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公共政策评估分析 -...

47
第七章 公共政策评估分析

Transcript of 第七章 公共政策评估分析 -...

第七章公共政策评估分析

一.导入型案例 2014年5月1日4时许,上海徐汇区一高层居民住宅楼突发火灾,两名90

后消防员在扑救过程中,受轰燃和热气浪推力影响从13楼坠落,经送医抢救无效牺牲。现场目击者介绍,起火地点位于徐汇区龙吴路上2888弄的盛华景苑小区24号楼的1301室。公开资料显示,该小区靠近银都路,于去年9月向业主正式交房,绝大部分住户今年处才陆续搬入。有知情者告诉记者,小区为动拆迁安臵小区,入住率只有约三分之一,校区的群组现象严重。起火的1301房间为一处群租房,内部情况较为复杂,住了两户人家共9口人。群租房的安全,向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敲响了警钟。

一.导入型案例中国式“蜗居”何时了?

谁捧红了群租房

一.导入型案例中国式“蜗居”何时了?

群租者

二房东

政府

最熟悉的陌生人:需求不止,

市场不息

房屋转租,产业化,二房东顶风作案:

利益诱惑,铤而走险

政策空文难解蚁族之忧:政策空转,供给不力;执法不严,投机

有道;手段单一,屡禁难止

群租房,何时了?

一.导入型案例中国式“蜗居”何时了?

2011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新的《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其中新增规定:出租住房的,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违者——罚款。

2014年5月9日下午,上海市综治办、市高院、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公安局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本市住宅小区出租房屋综合管理的实施意见》,并同步修订了《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实施意见进一步严格“群租”认定标准,标准规定,任一出租房间居住人数超过2人将被认定为群租。 。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理解公共政策评估

第二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操作

第三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与方法

THE END

一、何谓公共政策评估

1、学界如是说

安德森:作为某种功能活动,政策评价能够而且确定发生在整个政策过程中,而不能简单地将其作为最后的阶段

朱志宏:就一项公共政策而言,发现误差、修正误差就是政策评估,换言之,政策评估的工作就是发现并修正政策

的误差

张世贤、林水波: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其“内涵为评估某一现行的政策其在达成目的上的效果”

一、何谓公共政策评估

2、我们的界定

所谓公共政策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对政策效率、效能、效益及价值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并对政策的未来走向作出基本判断。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功能

三、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

1、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

三、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

2、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

三、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

3、事前评估、执行评估与事后评估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1、什么是评估标准? 政策评估就是依照特定的标准,对政策进行衡量、

检查、分析和评价,以判断其优劣的活动

评估标准是指依据政策目标设立的可供比较的指标或准则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邓恩的观点

标准 问题 说明性指标

效益 结果是否有价值? 服务的单位数

效率 为了得到这个有价值的结果付出了多大代价?

单位成本;净收益;成本收益比

充足性 这个有价值的结果的完成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目标问题?

固定成本;固定效益

公正性 成本与收益在不同集团之间是否等量分配?

帕累托准则;卡尔多-希克斯准则;罗尔斯准则

回应性 政策运行结果是否符合特定集团的需要、偏好或价值观念?

与民意测验的一致性

适宜性 所需结果(目标)是否真正有价值或者值得去做?

公共计划应该效率与公正兼顾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林水波、张世贤的观点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2、评估标准的具体指标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事实标准 政策效率:即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

例关系。

政策效益:即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

政策效能:即某项政策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也就是将实际达成者与原定的预期水准相比较,以了解政策是否产生所期望的结果或影响。

回应的充分性:即既定政策目标实现以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

执行力:即政策执行机构实际具有的政策执行能力与它投入某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能力之间比例关系。

事实标准一般用数量、比率、统计结果来建立,也可以确定以某一特定事物或既成事实作为标准。

限塑令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价值标准 政策是否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政策是否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

政策是否坚持了社会公正原则

政策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团结

政策是否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相一致

政策是否与伦理道德规范相一致

。。。

价值标准是建立在伦理、道德、文化、利益、政治、社会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的。它在政策评估中的应用,旨在确定一项公共政策在价值上所造成的影响。

强制平坟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

三、公共政策评估的影响因素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

评估模式

效果模式

目标

目标达成模式

附带效果模式结果-无目标评估模

系统单元-综合评估

模式

顾客的关心-顾客导

向模式

利益相关者的关心等

利益相关者模式

(北美)

政策委员会(瑞

典)

经济模式

生产率模式

效率模式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职业化模式-

同行评议

韦唐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

1、目标达成模式

内容

目标达成评价:结果与政策目标是否一致

影响评价:结果是不是由政策所引起的

步骤

(1)明确政策目标及它们的真正含义,并将它们按重要程度加以排序,再把它们转变为可以测量的客体

(2)测定这些预定目标实际上可在多大程度上实现

(3)弄清楚政策促使或阻碍目标实现的程度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

优点

体现了政治过程的民主

提供客观的评估标准

简单易行

缺陷

忽略了成本

在目标不清的情况下难以运用

不考虑意料之外的结果

忽略了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隐蔽议程的作用

忽视实施过程

“限娱令”有效限制娱乐节目了吗?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

2、附带效果模式 关注非预期的、预料之外的政策效果

附带效果是指项目目标范围之外的影响,与主要效果——政策制定者有意识地想要得到的主要实质性影响——相区别

附带效果模式的特征是以预定目标为评估的基本标准,但又充分考虑到附带效果的存在

反常效果;灵效果

上海私车牌照拍卖政策有哪些附带效果?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

3、无目标模式

内涵

评估者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观察政策实施,然后找出所有相关的效果,无论是预期的还是附带的,主要的还是次要的

优点

不会沉缅于预定的政策目标

对政策影响的全面评价

缺点

容易迷失目标

影响公正性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

4、综合评估模式 该模式认为,评估不应只局限在已经得到的结果上,

而至少应包括执行,甚至还包括计划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公共政策可分为“投入”、“转换”和“产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中有区分了描述和判断两个范畴

描述:意图和观察

判断:标准和判断

投入阶段

描述意图:目标是什么样的,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效果观察:发生在这一阶段的活动的相关数据;对现状的描述

判断标准:作为比较基础而使用的价值标准判断:比较意图、观察和标准的过程

转换阶段

描述意图:项目如它所计划的那样执行吗观察:实际的执行和项目交付

判断标准:作为比较基础而使用的价值标准判断:比较意图、观察和标准的过程

产出阶段

描述意图:项目所预期的结果观察:项目结束后所收集的与实际结果相关的数据

判断标准:作为比较基础而使用的价值标准判断:比较意图、观察和标准的过程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

5、顾客导向模式 内涵:顾客导向模式是将政策干预对象的目标、期望、关

心甚至需要作为评估的组织原则和价值标准

核心:政策能否使顾客的关心、需要和期望得到满足

关键:定位政策的顾客,得出顾客对政策的看法

优点:民主与参与

缺点:顾客的理性缺陷;个人偏好与公共偏好的不一致,甚至冲突

2010年《上海市建设工程行政审批管理程序改革方案》效果如何?

打拐政策:人贩一律死刑?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

6、利益相关者模式 利益相关者是指所有对政策的目标和执行感兴趣,

并对其具有影响的团体和个人

利益相关者的范围

目标群体

直接受益者

直接管理者

资源提供者

外部咨询顾问、供应商以及其他对计划/项目提供支持的人或机构

在本计划/项目环境中可能受到计划/项目结果影响会对其感兴趣的其他机构(私人实体机构、社会组织)

利益相关者分析

核心问题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

7、经济模式 (1)生产率模式

准则 过去

国内比较

国际比较

水准基点

目标

顾客期望

利益相关者期望

职业准则

最小化和最大化

(2)效率模式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

8、职业化模式 职业化模式指职业人员根据他自己的价值准则和执

行的质量标准来评估其他人员的执行情况。主要是同行评议

该模式主要应用于公共生活中的一些目标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领域

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政策评估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1、成本-效益评估法 效益相等时,成本越小的方案越优

成本相等时,效益越大的方案越优

效益与成本均不限定时,效益与成本的比率越大越好

阶梯电(气、水)价政策评估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2、过程比较法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1)始—终对比分析

前—后对比法

政策执行前 政策执行后

o 时间

A1

A2

A2 -A1=政策效果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投射—实施后对比法

政策执行前 政策执行后

o 时间

Q1

Q2

A1

A2

A2 -A1=政策效果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法

政策执行前 政策执行后

o 时间

A1

A2

B1

B2

A2 - B2=政策效果新型合作医疗政策评估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2)始—中对比分析

时间o

A

B C

D

正效力

户籍政策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3)有-无政策对比分析

政策执行前 政策执行后

o 时间

A1

A2

B1

B2

(A2 -A1)-( B2-B1)=政策效果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3、价值分析 价值分析是研究人员考察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及

价值规范,并确定价值准则的过程与方法

价值分析的标准

义务论

标准

结果论

标准

本质论

标准

品德论

标准

死亡算法与无人驾驶立法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价值分析的一般原则

价值分析的难点

狠抓,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

重视,就是标语;落实,就是动嘴;

验收,就是喝醉;检查,就是宴会;

研究,就是扯皮;正义,就是吹牛;

汇报,就是掺水;涨价,就是接轨。

解决小问题开大会,解决大问题开小会,重大问题不开会

上午交流会,主题:你忽悠我,我忽悠你;

中午宴会,主题:你灌醉我,我灌醉你;

下午表彰会,主题:你吹捧我,我吹捧你;

晚上舞会,主题:你抱紧我,我抱紧你。

限娱令 2011年10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

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 意见提出,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

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

意见要求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

2013年10月12日下发的《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 1、优化节目结构,丰富节目类型。

2、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引进管理。

3、抵制过度娱乐,防止雷同浪费。

4、履行社会责任,实行年报制度。

5、切实加强管理,做好备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