

    清明節前之原料,脆度較佳;清明節開始原料進入成熟期,組織逐漸受到國人的

    認同與重視,但所遭遇的問題也逐漸浮現出來,其主要問題如下:

    林欣榜(1995)及對上述遭遇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一)原料問題

    梅子栽培區域大都在陡峭之山坡上,施藥、採收等均不方便,機械化採

    收也受限於山坡地與樹势過高影響,效果有限。故需加強果樹矮化、整枝、

    適當的噴藥、栽培技術及採收技術,使每一顆梅子都是合格品。

    (二)脆梅起泡問題

    起泡的原因主要為酵母菌之作用所致,而糖液為作用之溫床。此外,來

    自空氣之微生物汙染而密封後未再殺菌,則為貯存期間產品起泡之主要原

    因。克服方法如下:

    1﹒所有糖液均經過殺菌冷卻,以管式熱交換機縮短殺菌冷卻時間。

    2﹒充填採用充填,迅速密封。

    3﹒密封之後,再以熱水殺菌,以殺滅裝瓶至密封階段來自環境之微生物汙

    脆梅

    梅泥

    話梅

    蜜餞

    梅胚 梅子

    梅汁

  • 染。

    (三)梅胚日曬問題

    傳統作業方式除了耗費人工外,尚有風沙所引起之夾雜物問題、西北雨

    淋濕梅胚所引發之重量流失與長霉問題等,使梅胚品質低落。故可採用日曬

    屋方式,有保溫、縮短乾燥時間、防止風沙雜物汙染、避免鹽分因雨流失失

    重、避免鹽分變淡而造成長霉、節省搬運人工費用等優點。

    (四)梅胚脫鹽問題

    傳統之脫鹽方法為將梅胚曬至鹽結晶,再加水將結晶之鹽洗除,如此重

    複多次,直到梅胚達到所需要的鹽分為止,曠費時日,又耗費人工,缺乏經

    濟效益。可以三杯水侵漬梅胚,四小時後梅胚之含鹽量自30%降至8%。

    如需再進一步脫鹽,換水同樣處理即可。

    (五)蜜餞加工問題

    在製造蜜餞過程中,最容易變敗的過程是糖漬,很容易起泡發酸,過去

    是添加防腐劑來抑制微生物繁殖。但現在的科技可以做到不添加防腐劑,其

    方法如脆梅之糖液,只要經殺菌處理,即可有效防止糖液起泡發酸現象。

    (六)話梅加工問題

    話梅加工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是日曬問題:耗費人力、淋雨、夾雜物等;

    另一個是含鹽量問題:因梅胚的鹽分高達42%以上,經水漂脫鹽可脫除鹽

    分,可是梅子的成分也會流失,損及風味而引響品質。解決方法如下:

    1﹒日曬問題比照梅胚以日曬屋解決。

    2﹒欲降低含鹽量又不使話梅品質、風味下降,則可以6-12%之鹽分配

    合氮氣醃漬梅子,食鹽濃度降低,不必水漂直接調味即可製成話梅,能夠保

    存梅胚原有之風味。

    (七)梅泥之加工與應用問題

    梅胚雖可製成蜜餞與話梅,但消費量畢竟有限,如能擴展應用到糕餅市

    場,無異為梅胚尋求一條出路。將梅胚製成梅泥,除可製成梅餡供糕餅業應

    15

  • 用外,亦可開發出果醬、果凍、羊羹等產品。

    (八)梅汁黏度與苦味問題

    完熟的梅子皮薄汁多,酸中帶甜,風味絕佳,為果汁之最佳原料,不過

    因為含有很多的果膠質,做成果汁時會有沉澱現象,用較細的網目過濾,也

    會將呈味成分濾掉,使風味變淡。因此,以果膠酵素(Pectuinase)處理,

    將果膠質分解成較低分子量後,作為果汁可以避免沉澱現象;稀釋加工之梅

    汁,酸中微帶苦味更能表現梅子特色。

    梅子是一種獨特的作物,生鮮市場很難發現它的蹤跡,絕大部分供加工。在

    過去曾經為我國賺取不少外匯,見表2-3

    表 2-3 梅乾出口數量及金額

    年次 出口量(公噸)

    12,3984,550 1989

    出口金額(千美金)

    1990 2,992 7,429

    1991 1,979 6,011

    1992 1,980 5,790

    1993 973 3,898

    資料來源:農委會(1994)

    時至今日日漸衰退,外銷已滅至 1,000 公噸以下,如何使其一高經濟作物恢

    復第二春,則有待產官學界共同努力。

    16

  • 第三章 蜜餞沿革

    第一節 蜜餞發展歷史

    我國蜜餞的產製最早可追溯到漢唐時代,一直到清朝成為最盛時期,蜜餞也

    由宮廷中重要的珍品,演變為民間在餞行時贈送的禮品,而當時蜜餞的製造方法

    即以新鮮蔬果經過鹽醃漬、或採取糖漬、煮糖或曬乾等方法製成蜜餞。

    據記載,我國西漢以前即有相當進步且複雜的蜜餞製作法,各類本草中關於

    果脯(蜜餞)的製作也多有記載,集至明清之際,成為居家必備的書籍,對蜜餞的

    加工處理有很清楚的記載。

    在台灣光復前,福建省和漳州省一位洪錫佛先生,當時他在一家源和堂當經

    理,到台灣光復後,就沒工作了。二二八之後,從福建到台灣來找姪子,他在員林

    看到如此盛產大量多種類的水果,心中想起這麼多種類的水果,若不加工製成蜜

    餞,實在太可惜了。於是開始把可以製成蜜餞的水果先用鹽巴醃製之後,再送回

    福建做加工過程,加工之後再送回台,這也就是台灣最早的蜜餞歷史。

    員林鎮在當時就開始發展蜜餞產業,除了內銷國內成為主流食品之外,又外

    銷至美國、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和日本。到四十年代,在員林製做蜜餞的就有

    一百多家工廠,當時的工廠大都集結在林厝和番仔崙一帶,發展到六十年代是全

    盛時期;當時蜜餞產業行銷代理商遍及全省。

    製造蜜餞的工廠最需要的就是人工與大的曝曬場地和加工製成的設備,在當

    時以工廠場地大小可以知道這家工廠製造的規模,當時最少都有幾十坪在做,最

    大像富田、玉山都有幾千坪的場地在做,由此可知一年的產量有多驚人。

    台灣的蜜餞產業,迄今仍以彰化縣員林鎮為大宗,員林鎮位於彰化縣中部地

    方,物產豐富,人口密集。而工業之發展則以蜜餞與罐頭的食品工業為主。其中

    17

  • 尤以蜜餞業聞名全省,而這蜜餞文化亦是帶動員林鎮經濟繁榮的原動力。由於水

    果貨源從不缺,當時員林鎮的工廠、店面越聚越多,蜜餞產業在民國四、五十年

    間最為鼎盛,甚至超過台南,成為全台蜜餞的最大宗產地。五、六0年代員林蜜

    餞外銷世界,曾創作產值三十一億的佳績,蜜餞的故鄉在員林與蜜餞王國的美譽

    不脛而走。

    第二節 蜜餞種類

    梅子類:

    茶葉梅,梅酸裡有茶甘,口感 Q;柳橙梅,帶著些許柳橙味,很不一樣;檸檬梅,

    檸檬和梅子的酸,生津解渴;甜橘梅,酸酸甜甜的口感;青脆梅,將青梅醃漬,

    具有脆度;紫蘇梅,味酸甜,有紫蘇的味道 ;洛神梅,梅中帶有洛神花的氣息 ;

    紹興酒梅,酸味和酒釀的香味,融在梅子裡頭;綠茶蜜梅,綠茶甘,蜂蜜甜,梅

    子酸;餐後梅,吃起來酸,故可餐後食用;凍頂茶梅,將凍頂茶的香味和梅子結

    合;蘇州 Q梅,QQ 的口感;甜菊梅,梅子裡具有特有菊花的甜味;化核梅,無

    子的茶梅,咬起來更方便;九製話梅肉,QQ 軟軟的酸甜口味;拿鐵咖啡梅,有咖

    啡的味,是現在流行的口味;加州梅干,肉質鮮美,果肉大,吃起來有滿足感;

    碳燻烏梅,濃烈的碳燻口味,你一定喜歡;八珍梅,外表紅,味甜帶點微酸;酸

    烏梅,小而巧,甜酸二合為一 ;烏沉梅,梅子醃製後,其色黑,具梅酸味;貴

    妃醉梅,如其名般有著使人醉的酒味;清香梅,其味清香,故得其名;甘草梅,

    有著甘草的甘味和梅子的微酸;旺梅,乾乾軟軟的甜蜜滋味;奶梅,話梅加奶粉,

    有著獨特甜味;桂花脆梅,脆脆的口感,讓人一顆接一顆;鳳梨梅,以鳳梨醃漬,

    使梅子帶有鳳梨味;摩卡咖啡梅,有咖啡的味,是現在流行的口味;桂圓話梅肉

    無子話梅,有桂圓味道;玉泉酒梅,有酒味的梅子;日本話梅,聽說日本人喜歡

    這種較酸的話梅;川味辣梅;紀州酒梅,帶有很濃酒香的梅子;梅凍,梅子味的

    果凍;梅粉,純天然的沾料,水果附加香料 。

    18

  • 李子類

    草莓李,有李子的口感和草苺的甜味;大仙李,李子去子,融入各種香味,做成

    蕃茄夾心也不錯;碳燻烏梅李,用相思木烘烤李子,具有碳燻味;烏龍茶李,有

    茶味的李子;公賣酒李,公賣局酒的酒漬和李渣煮沸,帶點酒味;金花李,脆脆

    的口感,甜蜜的好滋味;甜切李,李子脆,還有酸甜味;甘草杏李,李子加甘草、

    杏仁、百草,吃起來百味雜陳;脫水李,不黏膩的好滋味 ;葡萄李,有葡萄的風

    味。

    橄欖類︰

    丁香杆,味香的橄欖;辣橄欖,辣味;甘草橄,甘草的香味,橄欖口感脆;橄欖

    片,甜甜鹹鹹好滋味;黃草橄,果肉脆,帶有五香味 。

    芒果類︰

    乾甜芒果;蜜芒果,Q軟,又甜的口感;情人果,酸甜口味;辣芒果,又辣又酸。

    其他︰

    金棗干,一顆一口,吃後感覺很甘甜;檸檬片,不再是酸的好滋味哦;蜜檸檬,

    蜂蜜的甜檸檬;桔餅,有點甜又有點酸,有時又有點澀;甘草檸檬鳳梨,甘草甘,

    檸檬微酸,加上鳳梨的甜,讚;小紅莓,加上糖粉的特別異國風味;櫻花果,就

    是櫻桃,沒吃過的新奇;葡萄乾,帶點鹹味的白葡萄干,風味十足;野桑椹,味

    道好像與小紅莓差不多;鳳梨片,上面的糖粉,加上"鬆鬆"的口感;蕪花果,酸

    甜的無花果,不僅生津止渴,也使人口齒留香 。

    19

  • 第三節 製作流程

    青梅採收 醃漬入池

    梅樹於每年十二月至隔年一月開花 成熟度適中的青梅經過清洗、分

    結果,在清明節前後開始進行青梅 級等步驟,依照青梅尺寸大小分

    採收,產期約 40 天。依照梅子成熟 別存放於不同的醃漬池中。池內

    度分別製作脆梅、話梅及 Q 梅,以 加入粗鹽浸漬後,上方再以重物

    話梅使用為最大量。 覆壓以利保存。

    日光曝曬․ 漂水去鹽

    青梅經過醃漬 120 天,苦味去除後稱 將鹽藏梅以泡水漂洗方式,將多

    為鹽漬梅。將鹽漬梅撈起在太陽光下 餘的鹽分去除,成為去鹽梅。

    曝曬,反覆曬成淺粉橘色鹽藏梅。

    20

  • 加位調料 脫水乾燥

    將去鹽梅與調味液混合均勻,成為調 將調味梅送入乾燥室定溫烘乾成

    味梅。 為乾燥梅,以利品質安定。

    品質檢驗 異物篩檢

    於檢驗室中測試乾燥梅之含水百分比 檢驗完成之乾燥梅經過二道人工

    及鹽分百分比,以確保品質及風味的 篩檢手續,將不及格品挑出,以

    穩定性。 確保產品清潔與衛生。

    21

  • 陳化熟成 入袋包裝

    將篩檢完成之乾梅至於調濕室 30 天 依照客戶需求,將熟成乾燥沒裝

    以上,經陳化熟成過程使梅味成熟 入不同形式的包裝材料中。

    圓融。

    金屬檢測 裝箱出貨

    將將成品送入金屬探測器檢測,以確 將成品依客戶需求數量裝箱出貨

    保無混雜金屬異物。

    22

  • 第四章 產業市場分析

    第一節產業特性

    在梅農與有關單位幾年的努力之後,梅子的生產轉型加工內銷,一下子各地

    梅子的相關產品全省到處可見,為了促銷梅子,更年年舉辦賞梅活動,以增加梅

    子的產品形象促銷梅子料理,不到三年,信義鄉的梅鄉稱號便獨步全台,由梅子

    的例子,似乎可見台灣人本土、絕地求生的本事,一般的民眾也因為這樣的轉機,

    多了一個美麗的休閒活動。

    賞梅及採梅子是人生一大樂趣,可利用每年清明節前後來趟梅鄉之旅,享受

    觀光、休閒、教育、娛樂於一身,一日遊或二日遊,感受「梅子的產業文化」、

    體會「梅子的加工」。梅子含豐富養分:蛋白質、鈣、磷、鐵、鈉、錳等元素較

    其他水果高出甚多,尤其是蘋果酸、枸椽酸、酒石酸等有機酸含量極高,為一種

    優良的水果。梅子果實更是一種天然機能性的食品,梅子雖酸味,但在體內經消

    化吸收後會形成帶鹹性物質,使人體血液保持中性至微鹹性;梅子可以預防食物

    腐敗,經常食用梅子可以增加進食慾,故為現代人之最佳食品。金橘又叫做金棗,

    是宜蘭的農特產,因此宜蘭素有金橘的故鄉之美譽。

    尤其一提到好吃的蜜餞,大家都會想起員林和宜蘭這兩個蜜餞產地。金棗果

    實成倒卵形,為常綠灌木,株幹高丈餘,原產浙江省甌江縣,本省除宜蘭地區外

    極為罕見。產量約佔全省 90%以上,主要分布於礁溪鄉、員山鄉、三星鄉等地。

    性喜多雨、排水良好、不受海風吹襲之環境。金橘一年開五次花,第一次開花在

    清明節到端午節前後,採收時間約在 11 月~ 隔年 2月間,又以 12 月和 1月為盛

    產期。金橘皮堅肌細,色如黃金,可生食,惟大部分經加工後出售。在本草綱目

    中記載,金橘氣味酸甘溫無毒。可潤喉,生津解渴,使口氣芬芳,幫助消化,養

    顏美容,延年益壽。蜜餞除了在市場上成為全國人名的休閒食品外,也因為蜜餞

    23

  • 在國內光觀旅遊業能帶給一些地方性的特色,帶給國人在休閒旅遊時能增加更多

    趣味性。

    第二節 國內市場概要

    順泰蜜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創設於 1937 年。於員林設廠生產製造, 70 年

    來順泰致力於產品的研發製造,不僅在口味上創新開發健康訴求美味的蜜餞。順

    泰蜜餞在 1984 年榮獲中華民國經濟部外銷績優金牌獎,經過日本嚴格、高標準

    的考驗,成功的拓展日本新市場後,於 1986 年開始行銷國內各大超商、量販店

    及相關通路。也因為順泰蜜餞建立全國最大蜜餞日曬屋落成,使得產品品質安全

    衛生又可靠,他們所製造出的產品也榮獲中華 CAS 優良食品認證通過,也開始了

    生產無添加糖精、色素、防腐劑的蜜餞,也因此得到國內茶葉界有名的天仁茗茶

    的信任,成為天仁茶葉的蜜餞產品供應商。也因為他們不斷的創新產品,以及嚴

    格把關產品品質,也爭取成為統一冰品的蜜餞產品供應商,也在 2005 年全面在

    全家超商上上架。順泰蜜餞的主要目的在於位顧客從台灣市場李以專業的商品知

    識來創造買賣雙贏的契機,同時並提供最後價錢與商品服務。順泰蜜餞的產品與

    服務提供給各個超級市場、供應商、餐廳、餐館、獨立商店身為引領全方位亞洲

    食品供應商的領導者之ㄧ,順泰提供完整的產品組合,讓各世界的消費者都能享

    受最豐富與多樣化的食品項目。

    第三節 市場區隔

    台 灣 蜜 餞 產 業 曾 經 風 光 一 時 , 1986 ~ 1996 年 間 的 全 盛 時 期 , 還 遠 銷 美 國 、 日 本

    和 東 南 亞 , 創 下 年 產 值 新 台 幣 31 億 元 的 佳 績 。 然 而 , 就 像 其 他 傳 統 產 業 一 樣 , 需

    要 大 量 人 工 成 本 的 蜜 餞 業 , 近 年 來 也 只 能 紛 紛 加 入 產 業 外 移 的 行 列 。 1996 年 後 , 最

    大 的 客 戶 日 本 轉 向 中 國 大 陸 採 購 , 台 灣 蜜 餞 業 就 開 始 走 下 坡 。 台 灣 生 產 蜜 餞 的 重

    鎮 ─ 彰 化 員 林 , 由 全 盛 時 期 有 的 上 百 家 蜜 餞 廠 , 到 了 現 在 只 剩 下 不 到 40 家 , 其 他

    都 移 往 大 陸 設 廠 。以下為台灣剩下較知名的廠商:

    24

  • 1. 梅香莊蜜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尋找商機開發新市場,並以破斧沈舟的心情,積極不斷地努力研發新產品,

    以無糖精、無甜精、無色素、無防腐劑、無漂白劑之「梅干、梅肉、梅粉」的特

    級產品外銷日本市場,與中國貨區隔,生產不一樣的東西,走不一樣的路線。

    2. 順泰蜜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70 年來順泰致力於產品的研發製造,不僅在口味上創新開發健康訴求美味

    的蜜餞。除保留傳統口味外,結合現代技術,推出無防腐劑的產品。不僅提升蜜

    餞在休閒食品的地位,更為消費者提供健康養生的新選擇。另外來自國外的優質

    水果更是順泰公司水果加工的新選擇。如美國加州梅、加州葡萄、蔓越梅、泰國

    芭樂、芒果等。除了本國自產自銷經營外,順泰將本國產品推向全世界,更與國

    外產品共同開發成為蜜餞聯合國,將順泰產品推展開來,為全世界消費者提供有

    趣、新鮮、新奇、好玩的果乾世界。

    3. 台港蜜餞股份有限公司

    獨家遵循古法添加中藥研發、鍊製的「養生梅露及養生梅」,「養生梅露」可

    以潤喉、生津解渴,是別處所買不到的。還有綠茶蜜梅、紫蘇梅、鳳梨、番茄梅、

    甜菊梅、咖啡梅、烏龍茶梅、辣芒果、情人果等,應有盡有,只要您想得到的這

    裡都可買到,可說是蜜餞總滙、蜜餞的百貨公司。

    4. 林佶園蜜餞

    「我們自己敢吃的,才能賣給客人吃」是林佶園的經營理念,所以和我們合

    作都是很注重環境衛生和認真負責的工廠,我們賣的安心,客人才買的放心。林

    佶園銷售的種類有近百種之多,可以說是密面百貨店,你想得到的,夢的到的都

    能在這裡找到,不管是新上市的口味,或者是古早味,都保證不會使你失望。

    25

  • 5. 御品屋健康食品公司

    「御品」意指皇帝欽點之物,必為佳品,故希望能把最好的蜜果提供給消費

    者,並選擇以百貨公司為消費通路,一步一腳印的研發新品、擴點通路,在堅苦

    耐勞、創新求變的毅力下,獲得消費者的認同與迴響,公司在此激勵下又研發了

    純釀飲品及同業間的策略聯盟,而造就了御品屋公司成為全面性的蜜餞果乾休閒

    食品專賣店。

    6. 老增壽蜜餞舖

    創立於咸豐十一年 (西元 1861) 的老增壽蜜餞舖為中藥店,第一代創辦人

    利用金棗、楊桃醃漬做成顧嗓潤喉的天然食材,廣受當地人士肯定;日據時代傳

    至第二代接班人,老增壽以天然製作的食材,屢履獲選進貢日本天皇,後經歷數

    次的日本食品博覽會的比賽皆獲得不錯的成績,就此正式開啟了老增壽蜜餞舖的

    歷史和知名度。

    第四節 競爭性產品與替代性產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信義鄉農會設置梅加工CAS廠房、台中縣新社鄉菇

    類生產合作社辦理菇類脆片加工、埔里鎮農會金線蓮產銷班購置自動包裝機、台

    中縣蜂產品運銷合作社蜂產品加工、南投縣農產加工生產合作社山藥冷凍加工、

    及南投縣草屯薏仁生產合作社薏仁加工處理,發展多樣化地方性農特產加工品,

    增加行銷管道。

    26

  • 第五節 產業生命週期

    一、上市期︰

    在台灣光復前,福建省和漳州省一位洪錫佛先生,當時他在一家源和堂當經

    理,到台灣光復後,就沒工作了。二二八之後,從福建到台灣來找姪子,他在員林

    看到如此盛產大量多種類的水果,心中想起這麼多種類的水果,若不加工製成蜜

    餞,實在太可惜了。於是開始把可以製成蜜餞的水果先用鹽巴醃製之後,再送回

    福建做加工過程,加工之後再送回台,這也就是台灣最早的蜜餞歷史。

    二、成長期︰

    員林鎮在當時就開始發展蜜餞產業,除了內銷國內成為主流食品之外,又外

    銷至美國、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和日本。到四十年代,在員林製做蜜餞的就有

    一百多家工廠,當時的工廠大都集結在林厝和番仔崙一帶,發展到六十年代是全

    盛時期;當時蜜餞產業行銷代理商遍及全省。

    三、成熟期︰

    台 灣 蜜 餞 產 業 曾 經 風 光 一 時 , 1986 ~ 1996 年 間 的 全 盛 時 期 , 還 遠 銷 美 國 、 日 本

    和 東 南 亞 , 創 下 年 產 值 新 台 幣 31 億 元 的 佳 績 。

    四、衰退期︰

    1996 年 後 , 最 大 的 客 戶 日 本 轉 向 中 國 大 陸 採 購 , 台 灣 蜜 餞 業 就 開 始 走 下 坡 。 台

    灣 生 產 蜜 餞 的 重 鎮 ─ 彰 化 員 林 , 由 全 盛 時 期 有 的 上 百 家 蜜 餞 廠 , 到 了 現 在 只 剩 下

    不 到 40 家 , 其 他 都 移 往 大 陸 設 廠 。

    27

  • 第五章 個案研究

    第一節 順泰蜜餞食品

    名稱:順泰蜜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台灣省彰化縣大村鄉美港村中山路一段 141 巷 2 號

    電話:886-4-8534399

    順泰蜜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創設於 1937 年。於員林設廠生產製造, 70 年

    來順泰致力於產品的研發製造,不僅在口味上創新開發健康訴求美味的蜜餞。除

    保留傳統口味外,結合現代技術,推出無防腐劑的產品。不僅提升蜜餞在休閒食

    品的地位,更為消費者提供健康養生的新選擇。順泰公司除在本業努力經營貢獻

    外,並與異業結合,如與糕餅業製作梅子酥、梅子餅。冰品業製作烏梅冰、酸梅

    冰、脆梅冰。飲料業製作梅子綠茶、梅子醋、梅子酒。茶品業製作凍頂茶梅、茶

    香芭樂、茶香李等創造其附加價值。另外來自國外的優質水果更是順泰公司水果

    加工的新選擇。如美國加州梅、加州葡萄、蔓越梅、泰國芭樂、芒果等。除了本

    國自產自銷經營外,順泰將本國產品推向全世界,更與國外產品共同開發成為蜜

    餞聯合國,將順泰產品推展開來,為全世界消費者提供有趣、新鮮、新奇、好玩

    的果乾世界。

    28

  • 第二節 順泰公司沿革

    1937 年 順泰蜜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員林設立。

    1973 年 彰化縣大村鄉設立工廠完成,開始外銷優質蜜餞產品至全 球各地。

    1984 年 榮獲中華民國經濟部外銷績優金牌獎。

    1986 年 行銷國內各大超商、量販店及相關通路。

    1990 年 全國最大蜜餞日曬屋落成,安全衛生可靠。

    1991 年 產品榮獲中華 CAS 優良食品認證通過。

    1992 年 開始生產無添加糖精、色素、防腐劑的蜜餞。

    1992 年 成為天仁茶葉的蜜餞產品供應商。

    1995 年 成為香港商優之食品的蜜餞產品供應商。

    1996 年 成為統一冰品的蜜餞產品供應商。

    1999 年 開發茶葉系列蜜餞產品。

    2000 年 開始出口果凍系列產品到香港、歐美、日韓等地區。

    2001 年 開發咖啡系列蜜餞產品。

    2005 年 產品於全家便利商店上架。

    29

  • 第三節 銷售地區分析

    順泰蜜餞在台灣島內分佈於全省便利超商與各食品行,每月銷量總數高達百

    多噸,平均每日銷出五噸的蜜餞;而在外銷業績上,目前銷售網廣佈全球包括:

    亞洲、美洲、中南美洲、歐洲、紐西蘭,以及澳洲地區。

    第四節 關鍵成功因素

    順泰蜜餞公司於1984年至1995年連續多次獲得中華民國經濟部頒發的外銷

    績優廠商的榮耀,並榮獲CAS優良蜜餞認證。為了維護消費者的飲食健康,衛生

    單位每年例行食品衛生抽查檢驗,均將蜜餞列為重點檢驗項目之一,自民國85

    至88年間台灣地區蜜餞抽查檢驗,共計檢驗 3,147 件,其中有 618 件與規定不

    符,不合格率為19.6﹪(衛生署衛生統計, 1996-1999),民國87年共計檢驗 581

    件,不合格 147 件,不合格率 25.3﹪,其中添加過量防腐劑如苯甲酸鹽 63 件,

    佔全年度不合格率高達 50﹪,不合格原因最主要為防腐劑不當使用。而順泰秉

    持著開發出不含糖、人工色素的優良蜜餞,目前品項有胭脂醉梅、胭脂醉李、順

    泰李、奶梅李、龍鳳脆李、順泰梅、碳燻烏沉李、綠茶蜜梅、脆芒果、蘇州梅、

    蜜芒果、草莓李、化核應子、果汁脆李、金桔梅等。

    30

  • 順泰採用新式設備,半機械化配合人工以衛生為最高追求目標,使的產品不

    僅符合傳統口味,於近年內又更合乎衛生可口的完美研究、發展、精製、順泰除

    了全部生產共83種各類蜜餞之外,並有研發部門,負責研究開發的工作。精製紫

    蘇梅、烏龍茶李、綠茶蜜梅、薄荷梅、陳皮梅、酒梅等各類產品,口味獨特,時

    時努力追求口味的完美是我們最大的目標,銷售成就凌駕同儕, 順泰蜜餞在台

    灣島內分佈於全省各食品行與超級市場,每月銷量總數高達百多噸,平均每日銷

    出三噸的蜜餞.而在外銷業績上,目前銷售網廣佈全球包括:亞洲、美洲、中南

    美洲、歐洲以及澳洲地區,屢屢獲獎的殊榮。

    第五節 產業進入與退出障礙

    過去台灣的梅子產品銷往東南亞及日本,十多年前受到大陸梅製品大量傾銷

    日本之影響,導致日本市場逐漸被大陸取代。七、八年來多次參加世界食品展,

    尋找商機開發新市場,並以破斧沈舟的心情,積極不斷地努力研發新產品,以無

    糖精、無甜精、無色素、無防腐劑、無漂白劑之「梅干、梅肉、梅粉」的特級產

    品外銷日本市場,與中國貨區隔,生產不一樣的東西,走不一樣的路線。

    經過日本嚴格、高標準的考驗,成功的拓展日本新市場後,於民國 93 年開

    始在台灣的各超商、便利商店、國軍福利總處、各大生機飲食店、中西藥房銷售

    高級產品。

    在四十年代,在員林製做蜜餞的就有一百多家工廠,當時的工廠大都集結在

    林厝和番仔崙一帶,發展到六十年代是全盛時期;當時蜜餞產業行銷代理商遍及

    全省。

    製造蜜餞的工廠最需要的就是人工與大的曝曬場地和加工製成的設備,在當

    時以工廠地大小可以知道這家工廠製造規模,當時最少都有幾十坪在做,最大像

    林吉園、富田、玉山都有幾千坪的場地在做,由此可知ㄧ年的產量有多驚人。

    31

  • 台灣蜜餞產業,迄今仍以彰化縣員林鎮為大宗,員林鎮位於彰化縣中部地

    區,特產豐富,林口密集。而工業之發展則以蜜餞與罐頭的食品工業為主。其中

    尤以蜜餞業聞名全省,而這蜜餞文化亦是帶動員林振經濟繁榮的原動力。由於水

    果貨源從不缺,當時員林鎮的工廠、店面越聚越多,蜜餞產業再民國四、五十年

    間最為鼎盛,甚至超過台南,成為全台覓建的最大宗產地。民國七十一年還創下

    年產值三十一億元的紀錄,工廠與店面幾乎可說是「家家相連」,相當壯觀。

    第六節 順泰蜜餞公司SWOT分析

    本節利用 SWOT 分析將順泰蜜餞公司的優勢(S)、劣勢(W) 、機會(O) 、

    威脅(T)分別加以陳述及匯整,其詳細之內容說明如下︰

    一、順泰蜜餞公司的內在優勢

    (一)國內各大超商,國外如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國、美國、中南美

    洲、歐洲、紐澳洲…等國,於 1984 年至 1995 年連續多年獲得中華民國經

    濟部頒發的外銷成績優異廠商。

    (二 )生產流程符合 CAS 認證之優良工廠,選別、醃漬、日曬-漂水、

    佐料、乾燥、包裝、品檢出貨一貫作業製作流程,行銷國內各大超商、量

    販店及相關通路。

    (三)1kg 的青梅只能提煉出 20g 的青梅精。順泰的梅精依循古法製作,

    嚴選去核的新鮮青梅果肉經過榨汁過濾後,烹煮 30 小時後提煉而成的,過

    程絕無添加防腐劑,色素及香料。在日本被視為極優的養生食品,且獲得

    很高的評價。

    (四 )利用特殊節慶、假日或事件舉辦觀光活動,確保帶動人潮。

    32

  • 二、順泰蜜餞公司的內在劣勢

    (一)各地製作蜜餞業者鼎立,唯有不斷研究、發展新產品,才能保有

    蜜餞公司生存的機會。

    (二)不僅在每個加工流程步驟嚴格把關,儀器設備方面,購置標準測量

    儀器,確保酸度、鹼度、水分多寡一致。

    三、順泰蜜餞公司的外在機會

    配合著當時彰化八大景之一的百果山遊樂觀光,每到百果山的遊客,

    員林名產蜜餞是遊客是帶的伴手禮盒!奶油話、養生梅、茶葉梅、綠茶梅、

    青脆梅、青芒果….等各式各樣的蜜餞,呈現於眼前時都讓人不由得垂涎三

    尺,品嚐蜜餞有著開胃,也能生津止渴,最重要的鹹、酸、甜的三種混合

    著味道,解放著味蕾,直叫人一口接著一口,愛不釋手。

    員林蜜餞及農特產產業文化季後,員林人用行動去證明蜜餞的故鄉是

    在員林,員林的員水路上的蜜餞街,伴隨著蜜餞風光歲月的老店,仍值得

    大家品嚐鹹、酸、甜這般初戀般的滋味!

    四、順泰蜜餞公司的外在威脅

    (一)國家經濟成長率趨緩,失業率呈相對較高位置,民眾對於觀光休閒業支

    出可能趨於保守。

    (二)自然資源種類雖說,但重疊性高,相同型態之定位模糊,競爭形態頗高。

    33

  • 第六節 順泰蜜餞公司SWOT分析表

    機 會 威 脅

    配合著當時彰化八大景之一的百

    果山遊樂觀光,每到百果山的遊客,員

    林名產蜜餞是遊客是帶的伴手禮盒!

    奶油話、養生梅、茶葉梅、綠茶梅、青

    脆梅、青芒果….等各式各樣的蜜餞,

    呈現於眼前時都讓人不由得垂涎三

    尺,品嚐蜜餞有著開胃,也能生津止

    渴,最重要的鹹、酸、甜的三種混合著

    味道,解放著味蕾,直叫人一口接著一

    口,愛不釋手。

    (一)國家經濟成長率趨緩,失業率

    呈相對較高位置,民眾對於觀光休閒業

    支出可能趨於保守。

    (二)自然資源種類雖說,但重疊性

    高,相同型態之定位模糊,競爭形態頗

    高。

    優 勢 劣 勢

    (一)國內各大超商,國外如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國、美國、中

    南美洲、歐洲、紐澳洲…等國,於

    1984 年至 1995 年連續多年獲得中華民國經濟部頒發的外銷成績優

    異廠商。

    (二 )生產流程符合 CAS 認證之優良工廠,選別、醃漬、日曬-

    漂水、佐料、乾燥、包裝、品檢出

    貨一貫作業製作流程,行銷國內各

    大超商、量販店及相關通路。

    (四 )利用特殊節慶、假日或事件

    舉辦觀光活動,確保帶動人潮。

    (一)各地製作蜜餞業者鼎立,唯有

    不斷研究、發展新產品,才能保有蜜餞

    公司生存的機會。

    (二)不僅在每個加工流程步驟嚴

    格把關,儀器設備方面,購置標準測量

    儀器,確保酸度、鹼度、水分多寡一致。

    34

  • 第六章 結果與討論

    農業的轉型並非一朝一夕的,員林為彰化縣第二大鎮,人口擁有 12 萬多人,

    為都市型農業,而農業經營的歷史是有據可考,而由生產轉為休閒農業其輔導者

    及農友觀念建立、環境資源的收集、改善、經營管理、行銷、服務禮儀…等功課

    要學習。

    員林名產以「蜜餞」最為有代表性。五、六0年代員林蜜餞外銷世界,曾創

    作產值三十一億的佳績,蜜餞的故鄉在員林與蜜餞王國的美譽不脛而走。創立於

    1937年的順泰蜜餞,伴隨著員林蜜餞走過風光歲月。經過日本嚴格、高標準

    的考驗,成功的拓展日本新市場後,於 1986 年開始行銷國內各大超商、量販店

    及相關通路。也因為順泰蜜餞建立全國最大蜜餞日曬屋落成,使得產品品質安全

    衛生又可靠,如今在產品研發與包裝創新更上一層樓,老漬號系列產品風靡各大

    百貨與食品展,由日本引進的明星產品「梅精」,為國人養生保健新選擇,一粒

    一包裝分類清楚蜜餞、好吃不黏手、蜜餞隨身帶著走,打破傳統蜜餞黏膩的印象。

    更難能可貴的,順泰建立全國最大日曬屋並通過 CAS 優良認證,嚴謹的製作過

    程,給消費者品嚐鹹、酸、甜美味最大保障。

    近年來鎮公所希望將蜜餞產業推動走向極具地方特色的特產,若能順應時代

    腳步,改良製造技術,賦予蜜餞新生命,走向精緻農業加工,結合觀光產業,重

    塑員林物產新風貌,「員林鹹酸甜」名號,能再度想亮起來。

    本研究之目的是藉由員林蜜餞產業之現況分析與個案公司的現況分析,為個

    案公司研擬競爭策略,並進而擴大至提升員林蜜餞產業之整體發展。總結如下:

    (一)與多元、健康、養身、精緻、獨特觀念結合,加強產品認證,建立國

    內外品牌形象,掌握消費脈動,開拓境外(含大陸)市場。

    (二)辯設蜜餞博物館、蜜餞嘉年華、家政班或預覽之旅等設施與活動,以

    供民眾學習、接觸、了解,進而喜愛。

    35

  • (三)產業不只生產,亦須分析消費人口的結構與消費情形,調整供需。並

    統計國內外銷售額之增減,進行成本至上、差異化、集中化、進入與阻絕等策略。

    (四)分析蜜餞廠商減少之家數與速度,與原料種植面積減少之情形與原

    因,以尋求政府輔助與補助,亦可實施蜜餞廠商策略聯盟。

    (五)在擴大原物料供應產地方面,可建議政府開放大陸原物料進口,並輔

    助農民原物料生產成本。

    (六)為使密餞產業無遠弗屆,可以藍海策略為密餞產業的整體發展開拓更

    大的空間與可能。

    36

  •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事業管理處,1998《台灣的建設-旅遊篇》,台中:

    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事業管理處

    2﹒邱永忠,2000《休閒農業經營學》,臺北:茂昌圖書有限公司

    3﹒姜莉蓉,2003《地方觀光行銷與品牌策略-以屏東縣為例》,國立中山大學 國

    際高階經營碩士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陳墀吉、李奇樺,2005《休閒農業經營管理》,臺北: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

    5﹒花蓮縣政府,2006〈洄瀾2010-創造花蓮永續發展願景規劃報告書〉,花蓮:

    花蓮縣政府

    6﹒周兆駿,2006,《地方觀光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花蓮縣鳳林鎮為例》,

    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際網路

    順泰蜜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shun-tai.com/

    大台灣旅遊網 http://www.travel-web.com.tw/

    大彰化旅遊網 http://changhua.travel-web.com.tw/

    梅香莊企業有限公司 http://www.plumvillage.com.tw/

    農業易遊網 http://ezfun.coa.gov.tw/

    台灣走走網 http://www.taiwangogo.tw/

    Yahoo!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

    全球食品產業流通網 http://www.ch-food.com/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