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幸一教授追思集 - ndmc.org.t小提琴演奏「奇異恩典」...

1
醫學系生理學科發展,伴隨著慈濟醫學院成長為慈濟 大學,直到西元2008年屆齡退休,在本校已貢獻16年頭;在陳教授短暫休息一年之後,基於陳教授的資 深豐富經驗與研究熱情,慈濟大學於西元2009年起又 再度延聘陳教授為本校生理暨解剖醫學研究所講座教 授,持續帶領後進,直到西元2013年陳教授才因年滿 七十而卸下教職;此後,在校園中,仍不時能見到陳 老師的身影,特別是在校內舉辦學術演講的場合,仍 能見到陳教授出現在前排的座位,並且一定會在討論 中與演講人提問切磋,陳教授對學術的真心熱情可見 一斑。 陳教授生平所發表之論文超過 220 篇,獲獎無 數,其中包括:教育部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中山學術著作獎、李遠哲傑 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獎、吳三連醫學獎、遠東 有庠紀念基金會生物醫學科技講座、美國醫學傑出領 導獎、愛因斯坦學術獎等。此外也曾入選英國劍橋 大學「傑出人士」與「當代傑出人士」、「中國名 人錄」、美國「世界名人錄」、英國「當代智者名 錄」、英國「科學名人錄」、美國「世界領導人物 誌」、「世界五千大科學人物誌」、「新世紀前五百 大人物誌」等,功勳卓著。 西元1976 年取得博士學位後,陳教授即回到國 防醫學院生理及生物物理學科擔任副教授,積極建立 實驗室,並獲得國科會在經費上的大力補助,而進行 「感壓反射與其他循環系統的交互作用」及「靜脈之 神經管制」等研究,很快的即有許多成果產生,最高 紀錄為四個月內發表二篇在「美國生理學期刊」有關 「感壓反射與其他反射作用之交互作用」的論文報 告;之後研究工作延伸了出國前的工作,加入了「神 經性肺水腫的血流動力學機轉研究」,與學生及同事 展開急性肺損傷(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之動物實驗及臨床研究,由實驗桌走到病床邊「From Bench To Bedside」,成果豐碩。西元1980年起升任教 授,並自西元1985年起擔任國防醫學院生理及生物物 理學科主任;西元1986-1987年陳教授赴美國愛荷華大 學醫學系內科及心血管研究中心擔任客座教授;西元 1988年起陳教授擔任國防醫學院及三軍總醫院醫學研 究及臨床研究中心主任,期間兼任國防醫學院教師評 議委員會主任委員,在擔任教評會主委期間,陳教授 創設升等公開演講、由資深教授評分的制度,透過在 校內嚴格的把關,使國防醫學院在教育部的升等通過 率提昇至百分之九十八,為全國最高,也因此後來教 育部開放大學院校自審升等的十所學校中,國防醫學 院名列其中,且為唯一非大學之院校,也是唯一的軍 事院校。 西元1990年由於中美生理聯合會在台灣召開的因 緣,陳教授在美國的另一位老師泰勒博士,時任美國 生理學會會長應邀來台參加會議,在慈濟醫院神經內 科林堅熙醫師的安排下,由陳教授作陪到花蓮演講, 並到慈濟拜訪證嚴上人,眾人的一席談話,開啟了陳 教授與慈濟之緣,陳教授感佩上人的理想大願,因而 自西元1992年開始參與慈濟醫學院的籌備工作,同時 擔任慈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並於西元1993年開始擔 任慈濟醫學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後續亦領導 陳幸一教授於國外學術會議發表論文 陳幸一教授出生於西元1943728日,為台南縣 佳里鎮人,自小各項表現優異,喜愛寫作與運動。陳教 授畢業於台南一中,由於對醫學的憧憬,放棄了保送成 大物理系資格,而進入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就讀,在大學 期間陳教授對於醫學史甚感興趣,加上對寫作的喜好, 自大學一年級起即為學校刊物撰寫早期醫學拓荒史的拓 荒故事,之後亦集結出版成書。醫學系畢業之後,投入 基礎生理學之研究。先後師承林可勝及蔡作雍院士從事 中樞神經調控及心臟血管系統生理與藥理之研究,早期 對於神經性肺水腫成因有獨特發現。 西元19738月陳教授赴美國密西西比大學生理研 究所進修哲學博士學位,在美期間陳教授以優異的學 業成績及精湛的實驗技術博得師長們的讚賞,並以先 前的神經性肺水腫研究成果,在赴美第一年即獲校方 邀請進行全校性的學術演講;在生理研究所所長蓋頓 教授(Arthur C. Guyton)和泰勒教授(Aubrey E. Taylor)哈雷斯教授(Harris Granger)的指導下,陳教授以「毛細 管內外水液平衡之交互作用」為題進行研究,於一年 十個月內即已完成博士學位學業及研 究工作,其博士論文發表於當時最具 權威的「循環研究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 ;之後西元1975-1976年間 陳教授轉赴美國德州聖安東尼的德 州大學擔任訪問學者,隨畢夏普教授 (Vernon S. Bishop)進行一年有關「感 壓反射」的研究,開發出頸動脈竇分 離技術,並又完成三篇論文,才又回 密西西比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總計在 密大二年十個月期間就已發表近十篇 論文,堪為傳奇。 陳幸一教授追思集 陳幸一教授生平事略簡介 文/慈濟大學醫學系生理學科主任 郭昶志 ▲陳幸一教授追思典禮專輯 追思典禮流程 13151330 來賓入座 1330 典禮開始 13301340 校長致感恩詞 13401350 陳幸一教授行誼及成就介紹 ─醫學系生理學科主任 郭昶志 ─醫學系副主任 謝坤叡 13501400 影片追思 14001415 師長代表致追思詞 ─前醫學院院長 郭重雄 ─前藥理暨毒理學研究所所長 邱鐵雄 ─醫學科學研究所教授 朱堂元 14151420 小提琴演奏「奇異恩典」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所長 郭博昭 14201440 來賓致追思詞 ─國防醫學院院長 司徒惠康 ─中國生理學會理事長 謝博軒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所長 郭博昭 ─陽明大學前醫學院院長 何橈通 14401445 學生代表致感恩追思詞 ─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 張懷仁 14451450 合唱「回憶」 ─醫學系師生 14501455 家屬致感恩詞 14551510 追思會圓滿 ─來賓依序領花、獻花 轉載自陳幸一教授追思典禮專輯 我們這一家 Our Family 74 Our Family 我們這一家 75 Yuan-Yuan Quarterly 2016 Spring no.56 Yuan-Yuan Quarterly 2016 Spring no.56

Transcript of 陳幸一教授追思集 - ndmc.org.t小提琴演奏「奇異恩典」...

  • 醫學系生理學科發展,伴隨著慈濟醫學院成長為慈濟

    大學,直到西元2008年屆齡退休,在本校已貢獻16個

    年頭;在陳教授短暫休息一年之後,基於陳教授的資

    深豐富經驗與研究熱情,慈濟大學於西元2009年起又

    再度延聘陳教授為本校生理暨解剖醫學研究所講座教

    授,持續帶領後進,直到西元2013年陳教授才因年滿

    七十而卸下教職;此後,在校園中,仍不時能見到陳

    老師的身影,特別是在校內舉辦學術演講的場合,仍

    能見到陳教授出現在前排的座位,並且一定會在討論

    中與演講人提問切磋,陳教授對學術的真心熱情可見

    一斑。

    陳教授生平所發表之論文超過220篇,獲獎無

    數,其中包括:教育部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中山學術著作獎、李遠哲傑

    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獎、吳三連醫學獎、遠東

    有庠紀念基金會生物醫學科技講座、美國醫學傑出領

    導獎、愛因斯坦學術獎等。此外也曾入選英國劍橋

    大學「傑出人士」與「當代傑出人士」、「中國名

    人錄」、美國「世界名人錄」、英國「當代智者名

    錄」、英國「科學名人錄」、美國「世界領導人物

    誌」、「世界五千大科學人物誌」、「新世紀前五百

    大人物誌」等,功勳卓著。

    西元1976年取得博士學位後,陳教授即回到國

    防醫學院生理及生物物理學科擔任副教授,積極建立

    實驗室,並獲得國科會在經費上的大力補助,而進行

    「感壓反射與其他循環系統的交互作用」及「靜脈之

    神經管制」等研究,很快的即有許多成果產生,最高

    紀錄為四個月內發表二篇在「美國生理學期刊」有關

    「感壓反射與其他反射作用之交互作用」的論文報

    告;之後研究工作延伸了出國前的工作,加入了「神

    經性肺水腫的血流動力學機轉研究」,與學生及同事

    展開急性肺損傷(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

    之動物實驗及臨床研究,由實驗桌走到病床邊「From

    Bench To Bedside」,成果豐碩。西元1980年起升任教

    授,並自西元1985年起擔任國防醫學院生理及生物物

    理學科主任;西元1986-1987年陳教授赴美國愛荷華大

    學醫學系內科及心血管研究中心擔任客座教授;西元

    1988年起陳教授擔任國防醫學院及三軍總醫院醫學研

    究及臨床研究中心主任,期間兼任國防醫學院教師評

    議委員會主任委員,在擔任教評會主委期間,陳教授

    創設升等公開演講、由資深教授評分的制度,透過在

    校內嚴格的把關,使國防醫學院在教育部的升等通過

    率提昇至百分之九十八,為全國最高,也因此後來教

    育部開放大學院校自審升等的十所學校中,國防醫學

    院名列其中,且為唯一非大學之院校,也是唯一的軍

    事院校。

    西元1990年由於中美生理聯合會在台灣召開的因

    緣,陳教授在美國的另一位老師泰勒博士,時任美國

    生理學會會長應邀來台參加會議,在慈濟醫院神經內

    科林堅熙醫師的安排下,由陳教授作陪到花蓮演講,

    並到慈濟拜訪證嚴上人,眾人的一席談話,開啟了陳

    教授與慈濟之緣,陳教授感佩上人的理想大願,因而

    自西元1992年開始參與慈濟醫學院的籌備工作,同時

    擔任慈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並於西元1993年開始擔

    任慈濟醫學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後續亦領導

    ▲ 陳幸一教授於國外學術會議發表論文

    陳幸一教授出生於西元1943年7月28日,為台南縣

    佳里鎮人,自小各項表現優異,喜愛寫作與運動。陳教

    授畢業於台南一中,由於對醫學的憧憬,放棄了保送成

    大物理系資格,而進入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就讀,在大學

    期間陳教授對於醫學史甚感興趣,加上對寫作的喜好,

    自大學一年級起即為學校刊物撰寫早期醫學拓荒史的拓

    荒故事,之後亦集結出版成書。醫學系畢業之後,投入

    基礎生理學之研究。先後師承林可勝及蔡作雍院士從事

    中樞神經調控及心臟血管系統生理與藥理之研究,早期

    對於神經性肺水腫成因有獨特發現。

    西元1973年8月陳教授赴美國密西西比大學生理研

    究所進修哲學博士學位,在美期間陳教授以優異的學

    業成績及精湛的實驗技術博得師長們的讚賞,並以先

    前的神經性肺水腫研究成果,在赴美第一年即獲校方

    邀請進行全校性的學術演講;在生理研究所所長蓋頓

    教授(Arthur C. Guyton)和泰勒教授(Aubrey E. Taylor)及

    哈雷斯教授(Harris Granger)的指導下,陳教授以「毛細

    管內外水液平衡之交互作用」為題進行研究,於一年

    十個月內即已完成博士學位學業及研

    究工作,其博士論文發表於當時最具

    權威的「循環研究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之後西元1975-1976年間

    陳教授轉赴美國德州聖安東尼的德

    州大學擔任訪問學者,隨畢夏普教授

    (Vernon S. Bishop)進行一年有關「感

    壓反射」的研究,開發出頸動脈竇分

    離技術,並又完成三篇論文,才又回

    密西西比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總計在

    密大二年十個月期間就已發表近十篇

    論文,堪為傳奇。

    陳幸一教授追思集陳幸一教授生平事略簡介

    文/慈濟大學醫學系生理學科主任 郭昶志

    ▲陳幸一教授追思典禮專輯

    追思典禮流程 13:15∼13:30 來賓入座 13:30 典禮開始 13:30∼13:40 校長致感恩詞 13:40∼13:50 陳幸一教授行誼及成就介紹 ─醫學系生理學科主任 郭昶志 ─醫學系副主任 謝坤叡 13:50∼14:00 影片追思 14:00∼14:15 師長代表致追思詞 ─前醫學院院長 郭重雄 ─前藥理暨毒理學研究所所長 邱鐵雄 ─醫學科學研究所教授 朱堂元 14:15∼14:20 小提琴演奏「奇異恩典」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所長 郭博昭

    14:20∼14:40 來賓致追思詞 ─國防醫學院院長 司徒惠康 ─中國生理學會理事長 謝博軒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所長 郭博昭 ─陽明大學前醫學院院長 何橈通 14:40∼14:45 學生代表致感恩追思詞 ─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 張懷仁 14:45∼14:50 合唱「回憶」 ─醫學系師生 14:50∼14:55 家屬致感恩詞 14:55∼15:10 追思會圓滿 ─來賓依序領花、獻花

    轉載自陳幸一教授追思典禮專輯

    我們這一家 Our Family

    74

    Our Family 我們這一家

    75Yuan-Yuan Quarterly

    2016 Spring no.56 Yuan-Yuan Quarterly

    2016 Spring no.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