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的参观接待量连续 传承红色文化,义务...

1
要闻 要闻 6 6 2020 8 6 日 星期四 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有一支志愿 者服务队义务为参观者讲解。他们之中既有退 休干部,也有在校学生,既有高校教师,也有社 区居民,他们身份虽然不同,但对义务讲解的热 爱却是一致的。 2018 年以来,共有 571 名志愿 者为观众义务讲解 2857 批次,服务时长 2.8 小时,接待观众 296 万人次。“党的诞生地”志愿 服务队成为一大会址纪念馆一张闪亮的名片。 今年 66 岁的沈潮涌就是志愿者之一。老 沈退休前是国企干部,做过 15 年党委书记, 1979 年入党的他于 2017 年加入钱学森图书馆, 担任志愿者讲解员。2018 年,当中共一大会址 纪念馆首次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时,老沈第一时 间报名。他用了 26 天时间背下 2 万多字的讲解 词,熟悉了 278 件馆藏文物的历史背景,最终顺 利通过考试,成了一名志愿者讲解员。沈潮涌 说自己的普通话并不太好,但是参观者听他用 一口上海味儿的普通话讲党史故事,反倒觉得 格外亲切。“在一大会址讲解,不同于其他地方, 要更严肃、更准确、更系统,更要注意不能有口 误。”老沈认真地说。 有一次,一名参观者在参观完毕时对他说, “您今天的讲解太好了,我们全程录音,拿回去 做党课资料。”“那时我就觉得作为一名志愿者, 一名党员,我实现了个人价值,特别自豪!”沈潮 涌笑着说。 目前在同济大学工作的张桁嘉,读高中时就 是中共一大会址的学生志愿者讲解员。考入同 济大学后,他组织发动身边的同学一起来党的诞 生地做志愿者。大学毕业后,他留校担任辅导 员,又带领更多的同济学子加入一大会址的志愿 者队伍。 “我的成长和一大会址纪念馆密不可分。” 张桁嘉说,正是通过在纪念馆担任讲解员,他对 党史更加熟悉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许多 理论,于是,他在高三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还记得 2009 年除夕,我第一次为观众 讲解时的情景,虽然早就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但面对四五十位观众,我还是有些紧张。很多 参观者年纪比我大,不少人是老教师、老干部, 他们有时提出的问题,我回答不上来。”张桁嘉 说,从那以后,他下功夫研读历史,搜集与馆藏 文物相关的资料,不断学习。如今,对很多党史 故事,张桁嘉都能如数家珍,讲得生动感人,赢 得了参观者的点赞。 2015 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成为上海 市首批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以来,已有 9 所学 校、 980 人次中学生在党的诞生地参与志愿服 务。很多同学就是在这里通过一次次的讲解, 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 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党员。 党的十九大以来,千千万万党员群众来到 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的参观接待量连续 两年超过 140 万人次。在接待量大幅增加的情 况下,正是志愿者们的出色表现,有效缓解了场 馆的接待压力,确保了服务水平不降低。目前, 从讲解接待、宣誓教育到场馆服务、活动执行, 各个岗位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上海社 区防疫也面临巨大考验。 “与其宅家闷得慌,不如 志愿邻里帮。” “党的诞生地”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 积极响应号召,发挥各自专长,广泛参与社区防 疫志愿服务,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每当想起党 员们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场景,我就浑身充满了 力量,想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宣誓教育岗位志 愿者韦小琳,春节刚过就报名参加普陀区长寿路 街道的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场馆服务岗位 志愿者严艺苗已届花甲之年,同样是第一时间参 加社区防疫,在寒风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对居 民却总是耐心细致、笑脸相迎。 哪里最需要,就到哪里去。由中共一大会 址纪念馆 15 名党员干部和青年团员组成的抗 疫小分队,利用周末和轮班休息时间,参加黄浦 区和徐汇区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中, 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上海市“党的诞生地”志愿服务队 传承红色文化,义务讲解润人心 本报记者 学雷锋志愿服务进行时 脱贫攻坚高原行 ■记者手记 R 激越高亢的《中国古羌城》 歌声中,高大的城门缓缓打开, 巨幅羌红在云梯上翻飞,舞动出 茂县各族儿女脱贫奔小康的火 热情怀……这是四川省阿坝藏 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中国古羌城 开城仪式上的场景( 见上图 )。 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 居县,也是羌文化核心保护 区。 2008 年汶川地震,茂县境 内的羌族碉楼、村寨等遭受毁 灭性破坏。如何抢救性保护濒 危的羌族文化遗产?为此,茂 县整合国家灾后重建项目资金 6 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羌文化 集中展示区—中国古羌城。 走进羌绣非遗传承工作 室,只见羌绣非遗传承人胡春 莲两手走针引线、上下翻飞,聚 精会神地做着绣品。 胡春莲是一名尿毒症患 者,重病让她的家庭不堪重负, 为了使她家能够摆脱贫困,省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绣传 承人李兴秀决定收她为徒。在 李兴秀的精心指导下,胡春莲 踏实肯干,深钻细研,用灵巧的 双手和辛勤的劳作绣出了幸福 生活。 羌绣是古老的传统手工技 艺,如今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 宝贵资源。为了带动身边兄弟姐妹脱贫,也为了传 承技艺,近些年李兴秀先后收了 43 个徒弟。她无偿 举办羌绣学习班,只要爱好这门手艺,就可以来 学习。 走出羌绣工作室,忽闻笛声悠扬,羌笛传承人何 王金正在自己的工作室吹奏。何王金是四川省非物 质文化遗产项目“羌笛演奏与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 人。为了传播好羌笛文化,他在这古羌城中持续开 展教学、展演、文化交流等活动。 在古羌城景区,像李兴秀、何王金这样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很多。景区给了他们舞台,他 们也鼓足干劲、努力拼搏。 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也为了让当地 百姓脱贫致富,景区加大投入,为脱贫攻坚提供更多 支持。据介绍,自 2013 年开放以来,景区已吸纳贫 困户、低保户、失地农民 426 人次就业,人均年收入 2 万余元。此外,景区还管理着全县 60 个村的集 体资金,每年提供集体分红,助力脱贫攻坚。 2008 年汶川地震让茂县遭受重创,在党中央的 关心支持和兄弟省份的无私援助下,茂县人民抚平 伤痛,重建家园,迎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特殊党费援建的中学命名为“七一民族中学”,武 警部队援建的中学命名为“八一中学”,主干道名为“晋 茂大道” —是为感恩山西援建之情……采访中,我 们真切地感受到当地群众内心涌动着的感恩之情。 如今,这份情感正源源不断地化为拼搏动力。 在脱贫攻坚的各个战场上,茂县各族干部群众正像 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想到一起,干在一处,用 双手创造美好未来。 感恩之心化作动力 本报北京 8 5 日电 (记 者丁怡婷5 日,国务 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安全生产专题 视频会议,强调要以港口、物流仓库、化工园区等为重 点,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有关生产、经营企业落实 储存环节降温、通风、远离火种等措施,确保有关冷 却喷淋、监测报警、消防系统等装置设施完好有效。 交通运输部门和各级海关要组织对所有涉及危化品 的港口、库(堆)场、码头进行排查。工信、公安和市 场监管等部门组织查处非法生产、储存、使用硝酸铵 等民用爆炸物品行为,落实销售、购买许可审批和流 向信息登记制度。生态环境部门要深入开展危险废 物安全排查,切实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各地区 要对所有硝酸铵等爆炸危险性物品的储存场所开展 定量风险评估。 据了解,我国涉及危化品的港口、码头、仓库等 大量存在,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应急管理部前期已 7600 余家危化品企业、 2.2 万余处重大危险源开 展了专项检查督导。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 开展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本版责编: 张彦春 刘涓溪 挨个测量体温,做好信息登记, 不一会儿工夫,湖北省潜江市后湖 管理区木剅口社区“潜阳花 · 儿童之 家”就热闹起来。 8 4 日上午,一 场“守护童年 牵手共成长” 2020 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在这里 举办。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开始上 课!”讲台上,随着杨娟的口令,讲台 下的 30 多个孩子立刻端正坐姿,安 静了下来。 “大家知道我们的眼睛是由什 么组成的吗?”第一个问题刚抛出, 不少孩子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眼 睛。正当他们满脸疑惑时,杨娟随 即在讲台的投影仪上放出了一张眼 球结构图,然后用游戏互动的方式, 给孩子们讲解近视形成的原理以及 预防近视需要注意的事项。 “我最开始是乡镇英语老师,后 来出来创业。”杨娟介绍,作为潜江 市女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从 2014 年开始,每到暑期,她和协会成员都 会投入到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中来。 随后,来自潜江市人民检察院 法治巡讲团的吴军霞走向讲台,课 堂突然严肃起来。等孩子们再一次 坐好,吴军霞开始了她今天的普法 课程。她用题目问答的方式与孩子 们互动,只要孩子们回答正确,她就 奖励他们一个小礼物。“给儿童普法 要有耐心,我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 能参与其中。”吴军霞说。 投身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的 不只杨娟和吴军霞。 7 16 日,由 全国妇联与民政部、教育部等 11 门共同主办的“保护儿童安全携手 共同成长” 2020 暑期儿童关爱服务 活动在北京启动后,湖北迅速行动, 开展了“看见幸福‘阅’出梦想”“心 灵守护陪伴成长”等暑期儿童关爱 服务活动近百场;潜江市妇联与市 医院、义工联等单位、社会组织合 作,招募了 50 名志愿者在 12 个乡镇 300 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关爱 服务活动。 “为了给每个孩子留下一个安 全、美丽的彩虹童年,我们还开展了 儿童安全自护教育、抗疫故事分享 会、课业辅导等多种活动,提升农村 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湖北省妇联相 关负责人介绍。 湖北开展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用心守护 陪伴成长 本报记者 7 月中下旬,原本趋于缓和的香港疫情骤 然严峻起来。香港特区政府号召市民同心抗 疫,并推出系列疫情防控措施。 内地派员支持抗疫,是香 港市民之福 应香港特区政府请求,在中央统筹部署和 指挥下,国家卫生健康委迅速组建“内地核酸检 测支援队”和“内地方舱医院支援队”,支持特区 政府抗疫。8 2 日,“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的 7 名“先遣队”队员抵港。 香港各界和市民纷纷表示,国家作出相关 部署,无疑是“及时雨”,可解香港燃眉之急。 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认为,国家派 出人员到香港协助建临时医院,让病床数目快 速增加,又协助做病毒检测,对香港疫情防控将 起到重要作用。 香港医疗人员总工会主席潘佩璆说,目前 疫情发展超出了香港本地医疗资源的承受能 力,内地的支持非常及时,一定能帮助香港渡过 难关。 香港工联会九龙东总干事邓家彪说,内地 医护人员经历过多次疫情防控考验,无论是检 测能力和水平,还是诊疗经验和专业素养都毋 庸置疑。这次内地派员支持抗疫,是香港市民 之福。 在网上,很多网友留言表达感动之情:“每 当香港遇到困难,祖国总是对我们不离不弃” “谢谢我亲爱的祖国,我们不再惊慌”。 各部门大力支持,深度参 与香港疫情防控 事实上,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各部门就一 直在为香港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持。 配合港府调整铁路运行安排、减少赴港航 班、停发旅游签注……国家各部门大力支持、全 力配合特区政府的各项抗疫措施。约 2500 港人滞留湖北,香港中联办协调特区政府将 5 批急需药品和物资运往湖北,帮助滞留的港 人。“钻石公主”号邮轮上有数百名港人,外交系 统全力沟通协调,帮助特区政府包机赴日本接 回他们。 疫情发生之初,国家急香港所急,确保输港 物资供应,包括调配 1700 万个口罩支持香港; 内地各供港物资基地开足马力,保证果菜奶蛋 粮油等源源不断地供港。 在港中资企业全力支持、参与抗疫。除了 大笔捐款,贸易公司加大采购防护用品力度, 能源公司“油品不断供、商品不涨价、服务不打 烊”,这些都发挥了稳定香港市场的中流砥柱 作用。 7 24 日,在确诊病例高企、各公立医院病 床吃紧之时,特区政府启用鲤鱼门公园及度假 村用作隔离设施,接收无症状或病情较稳定的 病人。这个被喻为港版“火神山”的隔离检疫中 心由中国建筑集团建造。中建抽调精锐力量组 成项目团队,成立青年突击队, 24 小时不间断 作业。 目前在港直接服务市民的检测机构,同样 有内地企业。由华大基因开设的华升诊断中 心,目前每天可检测约 5000 个样本。总部在广 州的金域医学集团,其香港实验室也是特区政 府认可的检测机构,正在调集资源支持香港,升 级实验室并扩大产能。特区政府认可的凯普香 港分子病理检验中心,也迅速加入检测队伍。 中心负责人表示,将与本地医疗机构加强合作, “只希望能帮助市民尽快渡过难关。” 提升检测能力,加大物资 保障力度 香港市民亲切地称援港的两支队伍为抗疫 “国家队”。“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由广东省卫 健委从省内 20 余家公立医院选派约 60 名临床 检验技术人员组成。曾担任广东省支援武汉医 疗队总指挥的余德文担任领队。 “内地方舱医院支援队”由湖北省武汉市选 6 名有“方舱医院”实战经验的专家,为香港 亚洲国际博览馆改建为“方舱医院”提供技术支 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武昌方舱医院 院长万军为队长。“我们将把武汉方舱医院的经 验带过去。”万军表示。 余德文说,支援队与内地在港的三家检测 企业合作,可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检测能力。 追踪检测和隔离是当前香港抗疫的重点。 特区政府卫生部门希望在内地支持下,大幅提 升病毒检测能力,首先为四五十万名高危职业 或高风险人士做检测。香港医疗界人士认为, 支援队的到来为香港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 底气。 近日,深圳市卫健委已应香港医管局请求, 紧急筹集大量医疗物资,陆续送抵香港。 曾在武汉抗疫的港商、武汉亚心总医院董 事长谢俊明近日赶回香港安排协助检测。他表 示,已从武汉带了 5 万个检测试剂来港,该院 10 20 名化验师也会在港府认可后,来港协助 检测。 内地和香港齐心协力,一定能战胜疫情,谱 写一曲同心抗疫的凯歌。 内地派出人员,加强物资保障,支持香港特区政府 同心抗疫,我们在一起 本报记者 连锦添 8 5 日,陕西省渭南市区湭河公园北段,武警陕西总队渭南支队官兵正在进行冲锋舟编队训练。 连日来,支队官兵“战高温、斗酷暑”,开展冲锋舟离(靠)岸、编队航行、水上救援等课目训练,不断提升官兵的水上救 援技能,确保突发险情时可以快速高效施救。 崔正博摄(影 像 中 国) 本报北京 8 5 日电 (记 者)日前, 2019 年度全国检察机关社 会治理类优秀检察建议评定结果揭 晓。“北京市检察院就艺术品评奖和 会员发展方面的管理漏洞向某联合 会制发检察建议”等 12 份检察建议 入选。据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负 责人介绍, 2019 1 月至 2020 6 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制发各类检察 建议 277482 份,已收到回复 192939 份;已收到的回复中采纳检察建议 186544 份,采纳率为 96.69%下一步,最高检将进一步完善 实名通报制度和典型案例引导制 度,指导地方检察机关提高检察建 议的制发质量和效果;督促各地检 察机关落实检察建议统管工作机 制,指导各地有效推进检察建议的 督促落实;完善送达程序,提升被建 议单位对检察建议的重视程度。 全国检察机关去年以来共制发检察建议 27 万余份

Transcript of 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的参观接待量连续 传承红色文化,义务...

Page 1: 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的参观接待量连续 传承红色文化,义务 …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08/06/06/rmrb2020080606.… · 做党课资料。”“那时我就觉得作为一名志愿者,

要闻要闻 66 2020年 8月 6日 星期四

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有一支志愿

者服务队义务为参观者讲解。他们之中既有退

休干部,也有在校学生,既有高校教师,也有社

区居民,他们身份虽然不同,但对义务讲解的热

爱却是一致的。2018 年以来,共有 571 名志愿

者为观众义务讲解 2857 批次,服务时长 2.8 万

小时,接待观众 296 万人次。“党的诞生地”志愿

服务队成为一大会址纪念馆一张闪亮的名片。

今年 66 岁的沈潮涌就是志愿者之一。老

沈 退 休 前 是 国 企 干 部 ,做 过 15 年 党 委 书 记 ,

1979 年入党的他于 2017 年加入钱学森图书馆,

担任志愿者讲解员。2018 年,当中共一大会址

纪念馆首次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时,老沈第一时

间报名。他用了 26 天时间背下 2 万多字的讲解

词,熟悉了 278 件馆藏文物的历史背景,最终顺

利通过考试,成了一名志愿者讲解员。沈潮涌

说自己的普通话并不太好,但是参观者听他用

一口上海味儿的普通话讲党史故事,反倒觉得

格外亲切。“在一大会址讲解,不同于其他地方,

要更严肃、更准确、更系统,更要注意不能有口

误。”老沈认真地说。

有一次,一名参观者在参观完毕时对他说,

“您今天的讲解太好了,我们全程录音,拿回去

做党课资料。”“那时我就觉得作为一名志愿者,

一名党员,我实现了个人价值,特别自豪!”沈潮

涌笑着说。

目前在同济大学工作的张桁嘉,读高中时就

是中共一大会址的学生志愿者讲解员。考入同

济大学后,他组织发动身边的同学一起来党的诞

生地做志愿者。大学毕业后,他留校担任辅导

员,又带领更多的同济学子加入一大会址的志愿

者队伍。“我的成长和一大会址纪念馆密不可分。”

张桁嘉说,正是通过在纪念馆担任讲解员,他对

党史更加熟悉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许多

理论,于是,他在高三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还记得 2009 年除夕,我第一次为观众

讲解时的情景,虽然早就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但面对四五十位观众,我还是有些紧张。很多

参观者年纪比我大,不少人是老教师、老干部,

他们有时提出的问题,我回答不上来。”张桁嘉

说,从那以后,他下功夫研读历史,搜集与馆藏

文物相关的资料,不断学习。如今,对很多党史

故事,张桁嘉都能如数家珍,讲得生动感人,赢

得了参观者的点赞。

从 2015 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成为上海

市首批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以来,已有 9 所学

校、980 人次中学生在党的诞生地参与志愿服

务。很多同学就是在这里通过一次次的讲解,

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

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党员。

党的十九大以来,千千万万党员群众来到

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的参观接待量连续

两年超过 140 万人次。在接待量大幅增加的情

况下,正是志愿者们的出色表现,有效缓解了场

馆的接待压力,确保了服务水平不降低。目前,

从讲解接待、宣誓教育到场馆服务、活动执行,

各个岗位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上海社

区防疫也面临巨大考验。“与其宅家闷得慌,不如

志愿邻里帮。”“党的诞生地”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

积极响应号召,发挥各自专长,广泛参与社区防

疫志愿服务,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每当想起党

员们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场景,我就浑身充满了

力量,想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宣誓教育岗位志

愿者韦小琳,春节刚过就报名参加普陀区长寿路

街道的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场馆服务岗位

志愿者严艺苗已届花甲之年,同样是第一时间参

加社区防疫,在寒风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对居

民却总是耐心细致、笑脸相迎。

哪里最需要,就到哪里去。由中共一大会

址纪念馆 15 名党员干部和青年团员组成的抗

疫小分队,利用周末和轮班休息时间,参加黄浦

区和徐汇区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中,

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上海市“党的诞生地”志愿服务队——

传承红色文化,义务讲解润人心本报记者 张 贺

学雷锋志愿服务进行时

脱贫攻坚高原行

■记者手记R

激越高亢的《中国古羌城》

歌声中,高大的城门缓缓打开,

巨幅羌红在云梯上翻飞,舞动出

茂县各族儿女脱贫奔小康的火

热情怀……这是四川省阿坝藏

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中国古羌城

开城仪式上的场景(见上图)。

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

居 县 ,也 是 羌 文 化 核 心 保 护

区。2008 年汶川地震,茂县境

内的羌族碉楼、村寨等遭受毁

灭性破坏。如何抢救性保护濒

危的羌族文化遗产?为此,茂

县整合国家灾后重建项目资金

6 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羌文化

集中展示区——中国古羌城。

走 进 羌 绣 非 遗 传 承 工 作

室,只见羌绣非遗传承人胡春

莲两手走针引线、上下翻飞,聚

精会神地做着绣品。

胡 春 莲 是 一 名 尿 毒 症 患

者,重病让她的家庭不堪重负,

为了使她家能够摆脱贫困,省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绣传

承人李兴秀决定收她为徒。在

李兴秀的精心指导下,胡春莲

踏实肯干,深钻细研,用灵巧的

双手和辛勤的劳作绣出了幸福

生活。

羌绣是古老的传统手工技

艺,如今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

宝贵资源。为了带动身边兄弟姐妹脱贫,也为了传

承技艺,近些年李兴秀先后收了 43 个徒弟。她无偿

举 办 羌 绣 学 习 班 ,只 要 爱 好 这 门 手 艺 ,就 可 以 来

学习。

走出羌绣工作室,忽闻笛声悠扬,羌笛传承人何

王金正在自己的工作室吹奏。何王金是四川省非物

质文化遗产项目“羌笛演奏与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

人。为了传播好羌笛文化,他在这古羌城中持续开

展教学、展演、文化交流等活动。

在古羌城景区,像李兴秀、何王金这样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很多。景区给了他们舞台,他

们也鼓足干劲、努力拼搏。

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也为了让当地

百姓脱贫致富,景区加大投入,为脱贫攻坚提供更多

支持。据介绍,自 2013 年开放以来,景区已吸纳贫

困户、低保户、失地农民 426 人次就业,人均年收入

达 2 万余元。此外,景区还管理着全县 60 个村的集

体资金,每年提供集体分红,助力脱贫攻坚。

古羌城里的奋斗之歌

本报记者

苏银成摄影报道

2008 年汶川地震让茂县遭受重创,在党中央的

关心支持和兄弟省份的无私援助下,茂县人民抚平

伤痛,重建家园,迎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特殊党费援建的中学命名为“七一民族中学”,武

警部队援建的中学命名为“八一中学”,主干道名为“晋

茂大道”——是为感恩山西援建之情……采访中,我

们真切地感受到当地群众内心涌动着的感恩之情。

如今,这份情感正源源不断地化为拼搏动力。

在脱贫攻坚的各个战场上,茂县各族干部群众正像

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想到一起,干在一处,用

双手创造美好未来。

感恩之心化作动力

本报北京 8月 5日电 (记者丁怡婷)5 日,国务

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安全生产专题

视频会议,强调要以港口、物流仓库、化工园区等为重

点,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有关生产、经营企业落实

储存环节降温、通风、远离火种等措施,确保有关冷

却喷淋、监测报警、消防系统等装置设施完好有效。

交通运输部门和各级海关要组织对所有涉及危化品

的港口、库(堆)场、码头进行排查。工信、公安和市

场监管等部门组织查处非法生产、储存、使用硝酸铵

等民用爆炸物品行为,落实销售、购买许可审批和流

向信息登记制度。生态环境部门要深入开展危险废

物安全排查,切实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各地区

要对所有硝酸铵等爆炸危险性物品的储存场所开展

定量风险评估。

据了解,我国涉及危化品的港口、码头、仓库等

大量存在,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应急管理部前期已

对 7600 余家危化品企业、2.2 万余处重大危险源开

展了专项检查督导。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

开展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本版责编:张彦春 刘涓溪 吴 凯

挨个测量体温,做好信息登记,

不一会儿工夫,湖北省潜江市后湖

管理区木剅口社区“潜阳花·儿童之

家”就热闹起来。8 月 4 日上午,一

场“守护童年 牵手共成长”2020 年

暑 期 儿 童 关 爱 服 务 活 动 在 这 里

举办。

“小 朋 友 们 ,我 们 现 在 开 始 上

课!”讲台上,随着杨娟的口令,讲台

下的 30 多个孩子立刻端正坐姿,安

静了下来。

“大家知道我们的眼睛是由什

么组成的吗?”第一个问题刚抛出,

不少孩子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眼

睛。正当他们满脸疑惑时,杨娟随

即在讲台的投影仪上放出了一张眼

球结构图,然后用游戏互动的方式,

给孩子们讲解近视形成的原理以及

预防近视需要注意的事项。

“我最开始是乡镇英语老师,后

来出来创业。”杨娟介绍,作为潜江

市女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从 2014年开始,每到暑期,她和协会成员都

会投入到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中来。

随后,来自潜江市人民检察院

法治巡讲团的吴军霞走向讲台,课

堂突然严肃起来。等孩子们再一次

坐好,吴军霞开始了她今天的普法

课程。她用题目问答的方式与孩子

们互动,只要孩子们回答正确,她就

奖励他们一个小礼物。“给儿童普法

要有耐心,我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

能参与其中。”吴军霞说。

投身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的

不只杨娟和吴军霞。7 月 16 日,由

全国妇联与民政部、教育部等 11 部

门共同主办的“保护儿童安全 携手

共同成长”2020 暑期儿童关爱服务

活动在北京启动后,湖北迅速行动,

开展了“看见幸福‘阅’出梦想”“心

灵守护陪伴成长”等暑期儿童关爱

服务活动近百场;潜江市妇联与市

医院、义工联等单位、社会组织合

作,招募了 50 名志愿者在 12 个乡镇

为 300 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关爱

服务活动。

“为了给每个孩子留下一个安

全、美丽的彩虹童年,我们还开展了

儿童安全自护教育、抗疫故事分享

会、课业辅导等多种活动,提升农村

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湖北省妇联相

关负责人介绍。

湖北开展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用心守护 陪伴成长本报记者 吴 君

7 月中下旬,原本趋于缓和的香港疫情骤

然严峻起来。香港特区政府号召市民同心抗

疫,并推出系列疫情防控措施。

内地派员支持抗疫,是香港市民之福

应香港特区政府请求,在中央统筹部署和

指挥下,国家卫生健康委迅速组建“内地核酸检

测支援队”和“内地方舱医院支援队”,支持特区

政府抗疫。8 月 2 日,“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的

7 名“先遣队”队员抵港。

香港各界和市民纷纷表示,国家作出相关

部署,无疑是“及时雨”,可解香港燃眉之急。

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认为,国家派

出人员到香港协助建临时医院,让病床数目快

速增加,又协助做病毒检测,对香港疫情防控将

起到重要作用。

香港医疗人员总工会主席潘佩璆说,目前

疫情发展超出了香港本地医疗资源的承受能

力,内地的支持非常及时,一定能帮助香港渡过

难关。

香港工联会九龙东总干事邓家彪说,内地

医护人员经历过多次疫情防控考验,无论是检

测能力和水平,还是诊疗经验和专业素养都毋

庸置疑。这次内地派员支持抗疫,是香港市民

之福。

在网上,很多网友留言表达感动之情:“每

当香港遇到困难,祖国总是对我们不离不弃”

“谢谢我亲爱的祖国,我们不再惊慌”。

各部门大力支持,深度参与香港疫情防控

事实上,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各部门就一

直在为香港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持。

配合港府调整铁路运行安排、减少赴港航

班、停发旅游签注……国家各部门大力支持、全

力配合特区政府的各项抗疫措施。约 2500 名

港人滞留湖北,香港中联办协调特区政府将 5批 急 需 药 品 和 物 资 运 往 湖 北 ,帮 助 滞 留 的 港

人。“钻石公主”号邮轮上有数百名港人,外交系

统全力沟通协调,帮助特区政府包机赴日本接

回他们。

疫情发生之初,国家急香港所急,确保输港

物资供应,包括调配 1700 万个口罩支持香港;

内地各供港物资基地开足马力,保证果菜奶蛋

粮油等源源不断地供港。

在港中资企业全力支持、参与抗疫。除了

大笔捐款,贸易公司加大采购防护用品力度,

能源公司“油品不断供、商品不涨价、服务不打

烊”,这些都发挥了稳定香港市场的中流砥柱

作用。

7 月 24 日,在确诊病例高企、各公立医院病

床吃紧之时,特区政府启用鲤鱼门公园及度假

村用作隔离设施,接收无症状或病情较稳定的

病人。这个被喻为港版“火神山”的隔离检疫中

心由中国建筑集团建造。中建抽调精锐力量组

成项目团队,成立青年突击队,24 小时不间断

作业。

目前在港直接服务市民的检测机构,同样

有内地企业。由华大基因开设的华升诊断中

心,目前每天可检测约 5000 个样本。总部在广

州的金域医学集团,其香港实验室也是特区政

府认可的检测机构,正在调集资源支持香港,升

级实验室并扩大产能。特区政府认可的凯普香

港分子病理检验中心,也迅速加入检测队伍。

中心负责人表示,将与本地医疗机构加强合作,

“只希望能帮助市民尽快渡过难关。”

提升检测能力,加大物资保障力度

香港市民亲切地称援港的两支队伍为抗疫

“国家队”。“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由广东省卫

健委从省内 20 余家公立医院选派约 60 名临床

检验技术人员组成。曾担任广东省支援武汉医

疗队总指挥的余德文担任领队。

“内地方舱医院支援队”由湖北省武汉市选

派 6 名有“方舱医院”实战经验的专家,为香港

亚洲国际博览馆改建为“方舱医院”提供技术支

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武昌方舱医院

院长万军为队长。“我们将把武汉方舱医院的经

验带过去。”万军表示。

余德文说,支援队与内地在港的三家检测

企业合作,可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检测能力。

追踪检测和隔离是当前香港抗疫的重点。

特区政府卫生部门希望在内地支持下,大幅提

升病毒检测能力,首先为四五十万名高危职业

或高风险人士做检测。香港医疗界人士认为,

支援队的到来为香港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

底气。

近日,深圳市卫健委已应香港医管局请求,

紧急筹集大量医疗物资,陆续送抵香港。

曾在武汉抗疫的港商、武汉亚心总医院董

事长谢俊明近日赶回香港安排协助检测。他表

示,已从武汉带了 5 万个检测试剂来港,该院 10至 20 名化验师也会在港府认可后,来港协助

检测。

内地和香港齐心协力,一定能战胜疫情,谱

写一曲同心抗疫的凯歌。

内地派出人员,加强物资保障,支持香港特区政府——

同心抗疫,我们在一起本报记者 连锦添

8 月 5 日,陕西省渭南市区湭河公园北段,武警陕西总队渭南支队官兵正在进行冲锋舟编队训练。

连日来,支队官兵“战高温、斗酷暑”,开展冲锋舟离(靠)岸、编队航行、水上救援等课目训练,不断提升官兵的水上救

援技能,确保突发险情时可以快速高效施救。 崔正博摄(影像中国)

本报北京 8月 5日电 (记者倪

弋)日前,2019 年度全国检察机关社

会治理类优秀检察建议评定结果揭

晓。“北京市检察院就艺术品评奖和

会员发展方面的管理漏洞向某联合

会制发检察建议”等 12 份检察建议

入选。据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负

责人介绍,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制发各类检察

建议 277482 份,已收到回复 192939

份;已收到的回复中采纳检察建议

的 186544份,采纳率为 96.69%。

下一步,最高检将进一步完善

实名通报制度和典型案例引导制

度,指导地方检察机关提高检察建

议的制发质量和效果;督促各地检

察机关落实检察建议统管工作机

制,指导各地有效推进检察建议的

督促落实;完善送达程序,提升被建

议单位对检察建议的重视程度。

全国检察机关去年以来共制发检察建议 27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