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健仁(旅美青年音樂家.《光榮彌撒曲》作...

1
17 藝術靈糧 主曆2014323日 星期日 年來,一直感到天主對我的召叫 是為教會譜寫禮儀聖歌。2004年 起陸續發表了3年主日彌撒「答唱詠」 後,受到很多神長及教友們的鼓勵 與期許,於是鞭策自己迎接更大的挑 戰,祈望可以編出一套易學、易唱的 中文彌撒曲,融合中國曲風與現代節 奏而又不失傳統聖樂的莊嚴神聖。我 認為這是可以相容並存的。 2005年,我曾到北京最大的天主 教堂北堂(西什庫)與該堂唱經班交 流,受贈了一張《明清北堂天主教晚 禱》唱碟。這是由北堂唱經班領軍的 中國樂團與法國光明樂團合作,依照 400年前歐洲神父攜回在北堂使用的古 樂譜,重新奏唱出 當年天主教堂的 晚禱聖歌。其中有 中國宮廷式的絲 竹之音,有氣勢磅 礡,類似宗廟祭祀 之樂,有合璧中西 樂器及曲風的聖 歌聲……我揣測當 年的王宮貴人,甚 至皇帝,極有可能 也來聆聽過這些曲 子。我更訝異的是400年前耶穌會就有 推動聖樂中國化的胸襟與膽識。這些 融入了中國本位風格的天主教聖歌給 了我極大的靈感與勇氣,醞釀成我在 2008年編寫《光榮彌撒曲》的動力。 為了譜寫《光榮彌撒曲》,除了再 次閱讀台灣主教團出版李振邦神父所 著的《教會音樂》和香港教區出版的 《聖樂文集》等書籍外,也參照台灣 主教團對彌撒套曲的建議,完整的包 含了附禱經與引言。因為希望植入中 國風雅的元素與教會傳統聖樂的精 神,因此,《光榮彌撒曲》除了旋律 配合中國語音和語法結構,擷取中原 樂風的高亢、豪邁外,也遵循西方音 樂固有的教會調式,嘗試的加入轉調 及葛利果平歌,來顯示聖樂一貫的莊 嚴、神聖及優美。衷心的期望帶來的 是一套旋律豐富而不複雜,詠唱簡易 卻不單調,讓人容易上口並融入虔敬 禮讚中的彌撒曲。 特別要感謝台灣主教團禮儀委員會 聖樂組在審核過程中給我的指導與建 議。他們的用心校訂,指出了一些可 能發生的錯誤,而聖樂組也在人力拮 据的情況下協助打印出試唱譜,提供 教友們試唱。審核過程雖然冗長且嚴 格,但是如果造就出來的《光榮彌撒 曲》是符合大眾的期許,那麼所有的 等待都是值得的。 多年來,華語教會內使用 的聖歌大多是由歐洲教士們 傳入,我一直深愛這些歐式 風格的聖歌與葛利果歌調, 但我也喜歡江文也先生,李振邦神父 與劉志明神父的中國曲風聖歌。來美 國後,接觸此地聖歌多元曲風(包括 南方黑人悲情的宗教靈歌),定期參 與「泰澤祈禱」歌詠,也目睹了華人基 督教會敬拜讚美歌曲的蓬勃發展。梵 二大公會議後,教會的禮儀因著各民 族能將自己語言、傳統禮儀、音樂與 舞蹈的注入而更加豐富,所以,我對 聖樂的定義也較以前寬廣了些。 我常在想,如果當年耶穌的宗徒們 是先來中國傳播福音並發揚光大,而 不是往歐洲去,那麼今日教會的聖樂 發展又是如何呢?磬、笙、嗩吶、古 箏、琵琶和中國小調的五音旋律會是 教會音樂的主流?還是只用鐘、鼓、 拍板、木魚來誦經祈禱? 《光榮彌撒曲》在台灣6場分享會, 詳見16版【活動預告】,歡迎聆賞! 從2004年底,台北不少堂區陸續 採用朱健仁弟兄作曲的「答唱詠」曲 集開始,我們在主內與Jerry(朱弟兄 的英文名字)結緣,全能天主賞賜他 令人羨慕的音樂創作恩典,讓並非音 樂科班出身的他,在聖神光照與帶領 下,將一個個音符串接成美妙動聽的 曲子,讓我們在詠唱的過程中,分享 他回覆天主恩寵的深刻信仰,進而讓 我們自己也沈浸於令人感動的悠揚樂 音中,飽饗主恩。 除了甲、乙、丙年答唱詠集之外, Jerry 這些年來也有不少單曲(包含 歌詞)創作,如〈你比別人更愛我 嗎?〉、〈耶穌今來我處〉、〈你可知 道〉……等容易朗朗上口的歌曲,還 有給許多教會的經文譜曲,如〈慈悲 串經〉、〈聖家經〉……等;但他不以 此為滿足,在累積多年作曲經驗、深 刻的信仰生命歷程之後,開始嘗試以 中華曲風譜寫《光榮彌撒曲》。不過, 從他2008年底完成整套彌撒曲的初 稿,到如今終能來台灣透過一場場的 分享會,呈現在台灣各堂區弟兄姊妹 的面前,其中的艱辛,恐不足與外人 道也! 2010年初,Jerry在e-mail與越洋電話 中,跟我談起他即將送呈台灣主教團 禮儀委員會審查的《光榮彌撒曲》, 希望能在台灣錄製示範CD,問我能否 找到一些有意願的兄姊們幫忙。當時 的我自不量力,又憑藉一時「愚勇」, 單純希望能讓教會音樂人的創作,受 到更多兄姊的喜歡,因此,接下了「尋 找老師及歌手」的使命,協助錄音工 作,加速新曲推廣。 感謝大坪林聖三堂聖詠團指導老師 王啟仁老師的慷慨奉獻,一肩扛下了 訓練歌手的重任,感謝賴貴美、陳恆 志伉儷(五股天主堂)、楊麗華、王 慧齡、丘幼華、薛雅雯、沈安成、林 蔚民、黃守清(此6位為大坪林聖三 堂)、朱祁欣(中華聖母堂)等兄姊們 犧牲好多個周末假日,辛勤練唱;感 謝聖三堂的文馨每次為我們練唱時負 責司琴;更感謝「正牌」聲樂家林蕙 棻、賴仁潔及宋憲民跨刀,使《光榮 彌撒曲》齊唱版、合唱版的錄音工程 陸續於2010年8月及11月完成。 而在整個練唱及錄音過程中,感恩 聖三堂當時的本堂司鐸楊應望神父出 借14樓小聖堂及1樓大聖堂,同時感謝 亞洲真理電台中文部鍾瑪竇主任、陳 仕良導播在錄音前後的大力協助。 Jerry在2010年初將他的作品呈送台 灣主教團禮儀委員會審查,其後與委 員會聖樂組往返討論多次,相信Jerry 為了能符合聖樂規範,不僅找了許多 樂理資料,也參考過去教會出版的樂 聖作品與書籍,而在不斷溝通之後, 主教團核定的齊唱試用版終於在2012 年正式出爐。據悉,他的合唱版也將 依次送審。 教會內音樂人才濟濟,擁有天籟美聲者 不知凡幾,實應無我多言之地。僅藉此文 分享個人學習《光榮彌撒曲》的經驗,以 我未受過專業音樂訓練、只有在學生時代 認真上過音樂課的愛樂人來說,淺薄的音 樂演唱能力,已「幾乎」能背唱《光榮彌 撒曲》全部的女聲一部及二部(男聲部分 也算熟練),這表示整套彌撒曲能讓一般 教友們快速學習及詠唱,一如Jerry譜寫 的「答唱詠」能在許多堂區廣受歡迎,10 年來傳唱不輟,除了旋律優美,「好唱易 學」以及能「引入祈禱」才是最大關鍵。 《光榮彌撒曲》能讓我們體會到信仰 的幸福與美好,領悟到天主給我們的愛 是那麼深厚、那般無條件,而這份聖寵 卻又是如此罕見──因為我們是祂特選 的民族、得救的子民!希望藉由教會內 弟兄姊妹們的傳唱,讓這些教會聖樂創 作者,能夠透過音樂事工,吸引更多人 接近主、信靠主,進而使主耶穌救贖世 人的福音持續廣揚! 成就一份天恩 的創作誠意 文.圖片提供/李祖嵐(新店大坪林聖三堂教友) 光榮彌撒曲融入中國風的虔敬禮讚 文/朱健仁(旅美青年音樂家.《光榮彌撒曲》作者) 朱健仁弟兄於基督活力運動全國研習 營彌撒,領唱自己所譜曲的答唱詠。 朱健仁弟兄(左後一)與洛杉磯基督 活力運動第21屆亞太會議參與者合影。 ▼狄總主教的題字,期勉深深。 ▲朱健仁弟兄(左一)與前任主教團禮儀 委員會主委王愈榮主教合影。 朱健仁弟兄(左三)拜訪大坪林聖三堂。 《光榮彌撒曲》深受喜愛,大家努力練唱。

Transcript of 文/朱健仁(旅美青年音樂家.《光榮彌撒曲》作...

Page 1: 文/朱健仁(旅美青年音樂家.《光榮彌撒曲》作 …tplhytri.catholic.org.tw/magazine/281_17.pdf主教團核定的齊唱試用版終於在2012 年正式出爐。據悉,他的合唱版也將

17 藝術靈糧主曆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多年來,一直感到天主對我的召叫

是為教會譜寫禮儀聖歌。2004年

起陸續發表了3年主日彌撒「答唱詠」

後,受到很多神長及教友們的鼓勵

與期許,於是鞭策自己迎接更大的挑

戰,祈望可以編出一套易學、易唱的

中文彌撒曲,融合中國曲風與現代節

奏而又不失傳統聖樂的莊嚴神聖。我

認為這是可以相容並存的。

2005年,我曾到北京最大的天主

教堂北堂(西什庫)與該堂唱經班交

流,受贈了一張《明清北堂天主教晚

禱》唱碟。這是由北堂唱經班領軍的

中國樂團與法國光明樂團合作,依照

400年前歐洲神父攜回在北堂使用的古

樂譜,重新奏唱出

當年天主教堂的

晚禱聖歌。其中有

中國宮廷式的絲

竹之音,有氣勢磅

礡,類似宗廟祭祀

之樂,有合璧中西

樂器及曲風的聖

歌聲……我揣測當

年的王宮貴人,甚

至皇帝,極有可能

也來聆聽過這些曲

子。我更訝異的是400年前耶穌會就有

推動聖樂中國化的胸襟與膽識。這些

融入了中國本位風格的天主教聖歌給

了我極大的靈感與勇氣,醞釀成我在

2008年編寫《光榮彌撒曲》的動力。

為了譜寫《光榮彌撒曲》,除了再

次閱讀台灣主教團出版李振邦神父所

著的《教會音樂》和香港教區出版的

《聖樂文集》等書籍外,也參照台灣

主教團對彌撒套曲的建議,完整的包

含了附禱經與引言。因為希望植入中

國風雅的元素與教會傳統聖樂的精

神,因此,《光榮彌撒曲》除了旋律

配合中國語音和語法結構,擷取中原

樂風的高亢、豪邁外,也遵循西方音

樂固有的教會調式,嘗試的加入轉調

及葛利果平歌,來顯示聖樂一貫的莊

嚴、神聖及優美。衷心的期望帶來的

是一套旋律豐富而不複雜,詠唱簡易

卻不單調,讓人容易上口並融入虔敬

禮讚中的彌撒曲。

特別要感謝台灣主教團禮儀委員會

聖樂組在審核過程中給我的指導與建

議。他們的用心校訂,指出了一些可

能發生的錯誤,而聖樂組也在人力拮

据的情況下協助打印出試唱譜,提供

教友們試唱。審核過程雖然冗長且嚴

格,但是如果造就出來的《光榮彌撒

曲》是符合大眾的期許,那麼所有的

等待都是值得的。

多年來,華語教會內使用

的聖歌大多是由歐洲教士們

傳入,我一直深愛這些歐式

風格的聖歌與葛利果歌調,

但我也喜歡江文也先生,李振邦神父

與劉志明神父的中國曲風聖歌。來美

國後,接觸此地聖歌多元曲風(包括

南方黑人悲情的宗教靈歌),定期參

與「泰澤祈禱」歌詠,也目睹了華人基

督教會敬拜讚美歌曲的蓬勃發展。梵

二大公會議後,教會的禮儀因著各民

族能將自己語言、傳統禮儀、音樂與

舞蹈的注入而更加豐富,所以,我對

聖樂的定義也較以前寬廣了些。

我常在想,如果當年耶穌的宗徒們

是先來中國傳播福音並發揚光大,而

不是往歐洲去,那麼今日教會的聖樂

發展又是如何呢?磬、笙、嗩吶、古

箏、琵琶和中國小調的五音旋律會是

教會音樂的主流?還是只用鐘、鼓、

拍板、木魚來誦經祈禱?

《光榮彌撒曲》在台灣6場分享會,

詳見16版【活動預告】,歡迎聆賞!

家庭年 談育兒政策、使命及遠景

從2004年底,台北不少堂區陸續

採用朱健仁弟兄作曲的「答唱詠」曲

集開始,我們在主內與Jerry(朱弟兄的英文名字)結緣,全能天主賞賜他

令人羨慕的音樂創作恩典,讓並非音

樂科班出身的他,在聖神光照與帶領

下,將一個個音符串接成美妙動聽的

曲子,讓我們在詠唱的過程中,分享

他回覆天主恩寵的深刻信仰,進而讓

我們自己也沈浸於令人感動的悠揚樂

音中,飽饗主恩。

除了甲、乙、丙年答唱詠集之外,

Jerry這些年來也有不少單曲(包含歌詞)創作,如〈你比別人更愛我

嗎?〉、〈耶穌今來我處〉、〈你可知

道〉……等容易朗朗上口的歌曲,還

有給許多教會的經文譜曲,如〈慈悲

串經〉、〈聖家經〉……等;但他不以

此為滿足,在累積多年作曲經驗、深

刻的信仰生命歷程之後,開始嘗試以

中華曲風譜寫《光榮彌撒曲》。不過,

從他2008年底完成整套彌撒曲的初

稿,到如今終能來台灣透過一場場的

分享會,呈現在台灣各堂區弟兄姊妹

的面前,其中的艱辛,恐不足與外人

道也!

2010年初,Jerry在e-mail與越洋電話中,跟我談起他即將送呈台灣主教團

禮儀委員會審查的《光榮彌撒曲》,

希望能在台灣錄製示範CD,問我能否

找到一些有意願的兄姊們幫忙。當時

的我自不量力,又憑藉一時「愚勇」,

單純希望能讓教會音樂人的創作,受

到更多兄姊的喜歡,因此,接下了「尋

找老師及歌手」的使命,協助錄音工

作,加速新曲推廣。

感謝大坪林聖三堂聖詠團指導老師

王啟仁老師的慷慨奉獻,一肩扛下了

訓練歌手的重任,感謝賴貴美、陳恆

志伉儷(五股天主堂)、楊麗華、王

慧齡、丘幼華、薛雅雯、沈安成、林

蔚民、黃守清(此6位為大坪林聖三

堂)、朱祁欣(中華聖母堂)等兄姊們

犧牲好多個周末假日,辛勤練唱;感

謝聖三堂的文馨每次為我們練唱時負

責司琴;更感謝「正牌」聲樂家林蕙

棻、賴仁潔及宋憲民跨刀,使《光榮

彌撒曲》齊唱版、合唱版的錄音工程

陸續於2010年8月及11月完成。

而在整個練唱及錄音過程中,感恩

聖三堂當時的本堂司鐸楊應望神父出

借14樓小聖堂及1樓大聖堂,同時感謝

亞洲真理電台中文部鍾瑪竇主任、陳

仕良導播在錄音前後的大力協助。

Jerry在2010年初將他的作品呈送台灣主教團禮儀委員會審查,其後與委

員會聖樂組往返討論多次,相信Jerry為了能符合聖樂規範,不僅找了許多

樂理資料,也參考過去教會出版的樂

聖作品與書籍,而在不斷溝通之後,

主教團核定的齊唱試用版終於在2012

年正式出爐。據悉,他的合唱版也將

依次送審。

教會內音樂人才濟濟,擁有天籟美聲者

不知凡幾,實應無我多言之地。僅藉此文

分享個人學習《光榮彌撒曲》的經驗,以

我未受過專業音樂訓練、只有在學生時代

認真上過音樂課的愛樂人來說,淺薄的音

樂演唱能力,已「幾乎」能背唱《光榮彌

撒曲》全部的女聲一部及二部(男聲部分

也算熟練),這表示整套彌撒曲能讓一般

教友們快速學習及詠唱,一如Jerry譜寫的「答唱詠」能在許多堂區廣受歡迎,10

年來傳唱不輟,除了旋律優美,「好唱易

學」以及能「引入祈禱」才是最大關鍵。

《光榮彌撒曲》能讓我們體會到信仰

的幸福與美好,領悟到天主給我們的愛

是那麼深厚、那般無條件,而這份聖寵

卻又是如此罕見──因為我們是祂特選

的民族、得救的子民!希望藉由教會內

弟兄姊妹們的傳唱,讓這些教會聖樂創

作者,能夠透過音樂事工,吸引更多人

接近主、信靠主,進而使主耶穌救贖世

人的福音持續廣揚!

成就一份回報天恩的創作誠意■文.圖片提供/李祖嵐(新店大坪林聖三堂教友)

光榮彌撒曲融入中國風的虔敬禮讚■文/朱健仁(旅美青年音樂家.《光榮彌撒曲》作者)

▲朱健仁弟兄於基督活力運動全國研習

營彌撒,領唱自己所譜曲的答唱詠。

▼朱健仁弟兄(左後一)與洛杉磯基督

活力運動第21屆亞太會議參與者合影。

▼狄總主教的題字,期勉深深。

▲朱健仁弟兄(左一)與前任主教團禮儀

委員會主委王愈榮主教合影。

▲朱健仁弟兄(左三)拜訪大坪林聖三堂。

《光榮彌撒曲》深受喜愛,大家努力練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