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ebook.xuefo.net/1/43442.doc · Web...

1256
净空法师: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夏莲居居士 会集 主讲 1994 景美华藏图书馆·新加坡居士林 这一次有本馆同修们祈请,在这个道场,这是第三次讲解《无 量寿经》。这一个道场,重复讲三遍,会不会嫌太多呢?老同修可以 体会到,虽然同样一部经,每一次我们在一起研究讨论,都有不同 的启示。更难得的是新同修,过去没有听过这一部经,或者是虽然 听过,没有能够完整的听到,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缘。古德当中 有道绰大师,他老人家曾经一生讲《弥陀经》两百多遍。古大德教导 学佛网电子书 1 页,共 1256 www.xuefo.net

Transcript of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ebook.xuefo.net/1/43442.doc · Web...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净空法师: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夏莲居居士 会集

eq \o\ad(净空法师,     ) 主讲

1994年 景美华藏图书馆·新加坡居士林

概 要

这一次有本馆同修们祈请,在这个道场,这是第三次讲解《无量寿经》。这一个道场,重复讲三遍,会不会嫌太多呢?老同修可以体会到,虽然同样一部经,每一次我们在一起研究讨论,都有不同的启示。更难得的是新同修,过去没有听过这一部经,或者是虽然听过,没有能够完整的听到,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缘。古德当中有道绰大师,他老人家曾经一生讲《弥陀经》两百多遍。古大德教导我们,专修专弘。佛法跟世间法不相同,世法的教学,教科书一个老师年年教这一门功课,他只要有一份资料,就够用了。佛法为什么跟他不一样呢?这里面有修行、体证的功夫不相同。我们修行境界年年不一样,月月不一样,因此同样一部经典里面,我们所领略的广狭深度自然不相同。即使一部经,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其深广确确实实无有穷尽。我们道场老同修,有不少能体会到这一层次。今天第三次宣讲,我们还是要从头开始,也就是先把大经概要的部分为同修们说明。在未讲经文之前,先对于本经内容有相当程度的认识,这样可以提高我们修学研究的兴趣,也能掌握到全经的纲要。这个笔记(注)是早年写的,我们还用这个本子。讲法跟过去自然不相同了。

因 缘

第一段讲述因缘,首先要跟诸位说明的,这部经在整个佛法里面是最精彩,最殊胜的一部分。大家都晓得,在大乘佛法里面,《华严》是第一经,是根本法轮。《华严》所说的,就是华藏世界,华藏世界也叫做莲华藏世界。说的是什么呢?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也叫莲华世界。由此可知,这部经跟《华严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过去,清朝乾隆年间,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八十卷华严经》叫大本,《无量寿经》呢,中本。那当然还有小本,小本就是《佛说阿弥陀经》。这三部经其实是一部,只是一个说得简略,一个说得详细。经典文字有广略不同,其中内容并没有差异,内容完全相同。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清楚,这是《华严经》最精彩的一部分。《华严》能在一生圆满,就是普贤菩萨最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这才圆满了。本经自始至终完全讲的是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也就是《华严》的导归。所以在隋唐时代,古大德说,《华严》、《法华》都是本经的引导,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一点都不过分。《华严》、《法华》引导我们归向净土,在净土里面得到一生圆满。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这部经读多了,讲的次数也多了,在这个讲堂讲了第三次,除这个之外,其他地区我们也都讲过。在新加坡讲过,在香港讲过,在美国也讲过好几遍,在加拿大也讲过。讲的遍数愈多,使我们体会愈深愈广,使我们真正认清,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这个殊胜就是断烦恼快,开智慧快,成佛快,度众生快。现在这个时代人,都讲求快速,没有比这个法门更快速的。

佛在一般经论里面常常告诉我们,通常一个修行人,从初发心(不是我们这个发心,我们这个不算。这个初发心是说的什么人呢?《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初发心。诸位要知道,那个初发心,是发心住的菩萨,《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圆教初住,那叫初发心),从这个地位起,要修三个阿僧祗劫,才能够成佛。第一个阿僧祗劫修三十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要一个阿僧祗劫。那个劫是大劫,不是小劫。阿僧祗是天文数字啊,过去台中慈光讲座,用最简单的方法说明这个数字,我们中国是以万万为亿,万亿为兆,用这个兆作单位,多少兆呢?一千下面有八个万字,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一个阿僧祗劫,才修三十个位次。第二个阿僧祗劫,修七个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祗劫,就修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三大阿僧祗劫圆满,证什么果位呢?法云地菩萨,十地菩萨。十地菩萨再上去,等觉,成佛。诸位要知道,愈到上面愈难修。你看这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修三十个位次,第二个阶段七个位次,第三个阶段三个位次,愈往上去愈难。可是我们看看西方极乐世界,那个成佛,那就太容易了。这是我们在经上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的。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到现在才只十劫,诸位要记住这个时间,十劫,跟阿僧祗不能比。这十劫当中,第一劫去往生的人都成佛了,第二劫去也成佛了。第一劫去往生成佛了,由此可知,他充其量十劫就成功了。第二劫去成佛呢,那就不要十劫了,九劫就成功了。经上告诉我们,西方世界等觉菩萨的人数太多太多了,没法子计算,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祗说,那这就是说明,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成就了。证得等觉果位的人,比我们新往生去的人要多。十劫,诸位想想,这十劫当中,第五劫去往生成就的,那西方世界等觉菩萨跟一般菩萨应该是一半一半,还不能占多数。可是佛在经上跟我们讲,是多数。那多数,第六劫去往生,也成就了。由此可知,到西方极乐世界修行成佛,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经,经里面含的这个意思,大概只要三劫、四劫就成功了,这真正不可思议。他方世界修行,要三个阿僧祗劫,西方世界只要三四劫就成功了。你们诸位想想,还有哪一个法门,比这个更殊胜的!因此这个法门,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个不赞叹,没有一尊佛不劝我们修学这个法门。这是我们在《弥陀经》上看到的,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里面四次劝我们,劝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六方诸佛赞叹,那就是异口同音的劝勉我们。这就是看到了,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劝我们。如果不是最殊胜的法门,不是最圆满的法门,怎么会得到一切诸佛的称赞,一切诸佛的劝勉。我们如果还不能相信,对它还怀疑,那个业障就太重了,就是大乘经上所讲的一阐提,没善根。一切诸佛来劝他,他都不听,都不相信,这就无可奈何了。我们今天非常幸运,在这一生当中遇到这个法门,遇到之后又能对这个法门有相当程度的认识,这才能死心塌地,一门深入的修学。所以同修们祈请,我毫不怀疑,我就答应了,我们在这个地方再讲一遍。不但我们这边重复再讲,同时新加坡那边同修也祈请再讲。他们希望这一次好好的做一套录影带,能够普遍的流通,让学佛的同修门都能得到殊胜的利益。

在会集本里面梅光羲老居士的序文当中,为我们介绍,这一部经是:

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出三界,迳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

这是把这一部经做了最精要的介绍。古大德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做了一个区分,哪些经是属于人天修学的,五乘佛法里面人天乘,这个不能出三界,当然不究竟。哪些经典是是属于声闻乘的,缘觉乘的,菩萨乘的,这是我们通常讲的三乘佛法。如果讲大乘、小乘,叫二乘佛法。世尊末后在法华会上告诉我们,法华会上开权显实,完全讲的真实话,佛说:

惟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这我们才明了,原来佛讲的人天乘、声闻、缘觉、菩萨,都是方便说,佛的本意真心,实在讲,只是跟我们说一乘法。什么叫一乘法呢?这一生当中就成佛,而且成就的是究竟圆满佛,这才叫一乘法。密宗里面也常说即身成佛,那个成佛,不是究竟圆满佛。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跟我们讲得很多,那一种成佛,充其量成的是藏教佛,比法身大士还差得很远。换一句话说,还没有到明心见性。这是我们要晓得的。天台家讲四教,藏通别圆四种佛: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圆教佛。此地讲的一乘了义,就是讲圆教佛。这个法门教我们一生成就圆教的佛果,所以他是一乘了义。世尊在一代时教里面,被后来古大德们尊称为一乘经的,只有三部。第一部是《华严》,第二部是《法华》,第三部是《梵网经》,这是属于一乘了义。这三部没有包括《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怎么也变成了一乘了义?如果不是彭际清跟我们说明白,的确我们会怀疑。《无量寿经》就是《华严经》啊。《华严》是一乘了义,这个经就是《华严》,那怎么不是一乘了义呢!《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如果说《华严》是一乘经,那本经是一乘中一乘。为什么呢?《华严》的精华,《华严》的精要,岂不是一乘中的一乘,了义中的真实了义。我们要把这个法门认清楚,然后你才晓得这个经典的宝贵,你才能够万缘放下,知道这一个经就是一切经,念这一部经,就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统统念尽了,何必要找那个麻烦。这都是真实的事理。

“万善同归”,这一句话我们也不能轻易看过。此地讲的万善,不是我们普通世间人修的小善,这算什么!这个地方所讲的万善,是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修因证果、普度众生这个善。同归,归到哪里?都归在《无量寿经》。所以这四个字,在本经那个意思就非常特殊了,跟在平常看到这四个字,意思不相同,广狭浅深有很大的出入。诸佛如来所修的一切善都归在这个经典上。

“三根普被,凡圣齐收”,这两句是讲这一个法门的当机者。什么人有资格修学这一个法门呢?这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有资格。三根是讲上、中、下,我们不是上根人,中、下根也能成就。这就说明了,我们有分。佛在这个经典上告诉我们,这个法门人人有分。不但人有分,一切众生都有分,乃至于饿鬼、畜生、地狱。我们看到一个小册子,书名叫《物犹如此》,我相信不少同修看过。那本小册子里面写的什么呢?畜生念佛往生。自古至今,很多很多畜生念佛往生。过去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到,倓虚法师跟我们讲的,他的老师谛闲法师早年在头陀寺当住持的时候,头陀寺有一个公鸡,往生了。鸡是畜生,畜生会念佛往生。饿鬼道里头也有念佛往生的,乃至于地狱道。虽然九法界众生根性不相同,业报不一样,但是信愿持名,这是相同的。因此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果报是平等的。因平等,果就平等了。所以我们这个经,经题上是“清净平等觉”。这个法门是平等法门,因果都平等,真正不可思议。一切诸佛国土都有六道,都有十法界,西方世界没有。他是平等法界,所以他没有六道,也没有十法界,他那个地方是一真法界,跟《华严经》上讲的完全相同。“三根普被,凡圣齐收”,这个凡我们就不说了,六道都有分。再看圣人,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几位代表,文殊、普贤发愿往生,善财童子也是修的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大圣都求生净土,我们仔细去想想,凡夫因为修学其他法门不能成就,不得已选这个简单容易的法门。这华藏会上的等觉菩萨(文殊、普贤是等觉菩萨,毗卢遮那佛的左右手),他们为什么要求生?这我们想不出理由。可是诸位要把我头先说的话仔细去想想,你就明白了:修行证果,往上面去愈去愈难。他们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证圆满的佛果,在华藏世界一定是困难,一定是要用很长的时间。到西方极乐世界,他们这些人去的时候,一天就成功了。所以他赶快求生,道理在此地。他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上品上生,一去了马上就成佛。虽然成佛,依旧得佛四十八愿威神的加持,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这是圣人为什么求往生。

我们要晓得这些事、这些理,然后仔细观察经典里面告诉我们的“横出三界”。三界就是六道轮回,这一关非常难突破。自古至今,多少修行人,都没有法子突破这个关口。修得再好,生到天上,有很深的禅定,修到四禅天、四空天,就是出不了三界。换句话说,时候到了,还是要往下堕落。这我们明白了,为什么修行要三大阿僧祗劫,道理就在此地。这个地方修行,有进有退,进得少,退得多。西方世界圆证三不退,只有进步,没有退步,所以他快。这是教给我们横出三界,横出就在人间,我们这一生当中,就超越了六道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叫横超。像一般阿罗汉、一般菩萨,他是竖出,也就是他要经过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这样才出去。这个难,不像我们这个,很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圆证四土。

“迳登四土”,迳是快速,我们业障一品都没有断,带业往生,一品没断,生到极乐世界,在我们想,自然是凡圣同居土。可是西方极乐世界,刚才讲了,是平等世界,不像我们这个世界不平等。我们这个世界,我们是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里面的圣人罗汉我们见不到,实报庄严土的菩萨我们也见不到。这是什么?不平等。可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家统统在一起。我们去了,就与阿罗汉、菩萨、等觉菩萨,天天生活在一起。他这个四土,一即是四,四即是一,这个不可思议了。这种境界,在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里面没有的,惟独西方极乐世界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再问,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跟其他世界不一样?细读《无量寿经》,答案就在其中。因为十方诸佛刹土,是佛的愿力、众生的业力(众生的业有善业,有恶业,有无记业,非常复杂的)这样感得的果报。而西方世界,他是个新兴的国土,阿弥陀佛以他的愿力变现出来的,到现在才十劫。我们娑婆世界已经历无量劫个无量劫,西方世界才十劫。原本西方世界没人,这个诸位要晓得。西方世界的人,从哪里来的?其他世界移民过去的。这个情形不相同。我们这个世界,生生世世老家在此地,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他们新移民,新移民那自然就不一样了。阿弥陀佛条件虽然不多,但是他的确是很讲求的。到那边去,心要清净,心净则土净。那也许要问,我们的心不清净,饿鬼、地狱、畜生的心就更不清净了?清净心,两种方式可以得到。一种方式,依照规矩去修行,可以得到的。另外一种方式呢,认真的忏悔。恶道众生求往生,忏除业障。用什么方法忏呢?今天有同修问,我们是不是要拜大悲忏,拜梁皇忏?不是的。诸位要晓得,大悲忏也好,梁皇忏也好,你的业障忏不掉。这是真的。从前慈云灌顶法师告诉我们,我们的业障很重,所有一切经忏,那个力量都没有办法消除我们的业障,都没有法子,一切经都不灵了,一切法门也不灵了,最后还有一个方法,“阿弥陀佛”。所以,忏除业障,用什么方法?念佛啊。念佛这个忏悔力量,绝不是其他经忏能够相比的。你再不相信,再看看本经佛说的,将来在佛的法运尽的时候,所有一切经教统统灭掉了,本经还留在世间一百年,你就晓得他的功德多大。这就是说,众生的病很深,所有一切医药都失效,都治不好了,还有这一副药还行,很灵。你才晓得这个经典的价值,你才晓得这个法门的殊胜,真实不可思议。东西摆在我们面前,要识货,不识货就太可惜了。这个第一法门不要,去搞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你说这不叫冤枉!那个治不好你的病,不能解决你的问题。惟独这个法门有效。“极圆极顿”,这四个字也不能跟一般大乘经论同样去看待。这个地方讲的极圆极顿,是第一极圆,第一顿超,独一无二,圆顿到了极处。“不可思议微妙法门”,这是让我们认识这一部经。

本经跟《阿弥陀经》教给我们的方法,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从哪里来的呢?也从《观经》来的。《观经》是讲念佛往生的方法,很可惜,我们念佛人没有遵守这个方法,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大家只注重“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读《观经》的人,都着重这些,把前面那个基础忘掉了。好像你学建筑,学建这个大楼,样样都学到了,把地基忘掉了。盖了大楼,没有打地基,轻轻一摇晃就倒了。我们现在念佛,毛病就出在这里。地基是什么呢?三福啊。你看韦提希夫人向释迦牟尼佛请求往生的方法,佛没给他讲方法之前,先教他修三福,而且告诉他,这三福是

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这个话说得多明白!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怎么成佛的呢?都是依靠这三个基础:净业正因。也就是说,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以这三条为基础。这三条要做不到,所有一切法门统统落空了。这个三条就好像盖房子一样,这是基础,地基,因此我们不能不重视。

第一条里面,

孝养父母,

我们做到了没有?

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这是第一条。第二条,

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我们有没有做到?诸位要晓得,第二条是以第一条为基础。他这个地基是三层,第一条是最下一层,如果前面这一条没有,你的三归、众戒也是假的,落空了,没基础。你看你受戒的时候,戒本里面称的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的标准是什么?前面四条做到: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条做到了,才是善男子、善女人,才有资格受三归五戒,三归五戒才落实了,才不落空。这是佛法初入门,小乘。今天我们修的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第三福,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然后才教你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你想想看,原来这个信愿持名,是要这样念法的,这才决定往生。前面这个基础我们疏忽了,把他忘掉了,这个信愿持名,怎样做都不得力。我们平常讲,功夫不得力,你念佛念了这么久,这么多年了,往生有没有把握?没把握。这没把握,就不得力。为什么没把握呢?你把那个地基忘掉了。这是我们决定不能疏忽的。所以诸位要晓得,佛法的修行,从哪里修起?从孝养父母修起,孝亲尊师,从这里修起。这个意思很深很广,我们也讲过许多,诸位可以从录音带,可以由许多小册子,里面都有,大家仔细的去看。最近本馆印了一个小册子,《认识佛教》,这是过去在美国迈阿密所讲的,讲的比较详细,因为有足够的时间。我第一次讲是在旧金山妈祖庙讲的,那是从前流通的那一份,只讲一次,一个半小时。在迈阿密,讲一个星期,大概有七八个小时,所以讲得就比较详细了。这一次印出来,我相信对于初学的同修会有一些帮助的。这是我们决定不能疏忽的,就是念佛要晓得从什么基础上来着手。我们知道,《无量寿经》、《观经》、《弥陀经》里面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的标准,是三福统统修成了,因为这是大乘法门。所以那个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三福。

三福里面比较难懂的,“深信因果”这一句比较难懂。因为这个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那个因就是我们这个经上讲的持名念佛,就是讲的这个,不是指其他因果,专指这个因果。这个修行方法,确实简单容易,稳当快速。这个佛谁不会念?只要肯念,人人都能修,人人都会修。你修的是什么法门?是无量法门里面至高无上的第一法门,人人能修。所以大家要知道,世出世法是一样的,愈是殊胜,愈简单,愈容易。你看我们中国学术的大根大本,叫《易经》,容易,不难。凡是很复杂、很麻烦的,那都不是第一等的,第一等的一定很容易,任何人都能修学,这才叫殊胜,才叫第一。这些观念,我们一定要建立,不能有错误,有偏差。这是第一殊胜法门在我们眼前,往往我们看错了,疏忽了,把这个机会错过了,这叫真正可惜。所以此地讲,

圆满直截,方便究竟,

确实方便。有些法门方便不究竟,有些法门究竟不方便,惟独这个法门,又方便又究竟,这叫真正难得。

一超直入,

超就是超越三界,超越轮回,超越生死。直入,入诸佛究竟圆满的果地,不是入别的,也就是圆教的佛果。所以他是

最极圆顿,以弥陀一乘愿海,

这个一乘愿海就是指的四十八愿。所以我劝勉我们专修净宗的同学,我们早课不必念其他经咒,早课就念四十八愿;晚课的经文,就念《无量寿经》三十二到三十七品。把这两段选作我们早晚课诵的经文。早课的目的,希望把阿弥陀佛的本愿变成我们自己的宏愿,我们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晚课呢,我们认真依靠阿弥陀佛的教诲,认真去反省,去检点,修正我们自己思想见解言行。经文就是佛菩萨心行的准则。哪些佛教我们做,我们就认真努力去做;哪一些佛教我们不可以做,我们依教奉行,决定不做。以三十二到三十七品,修正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世待人接物的错误行为,使我们的言行能跟诸佛菩萨一样,这叫真正修行。不是把这些经文念给佛菩萨听的,佛菩萨不听这些,是要让自己认真去反省,去检点,改进。

一切诸佛赞叹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方法太巧妙了,这个方法就是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也常听说。究竟怎样不可思议,我们就说不出来,就不知道了,必须要靠古来大德做重重的比较,我们对名号功德,才渐渐领悟到一点。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你真明白了,你才会放下万缘,你才屹立不动摇了,才肯定这个法门是至高无上。隋唐的古大德,那个时候包括现在的韩国跟日本的一些大德们,他们曾经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做一个比对,对照对照、比较比较,哪一个经最好,最第一。比对出来了,《华严》第一。所以公认,《华严》是释迦牟尼佛的根本法轮。也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华严经》是概论,总论。其他一切经都是《华严》的某一部分细说,《华严》是总论,所以称之为根本法轮。也就是说,《华严》是无量无边经论法门的总纲领,你就想他多重要了。那么《华严》跟《无量寿经》做个比较呢,《无量寿经》第一。为什么呢?《华严》最后,归《无量寿经》,所以《无量寿经》是《华严》的菁华,《华严》的纲要。那《无量寿经》,我们今天看这个本子,四十八品,我们再去找,哪一品第一呢?四十八品里面,哪一品第一,哪一品最重要?当然是第六品,四十八愿,阿弥陀佛自己说的。世尊为我们介绍净土法门,说了许许多多经论,都不出四十八愿的范围,不过是四十八愿的详细说明而已。四十八愿有四十八条,哪一条最重要呢?这个也是古大德几乎公认的,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是大愿的核心。第十八愿说什么呢?“十念必生”。这就是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所以你才晓得,《华严》是整个,我们今天讲的,大藏经。《华严》是全部藏经,《无量寿经》是全部《华严》,四十八愿是全部的《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是全部的四十八愿。这样一归纳、一比较,我们才晓得,原来像一座大山一样,名号是尖峰。这才明了,为什么一切经、一切忏法消不了的罪,这一句名号就消掉了。今天我们业障很深重,念名号为什么消不掉?实在说,你没念。你念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念就消了,假念消不掉。什么叫假念呢?有口无心。念佛那个念,我们中国的文字很妙,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极圆满智慧的符号。念是今心,是心上真有,那叫念。心上没有口上有,那个没有念。念才能消业障,口上有心上没有,业障消不掉。心上有口上没有,业障一样消除。所以这个念,诸位要晓得,是在心上,不是在口上。念佛是心里真有佛,这个才行。我去年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有一位老居士来看我,我也忘掉他的名字了,他告诉我,他念佛念了三年了,功夫不得力。我就告诉他,念佛一定要万缘放下,一心专念,功夫就得力了。他也很老实,告诉我,“法师,我什么都放得下,就是孙子放不下”。他的功夫不得力,原因就在此地。他口里念佛,心上有孙子,所以他念的是什么呢?念的是孙子,不是佛。口里是佛,心里念的是孙子,你说这个糟糕不糟糕。念孙子要搞六道轮回的呀,这个不得了啊。所以我就劝他,你把你孙子换成阿弥陀佛,你就成功了。所以诸位要晓得,他平常拿着念珠,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没有念孙子,孙子,孙子,他没有这种念法,他心里头真有孙子,没有阿弥陀佛。你看这个念,要懂得什么叫做念:一切时,一切处,第一个念头起来的,那就是念。不是在口里的,心上的。我们今天怎样把阿弥陀佛,把《无量寿经》变成我们心里面的东西,这叫念佛,这叫念经。念经是心里真有这个经,有这个经典的教训,有这个经典的理论,有这个经典的境界,这是你真的念经了。不是口里头念的,念了之后就忘掉了,什么都没有,这个不叫念。你心里头是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佛跟经都没有,你怎么可能会成就。心上真正有,这才符合经典里面跟我们讲的理论的最高原则: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佛在许多大乘经论里面告诉我们,

一切法从心想生,

所以你心里面想佛,你就作佛。心里面想孙子,不得了,将来死了以后再投胎,做孙子的儿子。这个很多,为什么呢?因为他想孙子,不能离开孙子,不然就做孙子的儿子,不然就做孙子的孙子,就干这些事情去了。这还是好的,心善行善,五戒十善具足,不失人身,才能得到。假如心行不善,他变成畜生了,堕畜生道,堕饿鬼道,那就更糟了。堕畜生道,也许跟孙子还可以在一起,变成孙子的宠物。外国人养的这些宠物,那都是跟他关系很密切,彼此心里头都挂念着,完全符合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这些道理,事实。我们应当觉悟,应当要明了,这样才知道如何取舍。最极究竟圆满、最有智慧的选择,是选择成佛。为什么呢?唯有成佛,才得大自在。在一切境缘之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在人事环境、物质环境当中,自己做得了主宰,得大自在,这是成佛。我们的家亲眷属,我们对他很爱护,对他很关怀,你自己没有能力,你还是无可奈何,你照顾不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真的有智慧、有能力,无论家亲眷属在哪一道,在哪一个地方,你天天看到他,天天听到他,机缘成熟你立刻去度他,这才叫真正的照顾。否则的话,都落空,心与愿违,那叫真可惜。

疏钞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谛信,何须遍历三乘,久经多劫。不越一念,顿证菩提,岂非大事。

这一段是莲池大师在《弥陀经疏钞》里面所说的,跟我们前面讲的意思完全相同。这在无量法门当中,可以说惟独这一门,持名念佛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关键就在一心持名,关键在“一心”。法门这样殊胜,为什么我们学不好,为什么我们学得不得力?问题就出在我们念佛不是一心,我们是杂心持名、乱心持名,所以功夫就不得力。由此可知,只要我们把杂乱心换成一心,功夫就成就了。这个杂乱的习气很深,也就是说,遇到什么经典都想看看,什么法门都想尝试一下,甚至于什么法会也都喜欢参加,去凑凑热闹。这就是《西方确指》里面觉明妙行菩萨讲的“夹杂”,夹杂就不是一心了。菩萨告诉我们,念佛最忌讳的就是夹杂,而我们夹杂的毛病始终不能放下,这是我们念佛功夫不得力病根之所在。我们明白这一个事实真相,就要下定决心痛改前非,真正做到一心持名。一心持名就是老实念佛,换一句话说,杂乱心就是不老实。果真一心持名,不必等往生西方圆证三不退,不必等,现在就得不退:“即得不退”,生到西方去那个不退,就变成圆证三不退。这个的的确确是其他法门里面做不到的。

下面大师给我们说明,这就是“凡夫自心究竟成佛”。什么叫凡夫自心究竟成佛呢?首先我们要晓得,凡夫跟佛差别在哪里。佛的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佛,二心就是凡夫。我们今天用的是什么心?三心二意呀,这是凡夫啊。三心,唯识论里面讲的,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这三心。二意是什么呢?第六意识,第七末那叫意根。平常我们已经用成习惯了,用第六识、第七识。第六分别,第七执著,所以用的是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在《百法明门》里面,明白的显示出,它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生灭法。可见得这是凡夫,这不是真心。一心是真心,如果有生有灭,就是二心。所以诸位晓得,一心是真心,一心是真如本性。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修什么呢?都是修得一心。我们净宗就叫一心不乱,禅宗叫明心见性,名词不一样。教下叫大开圆解,名词不一样,其实是一桩事情。由此可知,无量法门是修一桩事,就是修成佛。在我们本宗,一心就是“自心究竟成佛”。莲池大师这一句话说得好,若不是真正修行过来人,这一句话说不出来啊。如果说这是“直指凡夫自心成佛”,这也许一般人还能说得出来。加上“究竟”,这个很不容易。若不是真正过来人,很难体会。换一句话说,禅宗的明心见性,教下的大开圆解,可以说他是自心成佛,不能讲究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还要长劫的修行,三大阿僧祗劫,要长劫修行。我们这个法门不要,很快就成就,所以是究竟的法门。这个在一切大乘法门里面,真的是无比的殊胜,是把这个念佛法门,在整个佛法里面,它的地位、它的殊胜,确实一语道出。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信不信。“若能谛信”,要说我们都信,没错,是信,不是谛信。谛是什么?谛是真实,我们不是真实信。怎么不是真实信呢?假如说今天晚上有一个机会,你可以去赚一千万,你马上就去了,绝对不会来听经。今天晚上可以赚一千万,我到这里来听经干什么!这个信就不是谛信。谛信是一心,清净心,确确实实一切万缘都放下,这个才叫谛信。所以可贵的谛信,真信啊。真正相信的人,他一定是一心念佛。换句话说,还有二心、三心,都不是谛信。“若能谛信,何须遍历三乘”,三乘是讲修行的次第,也就是讲证果的次第。就好像我们一般学校教育,有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佛法修学里面也有三个阶段:小乘,中乘,大乘。我们学的是大乘法,怎么还有三个阶段呢?还是有三个阶段,因为你依旧是要断见思烦恼,等于是小乘;断尘沙烦恼,等于是中乘;再断无明烦恼,这就是属于大乘。所以大乘菩萨,不是一下就破无明,前面这个见思、尘沙,一样还是要破。这就是说,所有一切法门,都必须要通过这三个阶段,这三乘。“久经多劫”,经文上常讲的,三大阿僧祗劫。三大阿僧祗劫是短的,不是长的。三大阿僧祗劫所成就的佛,就是前面所讲的自心成佛,那不是究竟。如果要成究竟圆满佛,佛在《华严经》上跟我们说的,那不是三个阿僧祗劫,是无量劫,时间更长。这是讲其他法门的修学。我们这个法门,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不越一念”,一念就成功了,这真正不可思议。这个一念,不但简别修学的简单容易,而且确实快速,“顿证菩提”,菩提就是究竟圆满的佛果,圆教的佛果,一念就能够顿证。此地这个一念,不是指的时间,时间哪有一念,从凡夫就成佛的呢!这个一念是方法,正如同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大势至菩萨修什么法门呢?就是一心持名。这个一念,就是一心持名。至于什么时候能证到圆满的果地,要看你功夫的勤度。你要是很勤快、很精进,时间就短了。如果很懈怠,不肯精进,时间就比较长一点。但是,纵然说时间长,比起其他法门里面来,那还是最快的。我们在《观无量寿经》里面看到的,《观经》下品下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佛告诉我们,他要经历十二劫,得百法明门。这个得百法明门,就是禅宗里面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十二劫,这个时间不长啊,见性就成佛了。虽然这个时候见性成佛不是究竟佛,可是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要达到究竟佛的地位,是非常非常快速,就是头一关难突破。这一关突破,往后一帆风顺,毫无障碍。这是西方世界成就快。假如下品中生的话,六劫,你就想想这个成就多快。所以我们把经仔细从这里观察,才知道诸佛祖师给我们说这个法门的殊胜,究竟殊胜在哪里,殊胜到什么程度。我们心里就明白了,的确不是任何法门能够相比的,真的是快速。这个修行的关键,就是谛信。所以佛在《无量寿经》里面劝我们要相信,劝信,劝愿,劝行。蕅益大师的《要解》序分里面是这三桩事情,劝信、劝愿、劝行,正宗分、流通分还是这三桩事情,苦口婆心地劝导我们,要真正相信。真正相信,就是这一个方法,很快就能证得究竟的佛果。“岂非大事”,这是真正大事。《法华经》上讲的,“大事因缘”,这也是讲到真实究竟。

可见净宗,正是直指顿超之法,

这个直指顿超,绝不是禅宗能比的,更非其他法门所能望及的。

以念佛心入佛知见。

这个道理就是佛常常在大乘经论上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念佛心,心里头有佛,心里面想佛,天亲菩萨在《往生论》里面给我们讲的念佛的方法,这一念具足五门。五门第四就是观察,观察实在讲,就是《观经》里面讲的观想,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忆佛念佛”。忆佛念佛,这就入佛知见了。

净宗之兴起,正由此大事因缘也。

净宗的兴起,绝对不是从释迦牟尼佛开始的。为什么呢?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弘扬这个法门,都修学这个法门。那么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之前,还有很多的诸佛如来,因此这个法门不是释迦牟尼佛新创的,释迦牟尼佛实在是承袭古佛而来的。这是把净宗之由来、净宗的地位、净宗的殊胜介绍出来。

底下这一段,

详明本经兴起之因缘。

第一小段告诉我们,这一部经是

称性极谈,如来正说。

这两句话很重要。凡是佛所说的经,无论大乘、小乘,都是从如来真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这就是,只要是佛经,都是称性之说,但是没有达到极处。这一部经,在称性里面达到了极处。如来所说的一切经,都非正说,旁敲侧引。正说的是什么?就是这一部经。换句话说,佛想教给众生教什么方法?就是教这一部经。那为什么说许许多多经?因为这个经你不能接受,你不能相信,这才说许许多多经论,来诱导你,让你慢慢明白,慢慢觉悟,然后把这个传给你。这是正说。即使《华严》、《法华》,要跟《无量寿经》来作比较,《华严》、《法华》都是属于引导的,都非正说,引导归《无量寿》。这个古德有说明,我们看底下。

华严法华,均圆顿称性之教,

举出这两部,其他的不必说了。这个在我们中国,号称为经中之王,《华严》、《法华》,经中之王,跟这个经比的时候,那它还要差一截,它不能算是极说。如果不跟这个比,跟其他一般经典比,那《华严》、《法华》算是极说。

但其归趣,却在本经。

《华严》、《法华》的归趣,归宿、趣向,都在这部经。这才显示出,这部经的的确确是称性极谈。

要解云,

这个《要解》是蕅益大师说的,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就是我们一般讲,绝对,不是相对的。相对是有比较的,他没有比较,圆融到了极处,不可思议。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

蕅益大师这几句话,你要是果然信得过,要真的像前面讲,你谛信不疑,我敢说,你把所有一切经论统统放下了,你这一生专读这一部经。为什么呢?一即一切,这一部经就是整个的《华严》。《华严》的奥藏,奥是玄奥、奥秘,藏是藏在这个里面。《华严》的菁华,就是《无量寿经》。《法华》的秘髓,秘是秘密,髓是精髓,也就是这部经。其他的不必说了,其他的总而言之,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司南是指南,都在这部经上。岂不是读这一部经,就是一切经都读了,何必再要找那么多的麻烦呢!那些经都是枝枝叶叶,这一部经是大根大本。根本得到了,所有枝叶全部都包括了嘛,一个也不漏了嘛。总而言之,我们要真正信得过。所以为什么从前道绰法师一生专讲《弥陀经》,《弥陀经》就是这部经。所以我们听到古人讲《弥陀经》,不要想到《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还是《弥陀经》,大本、小本,这两本都叫《弥陀经》。一生讲《弥陀经》,两百多遍,他为什么不讲别的?他信得过啊,他知道这个经是一切经的精髓。

底下这一小段引用的是日本道隐法师所说的一段话。道隐是中国唐朝时候的人,是日本一位出家人,在中国留学,很有成就。回到日本之后,弘扬净土。他在中国当年是亲近善导大师,善导大师的学生。

五浊恶世,造恶之时,圣道难修,其难非一。

这特别指出来,末法时期。唐朝那个时候,比我们现在修学环境,好得太多太多了,人家还是这样感叹。那要是生在这个时代,那还有什么话说呢!在那个时代,他就说所有一切大乘法门就感觉到很难修了,修行环境不好。我们现在这个环境,浊恶到了极处,浊就是污染,恶就是造恶业,一切众生造作十恶业,杀盗淫妄。古时候造作恶业的有,少数。纵然造作恶业,也没有造得现在这样的深,这样的广泛。因为一个造作恶业的人,在社会上一般人都瞧不起。不像现在,现在造恶业的人,造得愈多,造得愈重,愈受到社会的尊敬,愈受到社会舆论的赞叹,报纸上天天登他。这个跟从前相反。现在这个社会,鼓励人造恶。造善行的人,没人知道,也没人表扬。那么我们在现在这个社会修行,你就晓得,更难啊。隋唐那个时候,修学一切大乘,都很难成就,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没指望了。这个是一定要知道的。“圣道难修,其难非一”,不止一桩事情啊,非常非常复杂。

特此一门,

特是特别,也可以说是所有法门里面,惟独这一个法门,

至圆极顿,

讲圆,讲顿,这个法门都是达到极处,没有比这个更圆满的,没有比这个更快速的,找不到。

而且由其简易直捷,

它简单、容易,当中没有委曲相,直捷、痛痛快快为我们说出来,

则出世之正说,偏在斯经。

所以善导大师讲,“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他说话这个意思,这是善导的意思。这就是说明,这个经是“如来正说”。

一代所说归此经,

这个一代就是指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最后统统归到《无量寿经》。所说一切法就像河川一样,《无量寿》是大海,所有河川都流向大海,大海是百川之归宿。

如众水归于大海。

这底下这一句是比喻。

由此言之,百万阿僧祗因缘以起华严之典,

这是举两部最大的经典,一乘佛法,一乘了义,这个《华严》、《法华》。《华严》是无量因缘兴起的。

一大事因缘以成法华之教,

《法华经》“是一大事因缘”,

亦唯为此法之由序。

这是我刚才讲的意思。《法华》、《华严》跟这个经一比较,那两部经是引导,归到这个正宗。由此可知,本经确确实实是在《华严》、《法华》之上。古德讲的“华严奥藏,法华秘髓”,讲得不错,一点都不过分。所以我们读这一部经,就等于读了全部《华严经》,全部的《法华经》,也等于读了全部的大藏经,真的是一大藏教的菁华,统统都得到了。这个底下说,

盖谓华严法华两经只是本经之导引,本经正是一大藏教之指归,华严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其明证。

古德讲这话,不是随便说的,字字句句都有根据。

楞严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这是大势至菩萨说的。大势至菩萨知名度没有观音菩萨那么大,人人都晓得观世音,知道大势至的人不多。其实,大势至菩萨是最早提倡念佛的,把念佛的好处、念佛的成就、念佛的方法,就在短短的两百四十四个字的这么一段经文里头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印光大师将这段经文特别提出来,附在净土四经的后面,称为净土五经。这确实提醒了我们,重新肯定这段经文。这段经文,我们仔细再一观察,的确是了不起。不但我们可以说它是净土宗的心经,也可以说它是一大藏教的心经。它的分量、地位,超过《般若心经》。《般若心经》是般若部的心经,六百卷大般若的心经;这个《大势至圆通章》是整个大藏经的心经。我们念佛的同修,怕罗嗦的人,怕繁杂的人,说《无量寿经》太长了,《弥陀经》也太长了,《大势至圆通章》不长,两百四十四个字。《般若心经》两百六十个字。你每天就受持《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就行了。这是《圆通章》里面所讲的最精彩的一段开示。“忆佛念佛”,忆就是想,观想。我们常讲功德,这是功,功夫;念佛是德。忆佛是功,念佛是德。怎么叫念佛是德呢?念是心上真有了。你不常常想,你心里头怎么会有呢?常常想佛,心里就有佛了。念佛是心里头真有佛,这个叫念。念是今心,心上有叫念,口上有不叫念。口上有,我们经典里叫称,称赞,称,称名是口念。用这个念,念佛,是心上有。念佛又变成功,下面见佛就是德。你看看,“忆佛是功,念佛是德;念佛是功,见佛是德”。见什么佛呢?功夫差一点的人,就见到西方世界阿弥陀佛;功夫好一点的人,就见自性佛,自己就成佛了。功夫差一点也不要紧,见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会加持你,会帮助你,叫你很快就见到自性佛了,这才到究竟圆满。“功德”,要晓得,要认识清楚,不是到寺庙里捐一点钱,去帮帮忙,这就叫功德,那就大错特错了。你看看过去梁武帝当权的时候,有权有势,护持佛法,建了四百八十个道场,度出家人几十万人,自己很骄傲,“功德很大”。达摩那个时候到中国来了,见到他,他就问达摩,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说,“并无功德”。这一盆凉水浇到头上,梁武帝听了很不高兴,不护持他。所以达摩没法子,跑到少林寺去面壁,没人理他。等了九年,等到一个慧可。他修的那是什么?那是福德,不是功德。福德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正像六祖《坛经》里面所讲的,这个生死的大事,“福不能救”。福德没有办法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所以一定要功德。通常我们讲,持戒是功,定是德;修定是功,开智慧是德。戒,定,慧。在此地也一样要认清楚:忆是功,念是德;念是功,见是德。你看这个说得多简单,真的把修学的总纲领、真实捷径,传授给我们了。这个的确是佛祖的真传。下面给我们讲的方法,怎样修功呢?

净念相继,自得心开。

净念相继是修行的方法,自得心开是你所获得的成就。我们中国人常讲的,“耕耘收获”,自得心开是收获。方法的关键,就是“净念相继”这四个字。在经里面,前面还有四个字:“都摄六根”。在这个地方,我们把都摄六根省掉了,因为净念相继,一定是都摄六根,所以都摄六根就不必说了。那么我们要问,什么叫净念?这个要清楚。净是清净,清净心念佛。我们今天纵然做到了念的功夫,为什么还见不到佛?那个念不清净,念里面有夹杂,有染污,所以你见不到佛。可见净就很重要。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念佛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哪些东西是夹杂呢?我在这里就不要多说了,觉明妙行菩萨那一段的开示,我们印在那个佛卡片的后面(注),印的很多,大家自己多看看,看看你有没有夹杂,你就晓得了。不能有一丝毫夹杂,不能有一丝毫怀疑,那叫净。怀疑是无明,夹杂是烦恼、是浊恶,这个东西障道。用我们此地的话,障道就是障见佛。不但自性佛见不到,西方世界阿弥陀佛也见不到。见不到佛,诸位要晓得,往生就没有把握。可见得这个问题严重,我们万万不能掉以轻心。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大问题,一定要做到净念。只要净念相继,相继就是保持,不能中断,要把净念保持,这样自自然然就心开意解。心开就是前面讲的见佛,禅宗里面讲开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是禅宗的话。那么由这个开示,我们得到一个结论:

奇妙疾捷,莫过于是。

这个事情太奇妙了。奇是不寻常,妙是不普通,疾捷是快速。没有比这个更快的,像闪电一样。“莫过于是”,就是指一心持名这个法门。

一切众生由此得度,十方如来乃称本怀。

本怀就是本愿,佛的本愿就是要度众生成佛道。用什么方法度一切众生成佛道呢?只有这一个方法,所以这个方法是如来正说。这个如来,不是指释迦一个人,是十方如来。说十方,里面就包含了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确确实实唯此一门。这个地方说“一切众生由此得度”,不但指我们凡夫,包括声闻、缘觉、菩萨。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文殊、普贤,这是圆教的等觉菩萨,还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可见得这一切众生里面,包括着上面是等觉,下面到地狱众生。九法界的众生,这一个法门统统包尽了。换一句话说,一切众生遇到这个法门,谛信不疑,依教修行,那个佛看到,怎么不开心,无比的开心。佛怎么不加持呢?所以这个法门,真的要是谛信一心,发心修学的话,一切诸佛本愿威神统统加持你。你修其他法门,得不到,惟独这个法门得到。为什么呢?这个法门是佛唯一的心愿,所以得到一切诸佛如来的加持。我们要认真,要努力地去修学。今天上午有一位同修来看我,他最近到大陆去参访,跟着一位法师,大概是有一个佛教的团体,他可能是第一次。今天来看我,他告诉我,他有一个很深的感想,看到大陆念佛人,真修,我们比不上他。他们听到这个法门之后,确实诚心诚意在修行。他说,我们台湾佛教徒,跟大陆一比较,我们是在玩佛教,玩弄佛教,就像从前唱戏的,捧戏子一样,不是真修。大陆上人真修。这是他在大陆转一圈的时候,深深感触到。这也是值得我们警惕的。记得我在过去也曾经跟诸位说过,新加坡李木源居士去年带了一个团体到大陆上去参学,他们去的时间长,七十多天,看了许多道场,回到新加坡之后,正好我在新加坡讲经,他说从前总觉得自己修行还不错,南洋的佛教还很兴盛,结果大陆上去看了之后,才晓得自己不行,跟人家比起来,是天壤之别,差距太大太大了。他们在那样清苦的环境当中,他们送他的钱不接受。看他穿得破破烂烂的,送他衣服也不接受。问他要什么呢?要经书,要录音带。他们要佛法,除佛法之外,物质的享受他一概不要。送他的经典,不是手上捧着,顶在头上接受。那种恭敬心。听经、听录音带,这他们看到的,我讲这些录音带,他们拿去拷贝再拷贝,那个声音几乎都听得不清楚了,专心在听。把那个录音机放在讲台上,大家在下面,统统跪在地下听。他们看到很感动。为什么都不坐呢?他们不坐,一个个都跪在地下听。所以新加坡的同修回去之后,才发心做CD ,才发这个心。因为录音带在大陆上,特别是在北方,气候变化很大,录音带很容易变质。冬天很冷,夏天很热,所以带子很难保存。这样回去才想到做CD片。他们也很诚心,派了五个人到我们图书馆来,住了两个多星期。我们馆长也被他感动了,把我们的母带全部送给他了,现在他们在新加坡做。人家真干啊,知道这是真正的宝。确实开经偈里面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所以他知道真做。我们说老实话,虽然天天在这里讲,还是不识货。讲了在这儿点头,出了门之后又忘掉了。

本经所宣,乃如来真实纯一之法,无有权曲,故名正说。

《无量寿经》上所讲的,是“如来”,这个如来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不是指一个人,一切诸佛如来。“真实”,经上明明白白给我们讲了三个真实,这是在一切大乘经里头很稀有的。

开化显示真实之际,

这一句讲的是真实利益,

住真实慧,

这一句讲的是真实的相,

惠予众生以真实之利,

这一句讲的是真实的作用,体、相、用都真实,“真实纯一之法”。诸位要晓得,这个三种真实,贯彻全经,贯彻经文里面每一句,每一字,都是这三种真实,所以这是正说。

世尊称其本性,和盘托出,毫无保留,故名称性。

也就是说,佛说一切经,是说一部分,而不是说的全体,这一部经里面说的是全体。虽然言语不多,文字不多。因此它涵盖了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是因为它说的是全体。和盘托出是比喻,好像我们供养别人,我们有吃的东西招待别人,总是拿一点出来。整盘拿出来,盘子都端出来了,再没有保留的了,全部拿出来了,是这个意思。佛说其他经的时候,还有一点保留,还没有连盘子都端出来。说这个经,是连盘子都拿出来,再没有保留的,举这个比喻毫无保留。《法华经》有没有保留呢?有,后面还有《无量寿经》,还保留这个在,还没有全部拿出来。到《无量寿经》推出,是全部拿出来,再没有保留了。我们要明白这个意思,真正是称性。

一切含灵皆因此而得度,

这一切含灵,就是讲九法界的众生。九界众生因这部经、因这个法门,真正得度了,究竟圆满的得度了,所以这个经典、这个法门,

乃称性中登峰造极之谈,故为称性极谈。

实在说,我们是真幸运,我们遇到这个经典,对这个经典认识了。许多人这个经典摆在面前不识货,还以为其他法门、其他经典比这个更高的,去学其他东西去了,不识货啊。我们非常幸运遇到,非常幸运明白,了解,认识他。这是非常非常的稀有而难得。

我们晓得,这是佛法里头至高无上的经典,第一殊胜的法门,我能不能学?想到自己一身罪业,我行吗?还有些人,自己没有自信心,这个称性极谈,大概是要大菩萨他们学的,我们业障深重,还是学个小乘法吧。这是严重的自卑感,对自己没信心。这也难怪,为什么呢?因为对于事实的状况并没有搞清楚。看到菩萨大人,不敢跟他平起平坐。下面这一段,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了。

三根普被,凡圣齐收,

说三根,我们下下根也有分。说圣凡,我们是凡人,也可以修。说出我们有分,只要能够谛信,只要能够依教奉行,就能成功。

彻上,则如普贤文殊,尚发愿求生极乐。

这是讲三根最上根,没有比他更上的了。文殊、普贤,圆教的等觉菩萨,这里面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为什么呢?凡夫重感情,少理智,因为佛在根本教轮里面教导我们,要孝亲尊师,我这一开头学佛,归依某一个法师,跟这个法师修学法门,那不是这个法门。我现在听到这个法门,要再改修这个法门,我师父不答应。我要舍弃师父,我对不起老师,就不尊师了。这个麻烦大了。那怎么办呢?还是遇到这个殊胜法门,舍弃掉算了,这一生不求往生了,还是跟老师轮回吧。这就是什么呢?重感情,少理智。这不是真正的尊师重道。我们的师里头,有根本的老师。根本的老师是什么呢?释迦牟尼佛,本师释迦牟尼佛嘛。这个法门谁教给我们的?本师教给我们的嘛。本师教我们这个法门,那本师的徒子徒孙学别的法门,我们到底是跟徒子徒孙学呢,还是跟本师学呢?徒子徒孙违背了本师了,我们要不要违背?希望大家多想想。于是乎你想通了,你就没有违背本师了,就能够真正做到奉事师长。何况佛在圆寂之前,特别垂训后世的弟子们,佛教给我们四依法,第一个就是“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我们今天在法门里头遇到第一法,我当然依第一,不依第二。我过去早年学佛,我那个愿,心里面的喜爱,是《华严》,对于《华严》特别欢喜。实际上,也没有念过《华严》,也没有听过《华严》,但是对《华严》就有那个偏爱,这大概是过去生中的习气。在台中求学,听李老师讲《楞严》,真的生欢喜心,全心投注。遇到这个法门,《楞严》、《华严》都放下了,都不再搞了。为什么呢?依教奉行。依如来教啊。这可不可以呢?看到这一段,就晓得可以了。为什么呢?普贤、文殊的老师是谁呀?毗卢遮那如来。华严三圣嘛,毗卢遮那佛的学生。他念佛求生净土,去亲近阿弥陀佛,毗卢遮那佛生不生气呢?没有看到毗卢遮那佛生气,也没有看到毗卢遮那佛去障碍他。这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跟哪个老师修学,都应当亲近阿弥陀佛。亲近阿弥陀佛,你的本师一定非常欢喜。为什么呢?一切诸佛都劝我们往生,毗卢遮那佛也不例外。一切诸佛如来里头,包括毗卢遮那佛在内。那你亲近阿弥陀佛,你的本师怎么会不欢喜呢?鼓掌欢迎啊,好啊,做对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是给我们做榜样,让我们知道情与智的抉择。实在讲,这种抉择是不是忘情是不是负义呢?不是的。不但不是忘情负义,而且是真正的奉事师长。因为师长没有能力教你一生圆满成佛,介绍你、送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一生圆满成佛了。正如同一个家长教育自己的儿女一样,自己没有办法培养你成硕士、博士,一定要把你送到学校去念书。今天我们这些老师,把我们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等于我们的家长父兄送到学校里面去读书、成就,一个意思。这个就是真的孝亲尊师,做到了真正的圆满。所以决定没有过失,决定是正确的。文殊、普贤给我们做这样的榜样,这真的叫现身说法。

彻下,则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

彻上彻下,下面五逆十恶是地狱众生,真的是九法界众生,对于这个法门,人人有分。我们在本经末后,第四十八品里面看到的,经上讲我们这个世界,娑婆世界,有

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于无上菩提未曾发意,

无上菩提,没有发这个心,没动这个念头,

今始初发,

听到这个经,真的发心了。什么叫无上菩提呢?蕅益大师讲过,真正发愿求生净土,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我们读到这个经,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了,道理搞清楚了,这个心坚定了,肯定了,这一生当中决定求生净土决定要见阿弥陀佛,这是这个时候才发。发了之后就认真修行,依教奉行,这就是经上讲的

种诸善根,愿生极乐,见阿弥陀佛,皆当往生彼如来土,

这是说明,发了这个心,他决定得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各于异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来。

这几句话,等于佛给我们授记了。我们将来到西方世界,在西方世界成就了,十方世界与我们有缘的地方很多,哪里有缘到哪里去示现作佛,就像普门品所说的,

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以示现佛身而为说法。

这就是到他方世界去成佛了。成佛叫什么名号呢?妙音如来。你要晓得,妙音从哪儿来的,为什么叫妙音?妙音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个音妙啊,我们是因这个音成就的,也用这个音来教化众生,跟大势至菩萨一鼻孔出气,就是这个道理。妙音就从这儿来的。所有一切音声,没有南无阿弥陀佛妙,因为这一个音,能够帮助九法界一切众生,一生当中圆满成佛,其他的音不行。妙音是这一桩事情。“同名妙音如来”。

本经云,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这是世尊在经文里面告诉我们的。前面曾经说过,本经字字句句都具足三种真实。因此这些话,我们要格外的珍重它。“值”是遇到,遇到这部经典,能读、能解,能够依教修行,无论是现前将来的果报,也就是我们讲的好处、利益,都是随意所愿。正是平常所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个随意所愿,就是有求必应。但是在此地,我们要特别明了,不要一味去求人天福报。现在学佛的人,实在说,大多数都是求人天福报。升官、发财、长寿,都求这些,而把往生不退成佛疏忽掉了,这个真叫可惜。末后这句话,就提醒我们,要“得度”。什么叫得度呢?要超越轮回,往生净土,这才叫得度。“皆可得度”,那就是人人都有分。只要遇到这部经典的人,刚才讲了,你能读,能解,能信,能依教奉行,没有一个不得度的。这正是前面所讲的,“三根普被,凡圣齐收”,这是经典上给我们作证明了。

末法众生,福薄障深。

我想这一桩事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深刻的体验。我们生在这个时代,确实是福薄。从什么地方看呢?纵然你富有,纵然你在社会上有很高的权位,你的生活是身心都不安稳,都不快乐,这就是没有福报,这就是福薄之相。本身的烦恼,生活的环境,都不利于修道,那就是障深。在这个环境之下,唯此一门。换句话说,只有这条路才能走的通。除这条路之外,其他的都很难走通。

但信愿持名,便能功超累劫,

这句话怎么说呢?修学其他法门,前面说过,需要经历三大阿僧祗劫。这个法门,一生当中就成就了,超越了三大阿僧祗劫,

往生极乐,径登不退。

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

若无如是微妙法门,凡夫何能度此生死业海,而登彼岸。

这个彼岸,就是了生死出三界。说明没有这个法门,凡夫是决定做不到。

元晓师云,

元晓师,这是唐朝时候高丽的一位法师。好像现在也有电影电视,在演这个元晓大师。

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兼为三乘圣人。可见净土之妙,首为凡夫得度也。

这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个法门就是帮助我们凡夫,在一生当中圆成佛道。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坚定的信心,清净的大愿。清净大愿,决定不夹杂,唯求往生。除往生之外,什么都不求。世法佛法都不求,只求往生,这就对了。

他力妙法,善护行人。末世修行,多诸障难,阴魔干扰。

这个阴魔,是《楞严经》上讲的五十种阴魔。种是种类,五十大类。每一类里面,那个魔子魔孙无量无边。魔在哪里呢?魔就在我们周边。我们眼睛所见的,耳朵所听的,六根所接触的,都是魔境。你说我没有见到,那是你迷惑颠倒。你果然见到了,那魔都害不了你。就是因为你不认识它,你把它当好人,所以它才障碍你。这个魔就是折磨,阻挠你修行,让你念佛不能得三昧,念佛不能得一心,这都是它在障碍。如果没有这些魔来扰乱,那我们这个地方学佛,应当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差别。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很容易,为什么?没有魔障。这是一定要清楚的。

行人正见稍失,便陷魔网。

我们读到这两句,的确是非常的感叹。多少好心修行人,行人就是修行人,见解稍稍偏差,偏在哪里呢?偏在神通。喜欢神通,喜欢感应,喜欢知道前生的事情,喜欢晓得来生的事情,这就是正见偏差了。于是,很容易上魔的当。魔跟你讲神通,魔跟你讲感应,魔来诱惑你,你不知不觉就入了他的圈套。原本好心发心学佛,到后来变成魔了。学魔了,还以为自己在学佛,还学得不错,这学佛变成魔了。现在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见到太多太多。

楞严云,

佛很慈悲,《楞严经》上教我们一个方法: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个四句是《楞严经》五十种阴魔里面,佛教给我们,如何能够远离群魔,守住正念。这四句话就非常重要了。这四句话,简简单单的说,学佛人一定要保持平常心。什么叫圣心,圣解?以为自己成了菩萨,成了罗汉,也有以为自己成了佛了,这就是圣心。为什么学佛?我们目的是成佛。为什么不许有这个念头?这个诸位要懂得,佛法基本的修学。讲到基本修学,佛是破二执:破我执,破法执。你看《金刚经》上说,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他自己认为,“我证得阿罗汉,我成佛了,你们是凡夫”,你想想看,他有没有四相?我成佛了,我相。你们没有成佛,人相,众生相。四相具足,假菩萨,不是真的。所以诸位要晓得,真正修行证果的人,心地清净,决定没有一丝毫分别执著。这个圣心圣解,就是分别执著,错了。心不清净,这就上了魔的当了,所以说“即受群邪”。邪就是魔,邪知邪见。

可见行人,稍有执著,便失正见,即入魔途,求生反降,甚至堕入泥犁。

泥犁是地狱。学佛学到最后,果报在阿鼻地狱,你说这个冤枉不冤枉。不是佛法有差错,是他自己学错了。佛法没有偏差,他自己心里偏差。

念佛法门,行人发心念佛,仗弥陀本愿摄受,威神加持,护持行者,魔不能扰。

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念佛人也着魔了,那跟这个说的不相应了?其实,他不是真念佛。真念佛的人,阿弥陀佛、诸佛如来都加持他。他是个假念佛人。什么叫假念佛呢?口里有佛,心里有魔,那是假的,得不到如来本愿的加持。这个话怎么说呢?口里念佛,心里头还有名闻利养,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嗔痴慢,那是魔。所以嘴巴里有佛,心里有魔。魔的力量强,口里佛的力量弱,佛不加持。佛加持什么样的人呢?心上有佛。心里头有佛,当然就没有魔。没有魔,就是没有是非人我,没有贪嗔痴慢。心里没有魔,没有分别执著。这些道理、事实真相,一定要明了。下面引《十往生经》一段话来证明。经上说,

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

这个愿往生,就是心里有佛。心里头有佛,就是心里真正想往生,真正想见阿弥陀佛,这心上真有。

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这就是佛加持的。那么也许有人要问,世间念佛求往生的人那么多,除我们这个地球之外,还有他方一切诸佛国土,阿弥陀佛那些护法神,哪有那么多啊?每个人都派二十五个护法神保佑的时候,哪来的那么多护法神?你看我们还没念佛,心里就怀疑了,就分别执著了,这个就是知见错误了。我们确实不知道佛菩萨的境界。那些护法神是什么人呢?都是菩萨化身的。你们诸位要是读《华严》,你就晓得了。《华严经》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神众,散布在人间天上,六道之中。其实这些神众,到底是些什么人呢?全是大菩萨,化身在六道里面,以种种方便去接引众生。所以这些护法神,是菩萨化身。菩萨的能力跟佛一样,像《梵网经》,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是化身,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这些护法神,也是千百亿化身。我们理明白了,事实真相搞清楚了,就没有怀疑了。我们完全肯定相信,佛经所说的一切话,都是真实语。只要我们真正想往生,真正想见阿弥陀佛,必定得到诸佛护念,护法神的拥护。魔再多,力量再大,它也没有办法接触到我的身边。这些全都是事实。

弥陀经云,

这就更直捷了,这是净宗的主要经典。经文里头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前面是讲护法神保佑你,这个地方是告诉你,一切诸佛护念你。你怎么会遭到难,你怎么会遇到魔障!这不可能的事情嘛。这个里面必须要注意到的,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我们自己是不是经上所说的标准?善男子善女人是不是这个标准?佛在《观无量寿经》上给我们讲的三福,就是标准。净业三福我们都做到了,就是此地讲的善男子善女人。怎么知道呢?大家念念《观无量寿佛经》,就知道了。韦提希夫人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请求世尊教给她往生的方法。世尊没有教给她方法之前,先跟她讲净业三福,从净业三福的基础上,再教她信愿持名。这她顺利的往生了,达到她的愿望了。所以,净业三福里面的十一句统统都做到,才是这个善的标准。这是我们决定不能疏忽的。“闻是经受持者”,闻,这里面包含着理解,听到这部经,明白佛陀的教诲。依教修行,这就是受持。“及闻诸佛名者”,这个诸佛名,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六字洪名。“一心称念”,这个称念就是净业三福最后的一句:利益众生,劝进行者。怎么劝呢?“南无阿弥陀佛”。别人听到了,这个佛号种子种到他八识田里面去了。时间久了,人家也跟着念了,这个就是劝进行者。所以称念是自行化他。这样的人,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重视的,“皆”。我能这样做,我也得一切诸佛护念。你能这样做,你也得一切诸佛护念。皆得,皆是平等的,并不是说菩萨念,他得到;我们念就得不到。不是的,皆得平等得到。

是故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魔不会接触你,不敢侵犯你。你有佛护念,有菩萨拥护,护法善神保佑。

再看底下一段:

暗合道妙,巧入无生。

这是说这个法门,它的微妙之处。这两句话怎么讲法呢?道妙就是真如本性,真心理体。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道妙啊。就是大乘法当中常讲的本觉自性,清净心。我们这个信愿持名,跟这个相合。这种相合,一般人看不出来,所以叫暗合。一般人都很明显看出来了,那就不是暗合了,是明合了。一般人为什么看不出来?迷惑啊,看不到这么深,看不到这么远。佛与大菩萨们清楚。

无念与无生,

这是讲“道妙”,

远非凡夫之所能。

这是真话。无念就是六祖大师讲的,“本来无一物”,清净心中一法不立。这“本来无一物”,我们会说我们做不到。我们的心里面一天到晚牵肠挂肚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不止一物啊,太多太多了。不但我们做不到,天人心比我们清净,四禅天、四空天,有很深的禅定了,他也做不到。我们看起来他的禅定很深,诸佛菩萨看起来他的杂念还不少。比我们是少,比起如来清净心那还差得很远。凡夫做不到,

圆教八地菩萨,离一切心意识分别,始名真得无生法忍。可见此乃圣者之所难也。

这个我们才真正明了,难到什么程度。圆教八地呀。四禅、四空天是凡夫,连个小乘初果须陀洹都不如啊,距离圆教八地差得太远太远了。八地菩萨才能做到,真的无念了。无念就无生,有念就有生灭。无念才无生,真正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的现象,不但自己不生不灭了,所有一切万法都不生不灭。这个现象很奇怪。我们说奇怪,实在说,我们对佛的教诲常常忘掉了。佛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有生灭:想的时候生,不想的时候就灭了。生灭心变现出来的境界,就是生灭的现象。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这都是生灭的相。八地以上的菩萨无念了,因此他所现出来的境界,也是不生不灭。若非八地,所见到的境界依旧是生灭。我们如果要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是凡夫,一品烦恼也没断,但是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看到所有境界不生不灭。换句话说,我们等于进入八地菩萨的境界了。进入八地菩萨的境界,就是八地菩萨。不是八地菩萨你怎么能入得了他的境界呢!这个能力从哪儿来的?阿弥陀佛本愿加持你的。不是你自己能力到达这个境界,是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你,使你跟八地菩萨一样,没有差别。换句话说,我们发愿求生净土,一生到净土就等于八地菩萨。你要是在这个世界 ,或者是他方诸佛世界里,修到八地菩萨,差不多要用两个半阿僧祗劫,你才能修得到,这前面跟诸位说过。我们在这个地方念佛往生不费功夫,你看就超过两个半阿僧祗劫了,真的是顿超啊。前面讲的“功超累劫”,这话讲得不错。

如来悬知末代罪浊众生,

末代是末法,悬知就是早就知道了,预知末法时期的众生业障深重,

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

本宗的教学是住心立相。我们把心安住在阿弥陀佛名号上,安住在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上,这是立相住心,还没有办法往生。离相呢,是禅宗。立相住心你都做不到,要叫你离一切相,那谈何容易啊。这两句话,比较禅与净的难易,那么禅就太难太难了。底下说明了:

此方便门,指方立相,

明明白白指示西方极乐世界,有方所。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是相,好修啊,比那个“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好修得太多太多了。

摄心专注,

这个心先不要找什么真心、妄心,不要去搞这些,这个太麻烦了。真心也好,妄心也行,只要你摄心专注。这个摄心专注,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只要你一心一意就行了,不要三心二意。一心一意老老实实的修行,

即此妄心持佛名号,念一佛名,换除百千万亿妄想杂念。

念佛功夫是这么成就的。人家又问你,为什么要念佛?你不念佛的时候,就念妄想,就念一些拉拉杂杂的。念其他的,给诸位说,果报是六道轮回。我们很冷静的、细心的一观察,就明白了。我们不念佛,心里想什么呢?贪嗔痴慢,是非人我。“我贪嗔痴慢也没有,是非人我也没有”,好像不错了,结果心里一塌糊涂,念的是无明。换句话说,你不是念无明,就是念妄想;不是念妄想就是念无明。总而言之你超越不了六道轮回,这麻烦在此地。我们用念佛这个方法超越,这一句阿弥陀佛既不是妄想,也不是无明。一句阿弥陀佛,把妄想无明都破掉了。这个方法妙啊,真正是妙。

念得纯熟,乃忘能所。心无所住,佛号分明,便契无住生心之妙谛。

你看用这功夫,只要功夫用熟了,他自自然然达到这个境界,比禅宗的方法巧妙,可靠,稳当。到不了这个境界,也能往生,这个便宜就占大了。到了这个境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是实报庄严土往生。到不了这个境界,是凡圣同居土往生。你看,统统成就。如果你要是用禅宗这个方法,你成就了,那就是实报庄严土这个境界。不成就呢,还是搞六道轮回。这里面的功德利益,我们要明了。两相一比较,才晓得净宗法门真是殊胜。

持名念佛,入有得空,

这个就是即念离念。即念,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离念,是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我念佛了,别的念头都没有了,别的念头都离开了,这个是即念离念。

潜通佛智,

潜是暗暗通达,

暗合道妙,巧入无念,

巧是讲方法巧妙,只要功夫纯熟,自自然然跟禅宗里面明心见性的功夫相等,自然入这个境界。

即凡成圣。

见性成佛。

至哉妙用,不可思议。

这两句是赞叹。后一段说,

念佛乃修行之径路,持名又为四种念佛之径路,称为径中之径。

净宗有一本小册子,叫《径中径又径》,这个名称就是从这儿来的。

又本经不倡一心不乱,

这是跟《弥陀经》说法不一样。小本《弥陀经》,罗什大师翻译的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这个标准很高,不是一般凡夫这一生当中所能得到的。在梵文原本的《弥陀经》里,世尊用的这个词句不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罗什大师用他的意思来翻的,不是原文。玄奘大师也曾经翻译过《阿弥陀经》,我们现在这个本子都有,大家合起来比较比较看看,你就晓得了。玄奘大师译的是直译,照着原文翻译的,罗什大师是意译。但是玄奘大师并没有说,罗什大师这一句翻得不对。换一句话说,玄奘大师也承认,罗什大师翻得好,决定没有错。但是原本的经文上,确确实实不是一心不乱。这又是一回什么事情呢?诸位要晓得,这一心不乱,是生到净土那一边的事情,我们自己做不到。我们往生的条件,常言说得好,“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你就能往生,生凡圣同居土。临终佛来接引你的时候,佛光先照你,佛光一照就把自己的功夫提升了一倍。我们原来是功夫成片的,佛光一照就变成一心不乱了。所以罗什大师翻的没错,这一心不乱是佛力加持的,不是自己的功夫。所以他翻的不算翻错。因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最低的品位,这是讲真实的,都是位不退。那位不退,就是事一心不乱,这是佛力加持的。而在智慧、道力、神通上来讲,等于八地菩萨。当然不是自己修的,完全是阿弥陀佛本愿加持的。说自己真正的功夫,只有初信位的,这是自己真实的。但是佛一加持,把你拉到八地了。这个是西方世界不可思议之处。十方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没这回事情,惟独西方这是第一殊胜。这就是说明,为什么诸佛劝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好处就在这里。本经就更清楚、更明白,不是讲一心不乱,

直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宗。

在“三辈往生”里面我们所看到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比“一心不乱”,容易多了,使我们真的信心具足。一看到一心不乱,难,难,恐怕我们做不到,没有信心。这一看到这个地方呢,一向专念,这行,我可以做得到,信心具足了。可是诸位要记住,上面那一句可不能疏忽:“发菩提心”。你有一向专念,你没有菩提心,不能往生。说老实话,如果不发菩提心,你一向专念那个专里头一定还有夹杂,不是纯专。如果你有发菩提心,你那个专是纯一,不杂。可见得,菩提心是什么?就是一心一意想生极乐世界,想见阿弥陀佛。除此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这个心叫菩提心,这个念叫一向专念。这是我们要搞清楚,要搞明白的。

但能发心专念,皆可往生。故更为明确简要,故称净宗第一经,因其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利济众生,此经为最。

这几句话,确确实实是过来人才能够说得出的。不是过来人,这几句话说不出。

大圣垂慈,特留此经。

我们在这一段里面,更深入了解这一部经在整个佛法里面的价值。

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又法灭尽经中,亦具无量寿经最后入灭之说。

这个地方,我们要细心去体会。经,法门,就好像世间药物一样。药是治病的,病有许多种,所以药也有许多种。这个人得了重病,所有一切药都无效了,都治不好了,你药就没用处了,法就灭尽了。最后还有这一副药有效,这就是这部经,就是这个法门。所以这个经法,灭罪第一。为什么念佛的人不生病?为什么念佛的人不衰老?老跟病都是不正常,所有一切法门都治,治不好,治不了。念佛这个方法就能治,就能对治。只要你真心念佛,就像经上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因为你用的药是第一好药,所有病都没有了。不但疾病没有了,衰老的病也没有了。你要真正肯信,要真正肯用,功德利益无量无边。这是真正为我们说明。我们今天常常讲业障很重,学佛的人都求消灾,用什么方法消灾呢?拜大悲忏,拜梁皇忏,作水陆法会,做完之后,灾还是消不了。你就晓得,你的那个业障多重。怎么办呢?念佛就可以消除。偏偏不相信,偏偏不肯念,那就没法子了,诸佛菩萨也救不了你。为什么呢?你不肯,佛菩萨的药你不肯用,不肯服,那有什么法子。

今于末世,浊恶弥深,众根愈劣,垢重障深,恶浪滔天,毒焰遍地,

这几句话确确实实把现代的社会,我们生活环境,显露无遗,真的说出来了。浊是污染,我们的环境真的是非常严重的污染。恶是恶业,几个人不造恶业?恶业的根,就是贪嗔痴。我们在这个世间仔细去观察,几个人没有贪嗔痴?学了佛了,吃了长素了,世间法不贪了,贪佛法,在佛门里面搞贪嗔痴。别人修行比我精进,我看到不顺眼,心里就难过了。你看看,世间法贪嗔痴没有了,佛法贪嗔痴来了,还是贪嗔痴,还是造恶业。学佛再造恶业,这个罪过就更重了,更大了,你说怎么得了。因此我们的根性愈来愈劣,一世不如一世。原因在哪里?我们造的罪业,是不断再造。不学佛的人在造,学佛的人也在造,所以才产生底下这三句的现象,果报的现象。垢重,垢是污染,这是讲我们心里的污染,今天所谓思想的污染,精神的污染,见解的污染,造成障碍就深了。“恶浪滔天”,恶浪是指这个社会造作恶业的人太多太多,到处都是。毒焰就是贪嗔痴。看看这个贪嗔痴,没有见得减缓,一年比一年严重,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这是佛道衰灭的原因。

世尊垂慈,仍特留此经以作慈航,正显本经兴起之胜缘,持名法门之妙用。佛恩深重,粉身难报。

这是我们应当深深体会的。在这样的恶劣环境当中,我们想修行得度,实在讲,只有这个法门,只有这一部经典。我们自己必须要坦承自己的业障深重,要有这个勇气承认。然后呢,死心塌地,一门深入。大藏经摆在旁边,无量无边的法门摆在旁边。我业障深重,其他的经论法门度不了我,治不了我的病。治不了怎么办呢?我们就舍弃了,不要再碰它。这个法门能治病,一门深入。等到哪一天病好了,回过头来再去浏览大藏,再去涉猎一切法门,这就对了。病重的时候、病危的时候还要搞乱七八糟的法门,那你是决定轮回,出三界的指望就没有了。这是我们要深深体会的。明白这个事理,自然就专心了,自然就放下了。不但世法放下了,佛法也放下了。

显 体

第二大段是介绍本经的体性。体是理,也就是说,佛说这个经,是根据什么理论说的。他总要有个依据,如果没有依据,佛说的我们怎能相信?他要有真正的依据,那我们可以相信。这在五重玄义里面叫显体,显体的用意在此地,使我们对这个经典深信不疑。

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体。实相者,真实相也,又平等一相也。

这个地方我们简单的讲。实是真实,相是相状。这个名词简单的说,就是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佛是依据一切法真相为我们说的,所说的就是一切法的真相。我们在这个地方建立信心。

实相是“平等一相”,这一句的意思很深很深。现在科学相当的进步,使我们对佛法里面所讲的这个甚深的理事,借着科学家的帮助,使我们更容易地体会、了解这个事实。在过去,科学家用分析的方法,知道了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是什么?果然是平等一相。科学家讲,所有一切物质,动物、植物、矿物都一样,把它分析,分成了分子。分子再分,分成了原子、电子。继续不断,科学愈来愈进步,工具愈来愈精密,从前认为不可分的,现在还可以继续分,分成所谓是基本粒子。发现,无论是动物植物矿物,都是这同一样的东西组合的,就是组合排列的形式不一样。科学名词讲方程式,方程式组合的不一样。分解开了,到最后都是一样的。一就平等,二就不平等了。都是同一个物质组合的,这是科学家发现的,使我们知道这个平等一相。在佛法里面讲,这个现象叫四大,四大就是最基本的物质。这四大是它有四个现相,最基本的物质有四个现相。因为有四个现相,它才会组合。这四个现相,在佛家就用地、水、火、风来表示。地,它是一个物质。虽然很小很小,我们在高倍的显微镜之下看到了,它是个物体。地是代表物体,它是物质。火是代表它有温度,水是代表湿度,它带的有湿度。现代的名词叫带电,带阳电,带阴电。阳电就是火大,阴电就是水大。它是动的,它不是静止的,动就是风大。基本的物质,它有四个现相:它带电,带阴电,带阳电;它是动的,不是静止的。这是发现平等一相。

实相无相,

这是讲体,

离一切虚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是《金刚经》上说的,这说的体,这就比刚才讲那个又进了一步了。现在科学家也观察到了,真的是很难得。从前科学家认为,有一个基本的物质,组合成一切万事万物。现代科学家知道,那个基本的物质没有,不存在。到底是一回什么事呢?现在观察到,是波动。这个比从前,真的进了一大步。根本没有物质存在,波动的现相,像电波、光波一样,再粗一点,像水波一样。我们讲水波,看到波浪,有没有浪呢?没有浪,是波动的现相。根本就没有物质存在,这个跟大乘佛法里讲的,完全相合了。你看佛在《楞严经》上跟我们说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生灭是同时的,没有先后的。要有先后,那就有生有灭了。这是不生不灭。《法华经》上,佛也这样告诉我们。这一些经文句子是最难懂的,为什么呢?因为远远的超越了我们的常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