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2014年含弘在线课堂网络课程的zhibao.swu.edu.cn/viscms/u/cms/zhibao/201406/19200922lq5g/4.…  ·...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Transcript of 关于征集2014年含弘在线课堂网络课程的zhibao.swu.edu.cn/viscms/u/cms/zhibao/201406/19200922lq5g/4.…  ·...

关于征集2014年含弘在线课堂网络课程的

关于征集2014年含弘在线课堂网络课程的

通 知

各学院(部):

西南大学在线教育中心的成立和“含线在线课堂”的正式开课标志着我校普通本科正式进入在线教育时代。“含弘在线课堂”是由我校教务处和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借鉴“慕课”理念联合建设的在线教学平台,学生通过自主网络学习,考核合格即可获得学分。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在线教育工作,减少教师重复劳动,鼓励教师创新创造,深入推进本科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面向全校教师征集网络课程供普通本科学生在线学习使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定位与要求

含弘在线课程是服务于我校本科各专业的优质在线课程。课程内容应对我校同类课程的教师具有借鉴价值;课程资源要求系统、完整;课程要通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传播真实的教学,鼓励教师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课程申报与管理

本次征集的课程按转型和新建两种方式进行申报。原各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在开课程,均在原有条件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建设。现行全日制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课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按新建课程进行申报。立项课程将由西南大学在线教育中心按照《西南大学网络课程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稿)》(附件3)统一组织建设。学校按转型课程5万元/门、新建课程10万元/门(均含课程制作费)的标准划拨课程建设经费,由在线教育中心统一管理。建成课程学校将优先遴选推荐申报各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三、课程内容分解与组织

含弘在线课程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具体表现在课程组织的结构化,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和学习资源与活动的一体化。

(一)知识点和技能点

知识点/技能点是结构课程的关键节点,它从微观层面反映课程的“含金量”,能让学生、同行与专家快速给出对课程的基本定位,方便学习者碎片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常规情况下,知识点是一个名词词条,技能点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开课学院和申报教师须根据网络授课的特点做好教学设计和建设规划,认真梳理知识点/技能点,按每学时涵盖1至3个知识点(/技能点)进行课程整体结构设计,既要满足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需要,也要适应在线学习的认知规律。

(二)课程基本资源

课程基本资源是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等基础资源以及知识点/技能点(或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指导、作业(自测)/试卷、教材、阅读参考资料目录、课程教学录像等组织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课程负责人应注重课程资源建设与持续更新,保持课程的先进性。为提高课程资源建设质量,减少教师重复劳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制作由线教育中心协助教师进行。

(三)学习资源与活动的组织

含弘在线课程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选择合适的网络教学模式或策略,并据此组织学习资源和设计学习活动。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应由考勤、讨论、作业(自测)、考试等多种检测指标来决定,注重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四、征集与建设程序

教师自愿向教务处申请(申报书见附件),学院审查,专家审核,学校审批,立项课程由在线教育中心按《西南大学学历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细则(试行)》统一进行培训与制作。

五、经费报销

课程建成后试运行期一年,试运行结束后学校将对课程进行检查评估。合格的课程可以报销全部项目经费;检查不合格的课程,报销经费额度不超过50%(扣除制作经费),余下经费视后期建设、开课情况拨付。

六、其他

1.学校将资助转型与新建课程的费用统一拨付给在线教育中心(挂靠在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申报教师将申报书(附件1)一份报教务处218室,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email protected].申报截止时间:2014年5月15日。

3.申报联系人员:学校教务处教研科刘晓龙,联系电话:68251236,手机13983243299。

4.课程建设咨询人员: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陈超,联系电话:68253893,手机:13996006923。

特此通知

附件:

1. 西南大学含弘在线课堂2014年本科网络课程申报书

2. 西南大学学历网络课程建设基本规范(试行)

3. 西南大学学历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细则(试行)

4. 西南大学学历网络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要求

5. 学历网络课程学习单元教学策略

6. 课程套题库建设原则及要求

7. 西南大学非学历网络课程建设细则(试行)

教  务  处

在线教育中心

2014年4月4日

附件1:

西南大学含弘在线课堂

2014年本科网络课程申报书

申 报 学 院

课 程 名 称

课 程 性 质

申 报 类 型 转型口 新建口

所属专业

课程负责人

申 报 日 期

西南大学教务处 在线教育中心 制

二〇一四年四月

填 写 要 求

1、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 申报单位为学院(部)。

4、 课程团队的主讲教师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

5、 “6.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签字。

1.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本情况

课程负责人姓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职 称

学 位

研究方向

教学情况

课程负责人近两年讲授本课程情况:

教学与研究

课程负责人近三年来承担的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情况(含课题名称、年限、级别、本人所起作用);教材编著情况(含教材名称、出版社、署名次序与时间);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

课程负责人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情况(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课程团队

主讲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职务

学科专业

签字

课程组成员近两年开设的相关课程及学生的评价:

3.课程概要信息

课程学时

所属专业

(专业目录2012年版)

考核方式

知识点/技能点(教学要点)

适用专业

/课程性质

课程来源

新建 /转型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视频公开课) /转型网院课程

先修课程

选用教材

课程简介

(200字以内)

建设规划

本课程的建设思路和措施

4.课程内容结构

课程的定位、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结构、现有资源和计划建设资源等情况:

(一)课程目标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预期效果、对应的上课学生规模;课堂讨论、作业、考试等的安排)

(四)课外学习要求及保证措施

(五)其它说明(课程教学网站、教学参考网站;学习规范要求;个性化的要求等)

5.建设经费的用途说明和预期成果

6.承诺与责任

1.学院(部)和课程负责人保证申报所使用的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无侵权使用的情况;

2.学院(部)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内容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

3.学院(部)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及申报材料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规定,可以在网络上公开传播与使用;

4.申报课程入选后,课程负责人须与学校签订协议,按协议要求按时完成相关建设任务,建成的网络课程,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7.学院(部)政策支持与推荐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8.专家评审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9.学校审查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2:

西南大学学历网络课程建设基本规范

(试行)

1. 前言

近年来,国内外网络教育(或在线教育)的发展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也对我校网络课程建设提出了挑战、带来了机遇。当前,我校网络教育正从继续教育领域逐渐扩展到全日制本科教育在内的多个领域,这对改进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改善学生的在线学习体验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概述

2.1 范围

本规范是我校高等教育领域和非学历教育领域中网络课程的基本要求。可根据各教育领域的具体需要建立细则。

2.2 目的

本规范旨在提供一个反映在线学习规律、规范网络课程建设、利于资源共享、适应信息技术条件的网络课程框架。该框架的主要特征是课程组织结构化,学习内容碎片化和学习资源与活动的一体化。

2.3 引用文件

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和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资源建设规范(试行)等建立本规范。

2.4 定义

本规范中的网络课程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学习单元是为了突出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或是反映某个学习环节、学习主题的活动。它通过一个阶段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2.5 基本要求

网络课程内容及表达形式应符合国家法律和相关规范,符合本门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

网络教学模式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的优势。

网络课程应以学习单元为基本单位,并按照一定的结构和秩序组织学习单元和学习内容。

3. 课程内容的分解与组织

3.1 知识点和技能点

为适应碎片化学习和自主学习,需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或技能点,下同),并用学习单元传递知识点的学习信息。知识点的划分既要符合学科特点,也要满足教学目标及策略的需要,还要适应在线学习的认知规律。

3.2 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

为使各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让学习者产生学习的累积效应,需要按照学科内在逻辑关系和学习者心理顺序以恰当的结构形式有效地组织编排学习单元。可以用“顺序”结构表示学习单元间的次序关系;可采用层次结构(如“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这样的单层,或章下分节这样的多层)将多个学习单元逐步整合成为复杂程度更高的学习单元组织(这也表示了其间的从属关系)。根据需要,不但可组合使用上述几种结构,还可以并刻画学习单元或学习单元组织间的其它逻辑关系。

有时还需要在学习单元组织(如“节”)一级中安排学习环节(如“导学”、“作业”等)。

此外还可根据学科特点,在学习单元之外附加课程及教师信息、综合性课程资源版块等。

4. 学习单元

4.1 内容与呈现

在保持学习单元内容完整的前提下,为精炼和突出核心内容,可将学习单元的内容分为“核心”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拓展”的阅读与活动两个层面。在呈现时要用显著的方式突出核心内容。例如,可采用超文本方式在主页面呈现核心的知识和技能,在次级页面呈现拓展阅读与活动。教师根据需要确定核心的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单元中应统筹和恰当地使用各种媒体素材,从而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优势,发挥多种媒体的组合功效。详见第5部分。

4.2 学时

核心的知识和技能要精炼,该部分的学时一般控制在40分钟以内。超过的,应按照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做间断处理并安排好段落间的承启。采用“微课”模式的,时长以10分钟为宜,最多不超过20分钟。

4.3 学习资源与活动的组织

应为学习单元选择合适的网络教学模式或策略(如,讲授、案例分析、主题讨论、虚拟实验等),并据此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使学习单元具备完整的教学功能、必需的学习环节和清晰的学习路径;使学习单元中的内容协调、环节衔接。

可使用脚本按照学习的顺序描述学习单元或学习单元组织中各环节的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及其呈现方式,并作为是网络课程开发的依据。

5. 媒体素材

利用多种媒体素材可以增加网络课程的表现力,调动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成效。在运用中应注意各种媒体素材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当的表现形式,并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5.1 种类与特点

1) 文本:指文字内容,是准确有效地传播学习信息的常用媒体元素。常被用来表述概念、定义、原理等。

2) 图形/图像:指为了辅助文字材料进行解释、说明和补充而引入的平面视觉元素。它形象、生动、直观,常用于传达文本难以尽述或难以理解的信息。

3) 音频:指语音、音乐或音效。利用解说语音、音乐或音效传达课程信息、引入某种情景或营造某种意境,可以调动学习者使用听觉接受知识,有利于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4) 视频: 视频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记录,它信息量大,感染力强。适宜呈现学习者感觉陌生或者理解困难的学习内容,多用于传递讲授、实验或演示等课程信息。视频还能加深学习者对课程的印象,进而优化学习效果。

5) 动画: 是采用一系列单个画面并连续播放而形成运动影像的技术。能形象地说明科学原理,模拟演示实验操作、运算过程等,可降低学习难度,增添学习的趣味性。

5.2 表现形式及要求

表1:      学历网络课程的表现形式及要求一览表

项目

文本

1. 词句规范,语义明了,通俗易懂,段落结构清晰

2. 字体、字号、段落、表格等样式统一规范

图形/图像

1. 画面简洁、清晰,突出主题

2. 同类型的图形/图像/图表样式统一

音频

1. 音量平稳、适中

2. 音质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

3. 解说声与现场声、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视频

1. 视频画面清晰,亮度、灰度适宜,色彩和谐

2. 图像连续,播放流畅,无跳帧、夹帧,画面无抖动跳跃

3. 解说配音或字幕符合音频或文本的相关要求

4. 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位置与画面、伴音等相适应

5. 视频画面、配音和字幕同步

动画

1. 画面清晰,色彩造型和谐

2. 帧之间关联性强,动作连贯流畅,静止时间不超过5秒

3. 播放时间较长时,需设置加载进度条和播放控制按钮

4. 解说配音符合音频的相关要求

5. 配音与动画同步

5.3 技术参数及要求

表2:      学历网络课程的技术参数及要求一览表

项目

技术参数及要求

文本

1. 纯文本采用UTF-8 编码

2. 文件存储格式为txt、doc、docx、htm、xml等

图形/ 图像

1. 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于真彩(24位色),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256级

2. 屏幕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时,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dpi

3. 存储格式为JPG、PNG或GIF

音频

1. 声音为立体声,同期声、解说、音乐、音效记录于不同声道,输出时进行混音处理。

2. 量化位数大于8位,码率不低于64Kbps。采样频率不低于44.1 KHz,压缩采用ACC 格式或MP3 格式

3. 电平指标在-12 dB~ -8 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噪音低,回响小,信噪比不应该低于70dB。

视频

1. 成品分辨率不低于1024×576,帧率不低于15 fps,码流率不低于512 Kbps,压缩采用H.264(MPEG-4 Part10:profile=main,1eve1=3.0),封装格式采用MP4

2. 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 dB,无明显杂波

3. 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和色差

4. 同步字幕文件采取SRT 格式

动画

1. 帧频不得低于12 fps

2. 缓冲时间不超过3 秒

3. 存储格式为GIF、SVG或SWF

注:发布时可根据网络传输和用户终端设备特点对上述媒体素材技术参数作适应性调整。

附件3:

西南大学学历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细则

(试行)

根据“西南大学网络课程建设基本规范”和我校学历教育网络课程建设需要建立本细则。

1. 建设流程

学历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分为前期准备、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课程开发、运行与评价五个阶段。建设流程和分工职责见下图,网络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要求见附件4。

2. 课程整体结构

根据成人学习时间零散性、认知性及学习要求,结合微课灵活、便捷和有效的教学方式,网络课程以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课程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按照诸如“课程、章、节、学习单元”的层次,组织相关教学资源。

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由教师信息、课程信息、课程学习内容和资源版块四个部分组成,课程学习内容由若干个学习单元组成。网络课程整体结构示例如下图:

图2:网络课程整体结构示例

3. 学习单元结构和设计

根据成人学习特点和要求,学习单元内容应精炼,学习路径应清晰,学习时间应适当,减少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成效。

学习单元分为导学、学习内容、单元作业和讨论交流四个教学环节。学习单元学习内容分成“核心的知识和技能”和“拓展的学习与活动”两部分。学习单元结构如图3:

图3:学习单元结构图

根据各学科特点不同,课程学习单元可以根据知识点采用适当的网络教学模式,为学习者精心策划和组织学习单元的教学活动,督促学生学习,将网络课程的重心由提供学科和资源内容,转变为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督学。常见的教学策略有基础讲解、案例分析、主题讨论、调查研究、虚拟实验、实践活动、习题课和复习课等八种(详见附件5)。每个学习单元可以选择不同教学策略来设计知识点的讲授方式。教师也可自行添加新的教学策略。

4. 具体内容规范

4.1 教师信息

主要包括教师个人教学情况、专业研究、学术研究等,字数在300字左右,并提供一张正面清晰的工作彩照。

4.2 课程信息

主要包括课程介绍(包括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覆盖面、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授课对象要求等)、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规定教学进程、授课内容、课外作业、授课方式等)、教材及参考书目、考核要求等。

4.3 学习单元

(1)导学

突出对单元知识点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主要包括学习单元的学习目标、重点及难点、学习建议、考核方式与要点等。

(2)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包括“核心的知识和技能”和“拓展的学习与活动”。其中一个核心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可以分前、中、后三段安排,其总学习时间在30分钟左右。

――教学前段采用“微视频”的方式对学习单元核心的知识进行引导、精讲,学习时间在10分钟以内。

――教学中段是为学习者提供多媒体学习材料,内容精炼,突出重难点,学习时间在15分钟以内。

――教学后段采用“微视频”,通过总结、讲解例题等多种方式对重点、难点、考点进行回顾、总结。学习时间在5分钟以内。

拓展的学习与活动是学习单元内容的一个部分,与学习单元核心知识相关,对学习者知识拓展有帮助作用。可采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文献等多种资源形式。

(3)单元作业

单元作业与课程套题库相关联。课程套题库建设原则及要求见附件3。

(4)讨论交流

由教师设置与学习单元相关的讨论主题活动,激发学习者参与讨论。

4.4 资源版块

根据课程特点和要求,为学习者提供与课程相关的综合性学习资源,如案例库、虚拟实验、互动交流等等,拓展视野,辅助学习,但要避免认知负荷过重。

附件4:

西南大学学历网络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要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而规定的课程内容、体系、范围和教学要求的基本纲要,是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应根据在线教育的特点,编写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大纲。

一、编写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

1.教学大纲是对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编制教学大纲必须以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以贯彻落实培养方案为目的。

2.教学大纲应从整体上规定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编排教学内容的顺序等。

3.教学大纲的编制要充分考虑在线教育学生以自学为主的特点,恰当安排教学时数、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练习、考试等内容。

4.编制教学大纲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要注意各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服从课程结构及教学安排的整体需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防止单纯追求局部体系的完善。

二、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

1.概述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基本要求等。

2.规定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实习等各种实践活动)的顺序,列出章、节标题、内容要点、教学时数以及教学内容的学习要求和考核方式方法。

3.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三、编写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

1.学时数

学时数指开设该课程的教学时数,包括学生学习课程资源、练习、作业,教师辅导等环节的总教学时间。课程教学时数可分为“核心的知识和技能”教学时数和其他教学时数,其他教学时数包括“拓展的学习与活动”学习、“资源版块”等综合性延伸内容学习、练习、作业、教师辅导等时间。学时数应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同。

2.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写明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明确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类别;写明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通过学习后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3.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基本要求:按“识记”,“理解”,“运用”几个层次写明课程教学内容(环节、活动)的教学要求。

(2)重点、难点:列出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内容。

(3)学习方法建议:写明学生自学本课程的方法建议。

4.课程总体设计

写明课程知识结构,明确各知识点/技能点具体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视频时长。

5.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按格式写明选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版次、ISBN;写明参考书目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ISBN。

6. 课程考核方式

写明课程考核的具体方式(以培养方案确定的为准),如机考、开卷、闭卷、论文(作业)等,尽量明确试题题型。

四、教学大纲的基本格式

教学大纲的基本格式如下:

《ХХ(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分: ;总学时: ,其中核心的知识与技能教学时数: ,其它教学时数:

适用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二)重点和难点

(三)学习方法建议

四、课程总体设计(见附表)

附表:        学历网络课程总体设计表

知识结构(如:章节、讲、篇等)

学习单元编号及

教学内容(知识点)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选择

视频

时长

识记

理解

运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

1.****************

2.****************

…… ……

第二节 ***********

1.****************

2.****************

…… ……

…… ……

…… ……

…… …… ……

…… ……

…… ……

…… …… ……

备注:1、教学目标分别体现在学习单元里面。 2、教学策略可选择A.基础讲解;B.案例分析;C.主题讨论;D.虚拟实验;E.调查研究;F.实践活动;G.习题课;H.复习总结;J.也可自行填写其他教学策略(填表时写明番号即可)。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选用教材: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版次、ISBN

参考书目:1.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ISBN

2.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ISBN

3.……

六、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如机考、开卷、闭卷、论文(作业)等,以培养方案确定的为准。

七、其他说明

写明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

编制人:      单位:

附件5:

学历网络课程学习单元教学策略

一、基础讲解

特点:此策略适合理论性强或基础内容的知识点,无需进行复杂教学设计的学习单元(详见表1)。

表1: 学历网络课程学习单元教学策略环节要求一览表

微视频录制要求

单元教学内容精讲,突出重、难点的讲解。教师应根据教学视频需要提供授课电子教案(PPT)或其它相关授课资料。

微视频录制方式

教师单人授课,可以选择站或坐的授课方式,授课过程无学生参与。

学习材料编写要求

学习内容陈述清晰、明确、重难点突出,便于理解学习;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多种媒材。

学习单元范例

点击查看:《文艺美学》

二、案例分析

特点:主要通过案例引入、问题思考分析的教学方式引导学习者学习相关知识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详见表2)。

表2:  学历网络课程案例分析环节要求一览表

微视频录制要求

教师设计案例呈现形式,突出重、难点问题的分析,通过案例结合知识点进行相关教学内容讲授。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提供授课电子教案(PPT)或其它相关授课资料。

微视频录制方式

采用教师讲授与案例相穿插的形式。教师单人或多人参与呈现案例,可以选择正规授课或场景式授课方式,并可安排学习者参与。

学习材料编写要求

选择恰当案例引入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展开教学内容的学习;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多种媒材。

学习单元范例

点击查看:公共关系学

三、主题讨论

特点:由教师根据相关材料发起讨论主题,要求学习者参与讨论并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主题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参与性,促进师生和生生的交流(详见表3)。

表3:    学历网络课程主题讨论环节要求一览表

微视频录制

要求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讨论主题,突出重、难点内容的讲解和分析,并安排学习者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提供授课电子教案(PPT)或其它相关授课资料。

微视频录制

方式

教师安排多人参与主题讨论,可以选择正规授课或场景式授课方式。

学习材料编写要求

教学内容围绕阅读材料设计的讨论话题展开知识点的学习,提供的阅读材料和讨论话题要有针对性;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多种媒材。

学习单元范例

点击查看:学前心理学

四、调查研究

特点:理论结合实践,有效的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弥补网络教育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的劣势(详见表4)。

表4:    学历网络课程调查研究环节要求一览表

微视频录制要求

教师结合知识点内容布置调查研究实践任务,突出重、难点内容的讲解和分析,并安排学习者积极参与调查研究,指导分析调查数据,点评调查研究结果。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提供授课电子教案(PPT)或其它相关授课资料。

微视频录制方式

教师安排多人参与调查研究,可以选择正规授课或场景式授课方式。

学习材料编写要求

对教学内容重难点进行详细阐述,布置的调查任务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易操作,可行性强;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多种媒材。

学习单元范例

点击查看:学前心理学

五、虚拟实验

特点:开展网上虚拟实验教学能够突破传统实验对“时、空”的限制,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操作仪器,完成各种实验项目,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详见表5)。

表5:  学历网络课程虚拟实验环节要求一览表

微视频录制要求

教师结合知识点内容安排实验操作——讲解实验目的原理、介绍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总结,突出重、难点内容的讲解和分析。实验操作及讲解可以由多段视频组成。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提供授课电子教案(PPT)或其它相关授课资料。

微视频录制方式

教师单人讲授或安排多人参与实验操作,可以选择正规授课或实验室等场景式授课方式。

学习材料编写要求

按照实验步骤安排学习材料,要求实验设计合理,步骤清晰,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多种媒材。

学习单元范例

点击查看:现代化学教学论

六、实践活动

特点:理论结合实践,有效的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弥补网络教育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的劣势(详见表6)。

表6:  学历网络课程实践活动环节要求一览表

微视频录制要求

教师结合知识点重、难点提出实践活动的内容及相关意义,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方案并总结。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提供授课电子教案(PPT)或其它相关授课资料。

微视频录制方式

教师单人讲授或安排多人参与实践活动,可以选择正规授课或场景式授课方式。

学习材料编写要求

按照实践活动要求提供学习材料。设计的实践方案要有实际意义,易操作,可行性强,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多种媒材。

学习单元范例

点击查看: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七、习题课

特点:此模式适用于阶段性的习题讲解学习单元,集中分析解答习题的重难点(详见表7)。

表7:   学历网络课程习题环节要求一览表

微视频录制要求

教师结合知识点内容进行习题讲解和分析,突出重、难点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提供授课电子教案(PPT)或其它相关授课资料。

微视频录制方式

教师单人讲授,可以选择站或坐的授课方式,授课过程无学生参与。

学习材料编写要求

习题设计结合学习内容重难点,讲评清晰、明确,有条理,学习者易理解学习;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多种媒材。

学习单元范例

点击查看: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技术

八、复习总结

特点:此模式适用于课程学习总结和考前复习的学习单元(详见表8)。

表8:   学历网络课程复习总结环节要求一览表

微视频录制要求

教师结合学习内容进行重、难点知识点的复习总结。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提供授课电子教案(PPT)或其它相关授课资料。

微视频录制方式

教师单人讲授,可以选择站或坐的授课方式,授课过程无学生参与。

学习材料编写要求

复习内容陈述清晰,重、难点明确;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多种媒材。

学习单元范例

点击查看:机床电气控制

附件6:

课程套题库建设原则及要求

一、套题库建设原则

1.套题库应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以考核知识点和应用实践能力为主。

2.试题的难度应符合网络与成人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

3.试题表述应体现简明性原则,题目语意清楚,语句简明扼要,无歧义,评分标准、参考答案准确。

4.题型设计科学合理、灵活多样。

二、套题库基本要求

1.试题类型:解释题、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改错题、分析题、问答题、计算题、证明题、论述题、应用题、综合分析题、辨析题、阅读理解题、翻译题、写作题等。各门课程可根据本课程特点,选择适合的题型。

2.套题库内容与题型要求:内容与教材、网络课程、作业一致,试题题型与作业题型一致,做到学生学习、练习(自测、作业)、考试三者一致。

3.题库数量与分组要求:每门课程要求至少4组题,每组题分为A、B两套试题,系统自动命名为: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第1组题A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第1组题B卷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第2组题A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第2组题B卷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第3组题A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第3组题B卷

……

4.套题库重复率要求:同一组题A、B卷之间内容重复率控制在10%以内,每组题之间的A卷(或B卷)内容重复率控制在30%以内。

5.每组两套考题的知识单元、题型、题量、测试难度和分值应相当。

6.每套题分值、考试时间、题型和题量要求: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题型3~6个,总题数量不得少于20个。

7.试题难易度要求:每套题中有60%为较易题,30%为中等难度题,10%左右为有较大难度的综合性题目。

8.套题应同时拟出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客观类试题的答案,须做到标准“唯一”;主观类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应明确列出答题要点和关键采分点,不得以“略”等模糊字眼替代。

三、套题库的使用

每次课程考试,由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根据考场编排提取套题库试题卷。

为解决校外合作单位调研中反映出的“学练考” 脱节的突出问题,提高学习满意度,每建成一门课程的套题库,该门课程的作业(即学生网上作业)必须从套题库中抽取。

四、套题库的付酬

套题库建设之初,由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按每组(A、B两套)题500元支付命题费。之后,每使用一套/次题则由办学学院(部)支付酬金,具体付酬办法由各办学学院(部)自行决定。

附件7:

西南大学非学历网络课程建设细则

(试行)

根据“西南大学网络课程建设基本规范”和我校非学历网络课程建设需要建立本细则。

1. 建设流程

1.网络课程前期准备阶段

a)确定网络建设计划

b)网络课程脚本培训

2.网络课程总体设计阶段

a)填写网络培训项目内容设计与模块设置表

b)相关专家审定网络培训项目内容设计与模块设置表

3.网络课程详细设计阶段

a)学习专题和授课视频设计,撰写学习专题脚本

b)延伸阅读、拓展资源

4.网络课程开发阶段

a)主导开发网络课程

b)录制课程视频

c)采编其它相关媒材

d)集成与校对

5.网络课程运行与评价

2. 课程整体结构

网络培训课程由课程基本信息和课程内容两个部分组成。

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简介、适用范围)和专家团队。课程内容由模块组成,每个模块下包括若干专题。专题分为主讲教师简介、内容简介、学习内容、专题作业和讨论交流几个教学环节。

例如,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要求,国培计划培训课程的内容从“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模块)展开设计,每个维度(模块)下分若干专题,一个专题的学习时间一般为3-4学时(2小时以上)。网络课程整体结构如图1:

图1:非学历网络课程整体结构图

3. 学习微单元的结构和设计

学习微单元是网络课程的最小学习单元,专题的学习内容部分由若干个学习微单元组成。每个学习微单元包括“核心的知识与技能”和“拓展的学习与活动”两个部分,学习时间为30分钟左右。内容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

图2:非学历网络课程学习微单元的结构与设计

根据“网络课程整体结构”与“学习微单元内容组成结构”填写《课程总体设计表》,如表1所示:

表1:      非学历网络课程总体设计表

知识结构(如:模块、专题等)

学习微单元编号名称

教学视频形式

视频时长

模块一

专题一 ***********

1.****************

2.****************

…… ……

专题二 ***********

1.****************

2.****************

…… ……

……

…… …… ……

…… …… ……

备注:教学视频形式可选择A.讲座式;B.讨论式;C. 师生互动;D. 数字化故事短片;E. 屏幕录制与配音;F.实践教学录像;G.其他。各教学视频形式详见“4.基本规范”中的详细描述。

4. 基本规范

4.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应提供如下必要的课程基本信息(见表2):

表2:     非学历网络课程基本信息一览表

编号

基本信息项目

要求

1

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长度不超过 25 个汉字。

2

课程目标

即学习者学完该课程后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目标的表述必须具体、可测量

3

内容简介

200至300字的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要求

3至5个反映资源核心内容的关键词

4

专家团队

主持和所有主讲专家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工作彩照、工作单位、学科背景、教师教育相关经历及荣誉等

5

适用范围

该资源适用的教师培训范围,格式为[学段][学科][对象][专题]。

4.2 课程内容要求

专题是课程的教学单位,专题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1)教师简介:主讲专家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工作单位、学科背景、教师教育相关经历及荣誉等。每位主讲老师提供一张正面清晰的工作彩照。

(2)内容简介:用200-300字阐述本专题所要讲解的主要内容。

(3)学习内容:由一系列学习微单元组成。例如“教师专业伦理”专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学习微单元(见表3):

表3:  非学历网络课程微学习单元内容列表

学习微单元中的核心的知识与技能是本学习微单元的核心学习内容,由教学视频+学习材料(文本、图片或其他多媒体)组成。拓展学习与活动是本学习微单元的拓展内容,由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材料组成。

教学视频内容的设计策略有以下几种(详见表4),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特点,选择一种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视频的制作,也可以提出新的方式。

表4:  非学历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内容设计策略一览表

组织策略

教学形式

1.讲座录像

教学形式:专家视频讲授,单人授课,可以选择站或坐的授课方式,授课过程无学生参与。

授课地点:网院演播室。

2.讨论式授课

教学形式:主讲教师与其他3、4名老师一起讨论。

授课地点:网院演播室或其他有条件的环境。

3.师生互动

教学形式:小教室上课,组织5、6个学生听课, 现场进行一些交互。

授课地点:小教室。

4.数字化故事短片

教学形式:用视频短片的形式组织专题主要内容。需要老师主导短片的构思、提供素材和文字并指导后期短片的编辑。

授课地点:无。

5.屏幕录制与配音

教学形式:使用屏幕录制软件记录电脑屏幕操作并同步记录教师授课声音。

授课地点:网院演播室。

6.实践教学录像

教学形式:实际的课堂实录。

授课地点:教室。

7.其他

教师根据自己的设计提出录制形式。

(4)思考练习:提供针对本专题的相关思考练习题至少2道,并提供思考指引或提示;

(5)拓展资源:提供与本专题相关的网站、书籍、论文、课件等资源;

主导开发网络课程

录制网络课程视频

技术制作团队制定课程方案并开发课程

检查校对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运行与评价

制作完成

修改完善

撰写网络课程脚本

网络课程脚本培训

编制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办学学院审查课程大纲

不合格

合格

办学学院确定建设计划

教学设计协助教师撰写

课程教师 办学学院/技术制作团队

图1:网络课程建设流程图

前期准备阶段

总体设计阶段

详细设计阶段

课程开发阶段

运行与评价

学习单元1

网络课程

教师信息

学习单元2

学习单元1

学习单元2

…………

第一节

课程信息

第一章

第二节

课程学习内容

第二章

………

资源版块

………

单元

作业

●与题库相关联

导学

●学习目标、学习建议

●重点、难点

讨论

交流

●设置讨论主题

●自由讨论

学习

单元

●教学前段:引导视频、单元精讲

●教学中段:多媒体学习材料

●教学后段:总结、回顾、复习

学习

内容

核心的知识和技能

与学习单元相关的各种资源,包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文献等。

拓展学习与活动

“教师专业伦理”专题学习微单元列表

一、为争取专业自主权而加强师德建设

二、厘定师德的边界

三、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类型与层次

四、坚守教师职业道德底线

五、向更高的师德境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