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門推動社區產業之研究:五個案例之初步觀察web.thu.edu.tw/g96540001/www/taspaa/pdf/051.pdf ·...

19
1 第三部門推動社區產業之研究:五個案例之初步觀察 許世雨 《摘要》 近十年來,台灣由於相關社會、經濟政策之缺失以及產業的轉型和外移,造成區域 發展不均,貧富差距拉大、高失業率、鄉村人口外流等現象;加上,921 大地震造成許 多人員的傷亡,並對於鄉村(社區)之經濟造成很大之衝擊,為了能夠達成社區居民在 「生活」、「生態」及「生產」之目標,社區產業乃在政府與社區居民共同推動下而產 生。 在社區產業的推動過程中,第三部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凝聚社區居民參與共 識、恢復與發揚社區文化、以及提昇社區產業(如藝術作品、手工製品及農特產)之品 質,俾達成「文化」與「經濟」兼顧之目標。本研究透過對於五個推行社區產業案例之 初步訪談與觀察,藉以釐清社區產業之意涵、類型及功能,並歸納個案在推動社區產業 之特色與經驗,進而提出改善策略與研究建議。 關鍵詞:第三部門(the third sector)、社區產業(community industries)、社區 營造(community empowerment)、地方文化產業(local cultural industries許世雨(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副教授;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兼任副教授) E-mail[email protected]

Transcript of 第三部門推動社區產業之研究:五個案例之初步觀察web.thu.edu.tw/g96540001/www/taspaa/pdf/051.pdf ·...

1

第三部門推動社區產業之研究:五個案例之初步觀察

許世雨

《摘要》

近十年來,台灣由於相關社會、經濟政策之缺失以及產業的轉型和外移,造成區域

發展不均,貧富差距拉大、高失業率、鄉村人口外流等現象;加上,921 大地震造成許

多人員的傷亡,並對於鄉村(社區)之經濟造成很大之衝擊,為了能夠達成社區居民在

「生活」、「生態」及「生產」之目標,社區產業乃在政府與社區居民共同推動下而產

生。

在社區產業的推動過程中,第三部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凝聚社區居民參與共

識、恢復與發揚社區文化、以及提昇社區產業(如藝術作品、手工製品及農特產)之品

質,俾達成「文化」與「經濟」兼顧之目標。本研究透過對於五個推行社區產業案例之

初步訪談與觀察,藉以釐清社區產業之意涵、類型及功能,並歸納個案在推動社區產業

之特色與經驗,進而提出改善策略與研究建議。

關鍵詞:第三部門(the third sector)、社區產業(community industries)、社區

營造(community empowerment)、地方文化產業(local cultural industries)

許世雨(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副教授;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兼任副教授)

E-mail:[email protected]

2

壹、前言

陳其南(1998)曾指出,未來將是一個強調「地方」與「文化」的時代。本研

究亦持相同的看法,認為強調「地方」的用意以突顯全球化底下「在地化」思維

的展現,以及落實地方自治與草根民主之精神;另一方面,著重「文化」之目的

則在藉由找回或重塑文化之內涵,增進人文素養、充實生命,並將之落實體現於

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當中。而地方文化產業正可扮演結合「地方」與「文化」之

功能,地方文化產業根源於地方,經由地域深厚之情感、文化累積而構成(如地

方社群居民共同擁有的生活方式、民間習俗及歷史文化),並經由地方領域的實

踐而成為地方發展的社會與經濟力量。

正如 Klaus R. Kunzmann(2003)建議政府應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建立地方性

及區域性文化產業政策。此運動之推廣,一方面能提供當地居民社區活動之內

涵,鼓勵民眾參與公共事務,進而凝聚社區的意識;另一方面,也同時做為吸引

未來旅遊活動的資源,將其台灣之地方文化產業推至世界舞台。

因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乃於 1994 年著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之後並

推動「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之運動。「文化產業化」的目標就是要將文化

和藝術活動本身及其他產品做為地方產業來發展,運用原有和新開發的文化藝術

活動和產品做為基礎和誘因,促成以文化藝術來進行營造社區和重建計畫,藉以

提昇地方文化產業及帶動與振興地方各種相關的經濟發展。

相近於地方文化產業,一樣也是要突顯居民生活、地方意義及文化感,並追

求文化與經濟目的兼顧之社區產業(Bryan et al., 2000;)隨之出現,社區產業

的振興是社區總體營造工作重要的一環,就台灣社區發展的脈絡來看,社區發展

從早期以人文歷史為主,讓社區居民意識到社區的主體性,透過人文歷史的追

尋,讓居民有生活面向的認知,這是永續發展的「生活」面向。當生活面社區逐

漸穩定後,便邁入到生態與環境面向的整頓,這是永續發展的「生態」面向(李

永展,2006)。之後或同時,社區居民為了生計、家計,或為了增進就業率及吸

引年輕人回流,便致力於社區產業之發掘與型塑,這是永續發展的「經濟」或「生

產」面向。社區產業因而與社區營造有很大之關聯,藉由社區營造來推動社區產

業,或以社區產業來帶動並持續社區營造,以建構具備「生活」、「生態」及「生

產」內涵和目標的永續發展社區。

3

相對於全球化經濟的來襲,台灣各個角落之社區產業就像一種美好生活方式

的找尋運動,在小型、具人情味的社區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互動來往更為

密切、良善;人對大自然與家園更為珍惜;人跟過去、土地也有了不一樣的關係,

種種美好不斷地被挖掘、發現和找回(參考陳佳霙,2005:162)。

在全球化的潮流之下,鄉村地區發展「地場化的地方產業」就成為地域振興

的重要基礎,而傳統工藝無疑是彰顯地方特色的最佳詮釋,因為它體現了鄉土的

精神、生活的美學、居民的創意(陳其南,2000)。只是政府由上而下,以國家力

量輔導社區產業的發展,固然使得社區在經費上與運作上得到很大的幫助,但也

屢傳政府之補助取消後,社區產業也跟著停擺。而大部分政府提供的資源為一次

性或是階段性的,當這些資源撤離時,社區該如何維持而延續下去,便成為最大

的問題。因此為了真正地落實以民為主、自助與互助社區的發展精神,如何讓社

區組織自力更生,永續經營,克服發展瓶頸,是目前社區營造工作中重要的課題。

此外,台灣第三部門在推動社區產業之經驗為何?都市與鄉村之社區產業內

涵與推動方式是否有所不同?以及如何順利推動社區產業並提昇產業之價值都

是值得注意的課題。

歸結本研究之目的包括:

(一)探討社區產業之意涵、類型及功能。

(二)瞭解各機關(構)推動台灣社區產業之相關政策、措施與情況。

(三)初步歸納第三部門推動社區產業之經驗。

(四)分析推動社區的過程中可能遭遇之問題與初步改善策略。

(五)提出研究建議供政府與社區在推動社區產業時之參考。

貳、文獻探討

一、社區產業之意涵

社區產業並沒有明確的定義,蔡宏昭認為「社區經濟係以企業或商店為主

體,而以社區為客體的互動關係」「社區經濟除了企業的努力外,尚須有心人士

的推動,由創始團體的帶動與主導,以推展社區經濟工作」(蔡宏昭,1995)。這

個看法基本上將社區經濟的主體放在營利企業,但九二一災後重建時期出現了具

有社區回饋機制的產業組織,包括一些非營利組織及營利組織如合作社、工作坊

及企業等,顯示出重建區社區經濟發展的特殊現象(黃世輝,2004)。中華民國社

4

區營造學會對社區產業的闡述如下,社區產業是社區團體根據地方上原有文化傳

統或風貌特色,在地公共集體創造具有社區特色及精神的獨特文化活動、創意商

品或服務。其過程可為手工、地方自主並具獨特性、具有故事性、創意、體驗性、

生命力,並使得消費者認同,更創造社區公共效益、增進生活福祉、永續經營之

產業及服務(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協會,http://cesroc.twweb.biz/front/bin/

home.phtml)。

因此台灣之社區產業有許多是源自九二一地震災後重建工作。由於一場百年

罕見的大地震讓即將失控的貧富不均、失業率昇高、世界貿易組織對農業衝擊等

社會問題更形惡化;也因為九二一,讓參與重建的社區工作者及時思索可能的解

決方式。社區產業就在這時空背景下,在災後偏僻的農村社區紛紛展現傲人的成

績,其內容有點類似歐盟的第三系統產業,包括文化創意與農特產(生產)、生

態旅遊與田野教育(生態)及長期照顧(生活)三面向的整合,建立於社區共識

的基礎,以社區公共利益為優先。社區產業除了可創造在地就業機會,永續發展

地方特色,凝聚社區共識,也是居民自主、自尊、自信的來源(參考李永展,2006)。

社區產業的目標有(轉引自洪德仁,2005:5):(1)協助社區組織創造提昇生

活品質的機會;(2)將接替的計畫轉換成可持續操作;(3)針對社區需求,研發具

有創意、經濟效益的解決策略,並落實於就業及教育領域;(4)招募及訓練社區

居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及操作策略,以擴大影響逐漸增加的受益族群。

社區想要發展社區產業,游建峰(2002)提出下列幾種方式:

(一)福利產業(內銷式):居民共同出資或政府輔助辦理福利業、創造就業機

會,例如社區老師居家照顧、社區托兒所、社區安親班、社區老人營養午餐、社

區保母系統、精神病患社區處遇。

(二)社區觀光休閒產業(自銷式):由社區組織根據社區特色,發展社區觀光

休閒產業,例如社區旅遊、鄉村體驗、漁牧體驗、手工藝體驗、特色民宿、特色

餐飲、生態解說。

(三)社區文化產業(外銷式):由社區組織根據社區文化歷史特色,發展社區

文化產業、銷售社區特色文化商品,例如白米社區木屐、三義木雕、鶯歌陶瓷、

珍珠社區稻草畫。

5

(四)社區在家就業(微型企業):社區組織加上企業的協助,協助社區居民製

作具特色的手工藝品、生活飾品、賺取家庭開支所需,形成社區媽媽家就業的民

間支援系統。

在歐美也有許多相近於我國社區產業,而他們則稱之為社區企業(social

enterprise)。英國威爾斯社區企業網絡組織對認為社區企業對地方的經濟發展有

很大的幫助,是一個具有社會關懷的私人企業(a private business with a social

conscience),她不只在創造就業機會與財富,並且也需創造社會與環境皆健康的

社區。社區企業之範圍廣泛,包括咖啡廳、小吃店、洗衣店、安養機構、假日跳

蚤市集、書店、藝廊、雜貨店等。

(http://www.communityenterprisewales.com/dsp_about.jsp)

英國威爾斯社區企業網絡組織成立目的包括:1、瞭解並出版英國威爾斯社

區企業的成功經驗;2、服務社區企業;3、強化社區企業網絡,促進社區企業

之夥伴關係;4、吸引促進社區企業發展之資源;為社區企業尋求企業與財務之

贊助; 5、提供社區企業相關訓練;6、促進地方政府認同並支持社區企業之發

展;7、影響社區企業發展之相關政策與立法;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定義社區小企業係指社區內,符合中小企業認定標準第三

條規定之小規模企業;且對社區經濟發展有貢獻之小規模企業群,或屬消費性且

可發展為鄉、鎮、區特色之社區產業。(2006:4)

二、社區產業的類型

社區產業應加入文化、創意、生態、生活、 生產、生命等元素,以從傳統

的、初級的產業轉型為二級或三級產業,或發展為多樣的複合式經營。依其原型

主體產業,約可概分為三類(王清華,2005):

(一)農特產品類—農業生產的生鮮蔬果及其加工品、再製品,如南庄東河社區

的甜柿,東勢明正里的柑橘、水里上安的梅茶製品、東勢大茅埔的客家美食、魚

池山楂腳社區的紅茶產業等。

6

(二)手工藝品類—運用在地原料或社區勞動力,以手工的方式做出深具社區、

社群、族群、文化等在地特色的工藝品,如中寮巧手工作坊的植物染作品、草屯

巧女工坊的軟陶作品、草屯草鞋墩文教協會的稻草編織品、水里上安社區的梅枝

工藝品以及泰安象鼻、南庄東河、仁愛清流的泰雅--賽德克編織品等。

(三)休閒產業類—運用在地的自然、人文資源開發與社區旅遊、休閒文化相關

的遊程或服務,包括民宿、餐飲、導覽解說、農事體驗、手工藝 DIY、腳踏車租

賃、民俗技藝展演等,如石岡、朴子、梅子串連而成的東豐自行車綠廊之旅,水

里上安加魚池山楂腳的農村文化之旅,東勢明正里、大茅埔延伸至松鶴部落的美

食休閒之旅,南庄東河社區的多元族群文化山水之旅等。

社區產業除了以上三種類型,應該可以再加上:

(四)社福照護類—這一類也常是一般在推動社造「人文地景產」五大面向外之

第六面向,但由於老年化社會與雙薪家庭之增加,社福照護機構與服務愈趨普

遍,而且也常需收費,因此也可包含於「產」之面向。例如南投福龜社區有關老

人送餐與兒童日托服務,社區安養機構,彭婉如基金會從事家事服務等。

(五)社區小企業—都市社區大部分沒有農特產品與特殊的手工藝產品,而由於

人口聚集、消費需求、增加就業機會以及產業群聚等情況,也會出現小吃店、小

商店、藝廊等社區小企業之出現。

三、社區產業的特色(參考王清華,2005;洪德仁,2005;陳佳霙,2005)

(一)在地獨特的社區文化特性

社區產業具有社區歷史、文化、故事、及生命力;包含大自然環境與動植物、

廟會慶典、手工藝品等,也是傳統文化的延伸與創新,可以找回社區歷史記憶,

又能創造社區共同的感染力與未來發展。

(二)社區公共利益與關懷

社區產業以增加就業、增進生活福祉及促進永續發展為出發點,更以追求社

區公共利益與關懷為目標。因此社區商品除了是「物品」外,更帶有一份「人味」

與「情份」,訴說著鄰里間的親密關係、人與人間的信任、愉快的閒話家常及情

感。

7

(三)小規模生產,無大量資金

社區產業缺乏資金投資是普遍的現象,因而沒有流暢的生產線架構,不能大

量生產,無法發展到規模經濟,因此成本居高,難以進行細緻的專業分工。

(四)高人力成本,無法大量複製生產

多屬勞力密集、手工製造的產業,難以用生產線大量複製產品。有些甚至無

法生產出兩件完全一樣的產品(如植物染作品、梅枝鉛筆等),但此一「缺點」卻

也是創意與行銷的特殊「契機」所在。

(六)社區產業與社區居民的生活機能結合

不像都會區中上班族以僱傭關係為主軸,工作和生活可以是兩回事;農村或

部落的社區產業與生產者(社區居民)需求的生活機可以相結合,工作就是生活。

參、台灣社區產業推動機關(構)與主要社區產業

台灣社區產業主要的推動團體與社區產業包括:

一、文建會

文建會除了對於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方文化產業之推動外,近年來更積極推動

社區產業相關作為:

(一)台灣社區通網站

除了提供社區營造相關政策資料外,也有社區自由規劃的空間、社造人才資

料、經驗交流區等功用,方便民眾輕鬆瀏覽查看社造訊息。並蒐集了台灣 1036

個社區產業發展供流覽。http://sixstar.cca.gov.tw/index_new.php

(二)文化創意產業

文建會主管之 4 個文化創意產業範疇分別為「文化展演設施產業」、「視覺藝

術產業」、「音樂及表演藝術產業」及「工藝產業」,並於 92 年至 96 年之第一期

計畫中,規劃執行 6 項子計畫:「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延攬、進修及交流」、「規劃

設置創意文化園區」、「數位藝術創作」、「傳統工藝技術」、「創意藝術產業」及「整

合活動產業」。http://cci.cca.gov.tw/page/p_01.php

8

(三)地方文化館

地方文化館是以現有、閒置空間再利用等概念,藉由軟體的改善,與政策相

結合。並透過專業團體與地方上文史團體或表演團體的投入,凝聚共識、整合地

方資源,共同提出創意,為各地方鄉鎮、社區擬具可以永續經營的籌設計畫

(http://superspace.cca.gov.tw/home.asp)。目標之一在提供農村產業一個轉型的機

會,打造「美感遊創型」(美學+感性+遊憩+創意)的文化休閒產業。

http://superspace.cca.gov.tw/

(四)地方產業交流中心

從文化產業的角度切入,輔導各產業交流中心進行軟體規劃調查、空間配置

與硬體調整改善、營運管理等計畫。目前五個試辦點包括:宜蘭縣、新竹縣、南

投縣、彰化縣、屏東縣等 5 個地方產業交流中心。

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相較於行政院文建會對於地方文化產業的重視,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則較強調

地方特色產業,自 1989 年起推行「傳統與特殊地方產業輔導計畫」,著重於輔導

具地方歷史,以及對地方發展已有重大貢獻的消費產業,其後也擴展到地方創意

產業與原住民社區產業,目標在每個鄉鎮與社區建立地方特色產業(經濟部中小

企業處網站 www.alcive.tw/ct_c/ct_promotion.asp)。並於 1994 年起,辦理「社區小

企業輔導工作」,長期致力於協助地方發展具特色的傳統產業與塑造具特色風格之社

區,提升小企業的經營能力,活化地方與社區產業發展。希望透過本項業務的推動,建

構台灣「在地型地方特色產業」之發展,以降低國內失業率。與當地觀光、文化、生態

有效結合,進而形成具實力之地方經濟體。

另外,地方特色網(http://otop.moeasmea.gov.tw/v4/intro.php)發展一鄉一特

色特色產品 OTOP(One Town One Product),地方特色產業的「地方」範疇是以

鄉、鎮、市為主。而特色產業是指具有歷史性、文化性、獨特性、或唯一性等特

質之一的地方產業。「2006 地方特色產品展」假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舉辦,是經濟部

中小企業處精選,彙集曾接受輔導之優良精美且深具地方特色之產品於一堂,展售內容

分為二大類:一是工藝產品類,二是地方特產類。

(http://www.moeasmea.gov.tw/ct.asp?xItem=2517&ctNode=168)

9

三、中華電信「點台灣」

跟隨這股社區文化產業之風潮,中華電信公司與中華電信基金會也從 2006

年 3 月開始執行「社區文化產業」計畫,聘請專業導演用真實的影像記錄台灣

64 個社區產業,以發現台灣美好在地生活。並成立「點台灣」(clicktaiwan)e

網站,以分享傳播有關社區產業之相關訊息、影像、產業介紹、故事、旅遊、地

圖等資料。2006 年 10 月亦曾在誠品書局敦南店舉辦「在地文化、手工細活」社

區產業展覽。

四、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結合相關社區專業者及關心社區人士,從事社區營造之學術研究與實務推

展,並對政府部門的社區相關政策提出建言,促進社區改造,營造可永續生活與

學習之所在(http://www.cesroc.org.tw/aboutCES.php)。並設有社區產業委員會與

社區產業知識庫。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從 2005 年起亦著手推動「台灣優良社

區產業培力與獎勵計畫」,挑選 10 個育成培力點。同年並票選了 5 個第一屆台灣

優良社區產業獎。

五、台灣工藝研究所

手工業研究所自民國八十年代起,旋即調整其業務內容,如:辦理工

藝設計競賽、生活用品評選展、原住民工藝展、文化產業研討會…等,皆

是從文化層次推動工藝產業之發展。至 1999 年,更名為「國立台灣工藝

研究所」,隸屬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http:/ /www.ntcri.gov.tw/01_us/us_B.asp)。 設有全台工藝社區網頁

( http:/ /www.ntcri.gov.tw/04_art/art_B.asp)及春風得藝工藝部落格

( http:/ /blog.ntcri.gov.tw/html/index.asp)。

肆、訪談分析與初步觀察

本研究依研究所需,採取立意抽樣,訪談了四個鄉村社區與一個都市社區產

業,訪談時間與對象整理如表一:

10

表一 訪談時間與對象

代碼 所在社區、地區 訪談對象 抽樣理由 訪談時間

A 宜蘭縣蘇澳鎮

白米社區

白米社區發展協會理

事長兼社區合作社經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地方特色產業;社區

合作社

97.1.15

B 南投縣埔里鎮

桃米社區

桃米自然保育暨生態

旅遊協會理事長

九二一震災後之明星

社區、生態旅遊社區

97.4.3

C 南投縣中寮鄉

龍眼林社區

龍眼林福利協會理事

長、執行長

第一屆台灣優良社

區產業獎

97.4.3

D 南投縣國姓鄉

福龜村

南投縣生活重建協會

理事長

打造夢境桃花源之

目標、具較高經濟價

值之漆藝

97.4.3

E 台北市北投區 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

都市型社區 96.11.23

受訪者對訪談重要問題之回答與分析如下:

一、對社區產業之看法

透過社區產業可以有穩定的收入外,更重要的是展現在地生活文化…以及大

家可以從中學習成長。(A)

只要可以變成生活化的產業都是社區產業。其實我們桃米可以賣的產業不只

是民宿和餐廳,還包括我們這群人跟社區裡的感情,建立與共同創發出的策

略性、樂愛社區,也是屬於人家可以來觀摩,也都是社區的產業,所以我們

對於社區產業是比較廣泛性的,像地理、人文、歷史、背景、生態資源和還

11

有到整個精神層面,我也都看為社區產業。(B)

北投區 150 幾個店家,我們現在第一個階段 25 家,就是這 150 幾個項鍊,

有 25 個比較大的,色彩比較鮮豔的,可能裡面還有旗艦店,或是特別有特

色的大珠寶,就用這個大項鍊,旁邊不是有農園、水圳,還有關懷八十幾個

老人家的感動故事,就是等於這裡的裝扮,就會把你這個人襯托出很有特

色,很有氣質,所以這串項鍊我把它界定為北投區的火車頭,這有可能去帶

動產業(E)

社區產業除了增加社區居民就業機會與收入外,比較特別的是受訪者 A 也

強調在地生活文化之展現以及社區居民可以從中學習成長。受訪者 B 則同時強

調有形與無形的社區產業。受訪者 E 由於身處都市社區,因而重視社區小企業

之整合。

二、如何推動社區產業

社區合作社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那個精神很適合這個社區產業來發展。…

希望透過社區合作社的成立去打破區域的里,讓社區合作社與社區發展協會

這種非營利性組織希望很明顯的把他去做區隔,並把人拉進來一起努力(A)

先找出社區之資源與特色,其次尋求大家的共識來一起努力。…而辦活動最

重要的是效益,再來是教育(B)

自給自足的方式來帶動中寮地區的生活。…建立以旅遊、用餐及民宿為主的

社區內支持體系;並以農特產品銷往企業、個人為社區外支持體系。…以定

點行銷為主要的產業行銷方式,全中寮鄉的農產品都集中在這裡做販售(C)

我們在推銷的過程中,消費者會因為這個產品的背後有故事性而會比較好去

做行銷;如果這個產品都沒有社區的概念、社區的生命和故事的話,那要推

動就比較困難。…需要大家以無私的心來參與。…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情。…現

在社區裡的產業的產品都賣不出去?能夠靠產業來支持社區發展的實在不多。(D)

社區,不同特色的服務,有很多店家不同的產品,他們都是單打獨鬥,所以

12

我第一個要做製造端,服務端,服務的供應端的整合,第二個我要做設計端

的整合。第三個,我剛剛講的品牌跟行銷,所以目前我們也弄了一個北投溫

泉精品,北投有愛,光明在望這就是一個品牌,那要很多活動去行銷,三個

面向整合就可以加值,產品就可以上升。…還有第四個價值的整合,還有不

同異業的整合。(E)

不同的社區依其社區資源與特色來推動社區產業,這五個案例中,推動社區

產業值得注意的地方包括:1、找出社區之資源與特色,再尋求大家的共識一起

來推動;2、以社區合作社推動之方式;3、追求自給自足;4、建立社區內外支

持體系;5、強調社區產品的生命與故事性;6、社區產品行銷的重要性;7、需

要大家以無私的心來推動社區產業;8、品牌、價值整合的重要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受訪者 D 或者由於其他人的參與度低,或因在推動社

區產業過程中遭遇一些挫折,在語氣中因而透露出無耐,認為:有多少錢做多

少事情;以及要靠社區產業來推動社區營造並不容易。

其他對於本研究案例觀察與訪談之重點歸納如下:

表二 訪談重點摘要

白米社區 桃米社區 龍眼林社區 福龜社區 北投社區

推動組織 白米社區發

展協會、白

米社區合作

桃米自然保

育暨生態旅

遊協會、桃

米社區發展

協會、新故

鄉文教基金

南投縣中寮

鄉龍眼林福

利協會、龍

眼林基金會

南投縣生活

重建協會、

福龜社區發

展協會

北投文化基

金會

北投社區大

13

類型 手工藝品、

旅遊

生態旅遊、

社區餐廳、

手工藝品、

民宿

手工藝品、

民宿、農特

產品、

旅遊

手工藝品、

旅遊、風味

溫泉、旅遊、

手工藝品

產值 一千五百萬 二千多萬 尚未估算 尚未估算 尚未估算

願景、發展

重點

「白米心、

木屐情」的

白米木屐村

桃 米 生 態

村、桃花源

愛與互助

在地人照顧

在地人的社

會福利社區

化、銀綠色

的村落

夢境桃花源

~在地人打

造國姓社區

福利園區

漆藝風華,

國姓重現

北投有愛,光

明在望;串起

北投商家(喻

為珠寶),成

為一條美麗

項鍊

發展日人來

北 投 Long

stay

特點 社 區 合 作

社、資金籌

措較易

在地行銷

體驗活動

有在地專業

團體—新故

鄉文教基金

會之協力

生態資源豐

社區見學園

老人送餐

社區廚房

休閒產業

各村里長協

調聯繫強

高經濟價值

漆器、漆畫

風味餐

老人送餐

社區理事長

聯誼會、社區

大學、觀光旅

遊經驗、強調

整合行銷、人

才、資源較

多、較多社區

小企業

待改善處 人 才 、 研

發、行銷

社區團體協

調、整合

缺專業人才

產量不穩定

社區參與度

低、社區發

展協會運作

功能不彰、

都市人較冷

14

專業行銷能

力不足

由上表可歸納出台灣第三部門推動社區產業之初步經驗:1、一個社區有多

個團體共同推動社區產業;2、社區產業類型符合文獻探討所論之五種類型;3、

產值尚不確定或不願意說;另一方面可能也突顯成本效益之管控不似一般企業之

要求;3、社區願景與發展策略之提出對於社區產業之推動頗具重要性;4、結合

社區資源,發展社區特色;5、有專業社造團體之協力夥伴,較易於推動社區產

業與社區營造;6、鄉村與都市之社區產業有所差異,前者著重產業部分;後者

亦重視社區小企業,且人才、資源較豐富;7、有些高經濟價值社區產業,如漆器、

漆畫值得注意;8、社區產業也因應時代潮流所需,如對於觀光休閒、社福照護

之重視;9、鄉村社區產業普遍缺乏人才與專業。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一)第三部門之角色

前述幾個優良社區產業之例子,背後幾乎都有一個民間第三部門組織當推

手,因為社區產業之發展結合了社區總體營造,要「造景」、「造產」更要「造

人」。在「造人」方面,第三部門組織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它是一個自發性

的組織,結合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團體群策群力,喚醒地方居民意識,為保持並發

揚地方之生活、歷史、文化、產業而努力。藉由關懷、啟蒙、聯結與行動,喚起

社區意識、整合地方資源、致力營造出自我的社區特色,並得以啟動自發性之社

區內生力量的運轉,累積與強化社會資本之能量,進而帶動社區產業與地方發

展。只是社區內通常都有好幾個第三部門團體同時在推動社區產業,因此各個團

體間之整合與協調就顯得特別重要。

15

(二)社區產業之意涵

藉由本研究可以進一步瞭解社區產業之內涵、類型及功能,尤其值得注意的

是社區產業或社區企業?可能突顯二者在鄉村與都市社區之差異,以及隨後推動

方法上的不同。但更重要的是不論是社區產業或社區企業,皆應著重社區之公共

利益與社區關懷,而且最好能發展出一種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模式,以

展現出創新特質,並結合企業專業與非營利組織公益色彩。

(三)推動社區產業團體

推動社區產業團體除了第三部門外,尚包括政府機關與企業,因此政府部門

間之政策與作為之整合,以及跨部門團體間如何協調整合就顯得很重要。此外,

社區與社區間之聯盟與合作,以由點擴及到線甚至到面,來增加社區產業優勢或

爭取觀光客源,亦應加強。第三,類似英國威爾斯社區企業網絡組織亦有成立之

必要,以建構社區產業之網絡合作關係,爭取更多資源,從事教育訓練工作,以

及影響政府相關政策等。

(四)社區學習

林振春(2002)也認為從社區的教育與學習著手才是台灣社區發展的活水。社

區想要發展良好,必須從社區居民的教育著手,而社區教育成功的關鍵又以社區

學習最為重要。

社區產業的發展與文化教育關係的形成,往往為一體兩面,亦是社區總體營

造的重要關鍵因素之一。而社區產業的推動,主要在於如何將社區本身的特色產

業加以包裝,創造新的價值與內涵;或者是將社區的文化營造成社區的產業。其

能反成功的推動關鍵在於社區文化資源的發掘、創造,共識的凝聚,以及居民是

否有意願並且有能力一起參與營造,這些要素有待透過社區學習的過程來建構

(蔣玉嬋,2006)

因此,社區產業的推動,雖然須靠政府的政策努力,但更重要的是社區產業

要有社區的歷史、文化、在地性等「味道」,這就需要社區內居民在理念及做法

上重新且持續地學習,才能真正的使社區獲得轉機,進而推動社區產業。

(五)社區產業發展

16

1、在地特色與社區文化之發掘、強調及包裝。

2、掌握時代潮流,如發展觀光休閒產業、銀髮族產業、以及有機無毒農特

產品等。

3、提高產品之價值,尤其要加強研發工作。

4、找出優勢或高經濟價值產業,結合多方資源、重點發展。

5、企業經營管理、資訊管理及行銷能力之強化。

6、思考採取以社區合作社的方式來推動社區產業。(許世雨,2008)

7、加強人才之吸引及培訓。

二、問題討論與後續研究建議

(一)社區產業問題之瞭解與改善

台灣社區產業發展也面臨了不少限制與困難,包括(參考洪德仁,2005:

4-5;翁徐得;2005:14-15):1.願景與內涵價值貧瘠;2.缺乏具體目標與專業

規劃;3.政府缺乏長期、整合的政策;4.組織運作能力不足;5.經營管理方法與

技術不佳;6.資金的籌措與引介管道不通暢;7.產品品質不穩定或缺乏認證;8.

專業人才不夠;9.社區民眾參與不足;10.缺乏行銷與推廣策略;11.缺乏產業轉

型因應策略;12.個人利益導向,缺乏公共利益考量;13.不重視社會資本的累積,

未促進社區的整體發展。在後續研究中可針對此些問題是否存在各個社區產業

中來加以瞭解,進而一一提出改善策略。

(二)國外相關案例

後續可發掘國外推動社區產業或社區企業之相關案例,以從中學習其關鍵

成功因素(成功經驗),來做為我國推動社區產業或社區企業之參考。目前國內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是有提及歐洲與日本之案例(2005),然而歐洲之案例似

可再找出更具代表性與參考之案例,尤其是相當強調文化創意產業的英國。此

外,亦可找尋美國相關案例。

(三)社區產業與社區營造之聯結

許多社區希望藉由社區產業的推動以達到社區營造的目的,或以社區營造之

手法來推動社區產業,二者之關係與聯結可再進一步確認與強化。以及如何藉由

社區產業或社區營造來加強社區居民的認同感與參與感。

17

(四)優良社區產業

後續研究可繼續發掘並探討我國優良社區產業案例,從中交流經驗,並學習

其關鍵成功因素(成功經驗),來做為其他社區之參考。

(五)地方產業交流中心

我國先行試辦的五個地方產業交流中心在推動社區產業之成效上可再進一

步確認。

參考文獻

王清華,2005,九二一震災重建區以社區總體營造方式重建社區產業之探討。

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大樹,2006,邁向地方治理:議題、理論與實務。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李永展,2006,社區產業之初探,載於永續城鄉及生態社區:理論與實務。台

北:文笙書局,269-286 頁。

林振春,2002,學習型社區的願景與系統動力營造策略,社區教育的突破與創

新,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台北:師苑。

洪德仁,2005,公益團體啟動社區產業的永續發展,載於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主編,2005-2006 台灣優良社區產業論述專輯,3-6 頁。

翁徐得,2005,台灣推動社區產業之發展脈絡,載於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主

編,2005-2006 台灣優良社區產業論述專輯,13-16 頁。

陳其南,2000,地方文化產業之再生─中華民國宜蘭縣白米社區輔導實例。經

濟部中小企業處。

陳其南,1998,最有魅力的資產陳其南教授談地方文化的建立,師友,第 36

期,4-8 頁。

18

陳佳霙,2005,社區產業—一種美好生活方式的找尋運動,載於中華民國社區營

造學會主編,2005-2006 台灣優良社區產業論述專輯,162-166。

陳錦煌,2005,台灣優良社區產業出版序,載於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主編,2005-2006

台灣優良社區產業論述專輯。

陳錦煌,2006,琢磨社區文化與生活:打造美好的共和國:文化建設與社區生活系列論

壇專輯。唐山出版社。

許世雨,李宛柔,2008,社區合作社推動社區產業之研究─以蘇澳白米社區為例,發表

於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主辦:第七屆地方發展策略研討會。

黃世輝,2004,重建社區產業的發展與困境,九二一重建社區總體營造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游建峰,2002,發展社區產業,創造在地就業機會。珍珠里簡,宜蘭:珍珠社區發展協

會。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6,地方特色產業暨社區小企業輔導成果專輯。

蔣玉嬋,2006,地方文化產業與社區學習,社區發展季刊,第 115 期,241-252。

Bryan, J., S. Hill, M. Mundsy and A. Roberts. (2000).“Assessing the Role of the Arts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in a Local Econom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32(8), pp.1391-1408.

Jenkins, P. and H. Smith.(2001).“The State, the Market and Community: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Community Self-Development,”in P. Jenkins and

H. Smith (Eds.) Urban Development and Civil Society. London: Earthscan.

Kunzmann, R. Klaus (2003).“International Trends in Creative Industrie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in Opportunities and Case Studies in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Forum.

19

網站資料

行政院長文建會 http://sixstar.cca.gov.tw/index_new.php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協會,http://cesroc.twweb.biz/front/bin/home.phtml。

台灣工藝研究所 http://www.ntcri .gov.tw/01_us/us_B.asp

台灣社區通網站 http://sixstar.cca.gov.tw/index_new.php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網站, www.alcive.tw/ct_c/ct_promotion.asp

中華電信基金會「點台灣/點產業」網站

http://www.clicktaiwan.com.tw/taiwan/ForwardJsp.do?jspName=industry.indus

try

英國威爾斯社區企業網絡

(http://www.communityenterprisewales.com/dsp_about.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