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把脉建立有创意的产业生态系统 中国电影工业化之路没有 … ·...

1
06 文体 2018 年 6 月 18 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 吴炜 美术编辑 陆轶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日前在刘海粟美术馆揭幕 的“今朝更好看:徐晋平国画作品展”, 汇集了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 当代知名花鸟画家徐晋平的 42 幅作 品。这些都是徐晋平近年创作的花鸟 画作品,从中显示出画家不遗余力进行 创作突破的努力。徐晋平在接受青年 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笔墨当随时代,传 统的水墨应该体现当代人的审美。 徐晋平自幼学习绘画,从学习油 画起,后来转攻国画,他大胆地将西方 油画的用色理念和想象力与东方传 统国画的写意哲学完美结合,终于成 为一代中国花鸟画家。此次参展的 也是徐晋平的花鸟画。纵览这些花 鸟画,有古意,但也有现代气息。徐晋 平对青年报记者说,这些作品都是近 年创作的,体现了他对水墨创作的全 新思考。比如花鸟画,古人也画花鸟, 画得很好,那为什么今人还要画花 鸟?就是因为今人视野中的花鸟和 古人不一样。他的这批花鸟作品就 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 的生活元素,这才体现出一种新意来。 作为一代水墨大家,徐晋平一直 有一个观点就是“笔墨当随时代”。 现在很多人都在探讨水墨艺术的未 来。在徐晋平看来,水墨唯有体现时 代性,才能有新的前途。 上海博物馆原馆长、著名画家陈 燮君对青年报记者说,徐晋平是山西 人,因此他的花鸟里有北方画家的那 种气势,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徐晋平 的画作里还有一些江南画家的温润 和细腻。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上海与山西 艺术交流活动的一部分。今年秋季,刘 海粟美术馆也将带着收藏的陈盛铎作 品到太原美术馆办展。这两场艺术交 流展的初衷与徐晋平先生融会贯通的 艺术创作理念不谋而合,期待它们能 够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为繁荣 中国的文化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今朝更好看:徐晋平国画作品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 徐晋平:吸收生活元素笔墨当随时代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电影是必须工业化的, 但是中国的电影工业化刚刚起步,与 好莱坞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的电 影人唯有沉下心来,悉心研究,奋起 直追,中国的电影工业化才可能后来 者居上。同时,也必须警惕电影过度 工业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昨天,上 海国际电影节金爵论坛聚焦“电影工 业化之路”,阿里巴巴影业邀请众多 业内人士,把脉中国电影工业化的现 状和前景。 电影需工业化才能健康发展 电影工业化在电影制作人叶宁 看来无疑是必需的。叶宁表示工业 化就是一个产业的生态系统,里面规 定了很多的规则和法律,相当于基础 设施建设。也有真正实现了工业化, 中国的电影才会持续健康发展。 叶宁经常收到一些剧本,他抱怨 现在的剧本,10个里面也看不到1个 逻辑合理的剧本,都很狗血。有一次 他遇到一个好莱坞团队,里面有一个 编剧组,编剧组里有两个核心编剧作 为协调人,在协调5个编剧进行创 作,一个编剧负责一个人物的刻画。 叶宁说,这就是电影的工业化,工业 化使得电影创作更有效率,而且更加 精益求精。 阿里鱼总裁吴倩表示,中国电影 的工业化刚刚起步。14年前电影 《天下无贼》中王宝强说了一个全新 的支付方式,被认为是广告植入的开 端。电影与商业元素的结合,被认为 是电影工业化的一种象征。但是14 年过去了,直到现在中国的电影的收 入 90%到 95%依然要依靠票房,这本 身就说明电影的工业化程度还不高。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曾随中国 电影局的团队到访好莱坞,他的判断 是,就工业化而言,中国电影比好莱 坞电影晚25年。郭帆认为,电影制 作必须工业化,但问题是,美国的那 些电影工业化道路没办法照搬到中 国使用,因为两国的文化不同。叶宁 表示,现在中国的电影界很多人都在 找捷径,希望一夜成为天才。其实电 影的工业化之路没有捷径,人们只有 沉下心来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去研 究,才可能发展壮大。 警惕过度工业化的负面效应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电影工业 化也是如此。虽然电影的工业化是 必须的,但是如果电影过度工业化, 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开心麻花总 裁刘洪涛注意到一些好莱坞电影,没 有太多的故事,只是一味地追求视觉 冲击力。刘洪涛认为这就是电影的 制作过于标准化流程化之后,电影的 灵魂反而没有了。这是不行的。因 为电影最终还是要靠故事说话,如果 没有故事,徒有形式,是不能长久的。 电影工业化是必需的,但是刘洪 涛认为电影的工业化有一个问题就 是,这个工业化不像造汽车有一个标 准,“一部电影在豆瓣上只有 2 分,但 是制作人会依然觉得自己是一部伟 大的作品。”尽管如此,刘洪涛认为, 电影制作依然有一些标准需要坚持, 比如在工业化的同时,还要创意化。 没有创意,观众不一定会捧场。 威秀娱乐集团亚洲公司总裁艾 秋兴则认为电影过度工业化可能有 另一个问题。她说,过去拍电影是缺 资金,所以制片方总是想着办法拉投 资,但是现在工业化之后,制片方变 得很有钱,于是出现了乱花钱的现 象。比如有的剧组会花几百万美金 到好莱坞请摄影师或者服装造型师, 其实他们的电影可能刚刚才有一个 故事大纲,还有很多环节需要处理。 结果把钱花在了一些不那么重要的 环节上,却忽视了另一些环节,导致 花钱不够。结果是花了钱没有拍出 好电影。 业内人士把脉建立有创意的产业生态系统 中国电影工业化之路没有捷径 徐晋平在现场接受采访。 受访者供图

Transcript of 业内人士把脉建立有创意的产业生态系统 中国电影工业化之路没有 … ·...

Page 1: 业内人士把脉建立有创意的产业生态系统 中国电影工业化之路没有 … · 化就是一个产业的生态系统,里面规 定了很多的规则和法律,相当于基础

06 文体 2018年6月18日星期一责任编辑吴炜 美术编辑陆轶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日前在刘海粟美术馆揭幕的“今朝更好看:徐晋平国画作品展”,汇集了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知名花鸟画家徐晋平的42幅作品。这些都是徐晋平近年创作的花鸟画作品,从中显示出画家不遗余力进行创作突破的努力。徐晋平在接受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笔墨当随时代,传统的水墨应该体现当代人的审美。

徐晋平自幼学习绘画,从学习油画起,后来转攻国画,他大胆地将西方油画的用色理念和想象力与东方传统国画的写意哲学完美结合,终于成

为一代中国花鸟画家。此次参展的也是徐晋平的花鸟画。纵览这些花鸟画,有古意,但也有现代气息。徐晋平对青年报记者说,这些作品都是近年创作的,体现了他对水墨创作的全新思考。比如花鸟画,古人也画花鸟,画得很好,那为什么今人还要画花鸟?就是因为今人视野中的花鸟和古人不一样。他的这批花鸟作品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的生活元素,这才体现出一种新意来。

作为一代水墨大家,徐晋平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笔墨当随时代”。现在很多人都在探讨水墨艺术的未来。在徐晋平看来,水墨唯有体现时

代性,才能有新的前途。上海博物馆原馆长、著名画家陈

燮君对青年报记者说,徐晋平是山西人,因此他的花鸟里有北方画家的那种气势,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徐晋平的画作里还有一些江南画家的温润和细腻。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上海与山西艺术交流活动的一部分。今年秋季,刘海粟美术馆也将带着收藏的陈盛铎作品到太原美术馆办展。这两场艺术交流展的初衷与徐晋平先生融会贯通的艺术创作理念不谋而合,期待它们能够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为繁荣中国的文化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今朝更好看:徐晋平国画作品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

徐晋平:吸收生活元素 笔墨当随时代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电影是必须工业化的,但是中国的电影工业化刚刚起步,与好莱坞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的电影人唯有沉下心来,悉心研究,奋起直追,中国的电影工业化才可能后来者居上。同时,也必须警惕电影过度工业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昨天,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论坛聚焦“电影工业化之路”,阿里巴巴影业邀请众多业内人士,把脉中国电影工业化的现状和前景。

电影需工业化才能健康发展电影工业化在电影制作人叶宁

看来无疑是必需的。叶宁表示工业化就是一个产业的生态系统,里面规定了很多的规则和法律,相当于基础设施建设。也有真正实现了工业化,中国的电影才会持续健康发展。

叶宁经常收到一些剧本,他抱怨

现在的剧本,10个里面也看不到1个逻辑合理的剧本,都很狗血。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好莱坞团队,里面有一个编剧组,编剧组里有两个核心编剧作为协调人,在协调 5 个编剧进行创作,一个编剧负责一个人物的刻画。叶宁说,这就是电影的工业化,工业化使得电影创作更有效率,而且更加精益求精。

阿里鱼总裁吴倩表示,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刚刚起步。14 年前电影《天下无贼》中王宝强说了一个全新的支付方式,被认为是广告植入的开端。电影与商业元素的结合,被认为是电影工业化的一种象征。但是14年过去了,直到现在中国的电影的收入90%到 95%依然要依靠票房,这本身就说明电影的工业化程度还不高。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曾随中国电影局的团队到访好莱坞,他的判断是,就工业化而言,中国电影比好莱坞电影晚25年。郭帆认为,电影制

作必须工业化,但问题是,美国的那些电影工业化道路没办法照搬到中国使用,因为两国的文化不同。叶宁表示,现在中国的电影界很多人都在找捷径,希望一夜成为天才。其实电影的工业化之路没有捷径,人们只有沉下心来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去研究,才可能发展壮大。

警惕过度工业化的负面效应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电影工业

化也是如此。虽然电影的工业化是必须的,但是如果电影过度工业化,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开心麻花总裁刘洪涛注意到一些好莱坞电影,没有太多的故事,只是一味地追求视觉冲击力。刘洪涛认为这就是电影的制作过于标准化流程化之后,电影的灵魂反而没有了。这是不行的。因为电影最终还是要靠故事说话,如果没有故事,徒有形式,是不能长久的。

电影工业化是必需的,但是刘洪

涛认为电影的工业化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工业化不像造汽车有一个标准,“一部电影在豆瓣上只有2分,但是制作人会依然觉得自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尽管如此,刘洪涛认为,电影制作依然有一些标准需要坚持,比如在工业化的同时,还要创意化。没有创意,观众不一定会捧场。

威秀娱乐集团亚洲公司总裁艾秋兴则认为电影过度工业化可能有另一个问题。她说,过去拍电影是缺资金,所以制片方总是想着办法拉投资,但是现在工业化之后,制片方变得很有钱,于是出现了乱花钱的现象。比如有的剧组会花几百万美金到好莱坞请摄影师或者服装造型师,其实他们的电影可能刚刚才有一个故事大纲,还有很多环节需要处理。结果把钱花在了一些不那么重要的环节上,却忽视了另一些环节,导致花钱不够。结果是花了钱没有拍出好电影。

业内人士把脉建立有创意的产业生态系统

中国电影工业化之路没有捷径

徐晋平在现场接受采访。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