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龙幼子出版小说处女作 韩国诗人高银...

1
E-mail:[email protected] 4 国际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 5 编: 100062 话: 67078085 真: 67078086 今日二十版 零售每份 3.00 京东工商广字第 8063 印刷厂: 光明日报印刷厂 2019 2 27 本版编辑:康慨 电话: 010-67078085 2019 年是西班牙的加西亚 · 洛尔 卡年。马德里近日举办国际学术大 会,纪念伟大的人民诗人和戏剧家费 德里科 · 加西亚 · 洛尔卡从家乡格拉 纳达初抵首都一百周年。 大会以“费德里科 · 加西亚 · 尔卡:在马德里一百年( 1919 2019 )”为总题,邀集西班牙和世界 各地的加西亚 · 洛尔卡专家,分置 于六个场地—索菲娅王后美术 馆、皇家邮政局、西班牙剧院、运河 剧院、马德里孔普卢滕塞大学和诗 人早年居住过的大学生公寓( Residencia de Estudiantes ),从 2 18 日到 22 日,举办十六场不同的专 题研讨会,就作为音乐家、视觉艺 术家、诗人和剧作家的加西亚 · 尔卡展开讨论。 1898 6 5 日,加西亚 · 洛尔 卡生于格拉纳达郊区的富恩特瓦格 罗斯, 1919 年到首都深造,落脚于大 学生公寓,与日后的超现实主义大 导演路易斯 · 布纽埃尔、超现实主义 大画家萨尔瓦多 · 达利和现代主义 大诗人胡安 · 拉蒙 · 希门尼斯等人交 友, “他的住房便成为一座小沙龙。” 西班牙语文学学者陈光孚说, “每当 这些友人集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便 当众朗诵即兴的诗作,其中许多优 秀的作品就是被友人们默记下来传 扬出去而流行于社会的。” 在短暂的十八年文学生涯中, 加西亚 · 洛尔卡创作了七部诗集和 十二个剧本,包括《血的婚礼》《诗 人 在 纽 约》和《吉 普 赛 谣 曲 集》。 1936 8 18 日下午,他在格拉纳 达被佛朗哥分子逮捕,第二天遇 难。 西班牙各界近年来多方寻找, 仍不能确定诗人遗骨的下落。 中华读书报去年报道,格拉纳 达省议会已通过议案,正式要求瑞 典学院史无前例地追授加西亚 · 尔卡诺贝尔文学奖。 (康慨) 阿兰 · 德龙幼子出版小说处女作 已经身败名裂的韩国头 号大诗人高银输掉了涉及性 骚扰丑闻的诽谤案。 诗人崔泳美 2017 年发表 诗作《怪物》,不点名地指控某 位大诗人习惯性性骚扰。几 个月后,她在采访中披露,诗 中的怪物即高银老师,他积习 难改,曾多次在聚会上对晚辈 女诗人出示性器并索要公开 触摸,很多诗人都知道不要在 高老师邻座入席。 高银随即起诉崔诗人及 媒体诽谤,索赔十亿韩元。 首尔中区法院今年 2 15 日裁定,崔泳美基于本人 直接经验所目击的行为而作 出的证词是“一致的和具体的 ……几乎没有理由怀疑其所 诉属实”,因此驳回高银的诉 求。 法庭还在崔诗人 1994 6 2 日的一则日记中,发现 了对高银性骚扰行为和她本 人相关感受的详细记录。 崔泳美从中学阶段就开 始写日记。法庭没有发现前 述日记有篡改的迹象。 其他目击者也提供了支 持崔诗人的证词。 “我们的社会不应该再对 无耻的作恶者起诉受害人的 作法熟视无睹了。”五十七岁 的崔泳美在中区法院作出判 决后说,“我想让每个曾帮助 掩盖真相的人都检讨一下自 己的所作所为。” 放眼世界文坛,现年八十 五岁的高银是# 我也运动中 最大的一位落马者。几乎一 夜之间,他就从最有希望为韩 国赢得第一枚诺贝尔文学奖 章的人,变成了人人声讨的劣 迹艺术家。 早在去年春天,一场轰轰 烈烈的、旨在全面肃清高银文 学遗产的社会运动便已展开。 大韩民国教育部决定将 三位卷入性骚扰丑闻的著名 文化人—骚扰女诗人的诗 人高银、侵犯十七位女演员的 诗人和舞台导演李润泽,以及 骚扰女学生和女演员的剧作 家吴泰锡—的作品从学校 教材中全面清除出去。首尔 特别市政府也关闭了位于市 立图书馆三楼的高银专区 —占地六十平方米的万人 谱藏书室“万人房”。 李润泽去年 9 月被判刑 六年。高银不仅被迫辞去了 韩国科学技术院教授和檀国 大学教授的职位,还同意搬离 水原市政府提供给他的住宅 和写作室。高银的出版商则 取消了原有的出书计划。 高银 1933 年生于全罗北 道沃沟郡,做过十年和尚,法 名一超;三度投海,自杀未遂; 四度系狱,遭受酷刑,并多次 绝食。 他出书一百五十部,内含 诗歌八十部,包括历时二十三 年完成的三十卷超长组诗《万 人谱》。 2016 年,湖南文艺和新星 两家出版社在中国内地出版 了高银的三部诗集:薛舟译 《唯有悲伤不撒谎》、金冉译 《喜马拉雅诗篇》和金丹实译 《春天,得以安葬》。 (王胡) 展现学生社团生活和青春 风采的“部活小说”近来风靡日 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青年作 家武田绫乃的《吹响吧!上低 音号》系列小说发行量已达近 一百五十万册。评论界称部活 小说开创了直面青春、拒绝矫 揉造作的创作新风。 武田绫乃 1992 年生于京都 府,从小热爱文学,上小学四年 级时就尝试写小说,高中时给 文化节写脚本获得赞扬。2013 年,她的小说《今天,与你一同 呼吸》被评为第八届爱情小说 大奖隐玉作品,由此正式出道 成为作家。其作品大多为轻小 说,著有《石黑君的春天不会降 临》《数着蓝色的春天》《那天, 朱音在空中飞翔》等,从 2013 12 月开始发表系列部活小说 《吹响吧!上低音号》。 “部活”是学校文艺社团和 体育运动部活动的简称。日本 将部活作为学校教育十分重要 的一环,既培养学生对文艺、体 育运动的亲近感,又可以提高 他们学习的欲望和责任感。据 日本体育厅发布的调查结果, 目前中学生参加与体育相关的 部活占比为 65.2%,平均的参加 时间平日为两小时,双休日增 加到三小时。在全国的中学 里,一个月都没有设置周末休 息的学校竟然占了 42.6%,也就 是说,有四成中学的学生每个 周末都要参加部活训练。由此 可见,部活在学生生活中的地 位已不亚于学习。 《吹响吧!上低音号》副题 为《欢迎来到北宇治高中吹奏 乐部》,主要讲述主人公黄前久 美子受班上同学加藤叶月的影 响,加入了北宇治高中的吹奏 乐部。该部过去颇具实力,曾 参加过全国大赛,但自从指导 顾问变更后,连关西大赛都未 能进入。在新任顾问泷升的严 厉指导下,吹奏乐部的同学们 奋力演练,度过了波澜万丈的 每一天,终于迎来了比赛的日 子。这部描写少女们心灵成长 的系列青春小说,将高中的部 活生活刻画得细致入微,引发 学生读者的强烈共鸣。 武田绫乃本人就曾经是高 中吹奏乐部的成员,因此她的 部活小说特别具有临场感。她 还在《吹响吧!上低音号》中给 各种乐器都起了名字,比如给 鼓取名龙猫、给小号取了自己 老妈的名字,令参加过文艺系 社团活动的读者感到特别亲 切。 武田绫乃的部活小说新作 《与 你 同 划》于 2 1 日正式发 售,小说的舞台也从吹奏乐部 变成了划艇部,讲述了只有四 名成员的埼玉县长瀞町高中划 艇部依旧想要参加全国大赛, 并雄心勃勃梦想夺冠的故事。 武田绫乃表示,自己想写 的题目有很多,有时创作的灵 感会接二连三地涌现出来。她 想写网红的故事,写女大学生 的故事,甚至还想写侦探和恐 怖小说。 中华读书报记者 康慨 二十四岁的法国青年演员 阿兰- 法比安 · 德龙( Alain-Fabien Delon )出版了个人第一部 小说《出自贵族的后代》( De la race des seigneurs ),轰动坊间, 大获瞩目。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 父亲是无人不识、无人不晓、但 德艺不能双馨的八十三岁老一 辈表演艺术家阿兰 · 德龙。 1 阿兰- 法比安是老德龙与 荷兰青年模特罗莎莉 · 范布雷 门所生的幼子,容貌酷肖其父。 《出自贵族的后代》厚二百 五十二页, 2 6 日由斯托克出 版社出版。书名有来头。 1969 年的龚古尔奖颁给了 费利西安 · 马 索( Félicien Marceau )的 小 说《 克 里 齐 》 Creezy ),五年后,该书搬上银 幕,阿兰 · 德龙出演与少女模特 克里齐保持秘密恋情的政治家 朱利安 · 当迪厄,却改动剧本, 将故事的重心和主角由克里齐 变成他本人,片名也随之改作 《贵族的后代》。 多年以后,他儿子将小说 取名《出自贵族的后代》,描写 爱恨相间的父子关系。 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主 人公乃十八岁少男亚历山大 (亚历克斯) · 德尔瓦尔,一心想 当演员,收到大导演的邀约时, 却因为明星老父的阴影而犹豫 了,彷徨了,害怕让父亲看到他 失败,终于迷失了自我。书中 的父亲也叫亚历山大,像我们 很多人的父亲一样,他是个暴 躁而无法预判的男人,忽而有 爱,忽而疏远,有时诉诸暴力。 他是个控制狂、男性沙文主义 者、反犹分子和仇外的民族主 义者,总的来说,他是个暴君和 顽固的老反动派。 老德尔瓦尔有钱,有名望, 有瑞士护照,住大宅,开大奔, 养大狗,雇私人保镖,以收藏机 关枪和左轮手枪为乐,其中最 让他自豪的一支黑色小手枪, 原本属于罪大恶极的党卫军头 子希姆莱。当孩子的母亲改嫁 俄国寡头扎哈尔时,他诅咒了 新郎,并不准亚历克斯参加母 亲的婚礼。儿子打开冰箱的门 找酒,赫然发现了父亲心爱的 公猫加斯东的尸体。 书中的父亲与阿兰 · 德龙 恶劣的公众形象并无太大的出 入。后者也喜欢玩枪,与科西 嘉黑手党的关系不清不白,还 与臭名昭著的极右翼政治家和 反犹分子让-马里 · 勒庞结为好 友,一贯秉持反动的政治立场, 曾公开宣称:“谁都知道,我讨 厌共产党,不喜欢社会党,一句 话,我不喜欢所有的左派。”(克非译文 2 在私人生活中,阿兰 · 德龙 既不是好丈夫,也不是好父亲。 记者和作家贝尔纳 · 维奥 莱( Bernard Violet )在 2000 年出 版的德龙传中记录,阿兰-法比 安五十四岁的异母哥哥安东尼 在童年深受其苦。 “我十岁的时候,“安东尼 · 德龙回忆,“我父亲养了十七条 很凶的大狗。只有他一个人能 够走近那些狗。那些狗见谁咬 谁。有一天,他把我弄到圈狗 的地方,强迫我进去喂狗。他 站在篱笆外面,手里端着枪,对 我说:‘进去,男子汉不应该害 怕。’”( 赵克非译文 可怜的安东尼没说老德龙 手里的枪是对着谁的—儿子 还是狗。 阿兰 · 德龙晚年众叛亲离,俨 然孤家寡人。女演员米雷耶 · 尔克 2017 年去世后,老德龙对 《巴黎竞赛》哀叹,他今生再无伴 侣,他只希望在狗的陪伴下死去。 他跟各种人打官司,起诉 记者、作家、管家和儿子安东 尼。罗莎莉 · 范布雷门则在阿 - 法比安八岁那年离开了老 德龙,另嫁眼镜业大亨阿兰 · 夫勒卢。 2012 年,阿兰-法比安告诉 法国电视一台:“我怕我父亲, 因为他高大,威严,他是我父亲 嘛。他是阿兰 · 德龙。他是我 父亲,但也是阿兰 · 德龙。”第二 年,他又向《名利场》杂志意大 利文版揭发,父亲虐待过他、他 哥哥和他母亲。 他说,老德龙曾打断他母 亲范布雷门八条肋骨,两次打 断她的鼻子。 他还告诉《巴黎人报》,父亲 虽然没有这么狠地毒打过他,但 他恐吓小孩,对他吼叫,揪他头 发,扔盘子,把窗户都砸烂了。 老德龙指责阿兰- 法比安 为了钱而接受采访,完全失去 了理智。他否认打过孩子,但 承认“有一次抽过那母亲”。 3 “父母一直是我的死敌。” 阿兰- 法比安 2013 年对《名利 场》说,“我从未有过正常的生 活,我永远也不会有。我现在 成年了,所以我要想尽一切办 法远离他们,重建我的人生。” 但他没有钱,老德龙一分 钱都不给他。那时他两年没有 见过父亲,上一次见他还是在 巴黎的一家饭馆,他从儿子身 边走过,一眼都不看他。儿子 深感羞辱和悲伤。但奇怪的 是,仅仅过了两个月,老德龙就 通过一向喜欢成人之美的《巴 黎竞赛》画报宣布,父子关系已 彻底和解,儿子现在“每天给我 打电话,每次都以‘爸爸,我爱 你’结束通话。他向我寻求建 议”。 阿兰- 法比安告诉《她》杂 志,父亲经常对他说:“你是贵 族的后代,所以一切都会好起 来的。”他现在长大了,牢记着 这句话,并用它作了自己第一 本小说的书名。 青春部活小说《吹响吧!上低音号》成百万畅销书 韩国诗人高银 输掉诽谤官司 中华读书报特约记者 戴铮 马德里举办国际学术大会,纪念加西亚 · 洛尔卡抵达首都一百周年 武田绫乃 阿兰-法比安 · 德龙 阿兰 · 德龙 《出自贵族的后代》 西书小瞰( 2 《埃里克 · 霍布斯鲍姆:史中人 生》 Eric Hobsbawm: A Life in History ), 理查德· 埃文斯 Richard J. Evans )著,利特尔 布朗公司, 2 7 日, 800 剑桥大学史学教授埃文 斯爵士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霍布斯 鲍 姆( 1917-2012 )所写的八 百页大传,不仅记录作为历史 学家的霍翁,也讲述他作为历 史目击者、纵贯二十世纪的漫 长的一生,是为史中人生。 《斯大林的文牍:文学、雄心和 生存:米哈伊尔 · 肖洛霍夫传》 Stalin's Scribe: Literature, Ambition, and Survival: The Life of Mikhail Sholokhov ), 赖恩 · 伯 克( Brian Boeck )著 , 飞马书局, 2 5 日, 400 肖洛霍夫年仅二十岁便 不可思议地投入宏篇巨著《静 静的顿河》的写作,最终以此 赢得斯大林的青睐和诺贝尔 文学奖。哈佛大学俄国史博 士伯克考察新近开放的苏联 档案,写成这部丰富而翔实的 肖洛霍夫传。 《所多玛:梵蒂冈核心调查》 Sodoma, enquête au coeur du Vatican ), 弗雷德里克 · 马特 尔( Frédéric Martel )著,罗贝尔 · 拉丰出版社, 2 21 日, 638 在二十个国家同时出版 的新书。五十一岁的法国名 记者马特尔用四年时间调查 三十个国家的一千余人后指 出,教士的独身生活、对性侵 案的保密文化、本笃十六世的 辞职、针对方济各的反叛,这 一切都出于一个长期不可言 说的秘密:这是世界上最大的 同性恋社区,当代的所多玛。 《恶:人类黑暗面背后的科学》 Evil: The Science Behind Humanity's Dark Side ), 朱莉 · 肖( Julia Shaw )著,艾布拉姆 斯出版社, 2 26 日, 320 流行文化为什么对连环 杀手趋之若鹜?人类为什么 迷恋恶行?年经的加拿大心 理学家肖博士 (题图) 指出,恶 总是相对的,其根源在于我们 独特的文化。一本综合了恶 的神经化学、杀戮欲心理学和 办公室非礼社会学的专著。 (康慨)

Transcript of 德龙幼子出版小说处女作 韩国诗人高银...

Page 1: 德龙幼子出版小说处女作 韩国诗人高银 输掉诽谤官司epaper.gmw.cn/zhdsb/images/2019-02/27/04/2019022704_pdf.pdf · 4 国 际 E-mail:dushubao@263.net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

■E-mail:[email protected] 国 际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 5 号 邮 编:100062 电 话:67078085 传 真:67078086 今日二十版 零售每份 3.00 元 京东工商广字第 8063 号 印刷厂:光明日报印刷厂

2019年2月27日 ■本版编辑:康 慨 ■电话:010-67078085

2019年是西班牙的加西亚·洛尔

卡年。马德里近日举办国际学术大

会,纪念伟大的人民诗人和戏剧家费

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从家乡格拉

纳达初抵首都一百周年。

大会以“费德里科·加西亚·洛

尔 卡 :在 马 德 里 一 百 年(1919 –

2019)”为总题,邀集西班牙和世界

各地的加西亚·洛尔卡专家,分置

于六个场地——索菲娅王后美术

馆、皇家邮政局、西班牙剧院、运河

剧院、马德里孔普卢滕塞大学和诗

人早年居住过的大学生公寓(Res⁃idencia de Estudiantes),从 2 月 18日到 22 日,举办十六场不同的专

题研讨会,就作为音乐家、视觉艺

术家、诗人和剧作家的加西亚·洛

尔卡展开讨论。

1898年 6月 5日,加西亚·洛尔

卡生于格拉纳达郊区的富恩特瓦格

罗斯,1919年到首都深造,落脚于大

学生公寓,与日后的超现实主义大

导演路易斯·布纽埃尔、超现实主义

大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和现代主义

大诗人胡安·拉蒙·希门尼斯等人交

友,“他的住房便成为一座小沙龙。”

西班牙语文学学者陈光孚说,“每当

这些友人集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便

当众朗诵即兴的诗作,其中许多优

秀的作品就是被友人们默记下来传

扬出去而流行于社会的。”

在短暂的十八年文学生涯中,

加西亚·洛尔卡创作了七部诗集和

十二个剧本,包括《血的婚礼》《诗

人在纽约》和《吉普赛谣曲集》。

1936年 8月 18日下午,他在格拉纳

达被佛朗哥分子逮捕,第二天遇

难。

西班牙各界近年来多方寻找,

仍不能确定诗人遗骨的下落。

中华读书报去年报道,格拉纳

达省议会已通过议案,正式要求瑞

典学院史无前例地追授加西亚·洛

尔卡诺贝尔文学奖。

(康慨)

阿兰·德龙幼子出版小说处女作

已经身败名裂的韩国头

号大诗人高银输掉了涉及性

骚扰丑闻的诽谤案。

诗人崔泳美 2017 年发表

诗作《怪物》,不点名地指控某

位大诗人习惯性性骚扰。几

个月后,她在采访中披露,诗

中的怪物即高银老师,他积习

难改,曾多次在聚会上对晚辈

女诗人出示性器并索要公开

触摸,很多诗人都知道不要在

高老师邻座入席。

高银随即起诉崔诗人及

媒体诽谤,索赔十亿韩元。

首尔中区法院今年 2 月

15 日裁定,崔泳美基于本人

直接经验所目击的行为而作

出的证词是“一致的和具体的

……几乎没有理由怀疑其所

诉属实”,因此驳回高银的诉

求。

法庭还在崔诗人 1994 年

6 月 2 日的一则日记中,发现

了对高银性骚扰行为和她本

人相关感受的详细记录。

崔泳美从中学阶段就开

始写日记。法庭没有发现前

述日记有篡改的迹象。

其他目击者也提供了支

持崔诗人的证词。

“我们的社会不应该再对

无耻的作恶者起诉受害人的

作法熟视无睹了。”五十七岁

的崔泳美在中区法院作出判

决后说,“我想让每个曾帮助

掩盖真相的人都检讨一下自

己的所作所为。”

放眼世界文坛,现年八十

五岁的高银是#我也运动中

最大的一位落马者。几乎一

夜之间,他就从最有希望为韩

国赢得第一枚诺贝尔文学奖

章的人,变成了人人声讨的劣

迹艺术家。

早在去年春天,一场轰轰

烈烈的、旨在全面肃清高银文

学遗产的社会运动便已展开。

大韩民国教育部决定将

三位卷入性骚扰丑闻的著名

文化人——骚扰女诗人的诗

人高银、侵犯十七位女演员的

诗人和舞台导演李润泽,以及

骚扰女学生和女演员的剧作

家吴泰锡——的作品从学校

教材中全面清除出去。首尔

特别市政府也关闭了位于市

立 图 书 馆 三 楼 的 高 银 专 区

——占地六十平方米的万人

谱藏书室“万人房”。

李润泽去年 9 月被判刑

六年。高银不仅被迫辞去了

韩国科学技术院教授和檀国

大学教授的职位,还同意搬离

水原市政府提供给他的住宅

和写作室。高银的出版商则

取消了原有的出书计划。

高银 1933 年生于全罗北

道沃沟郡,做过十年和尚,法

名一超;三度投海,自杀未遂;

四度系狱,遭受酷刑,并多次

绝食。

他出书一百五十部,内含

诗歌八十部,包括历时二十三

年完成的三十卷超长组诗《万

人谱》。

2016年,湖南文艺和新星

两家出版社在中国内地出版

了高银的三部诗集:薛舟译

《唯有悲伤不撒谎》、金冉译

《喜马拉雅诗篇》和金丹实译

《春天,得以安葬》。

(王胡)

展现学生社团生活和青春

风采的“部活小说”近来风靡日

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青年作

家武田绫乃的《吹响吧!上低

音号》系列小说发行量已达近

一百五十万册。评论界称部活

小说开创了直面青春、拒绝矫

揉造作的创作新风。

武田绫乃 1992 年生于京都

府,从小热爱文学,上小学四年

级时就尝试写小说,高中时给

文化节写脚本获得赞扬。2013年,她的小说《今天,与你一同

呼吸》被评为第八届爱情小说

大奖隐玉作品,由此正式出道

成为作家。其作品大多为轻小

说,著有《石黑君的春天不会降

临》《数着蓝色的春天》《那天,

朱音在空中飞翔》等,从 2013 年

12 月开始发表系列部活小说

《吹响吧!上低音号》。

“部活”是学校文艺社团和

体育运动部活动的简称。日本

将部活作为学校教育十分重要

的一环,既培养学生对文艺、体

育运动的亲近感,又可以提高

他们学习的欲望和责任感。据

日本体育厅发布的调查结果,

目前中学生参加与体育相关的

部活占比为 65.2%,平均的参加

时间平日为两小时,双休日增

加到三小时。在全国的中学

里,一个月都没有设置周末休

息的学校竟然占了 42.6%,也就

是说,有四成中学的学生每个

周末都要参加部活训练。由此

可见,部活在学生生活中的地

位已不亚于学习。

《吹响吧!上低音号》副题

为《欢迎来到北宇治高中吹奏

乐部》,主要讲述主人公黄前久

美子受班上同学加藤叶月的影

响,加入了北宇治高中的吹奏

乐部。该部过去颇具实力,曾

参加过全国大赛,但自从指导

顾问变更后,连关西大赛都未

能进入。在新任顾问泷升的严

厉指导下,吹奏乐部的同学们

奋力演练,度过了波澜万丈的

每一天,终于迎来了比赛的日

子。这部描写少女们心灵成长

的系列青春小说,将高中的部

活生活刻画得细致入微,引发

学生读者的强烈共鸣。

武田绫乃本人就曾经是高

中吹奏乐部的成员,因此她的

部活小说特别具有临场感。她

还在《吹响吧!上低音号》中给

各种乐器都起了名字,比如给

鼓取名龙猫、给小号取了自己

老妈的名字,令参加过文艺系

社团活动的读者感到特别亲

切。

武田绫乃的部活小说新作

《与你同划》于 2 月 1 日正式发

售,小说的舞台也从吹奏乐部

变成了划艇部,讲述了只有四

名成员的埼玉县长瀞町高中划

艇部依旧想要参加全国大赛,

并雄心勃勃梦想夺冠的故事。

武田绫乃表示,自己想写

的题目有很多,有时创作的灵

感会接二连三地涌现出来。她

想写网红的故事,写女大学生

的故事,甚至还想写侦探和恐

怖小说。

■中华读书报记者 康慨

二十四岁的法国青年演员

阿兰-法比安·德龙(Alain-Fa⁃bien Delon)出版了个人第一部

小说《出自贵族的后代》(De larace des seigneurs),轰动坊间,

大获瞩目。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

父亲是无人不识、无人不晓、但

德艺不能双馨的八十三岁老一

辈表演艺术家阿兰·德龙。

1阿兰-法比安是老德龙与

荷兰青年模特罗莎莉·范布雷

门所生的幼子,容貌酷肖其父。

《出自贵族的后代》厚二百

五十二页,2 月 6 日由斯托克出

版社出版。书名有来头。

1969 年的龚古尔奖颁给了

费利西安·马索(Félicien Mar⁃ceau) 的 小 说 《 克 里 齐 》

(Creezy),五年后,该书搬上银

幕,阿兰·德龙出演与少女模特

克里齐保持秘密恋情的政治家

朱利安·当迪厄,却改动剧本,

将故事的重心和主角由克里齐

变成他本人,片名也随之改作

《贵族的后代》。

多年以后,他儿子将小说

取名《出自贵族的后代》,描写

爱恨相间的父子关系。

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主

人公乃十八岁少男亚历山大

(亚历克斯)·德尔瓦尔,一心想

当演员,收到大导演的邀约时,

却因为明星老父的阴影而犹豫

了,彷徨了,害怕让父亲看到他

失败,终于迷失了自我。书中

的父亲也叫亚历山大,像我们

很多人的父亲一样,他是个暴

躁而无法预判的男人,忽而有

爱,忽而疏远,有时诉诸暴力。

他是个控制狂、男性沙文主义

者、反犹分子和仇外的民族主

义者,总的来说,他是个暴君和

顽固的老反动派。

老德尔瓦尔有钱,有名望,

有瑞士护照,住大宅,开大奔,

养大狗,雇私人保镖,以收藏机

关枪和左轮手枪为乐,其中最

让他自豪的一支黑色小手枪,

原本属于罪大恶极的党卫军头

子希姆莱。当孩子的母亲改嫁

俄国寡头扎哈尔时,他诅咒了

新郎,并不准亚历克斯参加母

亲的婚礼。儿子打开冰箱的门

找酒,赫然发现了父亲心爱的

公猫加斯东的尸体。

书中的父亲与阿兰·德龙

恶劣的公众形象并无太大的出

入。后者也喜欢玩枪,与科西

嘉黑手党的关系不清不白,还

与臭名昭著的极右翼政治家和

反犹分子让-马里·勒庞结为好

友,一贯秉持反动的政治立场,

曾公开宣称:“谁都知道,我讨

厌共产党,不喜欢社会党,一句

话,我不喜欢所有的左派。”(赵

克非译文)

2在私人生活中,阿兰·德龙

既不是好丈夫,也不是好父亲。

记者和作家贝尔纳·维奥

莱(Bernard Violet)在 2000 年出

版的德龙传中记录,阿兰-法比

安五十四岁的异母哥哥安东尼

在童年深受其苦。

“我十岁的时候,“安东尼·德龙回忆,“我父亲养了十七条

很凶的大狗。只有他一个人能

够走近那些狗。那些狗见谁咬

谁。有一天,他把我弄到圈狗

的地方,强迫我进去喂狗。他

站在篱笆外面,手里端着枪,对

我说:‘进去,男子汉不应该害

怕。’”(赵克非译文)

可怜的安东尼没说老德龙

手里的枪是对着谁的——儿子

还是狗。

阿兰·德龙晚年众叛亲离,俨

然孤家寡人。女演员米雷耶·达

尔克 2017 年去世后,老德龙对

《巴黎竞赛》哀叹,他今生再无伴

侣,他只希望在狗的陪伴下死去。

他跟各种人打官司,起诉

记者、作家、管家和儿子安东

尼。罗莎莉·范布雷门则在阿

兰-法比安八岁那年离开了老

德龙,另嫁眼镜业大亨阿兰·阿

夫勒卢。

2012 年,阿兰-法比安告诉

法国电视一台:“我怕我父亲,

因为他高大,威严,他是我父亲

嘛。他是阿兰·德龙。他是我

父亲,但也是阿兰·德龙。”第二

年,他又向《名利场》杂志意大

利文版揭发,父亲虐待过他、他

哥哥和他母亲。

他说,老德龙曾打断他母

亲范布雷门八条肋骨,两次打

断她的鼻子。

他还告诉《巴黎人报》,父亲

虽然没有这么狠地毒打过他,但

他恐吓小孩,对他吼叫,揪他头

发,扔盘子,把窗户都砸烂了。

老德龙指责阿兰-法比安

为了钱而接受采访,完全失去

了理智。他否认打过孩子,但

承认“有一次抽过那母亲”。

3“父母一直是我的死敌。”

阿兰-法比安 2013 年对《名利

场》说,“我从未有过正常的生

活,我永远也不会有。我现在

成年了,所以我要想尽一切办

法远离他们,重建我的人生。”

但他没有钱,老德龙一分

钱都不给他。那时他两年没有

见过父亲,上一次见他还是在

巴黎的一家饭馆,他从儿子身

边走过,一眼都不看他。儿子

深感羞辱和悲伤。但奇怪的

是,仅仅过了两个月,老德龙就

通过一向喜欢成人之美的《巴

黎竞赛》画报宣布,父子关系已

彻底和解,儿子现在“每天给我

打电话,每次都以‘爸爸,我爱

你’结束通话。他向我寻求建

议”。

阿兰-法比安告诉《她》杂

志,父亲经常对他说:“你是贵

族的后代,所以一切都会好起

来的。”他现在长大了,牢记着

这句话,并用它作了自己第一

本小说的书名。

青春部活小说《吹响吧!上低音号》成百万畅销书

韩国诗人高银输掉诽谤官司

■中华读书报特约记者戴铮

青春小说

马德里举办国际学术大会,纪念加西亚·洛尔卡抵达首都一百周年

武田绫乃

阿兰-法比安·德龙 阿兰·德龙

《出自贵族的后代》

高银

西书小瞰(2)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中人生》(Eric Hobsbawm: A Lifein History),理查德·埃文斯

(Richard J. Evans)著,利特尔

布朗公司,2月7日,800页

剑桥大学史学教授埃文

斯爵士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霍布斯

鲍 姆(1917-2012)所 写 的 八

百页大传,不仅记录作为历史

学家的霍翁,也讲述他作为历

史目击者、纵贯二十世纪的漫

长的一生,是为史中人生。

《斯大林的文牍:文学、雄心和生存:米哈伊尔·肖洛霍夫传》

(Stalin's Scribe: Literature,Ambition, and Survival: TheLife of Mikhail Sholokhov),布

赖恩·伯克(Brian Boeck)著,

飞马书局,2月5日,400页

肖洛霍夫年仅二十岁便

不可思议地投入宏篇巨著《静

静的顿河》的写作,最终以此

赢得斯大林的青睐和诺贝尔

文学奖。哈佛大学俄国史博

士伯克考察新近开放的苏联

档案,写成这部丰富而翔实的

肖洛霍夫传。

《所多玛:梵蒂冈核心调查》(Sodoma, enquête au coeurdu Vatican),弗雷德里克·马特

尔(Frédéric Martel)著,罗贝尔·拉丰出版社,2月21日,638页

在二十个国家同时出版

的新书。五十一岁的法国名

记者马特尔用四年时间调查

三十个国家的一千余人后指

出,教士的独身生活、对性侵

案的保密文化、本笃十六世的

辞职、针对方济各的反叛,这

一切都出于一个长期不可言

说的秘密:这是世界上最大的

同性恋社区,当代的所多玛。

《恶:人类黑暗面背后的科学》(Evil: The Science BehindHumanity's Dark Side),朱莉

娅·肖(Julia Shaw)著,艾布拉姆

斯出版社,2月26日,320页

流行文化为什么对连环

杀手趋之若鹜?人类为什么

迷恋恶行?年经的加拿大心

理学家肖博士(题图)指出,恶

总是相对的,其根源在于我们

独特的文化。一本综合了恶

的神经化学、杀戮欲心理学和

办公室非礼社会学的专著。

(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