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inewsletter vol 2 issue 1

16

description

vol 2 issue 1

Transcript of fuzinewsletter vol 2 issue 1

夫子通

訊二零一三年年初號

新年

綻放新景象

飛機抵達陝西鹹陽國際機場後,巴士載著我們在平坦的關中盆

地上駛向西安市區。西安的北面為陝甘黃土高原,與南邊的秦嶺山脈遙相呼應。黃河流域中部的八百里秦川,西起寶雞,東到黃河。西安城被渭、涇、灃等八條河流圍繞,即西漢司馬相如在《上林賦》描寫的“八水繞長安”。

西安在長達一千二百多年的歲月裏一直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有21個王朝和政權,周、秦、漢、隋、唐建都於此,被稱為「13朝古都」。

漢唐的西安是當時中國與外國交流的中心城市,是世界上最早超過百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而唐朝的長安城是中國古代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都城,如同如今的世界大都會紐約一樣。那時開放、文明和包容的中國如同磁鐵,以其發達的經濟、繁盛的文化和開放的社會風氣深深吸引著無數外國使節與仰慕者前來朝拜和學習,故有「西羅馬,東長安」的說法。此時是深冬季節,田野上大片的麥地早已收割,成片的果樹只剩光禿禿的枝椏,只有在偶然經過的柿子樹梢上還掛著鮮橙紅色的「小燈籠」,為周圍的單調灰色帶來一抹奇異的明

編委李陽雪

香港大學文學院畢業生

西安小記

2 推廣普世價值  力行達己達人弘揚中華文化  復興文化載體  2

專題

弘揚中華文化 復興文化載體

亮。一路上,白色的太陽溫溫斜斜地掛在天上,田野裏升騰燃燒麥秸的陣陣煙氣,抹去了些冬季的蕭肅。

古城牆車開進市區,我的第一感覺是

西安的建築和城市景觀和同為歷史古城的北京相比要質樸無華得多。進入市中心首先要通過西安的古城牆。深灰的城牆在現代化的街道上突然出現,驚喜之餘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著名的西安古城牆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構造呈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總周長13.74公里; 四面為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和北安遠門。城牆極厚,穩固如山,有強大的軍事防禦功能,敵人從城外到城內要經過三道防線。

站在城牆上,看著旌旗飄飄,防禦的武器如今在城牆上的平臺上陳列,我可以想像著當年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固若金湯的城樓給予了當年百姓生活的安全感,也成為現代西安在世界舞臺上展示的一道獨特風景。2006年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第一站便是西安,他到達城牆南門後,古裝的武士宮女列隊,

長號鑼鼓喧天,西安人用千年前的盛唐之禮為他舉辦這場轟動一時的「入城式」,東方和西方,古代和現代來了一次熱烈的碰撞。

秦始皇兵馬俑1 9 7 4 年 3 月

29日,臨潼縣下 河 村 的 大旱後村民楊志 發 開 鑿水 井 時 那意 外 的 幾鑿 子 , 讓他 們 , 這

群深埋千 年依然威武屹立

的“瓦王爺”重見天日。

他們是製作的陶俑,卻又是真實的再現。每一個士兵的體型、神態都各不相同,戰馬和武器象徵著不同的兵種和級別。軍士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高級軍吏俑,在不同的方陣裏各司其職。他們身上的衣服和鞋都是從家鄉帶來,背離故土的壯烈成就了赳赳帝國,烈烈秦風。

在塵土飛揚的沙場上,卸去保

3www.fuzinewsletter.com  二零壹三年年初號

專題

護的頭盔,目光如炬,誓死而歸。細緻刻畫、栩栩如生的面容甚至讓我有些懷疑,仿佛一個對視後他們就會在我面前突然「復活」。

無需展示戰馬飛奔、劍戟相交的血雨腥風,僅僅是一列列安靜地站立著陶俑,即使是一動不動,他們呈現的勇猛軒昂的氣質和隊伍的高度組織紀律性,在地窖裏仍然散發著強大的磁場。無需言語和動作,這種靜默產生的讓人顫粟的威嚴就能讓人明白當年秦國一統天下的軍事力量。

或許,這從秦始皇13歲即位後便開始建立、經其一生、最多時70萬工匠參與、總面積達50平方公里的陵墓本身,已經體現了世界歷史上罕見的強盛,遺留下千年不散雄渾的氣魄。

大雁塔剛 下 車 , 我便看見了你,

在淸朗的 灰 藍天空下,蕭瑟的冬風 裏,你如一位 安 然 質 樸的長者。

磚仿木 結 構 , 四方形樓閣式 造 型 , 塔基 、 塔 身 、 塔 剎 通 高64.7米,自 唐 代 永 徽年起,在大 感恩寺裏風 風 雨 雨 中 靜 靜的 屹 立 了 一千三百多年,其 間經歷滄

桑,幾次損毀又不斷修補重建。唐高宗時,玄奘法師西域遊學得道返回大唐,為了貯藏取回的佛經、佛像和舍利,親自按印度窣堵坡形式將你設計修建。塔身上深棕與淺棕交替,古樸而和諧。

我緩步走在寺院石板路上,呼吸著清冽的空氣,夕陽斜照,院裏松柏成林,四周的低低建造的樓閣似乎都是為了烘托你靜謐中的厚重感,你獨自在金色餘暉中照耀下透著一股恬靜悠然。

遙想當年玄奘取經,從西安 (古長安)出發,經今甘肅蘭州,出了玉門關,一路西行,經過今新疆自治區,到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再抵達印度(古天竺)。四十一歲東返,歷時十七年,往返行程五萬裏。貞觀十九年(西元645年)回到長安後,玄奘法師在大慈恩寺等寺廟進行佛經的研究和翻譯,直到圓寂。

原來,你不僅僅是西方佛學大智慧經書和舍利的存放之地,也是法師勤奮求學、嚴謹治學精神的載體,永恆地紀念他為中西文明交流做出的非凡貢獻。

乾陵西安的西北方、乾縣城北6公

里梁山上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陵,修建於西元684年,經過23年才基本完成。乾陵

4 推廣普世價值  力行達己達人弘揚中華文化  復興文化載體  4

專題

弘揚中華文化  復興文化載體 

位於梁山北峰之上,南面的兩峰較低,東西對峙。大巴開到山上,我們便直接踏上了兩峰之間一條直通南北的長長的「司馬道」。這條道路有著微微的坡度,兩旁樹立著唐朝留下的石刻,一對華表,一對翼馬,一對朱雀(鴕鳥),五對石馬和十對翁仲(文武官員),他們表面在歷經千年風雨沖刷後有些剝蝕和苔蘚的痕跡。

走到道路盡頭,朱雀門外,東為武則天的無字碑,西為唐高宗李賢的述聖記碑。兩塊碑似乎透露了兩個人生平的資訊,無字碑採用完整石塊雕刻精美,宏偉大氣,而高宗的述聖記碑則簡單常規,僅刻有彌勒佛像。不著一字的無字碑具有爭議性,耐人尋味,是武則天自信自己功高德厚、言語不足以記載,還是自知有違綱常羞於記錄,亦或是大方地將自己的功過留給後人評述?後人眾說紛紜,真是「無字勝有字」。

感受西安夜行在城區的西大街,直行便

可到達地標鐘鼓樓。淳樸的少年自己彈著吉他、唱著民謠,在行人本不多的路上,引人駐足。

西安的經濟在全國城市第一梯隊裏排最後一名,吸引力不如北上

廣,大多都是本地人居住。而我看見,街頭的人們神色舒坦、安逸,大概是因為需求不多,人便少了很多焦慮吧。

導遊告訴我們,陝西人自古以來沒有太多開拓進取精神,一生惦記著「老婆、孩子、熱炕頭」,不如沿海人地開創和冒險精神,勤於鑽研並善於經商。大部分西安人抱著樸實的夢想,能守著一方故土,吃穿不愁、一生平安則是幸福。

我們在品嘗西安各種美食時也感受到這裡質樸生活本身蘊含的無

限滋味。「德發長」百型百味的餃子給人視覺和味覺的新鮮感,香氣撲鼻的羊肉泡饃帶來溫暖的滿足感,「肉夾饃」硬身面餅和鮮嫩肉餡的奇妙的搭配讓人讚不絕口,香辣的涼皮混合濃郁的麻醬,讓我們大呼過癮,本地獨有的Biangbiang面,就如西安

人的性格,實在、爽辣。西安的魅力難以一一道盡。我

們流連在文物古跡豐富得「隨便一鋤頭下去就能挖到」的世界,聽著帝王將相的故事,歷史的盛衰興亡更迭如同五彩斑斕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喟歎,心中滿滿的是對中華文化的崇敬,對古老文明世界的好奇和嚮往。

5www.fuzinewsletter.com  二零壹三年年初號

專題

專題

西安小記P2-5

閒旅人

青年可知命不可以

P7-8

夫子媽媽

親情與家族P9

大夫子

教育是華文化復興的動力還是死穴

P10-14

蓮馨慧果

忠直守持P15

編委會成員

黎展康  張宇昊  李陽雪  梁頌南朱燕翔  江潁祈  張經緯  王昕

周江月

目錄

閒旅人

年青可以「知命」不可以?

求學時期的我,無懼,倫敦零時的King’s Cross,深夜無人的LA市

中心,我獨行,不理會朋友的勸告。我對惡事的想像力不那麼高,平時白天做夢更不會想太切身的事。如此這般,我變得大無畏。年紀漸長了,反而不敢妄為。例如深圳是一個我絕不會獨個兒夜闖的城市。雖然我行事已非常小心,最近依然遇上一件不大好的事。

零時,我和四位朋友趕上尾班車到達深圳機場附近一酒店預備下榻。朋友讓我獨自住一個標準客房,我便從輕便的行李中掏出錢包,在酒店大堂櫃枱準備登記證件。原來因為下午我們的先行部隊二十多人已登記,證件那時不派用場了,於是我便小心的把錢包收起來。

在等候上房時還不見什麼人跡,我們五人早已把小小的升降機擠滿,本來夜靜沒有燈火的酒店大堂,後來忽地裏變得鬧烘烘。有一對五、六十歳的夫婦和他們背後一班朋友想一同進來。那婦

人大叫:「我們當中一人進去。」最後連她也擠進來,還喋喋不休,彷彿每一句話都為升降機加上重量。夫婦操流利港式粵音,彼此嘻笑對駡又卿卿我我,事情毫不沉常,門未關上,我已經後悔剛才沒有反對他們走進來了。

婦人:有沒有按五字呢?丈夫:沒有回答男子:(想不到他們同行原來還有

另一人)早按了,還有按七字我回頭查看那第三者之時,不忘把

雙手緊按在身前的背包,以防萬一,終於到了三樓,我們一行五人離開了。

婦人:怎麼剛才沒有按五字嗎,啊,那麼我們歩行上去好了。

結果她們跟我們一起離開。我太累,沒多理會他們,繼續小心看管自己的行李。我的錢包放在包包裏,不會在此時掉了罷。到了一時半左右才發現錢包不再在房間裏,所有信用卡、提款卡、證件等都失去了。嗚!杏色格仔真

陳劍梅博士

7www.fuzinewsletter.com  二零壹三年年初號

閒遊人

8

皮Burberry錢包很美,是新買的!自問自己在升降機已盡力,不可能失守,莫非是剛才進來的服務員?

他穿着整齊,賓賓有禮,助我去除洗手盤內的漬水。想起有一刻我是分神了,只在頃刻間?我站在厠所門外背着走廊的一刹間?那服務員奇怪地從厠所走到我身邊來的一刻,他喚我進去看看然後反身擋着厠門,只那麼一息間;我好奇察看洗手盤那一剎;他奇怪地重複又重複地說話那一刻,我失去了錢包。手提電話在背包深處,還在。這樣的遭遇不奇,最奇的事在翌日發生。

清早,酒店的經理發現了此事,立即搖身變為一個三十多四十歲的成熟判官。他先翻看CCTV,說出我在大堂和升降機中的一切情況,嚴肅地交代一番,表明我有好好看守自己的財物,錢包也沒有被偷,也沒有人曾經進入我的房間,語調權威令人生怕。

我謝過了他,多次希望離開酒店,欲到機場與其他隊員滙合然後報警。縱使我沒有證件,不能登機,我也得親行一倘拜別眾友人。第三次請辭,經理還是不讓我走,咀邊還是同一番判辭。不走不走仍需走,我和兩位隊友帶着沈重的心情步行往機場,時間延誤了。

從酒店到機場走路需時約十五分鐘,半途有人狂奔上來。奇怪,是他,判若兩人,卻依然是他,原來經理並不冷酷,他真誠地笑了。滿頭大汗,一手舉起我的錢包說:「看,一點錢也沒掉。」

嗯,他的熱心燒紅了臉,笑靨藏不住他二十出頭的青春。他好像在呼喊:「看,成了。」看見了,很感動,我問他在那裏找到的。他説:「床下。」噢!對!退房前一定有酒店的服務員上

房查看的,他為何要拖延那麼久才在床下發現錢包,一定有難言之思。我相信他,接過了錢包,心靈滿足。

貧窮與富足,我接受不接受,無關「知命」不「知命」。我常鼓勵學生,年輕也可知孔子五十所知之「天命」。霍韜晦教授和梁燕城教授都熱誠推廣中國文化及哲學思想。在他們的努力下,我發現我的要求不過份。

霍解說「命」乃「客觀制限義」。那是說「命」只能限制我們的客觀存在;客觀存在意指自然生命的存在,或社會關係的存在。孔子相信這「命」實在不能限制我們客觀所制限的,於是我們依然有權選擇承擔責任,這就是「義」。霍指出「知命」就是「知道自己的使命,明知艱難也要上路」。最近聽梁的一次演講,又有所感。他強調「知天命」乃明白自身的限制依然堅持承擔生命給予自己的責任。

孔子的想法,給我很大的鼓勵。反複想了很多次,那位年青經理三次不讓我們離開酒店時,他經歷了什麼限制呢?他一而再,再而三堅持查問事件的經過,為了什麼?難道他不信事情不可逆轉?我不敢認為他不明白。

但我不明白一個新興城市的命;不知它給予本地人或移民有多大的機會和壓力;不知箇中錯縱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不知掏出一個真心要付上多少代價。但我信,這年青人多跑了一段路。抹了一巴汗,他跑過的是一段「知命」的路。他趕上來之前,曾在諸般限制中,為我尋拿錢包喔!

(鳴謝方文俞女士協助中文輸入)

8 推廣普世價值  力行達己達人弘揚中華文化  復興文化載體 

閒旅人

小家庭現代的家庭通常只會有一或兩個

孩子,父母因此可以投放較多資 源 和 時 間 在 孩 子 身 上 , 孩 子 的 物質 和 教 育 質 素 , 都 會 提 高 。 可 是 ,孩 子 在 大 家 庭 的 好 處 , 例 如 更 多 感情 支 援 、 學 習 群 體 生 活 等 , 都 消 失了。

大家族親族眾多的姨表叔伯等,正好彌

補 小 家 庭 的 不 足 。 多 安 排 子 女 參 與家 族 活 動 , 除 了 在 傳 統 節 日 與 親 友聚 會 外 , 形 式 可 以 盡 量 多 樣 化 , 例如 看 戲 、 燒 烤 、 遠 足 、 到 海 外 旅 遊等 , 既 可 讓 孩 子 感 受 血 緣 的 親 情 ,更 可 在 群 體 生 活 中 , 學 習 人 際 相 處之道。

孝悌愛眾「 孝 悌 愛 眾 」 , 孝 敬 父 母 、 友

愛 兄 弟 姐 妹 , 是 傳 統 文 化 的 家 庭 觀念 。 小 家 庭 的 孩 子 , 受 到 父 母 寵愛 , 慣 於 受 人 照 顧 愛 護 , 可 能 會 較為 自 我 , 要 求 孩 子 友 愛 表 或 堂 兄妹 , 尊 敬 家 族 長 輩 , 學 會 體 察 他 人的 需 要 , 重 視 其 他 人 的 情 緒 和 想法,大大有助培養孩子的品格。

指派任務在 家 族 中 , 可 要 求 孩 子 負 一 些

責 任 , 例 如 要 求 年 紀 較 大 的 帶 領 小

一 些 去 逛 街 買 衣 服 、 買 遊 戲 玩 具 ,或 是 介 紹 一 下 學 校 和 選 科 資 料 , 或補 習 等 。 或 要 求 孩 子 規 劃 或 籌 辦 家族 活 動 , 例 如 長 輩 生 日 活 動 、 外 遊時 計 劃 行 程 等 , 或 是 分 享 活 動 , 例如 完 成 遊 學 的 成 員 , 在 家 族 活 動 中分 享 見 聞 和 感 想 等 。 指 派 任 務 給 孩子 , 培 養 了 責 任 心 、 辦 事 能 力 、 人際 能 力 , 更 可 增 進 親 族 間 的 溫 情 和關 愛 , 為 孩 子 編 織 一 個 「 擴 大 」 的家庭網。

無分高低親 族 中 人 的 家 境 寛 裕 各 有 不

同 , 學 歷 高 低 也 不 一 樣 , 應 該 教 導孩 子 不 要 因 為 自 己 家 境 較 好 或 學 歷較 好 , 而 看 不 起 親 族 其 他 人 , 反 而這 是 很 好 的 機 會 , 讓 孩 子 發 展 博 愛的 心 , 以 平 等 心 對 待 他 人 。 朱 子 格言 說 : 「 見 窮 苦 親 鄰 , 須 加 溫 恤 」。 關 愛 的 心 , 應 首 先 從 身 旁 的 人 做起。

身體力行父 母 以 身 作 則 , 多 參 與 家 族 活

動 , 在 親 族 中 尊 敬 長 輩 , 親 切 的 跟家 境 與 學 歷 不 同 的 親 族 交 往 , 會 成為 子 女 的 榜 樣 。 子 女 懂 得 尊 重 親族 的 長 輩 , 友 愛 表 或 堂 兄 妹 , 也 會推 而 廣 之 , 在 社 會 中 尊 重 老 師 、 上司 、 老 者 , 友 愛 同 輩 , 成 為 融 入 社會、關愛社會的一員。

親情與家族文 夫子媽媽

9www.fuzinewsletter.com  二零壹三年年初號

夫子媽媽

是華文化復興的動力還是死穴?

有些文明已經不存在以大略分類計,據說地球上曾經有過十多個

較大型的文明,小的就更多了,其中有些已經不存在了,如巴比倫、北美洲

及南美洲眾多的印第安王國或部落等,不是被完全征服,就是被徹

底摧毀,現時能看到的東西已經很少了;另有些則殘存亦

已經不多了,只遺留下一些偉大的建築物,或一些已

沒有人使用的文字所寫的文獻,如古埃及、

古希臘、古波斯、古 真 臘 ( 柬 埔

寨)、中美洲印 第 安 及 秘

魯等等!

有些文明則從未有機會充份的發展已經被摧毀了,如非洲的一些王朝和族群部落文明。文化被摧毀後,其民也被驅散、被消失、或被勞役(在前現代或被納入奴隸或種姓制度內),及/或長期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或處於其它文化的周邊作附庸,發展受阻,利益被犧牲。其實文化價值也是一個民族團結的最重要載體,也是其核心利益運作的平台。

否定自己文化的價值,忽視自己的文化價值,就會無法保持或發展或傳播自己的文明,最終也難以團結自己,也難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價值去解決一些非常重大的危機困難,以及結構上的盲點和誤差,也更難保護自己的核心利益,甭說對人類多元的文明作較多較好的一些貢獻。

文  大夫子

10 推廣普世價值  力行達己達人弘揚中華文化  復興文化載體 

大夫子

已經奄奄一息前文也分析過諸華文明的强韌與偉

大,雖說過去非常輝煌燦爛,特別,其中的台灣、日本,仍能保持華文化的一定承傳和活力的諸華文明;但是,諸華文明的主體之一 --- 中國,自太平天國崛起要打倒中華文化以來,到今天近一百多年,碰到卻是前所未有的內在危機,而且需面對外來西方文明的巨大挑戰。

今天,有一定年歲而關心華文化價值承傳的人一定可以非常清楚看到,在諸華地區教育雖更普及,華文化在過去的五十年卻更迅速地衰退,在中國更已近奄奄一息,很多傳統已經不存在了; 此外,在韓國,自韓戰外國軍隊入駐後,通過新的學校和教育系統,曾經根深蒂固、燦爛輝煌的韓華文化亦迅速被逐步取代,三四十歲以下的人都與原有文化價值有較大的脫節;其它諸華文化也好不到那裡,華文化之間的互動,互相支持推動也降至近零,遑論將華文化價值智慧向普世推廣!?

呈然持續不斷的收縮實際上,諸華文明各國儘管在經濟

呈現復復甦,對華文化有些正面的幫助,然而,在文化價值信仰上,整個

華文化不單呈然持續不斷的收縮,而且曾更有一段時間被嚴格禁

止,不容許教授或傳播,處於 被 唾 棄 和 被 取 代 的 地

位 , 即 使 現 時 禁 制 漸解,資源不足的情況

仍持續,推廣工作者幾乎沒有,場

地極端缺乏,推廣傳播完全乏力,連僅有的『聖地』亦被用作類似於『主題公園』的產業運作,而非一定握在由熱心推廣,深入認識認同中華文化價值者的手上,情況只比之前禁制時略好。年紀輕,新一代人都不知道深入的華文化,承傳的危機已迫近了。

可以很概括的說,目前華文化收縮到的核心地區就剩下只有台灣和日本了,當然,在一些海外有較多華僑的地區,還有一些種子,比如,儒家儒學儘管在內地已近消失,卻在印尼,由華僑成功組成了有數百萬人的華文化載體 ---『孔教』,將孔子的學說轉換成一個新的宗教載體,團結當地的華人,維護自己的核心信仰和利益。 此外,在由緬甸、泰、馬、菲等也有很小、零星分佈的華文化載體,部份是環繞當地的『會館』或『廟宇』,但也略呈收縮的狀態,華文化價值不單未能向非華人傳播,吸引當地人接受,更在當地與華人人口比例降低的同時,不斷地降低及減弱。

11www.fuzinewsletter.com  二零壹三年年初號

大夫子

困境的主要內在因素特別,以中華為主的諸華文明更已面對多方面的困境,除面對利害的外來

挑釁和機遇外,其中主要的內在因素還包括:華文化價值信仰及其相關系統現代化未足;歷史包袱大;物質經濟條件未發揮應有助力;嚴重欠缺有效載體;

有個別人認為:華文化價值智慧如不能在未來二十至五十年之內全面復興,將有可能永遠被取代,較好的情況只能像希臘文化而已,即只能在學院課堂上看到學到!比如孫子、道德經、論語、或唐詩宋詞還會在大學向極少數專科的同學教授,大部份華人都看不懂了。不過,亦有朋友認為華文化價值智慧推廣者應有信心和決心,華文化仍有其必能復興的優勢和原因。但是,信心和決心的基礎在那裡?原因在那裡?歷史有先例嗎?如何方能復興華文化價值智慧?

回顧歷史的挑戰現在回顧歷史,日本過去二百多年

雖然也面對與諸華同一樣的挑戰,縱使仍不能作有力的普世推廣傳播,但華文化在其本土還是基本保存下來,也有一定的活力和影響,發揮保存弘揚日華文化的使命。

同時非常值得參考的是西方文明的曲折發展,西元六百至七百年近二百年之間,以基督教為主的西方文明也踫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危機,回教勃興,膨脹好快,也很有力和迅速,不單取得了中東、埃及、及北非沿海一大片,更一度成功較長期佔取了西班牙,並進攻東

羅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西方文明當時收縮到只有很小的地盤,也面臨被毀滅威脅、及被取代的挑戰和危機!詳見下圖一紫色的部份,當時大概也收縮到只有七個八個廣東省的面積,有完全被取代的可能。

12 推廣普世價值  力行達己達人弘揚中華文化  復興文化載體 

大夫子

今天已遍及全球但我們看看,在這個嚴重的低潮和

挑戰後,以基督教為主的西方文明不斷發展,更成功穿越了他們自己的黑暗和封閉的歐洲中世紀,東正教更在東歐及用俄羅斯生根,到今天,其發展已遍及全球,詳見下圖二,現時發展仍非常蓬勃,除了隨著很多地方的教育普及化,也有更多的大學納入其文明體系,在全球文明的上層建築中,西方文明擁有了絕對優勢。 當然,西方文明也分為很多子系統,內又分為《一》英美德為主的基督教(也包括大部份非洲、亞洲的前殖民地和紐澳)、《二》拉丁為主的天主教(包括南歐與南美,菲律賓及遍佈全球各國的一部份)、更有相對較小一點的《三》俄羅斯東歐為主的東正教。 目前主導的還是前兩者。

更有力全面復興為什麼西方文明在嚴重的低潮和挑

戰後,能夠更有力的全面復興,還不斷向世界出發?有什麼成功的因素?諸華文明也有這些因素和能力嗎?諸華文明

面對的多方面的困境是否能有效解決嗎?它能應對厲害的外來挑釁和機遇嗎?這都是華文化價值智慧推廣工作者最關心的問題。華文化重視教育,給予了華文化無比的復興動力;不過,當運用中華文化智慧去觀照這件事,您就會發現,恰好華文化的最大弱點和『死穴』之一卻也在教育。

教育是動力還是 『死穴』?

確實一比對其它文明,諸華文明文化的父母是非常重視教育的。中國的、韓國的、英國殖民地時期的香港、星加坡、馬來西亞的華人父母都會將他們的子女放到任何能提供良好教育的學校,任何能提高其子女學歷及社會階梯的學校,無論該學校的宗教是否他們接受的,親朋家族也不會反對,傳統的宗教,如儒教、道教、佛教的尊師和信徒,絕大部份也不會反對; 相反,其它文明,如伊斯蘭、基督教,甚或者印度教的父母,則未必會輕易將他們的子女放到任何其它宗教的學校,即使該學

13www.fuzinewsletter.com  二零壹三年年初號

大夫子

校能提供良好教育,他們的宗教領袖也會反對。這也能部份解釋了諸華文明為什麼能很快很全面吸收西方文明知識,迅速復興,其物質文明建設之全面,速度之快,而實為其它文明所不及。

日本是例外但是,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在現代

教育架構制度下,中華文化價值智慧相對其它文化價值這麼迅速地崩潰和被取代;而相反,伊斯蘭、印度及西方文明的價值文化不單沒有奄奄一息而被取代,反而很有活力的復興運動此起彼落,前赴後繼。特別,伊斯蘭及西方文明的價值文化仍不斷向普世推廣,在全球建立他們的載體。 諸華文明的日本(台灣和二戰前作為殖民地的韓國)是例外,日本的教育的主辦權一直沒有全面向外開放,其教育的主辦權卻一直牢牢掌握在熱心推廣,深入認識認同日華文化價值者的手上,他們更將世界文明,特別西方文化知識大量吸收消化,融為己用,更曾試圖參考西方的發展模式,通過殖民地的擴大及發展,推廣日華文化,服務其核心利益,對抗外部的入侵;最後,縱使二戰戰敗後無法像西方文明繼續擴展擴張,卻將華文化的『死穴』封堵和保護!保持了其華文化的活力。

有力有效載體西方文明的父母整體好像遠沒華文

化的父母這樣重視教育,更沒有科舉制度推動每一個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家庭去讀書、去修學、以至以整個家族的力量去「投資」在年青一輩的教育上; 但西方文明的發展,在面對嚴重的低潮

和挑戰後,一千年前已出現了大批基督教修道院,修道院又緩緩慢慢地發展為神學院,神學院又發展出大學,更衍生出普遍舉辦教育,開設學校的制度,產出了大量知識、大量人才,推動社會向前,傳播西方價值及信仰,也成為推廣傳播西方文明文化的有力有效載體,也成為其優勝於其它文明、戰勝其它文明的主要工具之一。近年中國孔子學院的全球建立,卻仍屬很初步,以推廣漢語為主,而內在的華文化價值智慧還是似有若無!以上各問題,往後文章再與大家分享。

14 推廣普世價值  力行達己達人弘揚中華文化  復興文化載體 

大夫子

忠直守持文 芙蓉散人

忠《說文解字》講:「敬也。」用上「中」下「心」,組成這個字,將自己的心放在中央,恭敬地對待他人,或者看待事物和職責。很多人都以為儒

家的孔子,製造了封建,要別人愚忠愚孝,對王權卑躬屈膝,只有順從,沒有提出反對意見,這全部都是虛假的消息,不確實的誤解。「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是較接近孔、孟思想的理解。

仁 義 忠 孝 禮 總數《論語》 110 24 18 - 7% 19 75 246《孔子家語》 118 124 55 - 8% 53 332 682《孟子》 158 107 8 - 2% 29 68 370《荀子》 134 315 73 - 8% 47 343 912

由上面的統計,可知忠心耿耿,並非先秦的熱門話語,以下便用《孔子家語》作例子,探討「忠」字的意義。原文如下:

《 致 思 第 八 》 - 孔 子 謂 伯 魚曰:「不飭無類,無類失親,失親不忠,不忠失禮,失禮不立。夫遠而有光者、飭也;近而愈明者、學也。」

《相魯第一》-三月,則鬻牛馬者不儲價;賣羔豚者不加飾;男女行者別其塗;道不拾遺,男尚忠信,女尚貞順;四方客至於邑者,不求有司,皆如歸焉。

第一條,講述一個人沒有注重容貌,沒有穿著恰當的衣冠,不去守持自己的社會位置,不尊重聚會地方的禮儀,做成不倫不類的外表,親人都疏遠你,親人的忠實血緣關係也被破壞,其他的人那會向你忠心,更沒有忠誠的朋友或下屬向你行禮,在社會便沒有立足的地方。這裡的忠,是別人對自己的恭敬,但被自己破壞了。

第二條,孔子在魯國做官,三個月的時間,已經令社會氣氛和諧,路不拾遺之外,男子漢個個忠直誠信,社會上有共同守持的風尚,就是處理人際關係的習慣,是在互動

之間養成的文化力量。這裡的忠,是做事做人的責任和態度,包括著大範圍的社會和國家。

忠直的守持直,《說文解字》講:「正見

也。」正確的見解,才可以明辨曲和直的道理,自己明白的道理,究竟是曲是直,我們不妨參考一下:

《孔子家語˙王言解第三》-子曰:「居,吾語汝。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雖有國之良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取道里;雖有博地眾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   

大道的寬厚普遍,正是明悟道德的指引,因此一切善德行為,都尊重大道的公義性,沒有用道德作為標準,凡事只顧及利益,必定沒有明白真理的可能。這裡的標準就是大道,一種能夠放諸四海的普世價值。

人人都有一顆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忠直相配合,很清楚表述了率直的正見,來自每個人的心扉,把心放在中間,矗立正直,守持不動,便不會左搖右擺,心意不定,做成愚忠的情況。

15www.fuzinewsletter.com  二零壹三年年初號

蓮馨慧果

夫子會刊物意見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