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建起朋友圈 因为看娃 -...

1
10 编辑 谢 版式 赵 校对 王金伟 组版 田 2019 3 1 星期五 新闻热线: 3909990 周末· 咱爸 咱妈 公寓地址:丰收路东段北侧西经大道 2366 号(新建)12 路公交车终点站 咨询电话:(0391)3686822 17352518877 焦作蕾娜范老年公寓 广春节过后,新学期拉开了 序幕,各学校、辅导机构也热闹 了起来。2月27日下午放学 时,在塔南路上一所小学的门 前,接孩子放学的家长熙熙攘 攘,人群中很多老年人三三两 两,或站或坐,他们有的拿着外 套、有的拿着水壶,不时向学校 门口的方向张望,盼望着孩子 的身影。“孩子开学了,爷爷奶 奶、姥姥姥爷们也跟着‘开学’ 了。”一位老人说。 申阿姨今年 64 岁,老家在 洛阳市嵩县。 “女儿、女婿平时工 作忙,孩子放学又早,我专门从 老家赶来,帮他们照顾孩子。”申 阿姨说。从外孙出生那年开 始,申阿姨就一直和女儿一家 一起生活,刚开始很不习惯这 里的生活,如今几年过去,也就 把焦作当成了家乡。这几年, 申阿姨的生活规律完全和外孙 保持一致,外孙开学,她也“开 学”,外孙放假,她也放假回老家 住一段时间。申阿姨说,每天下 午,外孙所在的班级只有两节 课,送完孩子上学中间的一个多 小时再回家一趟有点累,很多 和她一样等着接孩子的老人就 在学校门口等。大家在一起, 说说自己照顾孩子的方法、为 孩子准备的菜谱,能学到很多,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从幼 儿园到小学,跟着外孙的节奏 走,也因此认识了很多和我一起 从老家来焦作帮子女照顾孩子 的老人,和很多人都成了朋友。” 申阿姨说。有时候,申阿姨还和 几位老人一起相约逛公园、到郊 外挖野菜,十分有趣。记者注意 到,与年轻人低头玩手机不同, 很多老人更喜欢聚在一起聊天, 还有的老人围坐在一起玩扑克 牌、做手工。他们之间都以“某 某奶奶” “某某爷爷” “某某姥姥” “某某姥爷”称呼,显得十分熟 悉。 本报讯 记者梁智玲) 如果有时 间,您愿意到养老院做义工吗?您的一次 奉献,可能为那里的老人带来满满的感 动。近日,焦作蕾娜范老年公寓的老人们 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这份礼物,让 温暖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 2月15日15时,焦作蕾娜范老年公 寓迎来了义工葛丽芳。她带着工具来到 这里,是为了给入住在该公寓的老人义务 理发、修面。记者了解到,葛丽芳居住在 普济路北段,乐于奉献的她经常为养老院 的老人提供免费服务。不久前,葛丽芳与 焦作蕾娜范老年公寓取得联系,表达了想 为老人献爱心的想法,并和工作人员约定 了做义工的时间。2月15日,吃完午饭, 葛丽芳就从家出发,转乘两班公交车,到 了焦作蕾娜范老年公寓。 刚走进公寓一楼护理大厅,葛丽芳就 见到了等待在那里的老人。葛丽芳收拾好 工具,马上开始行动。只见她对老人热情, 动作熟练,很快,在剪刀的咔嚓声中,一位 理过发的老人显得很精神。 “老年公寓就像 自己家一样,各项服务都很好,今天的理发 师尤其不错。”一名老人忍不住夸赞。 2个小时很快过去了,看着理过发的 老人一个个精神焕发,葛丽芳露出了满意 的笑容。“以后有时间,我还会来这里义务 为老人服务。”葛丽芳说,“希望更多的爱 心人士加入义工队伍,奉献爱心、关爱老 人、关心养老事业,让社会变得更加美 好。”⑨ 右图 葛丽芳正在给一位老人理发。 本报记者 梁智玲 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焦作蕾娜范老年公寓的老人收到一份特殊礼物 我市很 多家庭,老人承担 了照顾“孙子辈” 的重任。随着新 学期的开始,这些 老人的生活也紧 张、忙碌起来。他 们要帮子女照顾 孩子,负责接送 “孙子辈”上下 学。因为有共同 的生活节奏,这些 老人常常在一起 聊天、散步、打牌, 他们之间也因此 建起了朋友圈,彼 此成了好朋友。 顾阿姨的老家在焦作温县, 她性格开朗,在老家就和街坊邻 居相处得非常好。前年,孙女上 一年级时,孙子出生,顾阿姨和 老伴从老家来到焦作,和儿子一 家一起生活。很快,性格开朗的 顾阿姨就建立了自己的朋友 圈。“有的是孙女同班同学的奶 奶、姥姥,还有的是抱孙子打预 防针认识的,我们经常在一起聊 天,还一起跳广场舞。”顾阿姨 说, “因为有了新朋友,虽然离开 了老家,但也不寂寞。” 新环境对于擅长交际的老 人来说并不陌生。记者在采访 时了解到,一些老人在刚到新 环境的最初几个月有不适感, 但很快就因为看孩子,认识了 小区里的其他老人,大家一来 二去慢慢熟悉,就形成了新的 朋友圈。“我妈性格外向,与人 交往是自来熟,如今在小区里 认识的邻居比我都多,这让我 很意外。”顾阿姨的儿子说。 对于习惯生活在农村的老 人来说,进城帮子女照顾孩子 就意味着离开家乡,也就意味 着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朋友, 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建立自己的 交际圈。这对性格开朗的老人 来说并非难事,但对于性格内 向的老人,则需要一个漫长的 适应过程。 家住解放路某小区的王阿 姨从老家来焦作一年多了,身 边仍没有特别熟悉的朋友。每 天除了按时接送孙子,她其余 时间都窝在家里看电视、睡觉, 不愿和外人交流。为了帮老人 熟悉环境,建立新的生活圈,王 阿姨的儿媳没少下功夫。“在老 家,婆婆就不是特别爱说话,为 了帮我们减轻负担,婆婆主动 从老家周口赶来照顾孩子,这 让我很感动。”王阿姨的儿媳 说,“看到婆婆整日闷闷不乐的 样子,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了让婆婆尽快熟悉新环 境,王阿姨的儿媳通过孩子的 小伙伴建立了几个家庭交往 圈。趁着周末,约上几个家庭 一起郊游、聚餐,婆婆虽然不爱 说话,但还是努力克服,试着跟 其他家庭中的老人交流。最近 一段时间,王阿姨的儿媳也看 到了婆婆的变化:周末陪着婆 婆逛公园,遇到熟悉的人,老人 会停下脚步和他们聊几句;有 时,婆婆还会邀请老乡到家里 坐坐。“交到新朋友,对环境也 慢慢熟悉了,老人的精神和心 情都好了很多。”王阿姨的儿媳 说。 因为看娃 建立新的朋友圈 新学期 老人忙了起来 图① 孩子间的 互动带动了家长们的 互相交流。 图② 两位常在 一起看娃儿的老人在 聊天。 本报记者 宋崇

Transcript of 老人们建起朋友圈 因为看娃 -...

Page 1: 老人们建起朋友圈 因为看娃 - epaper.jzrb.comepaper.jzrb.com/jzwb/page/82/2019-03/01/10/2019030110_pdf.pdf · 右图 葛丽芳正在给一位老人理发。 本报记者

10编辑 谢 丹 版式 赵 恒 校对 王金伟 组版 田 耘

2019年 3月 1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3909990 周末·咱爸咱妈

公寓地址:丰收路东段北侧西经大道2366号(新建)12路公交车终点站咨询电话:(0391)3686822 17352518877

焦作蕾娜范老年公寓 广告

春节过后,新学期拉开了序幕,各学校、辅导机构也热闹了起来。2月 27日下午放学时,在塔南路上一所小学的门前,接孩子放学的家长熙熙攘攘,人群中很多老年人三三两两,或站或坐,他们有的拿着外套、有的拿着水壶,不时向学校门口的方向张望,盼望着孩子的身影。“孩子开学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也跟着‘开学’了。”一位老人说。

申阿姨今年64岁,老家在洛阳市嵩县。“女儿、女婿平时工作忙,孩子放学又早,我专门从老家赶来,帮他们照顾孩子。”申阿姨说。从外孙出生那年开始,申阿姨就一直和女儿一家一起生活,刚开始很不习惯这里的生活,如今几年过去,也就把焦作当成了家乡。这几年,申阿姨的生活规律完全和外孙保持一致,外孙开学,她也“开学”,外孙放假,她也放假回老家住一段时间。申阿姨说,每天下

午,外孙所在的班级只有两节课,送完孩子上学中间的一个多小时再回家一趟有点累,很多和她一样等着接孩子的老人就在学校门口等。大家在一起,说说自己照顾孩子的方法、为孩子准备的菜谱,能学到很多,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从幼儿园到小学,跟着外孙的节奏走,也因此认识了很多和我一起从老家来焦作帮子女照顾孩子

的老人,和很多人都成了朋友。”申阿姨说。有时候,申阿姨还和几位老人一起相约逛公园、到郊外挖野菜,十分有趣。记者注意到,与年轻人低头玩手机不同,很多老人更喜欢聚在一起聊天,还有的老人围坐在一起玩扑克牌、做手工。他们之间都以“某某奶奶”“某某爷爷”“某某姥姥”

“某某姥爷”称呼,显得十分熟悉。

本报讯 (记者梁智玲) 如果有时间,您愿意到养老院做义工吗?您的一次奉献,可能为那里的老人带来满满的感动。近日,焦作蕾娜范老年公寓的老人们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这份礼物,让温暖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

2月15日15时,焦作蕾娜范老年公寓迎来了义工葛丽芳。她带着工具来到这里,是为了给入住在该公寓的老人义务理发、修面。记者了解到,葛丽芳居住在普济路北段,乐于奉献的她经常为养老院的老人提供免费服务。不久前,葛丽芳与焦作蕾娜范老年公寓取得联系,表达了想为老人献爱心的想法,并和工作人员约定

了做义工的时间。2月15日,吃完午饭,葛丽芳就从家出发,转乘两班公交车,到了焦作蕾娜范老年公寓。

刚走进公寓一楼护理大厅,葛丽芳就见到了等待在那里的老人。葛丽芳收拾好工具,马上开始行动。只见她对老人热情,动作熟练,很快,在剪刀的咔嚓声中,一位理过发的老人显得很精神。“老年公寓就像自己家一样,各项服务都很好,今天的理发师尤其不错。”一名老人忍不住夸赞。

2个小时很快过去了,看着理过发的老人一个个精神焕发,葛丽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以后有时间,我还会来这里义务为老人服务。”葛丽芳说,“希望更多的爱

心人士加入义工队伍,奉献爱心、关爱老人、关心养老事业,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⑨

右图 葛丽芳正在给一位老人理发。本报记者 梁智玲 摄

因为看娃

老人们建起朋友圈

本报记者

梁智玲

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焦作蕾娜范老年公寓的老人收到一份特殊礼物

我市很

多家庭,老人承担

了照顾“孙子辈”

的重任。随着新

学期的开始,这些

老人的生活也紧

张、忙碌起来。他

们要帮子女照顾

孩 子 ,负 责 接 送

“ 孙 子 辈 ”上 下

学。因为有共同

的生活节奏,这些

老人常常在一起

聊天、散步、打牌,

他们之间也因此

建起了朋友圈,彼

此成了好朋友。

顾阿姨的老家在焦作温县,她性格开朗,在老家就和街坊邻居相处得非常好。前年,孙女上一年级时,孙子出生,顾阿姨和老伴从老家来到焦作,和儿子一家一起生活。很快,性格开朗的顾阿姨就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有的是孙女同班同学的奶奶、姥姥,还有的是抱孙子打预防针认识的,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还一起跳广场舞。”顾阿姨说,“因为有了新朋友,虽然离开了老家,但也不寂寞。”

新环境对于擅长交际的老人来说并不陌生。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一些老人在刚到新环境的最初几个月有不适感,但很快就因为看孩子,认识了小区里的其他老人,大家一来二去慢慢熟悉,就形成了新的朋友圈。“我妈性格外向,与人

交往是自来熟,如今在小区里认识的邻居比我都多,这让我很意外。”顾阿姨的儿子说。

对于习惯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来说,进城帮子女照顾孩子就意味着离开家乡,也就意味着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朋友,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建立自己的交际圈。这对性格开朗的老人来说并非难事,但对于性格内向的老人,则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

家住解放路某小区的王阿姨从老家来焦作一年多了,身边仍没有特别熟悉的朋友。每天除了按时接送孙子,她其余时间都窝在家里看电视、睡觉,不愿和外人交流。为了帮老人熟悉环境,建立新的生活圈,王阿姨的儿媳没少下功夫。“在老家,婆婆就不是特别爱说话,为

了帮我们减轻负担,婆婆主动从老家周口赶来照顾孩子,这让我很感动。”王阿姨的儿媳说,“看到婆婆整日闷闷不乐的样子,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了让婆婆尽快熟悉新环境,王阿姨的儿媳通过孩子的小伙伴建立了几个家庭交往圈。趁着周末,约上几个家庭一起郊游、聚餐,婆婆虽然不爱说话,但还是努力克服,试着跟其他家庭中的老人交流。最近一段时间,王阿姨的儿媳也看到了婆婆的变化:周末陪着婆婆逛公园,遇到熟悉的人,老人会停下脚步和他们聊几句;有时,婆婆还会邀请老乡到家里坐坐。“交到新朋友,对环境也慢慢熟悉了,老人的精神和心情都好了很多。”王阿姨的儿媳说。

●因为看娃 建立新的朋友圈

●新学期 老人忙了起来

图① 孩子间的互动带动了家长们的互相交流。

图② 两位常在一起看娃儿的老人在聊天。

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

①①

②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