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让参展文物会“说话”有“表情”epaper.ynet.com/images/2019-09/16/A08/bjbqb20190916A08.pdf ·...

1
08 赶考策 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据香山革命纪念馆筹备组相关负责人都斌介绍,纪念馆基本陈 列的筹备工作深入而细致,为丰富馆内文物,八个文物史料征集小 组分赴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湖南、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浙 江、广西、陕西、上海、天津等 15 个省区市的 40 多家革命类纪 念馆和档案馆,搜集展览素材,行程达 30 余万公里。 一组数据体现出筹备过程的艰辛:文物史料征集小组先后采 访历史亲历者及其后代 300 余人次;征集、复制文物档案资料 1500 件(套)。遗址复原陈列项目采购相关实物 35 4169 件,复制文物 94 4678 件;扫描复印历史照片 2300 多张;复制大型油画 8 幅;购买相关图书 3000 册,历史影像资料 100 多件;搜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 1000 多万字,汇编成册 150 余本。经过三个月紧张的编写工作,大纲 细目基本完成。、 香山革命纪念馆俯瞰效果图 数说 编辑/张颖 李晓萌 美编/沙楠 责校/房霞 下载北京头条 App 让现在告诉未来 辗转征寻阅兵车 精心仿制旧家具 点滴还原生活细节 八处旧址:最大限度恢复历史原貌 行程30多万公里 征集1500件(套)文物资料 创新陈列方式 带来视觉震撼 纪念馆 纪念馆让参展文物会 让参展文物会 说话 说话表情 表情香山革命纪念馆是集中展示 香山革命历史的重要场馆。在筹 建过程中,设计人员注重“做减 法”,让它整体融入“三山五园”大 环境。现如今,即便站在香山半山 腰向下俯瞰,也不会感到突兀。展 陈设计过程更是百易其稿,为征集 文物史料,筹备组工作人员分赴全 国 15 个省区市,行程达 30 余万公 里。在布展环节,又在展陈道具方 面下了一番功夫,综合运用悬挑式 陈列、密集式陈列等表现形式,让 参展文物会“说话”,有“表情”。 设计简约 28 根廊柱 象征 28 年奋斗历程 经过艰苦建设,香山革命纪念 馆终于完成结构封顶。北京青年 报记者了解到,纪念馆在设计环节 体现“简约”风格,十分注重“做减 法”,使其外观融入“三山五园”整 体环境当中。“站在香山半山腰向 下俯瞰,在视觉上不会感到突兀。” 香山革命纪念馆展陈设计部主任 李攀峰说。 做减法,首先减的是体量。据 了解,纪念馆的规划面积为2.4公 顷,配套建设开放式绿地达4公 顷。绿地实现四季常青,让纪念馆 置身于“森林”,生态迷人。纪念馆 的西外立面一侧保留和栽植了大 量树木。从山上向下看,墙面被绿 树遮挡住了,“专业术语叫作‘消隐 式处理’,通过绿化设置弱化建筑 体量,融于周边群山。”李攀峰说。 其次减的是坡顶面积。“如果 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屋顶,即使减少了占地面积,仍 会显得非常突兀。因此在最初设计时,把一个大屋 顶分解成三个屋顶。”李攀峰介绍,中间一个主屋顶, 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小屋顶,中间靠天井连接。同时, 每个屋顶都不是平面的,而是自下往上向内收缩,从 侧面看呈现出梯形,使屋顶面积进一步缩小。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纪念馆的外观设计与展 陈内容紧密相连。比如,纪念馆二层东侧的“四 梁八柱”雨棚造型,寓意党中央在香山为新中国 搭建“四梁八柱”;28 根廊柱象征中国共产党从建 党到建立新中国28年的奋斗历程;南广场上矗立 着 高 19.49 米 的 国 旗 杆 ,寓 意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诞 生于 1949 年。 展陈道具精心打磨 参展文物更具“表情” 主题展览中,包括实物、文献、档案在内,共展出 了约1200件文物及若干艺术品。 每件文物都借助精心设计的展陈 “道具”来衬托。据参与展陈设计 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洪麦恩 介绍,展陈“道具”决定了文物的呈 现形式,它能让文物会“说话”,更有 “表情”。 比如,展览中有大量珍贵的纪 念邮票和纪念章,但由于文物尺寸 很小,观众不容易看清楚画面细 节。于是,展陈设计团队在文物上 方安置了一枚放大镜,使邮票、纪 念章上面的文字、图案清晰可辨。 这里面使用的放大镜,就是展陈 “道具”。 此外,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 军使用的钢盔、棉帽、大衣、军号、炮 镜、观测镜等文物,并不是直接摆 放在展柜里,而是借助道具,将其 托在空中。洪麦恩介绍,这种表现 方式称为“悬挑式陈列”,用接近自 然状态的展现方式,使文物更加灵 动,给观众带来空间联想。同时, 由于文物悬挑在空中,也便于观众 从各个角度观看,提升观赏效果。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展 柜摆放在展厅中间,所使用的展柜 就是展陈道具。展柜四周及顶部 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里面集中摆放 了 120 多个不同版本的《论人民民 主专政》出版物。“这种‘密集式陈 列’方式,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 这么多版本,可见这本书的影响力 有多大!”洪麦恩说。 为了设计好展陈道具,洪麦恩 及其团队花费了大量功夫。“总体 上看,内容决定形式,我们要先把 内容大纲吃透。”洪麦恩说,通过与编辑研究部、文物 保管部、展览陈列部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密切 交流,梳理出重要文物、逻辑关系、核心思想,围绕故 事主线确定重点、亮点,才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设计, 让文物的表情更加丰富。 文/本报记者 王斌 在香山公园八处革命旧址中, 大量实物展品生动再现了中共中 央香山时期的革命事业。北青报 记者了解到,工作人员通过多方渠 道征集、购置、复原,共陈列家具、 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等各类展品 9495件。这些展品大到双清别墅 内毛泽东同志的办公桌、沙发、警 卫处的吉普车等物,小到一根铅 笔、一盒火柴,每一件都是经过反 复斟酌、比对,最终确定的。为了 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尊重史实, 在确定这些展品时,颇费功夫。 远行 3000 余公里 征集同款吉普车 香山公园研究室主任王柯介 绍,在所有征集的文物中,最具代表 性的是一辆美式威利斯吉普车。 1949 年 3 月 25 日,毛泽东乘坐着缴 获的美式吉普车,在西苑机场检阅 人民解放军。现停放在双清别墅东 侧平房内的这辆吉普车,正是当年 毛泽东乘坐的同型吉普车。 据了解,威利斯吉普车是二战 时期美国设计制造的。解放战争 期间,美国送给国民党很多美式装 备,其中就包括威利斯吉普车。在 解放战争中,被人民解放军缴获。阅兵式开始前,在 谈论毛主席乘什么车检阅时,毛泽东笑了笑说:“用 我们缴获的战利品美式吉普车检阅部队,岂不更有 意义吗?”毛主席在北平西苑机场阅兵,极大鼓舞了 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的斗志。 王柯介绍,目前展出的这辆吉普车是从云南省 瑞丽市一位收藏家手中征集而来的,距离香山超过 3000 公里,已经接近中缅边境。“当时和我一同前 往的还有故宫博物院文物收藏专家、国家博物馆文 物征集专家。我们找到了毛主席在西苑阅兵时的 照片,把主席乘坐吉普车的外形特点 深深印刻在脑海里,梳理出十多个关 键细节,到现场逐一比对,确保是同 时代同型号吉普车。光是比对的过程,就花费了三 天时间。”王柯说,“看到这辆车的时候我们非常兴 奋,不仅外观保存完好,而且还能开,所有零部件都 是完好的。” 历经一周多的时间,把这辆威利斯吉普车运送 至北京,并进行改装。王柯介绍,“当年主席乘坐的 检阅车,车身颜色也不是刚出产时的森林绿,而是黄 绿色。我们从 40 多种‘绿色’中,逐个比对,最终选 择了一种符合历史原貌的色彩重新喷漆。” 目前,这辆生产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式威利斯 吉普车,稳稳地停放在双清别墅东侧平房内。这里 曾是中央警卫处警卫人员办公居住的地方。吉普车 的车头朝向大门,处于随时待命、准备冲锋的状态。 中共中央留给香山公园一批家具 在来青轩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同志 所使用的家具全部都是复原仿制的,其依据就是中 共中央离开香山时留存下来的旧家具。 王柯介绍,1949 年 3 月 25 日,中共中央和毛泽 东进驻香山。到9月21日,毛泽东由双清别墅移居 中南海菊香书屋。此后,仍有部分机构留在香山办 公,直至 1956 年搬出,同年成立香山公园管理处。 中共中央领导人在香山居住生活时使用的办公桌、 椅子、柜子、花几、衣架等,都留给了香山公园管理 处,一直妥善保管至今。2019年在香山公园内征集 到的一些家具上,至今仍保留着“北京市园林局香山 管理处”的铭牌,这是那一时期留下的珍贵历史痕 迹。在对香山公园八处革命旧址保护修缮过程中, 香山公园以这些珍贵旧家具为蓝本,严格按照其样 式、配件规格,仿制出了一批展陈使用的家具。 有了仿制家具,该如何摆放?王柯介绍说,工作 人员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寻找依据。比如,根据一 张朱德同志在来青轩办公室坐在 桌前持笔写字的历史照片,可以确 定室内办公桌、椅子、书柜的摆放 位置,以及墙上地图的悬挂位置。 字里行间寻线索 餐桌菜品寄情思 为最大限度保持和恢复1949 年历史原貌,在复原过程中,每一 个细节都不放过。细心的观众会 发现,在香山公园来青轩里,朱德、 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同志的餐 桌上都摆放着菜品。其实,每一样 菜品都有讲究。 “我们查阅了近20篇文章,既 有跟领导同志生活有关的记录,也 有警卫员、医生、厨师等相关人员 的回忆录。从字里行间寻找蛛丝 马迹,还原中共中央领导人在香山 时期的真实生活。”王柯介绍。比 如,任弼时的餐厅桌子上摆放着苹 果。“这背后寄托着我们对任弼时 同志的崇敬和怀念。”王柯说,任弼 时同志曾经两次入狱,身体健康受 过严重损害,患上了高血压病。根 据史料记载,任弼时在香山居住 时,保健医生要求每周一天节食, 只能吃苹果。“即便身体状况欠佳, 任弼时依然在香山辛勤工作,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 斗。我们希望通过餐桌上的苹果,把任弼时高尚的 情操和奋斗的精神传递给观众,也以此寄托我们对 他的怀念之情。” 此外,周恩来的餐桌上摆放着一碗清炖萝卜。 王柯介绍,周恩来同志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 安,口味比较清淡。资料记载,周恩来同志生活俭 朴,粗茶淡饭,他喜欢吃萝卜、白菜等非常普通的蔬 菜。在周恩来同志的餐桌上,我们摆放的就是清炖 萝卜这样清淡的素菜,来展现他朴素的生活作风。 文/本报记者 王斌 摄影/本报记者 杨益 图片制作/沙楠 观众在香山公园双清别墅内,参观《毛泽东同志在香山》主题展览 赶考策 之策展

Transcript of 纪念馆:让参展文物会“说话”有“表情”epaper.ynet.com/images/2019-09/16/A08/bjbqb20190916A08.pdf ·...

08 赶考策 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据香山革命纪念馆筹备组相关负责人都斌介绍,纪念馆基本陈

列的筹备工作深入而细致,为丰富馆内文物,八个文物史料征集小

组分赴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湖南、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浙

江、广西、陕西、上海、天津等15个省区市的40多家革命类纪

念馆和档案馆,搜集展览素材,行程达30余万公里。

一组数据体现出筹备过程的艰辛:文物史料征集小组先后采

访历史亲历者及其后代300余人次;征集、复制文物档案资料

1500件(套)。遗址复原陈列项目采购相关实物35种

4169件,复制文物94种4678件;扫描复印历史照片

2300多张;复制大型油画8幅;购买相关图书3000余

册,历史影像资料100多件;搜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1000多万字,汇编成册150余本。经过三个月紧张的编写工作,大纲

细目基本完成。、

香山革命纪念馆俯瞰效果图

数说

编辑/张颖 李晓萌 美编/沙楠 责校/房霞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辗转征寻阅兵车 精心仿制旧家具 点滴还原生活细节

八处旧址:最大限度恢复历史原貌

行程30多万公里 征集1500件(套)文物资料 创新陈列方式 带来视觉震撼

纪念馆纪念馆::让参展文物会让参展文物会““说话说话””有有““表情表情””香山革命纪念馆是集中展示

香山革命历史的重要场馆。在筹建过程中,设计人员注重“做减法”,让它整体融入“三山五园”大环境。现如今,即便站在香山半山腰向下俯瞰,也不会感到突兀。展陈设计过程更是百易其稿,为征集文物史料,筹备组工作人员分赴全国15个省区市,行程达30余万公里。在布展环节,又在展陈道具方面下了一番功夫,综合运用悬挑式陈列、密集式陈列等表现形式,让参展文物会“说话”,有“表情”。

设计简约 28根廊柱象征28年奋斗历程

经过艰苦建设,香山革命纪念馆终于完成结构封顶。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纪念馆在设计环节体现“简约”风格,十分注重“做减法”,使其外观融入“三山五园”整体环境当中。“站在香山半山腰向下俯瞰,在视觉上不会感到突兀。”香山革命纪念馆展陈设计部主任李攀峰说。

做减法,首先减的是体量。据了解,纪念馆的规划面积为2.4公顷,配套建设开放式绿地达 4公顷。绿地实现四季常青,让纪念馆置身于“森林”,生态迷人。纪念馆的西外立面一侧保留和栽植了大量树木。从山上向下看,墙面被绿树遮挡住了,“专业术语叫作‘消隐式处理’,通过绿化设置弱化建筑体量,融于周边群山。”李攀峰说。

其次减的是坡顶面积。“如果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屋顶,即使减少了占地面积,仍会显得非常突兀。因此在最初设计时,把一个大屋顶分解成三个屋顶。”李攀峰介绍,中间一个主屋顶,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小屋顶,中间靠天井连接。同时,每个屋顶都不是平面的,而是自下往上向内收缩,从侧面看呈现出梯形,使屋顶面积进一步缩小。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纪念馆的外观设计与展

陈内容紧密相连。比如,纪念馆二层东侧的“四

梁八柱”雨棚造型,寓意党中央在香山为新中国

搭建“四梁八柱”;28根廊柱象征中国共产党从建

党到建立新中国28年的奋斗历程;南广场上矗立着高19.49 米的国旗杆,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诞

生于1949年。

展陈道具精心打磨参展文物更具“表情”

主题展览中,包括实物、文献、档案在内,共展出

了约1200件文物及若干艺术品。每件文物都借助精心设计的展陈

“道具”来衬托。据参与展陈设计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洪麦恩介绍,展陈“道具”决定了文物的呈现形式,它能让文物会“说话”,更有

“表情”。比如,展览中有大量珍贵的纪

念邮票和纪念章,但由于文物尺寸很小,观众不容易看清楚画面细节。于是,展陈设计团队在文物上方安置了一枚放大镜,使邮票、纪念章上面的文字、图案清晰可辨。这里面使用的放大镜,就是展陈

“道具”。此外,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

军使用的钢盔、棉帽、大衣、军号、炮镜、观测镜等文物,并不是直接摆放在展柜里,而是借助道具,将其托在空中。洪麦恩介绍,这种表现方式称为“悬挑式陈列”,用接近自然状态的展现方式,使文物更加灵动,给观众带来空间联想。同时,由于文物悬挑在空中,也便于观众从各个角度观看,提升观赏效果。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展柜摆放在展厅中间,所使用的展柜就是展陈道具。展柜四周及顶部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里面集中摆放了120多个不同版本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出版物。“这种‘密集式陈列’方式,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这么多版本,可见这本书的影响力有多大!”洪麦恩说。

为了设计好展陈道具,洪麦恩

及其团队花费了大量功夫。“总体

上看,内容决定形式,我们要先把

内容大纲吃透。”洪麦恩说,通过与编辑研究部、文物

保管部、展览陈列部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密切

交流,梳理出重要文物、逻辑关系、核心思想,围绕故

事主线确定重点、亮点,才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设计,

让文物的表情更加丰富。

文/本报记者 王斌

在香山公园八处革命旧址中,大量实物展品生动再现了中共中央香山时期的革命事业。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工作人员通过多方渠道征集、购置、复原,共陈列家具、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等各类展品9495件。这些展品大到双清别墅内毛泽东同志的办公桌、沙发、警卫处的吉普车等物,小到一根铅笔、一盒火柴,每一件都是经过反复斟酌、比对,最终确定的。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尊重史实,在确定这些展品时,颇费功夫。

远行3000余公里征集同款吉普车

香山公园研究室主任王柯介绍,在所有征集的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辆美式威利斯吉普车。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乘坐着缴获的美式吉普车,在西苑机场检阅人民解放军。现停放在双清别墅东侧平房内的这辆吉普车,正是当年毛泽东乘坐的同型吉普车。

据了解,威利斯吉普车是二战时期美国设计制造的。解放战争期间,美国送给国民党很多美式装备,其中就包括威利斯吉普车。在解放战争中,被人民解放军缴获。阅兵式开始前,在谈论毛主席乘什么车检阅时,毛泽东笑了笑说:“用我们缴获的战利品美式吉普车检阅部队,岂不更有意义吗?”毛主席在北平西苑机场阅兵,极大鼓舞了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的斗志。

王柯介绍,目前展出的这辆吉普车是从云南省瑞丽市一位收藏家手中征集而来的,距离香山超过3000公里,已经接近中缅边境。“当时和我一同前往的还有故宫博物院文物收藏专家、国家博物馆文物征集专家。我们找到了毛主席在西苑阅兵时的

照片,把主席乘坐吉普车的外形特点深深印刻在脑海里,梳理出十多个关键细节,到现场逐一比对,确保是同

时代同型号吉普车。光是比对的过程,就花费了三天时间。”王柯说,“看到这辆车的时候我们非常兴奋,不仅外观保存完好,而且还能开,所有零部件都是完好的。”

历经一周多的时间,把这辆威利斯吉普车运送至北京,并进行改装。王柯介绍,“当年主席乘坐的检阅车,车身颜色也不是刚出产时的森林绿,而是黄绿色。我们从40多种‘绿色’中,逐个比对,最终选择了一种符合历史原貌的色彩重新喷漆。”

目前,这辆生产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式威利斯吉普车,稳稳地停放在双清别墅东侧平房内。这里曾是中央警卫处警卫人员办公居住的地方。吉普车的车头朝向大门,处于随时待命、准备冲锋的状态。

中共中央留给香山公园一批家具

在来青轩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同志所使用的家具全部都是复原仿制的,其依据就是中共中央离开香山时留存下来的旧家具。

王柯介绍,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进驻香山。到9月21日,毛泽东由双清别墅移居中南海菊香书屋。此后,仍有部分机构留在香山办公,直至1956年搬出,同年成立香山公园管理处。中共中央领导人在香山居住生活时使用的办公桌、椅子、柜子、花几、衣架等,都留给了香山公园管理处,一直妥善保管至今。2019年在香山公园内征集到的一些家具上,至今仍保留着“北京市园林局香山管理处”的铭牌,这是那一时期留下的珍贵历史痕迹。在对香山公园八处革命旧址保护修缮过程中,香山公园以这些珍贵旧家具为蓝本,严格按照其样式、配件规格,仿制出了一批展陈使用的家具。

有了仿制家具,该如何摆放?王柯介绍说,工作人员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寻找依据。比如,根据一

张朱德同志在来青轩办公室坐在桌前持笔写字的历史照片,可以确定室内办公桌、椅子、书柜的摆放位置,以及墙上地图的悬挂位置。

字里行间寻线索餐桌菜品寄情思

为最大限度保持和恢复1949年历史原貌,在复原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香山公园来青轩里,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同志的餐桌上都摆放着菜品。其实,每一样菜品都有讲究。

“我们查阅了近20篇文章,既有跟领导同志生活有关的记录,也有警卫员、医生、厨师等相关人员的回忆录。从字里行间寻找蛛丝马迹,还原中共中央领导人在香山时期的真实生活。”王柯介绍。比如,任弼时的餐厅桌子上摆放着苹果。“这背后寄托着我们对任弼时同志的崇敬和怀念。”王柯说,任弼时同志曾经两次入狱,身体健康受过严重损害,患上了高血压病。根据史料记载,任弼时在香山居住时,保健医生要求每周一天节食,只能吃苹果。“即便身体状况欠佳,

任弼时依然在香山辛勤工作,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我们希望通过餐桌上的苹果,把任弼时高尚的情操和奋斗的精神传递给观众,也以此寄托我们对他的怀念之情。”

此外,周恩来的餐桌上摆放着一碗清炖萝卜。王柯介绍,周恩来同志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口味比较清淡。资料记载,周恩来同志生活俭朴,粗茶淡饭,他喜欢吃萝卜、白菜等非常普通的蔬菜。在周恩来同志的餐桌上,我们摆放的就是清炖萝卜这样清淡的素菜,来展现他朴素的生活作风。

文/本报记者 王斌摄影/本报记者 杨益

图片制作/沙楠

观众在香山公园双清别墅内,参观《毛泽东同志在香山》主题展览

赶考策之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