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业4.0的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sky.nanning.gov.cn/cxxsqk/qkml/P020191024634612407405.pdf ·...

download 面向工业4.0的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sky.nanning.gov.cn/cxxsqk/qkml/P020191024634612407405.pdf · 级,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各国工业4.0战略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在传统产

If you can't read please download the document

Transcript of 面向工业4.0的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sky.nanning.gov.cn/cxxsqk/qkml/P020191024634612407405.pdf ·...

  • 面向工业4.0的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

    ■ 王 勤

    [摘 要]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相继制定工业 4.0战略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各国工业 4.0战略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在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国与东盟可以逐步实施工业4.0的战略对接,推进产业互补、科技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

    [关键词]工业4.0;中国—东盟;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 F423.1;F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9)05-0017-08

    [收稿日期] 2019-06-24[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南亚地区发展格局与趋势及其‘一带一

    路’的战略选择”(16JJD790030)、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一带一路’与东盟共同体的战略对接研究”(18JF0989)

    [作者简介] 王勤,厦门大学东盟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福建厦门,361005)。

    伴随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的迅速崛起,

    该区域已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和全球

    价值链的关键节点。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

    相继制定工业 4.0战略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

    机遇与挑战。在各国工业 4.0战略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在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具

    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工业4.0战略

    当今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方兴未

    艾,它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计算

    机及信息技术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工业

    4.0”是指以智能制造为主导,以互联技术为驱动的工业转型与升级。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对

    传统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

    2019年第5期 ·· 17

  • 2019年第5期(第13卷 总第83期)

    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也将面临重组。近年

    来,中国和东盟国家纷纷制定工业 4.0战略与政策,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加

    快迈向工业4.0时代。2015年 5月,中国政府推出了《中国制造

    2025》,作为未来 10年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

    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

    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

    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

    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十大重点

    领域,促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提升制造业国际

    化发展水平的目标方针。到 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到 202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

    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

    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到

    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

    年时,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

    前列①。

    在东盟国家中,新加坡是最早关注工业

    4.0的。早在 2006年 6月,新加坡就推出了“智慧国 2015”(IN2015)计划,确定了 4项关键战略和 9个部门的行业转型,实现关键经济领域、政府和社会的转型。2014年 6月,在此基础上,新加坡政府又公布了“智慧国家 2025”

    (Smart Nation 2025)计划,力争建成世界上首个智慧国家。2016年 3月,为应对工业 4.0,新加 坡 政 府 推 出 了 产 业 转 型 计 划(IndustryTransformation Programme),为 23个工商领域制定转型蓝图,以提高企业生产力、投资技能、

    推动创新和走向国际化为目标。这 23个具体行业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其中制造业中包括

    能源化工、精密工程、海事工程、航空业、电子

    业等②。为此,政府专门成立未来经济署来负

    责产业转型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先后出台所

    有产业转型蓝图。同时,新加坡政府将资助

    300个来自各领域的中小企业和跨国公司,利用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所开发的新加坡工业智

    能指数进行评估,协助它们加速向工业 4.0转型③。

    2016年,泰国提出“泰国 4.0”战略,旨在通过创新和应用新技术来推进国内产业结构的

    转型与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在“泰国 4.0”战略下,泰国确定了十大目标产业部门作为未

    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包括新一代汽车制造、

    智能电子、高端旅游与医疗旅游、农业和生物

    技术、食品深加工、工业机器人、航空和物流、

    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数字经济、医疗中心,到

    2020年,预计这些产业部门的投资总额将达5500亿泰铢。同时,政府推出了东部经济走廊(EEC)、南部经济走廊(SEC)建设计划,并将其作为“泰国 4.0”的战略性项目。东部经济走廊横跨北柳、春武里和罗勇三府,定位为高科技

    ① 参见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 2025》的通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站,2015年 5月 19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②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Programme of Singapore,https://www.mti.gov.sg/ITMs/Overview。③ 300 funded assessments of the Singapore Smart Industry Readiness Index to help companies adoptIndustry4.0,https://www.edb.gov.sg/en/news-and-resources/news/readiness-to-help-companies-adopt-industry4.html。

    ·· 18

  • 产业集群区,5年内规划 15个重大项目,投资1.5万亿泰铢①;南部经济走廊涵盖春蓬府、拉廊府、素叻他尼府和洛坤府,建成通往南亚的

    门户,4年内规划 116个项目,投资 1067.9亿泰铢。

    2018年 4月,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发布了印度尼西亚第四次工业革命路线图,将优先重

    点发展五大产业数字建设,使之成为制造业发

    展牵引者,该五大产业分别是电子、汽车、食品

    和饮料、纺织服装、石化工业。政府预计,第四

    次工业革命将使 2018—2030年印度尼西亚GDP的年增长率从目前的 5%升至 6%~7%,制造业对 GDP的贡献率将达到 21%~26%,提供700万至 1900万人的就业机会②。为此,印度尼西亚政府制定了实施第四次工业革命路线

    图的 10项优先步骤,包括改善物流供应、重新设计工业区、提高工业生产能力、发挥中小微

    企业的作用、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引进外资

    和转让技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建设创新发

    展生态系统、提供技术投资和转让的奖励措施

    及统一规则和政策等。

    2017年 10月,马来西亚在 2018年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将工业 4.0纳入马来西亚经济转型计划。2018年 10月,马来西亚新政府正式启动国家工业 4.0政策,推出了以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机器人、3D打印、知识工作自动化、工业网络安全、虚拟现实和人工

    智能为支柱的工业 4.0蓝图(Industry 4WRD),其四大目标是提高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强

    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制造业的创

    新能力,增加制造业高技能就业比重③。目前,

    马来西亚工业 4.0重点发展的部门仍在拟订中。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指出,马来西亚

    实施工业 4.0政策,到 2025年将马来西亚建成高科技产业国,并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 30名国家之列。在 2019年财政预算中,政府提出鼓励和扶持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电子商务、

    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五大数字经济的关键领

    域,到 2020年数字经济占 GDP的比重升至20%。

    面对全球工业 4.0的浪潮,越南政府部门正在起草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决议草案,制

    定科技计划总体框架,服务于第四次工业革命

    关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人工智能、物联网、

    大数据等技术④。2018年 8月,越南政府公布了 2018—2025年越南发展可持续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以及 2030年发展方向,以智慧城市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工业 4.0战略。该总体规划旨在发挥城市潜在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人力

    资源和自然资源等,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提升

    生活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根据规划,到 2020年,建立智慧城市的法律政策框架、数据基础

    设施和国家城市数据库;到 2025年,推进智慧城市的试点,建立智慧城市的国家级优先标

    ① Ministry of Industry : 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 Development project, http://www. industry. go. th /industry_award/wp-content/uploads/2017/02/EEC-pack-for-BOI-fair_Rev4.3.pdf。②《工业4.0路线图至关重要》,载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2018年4月5日。③ 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Malaysia Industry 4WRD.http://www.miti.gov.my/ index.php/pages/view/industry4WRD?mid=559#tab_547_1919。④《越南数字经济发展情景即将出炉》,载越南通讯社网站,2018年 10月 7日,https://zh.vietnamplus.vn/%E8%B6%8A% E5%8D% 97%E6%95%B0%E5%AD% 97%E7%BB% 8F% E6%B5%8E% E5%8F% 91%E5%B1%95%E6%83%85%E6%99%AF%E5%8D%B3%E5%B0%86%E5%87%BA%E7%82%89/86750.vnp。

    面向工业4.0的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 | 王 勤

    ·· 19

  • 2019年第5期(第13卷 总第83期)

    准;到 2030年,在河内、胡志明市、岘港和芹苴建成智慧城市网络中心,并将有效经验推广到

    其他行业和领域。

    二、东盟国家实施工业4.0的政策措施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东盟国家推

    出了工业 4.0的战略与措施,各国明确提出工业 4.0的具体目标,确定振兴制造业的重点领域,提出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工业 4.0项目,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重组与调整,打造工业 4.0的区域合作平台,以加快迈进工业4.0时代。

    (一)各国明确提出“工业4.0”的具体目标,

    并将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规划

    印度尼西亚工业 4.0路线图的发展目标是,2018—2030年期间,印度尼西亚GDP年均增速保持在 6%~7%,制造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 21%~26%,到 2030年跻身世界十大经济体的行列;提升出口竞争力,2030年净出口额较 2016年增长 13倍,占GDP比重达 10%;2030年劳动生产率较 2016年提高 1倍,生产成本降低 50%;2030年研发支出(R&D)占 GDP的比重达到 2%①。与以往政府提出的十大核心产业集群(2005—2009年)、六大经济走廊(2010—2014年)规划相比,印度尼西亚“工业 4.0”路线图更聚焦创新驱动和塑造竞争优势。

    2017年,马来西亚将工业 4.0纳入十年经济转型计划中。马来西亚的工业 4.0蓝图订立的四大目标:第一,提升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

    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从现有的 106647林吉特增

    加 30%;第二,制造业对GDP贡献的绝对值从目前的 2540亿林吉特增至 3920亿林吉特;第三,增强创新能力,到 2025年马来西亚在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的世界排名从目前的第 35位升至第 30位;第四,提高制造业高技能就业比重,该比重从目前的18%升至35%②。

    长期以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直是新加

    坡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010年,新加坡国家经济战略委员会提出了七大经济战略,其

    中包括保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制造业占

    GDP比重维持在 20%~25%③。2013年,政府推出“制造业的未来”五年计划,促进机器人、3D打印,航天科技、制造业数据分析等新兴行业

    发展。2016年 3月,新加坡推出了产业转型计划,为国内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规划蓝图。

    2017年2月,新加坡未来经济委员会提出10年经济发展策略,落实产业转型计划成为重要的

    策略之一。

    自 2016年泰国提出“泰国 4.0”后,巴育政府逐渐将其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作为泰

    国面向新工业革命的主要国策之一。“泰国

    4.0”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创新驱动和新技术运用推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提升国际

    竞争力,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随之,泰国国

    家投资政策将向核心技术、数字人才、基础设

    施、企业创新和目标产业倾斜,推动五大传统

    优势产业转型和五大未来新兴产业发展,优先

    推动东部经济走廊(EEC)和南部经济走廊

    ① 参见《工业4.0路线图至关重要》,载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2018年4月5日。② 参见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Malaysia Industry 4WRD,http://www.miti.gov.my/index.php/pages/view/industry4WRD?mid=559#tab_547_1919。③ 参 见 Economic Strategies Committeeof Singapore. Report of the Economic Strategies Committee:HighSkilled People,Innovative Economy,Distinctive Global City. 2010。

    ·· 20

  • (SEC)建设。(二)确定工业4.0的制造业发展重点,促进

    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

    东盟国家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

    和市场需求,确定了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

    4.0的重点发展行业,旨在重振制造业,促进传统产业部门的转型,推进新兴产业部门的发

    展。印度尼西亚的工业 4.0路线图确定了优先发展电子、汽车、食品和饮料、纺织服装、石化

    工业等五大产业数字建设,使之成为制造业发

    展牵引者。虽然马来西亚工业 4.0的重点发展部门仍在拟订中,但政府提出将选择第十一个

    马来西亚五年计划所确定的电子电气、机械设

    备、化工、航空航天和医疗器械等高增长的潜

    力行业。新加坡产业转型计划确定的制造业

    重点行业为能源化工、精密工程、海事工程、航

    空业、电子业等。泰国确定的“泰国 4.0”十大目标产业部门中半数为制造业部门,其中包括

    新一代汽车制造、智能电子、食品深加工、工业

    机器人、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等。

    为了落实工业 4.0路线图,印度尼西亚政府加大了对工业 4.0的投入,2020年前相关的财政预算已达 5.31万亿印度尼西亚盾。印度尼西亚工业部提出了本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将

    于 2020年大量投入生产的计划,到 2025年电动汽车产量达到 2200辆,实施饮料和食品工业的互联网与生产线相结合、改变原材料的流

    程、上下游工业合并成综合性企业等措施,为

    提高纺织业竞争力提出加强对该行业的人力

    资源培训、技术升级和数字技术支持①。2017年,马来西亚提出鼓励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部

    门向工业 4.0转型,为此政府拨款 2.45亿林吉特,并推出 3项税务奖励措施。在 2019年的财政预算中,政府将通过商业融资担保有限公

    司拨款 20亿林吉特激励企业投入自动化和现代化,2.1亿林吉特资助企业完成工业 4.0的转型升级,10亿林吉特用于国家光纤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泰国修订了投资法,根据投资

    项目科技含量给予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例

    如,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先进材料技术和数

    字信息技术企业等可免除 13年的企业所得税,一些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业最高可获 15年的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②。2017年 3月,泰国政府启动了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商的电动

    汽车促销特权计划,政府提供 5~8年的免税期和进口免税优惠,其目标是成为未来全球电动

    汽车的枢纽。

    (三)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工业4.0项目,应对

    全球价值链的重组与调整

    在工业 4.0的背景下,以智能制造、互联技术等为基础的新工业革命将引发全球价值链

    的重构,现有的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价值链将

    发生新的格局性变化。当前,全球价值链和生

    产网络面临着重组与调整,美国、日本试图促

    使制造业的回流,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

    深度融合,以重振国内制造业,强化其全球价

    值链的主导权。东盟国家纷纷借助全球价值

    链重组与调整的时机,消除货物和服务流通障

    碍,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吸引跨国

    公司的工业 4.0项目。一些后起的东盟国家利用比较成本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在当地投资设

    厂,承接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工序的转移,

    ① 参见《印尼开始落实工业4.0路线图》,载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2018年10月5日。② 参见 BOI. Investment Promotion Measures in the 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EEC),http://www.boi.go.th/newboi/upload/content/No.%204_2560_BOI%20Announcement_V03_PK_edited_23329_5a583f302f1e1.pdf。

    面向工业4.0的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 | 王 勤

    ·· 21

  • 2019年第5期(第13卷 总第83期)

    培育国内辅助工业的发展,力争成为跨国公司

    的区域零部件供应商和组装厂。

    近年来,东盟国家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投资

    工业 4.0项目,应对全球价值链的重组与调整。2018年 5月,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在马来西亚建成了具备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第二晶圆厂。

    该厂兼具生产和研发功能,产品专注于汽车电

    子,它配备智能货架,自动跟踪晶圆的存储和

    检索,实现机器自动优化,是马来西亚工业 4.0的典型项目。2017年 3月,泰国政府启动了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商的电动汽车促销特权计

    划,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和铃木等 8家日本汽车制造商申请加入了混合电动汽车项目,

    德国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计划加入充电式电动汽车和电池电动汽车计划。同

    时,东盟国家已经成功吸引了阿里巴巴、腾讯、

    京东、亚马逊等世界知名电商企业落户。2017年 11月,阿里巴巴集团世界电子贸易平台的首个海外项目在马来西亚启动,并参与了马来

    西亚的电子自由贸易区(DFTZ)的建设。2018年 3月和 4月,阿里巴巴集团先后在印度尼西亚设立首个数据中心,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新

    建大型智慧物流中心。2018年 9月,京东集团在泰国的线上零售平台正式运营。2019年 1月,越南工贸部公布了越南与亚马逊全球开店

    项目(Amazon Global Selling)合作的计划,该项目旨在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亚马逊网络塑造

    自己的品牌①。

    (四)打造工业4.0的区域合作平台,构建

    东盟智慧城市网络

    随着 2015年底东盟共同体正式建成,东盟推出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共同行动计划,

    提出构建一个无缝、全面连通和整合的东盟,

    并将可持续基础设施、数字创新、无缝物流,卓

    越监管和人口流动作为五大优先的战略领域。

    其中,为实现数字创新提出了四项举措:一是

    加强中小微型企业(MSMEs)技术平台;二是制定东盟数字金融包容性框架;三是构建东盟开

    放数据网络;四是建立东盟数字数据治理

    框架②。

    2018年 11月,东盟国家签署《东盟电子商务协议》,旨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便利化,

    为电子商务应用创造互信环境,进一步促进电

    子商务应用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深化区域合

    作。由此,东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签署电子商

    务协议的地区。目前,东盟是世界上互联网市

    场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现拥有 3.3亿名互联网用户。至 2025年,东盟互联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 2000亿美元,其中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880亿美元。

    2018年 11月,第 32届东盟领导人会议通过了东盟智慧城市网络(ASEAN Smart CitiesNetwork,ASCN)倡议,旨在打造区域智慧城市生态体系,确保各自的全国系统能够兼容和提

    供综合服务,将这些城市发展成互联互通的枢

    纽,充分发挥东盟城市的经济潜力,进而为东

    ① 参见《越南工贸部公布与亚马逊合作的计划》,载越南通讯社网站,2019年 1月 16日,https://zh.vietnamplus.vn/% E8%B6%8A% E5%8D% 97%E5%B7%A5%E8%B4%B8%E9%83%A8%E5%85%AC% E5%B8%83%E4%B8%8E% E4%BA% 9A% E9%A9%AC% E9%80%8A% E5%90%88%E4%BD% 9C% E7%9A% 84%E8%AE%A1%E5%88%92/90948.vnp。② ASEAN Secretariat(2016). Master Plan on ASEAN Connectivity 2025. Jakarta:TheASEAN Secretariat.pp18-19。

    ·· 22

  • 盟及其成员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①。目前,

    参与东盟智慧城市网络的共有 26个城市,其中马来西亚 4个,老挝 2个,新加坡和文莱各 1个,其余 6个东盟成员国各有 3个。这些城市分别为新山、亚庇、吉隆坡、古晋、琅勃拉邦、万

    象、新加坡市、斯里巴加湾、马尼拉、宿务、达

    沃、曼谷、春武里府、普吉、外南梦、雅加达、望

    加锡、马德望、金边、暹粒、曼德勒、内比都、仰

    光、河内、胡志明市和岘港。

    三、工业4.0时代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

    对策建议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国和东

    盟积极制定和实施“工业 4.0”战略,以加快迈向工业 4.0时代。在各国工业 4.0战略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可以逐步实施工业 4.0的战略对接,推进产业互补、科技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

    的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

    第一,实施中国与东盟工业 4.0的战略对接,推进区域产业转型与升级。为应对第四次

    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国和东盟国家均相继制定

    了工业 4.0的战略与政策,有些国家还确定了实施工业 4.0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从各国的工业 4.0战略和政策来看,中国和东盟国家工业4.0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基本相近,选择重点的战略性产业部分相似,它为区域产能合作创造

    了新的产业空间。因此,中国与东盟国家可以

    根据各自的国情特点和产业状况,探讨各国工

    业 4.0的战略对接,依据区域和国家实际需求,务实和有效地推进多边或双边的产能合作。

    第二,选择工业 4.0的重点合作领域,增强产能合作的实效。在现有的合作基础上,按照

    “东盟所需、中国所长”的原则,推进传统产业

    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互补和合

    作共赢。积极利用智能化、物联网、大数据等

    新技术,推动双方传统产业的结构转型和技术

    升级;加大在现代化通信、智能制造、新能源、

    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能合作领域的对

    接,构建新兴产业发展的共享平台;推进有市

    场前景、资源因素支撑、基础设施保障和产业

    体系配套的重点项目,打造区域产能合作的示

    范效应。

    第三,推进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为

    工业 4.0战略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在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各国的

    国家联合实验室建设全面启动,中国科技部已

    分别与合作国科技主管部门共同在合作国建

    立了 8个联合实验室及研究中心,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高温气冷堆联合实验室、中国―印

    度尼西亚港口建设与灾害防治联合研究中心、

    中国―印度尼西亚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国―

    泰国铁路系统联合研究中心、中国―柬埔寨食

    品工业联合实验室、中国―马来西亚清真食品

    国家联合实验室、中国―老挝新能源与可再生

    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国―缅甸雷达与卫星通信

    国家联合实验室。中国和东盟国家可依托这

    些联合实验室,建立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开展高水平联合研究,进行科研人才的交流与

    培养,搭建相关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平台,

    为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合作提供技术

    条件。

    第四,促进中国与东盟智慧城市建设的合

    作,探讨区域智慧城市合作的路径。早在2006年,新加坡就推出了“智慧国2015”计划。2012

    ① ASEAN Smart Cities Framework, https://asean.org/storage/2012/05/ASEAN-Smart-Cities-Framework.pdf。

    面向工业4.0的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 | 王 勤

    ·· 23

  • 2019年第5期(第13卷 总第83期)

    年,中国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4年首次将智慧城市建设引入国家战略规划,现有

    500多个城市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2018年东盟推出了东盟智慧城市网络(ASCN)倡议,参与东盟智慧城市网络的有 26个城市。中国与东盟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广泛的合

    作空间,智慧城市的建设以物联网、云计算、大

    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等为基础,涉及政府、运营

    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建设主体,涵盖了城市

    建设、交通运输、智慧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

    境、居民生活等诸多领域,市场分割性强,进入

    机会众多。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加强主要城市、

    业内企业、科研机构的联动合作,探讨智慧城

    市建设与合作的路径,建立双边或多边的智慧

    城市合作机制,完善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

    设,加快培养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专门人

    才,以实现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

    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

    四、结语

    伴随着中国和东盟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

    和东盟分别成为世界上第二和第六大经济体,

    也是全球价值链的两大重要节点。中国和东

    盟国家实施“工业 4.0”战略与政策,将有助于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取得工业 4.0时代的竞争优势。从各国工业 4.0战略框架来看,中国和东盟国家工业 4.0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基本相近,选择重点的战略性产业部分相似,这

    为区域合作创造了新的产业空间。在现有的

    合作基础上,中国与东盟可以逐步实施工业

    4.0的战略对接,按照“东盟所需、中国所长”的原则,选择工业 4.0的重点合作领域,推进产业互补、科技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合作,增强

    区域合作的实效,实现产业互补和合作共赢。

    不过,在工业 4.0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合作仍面临一些障碍,如一些国家和地区数字基

    础设施发展滞后,技术条件准备不足,区内“数

    字鸿沟”较大,等等。

    [责任编辑:杨 彧]

    China-ASEAN Regional Cooperation for "Industry 4.0"Wang Qin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have formulated the "industry 4.0" strategyand policy one after another to promote the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cope with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Under the strategicframework of "industry 4.0", China and ASEAN have broad space for cooperat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industries. Under the strategic framework of"industry 4.0", China and ASEAN can gradually implement the synergy of "industry 4.0" and promotecooperation in industrial complementarit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mart cityconstruction, so as to realize complementarity and mutual benefit.

    Key words:"Industry 4.0"; China-ASEAN; Regional Cooperation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