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錦泰小學 2016 至2017 年度學校發展工作計畫 關注事項 · 3.4英文科...

15
1 16-17 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保良局錦泰小學 2016 至 2017 年度學校發展工作計畫 關注事項 1.學校發展──推行第四個資訊科技策略 項目 施行策略/工作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1 1.1 優化及建設校內資訊科技設施 a. 建立先導教室 b. 全校安裝智能通訊系統,加強校 內外通訊 c. 購買電子系統處理校產紀錄,減 省學校職員行政工作 1.2 支援及推動各科應用資訊科技學習 a. 專題研習 加強規劃電腦科課堂,支援各科 應用資訊科技推行專題研習 b. 中文科 支援推行保良局李兆忠優質教育 基金計畫--「善用資訊科技,照 顧學生的多樣性」 c. 視覺藝術科 運用平板電腦於教學中,利用軟 件/Apps 進行創作,幫助學習。 全學年 下學期 1. 建立最少1個先導教室,並有 效利用該課室設備進行學習 活動。 2. 70%或以上的教職員同意智能 通訊系統(IP-Phone)能夠有 效加强學校內外通訊。 3. 處理相關工作的職員同意資 產管理系統能有效地減省行 政工作。 1. 全年最少協助兩級學生,利用 資訊科技推行專題研習。 2. 教師能利用新設的電子白板 及平板電腦進行計劃內的教 學活動。 3. 全學年最少一次應用平板電 腦學習。 4. 學生學習態度積植、投入。 5. 60%科任滿意電子學習工具能 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及效能。 1. 檢視建設情況。 2. 老師及教職員 的意見。 3. 檢視學生的表 現。 4. 檢視學生作品。 5. 老師及學生的 口頭回饋。 資訊科技組 及各科組老 中文科科 任、電腦科 科任、視藝 科科任、科 主席 見 2016-17 年 度資訊科技 及電腦科計 見 2016-17 年 度中文科及 視覺藝術科 計畫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 2.學校發展──提升中層教師專業發展 (見 2016 至 2017 年度教師專業發展計畫)

Transcript of 保良局錦泰小學 2016 至2017 年度學校發展工作計畫 關注事項 · 3.4英文科...

1 16-17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保良局錦泰小學

2016至 2017年度學校發展工作計畫

關注事項 1.學校發展──推行第四個資訊科技策略 項目 施行策略/工作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1 1.1優化及建設校內資訊科技設施

a. 建立先導教室

b. 全校安裝智能通訊系統,加強校

內外通訊

c. 購買電子系統處理校產紀錄,減

省學校職員行政工作

1.2 支援及推動各科應用資訊科技學習

a. 專題研習

加強規劃電腦科課堂,支援各科

應用資訊科技推行專題研習

b. 中文科

支援推行保良局李兆忠優質教育

基金計畫--「善用資訊科技,照

顧學生的多樣性」

c. 視覺藝術科

運用平板電腦於教學中,利用軟

件/Apps進行創作,幫助學習。

全學年

下學期

1. 建立最少 1個先導教室,並有

效利用該課室設備進行學習

活動。

2. 70%或以上的教職員同意智能

通訊系統(IP-Phone)能夠有

效加强學校內外通訊。

3. 處理相關工作的職員同意資

產管理系統能有效地減省行

政工作。

1. 全年最少協助兩級學生,利用

資訊科技推行專題研習。

2. 教師能利用新設的電子白板

及平板電腦進行計劃內的教

學活動。

3. 全學年最少一次應用平板電

腦學習。

4. 學生學習態度積植、投入。

5. 60%科任滿意電子學習工具能

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及效能。

1. 檢視建設情況。

2. 老師及教職員

的意見。

3. 檢視學生的表

現。

4. 檢視學生作品。

5. 老師及學生的

口頭回饋。

資訊科技組

及各科組老

中文科科

任、電腦科

科任、視藝

科科任、科

主席

見 2016-17年

度資訊科技

及電腦科計

見 2016-17年

度中文科及

視覺藝術科

計畫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

2.學校發展──提升中層教師專業發展 (見 2016至 2017年度教師專業發展計畫)

2 16-17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3. 課程發展──持續提升學生運用兩文三語的能力

施行策略/工作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3 3.1支援組 a.挑選英語能力較佳的學生為六年

級小班學生錄製「默書範圍」聲帶。

b.與圖書組合作為四年級至五年級

小班學生開辦「基礎」及「進階」閱

讀訓練班。

c.為語文能力稍遜的學生設計適切

的作文課。

d.編輯「詞語存摺」,培養語文能力

稍遜的學生運用及累積詞彙的習慣。

e.借閱「ebook」計畫,鼓勵語文能

力稍遜學生借閱「ebook」。

f.大哥哥大姐姐計畫

i挑選部分高年級學生指導一、二年

級能力稍遜的學生反覆認讀常用字

詞、朗讀課文。

ii挑選部分 6E學生指導 4E及 5E能

力較弱的學生反覆認讀常用英語字

詞、朗讀課文。

iii安排 6E學生到低年級進行英語讀

故事活動。

3.2圖書組

a.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比賽及投稿活

動。

b.購置及更換課室中文及英文圖書。

c.修訂圖書紀錄冊,增加小組貿享圖

書活動的要求。

全學年 1. 學生的默寫能力有所提升。

2. 全學年最少開辦一次閱讀訓

練班。

3. 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

能力有所提升。

4. 學生的語文詞彙豐富了。 5. 學生朗讀課文的流暢度有所提

高。

6. 學生的語文能力及興趣有所

提升

1. 全學年各級學生均參與最少

兩次閱讀的比賽。

2. 購置最少 300本中英文圖書。

3. 完成修訂圖書紀錄冊。

4. 學生能投入小組分享圖書的

活動。

5. 75%負責老師認為相關的比

賽活動、課室圖書能提升學

生學習兩文三語的興趣及能

力。

1. 統計次數。

2.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3. 訪問大哥哥大

姐姐的意見。

4. 觀察學生的表

5. 檢視學生的課

業。

6. 檢視學生英文

默書的成績。

1. 統計次數。

2.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3. 觀察學生借閱

課室圖書的情

況。

4. 觀察學生小組

分享圖書的表

現。

圖書組、四

至六年級

中、英 E/e

科任

中、英科主

圖書小組、

圖書館主

見 2016-17年

度支援組計

見 2016-17年

度圖書組計

3 16-17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項目 施行策略/工作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3 3.3中文科

a.製作說明文首段及結語的寫作教

材,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3.4英文科

a.設計校本的閱讀課程,讓學生掌握

不同的英語閱讀策略。

b.設計校本的寫作課程,豐富學生的

寫作詞彙,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及

技巧。

c.協作說話課

透過協作教學,鼓勵學生運用英語

進行溝通。

d.營造英語說話環境

透過英語樂園、英語星期五、英語

讀書會……鼓勵學生在校園內以

英語進行溝通。

全學年 1.完成教材。

2.學生能運用教材寫作說明文的

首尾段。

3.75%負責老師認為相關的教材

能提升學生學習中文的興趣及能

力。

1.完成課程。

2.70%負責老師認為課程及教學

能提升學生的英語說話能力、閱

讀能力。

3.70%負責老師認為相關課程能

提升學生的英語說話能力。

4.70%負責老師認為相關的活動

能鼓勵學生多說英語。

1.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2. 觀察學生的表

現。

3. 檢視學生的課

業。

4. 檢視教案。

5. 統計活動次數。

6. 檢視學生成績。

科主席及五

及六年級科

四至六年級

科任、科主

席、外籍英

語老師

三及四年級

科任、科主

席、外籍英

語老師

見 2016-17年

度中文科計

見 2016-17年

度英文科計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

4 16-17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項目 施行策略/工作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3 3.5普通話科

a.進行協作交誼課

助理老師與科任老師在三至六年級

上、下學期各選取二至四個課次,讓

學生進行二人或小組學習活動。

b.進行多元化的活動

i.普普風

小息時段在操場上或小草地進行活

動,老師用普通話與學生進行交談、

分享時事、說笑話等,使學生活學活

用普通話。

ii.猜謎語

四年級學生謎語讓三年級的學生猜。

iii.聖誕及新年祝福點唱

iv.農曆新年祝福點唱

v.「文化日」攤位遊戲

vi.普通話早會。

vii試後電影欣賞。

c.進展性評估

四至六年級科任定期為學生進行進

展性評估。

全學年 1. 全學年三至四年級各進行最

少六次交誼課。

2. 全學年五至六年級各進行最

少五次交誼課。

3. 學生能清楚讀出謎語。

4. 學生能以普通話清楚讀出點

唱內容。

5. 學生對遊戲感興趣。

6. 普通話早會能帶動全校說普

通話的氣氛。

7. 學生留心及喜歡收看影片。

8. 學生積極與助理佞普通話進

行溝通。

9. 75%負責老師認為相關課

程、活動能提升學生學習普

通話的興趣及能力。

10. 每學期進行最少兩次進展

性評估。

11. 學生積極參與活動。

1. 統計次數。

2.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3. 觀察學生的表

現。

4. 檢視學生的成

績。

科主席、科

任、助理老

見 2016-17年

度普通話科

計畫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

5 16-17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4. 課程發展──持續發展德育及公民教育 項目 施行內容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4 4.1課程及訓輔組

設立德育及公民教育小組,修訂及統

整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

4.2訓輔組

a.訂立年度品德教育主題─「勤」 和

「愛」,透過舉辦多元化活動,深化

學生對校訓「勤」、「愛」的理解,並

鼓勵學生作出實踐。

i.利用早會及自由「講」場讓學生分

享以「敬」和「愛」為主題之德育故

事和新聞。

ii.舉行「好小事」活動,鼓勵學生

以行動表達愛與關懷。

iii.師、生、家長 Milkshake

iv.舉行「好學生」選舉,藉此加強

互相欣賞風氣,並培養學生的公民意

識。

2月 :「敬愛」之星。

全學年

全學年

三次

上學期

一次

全學年

三次

全學年

一次

1. 一至四年級新修訂的教案及

教材套適合學生的程度。

2. 完成五及六年級的教案及教

材套。

3. 學生態度認真、積極投入。

4. 85%負責老師認為課程、活動

能提升學生的德育、國民、

公民的意識。

1. 學生參與各項活動的態度認

真、積極投入。

2. 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3. 80%負責老師及家長認為有

關的活動能深化學生對校訓

「勤」、「愛」的理解,並能

讓學生實踐出來。

4. 80%負責老師認為有關的活

動能培養學生七種首要的道

德價值觀。

1.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2. 訪問學生的意

見。

3. 觀察學生的表

現。

4. 檢視教案及教

材套。

5. 檢視學生剪報。

6. 檢視學生作品。

1.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2. 觀察學生的表

現。

德育及公民

教育小組

訓輔組、全

體老師

見 2016-17年

度教務及課

發展組計畫

見 2016-17年

度訓輔及學

生發展組計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

6 16-17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項目 施行內容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4 v.與常識科合作,鼓勵學生以「關愛」

為題進行剪報,老師在課堂帶領學生

進行討論;並張貼佳作於展板或於早

會與學生分享。

b.舉行德育故事創作比賽,深化學生

對「錦泰勵志金句」的理解。

4.3.中文科

a.以「中華文化」作為閱讀小寶庫及

創意寫作園地的主題。

b.在圖書館長期展出以「中華文化」

為主題的資料。

c.與常識科合作,舉行「中華文化通

識問答比賽」。

上學期一

全學年一

全學年

下學期

1. 全學年至少有兩個主題配合

「中華文化」的的閱讀及寫

作活動。

2. 全學年在圖書館展出一個與

「中華文化」有關的主題,

更換三次內容。

3. 學生踴躍參加延伸活動。

4. 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興趣

及認識有所提升。

5. 80%負責老師認為相關活動

能提升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興

趣及認識。

1. 統計次數。

2.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3. 觀察學生的表

現。

訓輔組、常

識科科任老

訓輔組

科主席、中

文科科任

科主席、四

至六年級中

文、常識科

科任

見 2016-17年

度中文科計畫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

7 16-17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項目 施行內容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4 4.4常識科

a.進行「一分鐘激答」活動。以中國/

香港時事為主,於早會即場激答。

b.進行「生活·常識」分享透過學生閒

談的形式,陳述生活的新聞或事物,

引導學生作出分析。

c.於午膳時段(逢星期三)

收聽網上新聞,設新聞龍虎榜(二年級

至六年級)。一年級學生將在下學期安

排收聽網上新聞。

d.與訓輔組合作,三年級至六年級進

行「剪報後感」活動(包括主題式剪報

一次: 關懷社區、關心國家。)一及二

年級寫下深刻的新聞標題。

e.參加校外舉辦的時事活動及比賽。

4.5 視覺藝術科

a.優化二年級、三年級及六年級的中國

傳統藝術課程

二年級:沒骨法/新派水墨畫

三年級:白描/工筆雙鉤(臨摹)

六年級:紮作及剪紙

b.發展四年級至五年級的中國傳統藝

術課程

四年級:白描及填彩

五年級:書法及沒骨法

全學年

全學年

1. 全學年不少於一次「一分鐘

激答」活動。

2. 學生全學年收聽不少於二十

次的新聞節目。

3. 50%學生有聆聽新聞的習慣。

4. 各班每月剪報兩次。

5. 學生完成剪報並於感想部分

能提出個人意見。

6. 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得以

提升。

7. 學生全學年最少參加比賽/

活動兩次。

8. 70%學生對香港、中國的時事

及中華文化的認識有所提

升。

1. 完成二、三及六年級中國傳

統藝術課課堂設計的修訂。

2. 完成四及五年級中國傳統藝

術課課堂設計。

3. 學生能積極參與相關課堂,

並對該課題有較深入的認

識。

4. 學生完成的作品能於校內展

示,分享其成果。

5. 80%負責老師認為相關的課

程能提升學生對中華文化的

興趣及認識。

1. 統計次數。

2.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3. 觀察學生的表

現。

4. 檢視學生收聽

節目的情況。

5. 審閱學生的剪

報及工作紙。

1.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2. 觀察學生的表

現。

3. 檢視學生作品。

4. 檢視教案。

科主席、

科任老師

科任老師

見 2016-17年

度常識科計畫

見 2016-17年

度視藝科計畫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

8 16-17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項目 施行內容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4 4.6 音樂科

a.持續舉辦粵劇體驗工作坊及普及

課,讓更多學生認識嶺南傳統戲曲文

化。

b.持續舉辦粵劇培訓班,持續提升學

生的粵劇藝術水平。

c.為學生提供各類型課餘欣賞及接觸

粵劇的機會。

d.舉辦長幼共融的活動,如:「親子粵

劇體驗課」、「隔代情繫 粵曲會」、「戲

棚下‧一家親」鼓勵親子參與,藉以

加深兩代間的了解。

e.跨科組定期舉行「社區探訪活動」,

學生透過粵曲表演,服務社區。

4.7 普通話科

a.弟子規、三字經誦讀及比賽

修訂一至三年級的弟子規及四至六年

級三字經教學內容,並教授學生誦

讀﹔班內進行小組朗誦/歌唱比賽,再

進行班際朗誦比賽。

b.朗誦古詩/新詩/童謠

全年選取兩首古詩/新詩/童謠,以

普通話朗讀,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

全學年

下學期

全學年

1. 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投入。

2. 80%參與粵劇體驗工作坊及

普及課的學生表現投入,對

粵劇的認識和興趣都有所提

升。

3. 參與粵劇培訓班的學生全年

出席率達90%,且學習態度積

極。

4. 舉辦最少兩次的粵劇文化活

動,且80%學生喜愛參與。

5. 舉辦最少兩次的粵劇親子活

動,且80%參加者認為有助加

深兩代間的了解。

6. 80%的學生認為「社區探訪活

動」有助了解社區及關愛別

人。

1. 學生積極參與活動。

2. 學生全學年最少朗讀兩首古

詩/新詩/童謠。

3. 75%相關的活動能提升學生

對中華文化的興趣及認識。

1. 統計次數。

2.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3. 訪問學生的意

見。

4. 觀察學生的表

現。

1.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2. 觀察學生的表

現。

科主席、

科任老師

科主席、科

任老師、助

理老師

見2016-17年

度音樂科計

見2016-17年

度普通話科

計畫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

9 16-17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5. 課程發展──進一步加強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項目 施行內容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5 5.1課程組

a.中文科、英文科、數學科、常識科

利用共同備課進行全班式資優教案

(3C),以啟發學生高階思維、培育創

造力及個人與社交的能力。

5.2支援組

a.統整高年級英文和數學科的核心課

程,設計相關的教學內容及分層工作

紙,為能力稍遜的學生提供更適切的

學習內容和課業。

b.為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生舉辦數學聯

課活動,透過多元化的數學遊戲(數

學魔術、七巧板、摺紙等),提升的數

學基礎及思考能力。

c.為有自閉症的學生開辦小組訓練

班,以協助自閉症學生改善溝通、社

交、解難等社群適應技巧。

5.3圖書組

a.雲端閱讀時間

一至三年級各班於電腦課堂進行雲端

閱讀,四至六年級各班輪流於週二午

膳閱讀時間,利用平板電腦進行雲端

閱讀。

全學年

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年

1. 完成一個包含 3C元素的教

案。

2. 完成課堂教學。

3. 80%負責老師認為有關的課

堂能加強照顧學生個別差

異。

1. 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日常課堂

表現有所提升。

2. 學生能掌握核心課程的內

容。

3. 舉行不少於三次的數學聯課

活動。

4. 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及自信

有所提升。

5. 開辦不少於十課節的小組訓

練。

6. 自閉症學生的學習和社交能

力有所提升。

7. 80%負責老師認為課堂、活動

能加強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1.一至三年級各班最少利用一

節電腦課堂進行雲端閱讀。

2.四至六年級各班於校內最少

安排一次進行雲端閱讀時間。

3.80%負責老師認為相關的活動

能加強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1.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2. 觀察學生的表

現。

3. 檢視學生課業。

4. 檢視教案。

5. 檢視校內成績。

6. 統計次數。

1. 統計次數。

2.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3. 觀察學生的表

現。

4. 檢視學生的閱

讀紀錄冊。

科任老師

5E數學科

科任老師、

6E英文科

及數學科科

任老師

數學科科主

駐校社工、

支援小組

圖書組

見 2016-17年

度教務及課

程組計畫

見 2016-17年

度支援組計

見 2016-17年

度圖書組計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

10 16-17 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項目 施行內容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5 5.4 資訊科技組

協助各科整合/規畫各電子學習平

台,推動學生自主學習。

5.5 中文科

a.進行全班式語文支援教學。

b.進行第二層抽離式語文支援教學為

語文能力顯著落後的學生提供中文小

組補充教學課程。

c.為能力較佳的學生開辦資優小組課

程。

d.大哥哥大姐姐教讀書

從一年級課文抽取常用字詞製成字詞

卡,由大哥哥大姐姐教一年級能力稍

遜的學生反覆認讀,再朗讀課文。

全學年 1.各主要科目最少有一個全校

性的學習平台供學生使用。

2.80%負責老師認為相關的平台

能加強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1. 對比去年及本年度學生的課

堂表現及評估成績皆有所提

升。

2. 學期初及學期末的識字及閱

讀流暢度測試有所提升。

3. 語文能力稍遜的學生的學習

能力及興趣皆有所提升。

4. 「學生的個人進步指標」有

所提升。

5. 小組學生對語文增益活動感

興趣。

6. 小組學生探究語文知識的能

力有所提升。

7. 學生朗讀課文的流暢度有所

提高。

8. 學生的閱讀層面擴闊了。

9. 學生的閱讀興趣及閱讀理解

能力提升。

10. 80%老師認為課程及活動能

加強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1. 統計次數。

2.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3. 觀察學生的表

現。

1.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2. 檢視學生的課

業。

3. 觀察學生的課

堂表現。

4. 檢視學生流暢

度測試數據。

5. 檢視「學生的個

人進步指標」數

據。

6. 訪問大哥哥大

姐姐的意見。

資訊科技小

一年級、二

年級科任老

師、科主席

科主席、小

組輔導老師

科主席、

一年級科

任老師

見 2016-17年

度資訊科技

組計畫

見 2016-17年

度中文科計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

11 16-17 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項目 施行內容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5 5.6數學科

a. 以「度量」範疇設計的教學內容。

b. 以「數線」作為思考解題的工具。

c. 教授學生運用數學詞彙作回應。

d.數賽校隊

挑選數學能力較好的學生參加培訓課

程、遠程教程及有關數學比賽,提高

學生的思維及共通能力。

e. 數學興趣班

與香港教育學院合作,挑選數學能力

稍遜學生參加數學興趣課程。

f.為一年級家長舉行講座

教導家長在家中教導子女學習數學的

方法。

5.7 常識科

a.資優濃縮課程

於四年級 AB班推行資優濃縮課程,利

用部份常識科課時進行 STEM課程。

全學年

十月至

十一月

九月

全學年

1. 最少編寫一個「度量」範疇

的學教流程及科任進行教學

分享。

2. 進行最少兩次的「數線」教

學及最少設計兩張工作紙。

3. 最少編寫兩個簡單教學重

點,教授學生運用數學詞彙

作回應,並作分享。

4. 60%的老師認為相關教學策

略能增強學生建構數學概

念,照顧不同能力學生的學

習需要。

5. 最少進行八次校隊培訓。

6. 最少參加兩項校外比賽。

7. 最少舉辦一次家長講座。

8. 家長講座超過 50人參加。

9. 全學年最少舉辦一次數學興

趣班。

10. 80%負責老師認為相關課

程、活動、校隊及訓練能提

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共通能

力。

1.上下學期各進行最少一次

STEM課程。

1. 統計次數

2.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3. 觀察學生的表

現。

4. 檢視學生的課

業。

5. 檢視教案。

1. 統計次數

2.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3. 觀察學生的表

現。

4. 檢視學生的課

業。

科任老師

科主席、科

任老師

科主席

科主席及一

年級科任老

四年級科任

老師

見 2016-17年

度數學科計畫

見 2016-17年

度常識科計畫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

12 16-17 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項目 施行內容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5 5.8視覺藝術科

a.選取視藝資優生參與推展社區公共

藝術探究學習課程

i.擬訂《賞‧遊公共藝術(香港篇)》

自學研習小冊子、《賞‧遊視覺日記》

及研究學習課和延伸藝術創作課的

課堂設計及教材。

ii.推展研究學習課,學生運用研習小

冊子、《賞‧遊視覺日記》進行資料搜

集及利用不同的視覺語言來記錄。

iii.舉辦兩次社區公共藝術考察活

動,讓學生實踐學習及鼓勵餘暇持續

進行社區公共藝術自學研習。

5.8普通話

a.共同備課

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同級科任於教

學前與助理老師共同討論課堂活動,

設計教材,進行協作教學後檢討,修

訂教案。

b.開辦「親子普通話班」

由科任挑選有需要的學生及家長參

加,幫助家長在家裏教導學生,並引起

學生對普通話的興趣。 暫定課程先會教授不同的創作技巧,如超現實、現代、後現代主義或寫實風格等。然後學生可自選所學的風格作發展及進一步之創作。

全學年

上學期

1.完成擬訂自學研習小冊子、

《賞‧遊視覺日記》及研究學

習課和延伸藝術創作課的課

堂設計及教材。

2.學生能以分析、詮釋的記錄引

發和發展意念,把考察中獲得

的知識及觀點轉化到藝術創

作中。

3.學生能夠探索、選擇適切的視

覺語言、媒介及表現形式,具

創意地表達配合主題的意念。

4.70%學生於餘暇自行完成社區

公共藝術自學研習。

5.80%學生認為相關課程能有效

地幫助他們在創作時的意念

發展。

6.70%負責老師認為相關的課程

能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1.完成所有情境教學的設計。

2.能在協作課堂中運用合作學

習。

3.全學年舉辦兩個親子培訓班。

4.學生及家長積極參與親子培

訓班。

1.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2. 觀察學生的表

現。

3. 檢視學生作品。

1. 統計次數。

2. 訪問負責老師

及家長的意見。

3. 觀察學生的表

現。

4. 檢視學生的課

業。

5. 檢視課程及教

案。

6. 科主席觀課。

科主席

科任老師

、助理老

師、科主席

見 2016-17年

度視藝科計

見 2016-17年

度普通話科

計畫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

13 16-17 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項目 施行內容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5 c.多元化課堂學習

i.多感官教學

--以肢體動作配合聲調教學,使學

生能透過遊戲學習。

--以肢體動作配合標調口訣,使學

生能更容易記憶。

ii.背口訣學普通話

背誦普通話聲母、韻母和標調口

訣。

d.「普通話天地」時間

安排「普通話大使」、「普通話精英」

主持早會或視聽節目,透過錦泰頻道

進行全校性播放。

e.重新修訂普通話手冊

全學年 5.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6.學生積極誦唸普通話標調口

訣。

7.學生能主持視聽節目或早會

兩次。

8.80%負責老師認為課程、活動

能加強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1. 統計次數。

2. 訪問負責老師

及家長的意見。

3. 觀察學生的表

現。

4. 檢視學生的課

業。

5. 檢視課程及教

案。

6. 科主席觀課。

科主席、

科任老

師、助理老

見 2016-17

年度普通話

科計畫

6. 課程發展──重整現有專題研習課程 項目 施行內容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6 6.1課程組

a.修訂一年級至四年級的專題研習。

b.重整五年級及六年級專題研習的

主題、研習重點、研習流程。

全學年 1.完成一至四年級專題研習的

修訂。

2.完成五至六年級的專題研習

3.80%負責老師認為重整的專題

研習課程能提升學生的共通

能力。

1. 訪問負責老師

的意見。

2. 觀察學生的表

現。

3. 檢視學生的專

題作品。

教務及課

程小組

見 2016-17

年度教務及

課程組計畫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

14 16-17 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7. 培養學生的領導才能 項目 施行內容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7 7.1 訓輔及學生發展組

組織班內小組及班會。

7.2 GPS小領袖服務﹕

a.安排在校內服務團隊實習及在校內

協助推廣和籌備活動。

b.參加校內義工培訓課程及進行外展

服務學習。

7.3 組織全方位學習教育營

-四年級領袖紀律訓練營及營後家長

-五年級優質領袖訓練營

-六年級領袖「錬」習營

7.4 推行「乘風航」計畫,透過海上歷奇

活動,學習勇敢面對困難及挑戰,提

升自信,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加強面

對逆境能力。

7.5 推動校本服務學習,舉行「風紀、清

潔糾察及車長宣誓日」,以強化學生為

他人服務的信念。

全學年

上學期

下學期

上學期

1. 學生態度認真、積極投入。

2. 能培養學生的服務精神、領

導才能與對班的的歸屬感。

1. 小領袖態度認真、積極投入。

2. 70%的老師認為實習及外展

服務能培養學生的領導能

力。

1. 學生態度認真、積極投入。

2. 四年級家長投入參與家長

會。

3. 約 70%以上的家長和學生認

為活動有助提升學生的領導

能力。

1. 學生態度認真、積極投入。

2. 學生自信心増加,能提升獨

立處事能力及團隊合作精

神。

1. 學生態度認真、積極投入、

樂於為他人服務。

1.觀察學生的參與

及投入的情況。

2.通過會議收集老

師的意見。

1.觀察學生的參與

及投入的情況。

2.通過會議收集老

師的意見。。

3.檢視學生的反

思。

1.觀察學生的表

現。

2.檢視學生的反

思。

3.問卷調查老師、

家長和學生的意

見。

4.通過會議收集老

師的意見。

1.觀察學生的表

現。

2.通過會議收集老

師的意見。

1.觀察學生的參與

及投入的情況。

2.通過會議收集老

師的意見。

訓輔及學

生成長組

見 2016-17

年度訓輔及

學生成長組

計畫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

15 16-17 學校發展工作計畫關注事項

項目 施行內容 推行時間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老師 資料來源

7 7.6 體育科

a.加強各校隊隊長或小組組長的領

導才能訓練。

b.從校隊中選出表現出色的學生成

為「體育小導師」,協助老師推行或

協助培訓初入隊的同學。

全學年 1. 隊長及小導師能有效地協助

老師或帶領進行相關活動。

2. 老師滿意小導師協助推行活

動及帶領隊員的表現。

1.觀察隊長及小導

師的表現及投入

情況。

2.收集老師的意

見。

體育組 見 2016-17

年度體育科

計畫

※( )內的代碼對應學校發展工作計畫的關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