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多点时间与学生相处 - img1.xinmin.cnimg1.xinmin.cn/xmwb/2020-01-11/160111.pdf ·...

1
1930 1931 1 1 1930 12 31 1 1 1 4 1 15 1912 1 1 1931 2 18 500 150 6 25 6 5 3 3 28 8 8 16 341960 VEGF VEGF 5 1 5 10 1 1 10 2 3 1 100% 5 5

Transcript of 让教师多点时间与学生相处 - img1.xinmin.cnimg1.xinmin.cn/xmwb/2020-01-11/160111.pdf ·...

Page 1: 让教师多点时间与学生相处 - img1.xinmin.cnimg1.xinmin.cn/xmwb/2020-01-11/160111.pdf · 那是在1930 年底,突然从南京传来一纸命令:废 除旧历春节,并从1931

七夕会

美 食

新民网:www.xinmin.cn 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 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

162020 年 1月 11日 星期六 本版编辑∶龚建星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让教师多点时间与学生相处殷 骏

参加一友人儿子婚礼,受邀担任证婚人,在诚挚祝福新人之余也顺便了解了新郎的情况。小青年现为某小学的数学教师,年轻有为,业务上进步很快,目前已担任班主任,且进入了所在学校的骨干教师序列。不仅如此,他在上级领导、校外专家及外宾来访时都担任示范演示课程教师。新郎坦言,在取得如此多成

绩的同时,压力也很大。压力之大主要在于升职称。据说现在中小学的职称晋升评定大学化,甚至比大学升职称的评价体系还要严格,高校教师晋升职称,全国通行的做法是以期刊论文和科研项目作为评价重点,教学方面的要求主要是以负面清单衡量,即只要没有教学事故或只要教学水平不低于一定标准则这一项即基本达标。而中小学职称晋升考试更重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一般的

做法是考试前一天出题,当晚准备,次日现场讲课。这种考试方式对于申报上一级职称的教师而言要求是不低的,在拿到试题当晚,往往需要申报教师本人及同事们集体备课,从教学内容的确定,到教案的优化,板书和教具的删选、制作,到授课时的用语、表情,直至时间、节奏的把控,只有务求面面俱到,才能确保成功晋升职称。除了晋升职称外,日益增加

的各种案例、论文评奖和竞赛也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而这也与职称晋升是挂钩的。新郎上述领域的能力和积极性都很高,所以平时工作繁忙,下班后除了批改作业和日常备课外的几乎全部课余时间都花在了撰写论文、案

例和竞赛磨课上了。交流至此,恍惚之间勾起我

的悠悠往事。我小学时的第一位班主任是

位和蔼的女性,语文教师。上课时她虽然没有那么多鲜艳、多彩的

教具,但仅凭一支粉笔即可写尽古今中外、山

川湖海、风土人情。更令人难忘的是,当时我父母双职工,有时加班至很晚,老人也不在一起住,不能及时来接我。每遇此种情况,班主任都会主动招呼我和她一起下班,到她家里去等我父母下班。到家之后,我就和她的家人一起吃饭。后来我才得知,班主任多年来一贯如此,只要班上学生有需要,她会毫不犹豫地把孩子带到家中照顾,学生在她家过夜的例子也

并非鲜见。下班后的班主任,除了批改作业、备课和定期家访外,就是频繁地与班上的孩子及孩子家长沟通、谈心,教师与学生及家长的关系之融洽,不亚于家人。日复一日的相处之下,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建立起来的感情远超师生关系。在当时,如我班主任那般的

教师绝不是孤例,而是普遍存在的。而那时的年轻教师甚至实习教师也都是如此,会花费大量闲暇时间与学生相处。我说到这里,新郎半吐槽地

打断我说,他学校里一年级的学生到了教师节会精心制作卡片、模型等小礼物送给老师,但到了二年级以后就已经很少这样了。

但愿过去的那种师生情谊,在现在得到复制,遍地开花。

废除春节的一场闹剧

葛昆元

眼下又到了喜迎春节的时刻,忽然想起了八十九年前,南京当局下令废除春节的那场闹剧。那是在 1930年底,突然从南京传来一纸命令:废

除旧历春节,并从 1931年起以公历 1月 1日即元旦为新年正日。而除夕则是 1930年的 12月 31日。1月 1

日至 1月 4日为新年假,1月 15日为元宵节。理由是:1912年已颁令废除旧历,以公历为国历。

为了认真推行国历,必须废除春节!命令一下,各地倒也是“雷厉风行”,立刻成立所谓

的“推行国历新年筹委会”,安排国历新年礼仪。上海更是跑在前面:规定 1月 1日元旦这天必须行“新年礼”,全家必须向孙中山先生像,以及祖先像鞠躬等。同时还严格规定,“各机关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为全民倡”,“过一个革命化新年”,如有违犯将予处罚。此外,还特地请来革命元老、学界耆宿蔡元培先生作了“国历远胜阴历,各界应切实奉行”的演讲,以壮声势。但是这些官员没有想到,几千年来,

我国老百姓早已形成了在春节全家团圆、祭拜祖先、尽享天伦的传统习俗。这种传统文化早已深深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岂是一纸命令就能废除得了的?所以,对于当局的命令,老百姓自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到了旧历春节时,各家仍旧偷偷过年,买年货,穿新衣,吃汤圆;大年夜那天上海的鞋帽店依然是人头攒动,买鞋子买帽子的人拥挤不堪,直到半夜才关上门,因为上海历来有新年戴新帽穿新鞋的习俗。这年年初二(1931年 2月 18

日)《民国日报》在题为《昨天》的社论里,在写到旧历正月初一的上海街头依然是“锣鼓声、爆竹声,又到处显露着度岁的色彩了”,“一些私立学校依然放假数天”,“内地的学校更视国府明文为废纸”等事实之后,尖锐地指出:“废历系社会实际生活所形成,想用命令和宣传力量,去革除废历,实系违背事实之奢望,决无立即实施之理。”并说这样做“实系最大的错误”。这篇社论应当是言之有理、切中要害的。果然,南京

当局这道“乱作为”的命令,在两年后就没有人或机构去执行了,老百姓又公开过起了旧历新年。而这场废除春节的全过程,就像是一场闹剧,起始时如雷霆万钧,轰轰烈烈,可是到临了也只是轻烟一缕,了无痕迹。

在沙县吃沙县小吃童孟侯

大多数人都吃过沙县小吃(上海少说也有 500家店),但是我们未必在福建的沙县吃过正宗的沙县小吃。

金秋十月,我和朋友来到福建沙县的沙县小吃城。这是个规模极其宏大的城,层层叠叠,城内的小吃店竟然有几十家。走进城楼的门洞,我们便在道旁一家小吃店落座。

沙县朋友小何告诉我:沙县小吃有 150多种,您可以随便挑选几样吃,不可能都品尝。我点点头,满有把握地点道:“我要一个养颜乌鸡炖汤,还要两笼柳叶蒸饺,再来一碗炸酱面⋯⋯”

小何立刻打断道:“没有没有,你点的这些沙县小吃里都

没有!”我诧异:“怎

么会没有?我在上海的沙县小吃店里吃了起码有三五年了,它们是沙县的特色嘛!”小何摇头:“沙县小吃有瓦罐汤,有芋饺,有拌面和线面,就是没有你点的什么‘柳叶蒸饺’‘乌鸡炖汤’,更没有北方的炸酱面。”我一脸茫然:这就奇了怪了,没有?小何说:“沙县小吃用蒸、煮、炸、烤、腌等烹饪方法,还是我帮你点吧,都灰(非)常好吃,扁肉、烧麦、喜粿⋯⋯”

我暗暗思忖:哦,这种“异地发挥”的现象其实在我国并不罕见,很多城市推出“上海小吃”烤肉肠。而事实是上海人不吃什么烤肉肠,它也不是上海的“名小吃”;很多城市在做“老香港蛋糕”,其实,无论老香港新香港都不做那种非常大非常

粗糙的蛋糕⋯⋯沙县小吃到了上海,也许“与时俱进”了,或者说“变种”了。上海早就有锅贴和水饺,沙县人便“创造”了一种新沙县小吃,叫做柳叶蒸饺;上海早就有油豆腐粉丝汤和番茄蛋汤,沙县人就“创造”了乌

鸡炖汤,那汤 6块钱一罐,实在是便宜,深受食客喜欢。

沙县有很多民间传说的。据说很古的时候沙县闹了一场水灾,大部分人被淹死了,沙县一派荒凉。皇帝惊闻此事,就让年满 25岁的宫女都“下放”到沙县。从此,荒芜的沙县慢慢人

丁兴旺。除此之外,宫女们还带来了两个好处:她们在皇宫里见过和制作过几百种小吃小点,于是不知不觉把宫中小吃移到了沙县;还有,宫女当然比一般农妇长得美,她们的下一代自然也漂亮,尤其是姑娘。所

以当地列了一个排行榜:“一沙(沙县)、二尤(尤溪)、三清流(清流县)”,就是说沙县人比其他县的人都漂亮英俊。我问小何:“你们沙县的沙

县小吃真便宜啊?扁肉只有 6

元,烧麦只有 5块,春卷只有 3

块,香酥芋饼也只有 3元。”小何笑了:“没错,它们到了上海,价格就要翻一倍啦。”

我指着小吃城的周围:“我说一句话你不要生气,沙县小

吃城看起来有些冷落,十家饭店八家空。”小何回答:“沙县总共 28万人,但是在全国开了 8万家小吃店,那就是走了8万人,如果妻子一起去的话,就是走了 16万人,怎么不冷落呢?人口还剩一半都不到。等我结了婚,也要跟着丈夫到外地开沙县小吃店去,也要装修朴素,也要价格低廉!”沙县付出的这个代价是巨大

的,用自己的冷落换取全国小吃界的热闹;沙县付出的这个代价也是辉煌的,如今,沙县小吃已经被网友称为“中国第九大菜系”!从沙县回到上海,查一查资

料,原来沙县的各姓居民,绝大多数是河南、河北、山西、安徽人的后裔,他们要外出打工和当老板,也许是寻根,是乡愁呢。

盼君如期至

陈钰鹏

不管寒来暑往,我们看见城市的树干(齐眼处以下部分)都是白色的,尤其是行道树的树干,通常是人工用石灰水刷上去的。如果树木长在苗圃里,那么树与树隔得很近,这些树互相用树冠遮蔽树干;但若有一棵树需被移种,如作为行道树被种到人行道上,从此,这棵树便孤零零地竖立在那里。夏天,在灼热的阳光照射下,树皮上会出现“晒斑”。特别是年轻的山毛榉之类树木,它们的树皮嫩薄,需要人类为它们涂上薄薄的石灰水层。行道树被林木生态学家称为“人类

的绿色陪伴者”,在寒冬的夜里,白天树干南边所受的强烈阳光照射和夜间低温之间的温差是对树干的一种严峻考验,而通过涂层一面的反射,树皮的灼热程度已不再那么严重,所以形成“应力裂纹”的可能性就减少,从而增强了树木受害虫侵害的抵抗力。除此以外,行道树涂白色还有一种很实用的作用:

白色在夜间能反射汽车发出的光,为开车者提供一种可见的道路界限。对果农而言,日子久了,石灰受到冲刷后掉落而成为土壤的肥料,所以时而能见果农们提了石灰水桶和刷子在果园里作业。

告别了炎夏,秋冬来临,树木不会“冬眠”,阔叶树有一种对付寒冷的保护机制———凋叶,没有了树叶,树就从土壤中少用水,冬天的土壤,有可能在什么地方会冻住,树木不但知道节约用水,而掉下的树叶正好为“根盘”提供了温暖的保护层,看来,是否有必要那么卖力地扫落叶,还有待讨论讨论。

为了能在来年春天重新发芽,阔叶树需要从树干中获取植汁(树液)———一种水溶液,含有植物的许多活细胞,如果天很冷,树液会冻结,细胞会破裂而死亡;为此,树木在进化过程中发展了一种手段,它会把细胞中的淀粉变成一种糖和酒精的混合物,就像汽车冷却器中的防冻剂,使细胞里的液体不会冻结(从零下 3℃至 4℃便开始这一过程)。如果天气变热了,则从糖溶液重新变成淀粉。另外还有一层叫茎皮的保护层,它像大衣一样包

在树干外面,茎皮有许多气泡,起一种绝热作用,树越老,茎皮越厚,更能抗冻;嫩枝和新梢受冻相应多些。除了落叶松是个例外,针叶树秋天不凋针叶,针叶

的孔被埋在受保护的生长层之下,此外又因表面积小,针叶能更好地抵御寒冷和冰冻。

不管怎样,冬天以后是春天,人们盼望着大地回春,如期重见嫩枝新芽。

青藤宿墨冯寿侃

很多人都知道,明代大画家徐青藤善用宿墨,那么青藤所用之墨是多久的宿墨呢?今人韩秋岩与石鲁在 1960 年代对青藤用墨作了试验,他们用一天至七天的宿墨进行了笔墨比较,试验结果:一天至两天之墨效果未达,四天以上之墨则太过,而三天的宿墨与青藤写意花卉最为相近,故两人认为,青藤最喜用的是三天之宿墨。

铁 链魏鸣放

下垂了,黑的铁链,江边的栏杆。江中的水,很黄很大。提起,沉重了一江的

水。摇动,摇不响两岸的阔。一条铁链,古往今来,

压住了多少巨船和大象、猛兽⋯⋯今天,你只是一条警

戒的黄线。似拦,非拦。江岸很近,天地很远。一个人,在有着铁链

的江边,乱了头发。有风,无风。

———中医与肿瘤(五十六)

张建明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十八)

前面用了较多篇幅从九个方面论证了癌症患者在获得临床痊愈后仍需长期维持治疗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今天开始我就临床上如何实施以及相关的几个比较重要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肤浅体会。由于长期维持疗法目前在学界尚未形成共识,所以原则上对此还应审慎对待。对我的陋识与实践,仅仅视为学术性思考与实验性治疗应该更为妥适一些,不宜盲目袭用。大多数获得临床痊愈

的早癌患者的体质状况在渡过了治疗期后一般都能良好恢复,加上长期维持治疗时所用化疗药物间隔时间的明显延长以及次数的显著减少,而中药则更不会有明显的副作用,所以在药物的耐受性方面不会存在大的困难。

关于中西药物的选择。先看看两者的长短:西药的毒副作用大,容易产生耐药,但作用强,使用方便。而中药在临床上除了较少使用的剧毒品种外,常用的以植物为主的抗癌品种在总体上没有明显的

毒副作用。少数药物虽有毒性,但经过煎煮后使用的安全性依然可靠。缺点在于作用弱,需要长期服用,再就是药苦难喝,长期坚持比较困难。鉴于两者各有长短,所以以结合应用为好。对于具体癌种在中西药物选用上的主要原则是:一些恶性程度低和病理分期早的癌种,以及一些对现有化疗药物不(够)敏感,或者不能耐受者,则都以中药为主。除此以外的则以中西药结合为宜。今天先谈西药应用方

面的浅见。靶向和内分泌疗法也是维持治疗的内容,现已普遍应用了,按常法用之即可。长期维持治疗的核心目的是保持对肿瘤细胞的持续干预,所以凡是有利于抑制清除残存肿瘤细胞的一切适宜手段都在可用之列。长期维持治疗所要针对的不只是原发部位治疗后残存于局部的肿瘤细胞,更包括已经游离原发部位而播散全身的肿瘤细胞或微转移灶。现在西医用作短期维

持治疗的方式以药物为主,在这些性能各异的药物中,愚见还是以化疗药

物的效果为好。因为靶向药物所针对的是已经发生突变的基因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对突变基因或 VEGF的抑制来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内分泌疗法所针对的是产生激素的相关靶器官。两者

的作用靶点及其原理尽管不同,但有一点则相同:都只针对癌症复杂病理中的某一环节,因

而难以发挥全身性的作用。而新免疫方法虽然能够作用于全身,但存在着适用人群明显有限以及重大风险一旦发生就难逆转的最大缺点。所以从疗法适用的广谱性、药物作用的范围、效能强度以及风险大小这四个要求加以综合衡量,相对良好的还是化疗药物,因而它应是长期维持治疗中的基石药物。

我认为凡是适宜化疗者,都可以单用或再结合其他疗法同时应用。我在临床上建议病家使用比较多的方法是化疗联合内分泌疗法。至于药物与剂量的选制,因为我对西医知识太外行,不能给出具体意见,只能依据自己长期临床中的经验而十分浅陋地提出一个原则性的参考方案:恶性高的癌种,5年内每隔半年做 1 次;5 年后至 10 年内每隔 1 年做1 次;10 年后每隔 2 至 3

年做 1次,直至终身。恶性程度低的癌种,其治疗的间隔时间与次数跟前者相同,但每个年限中的治疗间隔时间延长二分之一。

这里我想就原位癌多说几句。所谓原位癌指的

只是癌症部位的浅表,它虽然短期内不具有其他癌症浸润或转移的趋势,但依然具备癌症及其形成的本质属性,即环境暴露与基因易感。所以手术解决的依然只是上述因素所致的结果,而并非这些因素本身。而只要这些因素在术后依然存在,那么未来的复发概率与其他癌种一样同样存在,两者的区别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现在公认的此癌的痊愈率是“几乎”的100%,但所限的时间也只是 5年,那么更久呢?所以为了更长期的安全起见,也应长期防范。之所以我对此癌也作如此强调,是因为其他早癌临愈后本可以显著超过 5年生存率的

可能与机会,却被医患的轻视大意而至憾地丧失了。特以警示。早癌患者经过治疗获

益后,肿瘤负荷已有了明显减少。如果再经辅助治疗,那么残存的肿瘤细胞就会更加减少,长期治疗所需的剂量与化疗的间隔时间也能明显减少与延长,这样也就较好地兼顾到了药物副作用与治疗费用所存在的问题。(待续)

一串红 (钢笔画) 陆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