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動物園 104 年動物認養保育計畫 · 種蟻類在冬、夏季都能在穿山...

13
1 臺北市立動物園 104 年動物認養保育計畫 提案日期:103 10 3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林宗岐副教授 計畫編號 / 104 動福 2_穿山甲食用蟻類 (螞蟻與白蟻) 供應與養 殖技術建立 計畫期程 104 03 05 日至 104 12 31 計畫屬性 動物福利 保育研究 環境教育 國際交流及人才培訓 經費需求 計畫總經費 760,000 計畫摘要 ( 需含計畫目 標、擬解決 問題、重要 工作項目 ) 一、計畫前言 台灣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 ,為中國穿山 (Manis pentadactyla) 的一個亞種 (Allen, 1938) 是目前全世 界八種穿山甲 (Gaubert and Antunes, 2005),分布於亞洲的四個 種類之一。主要分布在台灣全島海拔 300 公尺至 2000 公尺的山 區,包括山麓、丘陵及台地等,並以低海拔最常發現 (趙, 1991) 但這些地區也是台灣人為開發最為嚴重的地區,使台灣穿山甲的 生存備受威脅。台灣穿山甲已於 1989 年所公佈的野生動物保育 法中,列為我國保育等級第 II 級的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同時, 華盛頓公約 (CITES) 亦將台灣穿山甲列入附錄 II 中。 (1989) 研究報告中指出,台灣穿山甲重量約 4.2 ~ 4.8 斤,最重可達 8.5 公斤,而在圈養個體有重達 8.7 公斤的紀錄 (張,2004)。另外,公母的體重上有差異,王 (2007) 報告中, 提出台灣穿山甲具有繁殖能力雌性的體重在 2.35 公斤以上,而 1.5 ~ 2.35 公斤則為具有獨立覓食能力的亞成體, 1.5 公斤以下則 是需要依附母獸的帅獸。對於穿山甲這類穴居型哺乳類而言,洞 穴的功能包括居住、躲避天敵、儲存食物與覓食等功能,在台灣 的研究 (趙,1989;范,2005) 指出穿山甲選擇洞穴作為棲地類 型上並特別的明顯偏好,而洞穴選擇處的土壤以較鬆軟的黏土或 壤土土質為主。洞穴的分類可依功能分為居住型與覓食型兩種, 推測穿山甲會重複居住在居住型洞穴內且使用時間較長,而覓食 洞穴使用時間較短且會因食物資源而時常更動。依據在林敬勛

Transcript of 臺北市立動物園 104 年動物認養保育計畫 · 種蟻類在冬、夏季都能在穿山...

  • 1

    臺北市立動物園 104 年動物認養保育計畫

    提案日期:103 年 10 月 31 日

    主 持 人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林宗岐副教授

    計畫編號 /

    名 稱 104動福 2_穿山甲食用蟻類 (螞蟻與白蟻) 供應與養

    殖技術建立

    計 畫 期 程 104 年 03 月 05 日至 104 年 12 月 31 日

    計 畫 屬 性

    ■動物福利 □保育研究

    □環境教育 □國際交流及人才培訓

    經 費 需 求 計畫總經費 760,000 元

    計畫摘要 (

    需含計畫目

    標、擬解決

    問題、重要

    工作項目 )

    一、計畫前言

    台灣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為中國穿山

    甲 (Manis pentadactyla) 的一個亞種 (Allen, 1938) 是目前全世

    界八種穿山甲 (Gaubert and Antunes, 2005),分布於亞洲的四個

    種類之一。主要分布在台灣全島海拔 300 公尺至 2000 公尺的山

    區,包括山麓、丘陵及台地等,並以低海拔最常發現 (趙,1991),

    但這些地區也是台灣人為開發最為嚴重的地區,使台灣穿山甲的

    生存備受威脅。台灣穿山甲已於 1989 年所公佈的野生動物保育

    法中,列為我國保育等級第 II 級的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同時,

    華盛頓公約 (CITES) 亦將台灣穿山甲列入附錄 II 中。

    趙 (1989) 研究報告中指出,台灣穿山甲重量約 4.2 ~ 4.8 公

    斤,最重可達 8.5 公斤,而在圈養個體有重達 8.7 公斤的紀錄

    (張,2004)。另外,公母的體重上有差異,王 (2007) 報告中,

    提出台灣穿山甲具有繁殖能力雌性的體重在 2.35 公斤以上,而

    1.5 ~ 2.35 公斤則為具有獨立覓食能力的亞成體,1.5 公斤以下則

    是需要依附母獸的帅獸。對於穿山甲這類穴居型哺乳類而言,洞

    穴的功能包括居住、躲避天敵、儲存食物與覓食等功能,在台灣

    的研究 (趙,1989;范,2005) 指出穿山甲選擇洞穴作為棲地類

    型上並特別的明顯偏好,而洞穴選擇處的土壤以較鬆軟的黏土或

    壤土土質為主。洞穴的分類可依功能分為居住型與覓食型兩種,

    推測穿山甲會重複居住在居住型洞穴內且使用時間較長,而覓食

    洞穴使用時間較短且會因食物資源而時常更動。依據在林敬勛

  • 2

    (未發表資料) 的野外觀察中發現,雌性穿山甲在冬季時經常挖

    掘新的洞穴,洞穴多不深,通常約在 30~200 公分之間;且該類

    型洞穴中多有白蟻,停留時間也不長,約數十分鐘後即離去,故

    推測這類型的洞穴主要為覓食用目的;吳 (2004) 報告中有相似

    的理論。

    關於穿山甲野外食性的研究,趙 (1989) 的報告指出穿山甲

    食物資源主要以白蟻 (蜚蠊目 Blattodea、白蟻上科 Termitoidae)

    與螞蟻 (膜翅目 Hymenoptera、蟻科 Formicidae) 為主,還可能

    包括蜜蜂、蜂蛹與雞母蟲等;張(2004)整理高橋與楚南的研究

    結果,顯示胃部解剖中所發現的蟻類包括:懸巢舉尾蟻

    ( Crematogaster rogenhoferi ) 、 建 築 舉 尾 蟻 ( C. dohrni

    fabricans)、黑棘蟻(Polyrhachis dives)、矢野擬大頭家蟻

    (Pheidologeton yanoi)、大黑巨山蟻(Camponotus friedae)、

    黑 翅 土 白 蟻 ( Odontotermes formosanus ) 與 黃 肢 散 白 蟻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然而,在本研究團隊協助鑑定裴家

    齊教授於台東巒山地區調查台灣穿山甲排遺中蟻類的鑑定結

    果,顯示出台灣穿山甲排遺中的昆蟲碎片絕大部分是螞蟻與白

    蟻,也證明台灣穿山甲的食性上應是以蟻類(含膜翅目蟻科的螞

    蟻和蜚蠊目白蟻上科的白蟻)為主要食物,但在取食偏好的選擇

    上仍有季節上的差異,在冬季以白蟻居多,而夏季以螞蟻為主;

    主要的螞蟻為中的熱帶大頭家蟻 (Pheidole megacephala)、矢野

    擬大頭家蟻(Pheidologeton yanoi)、懸巢舉尾蟻(Crematogaster

    rogenhoferi)、勤勉舉尾蟻 (Crematogaster nawai)、堅硬雙針家

    蟻 (Pristomyrmex punctatus) 、 疣 胸 琉 璃 蟻 (Dolichoderus

    thoracicus)、黑棘蟻(Polyrhachis dives)幾種螞蟻及兩種白蟻:

    黑 翅 土 白 蟻 ( Odontotermes formosanus ) 與 黃 肢 散 白 蟻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為主。這與吳等 (2005) 研究指出穿

    山甲食性有明顯的選擇和偏好,夏天食物主要由螞蟻構成,冬天

    則由白蟻組成結果相同。吳等(2005)利用野外觀察中國穿山甲

    胃內含物以及排遺分析,初步發現中國穿山甲選擇偏好體型較大

    且 群 體 密 度 高 的 蟻 類 , 包 括 黑 翅 土 白 蟻 (Odontotermes

    formosanus)、黃翅大白蟻(Marcotermes barneyi)、台灣家白蟻

    (Coptotermes formosanus)與黑棘蟻 (Polyrhachis dives);這 4

    種蟻類在冬、夏季都能在穿山甲的胃內含物中發現,顯示這 4

    種蟻類是穿山甲的食物中重要的來源。在糞便的分析中,冬季發

    現白蟻佔的比例大,其中黃翅大白蟻、黑翅土白蟻佔了 70%,是

    冬季食物的重要來源。Swart (1999) 研究於非洲的南非穿山甲

    (M. temminckii)也有相似的情形,另外有發現在穿山甲棲地中

  • 3

    可以紀錄到 55 種的螞蟻,而南非穿山甲卻只食用其中 20 種螞

    蟻,其中偏愛的 6 種螞蟻其體型皆大於 5 mm,且體積大小與群

    體密度確實會影響南非穿山甲對螞蟻的選擇,顯示穿山甲仍對於

    螞蟻與白蟻有種類上的偏好性。這種對於螞蟻與白蟻種類的選擇

    性,似乎也在台東巒山地區調查資料中,巒山地區穿山甲棲地中

    約有 50 種螞蟻,但在穿山甲的排遺中約僅能發現不到 10 種螞

    蟻,也明顯顯示食物選擇的偏好現象。

    在穿山甲食用蟻類 (含膜翅目螞蟻與蜚蠊目白蟻) 的營養

    成分分析上,遇 (2001) 研究估計一隻體重約 3 公斤的穿山甲,

    一次可採食 300 ~ 400公克的蟻類,約其體重的 10%。李等 (2010)

    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利用陷阱誘捕法在中國穿

    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洞穴中獲得殘留有三種主要的食餌螞

    蟻:鄰琉璃蟻 (Dolichoderus affinis)、粗紋舉尾蟻 (Crematogaster

    macaoensis) 和翠綠編葉蟻 (Oecophylla smaragdina);於自然曬

    乾後,測定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質、粗灰分、鈣、磷、粗纖維

    和無氮浸出物等 8 項營養指標,結果表明,粗蛋白質在 3 種蟻類

    營養成分中含量最高,粗脂肪和無氮浸出物含量其次,水分、粗

    灰分和粗纖維含量再次,總磷和鈣含量最低。同種蟻類不同體長

    的樣本間,除無氮浸出物外,其他 7 項營養指標均呈現顯著性差

    異。鄰琉璃蟻 (Dolichoderus affinis)所含的粗蛋白比例高達

    66.85±0.11%、翠綠編葉蟻 (Oecophylla smaragdina)的粗蛋白質

    比 例 最 高 為 50.68±0.02% 、 粗 紋 舉 尾 蟻 (Crematogaster

    macaoensis)的粗蛋白質比例最高為 38.23±0.03%,第二高的成份

    為粗脂肪介於 10%~28%之間,說明西雙版納地區中國穿山甲的

    日常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質及粗脂肪。由這些前人研究可以

    發現,穿山甲的飲食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及脂肪,在人工飼養下,

    必頇要注意此項要點,並提供足夠營養均衡的食物。

    但以往在人工圈養環境下,會考量時間、人力、技術和經

    費等因素,以螞蟻和白蟻為主食較為難達成,因此會以人工飼糧

    來飼育人工圈養的穿山甲。金等(2007)以餵食麵包蟲、蜂蛹、

    蘋果、蛋黃、蠶蛹粉、酵母粉、椰子粉、保益兒、蟻窩等為主要

    的人工飼糧。但因為穿山甲對於人工飼養所提供的食物,接受度

    不高,或者顯示出有營養不足的情況,尤其在繁殖下的帅獸常會

    有營養不良及食物轉換的問題,而導致存活率不高的狀況。且由

    台北市動物園方歷年的研究報告指出,針對人工圈養的食譜進行

    營養分析顯示,發現人工飼糧中仍缺乏穿山甲自然食物蟻類體內

    相似的胺基酸與脂肪酸,在盡力改進人工飼糧的成分下,雖曾成

    功繁殖仔獸,但因無法順利哺育而夭折,其原因仍是人工飼糧的

  • 4

    營養成分,仍與自然食物蟻類有所差異造成。

    二、計畫目標

    本計畫目的是期望能改善以往所使用人工飼糧的食譜配

    方,提高配方中使用穿山甲主要食物白蟻與螞蟻的比例,以更健

    全動物園內穿山甲圈養與收容技術、並提升穿山甲救援時的成功

    率。本計畫團隊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社會昆蟲研究室)

    將以多年來對於螞蟻與白蟻採集與飼養的經驗技術,協助建立穿

    山甲食用蟻類 (含膜翅目蟻科的螞蟻與蜚蠊目白蟻上科的白蟻)

    供應與養殖技術的完整系統與標準作業程序。目的,在提升穿山

    甲於圈養過程中較穩定蟻類食餌的質與量,以彌補人工飼糧於營

    養上的不足。本計畫將依據以往台灣穿山甲的食性資料中螞蟻與

    白蟻種類與行為習性的考量,將先建立 2~3 種螞蟻與 1~2 種白蟻

    的食餌供應與室內養殖技術建立,並建立採餌與室內養殖技術的

    標準作業程序 (SOP)。食餌供應的部分將以戶外固定採樣區設立

    與室內飼養,是以穩定提供保鮮的螞蟻帅期個體 (卵、帅蟲、蛹)

    與白蟻個體,作為人工飼糧配方中調整蜂蛹成分比例,並的逐步

    替代,以調配出更佳的人工飼糧;並另一方面將建立一可支援穩

    定數量活體的螞蟻與白蟻室內養殖系統,給予穿山甲穩定的活體

    飼餌。

    目前台灣有發現接近 300 種螞蟻 (林與吳,2003) 與 17 種

    白蟻 (李,2010) 種類繁多,因此本年度計畫目標所提規畫的蟻

    類(螞蟻與白蟻),將以往昔研究中發現台灣穿山甲可能偏好且營

    養較高,族群數量較大,較適合採集與室內蟻巢建立的蟻類為

    主 , 所 選 定 的 螞 蟻 種 類 為 熱 帶 大 頭 家 蟻 (Pheidole

    megacephala)、勤勉舉尾蟻 (Crematogaster nawai)、堅硬雙針家

    蟻 (Pristomyrmex punctatus) 、 疣 胸 琉 璃 蟻 (Dolichoderus

    thoracicus) 與黑棘蟻(Polyrhachis dives),而白蟻則是黃肢散

    白蟻(Reticulitermes flaviceps)與黑翅土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

    並以本計畫所供應與養殖這些蟻類(螞蟻與白蟻),提供園

    方測試台灣穿山甲對其取食偏好度,與對穿山甲食用後的營養攝

    取、繁殖與仔獸存活率進行評估。

    三、重要工作項目

    (一) 台灣穿山甲人工飼糧配方蟻類保鮮食餌供應

    (A) 螞蟻

  • 5

    選定將以往昔研究中發現台灣穿山甲可能偏好且營養較高

    ,族群數量較大,較適合室內蟻巢建立的螞蟻建立野外的族群採

    樣區。將採樣的螞蟻族群 (頇包含有效生殖蟻后) 移入室內飼養

    後,待族群穩定且個體數量進入成熟期後(穩定的成熟期雖會因

    不同種類不同,但大致會以末齡帅蟲與蛹之個體數達總工蟻個體

    25%以上為蟻巢達成熟標準),再進行採收所需個體 (成蟻與帅期

    個體)。為提供穩定數量的螞蟻帅期個體 (卵、帅蟲、蛹)與成蟻

    ,且將依據螞蟻種類、成蟲與帅蟲分別裝罐以冷藏 (或冷凍) 方

    式保鮮,提供人工飼糧調配時添加使用。且因大部分的螞蟻種類

    仍無法在人工環境中使其婚飛交配建立蟻巢,且新創設蟻巢要能

    達到可採收穩定帅期個體的成熟期都需要 2~3 年的時間,因此在

    適合螞蟻種類則上需要考量多蟻后族群、可巢內自交或孤雌生殖

    種類為主選擇,如:熱帶大頭家蟻 (Pheidole megacephala)、勤

    勉舉尾蟻 (Crematogaster nawai)、堅硬雙針家蟻 (Pristomyrmex

    punctatus)、疣胸琉璃蟻 (Dolichoderus thoracicus) 與黑棘蟻(

    Polyrhachis dives)等。因要穩定提供定量的蟻帅期個體 (卵、帅

    蟲、蛹)與成蟻,需維持一定數量內蟻巢量,目前評估需有 50 巢

    蟻以上。

    (B) 白蟻

    選定台灣中低海拔普遍存在,也是台灣穿山甲偏好取食的黃

    肢散白蟻(Reticulitermes flaviceps)與黑翅土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但兩種白蟻會因行為習性不同而有不同的執行作

    業,黃肢散白蟻以木材與含纖維素物質為食,具補充生殖階級與

    蟻后孤雌生殖系統(AQS),而黑翅土白蟻則為會建立菌圃的食菌

    性白蟻,無補充生殖個體。在建立野外的族群採樣區,後將設置

    特製黃肢散白蟻的地下誘集設施,並定期收集;黑翅土白蟻將以

    白蟻菌圃偵測犬協助,搜尋黑翅土白蟻菌圃後採集回研究室。將

    採樣的白蟻族群移入室內飼養後,放置於白蟻飼養箱中,待族群

    穩定且個體數量進入成熟期後,再進行採收所需白蟻個體。白蟻

    為不完全變態昆蟲提供穩定數量的白蟻個體,且依裝罐以冷藏 (

    或冷凍) 方式保鮮,提供人工飼糧調配時添加使用。因要穩定提

    供定量的白蟻個體,評估需維持白蟻蟻巢需有 20 巢蟻以上。

    (二) 台灣穿山甲活體蟻類餌食室內養殖系統

    (1) 螞蟻

    建立穩定且長期的室內養殖族群螞蟻種類的選擇更為嚴格

    ,因此在適合螞蟻種類則上需要考量多蟻后族群、可巢內自交或

    孤雌生殖種類為主,且可長期維持穩定的蟻巢發展,目前規劃以

    孤雌生殖螞蟻 (堅硬雙針家蟻) 與多蟻后自交螞蟻 (疣胸琉璃蟻

    、黑棘蟻)。螞蟻室內養殖系統需具備有有完整的設備如人工蟻

    巢、水分供給系統、溫溼度控制生長箱等;並設計穩定且標準化

    的人工飼料配製與活體餌料(麵包蟲)飼養供應;族群發育與污染

  • 6

    因子 (病害與螨害) 的監測需記錄並評估蟻巢發育。室內族群是

    否達穩定成熟期,並評估提供活體餌料供應時期與次數及進入蟻

    巢恢復期的時間。

    (2) 白蟻

    建立穩定且長期的室內養殖族群白蟻以具有補充型生殖個

    體及孤雌生殖的黃肢散白蟻(Reticulitermes flaviceps)為建立穿

    山甲活體白蟻類餌食室內養殖的種類。將採集的散白蟻族群移入

    室內飼養後,放置於白蟻飼養箱中,白蟻飼養箱將提供特別配置

    的人工纖維餌餅給與散白蟻飼養的食物來源,並將人工白蟻蟻巢

    置於溼度控制生長箱中飼養。族群發育與污染因子 (病害與螨害

    ) 的監測需記錄並評估蟻巢發育。室內族群是否達穩定成熟期,

    並評估提供活體餌料供應時期與次數及進入蟻巢恢復期的時間。

    四、擬解決問題

    1. 改善穿山甲人工飼糧配方,是其更符合穿山甲的營養需求。

    2. 建立穿山甲活體蟻類餌食室內養殖系統,穩定提供穿山甲食

    物來源。

    3. 提供穿山甲多樣化螞蟻與白蟻的需求,以提高增加圈養食物

    供應的變化,改善穿山甲營養攝取。

    4. 提升繁殖哺育能力與離乳期仔獸營養供應以提升存活率。

    5. 藉此更能了解掌握穿山甲營養生理的條件,提升整體穿山甲

    的養殖技術。

    實施方法與

    步驟(條列

    簡要述明)

    一、台灣穿山甲人工飼糧配方蟻類保鮮食餌供應

    (A) 螞蟻

    (1) 建立戶外採樣區

    (2) 採集特定螞蟻蟻巢 (具有效生殖蟻后)

    (3) 螞蟻室內養殖系統 (包括:人工蟻巢、溫溼度控制

    系統、人工飼料配製、活體餌料飼養、水分供給系

    統等)

    (4) 記錄並評估室內族群是否達穩定成熟期,並評估採

    樣時期與次數及進入蟻巢恢復期的時間。

    (5) 依據螞蟻種類、成蟲與帅蟲分別裝罐方式進行冷藏

    (或冷凍) 保鮮保存。

    (B) 白蟻

    (1) 建立戶外採樣區

    (2) 設置特製黃肢散白蟻的地下誘集設施、

  • 7

    (3) 以菌圃偵測犬偵測黑翅土白蟻菌圃並採集

    (3) 白蟻室內養殖系統 (包括:人工蟻巢、溫溼度控制

    系統、人工纖維餌餅配製、水分供給系統等)

    (4) 記錄並評估室內族群是否達穩定成熟期,並評估採

    樣時期與次數及進入蟻巢恢復期的時間。

    (5) 採樣個體裝罐方式進行冷藏 (或冷凍) 保鮮保存。

    二、台灣穿山甲活體蟻類餌食室內養殖系統

    (A) 螞蟻

    (1) 採集建立特定螞蟻蟻巢 (孤雌生殖或多蟻后自交)

    (2) 標準化人工蟻巢建立螞蟻室內養殖族群流程,將人

    工蟻巢飼養於溫溼度控制生長箱

    (3) 標準化人工飼料配製與活體餌料麵包蟲飼養流程

    (4) 標準化族群生長因子與污染因子處理流程

    (5) 記錄並評估室內族群是否達穩定成熟期,並評估提

    供活體餌料供應時期與次數及進入蟻巢恢復期的

    時間

    (B) 白蟻

    (1) 採集建立黃肢散白蟻蟻巢族群 (具補充型生殖個體

    、孤雌生殖)

    (2) 標準化人工蟻巢建立白蟻室內養殖族群流程,將人

    工蟻巢飼養於溫溼度控制生長箱

    (3) 標準化人工纖維餌餅製備流程

    (4) 標準化族群生長因子與污染因子處理流程

    (5) 記錄並評估室內族群是否達穩定成熟期,並評估提

    供活體餌料供應時期與次數及進入蟻巢恢復期的

    時間

    預 期 成 果

    1. 提供穩定穿山甲食用蟻類足夠之食餌數量

    2. 改善穿山甲人工飼糧的品質

    3. 建立穿山甲活體蟻類餌食室內養殖系統

    4. 增加圈養食物供應的變化,改善穿山甲營養攝取

    5. 提升繁殖哺育能力

    6. 提升離乳期仔獸營養供應以提升存活率

    已參與計畫

    名稱及合作

    機構

    相關專業團隊:■有 □無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林宗岐老師社會昆蟲研

    究室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李後鋒老師都市昆蟲學研究

  • 8

    (註:國際交流及人才培訓計畫請簡介國際保育組織或

    培訓參訪機構;其他類型計畫請簡介國內外進行類似工

    作之專業團隊)

    建立合作帄臺可行性:

    □否

    ■是,團隊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社會昆蟲研究室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都市昆蟲學研究室

    團隊成員在

    計畫內之角

    色(擔任之

    具體工作性

    質、項目及

    範圍)

    一、計畫主持人

    林宗岐:計畫擬定設計規劃、計畫執行督導、工作執行與協調

    、資料分析、報告撰寫報告、螞蟻部分專業

    二、計畫共同主持人

    李後鋒:白蟻部分專業協助與計畫執行

    三、專任助理

    林嘉善:計畫執行、野外採集、室內養殖系統管理與執行、資

    料收集與分析、執行相關行政事務

    四、兼任臨時助理

    碩士生與大學生:協助野外採集、室內飼養工作

  • 9

    投入計畫之

    工作時數(

    每週帄均)

    或比率(%

    相關專業經

    驗及過去參

    與類似計畫

    之研究成果

    一、相關專業經驗

    1. 林宗岐副教授是國立台灣大學植物病蟲研究所昆蟲組博士

    ,目前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副教授、環境教育中心

    副主任,是台灣螞蟻研究專家,有豐富的田間與相關研究經

    驗。建立「社會昆蟲研究室」內飼養社會昆蟲之養蟲室,飼

    養螞蟻、白蟻、蟋蟀、蜚蠊已達十年以上。並於生物學研究

    所開設「熱帶雨林田野技術」與「生物養殖技術」課程,課

    程內容便是以螞蟻與白蟻採集與養殖系統為課程主要架構。

    2. 李後鋒助理教授是美國弗羅里達大學昆蟲暨線蟲學系博士

    ,目前為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助理教授,建立「都市昆蟲

    學研究室」,為台灣白蟻研究專家,對於台灣白蟻分類、生

    態與防治有多年的研究經驗與成果。

    3. 林嘉善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曾於彰師大生物

    學系擔任科技部畫專任助理。於本研究室擔任計畫專任助理

    多年,野外採集與飼養經驗豐富。

    二、研究成果

    1. 具有多項發明與新型專利均與螞蟻和白蟻採集與養殖技術

    有關,如:昆蟲控制裝置盒 (新型專利 M480261)、底層動物

    飼養裝置 (新型專利 M407607)、土棲趨光性生物採集裝置(

    新型專利 M429340)、昆蟲阻隔板 (發明專利 I382814)。

    2. 本研究室以台灣螞蟻分類、行為生態與多樣性研究為研究重

    心,研究許多台灣特殊行為的螞蟻,如以其他螞蟻帅蟲為食

  • 10

    的畢氏粗角蟻、以白蟻為食的顎針蟻與鋸針蟻、大族群巢的

    擬家蟻與火蟻等,而需要建立完整的是養蟻(蟲)系統以提供

    研究所需,如白蟻、食餌螞蟻、蟋蟀、麵包蟲、跳蟲的飼養

    與螞蟻人工飼料的調配,在本研究室的養蟲室中早已建立。

    3. 於 2014年 7月 13~18日參加在澳洲昆士蘭省凱恩斯 (Cairns)

    的凱恩斯保育中心 (Cairns Convention Centre) 舉辦,會議為

    2014 世界社會性昆蟲年會 (IUSSI 2014),此國際研討會世界

    社會昆蟲學會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Study of Social

    Insects) 每四年舉辦的世界性學術研討會,本屆第十七次會

    員大會由 IUSSI 澳洲分會主辦,會議日期為為期六天。此會

    議是全球性數會昆蟲研究最重要的會議,本次會議總計有來

    自全球超過 40 個國家,上千位相關蜜蜂、螞蟻、白蟻、胡

    蜂領域研究學者與研究人員與會。

    三、專業發表

    1. Peeters, C., C.C. Lin, Y. Quine, G.M. Segundo and J. Billen.

    2013. Evolution of a solider caste specialized to lay

    unfertilized eggs in the ant genus Crematogaster (subgenus

    Orthocream). Arthropod Struct. Dev. 42: 257-264. (SCI) [IF:

    1.826, ranked 16/90 in Entomology]

    2. Terayama, M., C. C. Lin, and K. Eguchi. 2012. Additions to

    Knowledge of the Ant Fauna of Taiwan (Hymenoptera,

    Formicidae, Solenopsidini): Genera Anillomyrma and

    Carebara. Jpn. J. Sys. Entomol. 18: 1-6.

    3. 林宗岐、鍾富雅、方懷聖。2012。湖山水庫螞蟻鑑定圖鑑。

    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186 頁。(ISBN: 9789860355635)

    4. 林宗岐。2010。土棲螞蟻與白蟻。425 – 456 頁。王明光、

    江博能、楊秋忠、楊盛行、汪碧涵、陳俊宏、林宗岐、吳

    俊宗著。土壤生物多樣性,第 1 版。國立編譯館 台北。(ISBN:

    978986024136)

    5. 董景生、山馥嫻、林宗岐。2009。福山地區螞蟻監測及鑑

    定指南。農委會林業試驗所。163 頁。(ISBN: 9789860197747)

    6. Lin, C. C. 2007. Social insect. Sci. Develop. 409: 40-47.

    7. 林宗岐、吳文哲。2003。台灣螞蟻相(膜翅目:蟻科)-並附

    亞科與屬檢索表。國立台灣博物館年刊 46: 05-69。

    計畫優勢

    (可複選)

    ■創新性: 利用新穎野外採集設備與室內專利養殖裝置

    ■前瞻性: 建立白蟻與螞蟻室內大量飼養系統

    ■獨特性: 目前並無提供穿山甲食餌供應的室內養殖系統

    ■國際競爭力: 奠定健全穿山甲飼養技術的基礎,可提高此

  • 11

    領域養殖技術的國際交流帄台

    ■核心保育計畫: 提升保育類台灣穿山甲的野外族群收養與人工復育的基本能力

    ■動物園精進業務:健全台灣穿山甲繁殖及圈養技術的提升

    □其他:

    預期效益

    (可複選)

    可量化效益

    ■增進動物福祉

    ■改善圈養環境

    □提升醫療技術

    □保育教育推廣

    □提升動物園形象

    ■保育臺灣本土物種

    □建立保育合作帄臺

    □培訓專業人才

    □增加遊園人次

    □其他:

    不可量化效益:

    重要參考文

    獻(至少五

    篇)

    (註:環境教育、國際交流及人才培訓計畫免填)

    王才益。2000。人工飼養穿山甲行為的觀察。經濟動物學報 3:

    41-44。

    王少龍。2005。中國鯪鯉的野外生活習性初步觀察。引進與咨詢

    4: 52-53。

    王珮蓉。2007。台灣穿山甲救傷通報系統在保育上的應用。國立

    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史有青。1985。穿山甲的食蟻習性。野生動物 28: 42-43。

    史有青、汪運根。1985。穿山甲人工飼養研究初報。林業實用技

    術 10: 28-29。

    史有青、汪運根。1985。穿山甲的食蟻習性。野生動物 6: 42-43。

    江海聲、馮敏、黃金昌。1988。穿山甲-活動習性的初步觀察。

    野生動物 4: 11-13。

    吳詩寶、劉廼發、李有余、孫儒泳。2005。中國穿山甲的食性與

    覓食行為初步觀察。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 3: 337-341。

    吳詩寶、劉迺發、馬廣智、唐玫、陳海、徐昭榮。2004。穿山甲

    生態學研究概況。動物學雜誌 39: 46-52。

    吳詩寶、劉迺發、馬廣智、唐玫、徐昭榮、陳海。2003。大霧嶺

    保護區穿山甲冬季生境選擇初步研究。生態學 23:

    1079-1086。

  • 12

    吳詩寶、劉茜、馮干新、柯亞永。1999。中國穿山甲食物生熱營

    養素成分的初步研究。湛江師范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 74-76。

    李旭、周杰瓏、郭子發、郭愛傳、陳粉粉。2010。西雙版納地區

    取食的幾種螞蟻營養成份分析。四川動物 29: 620-621。

    李後鋒。2010。台灣地區白蟻鑑定與採集。台灣白蟻生物學及防

    治研討會暨研習會。pp. 37-60。

    房利祥、王少龍。1980。中國鯪鯉野外生活習性的初步觀察。北

    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報告 7: 1-9。

    金仕謙、連振曄、陳俊麟、詹雅婷、余品奐、楊以清、郭俊成、

    楊翕雯、莊薏瀚。2007。臺灣穿山甲生理、生態、病理及

    飼養方法之研究。動物園學報。

    柯亞永、常弘、吳詩寶、劉茜、馮干新。1999。穿山甲主要食物

    營養成分研究. 動物學研究 20: 394-395。

    胡詩佳、彭建軍、于冬梅、王利利、辛翠娜、張宇姝。2010。中

    國穿山甲的研究及保護現狀。四川動物 29: 673-675。

    范中衍。2005。翡翠水庫台灣穿山甲洞穴棲地研究. 國立台灣大

    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碩士論文。

    張啟彥。2004。台灣穿山甲飼糧表面消化率之研究. 國立台灣大

    學畜產學系碩士論文。

    陸聲山。2005。臺灣北部山區穿山甲分布、現況及生態之研究

    (2/2)。農委會林業試驗所九十四年度科技計畫研究報告。

    程地芸、余再柏、李泉森、張晴、李正昌。2000。穿山甲在人工

    飼養條件下的食物研究。中國中藥雜誌 25: 599-600。

    楊立權、遲程、遲萍。1994。穿山甲的研究概況與展望。雲南中

    醫學院學報 17: 46-50。

    楊翕雯、林美峰、黃立婷、劉亮勻。2008。穿山甲飼糧中脂肪酸

    含量之研究。臺北動物園 97 年保育研究計畫。

    遇達禕、郜二虎、林英華、秦秀雲。2001。中國穿山甲的現狀與

    保護對策。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9: 79-82。

    趙榮台。1989。台灣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 之

    繁殖保存研究:一般生物學與現況分析。中華民國 78 年

    生態研究第 032 號。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趙榮台。1991。穿山甲的生物學及其保育。Proceeding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ildlife conservation P:

    319-331。.

    劉振河、徐尤輝。1981。穿山甲的生活習性與資源保護問題。動

    物學雜誌 16: 40-41。

  • 13

    蔡育倫、袁孝維、陳寶忠、楊翕雯。2004。木柵地區台灣穿山甲

    野外棲地初探。台大實驗林研究報告 18: 29-34。

    Allen, G.M. 1938. The Mammals of China and Monogolia. New

    York: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 514-522.

    Chao, J. T., Y.M. Chen, W.C. Yeh and K.Y. Fang. 1996. Notes on a

    newborn Formosan pangolin, 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 J. Taiwan Museum 46: 43-46.

    Chin, S.C., C.Y. Lien, Y.T. Chan, C.L. Chen, Y.C. Yang and L. S.

    Yeh. 2012. Monitoring the gestation period of rescued

    Formosan pangolin (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 with

    progesterone radioimmunoassay. Zoo Biology 31: 79-489.

    Churchfield, S. 1982. A note on the diet of the African musk shrew.

    Acta Theriol. 27: 347-350.

    Coulson, I. 1989. The pangolin (Manis temmincki Smuts, 1932) in

    Zimbabwe. Afr. J. Ecol. 27: 149-155.

    Gaubert, P. and A. Antunes. 2005. Assessing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the Palawan pangolin Manis culionensis (Pholidota) using

    discret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J. Mammology 86:

    1068-1074.

    Heath, M.E. and S.L. Vanderlip. 1988. The biology,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care of captive Chinese Pangolins Manis

    pentadactyla. Zoo Biology 7: 293-312.

    Heath, M.E. 1992. Manis pentadactyla. Mammalian Species 414:

    1-6.

    Hennessy, M.B. and R. Jenkins. 1994.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nursing behavior in the guinea pig (Cavia porcellus). J.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08: 23-28.

    Swart, J.M., P.R.K. Richardson, and J.W.H. Ferguson. 1999.

    Ec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pangolin

    (Manis temminckii). Journal of Zoology 247 (3): 281-292.

    附 件

    □無

    □文件 種

    □圖說 種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