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堂 - chinateacher.com.cn€¦ · 教学目标转化为详细、具体、可测、分...

1
主编:褚清源 电话:010-82296784 编辑:钟原 电话:010-82296569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周刊 现代课堂 现代课堂 建设新课堂 4 2019年9月18日 中小学集体备课病理诊疗 中小学集体备课病理诊疗 又是一个新学期,一些学校的整 本书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组成 了学期完整的备课链条。教师个人常 态备课、以教研组或学科组为单位的 团队“四定”集体备课、各级名师工作 室主持的集体备课构成了各有侧重的 备课体系。然而,属于校本研修层面 的以教研组或学科组为单位的集体备 课,常常成了“鸡肋”,弃之可惜,嚼之 无味。集体备课自身己携带或潜伏着 可变异的带病基因,需要尽快找出 “病灶的区域及扩散的范围”,采取 “基因自我疗法”,控制、消除“诱变的 癌细胞”。为此,笔者绘制了常见集 体备课带病基因图谱,希望能恢复其 活力与功能。 病理切片一: 缺少“大备课观”建 构,教师视野狭窄,课程资源陈旧;缺 乏对国家课程进行有效的校本化开 发,没有编制学科课程校级实施纲要。 疗救策略:有条件的学校组织教 师有计划地开展研学旅行,“行万里 路,阅人无数”就是最好的备课。 设立校本教研员,开展暑期学科 教师备课工作坊。比如,A校语文学科 做法—首先,语文学科校本教研员 承担主题:一是把语文课标识字、写 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研究性学习 总目标结合校情分解到三年六学期; 以实例说明课标总目标、单元目标、课 时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实例说明 课后研讨与学习设计是如何体现落实 单元目标的。二是以实例说明如何将 教学目标转化为详细、具体、可测、分 层的学养目标。三是以案例说明,如 何将知识导学案转化为思维导学案。 四是专题复习、试卷讲评、作文指导、 文言文、古诗词。五是记叙文、议论 文、说明文、文言文、古诗词省中招考 点、题型研究及答题规律研究。 其次,年级教师合作讨论展示,共 享成果:七八九上册生字音行义易考 字单元汇总表;七八九写作手法、结构 语训分解体系,即作文系列;从近两年 中招卷中选文,让教师结合考点自我 命题,检查对课标目标、考纲理解把握 情况;七八九年级各以第一单元为例, 多角度研究教材,达成共识,展示并接 受教科室组织的答辩及建议。 A校数学学科做法:数学学科校本 教研员承担主题:如何才算讲清楚一 个概念;如何学习一个公式、定理;数 学建模中的可视化阅读或数学阅读中 的心图式;概念多元表征及建构;扩 句、缩句、同意句及文字、图形、符号语 言转换;如何理解落实课标中了解、初 步了解、学会、初步学会、理解、掌握、 熟练掌据、灵活运用等动词?怎样将 这些动词转化为可测动词;在设计导 学案时,如何落实范例、同例、变例、仿 例及归纳、演绎、综合、灵感思维,统称 “四例四维”;种子课、习题课、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概念课、计算课、运用课 等数学课型研究。 最后,年级教师合作讨论展示项 目:一是以某一知识点为例解释其上下 关联内容,即学生在前面学了什么?本 节知识点为将来学什么服务的?二是 在吃透教参、中招考纲对各单元要求基 础上,编制单元知识目标分类表。三是 以案例说明如何将知识导学案转化为 思维导学案。四是找一份规范试卷分 析其知识点目标分类及比例,从课标找 依据。以某一单元为例,依照目标分类 出一份试卷,并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五是七八九年级各以第一单元为例,多 角度研究教材,达成共识,展示并接受 教科室组织答辩及建议。 病理切片二: 集体备课碎片化,缺 少系统主题有效整合。 疗救策略: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 统筹规划、制定教研组集体备课策 略。开学前一周以整本书备课研讨 为主,主要解决以下问题:学科课标 目标、级段目标与本册目标分解;浏 览、阅读整本教材;在熟悉各章节教 材逻辑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画出整本 书知识树或思维导图;确定整本书重 难点章节;编制教学进度表;撰写学 期教学策略、方案;选定学科练习册、 试卷。 每单元教学前,教师要进行单元备 课。其侧重点为:详细阅读单元教材,熟 悉单元总目标,梳理单元知识双向细目 标,确定课时重难点,划分单元课时数, 制定单元教学策略,编制单元测试卷。 对课标、教材要进行立体解读三级对应内容:学科教材与课标的对应 解读,单元内容与单元要求的对应解 读,篇章内容与篇章要求的对应解读。 解读遵循原则:拆解结构、拆解内容、归 类编组、查清资源;依标定位、主次编 号、判定要点、问题排队;弄清同类材料 之间的关系,进行材料、问题与课标对 接;确定解决问题途径,认定问题解决 结论;确定匹配拓展资源,确定全程教 学流程;规避教参教辅,换位透析教材, 弄清内部机理,力求知其所以然。 可围绕课型研究、素养目标设计、 作业设计、主干问题设计、教学反思视 角等进行专题备课研讨,可围绕名师 公开课实录多元转化、UBD翻转课堂 设计、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等课题进行 研讨。当然,资源共享性质的个备、合 备、再备的协作备课是常态。 病理切片三: 没有明晰个人初备 与群体合备的侧重点,导致集备研讨 时与个备内容重复。 疗救策略:初备(初案)突出“五个 围绕”:围绕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及 整合课程资源;围绕三维目标落实,进 行重难点的突破设计、教与学的基本策 略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围绕新课堂的 基本环节,预设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及 达标训练的主要问题,体现“知识问题 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 化”,并准备问题拓展生成的多种预设; 围绕个人备课中的困惑和疑问,做好集 智备课发言准备;围绕课堂时间,做好 课堂各环节的时间预设。 集备(共案)抓好“五个方面”:站 在“学者”角度进行教材分析和文本挖 掘,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知识链接 点、课程资源的开发、个性化的解读 等;说明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让同伴明 白你为什么这样设计;分析教学环节 设计是否符合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 要求,重点放在目标的达成与重难点 的突破设计分析上;说明问题设计及 其意图,对课堂有效生成性问题的预 案准备;提出备课时的困惑和问题。 个人复备(个案)突出“备学情”;课上 续备(续案)突出备生成;课后补备(补 案)突出“备反思”。 病理切片四: 集体备课时多釆取 “加法”思维,缺少“辩课”“洗课”环节, 导致课上不完。 疗救策略:同伴之间各自提出自 己的设计方案,针对情境创设、学习目 标、学程设计、目标达标检测依据、主 干问题设计、重难点破解策略等环节 进行辩论,达成共识后,集各自模块优 化后的优秀设计合成“洗课”初稿。“辩 课”主要是选择优化后的设计模块,做 加法。因初稿是集大成者,必然“肥 胖、臃肿”,就需要做“减法”,备课组采 取逆向思维,哪些内容没必要,要忍痛 割舍?哪些内容需要瘦身?哪些内容 需要整合?“洗”去的是表层作秀内容, 沉淀的是本质、精华。 病理切片五: 程序固定,备课模式 单一;总是几个熟悉面孔,无新鲜感; 思维同质化严重,出现“高原”现象;教 师出于同一个层次,缺少专业引领,遇 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疗救策略:一是轮换集体备课组 织形式。方式一:个人“初备” —备 课组“集备” —个人“复备” —课上 “续备” —课后“补备”;方式二:初备 —集体交流 —形成“共案” “共案”的个性化处理;方式三:主备人 备课 —集体研讨 —个性化学案 —集体反思;方式四:集体研讨分工备课—集体完善—形成个案 —个人反思;方式五:熟悉教材,提 出问题—中心发言,把握重点共同研讨,解决问题—形成预案,分 发教师—结合实际,二次备课课堂实施,信息反馈—教后反思,理 论提升。二是釆取跨校邀请主备人, 发挥“杂交”优势,参与双方都会非常 重视,全身心参与。三是邀请当地学 科教研员、名师参与答疑解惑。 病理切片六: 缺少备课资源库,资 源利用意识淡薄,每次“集备”都是从 零起步,工作量大,效率低。 疗救策略:充分利用教育网络,搜 集整理备课资源,建立备课资源库。 暑假可鼓励教师整理、修订自己的教 案、课件,编写相关复习资料。开学后 自主申报,对评为优秀教案、课件、有 价值的复习资料给予适当经济补助。 学校要购买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 案知识产权,根据同行借阅的人次付 给一定的报酬。这样,每次“集备”时, 先调出校方上期最优教案,再调出外 校名师设计,二次提升,既省时又能提 高质量。 病理切片七: “集备”时发挥集体 智慧,资源共享,却演变成了课时分 工然后复制给同行的偷懒行为,因对 别人备课思路、方案不了解,使用时 很不顺手,课堂效果不理想。 疗救策略:为了集思广益,资源共 享,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提高备课效 率,可采取“我为别人,别人为我”的思 路,分工选编高质量课时资源包。资 源包可分为“信息台资料显示屏+教学 设计 ABC+作业创意设计”,我们又称 之为“三大菜单栏”。 “菜单栏”也就是信息台,由教研 组合作完成。教研组将教材内容按备 课任务大小合理分解,落实到教师,教 师搜集整理所承担专题内容,打印交 换,完成备课的素材库建设。 导航台,即教师的“教学行为+学 生的学习行为”,我们称之为方案栏, 由教师本人独立完成。每位教师都要 从自己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 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 媒体的选择、教学效果的监测等方面 重构活动方案,完成教师的教学行为 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预设方案。素材库 提供的素材,教师可圈、点、画、批、注, 可选择取舍、调整、补充、修改等。同 样的素材,因取舍不同,可设计出不同 风格的活动过程。这种分工协作,既 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与新 课改提出的教案设计要考虑教学个性 化和动态生成性的要求相吻合。 病理切片八: “集备”讨论时缺乏科 学流程,缺少高效合作讨论的策略运用, 稍有不慎就偏离主题,为某一观点双方 争执不下,没有引入打破思维定式的科 学思维方法,讨论质量、效率不高。 疗救策略:把“六顶思考帽”、鱼骨 头图分析法、“思维导图”引入“集备” 研讨中。 某校把六顶思考帽引入“集备”研 讨中。在开始讨论前,教师首先使用 红色思考帽,确定需要达到的目标;其 次,使用白色思考帽收集信息,使用绿 色思考帽发现可能的解决途径,使用 黄色思考帽从可能的途径中找出最好 的办法;再次,使用黑色思考帽找出缺 点和不足;最后,再使用红色思考帽评 估选择最好的办法;蓝色思考帽要自 始至终控制参与整个思考过程。 有专家认为,鱼骨头图是主要用 来呈现和梳理复杂问题的思考程序。 它由三部分构成:中间“脊骨”为问题 的关键节点,通过这些关键节点,可把 一个抽象或复杂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 简单而具体的小问题,使问题更容易 解决。“脊骨”下方为策略分析过程,针 对问题的关键节点进行层层追问,制 定解题策略。“脊骨”上方为条件转化 过程,根据策略指引,利用已知条件推 导出未知条件。 思维导图在“集备”研讨中大有用 处。一是思维“导”图,重在表达。重 点在思维有序性、深刻性上做文章, “导”是桥梁、转化,让思维过程和结果 可视化。二是图“导”思维,重在思维 创新。借助画思维导图,通过提炼出 上位主干概念、增加主干的一个分支, 或产生新的分类,或思维发散产生新 的联想,诱导产生新的思维,或使思维 生长。 (作者分别系河南新乡封丘实新 学校校长、洛阳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 心主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系河南省豫西片区教师教育 联动发展共同体专项重点课题“基于 协同合作的大地明师培养实践与研 究”(编号:2019-YXPQZ-006)成果。 问道课堂 ·集体备课怎么了 说起教师的位置,许多人都会想 到讲台。而我在这里所谈的教师的位 置,不仅指向物理位置,还指向心理 位置。 对于学生成长而言 教师的位置是动态变化的 有时他走在圆内。走在中间的教 师,是长大的孩童,有着永恒的童心与 可贵的童真。围绕一个专题,和孩子 共同思考;聚焦一个话题,和孩子一起 争辩;挑战一项任务,和孩子协同合 作。教师可以作为团队中的普通一员 与学生一起经历操作、实践、猜想、验 证的研讨全过程。在与学生的协同讨 论中相互启发,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 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立场。 有时他走向圆外。静静地观望、 深深地沉思,时而激动地鼓掌、时而会 心地点头、时而疑惑地皱眉。远离权 威、远离核心、远离讲台,让教师更清 晰地看清教与学的意义,更立体地感 受教与学的价值。以“多边形的内角 和”研究为例,当孩子们从四边形、五 边形的研究中,获得流程、技能、方法、 经验后,对于后续的其他多边形的研 究,教师就可以做“那个坐在路边鼓掌 的人”。走向圆外的教师,敢于给予学 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善于给足学生自 主交流的舞台。 有时他就是圆心。以核心素养为 半径,为儿童打开一扇窗,推开一扇门, 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领在前面的教 师,让儿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听到不 一样的声音,感受不一样的思考,体验 不一样的情感。走在圆心的教师,懂得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当学生探 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后,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思考,有内角就会有外角。多边 形的外角和又会是多少度?你是否愿 意借助多边形内角和的经验开展研 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唤醒从 简单想起的经验,借助从特例猜想一般 的思路自主开展探索。 对于学科发展而言 教师的位置是三维立体的 在长度上能延展。学科知识是人 类经验世界的智慧结晶,并非外在于人 而单独存在。儿童的知识发展,在很大 程度上会经历与科学家的发现知识的 相似的过程。学科知识的传承,需要教 师引领学生进行再研究、再探索、再发 现、再创造。在乘法分配律的探究中, 无论是现实生活情境的创设,还是面积 之和图示的嵌入,抑或是乘法意义模型 的沟通,都帮助学生延展了自主建构的 知识内涵与外延。 在宽度上能延伸。面对儿童这 一整体的人,面对生活这一整体的环 境,教师需要建构一种超越学科、超 越教学、超越学校的宽景视野。跳出 学科看学科、跳出教学看教育、跳出 学校看课堂。《握手的学问》《小鸭在 哪里》《方与圆的秘密》《寻找最佳路 径》《变与不变》等一系列聚焦学科核 心知识而又跨越学科知识藩篱的主 题研究课,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 习体验。 在高度上能延接。儿童的数学研 究应该走向哪里?儿童的数学研究可 以走向哪里?我们的回答是学生能力 所及之处即为学科研究所为之处。研 究公因数与公倍数时,教师可以鼓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举例、观察、分 析,提出属于自己的数学论点。五年 级学生通过讨论就能发现大于 3 的质 数都比 6 的倍数多 1 或少 1。面对这样 的猜想,学生不仅能通过不完全归纳 法进行验证,还能借助已有的关于偶 数及 3 的倍数的知识加以证明。 对于自身成长而言 教师的位置是自我迭代的 对接过去与未来。对于教师个体 的发展来说,每个教师都在用自己的 速度、自我的方式书写一个个独特的 成长方程式。每个时间与空间节点上 的教师,都对应着此时此地的“我”,同 时也链接着彼时彼地的“我”。过去与 当下的“我”的高度、趋势与未来的 “我”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链接内部与外部。教师这一个体 作为社会分工中独特的存在,时时都 要立己达人。对内自我增能,通过学 习、思考、行动与实践,不断勾勒个人 发展的螺旋线,持续提升个体的人格 与能力。对外重在赋能,通过自身的 人格、学术、课程、课堂,不断描绘师生 发展的共生线,持续培育儿童的核心 素养。 连接学校与社会。教育是推动 自然人到社会人成长的重要力量。 教师要站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 任务的高度,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一全球格局的视域,面对人工智 能这一全新时代的挑战,自我更新、 自我发展、自我迭代,重新思考学科 教学,重新思考学校教育,重新思考 未来发展。 特级教师谈教学 特级教师谈教学 · · 教师的位置 王红顺 孟宪乐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 校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

Transcript of 现代课堂 - chinateacher.com.cn€¦ · 教学目标转化为详细、具体、可测、分...

Page 1: 现代课堂 - chinateacher.com.cn€¦ · 教学目标转化为详细、具体、可测、分 层的学养目标。三是以案例说明,如 何将知识导学案转化为思维导学案。

主编:褚清源 电话:010-82296784 编辑:钟原 电话:010-82296569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周刊现代课堂现代课堂建 设 新 课 堂

4版2019年9月18日

中小学集体备课病理诊疗中小学集体备课病理诊疗

又是一个新学期,一些学校的整

本书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组成

了学期完整的备课链条。教师个人常

态备课、以教研组或学科组为单位的

团队“四定”集体备课、各级名师工作

室主持的集体备课构成了各有侧重的

备课体系。然而,属于校本研修层面

的以教研组或学科组为单位的集体备

课,常常成了“鸡肋”,弃之可惜,嚼之

无味。集体备课自身己携带或潜伏着

可变异的带病基因,需要尽快找出

“病灶的区域及扩散的范围”,采取

“基因自我疗法”,控制、消除“诱变的

癌细胞”。为此,笔者绘制了常见集

体备课带病基因图谱,希望能恢复其

活力与功能。

病理切片一:缺少“大备课观”建

构,教师视野狭窄,课程资源陈旧;缺

乏对国家课程进行有效的校本化开

发,没有编制学科课程校级实施纲要。

疗救策略:有条件的学校组织教

师有计划地开展研学旅行,“行万里

路,阅人无数”就是最好的备课。

设立校本教研员,开展暑期学科

教师备课工作坊。比如,A校语文学科

做法——首先,语文学科校本教研员

承担主题:一是把语文课标识字、写

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研究性学习

总目标结合校情分解到三年六学期;

以实例说明课标总目标、单元目标、课

时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实例说明

课后研讨与学习设计是如何体现落实

单元目标的。二是以实例说明如何将

教学目标转化为详细、具体、可测、分

层的学养目标。三是以案例说明,如

何将知识导学案转化为思维导学案。

四是专题复习、试卷讲评、作文指导、

文言文、古诗词。五是记叙文、议论

文、说明文、文言文、古诗词省中招考

点、题型研究及答题规律研究。

其次,年级教师合作讨论展示,共

享成果:七八九上册生字音行义易考

字单元汇总表;七八九写作手法、结构

语训分解体系,即作文系列;从近两年

中招卷中选文,让教师结合考点自我

命题,检查对课标目标、考纲理解把握

情况;七八九年级各以第一单元为例,

多角度研究教材,达成共识,展示并接

受教科室组织的答辩及建议。

A校数学学科做法:数学学科校本

教研员承担主题:如何才算讲清楚一

个概念;如何学习一个公式、定理;数

学建模中的可视化阅读或数学阅读中

的心图式;概念多元表征及建构;扩

句、缩句、同意句及文字、图形、符号语

言转换;如何理解落实课标中了解、初

步了解、学会、初步学会、理解、掌握、

熟练掌据、灵活运用等动词?怎样将

这些动词转化为可测动词;在设计导

学案时,如何落实范例、同例、变例、仿

例及归纳、演绎、综合、灵感思维,统称

“四例四维”;种子课、习题课、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概念课、计算课、运用课

等数学课型研究。

最后,年级教师合作讨论展示项

目:一是以某一知识点为例解释其上下

关联内容,即学生在前面学了什么?本

节知识点为将来学什么服务的?二是

在吃透教参、中招考纲对各单元要求基

础上,编制单元知识目标分类表。三是

以案例说明如何将知识导学案转化为

思维导学案。四是找一份规范试卷分

析其知识点目标分类及比例,从课标找

依据。以某一单元为例,依照目标分类

出一份试卷,并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五是七八九年级各以第一单元为例,多

角度研究教材,达成共识,展示并接受

教科室组织答辩及建议。

病理切片二:集体备课碎片化,缺

少系统主题有效整合。

疗救策略: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

统筹规划、制定教研组集体备课策

略。开学前一周以整本书备课研讨

为主,主要解决以下问题:学科课标

目标、级段目标与本册目标分解;浏

览、阅读整本教材;在熟悉各章节教

材逻辑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画出整本

书知识树或思维导图;确定整本书重

难点章节;编制教学进度表;撰写学

期教学策略、方案;选定学科练习册、

试卷。

每单元教学前,教师要进行单元备

课。其侧重点为:详细阅读单元教材,熟

悉单元总目标,梳理单元知识双向细目

标,确定课时重难点,划分单元课时数,

制定单元教学策略,编制单元测试卷。

对课标、教材要进行立体解读——

三级对应内容:学科教材与课标的对应

解读,单元内容与单元要求的对应解

读,篇章内容与篇章要求的对应解读。

解读遵循原则:拆解结构、拆解内容、归

类编组、查清资源;依标定位、主次编

号、判定要点、问题排队;弄清同类材料

之间的关系,进行材料、问题与课标对

接;确定解决问题途径,认定问题解决

结论;确定匹配拓展资源,确定全程教

学流程;规避教参教辅,换位透析教材,

弄清内部机理,力求知其所以然。

可围绕课型研究、素养目标设计、

作业设计、主干问题设计、教学反思视

角等进行专题备课研讨,可围绕名师

公开课实录多元转化、UBD 翻转课堂

设计、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等课题进行

研讨。当然,资源共享性质的个备、合

备、再备的协作备课是常态。

病理切片三:没有明晰个人初备

与群体合备的侧重点,导致集备研讨

时与个备内容重复。

疗救策略:初备(初案)突出“五个

围绕”:围绕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及

整合课程资源;围绕三维目标落实,进

行重难点的突破设计、教与学的基本策

略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围绕新课堂的

基本环节,预设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及

达标训练的主要问题,体现“知识问题

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

化”,并准备问题拓展生成的多种预设;

围绕个人备课中的困惑和疑问,做好集

智备课发言准备;围绕课堂时间,做好

课堂各环节的时间预设。

集备(共案)抓好“五个方面”:站

在“学者”角度进行教材分析和文本挖

掘,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知识链接

点、课程资源的开发、个性化的解读

等;说明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让同伴明

白你为什么这样设计;分析教学环节

设计是否符合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

要求,重点放在目标的达成与重难点

的突破设计分析上;说明问题设计及

其意图,对课堂有效生成性问题的预

案准备;提出备课时的困惑和问题。

个人复备(个案)突出“备学情”;课上

续备(续案)突出备生成;课后补备(补

案)突出“备反思”。

病理切片四:集体备课时多釆取

“加法”思维,缺少“辩课”“洗课”环节,

导致课上不完。

疗救策略:同伴之间各自提出自

己的设计方案,针对情境创设、学习目

标、学程设计、目标达标检测依据、主

干问题设计、重难点破解策略等环节

进行辩论,达成共识后,集各自模块优

化后的优秀设计合成“洗课”初稿。“辩

课”主要是选择优化后的设计模块,做

加法。因初稿是集大成者,必然“肥

胖、臃肿”,就需要做“减法”,备课组采

取逆向思维,哪些内容没必要,要忍痛

割舍?哪些内容需要瘦身?哪些内容

需要整合?“洗”去的是表层作秀内容,

沉淀的是本质、精华。

病理切片五:程序固定,备课模式

单一;总是几个熟悉面孔,无新鲜感;

思维同质化严重,出现“高原”现象;教

师出于同一个层次,缺少专业引领,遇

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疗救策略:一是轮换集体备课组

织形式。方式一:个人“初备”——备

课组“集备”——个人“复备”——课上

“续备”——课后“补备”;方式二:初备

——集体交流——形成“共案”——

“共案”的个性化处理;方式三:主备人

备课——集体研讨——个性化学案

——集体反思;方式四:集体研讨——

分工备课——集体完善——形成个案

——个人反思;方式五:熟悉教材,提

出问题——中心发言,把握重点——

共同研讨,解决问题——形成预案,分

发教师——结合实际,二次备课——

课堂实施,信息反馈——教后反思,理

论提升。二是釆取跨校邀请主备人,

发挥“杂交”优势,参与双方都会非常

重视,全身心参与。三是邀请当地学

科教研员、名师参与答疑解惑。

病理切片六:缺少备课资源库,资

源利用意识淡薄,每次“集备”都是从

零起步,工作量大,效率低。

疗救策略:充分利用教育网络,搜

集整理备课资源,建立备课资源库。

暑假可鼓励教师整理、修订自己的教

案、课件,编写相关复习资料。开学后

自主申报,对评为优秀教案、课件、有

价值的复习资料给予适当经济补助。

学校要购买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

案知识产权,根据同行借阅的人次付

给一定的报酬。这样,每次“集备”时,

先调出校方上期最优教案,再调出外

校名师设计,二次提升,既省时又能提

高质量。

病理切片七:“集备”时发挥集体

智慧,资源共享,却演变成了课时分

工然后复制给同行的偷懒行为,因对

别人备课思路、方案不了解,使用时

很不顺手,课堂效果不理想。

疗救策略:为了集思广益,资源共

享,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提高备课效

率,可采取“我为别人,别人为我”的思

路,分工选编高质量课时资源包。资

源包可分为“信息台资料显示屏+教学

设计 ABC+作业创意设计”,我们又称

之为“三大菜单栏”。

“菜单栏”也就是信息台,由教研

组合作完成。教研组将教材内容按备

课任务大小合理分解,落实到教师,教

师搜集整理所承担专题内容,打印交

换,完成备课的素材库建设。

导航台,即教师的“教学行为+学

生的学习行为”,我们称之为方案栏,

由教师本人独立完成。每位教师都要

从自己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

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

媒体的选择、教学效果的监测等方面

重构活动方案,完成教师的教学行为

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预设方案。素材库

提供的素材,教师可圈、点、画、批、注,

可选择取舍、调整、补充、修改等。同

样的素材,因取舍不同,可设计出不同

风格的活动过程。这种分工协作,既

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与新

课改提出的教案设计要考虑教学个性

化和动态生成性的要求相吻合。

病理切片八:“集备”讨论时缺乏科

学流程,缺少高效合作讨论的策略运用,

稍有不慎就偏离主题,为某一观点双方

争执不下,没有引入打破思维定式的科

学思维方法,讨论质量、效率不高。

疗救策略:把“六顶思考帽”、鱼骨

头图分析法、“思维导图”引入“集备”

研讨中。

某校把六顶思考帽引入“集备”研

讨中。在开始讨论前,教师首先使用

红色思考帽,确定需要达到的目标;其

次,使用白色思考帽收集信息,使用绿

色思考帽发现可能的解决途径,使用

黄色思考帽从可能的途径中找出最好

的办法;再次,使用黑色思考帽找出缺

点和不足;最后,再使用红色思考帽评

估选择最好的办法;蓝色思考帽要自

始至终控制参与整个思考过程。

有专家认为,鱼骨头图是主要用

来呈现和梳理复杂问题的思考程序。

它由三部分构成:中间“脊骨”为问题

的关键节点,通过这些关键节点,可把

一个抽象或复杂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

简单而具体的小问题,使问题更容易

解决。“脊骨”下方为策略分析过程,针

对问题的关键节点进行层层追问,制

定解题策略。“脊骨”上方为条件转化

过程,根据策略指引,利用已知条件推

导出未知条件。

思维导图在“集备”研讨中大有用

处。一是思维“导”图,重在表达。重

点在思维有序性、深刻性上做文章,

“导”是桥梁、转化,让思维过程和结果

可视化。二是图“导”思维,重在思维

创新。借助画思维导图,通过提炼出

上位主干概念、增加主干的一个分支,

或产生新的分类,或思维发散产生新

的联想,诱导产生新的思维,或使思维

生长。

(作者分别系河南新乡封丘实新

学校校长、洛阳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

心主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系河南省豫西片区教师教育

联动发展共同体专项重点课题“基于

协同合作的大地明师培养实践与研

究”(编号:2019-YXPQZ-006)成果。

问道课堂·集体备课怎么了

说起教师的位置,许多人都会想

到讲台。而我在这里所谈的教师的位

置,不仅指向物理位置,还指向心理

位置。

对于学生成长而言教师的位置是动态变化的

有时他走在圆内。走在中间的教

师,是长大的孩童,有着永恒的童心与

可贵的童真。围绕一个专题,和孩子

共同思考;聚焦一个话题,和孩子一起

争辩;挑战一项任务,和孩子协同合

作。教师可以作为团队中的普通一员

与学生一起经历操作、实践、猜想、验

证的研讨全过程。在与学生的协同讨

论中相互启发,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

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立场。

有时他走向圆外。静静地观望、

深深地沉思,时而激动地鼓掌、时而会

心地点头、时而疑惑地皱眉。远离权

威、远离核心、远离讲台,让教师更清

晰地看清教与学的意义,更立体地感

受教与学的价值。以“多边形的内角

和”研究为例,当孩子们从四边形、五

边形的研究中,获得流程、技能、方法、

经验后,对于后续的其他多边形的研

究,教师就可以做“那个坐在路边鼓掌

的人”。走向圆外的教师,敢于给予学

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善于给足学生自

主交流的舞台。

有时他就是圆心。以核心素养为

半径,为儿童打开一扇窗,推开一扇门,

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领在前面的教

师,让儿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听到不

一样的声音,感受不一样的思考,体验

不一样的情感。走在圆心的教师,懂得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当学生探

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后,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思考,有内角就会有外角。多边

形的外角和又会是多少度?你是否愿

意借助多边形内角和的经验开展研

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唤醒从

简单想起的经验,借助从特例猜想一般

的思路自主开展探索。

对于学科发展而言教师的位置是三维立体的

在长度上能延展。学科知识是人

类经验世界的智慧结晶,并非外在于人

而单独存在。儿童的知识发展,在很大

程度上会经历与科学家的发现知识的

相似的过程。学科知识的传承,需要教

师引领学生进行再研究、再探索、再发

现、再创造。在乘法分配律的探究中,

无论是现实生活情境的创设,还是面积

之和图示的嵌入,抑或是乘法意义模型

的沟通,都帮助学生延展了自主建构的

知识内涵与外延。

在宽度上能延伸。面对儿童这

一整体的人,面对生活这一整体的环

境,教师需要建构一种超越学科、超

越教学、超越学校的宽景视野。跳出

学科看学科、跳出教学看教育、跳出

学校看课堂。《握手的学问》《小鸭在

哪里》《方与圆的秘密》《寻找最佳路

径》《变与不变》等一系列聚焦学科核

心知识而又跨越学科知识藩篱的主

题研究课,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

习体验。

在高度上能延接。儿童的数学研

究应该走向哪里?儿童的数学研究可

以走向哪里?我们的回答是学生能力

所及之处即为学科研究所为之处。研

究公因数与公倍数时,教师可以鼓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举例、观察、分

析,提出属于自己的数学论点。五年

级学生通过讨论就能发现大于 3 的质

数都比6的倍数多1或少1。面对这样

的猜想,学生不仅能通过不完全归纳

法进行验证,还能借助已有的关于偶

数及3的倍数的知识加以证明。

对于自身成长而言教师的位置是自我迭代的

对接过去与未来。对于教师个体

的发展来说,每个教师都在用自己的

速度、自我的方式书写一个个独特的

成长方程式。每个时间与空间节点上

的教师,都对应着此时此地的“我”,同

时也链接着彼时彼地的“我”。过去与

当下的“我”的高度、趋势与未来的

“我”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链接内部与外部。教师这一个体

作为社会分工中独特的存在,时时都

要立己达人。对内自我增能,通过学

习、思考、行动与实践,不断勾勒个人

发展的螺旋线,持续提升个体的人格

与能力。对外重在赋能,通过自身的

人格、学术、课程、课堂,不断描绘师生

发展的共生线,持续培育儿童的核心

素养。

连接学校与社会。教育是推动

自然人到社会人成长的重要力量。

教师要站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

任务的高度,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一全球格局的视域,面对人工智

能这一全新时代的挑战,自我更新、

自我发展、自我迭代,重新思考学科

教学,重新思考学校教育,重新思考

未来发展。

特级教师谈教学特级教师谈教学··王王 岚岚

教师的位置

□ 王红顺 孟宪乐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

校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