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对联文化的“地方味” - chinateacher.com.cn€¦ · 2020年5月20日...

1
课改研究 2020年5月20日 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 7 周刊 寻找对联文化的“地方味” 主编:韩世文 电话:010-82296730 实习编辑:孙娜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潘照团 给学生讲清楚“劳动”二字,并非易 事。只有让学生明白了“劳动”的含义、 特点及其意义,他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劳 动,才有助于他们的劳动实践。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劳动 是指“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 动”。按我的理解,劳动至少应该有三 个特征: 第一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行 为。不是所有行为都是劳动,也就是 说,劳动必须是劳动者能够预见或者期 待其行为的结果。劳动肯定要“动”,但 “动”不等于“劳动”。婴儿一出生就会 动,也付出体力,但显然不是劳动;动物 也要动,但无论动物怎样“动”都不是劳 动,因为没有目的性。鸟儿筑巢、蜜蜂 采蜜等都是一种生物本能,不能算真正 意义上的劳动。 第二是这种实践行为的过程应该 伴随着体力或脑力的付出,或者是体力 和脑力的同时付出。劳动都会让人感 到疲倦,因为消耗了体力或脑力。 第三是这种有着体力和脑力付出 的实践行为,应该有改变客观现实(环境 和世界)的结果,它能够创造物质或精神 的财富,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工 人、农民、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他们 的劳作创造了财富,为我们提供了物质 和精神的享受。劳动不分贵贱,对不同 的劳动者都是等值的。 劳动的这三个特征是不能分割的, 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个特点,才能称之 为“劳动”。由此看来,学生的学习虽然 也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而且也伴 随着体力和脑力,但它只是对前人知识 的吸收和掌握,并没有“创造物质或精 神财富”,只是为将来的创造做准备。 因此,学生学习并不在劳动之列。 劳动的结果应该是创造财富。用 什么创造呢?汗水或智慧,汗水和智 慧。有的劳动主要是付出汗水,我们称 作体力劳动;有的劳动主要是付出智 慧,我们称作“脑力劳动”。 脑力劳动,主要是指科学家、艺术 家、作家、企业家、政治家、教师、医生、律 师以及各类学者的研究、探索、发明、管 理、实践等。它是以脑力消耗、贡献智慧 为主的劳动,其特征在于劳动者在创造 性实践中付出的是智力、科学文化知识 和生产技能,故亦称“智力劳动”。 尽管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 分,但这二者在实践中往往是交叉重叠 的,不可能绝对分离。农民在田里种庄 稼,难道仅仅是洒汗水吗?他得琢磨怎 么才能把地里的庄稼种得更好;一个环 卫工在劳动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如何能够 把地扫得更干净,更有效率;而科学家在 从事研究时同样会付出沉重的体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给孩子写过一首 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 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 也吃不饱;手脑都能用,才算是开天辟 地的‘大好佬’”。在这里,陶行知说清 楚了“劳动”分为两类:用双手劳动和用 大脑劳动。这就是我们大人常说的“体 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类劳动缺一 不可。既要用“手”(体力)也要用“脑” (智慧),如此“手脑都能用”,才能“开天 辟地”。 当然,通常情况下,我们用“什么为 主”的标准来大体区分“体力劳动”和 “脑力劳动”。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在 单独说“劳动”的时候,往往特指“体力 劳动”。 那么,劳动的伟大意义在哪里?有 句话说“劳动创造财富”,从某种意义上 说,劳动创造的财富还包括人类本身。或 者说,人类是劳动创造的最大财富人类本身也是劳动的产物,因为没有劳动 就没有人类—这是恩格斯的观点。在 《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有一句著名的 话: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劳动 创造了人本身。”在这里, “某种意义”指的 是人类进化的角度。正是劳动促进并最 终实现了古猿的上下肢分工,最后锻炼了 人手,发达了人脑,实现了用火,改造了口 腔与牙齿,创造了语言…… 但是,尽管人类已经诞生,劳动创 造人类的使命并没有结束。因为人类 诞生之后,劳动能够让我们更聪明,更 富有智慧;通过劳动,我们的思维更敏 捷,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我们的认知更 深刻,我们的情感更充沛,我们的智慧 更丰富,我们的创造更灿烂……可以 说,每一次劳动所带来的科技进步都是 人自身向前发展的标志。仅以近现代 为例:通过劳动,我们发明了电报、电 话、收音机,这优化了人类的听觉;我们 发明了电影、电视,这延长了人类的视 觉;我们发明了汽车、飞机、宇宙飞船、 人造卫星……这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丰 富了人类的想象力、刺激了人类的探求 欲,增强了人类的肢体功能;我们发明 了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这更加发 达了人类的大脑…… 苏霍姆林斯基说:“几十年的学校 工作使我确信,劳动在智力发展中起着 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出在他 的手指头上。”而陶行知先生说得更形 象:“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 孙子。”在这里,“行动”(实践)“知识” (求知)“创造”(发明)都是劳动。这两 位伟大的教育家,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劳动促进了人的智慧与创造。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从严格意义上 说,学生学习不属于劳动,但它具有劳 动的某些特点。比如同样要付出体力 与脑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也体现出勤 奋刻苦、坚韧不拔的品质,并蕴含着创 造的萌芽。这些品质和萌芽,从意义和 价值观上说,与父母的劳动同样可贵。 所以有学者将学生的学习称作“类劳 动”。这种“类劳动”是为将来从事创造 财富的劳动做准备的。 (作者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语文 特级教师) 课程探索 中国有 100多座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每一座名城都镶嵌着一颗颗言语 明珠 —对联。借用名城文化之境 脉,开展儿童对联启蒙教学,是儿童亲 近对联的有效路径。我从最为朴素的 直觉出发,解决“我要学”的问题,致人 —寻找课程萌芽的状态;解决“往 哪学”的问题,接地气—寻找课程生 长的土壤;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建模 —开辟课程生长的路径。 一项课程,一段经历,一套系统, 就是一抹启迪课程生长的流光。 记得两年前,我给台州一所小学 上了一堂接地气的对联启蒙课,让我 愈发感觉到小学对联文化游学课程的 地方魅力。那堂课的导入是从“台州 府酒家”门口的两句话开始:“一江一 桥三门临海;一岩一岭天仙玉环”。让 学生一起说说其中藏着的奥秘,评评 是不是对联。以熟悉的素材打开他们 思维的瓶塞,成了这节课最美的开头。 在学生熟悉《古对今》韵文后,我开 始带着学生在熟悉的台州地区游逛:判 断每地的四字短语是不是对联。这些 短语都是我根据台州每个县市区的地 方特色编写而成。通过厘清,然后聚焦 两三句着重理解,借题适当点拨,拓展 点滴认识。初学对联,这种火候恰好。 赞台州、夸学生的语言也讲究私 人定制。“三门青蟹名扬海内外无人不 晓;一色黄橘声震天南北有谁未尝” “春秋冬夏乐学勤练看谁人月宫折桂; 德智体美雅艺博才见我辈天庭摘 星”。学生一高兴,个个抢着读。一下 子从四字联跑到十三字联、十五字联, 本来有难度,但有了情感就减缓了学 习坡度。这么长的对联学生能读出节 奏来,“对”与“联”的感觉就有了。如 此一番,当回头看“一江一桥三门临 海;一岩一岭天仙玉环”是不是对联的 时候,一切也就水到渠成。 这堂课是在笑声中结束的。离开 后,我发现这堂课不能复制。“老朽枯 燥生涩”的对联在现代小学课堂异地 生花,根本点在于“私人定制”“从学而 生”。记得这堂课的课题是《联对入 门联通三门》,完全基于地方人文风 情,基于学生特点实际。其实这不是 我一堂课的灵感,而是来自小学对联 文化游学课程总的构想。 致人事 —解决“我要 学”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 魂,需要后辈弘扬,而对联语言有其独 特的规律,可捕捉、可酝酿,值得把 玩。基于这样朴素的想法,便开启了 我寻找课程萌芽的状态。 近人,让对联贴身而长。学对联 跟“我”有关,这个意念要给学生,他们 会自然跟上你的课堂节拍。怎样让学 生对我的课堂有超爆的“第一印象”? 我不得不费点心思。 当一份新生名单摆在我的眼前,读 着父母用心命名的“文化”,触发了我的 想法—把这些名字放到对联里去,让 学生去猜猜。对联短,文字少,学生姓 名大家都熟悉,猜起来一定不难。 “千窈姿琏成,一诺金函留”“依晨 昕怡乐,颐瑾璠芸萱”“云飞嶂泰正佩 岳,子涵宇轩何牧天”“嘉倪成名谢诚 睿,博源宣妤奖佳希”,当这样的对联 摆在眼前,学生猜得不亦乐乎。最后 我出示手写对联—“子明子恒臻学 锐,惟妙惟肖运墨淳”,把新学期“善于 恒学明理、乐于挥毫泼墨、勤于运思表 现”的要求蕴含其间,让学生吟诵猜想 思理,一切水到渠成。 巧用嵌名联,妙托寄心意。学生一 下子被这样“亲切”的对联迷住了,说回 家也要来几句。这一下,一颗对联的种 子悄悄播下。应学生的需求,我在上绘 本课期间也常常给他们上上对联课。 联事,应一个“趣”味相投。有人 说,儿童是天生的故事家。是的,他 们从来不拒绝故事,可以说他们在故 事面前毫无抵抗力。循着儿童的情 趣,我开始在零散的对联课堂中嵌入 对联故事。如苏东坡与佛印对哑联的 故事:两人在船上,东坡指着河岸上 一条啃着骨头的狗发笑,佛印不慌不 忙,把手上写着东坡诗句的一把扇子 扔到水里去了。两人相视而笑。我提 出上联—狗啃河上骨,学生推敲出 下联:水流东坡诗。再让他们进一步 去发现联语玄机 —“河 上 ”谐“和 尚”,“诗”谐“尸”。哑联加谐音联,是 不是很好玩?学生当然不例外。在故 事里做语用,轻松愉悦,自然也就成 了对联课程的一部分。 接地气 —解决“往哪 学”的问题 有了对联故事,学生喜欢了,学习 内容也丰富多了。“往哪学”的问题开 始进入我的课程系统,课程的方向在 哪里?恰在这时学校出台了《小学对 联文欢游学课程纲要》,并得以发表。 落地,让对联有一方培土。 “每一 副对联都是应景而生的”,这一想法与 一次春游有关。那次我随学生走进了 温州南拳王黄亚武老先生的庭院,门 前一副对联吸引了大家:“欲高门第须 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这是家训良 言,有学生上网查询,发现那副对联最 早出于《镜花缘》 (淑士国城门) —学 生在真实情境中自主寻求学习的关 联,多好!任何有意义的学习不能孤 立,要建立一定的脉络,地域情境就是 其中之一。于是,我们将对联学习课 程放在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地 难去成,虚境可入胜。对联述说历史, 历史写就对联,我用“学对联、逛名城、 走天下”的学习形态,让学生来一趟零 成本的虚拟游学。 化境,多元盘活地域文化资源。 从空间上看,就近的可以实地走走。 就如读“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我们带着学生 置身温州江心屿,面朝瓯江连海潮,想 起南宋状元王十朋来,完全是另一番 味道—对联之外有云天。从内容上 看,不局限于景点。原先我的课堂只 有两个板块—联语景观、联话故事, 后来开发了“联接名城”“联通人文” “联播知事”等,适当联系人文历史地 理风土,整体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 养。化境,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即 时性—现场捏来就用。如晨间在校 园看到“浩然”同学进校自觉面对队旗 脱帽敬礼,一脸正气,我们上课就可以 直出“正气浩然行队礼”,让学生课上 直接应对,或者让学生带回家琢磨琢 磨……境由心生,心在,课程就在。 建模块 —解决“怎么 学”的问题 有了独立的课程形态之后,还必 须有一套运作的基本模式,便捷于 “学”。同时,课程只有属于大家才有 长远的生命力,必须研究建构一套教 与学的模式,组编一套教与学的素材, 以此开辟课程生长的路径。 建模,让教学有方。小学,借用名 城文化之境脉,开展儿童对联启蒙教 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与推广 是一个大工程。首先是问名城—探 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人文物象,可 直揭名城,可根据图文、对联、故事猜想 与之对应的名城及其人文物象。其次 是对对子,可对练,根据课中所接触的 对联,让学生通过读一读、辨一辨、说一 说、填一填、对一对等形式进行联语应 用训练;可对应,猜猜所读对联分别写 的是哪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哪个人 文物象,寻找相关性。再次是联故事, 讲述名城相关的对联逸事,故事里嵌入 对联,对联里藏着故事,情智交融,情渲 意染,学生在仿照文中角色对对子中体 会对联的谐趣与智慧。最后是学创编, 揣摩对联,发现规律,猜想推演,尝试创 编,可以给出对联按规律模仿创编,可 以给出半截联填充式创编,也可以给出 情境独立或合作创编。根据教学的需 要,以上流程可以灵活变化。 组材,让教学有蓝本。做课程,判 断其有没有落地,最“硬核”的当属教 材的编写。我花一年的时间整理课程 导引,有了一套课程的操作理念和具 体办法,再辅以几十个教学设计。作 为一名语文教师,当以教学方法论支 撑一本对联启蒙读物,做学案。让学 生拿到这套素材,既能学对联,又能看 故事,还能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 做课程需要智慧,更要勇气。在 对联课程中带着学生一起启蒙,一起 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徜徉在历史文化 的长流中……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大学城 附属学校) “运河流水千古流,流到济宁古 渡头。画里帆船江南来,船到码头 货到州。”这描述的是我的家乡济宁。历史上的济宁是“东鲁之大 郡,水路之要冲”,处在京杭运河号 称“水脊”“驼峰”的最高点和中枢位 置,在中国运河发展史上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但是问起学生,他们 却几乎没有什么了解。 为了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 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教育责 无旁贷,而研学旅行就成为重要的 路径选择。因此,学校积极开发运 河文化课程,并且模拟综艺节目 “奔跑吧,兄弟”设计了别开生面的 研学活动。 启行:组建团队,任务驱动 一次研学,一场开营仪式。除 了负责教师宣读研学活动的要求及 竞赛规则外,每个参与的学生获得5 元的启动资金和一张济宁市区地 图,然后抽签进行分组,10人一组, 每个小组需要通过“破译密码”“线 索提供”等多种方式准确判断出每 个时间节点要到达的景点以及研学 任务。而每个景点的到达,学习任 务的分配,采用何种方式、如何操 作,全由团队自主决定,教师不给予 任何提示。按照到达景点的先后顺 序,分等级设置奖金,奖金便是全组 的午餐费用。 为了拿“第一”,小组的每个成 员都献策献计、破译密码、寻找线 索,生活委员还算起了“经济账”。 他们查地图、问路人,虽然走了不少 弯路,好在他们相互鼓励、克服困 难,都先后安全到达了第一站目的 —太白楼。 赛诗:携手探胜,把酒赛诗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都与济宁 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共游齐鲁, 欢聚任城,深山寻访隐士,石门把酒 惜别,为诗坛留下了一段佳话。针 对太白楼文化,我们设计了三个学 习任务:一是诗词大会—以小组 为单位参观太白楼,通过太白楼展 馆里的壁画、石碑和文字图片,找出 李白诗词中含有“酒、月、剑”的诗 句,半小时后进行“飞花令”大赛;二 是李杜文化—经过小组学习后, 每组派代表讲解对李杜文化的理 解,带领同学借助典型诗歌体会诗 人情怀;三是古今穿越—学生根 据已有的知识基础,每组演绎一段 凸显李杜情谊的情景剧。整个过程 都有评委赋分,每个小组根据得分 再次获得不同档次的奖金。 这一次,学生一改往日学习诗 词的“愁眉苦脸”,兴高采烈地参与 其中。三轮活动让学生的热情不断 高涨,口中不断吟出诗人留下的那 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尝鲜:小城风味,融南汇北 “一部中华史,半卷饮食篇”。 饮食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餐 饮。运河贯通后的济宁饮食业因服 务阶层的不同,向着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融南汇北、独具特色的高档大 菜;二是花色纷呈、百味杂陈的街头 小吃。两种饮食习俗在济宁相互映 衬,各领风骚。 午餐时光,我们带着学生进行 了一场美食大宴。学生利用自己所 得的奖金在运河边上买一碗甏肉干 饭,来一碟玉堂酱菜,尝几块老式糕 点。他们望着依依杨柳、斑驳孤舟、 潺潺流水,品尝着软糯的甏肉、咸甜 半口的酱菜、糕点,仿佛又听到了那 热闹非凡的吆喝声,“师傅,下船吃 碗干饭歇歇脚吧,这一船的竹子一 会自有人来取”。吃完饭后,学生便 开始讲述这玉堂酱菜的故事、这甏 肉干饭的由来…… 访古:泛舟古河,感悟文明 济宁与苏州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可以说河渠纵横、园林众多,亭台楼 阁、小桥流水,一派北方城市少有的 水乡风光。而桥是城市的音符,是河 流的风情诗。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 史厚重在桥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学生泛舟古运河,了解每座桥 的名字。选自己感兴趣的两座桥, 通过询问街边老店的店主,厘清这 座桥的“来世今生”,然后跟街边的 行人讲述这两座桥的故事。最先完 成任务的小组获得下一站目的地的 最多线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 济宁的“地名文化”越来越自豪,不 仅了解了每座桥、每条路,甚至连一 个闸口的由来也有了兴趣。 做工:拜师学艺,声名远播 学生通过“时光记忆”照片和密码 线索,找到了此次研学旅行的最后一 —济宁宣阜巷。那里汇集了一大 批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书 画艺术、创意文化等。在那里,学生进 行了一场工艺制作“体验”,他们自主 跟非遗传承人交流、请教,制作出自己 的作品,并去附近的古玩市场售卖,售 卖成功了还不忘拍照留念。 在教师的建议下,不少学生还 用自己卖工艺品的收获,去竹竿巷 买一顶草帽或者一个竹筐,去糕点 坊买一些桃酥、芙蓉果,带回家分享 给自己的父母和朋友,将运河文化 再次传播出去。 运河奔流不止,我们对运河文 化的学习就永不停止。奔跑吧,运 河!我们下个周末见!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济宁市实验 初中。本文系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 题《济宁市域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研 学旅行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成果) 课程观察·李镇西 学生学习是“劳动”吗 关于“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 奔跑吧,运河 王程程 安波

Transcript of 寻找对联文化的“地方味” - chinateacher.com.cn€¦ · 2020年5月20日...

Page 1: 寻找对联文化的“地方味” - chinateacher.com.cn€¦ · 2020年5月20日 课改研究周刊 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 7版 寻找对联文化的“地方味” 主编:韩世文

课改研究2020年5月20日 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 7版周刊

寻找对联文化的“地方味”

主编:韩世文 电话:010-82296730 实习编辑:孙 娜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潘照团

给学生讲清楚“劳动”二字,并非易

事。只有让学生明白了“劳动”的含义、

特点及其意义,他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劳

动,才有助于他们的劳动实践。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劳动

是指“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

动”。按我的理解,劳动至少应该有三

个特征:

第一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行

为。不是所有行为都是劳动,也就是

说,劳动必须是劳动者能够预见或者期

待其行为的结果。劳动肯定要“动”,但

“动”不等于“劳动”。婴儿一出生就会

动,也付出体力,但显然不是劳动;动物

也要动,但无论动物怎样“动”都不是劳

动,因为没有目的性。鸟儿筑巢、蜜蜂

采蜜等都是一种生物本能,不能算真正

意义上的劳动。

第二是这种实践行为的过程应该

伴随着体力或脑力的付出,或者是体力

和脑力的同时付出。劳动都会让人感

到疲倦,因为消耗了体力或脑力。

第三是这种有着体力和脑力付出

的实践行为,应该有改变客观现实(环境

和世界)的结果,它能够创造物质或精神

的财富,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工

人、农民、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他们

的劳作创造了财富,为我们提供了物质

和精神的享受。劳动不分贵贱,对不同

的劳动者都是等值的。

劳动的这三个特征是不能分割的,

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个特点,才能称之

为“劳动”。由此看来,学生的学习虽然

也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而且也伴

随着体力和脑力,但它只是对前人知识

的吸收和掌握,并没有“创造物质或精

神财富”,只是为将来的创造做准备。

因此,学生学习并不在劳动之列。

劳动的结果应该是创造财富。用

什么创造呢?汗水或智慧,汗水和智

慧。有的劳动主要是付出汗水,我们称

作体力劳动;有的劳动主要是付出智

慧,我们称作“脑力劳动”。

脑力劳动,主要是指科学家、艺术

家、作家、企业家、政治家、教师、医生、律

师以及各类学者的研究、探索、发明、管

理、实践等。它是以脑力消耗、贡献智慧

为主的劳动,其特征在于劳动者在创造

性实践中付出的是智力、科学文化知识

和生产技能,故亦称“智力劳动”。

尽管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

分,但这二者在实践中往往是交叉重叠

的,不可能绝对分离。农民在田里种庄

稼,难道仅仅是洒汗水吗?他得琢磨怎

么才能把地里的庄稼种得更好;一个环

卫工在劳动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如何能够

把地扫得更干净,更有效率;而科学家在

从事研究时同样会付出沉重的体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给孩子写过一首

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

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

也吃不饱;手脑都能用,才算是开天辟

地的‘大好佬’”。在这里,陶行知说清

楚了“劳动”分为两类:用双手劳动和用

大脑劳动。这就是我们大人常说的“体

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类劳动缺一

不可。既要用“手”(体力)也要用“脑”

(智慧),如此“手脑都能用”,才能“开天

辟地”。

当然,通常情况下,我们用“什么为

主”的标准来大体区分“体力劳动”和

“脑力劳动”。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在

单独说“劳动”的时候,往往特指“体力

劳动”。

那么,劳动的伟大意义在哪里?有

句话说“劳动创造财富”,从某种意义上

说,劳动创造的财富还包括人类本身。或

者说,人类是劳动创造的最大财富——

人类本身也是劳动的产物,因为没有劳动

就没有人类——这是恩格斯的观点。在

《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有一句著名的

话:“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劳动

创造了人本身。”在这里,“某种意义”指的

是人类进化的角度。正是劳动促进并最

终实现了古猿的上下肢分工,最后锻炼了

人手,发达了人脑,实现了用火,改造了口

腔与牙齿,创造了语言……

但是,尽管人类已经诞生,劳动创

造人类的使命并没有结束。因为人类

诞生之后,劳动能够让我们更聪明,更

富有智慧;通过劳动,我们的思维更敏

捷,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我们的认知更

深刻,我们的情感更充沛,我们的智慧

更丰富,我们的创造更灿烂……可以

说,每一次劳动所带来的科技进步都是

人自身向前发展的标志。仅以近现代

为例:通过劳动,我们发明了电报、电

话、收音机,这优化了人类的听觉;我们

发明了电影、电视,这延长了人类的视

觉;我们发明了汽车、飞机、宇宙飞船、

人造卫星……这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丰

富了人类的想象力、刺激了人类的探求

欲,增强了人类的肢体功能;我们发明

了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这更加发

达了人类的大脑……

苏霍姆林斯基说:“几十年的学校

工作使我确信,劳动在智力发展中起着

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出在他

的手指头上。”而陶行知先生说得更形

象:“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

孙子。”在这里,“行动”(实践)“知识”

(求知)“创造”(发明)都是劳动。这两

位伟大的教育家,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劳动促进了人的智慧与创造。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从严格意义上

说,学生学习不属于劳动,但它具有劳

动的某些特点。比如同样要付出体力

与脑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也体现出勤

奋刻苦、坚韧不拔的品质,并蕴含着创

造的萌芽。这些品质和萌芽,从意义和

价值观上说,与父母的劳动同样可贵。

所以有学者将学生的学习称作“类劳

动”。这种“类劳动”是为将来从事创造

财富的劳动做准备的。

(作者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语文

特级教师)

◉课程探索

中国有 100 多座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每一座名城都镶嵌着一颗颗言语

明珠——对联。借用名城文化之境

脉,开展儿童对联启蒙教学,是儿童亲

近对联的有效路径。我从最为朴素的

直觉出发,解决“我要学”的问题,致人

事——寻找课程萌芽的状态;解决“往

哪学”的问题,接地气——寻找课程生

长的土壤;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建模

块——开辟课程生长的路径。

一项课程,一段经历,一套系统,

就是一抹启迪课程生长的流光。

记得两年前,我给台州一所小学

上了一堂接地气的对联启蒙课,让我

愈发感觉到小学对联文化游学课程的

地方魅力。那堂课的导入是从“台州

府酒家”门口的两句话开始:“一江一

桥三门临海;一岩一岭天仙玉环”。让

学生一起说说其中藏着的奥秘,评评

是不是对联。以熟悉的素材打开他们

思维的瓶塞,成了这节课最美的开头。

在学生熟悉《古对今》韵文后,我开

始带着学生在熟悉的台州地区游逛:判

断每地的四字短语是不是对联。这些

短语都是我根据台州每个县市区的地

方特色编写而成。通过厘清,然后聚焦

两三句着重理解,借题适当点拨,拓展

点滴认识。初学对联,这种火候恰好。

赞台州、夸学生的语言也讲究私

人定制。“三门青蟹名扬海内外无人不

晓;一色黄橘声震天南北有谁未尝”

“春秋冬夏乐学勤练看谁人月宫折桂;

德 智 体 美 雅 艺 博 才 见 我 辈 天 庭 摘

星”。学生一高兴,个个抢着读。一下

子从四字联跑到十三字联、十五字联,

本来有难度,但有了情感就减缓了学

习坡度。这么长的对联学生能读出节

奏来,“对”与“联”的感觉就有了。如

此一番,当回头看“一江一桥三门临

海;一岩一岭天仙玉环”是不是对联的

时候,一切也就水到渠成。

这堂课是在笑声中结束的。离开

后,我发现这堂课不能复制。“老朽枯

燥生涩”的对联在现代小学课堂异地

生花,根本点在于“私人定制”“从学而

生”。记得这堂课的课题是《联对入

门 联通三门》,完全基于地方人文风

情,基于学生特点实际。其实这不是

我一堂课的灵感,而是来自小学对联

文化游学课程总的构想。

致人事——解决“我要学”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

魂,需要后辈弘扬,而对联语言有其独

特的规律,可捕捉、可酝酿,值得把

玩。基于这样朴素的想法,便开启了

我寻找课程萌芽的状态。

近人,让对联贴身而长。学对联

跟“我”有关,这个意念要给学生,他们

会自然跟上你的课堂节拍。怎样让学

生对我的课堂有超爆的“第一印象”?

我不得不费点心思。

当一份新生名单摆在我的眼前,读

着父母用心命名的“文化”,触发了我的

想法——把这些名字放到对联里去,让

学生去猜猜。对联短,文字少,学生姓

名大家都熟悉,猜起来一定不难。

“千窈姿琏成,一诺金函留”“依晨

昕怡乐,颐瑾璠芸萱”“云飞嶂泰正佩

岳,子涵宇轩何牧天”“嘉倪成名谢诚

睿,博源宣妤奖佳希”,当这样的对联

摆在眼前,学生猜得不亦乐乎。最后

我出示手写对联——“子明子恒臻学

锐,惟妙惟肖运墨淳”,把新学期“善于

恒学明理、乐于挥毫泼墨、勤于运思表

现”的要求蕴含其间,让学生吟诵猜想

思理,一切水到渠成。

巧用嵌名联,妙托寄心意。学生一

下子被这样“亲切”的对联迷住了,说回

家也要来几句。这一下,一颗对联的种

子悄悄播下。应学生的需求,我在上绘

本课期间也常常给他们上上对联课。

联事,应一个“趣”味相投。有人

说,儿童是天生的故事家。是的,他

们从来不拒绝故事,可以说他们在故

事面前毫无抵抗力。循着儿童的情

趣,我开始在零散的对联课堂中嵌入

对联故事。如苏东坡与佛印对哑联的

故事:两人在船上,东坡指着河岸上

一条啃着骨头的狗发笑,佛印不慌不

忙,把手上写着东坡诗句的一把扇子

扔到水里去了。两人相视而笑。我提

出上联——狗啃河上骨,学生推敲出

下联:水流东坡诗。再让他们进一步

去发现联语玄机——“河上”谐“和

尚”,“诗”谐“尸”。哑联加谐音联,是

不是很好玩?学生当然不例外。在故

事里做语用,轻松愉悦,自然也就成

了对联课程的一部分。

接地气——解决“往哪学”的问题

有了对联故事,学生喜欢了,学习

内容也丰富多了。“往哪学”的问题开

始进入我的课程系统,课程的方向在

哪里?恰在这时学校出台了《小学对

联文欢游学课程纲要》,并得以发表。

落地,让对联有一方培土。“每一

副对联都是应景而生的”,这一想法与

一次春游有关。那次我随学生走进了

温州南拳王黄亚武老先生的庭院,门

前一副对联吸引了大家:“欲高门第须

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这是家训良

言,有学生上网查询,发现那副对联最

早出于《镜花缘》(淑士国城门)——学

生在真实情境中自主寻求学习的关

联,多好!任何有意义的学习不能孤

立,要建立一定的脉络,地域情境就是

其中之一。于是,我们将对联学习课

程放在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地

难去成,虚境可入胜。对联述说历史,

历史写就对联,我用“学对联、逛名城、

走天下”的学习形态,让学生来一趟零

成本的虚拟游学。

化境,多元盘活地域文化资源。

从空间上看,就近的可以实地走走。

就如读“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我们带着学生

置身温州江心屿,面朝瓯江连海潮,想

起南宋状元王十朋来,完全是另一番

味道——对联之外有云天。从内容上

看,不局限于景点。原先我的课堂只

有两个板块——联语景观、联话故事,

后来开发了“联接名城”“联通人文”

“联播知事”等,适当联系人文历史地

理风土,整体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

养。化境,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即

时性——现场捏来就用。如晨间在校

园看到“浩然”同学进校自觉面对队旗

脱帽敬礼,一脸正气,我们上课就可以

直出“正气浩然行队礼”,让学生课上

直接应对,或者让学生带回家琢磨琢

磨……境由心生,心在,课程就在。

建模块——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有了独立的课程形态之后,还必

须有一套运作的基本模式,便捷于

“学”。同时,课程只有属于大家才有

长远的生命力,必须研究建构一套教

与学的模式,组编一套教与学的素材,

以此开辟课程生长的路径。

建模,让教学有方。小学,借用名

城文化之境脉,开展儿童对联启蒙教

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与推广

是一个大工程。首先是问名城——探

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人文物象,可

直揭名城,可根据图文、对联、故事猜想

与之对应的名城及其人文物象。其次

是对对子,可对练,根据课中所接触的

对联,让学生通过读一读、辨一辨、说一

说、填一填、对一对等形式进行联语应

用训练;可对应,猜猜所读对联分别写

的是哪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哪个人

文物象,寻找相关性。再次是联故事,

讲述名城相关的对联逸事,故事里嵌入

对联,对联里藏着故事,情智交融,情渲

意染,学生在仿照文中角色对对子中体

会对联的谐趣与智慧。最后是学创编,

揣摩对联,发现规律,猜想推演,尝试创

编,可以给出对联按规律模仿创编,可

以给出半截联填充式创编,也可以给出

情境独立或合作创编。根据教学的需

要,以上流程可以灵活变化。

组材,让教学有蓝本。做课程,判

断其有没有落地,最“硬核”的当属教

材的编写。我花一年的时间整理课程

导引,有了一套课程的操作理念和具

体办法,再辅以几十个教学设计。作

为一名语文教师,当以教学方法论支

撑一本对联启蒙读物,做学案。让学

生拿到这套素材,既能学对联,又能看

故事,还能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

做课程需要智慧,更要勇气。在

对联课程中带着学生一起启蒙,一起

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徜徉在历史文化

的长流中……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大学城

附属学校)

“运河流水千古流,流到济宁古

渡头。画里帆船江南来,船到码头

货到州。”这描述的是我的家乡——

济宁。历史上的济宁是“东鲁之大

郡,水路之要冲”,处在京杭运河号

称“水脊”“驼峰”的最高点和中枢位

置,在中国运河发展史上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但是问起学生,他们

却几乎没有什么了解。

为了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

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教育责

无旁贷,而研学旅行就成为重要的

路径选择。因此,学校积极开发运

河文化课程,并且模拟综艺节目

“奔跑吧,兄弟”设计了别开生面的

研学活动。

启行:组建团队,任务驱动

一次研学,一场开营仪式。除

了负责教师宣读研学活动的要求及

竞赛规则外,每个参与的学生获得5

元的启动资金和一张济宁市区地

图,然后抽签进行分组,10 人一组,

每个小组需要通过“破译密码”“线

索提供”等多种方式准确判断出每

个时间节点要到达的景点以及研学

任务。而每个景点的到达,学习任

务的分配,采用何种方式、如何操

作,全由团队自主决定,教师不给予

任何提示。按照到达景点的先后顺

序,分等级设置奖金,奖金便是全组

的午餐费用。

为了拿“第一”,小组的每个成

员都献策献计、破译密码、寻找线

索,生活委员还算起了“经济账”。

他们查地图、问路人,虽然走了不少

弯路,好在他们相互鼓励、克服困

难,都先后安全到达了第一站目的

地——太白楼。

赛诗:携手探胜,把酒赛诗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都与济宁

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共游齐鲁,

欢聚任城,深山寻访隐士,石门把酒

惜别,为诗坛留下了一段佳话。针

对太白楼文化,我们设计了三个学

习任务:一是诗词大会——以小组

为单位参观太白楼,通过太白楼展

馆里的壁画、石碑和文字图片,找出

李白诗词中含有“酒、月、剑”的诗

句,半小时后进行“飞花令”大赛;二

是李杜文化——经过小组学习后,

每组派代表讲解对李杜文化的理

解,带领同学借助典型诗歌体会诗

人情怀;三是古今穿越——学生根

据已有的知识基础,每组演绎一段

凸显李杜情谊的情景剧。整个过程

都有评委赋分,每个小组根据得分

再次获得不同档次的奖金。

这一次,学生一改往日学习诗

词的“愁眉苦脸”,兴高采烈地参与

其中。三轮活动让学生的热情不断

高涨,口中不断吟出诗人留下的那

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尝鲜:小城风味,融南汇北

“一部中华史,半卷饮食篇”。

饮食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餐

饮。运河贯通后的济宁饮食业因服

务阶层的不同,向着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融南汇北、独具特色的高档大

菜;二是花色纷呈、百味杂陈的街头

小吃。两种饮食习俗在济宁相互映

衬,各领风骚。

午餐时光,我们带着学生进行

了一场美食大宴。学生利用自己所

得的奖金在运河边上买一碗甏肉干

饭,来一碟玉堂酱菜,尝几块老式糕

点。他们望着依依杨柳、斑驳孤舟、

潺潺流水,品尝着软糯的甏肉、咸甜

半口的酱菜、糕点,仿佛又听到了那

热闹非凡的吆喝声,“师傅,下船吃

碗干饭歇歇脚吧,这一船的竹子一

会自有人来取”。吃完饭后,学生便

开始讲述这玉堂酱菜的故事、这甏

肉干饭的由来……

访古:泛舟古河,感悟文明

济宁与苏州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可以说河渠纵横、园林众多,亭台楼

阁、小桥流水,一派北方城市少有的

水乡风光。而桥是城市的音符,是河

流的风情诗。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

史厚重在桥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学生泛舟古运河,了解每座桥

的名字。选自己感兴趣的两座桥,

通过询问街边老店的店主,厘清这

座桥的“来世今生”,然后跟街边的

行人讲述这两座桥的故事。最先完

成任务的小组获得下一站目的地的

最多线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

济宁的“地名文化”越来越自豪,不

仅了解了每座桥、每条路,甚至连一

个闸口的由来也有了兴趣。

做工:拜师学艺,声名远播

学生通过“时光记忆”照片和密码

线索,找到了此次研学旅行的最后一

站——济宁宣阜巷。那里汇集了一大

批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书

画艺术、创意文化等。在那里,学生进

行了一场工艺制作“体验”,他们自主

跟非遗传承人交流、请教,制作出自己

的作品,并去附近的古玩市场售卖,售

卖成功了还不忘拍照留念。

在教师的建议下,不少学生还

用自己卖工艺品的收获,去竹竿巷

买一顶草帽或者一个竹筐,去糕点

坊买一些桃酥、芙蓉果,带回家分享

给自己的父母和朋友,将运河文化

再次传播出去。

运河奔流不止,我们对运河文

化的学习就永不停止。奔跑吧,运

河!我们下个周末见!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济宁市实验

初中。本文系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

题《济宁市域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研

学旅行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成果)

◉课程观察·李镇西

学生学习是“劳动”吗

关于“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①

研学旅行研学旅行

奔跑吧,运河□ 王程程 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