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tu.com€¦ · Web...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Transcript of huatu.com€¦ · Web...

教师资格证考试讲义

目录

模块一 学前儿童发展4

第一章儿童发展概述4

第一节 婴幼儿发展4

第二节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9

第三节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14

第二章 幼儿生理发展20

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29

第一节 学前儿童动作和言语的发展29

第二节 幼儿认知发展34

第三节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48

第四节 幼儿个性发展53

第五节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58

第六节 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及教育63

第四章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6

第一节 观察法66

第二节 谈话法67

第三节 作品分析法69

第四节 实验法70

第五章 幼儿身心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与预防72

第一节 幼儿身体发育中的常见问题与预防73

第二节 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问题与预防77

模块二 学前教育原理88

第一章 教育概述88

第一节 什么是教育88

第二节 教育的目的89

第三节 教育的功能90

第二章 幼儿教育概述92

第一节 幼儿教育的概念92

第二节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93

第三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95

第一节 西方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95

第二节 我国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00

第四章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和特点104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特点104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106

第五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108

第一节 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述109

第二节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和原则109

第六章 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112

第一节 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动态112

第二节 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114

模块三 生活指导115

第一章 幼儿园一日生活115

第一节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概述115

第二节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具体组织指导116

第三节 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120

第二章 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常规121

第一节 幼儿常见疾病121

第二节 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124

第三节 幼儿常见传染病127

第四节 幼儿园的保健常规134

第三章 幼儿营养140

第一节 幼儿营养素需要140

第二节 幼儿膳食147

第四章 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150

第一节 常见意外事故的原因及处理150

第二节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156

模块四 幼儿园环境创设159

第一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159

第二章 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163

第一节 幼儿园活动区概述163

第二节 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164

第三章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167

第一节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167

第二节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168

第四章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及幼小衔接169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的配合169

第二节 幼儿园与社区的配合172

第三节 幼小衔接173

第五章 幼儿教师176

第一节 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176

第二节 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179

模块五 游戏活动的指导182

第一章 幼儿游戏概述182

第一节 幼儿游戏的概念及基本特征182

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发展价值184

第三节 幼儿游戏的分类186

第二章 幼儿游戏组织指导

模块六 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92

第一章 教育教学活动193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概述193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制订197

第二章 幼儿健康教育活动199

第一节 幼儿园健康教育概述199

第二节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200

第三节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与原则201

第四节 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概述203

第五节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204

第三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209

第一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210

第二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210

第三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212

第四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213

第四章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219

第一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220

第二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221

第三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223

第四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活动设计和组织指导227

第五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228

第一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229

第二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230

第三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法232

第四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活动设计和组织指导234

第五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236

第六章 幼儿园艺术教育242

第一节 幼儿园艺术教育概述242

第二节 幼儿园音乐教育243

第三节 幼儿园各类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指导247

第四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251

第五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指导256

第七章 整合教育活动模式259

模块七 教育评价260

第一章 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260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262

第一节 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265

第二节 教师发展评价的方法265

幼教法律法规267

《幼儿园工作规程》26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7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07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18

模块一 学前儿童发展第1章 儿童发展概述第一节 婴幼儿发展

一、婴幼儿发展的含义

幼儿的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由于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因此研究幼儿心理的发展也必须以幼儿生理发展研究为基础。生理的发展主要是指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不断发育增长、身体机能不断增强的过程;心理的发展是指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变化的内容既包括认知发展,又包括个性、社会性发展。

二、婴幼儿发展的过程

按照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可以把婴幼儿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

(一)婴儿期

婴儿期(乳儿期)指的是0—1岁,可分为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早期(1—6个月)、婴儿晚期(6—12个月)

(二)幼儿早期(先学前期)是1—3岁

(三)学前期(幼儿期)指的是3—6岁,可分为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岁)

三、婴幼儿发展的特点

1.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首先,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人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

其次,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一生,都要经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等几个阶段。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以思维为例,童年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事物不易理解;少年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能进行理论逻辑推断。阶段性还表现为各个阶段是互相衔接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又是后一个阶段的准备。

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顺序性,教师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切忌搞“一刀切”。

2.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成熟水平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相同。例如,身高体重出生后一年发展最快,以后缓慢,到青春期又高速发展。

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例如感觉、知觉在少年期之前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而逻辑思维要到青年期才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三是身心发展总体是不平衡的,不是呈直线上升,而是波浪线型。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平衡性,要求明确四个概念:

(1)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提出来的概念,指主体现有的心理水平与其将要达到的心理水平之间的差距。对幼儿来说,就是指幼儿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最近发展区是幼儿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幼儿心理发展的每一时刻都存在,同时,时刻都在变化,而变化又因人而异。

【2016年上】教师拟定教育活动目标时,以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与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这种做法体现的是( )。

A.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B.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D.布鲁纳的发展教学法

(2)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3)敏感期

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其与关键期的不同在于,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不是不可以学习或形成某种知识或能力,只是比起敏感期或最佳期来说,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

整体来说,学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

(4)转折期或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往往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也可能出现儿童和成人关系的突然恶化。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常常对成人的任何指令都说“不”、“偏不”,以示反对。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因此,也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

3.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顺序、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等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变性: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但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或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身心发展的水平可能不一样。

教师要看到儿童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要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

4.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由于遗传素质不同,环境影响和教育不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可能因人而异,表现出个别差异性。教师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四、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因素。

(一)客观因素

1.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与基础,它制约了婴幼儿发展的可能性。

(1)遗传素质

遗传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生物现象。遗传素质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与生物基础。婴幼儿正是在这种生物的物质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心理。

①遗传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②遗传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婴幼儿的生理成熟或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①生理成熟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

②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的前提

③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2.社会因素

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它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程度与方向,将婴幼儿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其中,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起着主导作用。

(1)社会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的大量事实,充分说明人类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里发展的重要影响。

(2)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

“宏观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儿童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大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社会风气等社会生活条件。

(3)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这里所说的“微观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儿童所处的具体的生活环境,如家庭生活环境与教育、托儿所、幼儿园的环境与教育等等。家庭环境,一般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家庭人口和社会关系、家长职业和文化水平以及家庭教育。在家庭环境的上述众多因素中,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最大的是家庭教育。

3.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并不是对立作用的,他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着。

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问题,历史上争论已久。长期以来,儿童心理学家往往从这些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来探求心理发展过程的实质和规律,具有不同思想观点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才形成所谓的先天与后天之争,成熟与学习之争,环境与教育之争。

(1)遗传决定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与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早已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是这种理论的最早的著名代表。他进行了著名的家谱调查,得出一条“遗传定律”,认为人的遗传1/2来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曾祖父母。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提出的“复演说”也属于遗传决定论。“复演说”是霍尔在《青年期》一书中提出来的,他把当时生物学上的复演说不恰当地运用来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是由种系发展决定的。霍尔曾说过“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成熟势力说”是格赛尔的观点。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成熟与学习。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形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的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多,而与学习的关系较少,学习知识促进成熟,只是为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

(2)环境决定论

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构的作用,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富豪,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或盗贼”,完全否定了儿童的素质、年龄特征以及内部状态的作用。他提出:“让我们把能力倾向,心理特征,特殊能力遗传的鬼魂永远地赶走吧!”目前,环境决定论仍有一定的影响。

程序教学理论的创立者、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可以通过“操作”和“强化”任意塑造人的行为,他说“一旦安排好成为强化的特殊形式的后果,我们的基数就容许我能几乎随意地塑造一个有机体的行为,正如一个塑造者塑造一块烂泥一样”。

(3)二因素论

环境决定论和遗传决定论因为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为了比较全面的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后被统称为“二因素论”。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若遗传设为长,环境为宽,那么发展就等于二者构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施太伦则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内部性质和外界环境相加的“辐合”或“回合”。二因素论把遗传和环境看做以共享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看做两种互相孤立存在的因素,没有揭示出两者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因而只能是以上两观点的简单而机械的拼凑。

(4)相互作用论

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例如,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一个范围相当广泛的智慧潜能,而智慧的实际表现则是被多种多样的内部或外界环境因素以及更复杂的形式促成的。

(二)主观因素

影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指的是婴幼儿自身的心理和活动。

心理的发展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在遗传、环境等客观作用影响过程中,儿童自身也积极地参与并影响他自己的心理发展。

新的需要与儿童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主观因素对他的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将日益增长。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儿童在其与周围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走向成熟。

1.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三)主客观因素之间的关系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儿童心理成熟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主客观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循环。只有正确地认识他们的相互作用,才能弄清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

第二节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都具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为年龄特征。年龄特征不是个别儿童或少数儿童偶然表现出来的特征,而是从许多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概括出来的普遍事实,是各年龄阶段中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可以简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婴儿期、先学前期、幼儿期。

一、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

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为婴儿期,也有人称之为乳儿期。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由于其变化发展迅速,这一年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三个小阶段。这三个小阶段是:初生到满月(0—1月),满月到半岁(1—6月),半岁到周岁(6—12月)。

1.新生儿期(0—1个月)

初生到满月,称为新生儿期。满月前儿童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适应胎外生活而展开的。也正是在适应新生活的过程中,新生儿的心理得以产生和发展。

(1)心理发生的基础—本能动作

儿童先天带来了应付外界刺激的许多本能。其本能之多,令人惊讶。天生的本能表现为无条件反射,它们是不学而能的。

吸吮反射:奶头、手指或其他物体,如被子的边缘,碰到新生儿的脸,并未直接碰到他的嘴唇,新生儿也会立即把头转向物体张嘴做吃奶的动作,这种反射使新生儿能够找到食物。

眨眼反射:物体或气流刺激眼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眼动作,这是一种防御性的本能,可以保护自己的眼睛。

怀抱反射:当新生儿被抱起时,他会本能地紧紧贴着成人。

抓握反射,又称达尔文反射: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

巴宾斯基反射: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样,五个脚趾形成扇形。

惊跳反射,又称莫罗反射:突然发生的高噪声刺激,或者被人猛烈地从高处放下,都会使新生儿立即伸直双臂,张开手指,弓起背,头向后仰,双腿挺直。

击剑反射,又称强直性颈部反射:当新生儿仰卧时,把他的头转向一侧,他立即伸出该侧的手臂和腿,做出击剑的姿势。

迈步反射,又称行走反射。大人扶着新生儿的腋下,把他的脚放在桌面、地板或其他平面上,他会作出迈步的动作,好像两腿协调交替走路。

游泳反射:让婴儿俯伏在小床上,托住他的肚子,他会抬头,伸腿做出游泳的姿势。如果让婴儿俯伏在水里,他会本能地抬起头,同时做出协调的游泳动作。

巴布金反射: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减去时,他会打呵欠。

蜷缩反射:当新生儿的脚背碰到平面的、类似楼梯的边缘时,他本能地做出像小猫那样的蜷缩动作。

1. 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现。

条件反射的出现,使儿童获得了维持生命、适应新生活需要的新机制,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其出现预示心理的发生。

(3)开始认识世界

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最初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为知觉发生和视听觉的集中。视听觉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注意的出现,是选择性的反映,是人们心理能动性反映客观世界的原始表现。

(4)人际交往的开端

孩子是人,他们从出生时开始,就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需要,这是人类特有的需要。新生儿和别人的交往,是通过情绪和表情来实现的。

2.婴儿早期(1—6个月)

这段时期心理的发展突出表现为视听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依靠定向活动认识世界,眼手动作逐渐协调。

(1)视觉、听觉迅速发展:半岁内的婴儿认识周围事物主要靠视听觉,因为动作刚刚开始发展,所以能直接用手、身体接触到的事物很有限。

(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婴儿用手的动作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手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婴儿早期,4—5个月以后,手眼协调的动作发生了。

(3)主动招人:这是最初的社会性交往需要。这时期要注意亲子游戏的教育性。

(4)开始认生: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也就是说,他对交往的人有所选择。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明显表现为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儿童情绪和人际发展上的重大变化,是出现对人的依恋态度。需要注意的是认生不一定“怯生”。

3.婴儿晚期(6—12个月)

这一阶段的明显变化是动作灵活了,表现为身体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了,双手可模仿多种动作,逐渐出现言语萌芽,亲子关系、依恋关系更加牢固。

(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坐、爬、站、走,这些动作都是在6—12个月这个阶段开始发展的。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从半岁到1岁,儿童的手日益灵活,其中最重要的是,五指分工动作发展起来了。五指分工动作和手眼协调动作同时发展。所谓五指分工,是指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动作逐渐分开,而且活动时采取对立的方向,而不是五指一把抓,五指分工动作和眼手协调动作是同时发展的,这是人类拿东西的典型动作。

(3)言语开始萌芽:9—12个月是言语开始萌芽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幼儿开始发出的音节较清楚,能重复,连续。

(4)依恋关系发展:6、7个月是依恋开始出现的时期。分离焦虑,即亲人离去后长时哭闹,情绪不安,这是依恋关系出现障碍的表现。开始出现用“前语言”方式和亲人交往,孩子理解亲人的一些词,作出所期待的反应,使亲人开始理解他的要求。

二、先学前期的年龄特征(1—3岁)

这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具体表现为:学会走路、说话,出现思维,有最初独立性。高级心理过程逐渐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

(一)学会直立行走

1—2岁幼儿由于生理原因独立行走不自如。主要原因如下:

1.头重脚轻

2.骨骼肌肉比较嫩弱

3.脊柱的弯曲没有完全形成

4.两腿和身体动作不协调

(二)使用工具

1岁半左右,已能根据物体的特性来使用操作,这是把物体当做工具使用的开始。儿童使用工具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可能出现反复或倒退现象。

(三)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

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真正形成的,出现最初的概括和推理,想象也开始发生。

(四)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2岁左右孩子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在语言上逐渐分清“你”、“我”。

三、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岁)

从3岁到6岁,是进入小学之前的时期,称为学前时期,又因为这是进入幼儿园的时期,又称幼儿期。3—6岁是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在这3年里,心理发展有明显的变化,每年有新的特点。

(一)幼儿初期(3—4岁)

3—4岁是孩子初入幼儿园的年龄。在幼儿园一般称为小班,他们的特点很突出。

1.具备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3岁以后,孩子逐渐学会最初的生活自理能力,他的身躯和手的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大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如能跳能跑,能用勺子吃饭。

2.认识依靠行动:这一阶段幼儿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感知和行动来进行。3—4岁幼儿的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这就是他思维的特点,即所谓直观行动思维。

3.情绪作用大:3—4岁幼儿心理活动的情绪性极大。比如,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起来。对他讲道理,往往收效不大。用情绪性的故事,常常能够打动小班幼儿。此时的幼儿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周围人的感染。

4.爱模仿:3—4岁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也很大。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

(二)幼儿中期(4—5岁)

4—5岁是学前中期,也是幼儿园中班年龄。4岁以后,儿童心理发展出现较大的质变。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地开始发展。具体表现在:

1.活泼好动:这一特点在中班幼儿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2.具体形象思维开始:此时幼儿开始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

3.开始接受任务:中班开始能够接受严肃的任务。对幼儿布置实验任务,一般都只能从中班开始。4—5岁的幼儿已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则。在进行集体活动时,能初步遵守集体活动规则。这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他们此时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其合作水平也开始提高。

(三)幼儿晚期(5—6岁)

5—6岁是学前晚期,即幼儿园大班年龄,也是儿童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这时期的突出特点如下:

1.好问好学:幼儿在这一时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好奇心更强。

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此时的幼儿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幼儿出现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开始运用集中注意的方法和有意记忆。

4.个性初具雏形:5—6岁的幼儿开始有较稳定的态度、情绪、兴趣等,个性初具雏形。

四、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心理结构不断改进、日趋完善、日趋复杂化的过程。心理学家通过长期的、大量的研究,揭示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历程的一般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

(一)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不齐全到齐全

我们知道,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征,在出生的时候并不是完全齐备无缺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逐渐齐全的。比如,出生头几天的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头几个月的孩子虽然能听能看,但不会认人,6个月之后才开始认生;1岁半以前还没有想象活动,也谈不到人类特有的思维;2岁左右开始真正掌握言语,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

2.从笼统到分化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笼统而不分化的。无论是从认知活动或情绪态度,发展的趋势都是从混沌或愚昧到分化和明确。比如,新生儿不但对碰到他嘴唇的东西发出吸吮反应,对一切碰到他嘴附近脸颊的东西也做出吸吮反应,后来,婴儿逐渐不作出这种笼统的反应,只在东西碰到嘴唇时才动嘴吸吮了。又如,最初孩子的情感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之别,后来,逐渐分化为喜爱、高兴、快乐和痛苦、嫉妒、畏惧等等复杂而多样的情感。

(二)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化。从认识过程看,最初出现的是感觉。比如,看到苹果的红色,是对苹果的颜色这一个别属性的反映。在感觉之后出现知觉,对一个苹果的知觉,就不只是看到它的颜色,而且通过手摸、鼻闻、嘴尝等,把苹果的香气、味道等属性综合起来,知道那是一个苹果不是西红柿。知觉之后出现的思维,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比如,头天晚上睡得很熟,没听见风雨声,第二天早上起来,推窗一看,看到屋外地上到处湿漉漉一片,通过先前多次感知下雨的经验概括(“下雨必地湿”),推想昨晚下过雨。这就是人脑对下雨这一现象的间接的、概括的反应,带有明显的抽象概括性。

(三)从被动到主动

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主动性是逐渐发展并逐步提高的。儿童心理的这种由被动到主动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儿童心理最初是无意的(或不随意的)。所谓无意的心理活动,指直接受外来影响支配的心理活动。例如,儿童正在听课,忽然窗外传来一群小朋友的声音,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转向声源,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一种无意的心理活动—无意注意。而儿童本想去看看窗外小朋友在玩什么,但因正在上课而要求自己集中注意听讲。这就是心理活动有意性的一种表现—有意注意。儿童心理活动是由无意向有意发展的。最初各种心理活动以无意为主,后来发展到以有意性为主,即由自己的认识控制的心理活动为主;最初没有意志活动,后来逐渐形成意志,心理的自觉性也不断提高。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

儿童的心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生理的制约或局限。比如,几个月以内的孩子,其快乐和不安,主要取决于生理上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随着儿童生理的成熟,他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和局限作用渐渐减少,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渐渐增长。比如,四五岁儿童有时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有时又能长时间坚持集中注意。在生理发育达到足够成熟的时候,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甚至包括心理发展的速度,都和儿童心理活动本身的主动性有密切关系。

(四)从凌乱到成体系

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混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且非常容易变化。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一会儿摆积木,一会儿又去画画—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正因为没有形成体系,心理活动非常容易发生变化。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是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形成整体,有了系统性,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了个人特有的个性。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汽车,不论何地何时,她的兴趣都首先集中在汽车上。

第三节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成熟势力说

“成熟势力说”是格赛尔的观点。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成熟与学习。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形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的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多,而与学习的关系较少,学习知识促进成熟,只是为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成熟势力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格赛尔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设计并进行了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在研究中发现,无论是胚胎期、胎儿期还是出生后,个体的发展都遵循着严格的顺序,按照他的成熟顺序逐步发展。因此,儿童身心发展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早期训练的得益是相当短暂的。通过实验,他认为儿童的成熟不仅影响技能的学习,也影响个性的形成。

【2017年上】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这说明( )。

A.遗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平行的

B.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C.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D.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相当

二、行为主义学说

行为主义理论观的最基本要旨就是认为心理发展都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强调儿童的行为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该理论强调行为,反对以那些不可捉摸的内部过程(如心理状态、意志)作为研究对象,所以该学说又称环境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等的观点也归入该理论。

1.华生的观点

华生提出的学习学说,本质上是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联系。他认为人的心理本质是行为,行为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已知刺激能预知反应,已知反应就能推断出刺激,这就是“刺激一反应”理论。

这一学说最突出的观点是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华生否认遗传的作用,他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1. 斯金纳的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继承了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信条,与华生的刺激—反应观的不同点在于他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他更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斯金纳认为只要使用好强化技术,就能控制行为反应,从而塑造出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他强调积极强化与及时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

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消退和惩罚。

(1)强化:认为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2)消退:消退就是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3)惩罚: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3.班杜拉的观点

班杜拉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他做了著名的充气娃娃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班杜拉认为对个体行为的强化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强化,即对个体的行为当场给予正或负的刺激;二是替代强化,指个体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三是自我强化,指个体根据社会对他所传递的行为的判断标准,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其行为表现进行强化,自我强化参照的是自己的期望和目标。

三、精神分析学说

该学说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他的理论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本我是人的意识的最底层,它包含基本的内驱力和反射,处于“潜意识”状态;自我处于本我和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对本我加以控制与压抑;超我是人意识的最高层,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以社会道德标准或理想来控制行动。在正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平衡状态被破坏,就会产生精神疾病。

2.性欲阶段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及生殖期等。他认为儿童将来的发展是正常或变态,5岁前有决定意义。

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或冲突。要想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人就必须要先解决好当前所面临的危机。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岁):婴儿必须学习相信别人。如果照顾者常以拒绝的态度或不一致的方式来照顾婴儿,婴儿可能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个危险的地方,到处充满不值得信赖或依靠的人。母亲或照顾者是最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2)自主对羞愧(1—3岁):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儿童若无法自己独立,可能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父母是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3)主动对内疚(3—6岁):儿童企图向别人表明自己已经长大,并开始尝试做一些自己的能力尚无法应付的事。他们的目标或所进行的活动常和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相抵触,这些冲突使他们觉得有罪恶感。儿童必须保持自动自发的精神,但也必须学习不去侵犯他人的权利、隐私或目标,这样才能克服这种冲突。家人是最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4)勤奋对自卑(6—12岁):儿童必须要能胜任社会及学习的技巧。在这阶段,儿童常会和同伴比较。只要勤奋,儿童就能学得社会及学习技巧,就会获得自信;但若不能学习这些重要的特质,则会自贬自卑。教师和同伴是重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2018年上】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

A.信任感B.主动性

C.自主性D.自我同一性

四、认知发展学说

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1.发展的实质: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

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即心理活动的结构和组织。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

顺应即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环境。

2.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儿童只有动作层面上的智慧,语言和表象尚未产生。初生时,儿童仅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靠感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在这一阶段后期,感觉和动作出现分化,思维开始萌芽。

这一阶段儿童认知上获得了三大成就:一是,客体永久性,知道客观物体就算不在自己眼前它也是存在的。二是,主体与客体的分化,例如,这时的儿童可以学会看着镜子,用手来摸自己的鼻子,而不是镜子中的自己。三是,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例如儿童在这一时期可以学会用手达到面前的毯子,拿到毯子上放置的玩具,这就意味着因果性认识已经产生。

(2)前运算阶段(2—7岁)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和上一阶段的儿童相比,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不能理解守恒原理,思维具有集中化,不可逆性和只重状态的特点。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如下图中的这个儿童,即使亲眼看到两个烧杯中的水是一样多的,当把其中一杯水倒入到另一个长的烧杯中时,他仍然很难判断哪一个烧杯中的水更多。

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正在小学阶段读书,此时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为:

①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②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③去自我中心

④具体逻辑思维(例:可根据具体事物判断其逻辑关系)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已经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能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2018年上】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 )。

A.儿童的深度知觉B.儿童的计数能力

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D.儿童的守恒能力

【课后习题】

1.儿童能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3—6岁幼儿属于( )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

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

3.( )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

A.皮亚杰B.斯金纳

C.华生D.格赛尔

4.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在( )儿童必须要能胜任社会及学习的技巧,在这阶段,儿童常会和同伴比较。

A.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B.主动对内疚

C.勤奋对自卑 D.青春期

5.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儿童从出生到一周岁和青春期这两个时期,心理发展的速度最快,而其他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相对平缓一些,这体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 )。

A.不平衡性B.个体差异性

C.定向性D.连续性

6.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掌心的时候,他会立即把她紧紧抓住,这种反射属于( )。

A.莫罗反射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

7.用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新生儿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是( )。

A.达尔文反射B.莫罗反射

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

8.眼手(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抓握反射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性抚摸D.无意的触觉活动

9.( )是依恋开始出现的时期。

A.1—3个月B.4—5个月

C.6—7个月D.8—9个月

10.( )阶段幼儿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感知和行动来进行。

A.3—4岁B.4—5岁

C.5—6岁D.幼儿期

11.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几个阶段,并对前两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做简述。

第二章 幼儿生理发展

一、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育

(一)运动系统概述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运动系统的功能有三个:一是运动;二是支持,构成人体基本形态、支撑体重和内部器官以及维持体姿;三是保护,保护内脏。

(二)运动系统各器官的特点

1.骨 骼

人体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1)幼儿骨骼处于生长期

腕骨:全部腕骨完成骨化之前(8块骨头9岁左右完成骨化。新生儿没有腕骨,仅为软骨,通常根据腕骨来检测儿童的骨龄)腕部力量不足,手部的精细动作比较困难。

盆骨:不结实,不能从高处往下跳,易造成骨折。

(2)骨骼生长的必要条件

骨骼生长需要钙磷为原料。骨化:骨头的主要成分是钙和磷,钙磷不断沉积变硬。

骨骼生长还需要有维生素D,帮助钙磷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而人体所需要的大量维生素D通常是晒太阳由皮肤合成。维生素D缺乏可造成佝偻病,如鸡胸、下肢O型腿。

(3)硬度小、弹性大、韧性大

儿童骨头有机物含量多,有机物与无机物比例为1:1,而成人为3:7。由于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而无机物赋予骨骼硬度,所以儿童的骨骼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因不正确的姿势或其他原因导致骨骼变形,常出现“青枝骨折”,同时幼儿骨组织的再生能力较大,骨折的愈合速度较快。

(4)脊柱易变形

因此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坐、站、行姿势,以防止脊柱变形。

2.关节和韧带

(1)骨连结的方式: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2)学前儿童关节的伸展性及柔韧性超过成人,故关节活动的范围大于成人。

(3)幼儿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不够坚韧,所以关节的牢固性差,用力过猛容易脱臼。切勿猛力牵拉幼儿的手臂,幼儿的肘关节较松,当胳臂伸直时若猛力牵拉,则可能造成牵拉肘。

(4)预防扁平足:婴儿会站、会走以后出现了脚弓。但脚底肌肉、韧带还不结实,若运动量不适度,足弓负荷太重,就容易使脚弓塌陷,形成扁平足。

3.肌 肉

(1)水分多。

(2)长身高时期,肌肉以增加长度为主;长体重时期,以肌纤维增粗为主。各肌肉群的生长发育不平衡,大肌肉首先发育,小肌肉发育较迟。

(3)易疲劳易恢复:幼儿肌肉力量和能量的储备都不如成人。组织户外活动时应适时让幼儿休息,以避免过度疲劳。

(4)大肌肉发育早,3—4岁时已经比较协调;小肌肉发育晚,5—6岁时才能做一些精细动作。

(二)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1.多进行户外活动,常晒太阳,还要补充钙、磷等骨骼生长的“营养素”。

2.教育孩子坐站行有相,预防脊柱变形。

3.勿猛力牵拉孩子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此外,还要预防骨折脱臼,肌肉损伤等事故。

4.适度运动利于脚弓形成。

5.服饰有别于成人,以利于幼儿的骨骼发育和动作发展。

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与保育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肺。呼吸系统执行着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功能。

(一)呼吸系统特点

1.呼吸频率:胸腔狭窄,肺活量小,但代谢旺盛,机体需氧量大,所以呼吸频率较快。因此,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幼儿40次/min。

2.声带:声带不够坚韧,若经常喊叫和扯嗓唱歌,易损伤声带。幼儿哑嗓子的原因主要有:(1)声带不够坚韧;(2)大喊大叫;(3)吃过凉、辛辣的食物;(4)受凉。

3.鼻咽部:鼻咽部易侵入细菌,注意擤鼻涕的力量和方法,避免中耳炎。

4.喉腔:喉腔较狭长,黏膜柔嫩,富有血管和淋巴组织,因此一旦发病,容易导致喉梗塞。

5.气管和支气管:比较狭窄,肌肉不完善,缺乏弹性,黏膜血管丰富,黏液分泌不足,较为干燥,黏膜纤毛运动差,不能及时排除微生物黏液,易受感染。

6.上呼吸道的作用:一是调温;二是清除异物。

(二)呼吸系统保育要点

1.多组织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每天必需的。

2.教会幼儿擤鼻涕的方法,避免污水进入。

3.保护嗓子:儿童音域窄,不宜唱大人的歌曲。伤风感冒时也要注意保护嗓子。夏天活动后不要过多地吃冷食。

4.教育幼儿用鼻子呼吸,防止灰尘和细菌侵入肺部,调节空气湿度,减少感冒。

5.进餐时要小心,不要高声谈笑,防止食物侵入气管。

三、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与保育

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一)循环系统特点

1.心脏

(1)心脏小,心肌薄弱,婴幼儿年龄越小,心跳越快。

(2)心肌易疲劳。经常锻炼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加。但幼儿运动量过大,心跳加速,每次泵血反而会减少,从而造成面色苍白、心慌、大汗淋漓,运动后无食欲,同时产生过度疲劳。

2.血液

(1)血管壁薄,弹性好。

(2)两种贫血:先天巨幼红细胞发育畸形(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和后天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缺铁)。

3.淋巴系统

(1)淋巴的功能:有防御功能,属于先天的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比如打预防针)。

(2)淋巴结:用手摸小儿颈部两侧,常可摸到几个疙瘩,就是淋巴结。如果像黄豆一样大小,触压无痛感则为正常的淋巴结。

(3)淋巴系统特点:淋巴系统发育未成熟,免疫力弱,而且易发炎,容易扩散,致使局部肿大。淋巴肿大常常发生于咽部和口腔部。

(二)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1.防治贫血: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瘦肉、黄豆、芝麻酱、动物肝脏、海带等)。

2.从小儿起注意饮食搭配和饮食习惯,以预防动脉硬化。

3.锻炼可强心,但运动前要热身,运动要适量,不要过累。

4.劳逸结合,保证日常睡眠和休息,利于保护心脏和机体循环机能正常。

5.为保证血液循环顺畅,如服装、领口、鞋袜不要过紧;椅子前缘不要压迫胸部。

6.口腔炎、扁桃体炎、中耳炎都可使淋巴结肿大。如果淋巴结蚕豆大小,压着又疼痛,照顾者又有结核病,则要查小儿是否患“淋巴结核”。

四、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与保育

(一)消化系统特点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等。消化腺有导管与消化管相通,使消化液流入消化管。婴幼儿的胃呈水平状,所以常会出现“漾奶”现象。

1.牙齿

(1)乳牙萌出

①乳牙:婴儿吃奶期间开始长的牙齿叫乳牙。

②出牙时间:通常6—7月时出牙,最早4个月就出牙了,但不晚于1岁,个体差异较大。共20颗,2—2.5岁出齐。乳牙萌发时幼儿喜欢咬乳头和手指头等东西。

(2)乳牙的功能

①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②促进颌骨发育。

③有助于发音正常。

④有助于恒牙健康。

(3)六龄齿

6岁左右,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上下左右共4颗。

(4)幼儿生理性流涎

2.肠 道

肠黏膜富含毛细血管,通透性好,吸收功能强,但屏障作用小,也容易吸收食物中的有害物质。

另外,肠道肌肉组织和弹力纤维尚未发育成熟,蠕动功能比成人弱,易发生肠道紊乱,引起腹泻。腹泻久了易脱肛。

3.肝 胆

(1)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

(2)幼儿肝胆功能不全,胆汁分泌较少,脂肪消化功能差。

(3)肝糖原储存较少,饥饿会加重肝的负担。

(二)消化系统的保育要点

1.保护乳牙和六龄齿

(1)户外活动晒太阳—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

(2)给牙齿适宜的刺激。食物太精细,无须咀嚼,不利于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因此不宜让幼儿吃水泡饭,汤泡饭。

(3)漱口和刷牙。为避免龋齿就要喝水、漱口或刷牙来清洁口腔。两岁左右,饭后用清水漱口。到了3岁左右就可以学刷牙了,里外都要刷,还要教给正确的方法。

(4)预防牙齿排列不齐。

2.定时排便

过了半岁就可以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了。因为孩子有“胃结肠反射”,所以喂过奶、吃过辅食后就要坐盆排便,若5—10分还未排便就要起来了。注意便盆的大小和清洁。养成早饭后排便的习惯,而且要及时排便。饮食注意多吃蔬菜、水果,搭配着吃些粗粮,增加粗纤维素,利于排便。

3.防止脱肛

脱肛一般是由于长期消化不良,导致腹泻或久坐便盆等使肛门松弛,直肠脱出。要积极治疗腹泻,并避免其他原因造成脱肛。

五、幼儿排泄系统的特点与保育

(一)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1.泌尿系统特点

(1)由“无约束”到“有约束”排尿。一般1.5岁左右可养成控制排尿的习惯。

(2)尿道短,易发生上行感染。

(3)肾脏尚未发育成熟,排泄能力不如成人。

2.泌尿系统保育要点

(1)训练有控制地排尿能力,又要使幼儿养成不长时间憋尿的习惯。应在活动前、睡觉前提醒幼儿排尿。

(2)注意婴幼儿外阴部卫生。

(3)1岁左右穿封裆裤,教育幼儿不要坐地。

(4)饮水量充足,排尿起着清洁尿道的作用。

(5)注意及时排尿,防止尿液毒素对人体的影响。

(6)注意尿液的颜色,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二)皮肤

1.皮肤的特点

(1)皮肤的保护功能差。婴幼儿的皮肤薄嫩(尤其是角质层较薄),易受损,不注意清洁,极易生疮长疖。

(2)皮肤调节体温功能差。散热及保温功能都不及成人,儿童不能很好适应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过热易中暑或生痱子,而过冷易受凉而生冻疮。

(3)皮肤的渗透作用强。皮肤薄嫩,通透性较强,有机磷农药、苯、酒精等可经皮肤被吸收到体内,引起中毒。

2.皮肤的保育要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皮肤清洁。给幼儿洗澡时应注意各个部位都要洗干净,勤剪指甲,沐浴时避免皂液进入眼睛。

(2)注意衣着卫生。

①选择质地柔软,吸水性强,不掉色的衣料做内衣,以免刺激皮肤。另外,小男孩裤子不用拉链。

②不要过分使用化妆品。

③为避免尖锐或坚硬东西损伤皮肤,不应让儿童佩戴金属首饰。

(3)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的冷热适应能力。

①充分利用空气、阳光和水分来促进身体健康。

②照顾体弱儿,及时擦干汗。

③可让幼儿从夏天开始就用冷水洗脸,洗手。冬天早上坚持用冷水洗脸,作为锻炼,而晚上用温水洗漱能够更好地清洁皮肤。

(4)防中毒。注意不要让儿童接触盛过有毒物质的容器,在皮肤上涂抹药物也要注意浓度和剂量。

(5)在学前儿童可触及之处,不要放置炉子、开水、菜汤等易烫伤皮肤的器物。

六、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与保育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调节系统,常见的内分泌器官有: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调节新陈代谢)、甲状旁腺(促进钙磷代谢)、松果体和性腺。

(一)内分泌系统的特点

1.婴幼儿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

婴幼儿阶段生长激素分泌旺盛,且夜间大量分泌,故应保证婴幼儿有充足的睡眠。分泌过少会导致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甚至是侏儒症;分泌过多则可能导致巨人症。

2.缺碘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缺碘会引发“克汀病”:智力低下,听力下降,出现语言障碍、生长障碍等。但碘元素摄入过多也可能导致甲亢、甲状腺癌等,特别是沿海常食用海产品的城市居民,应少食加碘盐。

(二)内分泌系统的保育要点

1.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

2.食用加碘食盐,常食用海带、紫菜、虾皮等海产品。但也要防止碘摄入过量,造成甲亢和甲状腺癌。

3.避免乱服用营养品,防止早熟。

七、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与保育

神经系统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一)大脑皮质活动的规律

1.优势原则

大脑的某个功能区在从事某项活动和工作的时候处于兴奋状态或优势地位,其他区域则相对抑制。兴趣可以促使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个事物或事情上去,对其它无关刺激却不关注。

2.镶嵌式原则

不同种类和性质的活动可以激发大脑不同功能区处于兴奋或“工作”状态,因此变换活动的性质可以使大脑各个功能区劳逸交替。

3.动力定型原则

又称为“自动化”。若一系列刺激总按照一定时间、顺序和模式出现,这样多次重复之后,大脑就会记忆这些刺激,形成规律。每到相似时间或相似情景,大脑就提前作好了准备。

4.睡眠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

(二)神经系统的特点

1.早期大脑神经系统生长发育迅速

(1)1岁前脑细胞数量飞速增长,接近成人水平(约140亿个)。

(2)大脑重量增长迅速。

(3)1岁后大脑神经逐渐网络化。

1岁后脑细胞虽然不再增多,神经细胞的突触却由短变长.由少到多,逐渐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4)丰富的刺激利于神经细胞生长和建立联结。

2.神经髓鞘化出现

3.脑细胞耗氧量大

大脑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比例最高,幼儿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50%。充足的氧气是维持脑细胞正常生长和活动的基本条件。

4.大脑可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

大脑所需的能量只能由糖来提供,所以小儿膳食中要摄入足够的糖类。

5.易兴奋也易疲劳

大脑皮质易兴奋,不易抑制,表现为易激动,自控能力差。因此,幼儿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易疲劳。

6.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

学前阶段每天睡眠时间为11—12小时,其中午睡2小时。

(二)神经系统的保育要点

1.尽早提供适宜的早期教育,对大脑损伤儿尽早实施康复训练,效果较好。

2.适量的活动,充足的睡眠。

3.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补充含充足的糖、蛋白质(牛奶、肉)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鱼肉和植物油)。

5.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激发兴趣、动静结合、养成习惯。

八、幼儿感觉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一)幼儿眼睛的特点与保育

眼睛的特点:

1.5岁前可有生理性远视。

2.晶状体弹性好,调节范围广。

3.可能有倒视。

视网膜的倒像要由大脑调节变为正视像,但大脑发育未完善,因此可能出现“倒视”。

4.睫状肌疲劳引起近视。

眼睛的保育要点:

1.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不在阳光直射或暗处看书,画画。

(2)不躺着看书,不在走路和乘车时看书。

(3)远眺或户外活动消除眼睛疲劳。

(4)看电视小班孩子不得超过半小时,中大班孩子不得超过1小时。

2.家庭及托幼机构要提供良好的采光条件及适合身材的桌椅。

3.幼儿读物字体要大,字迹图案要清晰,教具大小应适中,颜色应鲜艳,画面应清楚。

4.教育幼儿避免眼睛外伤,不玩竹签、弹弓、鞭炮、撒沙土等危险活动。

5.不用手揉眼睛。毛巾手绢要专用。

6.由家长或医生给孩子定期测查视力。发现异常(弱视、斜视、散光等)及时矫治。

7.注意适量摄入维生素A。

(二)幼儿耳朵的特点与保育

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

耳朵的特点:

1.耳廓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易生冻疮。易复发。

2.外耳道易生疖。脏水等会流入外耳道,或掏耳屎损伤外耳道,可使耳道皮肤长疖子。

3.易患中耳炎。幼儿咽鼓管较短,管腔宽,鼻咽部细菌易经咽鼓管进人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4.对噪声敏感。正常的教学区声音在50—55分贝之间,60以上开始影响睡眠。经常处于80分贝的噪声中会导致睡眠不足,烦躁不安,消化不良,甚至听觉迟钝。

耳朵的保育要点:

1.冬天注意头部保暖,预防生冻疮。

2.洗头避免污水流人外耳道。

3.不要用火柴和发卡给孩子掏耳屎。避免碰伤外耳道甚至鼓膜。

4.教会擤鼻涕的方法。

擤鼻涕的正确方法是:轻轻捂住一侧鼻孔,擤完,再擤另一侧。擤时不要太用力,不要把鼻孔全捂上使劲地擤。

5.减少环境噪声。

6.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素会损害内耳的耳蜗,造成耳聋,儿童应慎用此类药物。

【课后习题】

1.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发育一直处于领先的系统是( )。

A.骨骼系统B.呼吸系统 C.消化系统D.神经系统

2.关于婴幼儿呼吸系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频率慢 B.声带不够坚韧

C.鼻咽部的细菌不易侵入中耳 D.声带坚韧

3.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是( )。

A.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B.心肌功能强,不易疲劳

C.可触及深层的淋巴结 D.心肌易疲劳

4.婴儿吃奶期间开始长的牙齿叫做( )。

A.乳牙 B.六龄齿 C.恒牙 D.牙齿

5.婴幼儿皮肤的特点是( )。

A.保护功能差,调节体温的功能差,渗透作用强。

B.保护功能差,调节体温的功能强,渗透作用强。

C.保护功能强,调节体温的功能差,渗透作用强。

D.保护功能强,调节体温的功能差,渗透作用强。

6.五岁前的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称为( )。

A.生理性远视 B.弱视

C.近视 D.斜视性弱视

7.对幼儿来讲,正确的教学声音在( )分贝。

A.50—55 B.75—85 C.65—75 D.55—65

8.“常规遮盖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 )。

A.远视 B.近视 C.弱视 D.散光

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第一节 学前儿童动作和言语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一)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比如,满月前儿童受到痛刺激后,哭喊着全身乱动。3岁孩子拿着笔认真画画时,不仅是手的动作,身体的动作、面部的动作也来帮忙。同样的动作,幼儿做得慢而不够准确,而且付出的努力相对较大,成人则做得又快又好。这是“从整体到局部规律”的表现。

2.首尾规律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婴儿最早出现的是眼的动作和嘴的动作。半个月内的婴儿,双眼协调动作就已经出现。上肢动作发展早于下肢动作,6个月婴儿手的动作已有较好的发展,而腿的动作还远未发展。儿童先学会抬头,然后能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行走,也就是从离头部最近部位的动作开始先发展。这种趋势也表现在一些动作本身的发展上。例如,婴儿学爬行,先是依靠着手臂匍匐爬行,然后才逐渐运用大腿、膝盖和脚来爬行,即服从“首尾规律”。

3.近远规律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也就是靠近中央部分(头和躯干,即脊椎)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臂、手、腿)的动作。比如,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种从身躯的中央部位再到远离身躯中央的边缘部位的发展规律,即“近远规律”。

4.大小规律

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粗大的动作是指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也是大肌肉群的动作,包括头、翻身、坐、爬、走、跑、跳、踢、走平衡等等。大肌肉动作常常伴随强有力的大肌肉的伸缩和全身运动神经的活动,以及肌肉活动的能量消耗。精细动作是指小肌肉动作,如吃、穿、画画、剪纸、玩积木、翻书、穿珠子等等。从四肢动作说,手臂和腿的动作先发展,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手和脚的动作。

5.无有规律

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比如,初生婴儿已会用手紧握小棍,这是无意的、本能的动作,几个月以后,婴儿才逐渐能够有意地、有目的地去抓物体。学前儿童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无有规律”。

(二)儿童动作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儿童动作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处于学前期。这四个阶段是:

1.反射动作阶段

从初生到4个月,这阶段有许多本能的动作,即无条件反射。这些动作不受意识支配。

2.最初动作阶段

2岁前处于掌握人生最初的、起码的、基本的动作阶段。如会够着物体,会抓和放开,能独立地坐,拉住东西站起,开始迈步,自己走路等等。

3.基础动作阶段

2—7岁,这阶段儿童能够控制自己的肌肉系统,保持稳定性,能够自由运动,比如学会走、跑、跳等。通过运动,幼儿探索和体会自己身体的运动能力,控制和操纵周围环境中的物体。这阶段是儿童获得大量运动经验的时期。

4.专门化动作阶段

7—14岁及以后,动作处于转变、应用和终生使用阶段。这阶段的动作,把前一阶段的那些孤立的、分开的动作基本因素联结起来,形成各种运动所需要的专门化动作技能,比如,投篮动作或踢球动作等。

二、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一)语言、言语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合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人们在改造客观外界的活动中,产生了交际的需要,而要满足交际的需要,伴随着交际就产生了语言。用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际时,就是言语活动。

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如讲课时老师用的是汉语这种语言,而讲述的过程则是言语,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可分为三类:

1.口头言语。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语言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

2.书面言语。人借助于文字而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形式有写作、朗读、默读。

3.内部言语。一个人自己对自己发出的声音,是自己默默无声思考问题的言语活动。

(二)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

1.前言语阶段(0—1岁)

在儿童真正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或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出生后第一年是前言语阶段。

(1)言语发生的准备

言语发生的准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说出词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

理解词的准备,包括语音辨别和对语词的理解。

(2)前言语阶段的三个小阶段:

简单发音阶段(初生—3个月)。

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2.言语发生阶段(1—3岁)

1—3岁是言语发生阶段,所以先学前期是儿童言语真正形成的时期。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言语发生的标志是说出最初的词和掌握其意义。

言语发生阶段可分为两个小阶段:

(1)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岁半)。在这个阶段,儿童理解的语言大量增加,但是说出的语词很少,甚至出现一个短暂的相对停顿或沉默期。这时,儿童只用点头、摇头或手势和行动示意,不开口说话,甚至停止了独处时的自发发音活动。

(2)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岁半—2、3岁)。儿童似乎突然开口,说话的积极性很高,语词大量增加,语句的掌握也迅速发展。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

2岁以后,特别是3岁到入学前是儿童基本掌握口语阶段。儿童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有迅速发展,为入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三)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表现

幼儿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及言语机能的发展等方面。

1.语音的发展

幼儿语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逐渐掌握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在正确的教育下,4岁儿童能基本掌握本民族、本地区的全部语音,但对有些音不太准确。

(2)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儿童要学会正确发音,必须建立起语音的自我调节机能。一方面要有精确的语音辨别能力,一方面要能控制和调节自身发音器官的活动。儿童开始能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纠正错误的发音,就说明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2.词汇的发展

(1)词汇数量迅速增加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2)词类范围日益扩大

幼儿词汇的发展,还表现在他们所掌握的词类范围日益扩大。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然后掌握虚词。儿童对实词掌握的顺序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幼儿也能掌握一些虚词,如介词、连词,但这些词在幼儿词汇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在幼儿的词汇中,最初名词占主要地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名词在词汇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4岁以后,动词的比例开始超过名词。

【2016年下】2—6岁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词类范围不断扩大,该时期儿童掌握词汇的先后顺序是( )。

A.动词、名词、形容词B.动词、形容词、名词

C.名词、动词、形容词D.形容词、动词、名词

(3)词义逐渐丰富和加深

3.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不完整句包括单词句和电报句。

单词句:指用一个词代表的句子,一般出现在1—1岁半。例如,当儿童说:“妈妈”这个词时,既可能代表要妈妈抱,也可能代表请求妈妈帮他拾起一个东西等等。

电报句:又称双词句,由2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由3个词组成,一般出现在1岁半至2岁半左右。例如,“妈妈抱”、“爸爸班班”等等。

【2016年上】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并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

A.电报句B.完整句

C.单词句D.简单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2岁后简单句逐渐增加。幼儿使用的主要是简单句。

幼儿复合句数量较少,结构松散,缺乏连词(妈妈上班,我上幼儿园)。并列复句出现较早,偏正复句出现较晚(条件、因果、转折等)

(3)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幼儿最初掌握的是陈述句。然后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4.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儿童的言语基本上都是采取对话的形式,而且他们的言语往往只是回答成人提出的问题,或向成人提出一些问题和要求。进入幼儿期,对话言语进一步发展。他们不但能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和要求,还会在协调行动中进行商议性对话。由于幼儿独立性的发展,活动范围的扩大,在他们和同伴和成人的交往中,需要独立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己的知识经验等,这就促进了独白言语的产生和发展。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情境性言语是指幼儿在独自叙述时不连贯、不完整,并伴有各种手势、表情,听者需结合当时的情境,审察手势表情,边听边猜才能懂得意义的言语。这种言语是幼儿言语从不连贯向连贯言语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言语形式。3岁前的儿童的言语基本上都是情境性言语。

连贯性言语则指句子完整、前后连贯,能反映完整而详细的思想内容,使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讲述的意思的言语。

(四)内部言语的发生发展

按活动的目的和是否出声,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言语的高级形式,比外部言语更概括和压缩。4岁以后,幼儿开始出现内部言语。

出声的自言自语是内部言语发展的初级形态,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内部言语的过渡形态。它既有外部语言的特征(出声),又有内部语言的特性(不是用来交流,只说给自己听,进行自我调节)。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游戏言语和问题言语。

第二节 幼儿认知发展

一、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1.感 觉

客观事物总是具有一定的属性的,如形状、颜色、味道、软硬等。当这些属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大脑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新生儿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通过口腔。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是味觉。最不发达的感觉是痛觉,痛觉的感受性与痛觉阈限值成反比。

【2017年下】下面几种新生儿的感觉中,发展相对最不成熟的是( )。

A.视觉B.听觉

C.嗅觉D.味觉

2.知 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一个人充分调动过去的知识经验对由客观世界中物体的各种属性所产生的感觉信息进行适当的组织和解释的结果。但离开知觉的纯感觉是不存在的。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对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或深度)和距离知觉。

①形状知觉:即一个人对物体几何形体的知觉。对幼儿来说,说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②大小知觉:婴儿在六周时已经有了大小恒常性;幼儿在2—3岁时能够按照言语的指示找大小,在4岁以后能够用语言说出物体的大小。

③方位知觉:即一个人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知觉,包括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正常婴儿靠视觉定方位。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是:3岁仅能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前后14个方位的水平,但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还会感到困难。方位知觉的形成有赖于儿童从生活经验中不断形成各种空间知觉,也有赖于不断掌握各种表示空间关系的词。

④深度与距离知觉:即一个人判定物体与物体之间以及物体与人之间距离的一种能力。它对人们理解环境的布局很重要,对引导人们的运动性活动也很重要。深度知觉有助于婴幼儿防止撞到家具上或跌下楼梯。“视觉悬崖”是一种测查婴儿深度知觉的有效装置,6个月婴儿已经有了深度知觉。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即人们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反映。由于时间很抽象,人们在感知时常常要借助中介物。

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婴儿对时间的反映往往是由生物节奏周期,或人们常说的“生物钟”所提供的时间信息而出现的时间知觉。比如,婴儿到了吃奶时间,会自己醒来或哭喊,这就是婴儿对吃奶时间的条件反射。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不仅有生物性的时间知觉,还有了与具体事物和事件相联系的时间知觉。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例如,幼儿主要依靠生活作息制度来认识时间。如,幼儿认为“早上,是到外面玩的时候”,“上午是上课的时候”,“下午是午睡起来以后”,“晚上是爸爸妈妈来接我们回家的时候”,等等。有个幼儿曾问老师“老师,我们还没有睡觉呢,怎么就是下午了?”

幼儿还根据日夜和季节变化来对时间定向。这种能力一般出现在幼儿中期以后。他们知道“天快黑了,就是傍晚”,“太阳升起来就是早晨”。有一天,天气突然变化,活动室阴暗下来。这时幼儿感到惊讶,他们问:我们不是在吃午饭吗?为什么天黑了?

从中班后期开始,幼儿能够认识钟表和日历上的字符。例如,妈妈指指时钟说:“到9点钟了,该睡觉了。”孩子就去上床睡觉。

对于时间的辨别,小班能辨别白天和黑夜,中班能辨别昨天、今天和明天,大班能辨别一周的时间。6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比如学会估计完成某种行动需要多少时间。

二、幼儿注意的发展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

(1)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总是选择了某个对象,而把其他对象作为背景。

(2)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

2.幼儿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

(1)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按照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①无意注意,指无预定目的,不需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无意注意与生俱来,但也有发展过程,表现在注意的性质和对象不断变化;稳定性增长,对象范围扩大。

②有意注意,指有目的、有意识支配的、主动的注意,2岁以后开始萌芽,幼儿期开始发展。有意注意的发展,使儿童注意发生变化,心理能动性增强。

1. 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无意注意包括定向注意和选择性注意两种形式。

①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原始的定向反射是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也是儿童最早出现的最初级的注意。最初的定向性注意,主要由外物特点引起,即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

②选择性注意的发生发展。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倾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3.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1)无意注意占优势

幼儿的无意注意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①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强烈的声音、鲜明的颜色、生动的形象、突然出现的刺激物或事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②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幼儿的生活经验比以前丰富了,对于一些事物有了自己的爱好,符合幼儿兴趣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幼儿期的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水平低,稳定性差而且依赖成人的组织和引导。

幼儿的有意注意有以下特点:

①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有意注意是由脑的高级部位控制的。大脑皮质的额叶部分是控制中枢所在。额叶的成熟,使幼儿能够把注意指向必要的刺激物和有关的动作,主动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同时抑制对不必要的刺激的反应,即抑制分心。额叶在大约7岁时才达到成熟水平,因此,幼儿期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但远远未能充分发展。

②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儿童进入幼儿期,也就进入了新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儿童在幼儿园,必须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完成各种任务,对集体承担一定义务。所有这些,都要求幼儿形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