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旦的魅力 ·四大名旦 -...

1
韦尔乔,插图画家,著有 《西方哲理漫画》、《梦游手记》、 《闲情偶拾》等。 拾梦 之十九 绘图 韦尔乔 以胡喜禄、梅巧玲为代表的男旦是京剧旦 行艺术的开创者、奠基者。在他们之后,经余紫 云、陈德霖、王瑶卿等男旦,继续研磨、创新、传 承,到上世纪 20 年代中期,旦行艺术发展到巅 峰,标志是 1927 年北京《顺天时报》评选出“四 大名旦”,他们是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 云,全是男旦。此时期与梅、程、荀、尚声名相符 的旦角演员还有筱翠花(于连泉)、徐碧云、朱 琴心、黄桂秋、欧阳予倩、赵君玉、刘筱衡、小杨 月楼等,也都是男旦。票友名旦有陈子芳、南铁 生、章晓珊、蒋君稼等人,还是男旦。 京剧形成后,一直是老生领军,四大徽班首 席主演如程长庚、余三胜、谭鑫培、孙菊仙等全是 老生,旦角最高不过为老生“挎刀”。但随着“四 大名旦”崛起,局面就转过来了,各班社旦角挂 头牌、挑大梁成为时尚,“万人空巷看梅(兰芳) 郎”取代了“满城争说叫天儿(谭鑫培)”。 在市场竞争中,“伶界大王”谭鑫培、“国剧 宗师”杨小楼也不能和梅兰芳抗衡。比如,《霸 王别姬》是杨小楼和梅兰芳合演的新戏,从剧情 看分明第一主角是杨小楼饰演的西楚霸王项 羽,但是,每逢演到“别姬”一场,梅兰芳饰演的 虞美人舞具剑一自刎,观众便纷纷“起堂”(离 座退场)而去,杨小楼后边还怎么唱?《长坂坡》 是武生戏,赵云为主,梅兰芳的糜夫人乃一配 角,但唱到糜夫人投井,观众照样退场,虽然杨 小楼还有大半出戏没唱呢。余叔岩、言菊朋、高 庆奎、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都是唱出一个流 派的名老生了,然而,他们当初全是挂二牌,为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旦角“挎刀”,靠梅兰 芳等提携才出人头地,自将一军的。 京剧旦角戏多表现男女风情、家庭伦理、妇 女命运,有情有趣、雅俗共赏,观众面原本就广。 梅兰芳等男旦又绮年玉貌,极富表现才能,他们 在舞台上塑造的古代妇女形象是历代男人对女 性审美经验的总结、提炼,是用唱、念、做、打的 艺术手段,按照严谨的程式演绎出来的。珠圆玉 润的唱腔、优美多姿的身段,使百炼之钢化为绕 指之柔,看戏的人统统觉得“男人扮演的女人比 女人更像女人”,“男人扮演的女人比自然形态 的女人更具古典美,更具审美价值”。 美国戏剧家达克·扬看了梅兰芳访美时演 的《费贞娥刺虎》后说:“梅兰芳不在单纯摹拟 女人一姿一态,他旨在发现和再创造妇女的动 作、情感的节奏、优雅,意志的力量、魅力,活泼 或温柔的某些本质上的特征。” 他只看过梅兰 芳,其实四大名旦和其他艺术上有成就的男旦, 都是在舞台上发现和再创造中国古代妇女某些 本质上的特征的。 梅、程、荀、尚成名后,还竞相编演了许多新 戏,如梅的《霸王别姬》、《凤还巢》、《穆桂英挂 帅》;程的《锁麟囊》、《荒山泪》、《春闺梦》;荀 的《红娘》、《钗头凤》、《红楼二尤》;尚的《汉明 妃》、《双阳公主》、《绿衣女侠》等,大都成为经 典,汇入传统,为京剧艺术增添了极亮丽的色彩。 “四大名旦”产生距今整 80 年了,梅、程、 荀、尚四大流派的代表剧目和表演艺术依然是一 座高峰,风光无限,仰之弥高,至今未见攀登到顶 的,更不要说超越了,继承、发扬京剧旦行艺术传 统,仍是我们当前、今后不可忽视的责任。 珠圆玉润的唱腔、优美多姿的身段,使百炼之钢化为绕指之柔,看戏的人统统觉得“男人扮演的女人比女人 更像女人”,“男人扮演的女人比自然形态的女人更具古典美,更具审美价值”。 男旦的魅力 (中) ·四大名旦 马明捷 话说国粹·京剧 马明捷,大连艺术研究所研 究员,大连京剧团艺术顾问。 连岳 连城诀 连岳,专栏作家,在《南方周末》、《上海壹周》等全国十余 家强势媒体设有专栏。 动码使 用方法请见 本报 B1 民间语文 黄集伟 2007年9月 10日 星期一 编辑:周代红电话:82561385版式编辑:吕明 B4 副刊·专栏写作 【如果还他一个快乐的童年, 就欠了他一个幸福的成年】 上周,全国大中小学纷纷开学。记者 采访一位小学男生的母亲时,她就记者 提出的“应试教育害人至深”议题发出 如上感慨。我很理解这位母亲的“二难” 心绪,可作为监护人,总归还是要拼 “金”用余力打造“一国两制”。我的经 验是:学业而外,还要有多种无目的游 戏、游乐、游玩,哪怕八卦九卦十卦…… 否则,应试教育这万恶之源还不把一家 人活活逼死? 【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晚餐的菜谱】 上周,全球声乐界高音 之王鲁齐 亚诺·帕瓦罗蒂因患胰腺癌离世, 日当 天,很多中国网友 MSN签名的名字多 为“我的太阳落了”、“今夜无人入睡” 之类。或许是因为“高音 之王”阳气 充盈给人印象实在深刻的缘故,今日想 起这轮西下的“太阳”,仍有暖意临窗, 心生热爱感念。想起的,仍是歌王一个多 月前在家中回答记者关于“病危”时说 的话:“我很好,而且越来越好,你们希 望我说什么?说我要死了吗?我才不想 死,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晚餐的菜谱。” 【知音体标题】 上周,一种以著名杂志《知音》语文 为模仿对象的“标题游戏”受到媒体关 注。与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梨花体”一 样,“知音体”事关语文,可不局限于语 文;不同的是,“梨花体”毕竟有内容,分 行阵列,属高端语文范畴内的诗,而“知 音体标题”基本属于文字游戏: 它在冗长漫漶的一个戏仿标题里, 即完成对一个经典的颠覆性模仿。但从 文本看,它更像《知音》杂志特有的招贴 语文,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烤羊肉、糖炒 栗子、廉价胭脂、明星绯闻等混合在一起 的市井气息。它本意是要霸占你的眼球 并最终打开你的钱夹的,却先行自做无 辜,不管不顾径直先把自己整得泪流满 面潸然复潸然再说。 当然,对大多数忽就热衷此事的网 民而言,如此种种不过是一种语文游戏, 它的确是一种以戏仿语文为匕首的嘲 弄,但也仅只娱乐自己而已。其潜台词好 像在说:你知音?老子比你还知音。 对此,学者徐来的见解所说极是: “在这个过程中,‘知音体’标题对文本 以及阅读活动的破坏能力充分地表现出 来。戏仿在这场网络运动中成了一件有 力的武器。通过戏仿,‘知音体标题’的 欺骗作用被放大,再放大,让任何人都一 目了然。戏仿者甚至不需要再追加任何 判断,嘲笑与讽刺已经被搭建起来。” 我在大学(从前的大连海运学 院)校园里长大,上大学、当老师一 直是我内心的憧憬。1972 年下乡, 我就开始羡慕上大学的工农兵学 员,心想好好表现没准能被保送上 大学。回家时,我经常跑到教学区, 羡慕地看着进进出出的大学生,梦 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1976 年招工 回厂,我要做的最迫切的一件事就 是问车间主任怎样表现能被保送 上大学。然后吃苦耐劳,盼着能被 举荐。 1977 10 月,正在工厂干活 的我得知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时,乐 疯了,把弟妹们正在用的课本抓过 来,一头扑了进去——无论如何,我 一定要考上!天天晚上看书到下半 夜两点钟。那段时间,几乎不知书本 之外还有别的世界。考完试,熟悉我 的人吓了一跳——掉了将近 10 斤秤。那时,厂里的工人师傅对我真 好,为了让我有充裕的时间看书,白 天把我锁在一间小屋里,并告诉其 他人不要派活,也不要打搅我;考试 发榜了,师傅们比我还急,几个人骑 车一块儿去看榜。上学报到之前,师 傅们高兴地和我一起栽了一棵槐 树,算作纪念,还说:“当老师了,我 的儿子、孙子就交给你……”如今, 想起这些,内心的激动就难以言表。 当年填报志愿,充满戏剧性。 赶上伤痕文学兴起,刘心武的小说 《班主任》横空出世,一口气读完, 顿时热血沸腾—— 大脑皮层的英 雄主义神经细胞高度兴奋,决定报 考师范,“救救孩子”。父母说什么 都不同意我去当教师,找人把志愿 改成“吉林大学政法系”。结果厂 政工组领导用担忧的神色和语气 悄悄告诉我:这属于绝密专业,政 审不会合格。回去问我爸才知道, 爷爷的兄弟当过汉奸,解放初被镇 压了。周围亲朋又动员我改报辽宁 财经学院 (现东北财经大学),我 死活不同意,理由是“不能和钱打 交道”。最终进了辽宁师范学 院—— “好为人师”似乎是上天早 已设定了的。 大学四年,如饥似渴地读书; 大学毕业,如愿以偿地做了高中教 师。我爱学生,把别人不愿要的“差 生”,统统收到自己的班里;在责任 上较真,认为我的付出和学生的一 生紧密相关。为了证明“差生”也 是金子,我把几岁的孩子扔给姥 姥,吃住在学校的简易房里,陪伴 学生到高三毕业。如今,当年的“差 生”有的成了银行行长,有的成了 政府重要部门的领导,有的成了 “五一奖章”获得者……学生毕业 很多年了,见面总说我是他们最好 的老师。有了学生的认可,看到学 生成才,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富 足的人了。 在重点高中,教语文、做班主 任、做教导主任。后因工作需要,被 调到辽宁师范大学主管教师教育 工作,此间不知为何,时时泛出空 虚感。给师范生上 “班主任理论 课”,得到学生的欢迎,满足感立刻 遍布我的全身,这时我才明白自 己的位置是在青少年学生之中, 价值还是体现在被学生需要上。 我曾以专家身份参加辽宁省 教育厅师范高中评估组,遍观学 生心迹表露,倍感在高考升学的 压力下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在 向省教育厅提出建议的同时,内 心不时涌出重返基础教育“救救 孩子”的冲动—— 理想主义和英 雄主义绾成的结在我们这辈人身 上就是这样难解难释。 终于,50 岁的时候,我考取了 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并回到了中 学。站在孩子们中间,不知为什么, 每天总有说不出的愉快,久违的激 情溢满全身。不断有孩子约我谈话: 谈挫折,谈成熟,谈与父母、老师、 同学的关系,谈恋爱的困惑。一年 后,学生已与我难解难分,他们说: “老师,你知道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 你吗?因为你从不用考试分数来看 待我们;你不仅交给我们知识,更 重要的是你教我们怎么做人……” 走得近了,你就会时常为孩 子的判断力和悟性所惊讶,为他 们不逊成人的思考水准而叹服。 当我生病的时候,学生的信息像 雪片一样飞来—— 要知道,这其 中有很多是人前不轻易表露情感 的孩子呀!孩子们的内心丰富使 你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护着他们的 心灵,不得不弯下身子尊重他们 的感情世界。学生们哪里知道: 他们给我的远比我给他们的多而 且珍贵—— 他们的诚挚和纯真是 在成人世界里难得的呀! 诲人不倦、从教不辍,一路走 到今天。在与学生的感情境界里, 我歆享着生命勃发的艺术和本真。 在教师节来临前,北甸小学让学 生自主策划,主动参与教师节的庆祝 活动,为老师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祝福。 10 日清晨,学校将为走入校 门的老师铺上红地毯,同学们将自发 排成队列,由学生代表为老师献上康 乃馨,表达对老师的深情。 升旗仪式上,六年一班同学将代 表全校学生给老师们佩戴红领巾,同 时把四位工作了 30 多年的老教师请 到升旗台,校长代表全体师生为他们献 花,表达学校对他们的敬意,也让老师 们体会育人责、爱生情。 课前,高年级同学将为老师送上一 封慰问信,里面夹有学生日常抓拍的老 师工作瞬间;中年级同学会为老师送上 不平凡的幸运星,里面装载着一学期对 老师的承诺;低年级同学则送上自己的 折纸作品,用稚嫩的笔触向老师表达祝 福的心声。 (董晓楠) 教师节的一份祝福 在《血钻》里,非洲的一个乡村,伴随莱昂 纳多身影的,是 BBCWORLD SERVICE 的声 音—— 从获取新闻的角度来看,这个动乱的非 洲乡村,比地球上其他许多地方的人来得幸福。 BBCWORLD SERVICE 如此具有统治力,以 至于偷懒的美国公共电台 NPR索性不做世界 新闻了,到点了,直接转播 BBCWORLD SERVICE 的节目就是了。 丘吉尔曾经非常自私地说过,英国放弃印 度,就将彻底沦为二流国家。这个伟大的演说家 没能用这种沙文主义激起英国人对甘地动粗, 日不落帝国终于还是退回英伦三岛。丘吉尔当 时可能意识不到 BBC的重要性,通过电波照样 可以拥有一个帝国—— 文化比武功更有亲和 力。当然了,英国的政客们可能不喜欢这个巨大 的公共机构,它甚至可以在伊战时“造”首相布 莱尔的“谣”,以此张扬自己反战的主张。 说了这么多好话,主要目的是想推荐 BBC 出品的 11集 纪 录 片 《地 球 》(PLANET EARTH ),以我上千小时 DISCOVERY的观看 经验,它也是相当难以超越的杰作。它在科学上 没有什么新发现,目的很简单,就是告诉你,地 球有多美。 在环保主义由遥远的空谈变成近身的恐惧 之后,这种节目类型带上强烈的批判指向,是情 理之中的事情。《地球》不这么玩,它的解说词 没有一丝火气,画面也没有出现任何破坏环境 的场景。这里面有对观众美学水平及价值判断 的基本尊重,反正我告诉你了,这就是地球,你 看着办吧。 早前时候, BBC还出过另一套纪录片《不列 颠之画》(APICTUREOFBRITAIN ),取材 很险:找出英国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几幅风景 画,然后按图索骥,找回原处。让人气短的是,经 过工业化、羊吃人、世界大战、旅游热,那些房屋、 湖泊、山丘、树林,跟几百年前竟然没什么区别。 这都有些泛灵主义的倾向了:美的景致就是恒久 长存的。好在中国没什么写实的风景画,所以现 在没多少景色残存,也不会让人伤感。我们的摄 影师们着力于细节与角落,极力想在垃圾堆一般 的城市里证明美,像受骗的印第安人,出卖了他 的灵魂与土地,痴迷于骗子的五彩玻璃球。 对美的敏感,在有些非洲原始部落,可以因 此提升地位。在我们这儿,可能就一钱不值,相 反,在各种有毒气体充斥的空间里,太精致的鼻 子反而不利于机体的舒适。我们是逐渐退化成 被剥削了美学价值的丑人,把你放在任何一个 丑陋的地方,你都会觉得幸福,感觉自己能像蟑 螂一样快乐而坚强。 花二十个小时,看一遍《地球》和《不列颠 之画》。有四十小时的空闲,那就看两遍吧。重 新体验一下作为美丽人类的感觉,这样,看到 美,我们才知道有多美;失去美,我们才知道有 多惨。 多美 我们是逐渐退化成被剥削了美学价值的丑人,把你放在任何一个丑陋的地方,你都会 觉得幸福,感觉自己能像蟑螂一样快乐而坚强。

Transcript of 男旦的魅力 ·四大名旦 -...

Page 1: 男旦的魅力 ·四大名旦 - szb.dlxww.comszb.dlxww.com/dlrb/page/1/2007-09-10/B04/22481206603394140.pdf · 《西方哲理漫画》、《梦游手记》、 《闲情偶拾》等。

韦尔乔,插图画家,著有《西方哲理漫画》、《梦游手记》、《闲情偶拾》等。

拾梦 之十九

绘图 韦尔乔

以胡喜禄、梅巧玲为代表的男旦是京剧旦行艺术的开创者、奠基者。在他们之后,经余紫云、陈德霖、王瑶卿等男旦,继续研磨、创新、传承,到上世纪20年代中期,旦行艺术发展到巅峰,标志是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评选出“四大名旦”,他们是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全是男旦。此时期与梅、程、荀、尚声名相符的旦角演员还有筱翠花(于连泉)、徐碧云、朱琴心、黄桂秋、欧阳予倩、赵君玉、刘筱衡、小杨月楼等,也都是男旦。票友名旦有陈子芳、南铁生、章晓珊、蒋君稼等人,还是男旦。

京剧形成后,一直是老生领军,四大徽班首席主演如程长庚、余三胜、谭鑫培、孙菊仙等全是老生,旦角最高不过为老生“挎刀”。但随着“四大名旦”崛起,局面就转过来了,各班社旦角挂头牌、挑大梁成为时尚,“万人空巷看梅(兰芳)郎”取代了“满城争说叫天儿(谭鑫培)”。在市场竞争中,“伶界大王”谭鑫培、“国剧

宗师”杨小楼也不能和梅兰芳抗衡。比如,《霸王别姬》是杨小楼和梅兰芳合演的新戏,从剧情看分明第一主角是杨小楼饰演的西楚霸王项羽,但是,每逢演到“别姬”一场,梅兰芳饰演的虞美人舞具剑一自刎,观众便纷纷“起堂”(离座退场)而去,杨小楼后边还怎么唱?《长坂坡》是武生戏,赵云为主,梅兰芳的糜夫人乃一配角,但唱到糜夫人投井,观众照样退场,虽然杨小楼还有大半出戏没唱呢。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都是唱出一个流派的名老生了,然而,他们当初全是挂二牌,为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旦角“挎刀”,靠梅兰

芳等提携才出人头地,自将一军的。京剧旦角戏多表现男女风情、家庭伦理、妇

女命运,有情有趣、雅俗共赏,观众面原本就广。梅兰芳等男旦又绮年玉貌,极富表现才能,他们在舞台上塑造的古代妇女形象是历代男人对女性审美经验的总结、提炼,是用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段,按照严谨的程式演绎出来的。珠圆玉润的唱腔、优美多姿的身段,使百炼之钢化为绕指之柔,看戏的人统统觉得“男人扮演的女人比女人更像女人”,“男人扮演的女人比自然形态的女人更具古典美,更具审美价值”。

美国戏剧家达克·扬看了梅兰芳访美时演的《费贞娥刺虎》后说:“梅兰芳不在单纯摹拟女人一姿一态,他旨在发现和再创造妇女的动作、情感的节奏、优雅,意志的力量、魅力,活泼或温柔的某些本质上的特征。”他只看过梅兰芳,其实四大名旦和其他艺术上有成就的男旦,都是在舞台上发现和再创造中国古代妇女某些本质上的特征的。

梅、程、荀、尚成名后,还竞相编演了许多新戏,如梅的《霸王别姬》、《凤还巢》、《穆桂英挂帅》;程的《锁麟囊》、《荒山泪》、《春闺梦》;荀的《红娘》、《钗头凤》、《红楼二尤》;尚的《汉明妃》、《双阳公主》、《绿衣女侠》等,大都成为经典,汇入传统,为京剧艺术增添了极亮丽的色彩。“四大名旦”产生距今整80年了,梅、程、

荀、尚四大流派的代表剧目和表演艺术依然是一座高峰,风光无限,仰之弥高,至今未见攀登到顶的,更不要说超越了,继承、发扬京剧旦行艺术传统,仍是我们当前、今后不可忽视的责任。

珠圆玉润的唱腔、优美多姿的身段,使百炼之钢化为绕指之柔,看戏的人统统觉得“男人扮演的女人比女人

更像女人”,“男人扮演的女人比自然形态的女人更具古典美,更具审美价值”。

男旦的魅力(中)·四大名旦

■马明捷话说国粹·京剧

马明捷,大连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大连京剧团艺术顾问。

■连岳连城诀

连岳,专栏作家,在《南方周末》、《上海壹周》等全国十余家强势媒体设有专栏。

动码使

用方法请见

本报B1版

民间语文 ■黄集伟

2007年9月10日 星期一编辑:周代红 电话:82561385版式编辑:吕明B4 副刊·专栏写作

一九七七我高考

考生钟琴

录取院校辽宁师范学院︵现辽宁师范大学︶

现在境况喻之心理咨询工作室主任

这年实现了我的教师梦

【如果还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就欠了他一个幸福的成年】

上周,全国大中小学纷纷开学。记者

采访一位小学男生的母亲时,她就记者

提出的“应试教育害人至深”议题发出

如上感慨。我很理解这位母亲的“二难”

心绪,可作为监护人,总归还是要拼

“金”用余力打造“一国两制”。我的经

验是:学业而外,还要有多种无目的游

戏、游乐、游玩,哪怕八卦九卦十卦……

否则,应试教育这万恶之源还不把一家

人活活逼死?

【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晚餐的菜谱】

上周,全球声乐界高音C之王鲁齐亚诺·帕瓦罗蒂因患胰腺癌离世,6日当天,很多中国网友MSN签名的名字多为“我的太阳落了”、“今夜无人入睡”

之类。或许是因为“高音C之王”阳气充盈给人印象实在深刻的缘故,今日想

起这轮西下的“太阳”,仍有暖意临窗,

心生热爱感念。想起的,仍是歌王一个多

月前在家中回答记者关于“病危”时说

的话:“我很好,而且越来越好,你们希

望我说什么?说我要死了吗?我才不想

死,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晚餐的菜谱。”

【知音体标题】

上周,一种以著名杂志《知音》语文

为模仿对象的“标题游戏”受到媒体关

注。与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梨花体”一

样,“知音体”事关语文,可不局限于语

文;不同的是,“梨花体”毕竟有内容,分

行阵列,属高端语文范畴内的诗,而“知

音体标题”基本属于文字游戏:

它在冗长漫漶的一个戏仿标题里,

即完成对一个经典的颠覆性模仿。但从

文本看,它更像《知音》杂志特有的招贴

语文,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烤羊肉、糖炒

栗子、廉价胭脂、明星绯闻等混合在一起

的市井气息。它本意是要霸占你的眼球

并最终打开你的钱夹的,却先行自做无

辜,不管不顾径直先把自己整得泪流满

面潸然复潸然再说。

当然,对大多数忽就热衷此事的网

民而言,如此种种不过是一种语文游戏,

它的确是一种以戏仿语文为匕首的嘲

弄,但也仅只娱乐自己而已。其潜台词好

像在说:你知音?老子比你还知音。

对此,学者徐来的见解所说极是:

“在这个过程中,‘知音体’标题对文本

以及阅读活动的破坏能力充分地表现出

来。戏仿在这场网络运动中成了一件有

力的武器。通过戏仿,‘知音体标题’的

欺骗作用被放大,再放大,让任何人都一

目了然。戏仿者甚至不需要再追加任何

判断,嘲笑与讽刺已经被搭建起来。”

我在大学(从前的大连海运学院)校园里长大,上大学、当老师一直是我内心的憧憬。1972年下乡,我就开始羡慕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心想好好表现没准能被保送上大学。回家时,我经常跑到教学区,羡慕地看着进进出出的大学生,梦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1976年招工回厂,我要做的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问车间主任怎样表现能被保送上大学。然后吃苦耐劳,盼着能被举荐。

1977年10月,正在工厂干活的我得知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时,乐疯了,把弟妹们正在用的课本抓过来,一头扑了进去——无论如何,我一定要考上!天天晚上看书到下半夜两点钟。那段时间,几乎不知书本之外还有别的世界。考完试,熟悉我的人吓了一跳——掉了将近10公斤秤。那时,厂里的工人师傅对我真好,为了让我有充裕的时间看书,白天把我锁在一间小屋里,并告诉其他人不要派活,也不要打搅我;考试发榜了,师傅们比我还急,几个人骑车一块儿去看榜。上学报到之前,师傅们高兴地和我一起栽了一棵槐树,算作纪念,还说:“当老师了,我的儿子、孙子就交给你……”如今,想起这些,内心的激动就难以言表。

当年填报志愿,充满戏剧性。赶上伤痕文学兴起,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横空出世,一口气读完,顿时热血沸腾———大脑皮层的英雄主义神经细胞高度兴奋,决定报考师范,“救救孩子”。父母说什么都不同意我去当教师,找人把志愿改成“吉林大学政法系”。结果厂政工组领导用担忧的神色和语气悄悄告诉我:这属于绝密专业,政审不会合格。回去问我爸才知道,爷爷的兄弟当过汉奸,解放初被镇压了。周围亲朋又动员我改报辽宁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我死活不同意,理由是“不能和钱打交道”。最终进了辽宁师范学院———“好为人师”似乎是上天早已设定了的。

大学四年,如饥似渴地读书;大学毕业,如愿以偿地做了高中教师。我爱学生,把别人不愿要的“差生”,统统收到自己的班里;在责任上较真,认为我的付出和学生的一生紧密相关。为了证明“差生”也是金子,我把几岁的孩子扔给姥

姥,吃住在学校的简易房里,陪伴学生到高三毕业。如今,当年的“差生”有的成了银行行长,有的成了政府重要部门的领导,有的成了“五一奖章”获得者……学生毕业很多年了,见面总说我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有了学生的认可,看到学生成才,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富足的人了。

在重点高中,教语文、做班主任、做教导主任。后因工作需要,被调到辽宁师范大学主管教师教育工作,此间不知为何,时时泛出空虚感。给师范生上 “班主任理论课”,得到学生的欢迎,满足感立刻遍布我的全身,这时我才明白自己的位置是在青少年学生之中,价值还是体现在被学生需要上。

我曾以专家身份参加辽宁省教育厅师范高中评估组,遍观学生心迹表露,倍感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下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在向省教育厅提出建议的同时,内心不时涌出重返基础教育“救救孩子”的冲动———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绾成的结在我们这辈人身上就是这样难解难释。

终于,50岁的时候,我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并回到了中学。站在孩子们中间,不知为什么,每天总有说不出的愉快,久违的激情溢满全身。不断有孩子约我谈话:谈挫折,谈成熟,谈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谈恋爱的困惑。一年后,学生已与我难解难分,他们说:“老师,你知道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你吗?因为你从不用考试分数来看待我们;你不仅交给我们知识,更重要的是你教我们怎么做人……”

走得近了,你就会时常为孩子的判断力和悟性所惊讶,为他们不逊成人的思考水准而叹服。当我生病的时候,学生的信息像雪片一样飞来———要知道,这其中有很多是人前不轻易表露情感的孩子呀!孩子们的内心丰富使你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护着他们的心灵,不得不弯下身子尊重他们的感情世界。学生们哪里知道:他们给我的远比我给他们的多而且珍贵———他们的诚挚和纯真是在成人世界里难得的呀!

诲人不倦、从教不辍,一路走到今天。在与学生的感情境界里,我歆享着生命勃发的艺术和本真。

在教师节来临前,北甸小学让学生自主策划,主动参与教师节的庆祝活动,为老师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祝福。

9月10日清晨,学校将为走入校门的老师铺上红地毯,同学们将自发排成队列,由学生代表为老师献上康乃馨,表达对老师的深情。

升旗仪式上,六年一班同学将代表全校学生给老师们佩戴红领巾,同时把四位工作了 30多年的老教师请

到升旗台,校长代表全体师生为他们献花,表达学校对他们的敬意,也让老师们体会育人责、爱生情。课前,高年级同学将为老师送上一

封慰问信,里面夹有学生日常抓拍的老师工作瞬间;中年级同学会为老师送上不平凡的幸运星,里面装载着一学期对老师的承诺;低年级同学则送上自己的折纸作品,用稚嫩的笔触向老师表达祝福的心声。 (董晓楠)

教师节的一份祝福

在《血钻》里,非洲的一个乡村,伴随莱昂纳多身影的,是BBCWORLDSERVICE的声音———从获取新闻的角度来看,这个动乱的非洲乡村,比地球上其他许多地方的人来得幸福。BBCWORLDSERVICE如此具有统治力,以至于偷懒的美国公共电台NPR索性不做世界新闻了,到点了,直接转播 BBC WORLDSERVICE的节目就是了。丘吉尔曾经非常自私地说过,英国放弃印

度,就将彻底沦为二流国家。这个伟大的演说家没能用这种沙文主义激起英国人对甘地动粗,日不落帝国终于还是退回英伦三岛。丘吉尔当时可能意识不到BBC的重要性,通过电波照样可以拥有一个帝国———文化比武功更有亲和力。当然了,英国的政客们可能不喜欢这个巨大的公共机构,它甚至可以在伊战时“造”首相布莱尔的“谣”,以此张扬自己反战的主张。

说了这么多好话,主要目的是想推荐BBC

出品的 11集纪录片 《地球》(PLANETEARTH),以我上千小时DISCOVERY的观看经验,它也是相当难以超越的杰作。它在科学上没有什么新发现,目的很简单,就是告诉你,地球有多美。在环保主义由遥远的空谈变成近身的恐惧

之后,这种节目类型带上强烈的批判指向,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地球》不这么玩,它的解说词没有一丝火气,画面也没有出现任何破坏环境的场景。这里面有对观众美学水平及价值判断的基本尊重,反正我告诉你了,这就是地球,你看着办吧。早前时候,BBC还出过另一套纪录片《不列

颠之画》(APICTUREOFBRITAIN),取材很险:找出英国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几幅风景画,然后按图索骥,找回原处。让人气短的是,经过工业化、羊吃人、世界大战、旅游热,那些房屋、湖泊、山丘、树林,跟几百年前竟然没什么区别。

这都有些泛灵主义的倾向了:美的景致就是恒久长存的。好在中国没什么写实的风景画,所以现在没多少景色残存,也不会让人伤感。我们的摄影师们着力于细节与角落,极力想在垃圾堆一般的城市里证明美,像受骗的印第安人,出卖了他的灵魂与土地,痴迷于骗子的五彩玻璃球。

对美的敏感,在有些非洲原始部落,可以因此提升地位。在我们这儿,可能就一钱不值,相反,在各种有毒气体充斥的空间里,太精致的鼻子反而不利于机体的舒适。我们是逐渐退化成被剥削了美学价值的丑人,把你放在任何一个丑陋的地方,你都会觉得幸福,感觉自己能像蟑螂一样快乐而坚强。

花二十个小时,看一遍《地球》和《不列颠之画》。有四十小时的空闲,那就看两遍吧。重新体验一下作为美丽人类的感觉,这样,看到美,我们才知道有多美;失去美,我们才知道有多惨。

多美我们是逐渐退化成被剥削了美学价值的丑人,把你放在任何一个丑陋的地方,你都会

觉得幸福,感觉自己能像蟑螂一样快乐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