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满百 却怀千世忧 -...

1
3 11 书者话书 人生不满百 人生不满百 却怀千世忧 却怀千世忧 读赵德发《人类世》 孙大坤 我是最喜欢从序跋开始读起的那类 读者。在我看来,这些看似边缘的文字 往往或隐或显地指示了通往作品中心的 道路。评论家得以窥见文本预设的理想 作者的面目,进而讨论作者如何施展文 字的技巧以抵达表述的彼岸。 基于上述理由,拿到《人类世》这本 书,我最先翻起了小说的后记。在这篇 名为《道在谁开口,诗成自点头》的后记 中,赵德发回忆撰写这部作品的缘起,讲 到自己因为读《圣经》“立虹为记”而动念 要写一篇关于“人类世”的小说。紧接 着,赵德发记述了自己结缘“人类世”这 一概念的历程,伴随自身诸多现实经验 的际会发生,最终才有了呈现于我们眼 前的这部作品。后记的叙述细致入微, 但言语之间却又充满了宏大的意气。透 过后记的坦率直陈,我们终于了解到,这 个看似“冷僻”的“人类世”,并不是无端 故弄玄虚而生造的概念,相反,它关联着 作家融汇世界眼光的努力。 世界眼光下的人类情怀 虽然文学作品的生成机制是复杂 的,但毕竟落笔而成的作品总能反映作 者在创作时期的趣味与眼光。长篇小说 由于其篇幅形式的规定,相对更多地保 留了严肃性而成为了文学的担当。因 此,对于绝大多数具有文学史意识的严 肃作家而言,长篇小说就成为最好的施 展方式,来显示自己思想的深度与文字 的技巧。 对于《人类世》这部小说,首先引起 我注意的,便是赵德发所意图展现出的 世界眼光下的人类情怀。正如后记在言 语之间体现出的宏大意气,小说的正文 同样体现出作者这样的关切。都市农村、异域—本土、宗教—世俗、欲 —理想等对立性的元素被作者杂糅 进小说的结构之中,在这一系列形而上 的概念里,作者截取其中的典型剖面,完 成情节的描绘与叙述。同时,我们还能 够感受到作者有意提供了大规模的信息 量,其规模之大远远超过推动小说情节 发展的必需,所涉范围也极其广泛。这 种陌生化信息的使用,诉诸的是作者开 阔的眼界、高妙的趣味,以及广泛的知识 储备,而这种素质往往为那些专精于叙 述技巧的小说家所忽略。 “人类世”的概念来源于荷兰一位诺 奖得主,本意就是要体察当今人类自身 所处的历史谱系。基于历史谱系学的文 学实践,我们已经见过太多,无论是溯源 而上找寻人类精神的源头,还是传承而 下呼唤独特的时代精神,都已经不稀 奇。然而,从前文学实践中的“历史”概 念,绝大多数都是从对民族精神的找寻与 塑造这一角度出发。而赵德发的视野, 却是基于自然科学(地质学)的概念,这 一立场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所探求 的乃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变迁。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这一议题时, 赵德发展现出了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性反 思。现代性的开启首先是人的解放,按 照列奥·施特劳斯提出的三次现代性浪 潮的解释,由马基雅维利掀起的现代性 的第一波浪潮,主要有两个观念:一是人 要关注实然问题(现实主义)而不是应然 问题(理想主义);二是命运像女人,是可 以被强力所征服的。赵德发在小说中安 排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两个主人公,一 位是在现实中投机取巧、一心要征服命 运的地产老总孙参,一位则是不通世故 而活在理想中、却总被命运愚弄的地质 大学教授焦石。赵德发用夸张甚至略带 戏谑的笔法,不断强化着两个人物的不 同心性与做派,以至于小说常常在行文 中呈现出荒诞主义的色彩。这两个人 物,恰好从正反两个方面呈现了第一次 现代性浪潮所传达的精神,然而,不论是 孙参还是焦石,只是被命运打败,却不能 够打败命运。作为主线人物,自比《圣 经》中大力士的孙参,失去生育功能,最 终身陷囹圄,一切归零。赵德发这样的 安排,我想并不是出于对孙参这类人人 格的厌恶,而是要有意进行关于人的欲 望与潜能的反思。孙参自以为能够征服 一切,最终却还是要拜服在命运女神的 脚下,这不正是《圣经》中毁于女色的隐 喻吗?!或许只有怀揣这样谦恭的心态, 才能体会到“人类世”深涵的意味。 “人类世”中的双面人生 理解“人类世”,并不仅仅是理解整 个人类所处的地质历史断层,也关乎如 何理解我们当下具体的现实生活。《人 类世》提示的另一种意义即是,人类一 方面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另一方面, 我们也被自己所塑造的自然深深地影 响着。 小说开篇,赵德发用一段类似电影 式的主观长镜头的心理书写,为我们揭 开了主人公孙参隐秘内心的帷幕。孙参 幼时丧父,从小和母亲、姐姐靠捡垃圾相 依为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孙参一家 生活的地方是一座巨大的垃圾场,这个 垃圾场其实就是现代人对于自然的重新 塑造。原本的自然之物,经过人的采集、 分类、加工、使用,最后作为废弃物被集 体堆放。这是城里人征服自然后又遗弃 下来的空间,是孙参一家赖以生存的根 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孙参 一家所靠所吃的,便是这垃圾山。垃圾 山也就成为“人类世”最好的注脚,孙参 便是活在“人类世”中的典型。 然而无论是自然社会还是垃圾社 会,那些生活在其中、不甘心平凡的人, 都要起来征服自己的命运。对于孙参而 言,野心起始于见到姐姐美好肉体的那 个夜晚,从此,这位少年踏上了无法无天 的上行之路,开始挑战自己的命运。虽 然令我感到些许遗憾的是,作者并没再 多交代孙参的心路历程,只是略微着墨 后,便直接把时空转到了已经事业有成 的地产老板孙总时期。不过,作者对孙 参的描写还是有意识避免过度单一化。 对于孙参,我们看到他既有商场上尔虞 我诈的奸猾、周旋于官僚权贵间闪转腾 挪的狡黠,同时也有对于母亲和姐姐的 浓厚深情,以及移山填海、塑造人世的魄 力。小说最后,读者会感到,这个主人公 虽然可恨,但也挺可怜。作者有意安排 田思萱和真真两个单纯美好的女性,都 真情实意地爱上孙参,肯定并不是被他 的手段所骗取勾引,而是孙参身上确实 拥有某种特别的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于 不甘弱小的强力,然而,强力往往与危险 伴生,或者说,强力本身就是一种危险。 与孙参相对的,是《人类世》小说的 暗线的主角—地质大学教授焦石。这 位不通人情世故、内心充盈学术理想的 老教授,一辈子都生活在被动和委屈 中。面对被炸掉的地质“金钉子”无能为 力,面对不能伸张的学术理想无能为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性与爱情无能为力,甚 至连带着自己的女研究生,一样在生活 中处处无能为力。对于读者来说,这个 角色开始还让人哀其不幸,到了后来,就 慢慢开始怒其不争了。相较于出身垃圾 场这一实在“人类世”的当代人,老教授 虽然研究这一概念,却在生活中变成了 老古董。 孙参和焦石,两种别样的人生面向 交织出了小说叙事的结构,同时,郭小 莲、关亚静等人穿插其中,赵德发书写 “人类世”,建构出一个光怪陆离的海晏 市:个人命运总是被意外地展开,世事无 常,野心焦灼。 生活经验与头脑风暴 在立意上,《人类世》具有世界眼光, 内容上通过明暗两条线索的交织进行书 写。不过对于小说家来说,最核心的能 力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讲故事,故事讲得 好,才能吸引读者。 赵德发早期的创作,是写农村与农 民。除大量运用中短篇小说的文类形式 外,他还创作了系列长篇“农民三部曲”: 《缱绻与决绝》《君子梦》和《青烟或白 雾》。21 世纪以后,赵德发的兴趣转向 了宗教文化,贡献出《双手合十》与《乾道 坤道》两个宗教题材的长篇。这部《人类 世》的写作,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肇始 于“人类世”这一概念所引发的强烈创作 冲动,然后缘物生情不断地发生“头脑风 暴”,最终在人生一段特别的岁月中获得 完成。 《人类世》尽管有宏大的创作意旨, 但事实上仍然关联着赵德发之前创作经 验的积累,可以说,这部小说是处于先前 农村和宗教题材创作的延长线上的。虽 然主人公孙参是在垃圾场中刨食长大 的,但从创作的角度上,垃圾场其实就是 农村的延伸,城乡结构在《人类世》中被 遮蔽,转而成为垃圾场和现代都市的结 构。孙参生活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可他 的母亲依然生活在村子里,照样以捡垃 圾为乐,甚至在自己的家里堆满了捡来 的垃圾玩具。对于母亲的农村做派和心 态,孙参并没有以一种成功人士的姿态 进行排斥和掩饰,反而很坦然地接受,自 在地游走其间。正是因此,孙参并不是 像惯常的逆袭形象一样急于摆脱自己的 卑下出身,而是作为一种暧昧性的存在, 游荡在中西城乡之间,某种意义上成为 了现代中国的一个隐喻似的缩影。这种 处理,大概和小说作者自身的乡土情结 有很大关系。 另外一点是小说对于宗教元素的处 理。或许是有之前两篇长篇的创作作为 思想基础,赵德发在《人类世》中,既有对 “成功神学”的批判,也有对“三教寺”的 微妙处理。作者并没有一味地把宗教写 成一种超越性的神圣纯粹的存在,相反, “三教寺”是个非常立体有趣的地方,儒 释道三家在这里融汇,虽然都是做导人 向善的义举,但毕竟有各自的考量在其 中,又不免卷入海晏市的时代风云。不 论心态还是举止,作者的写作都颇有值 得玩味的地方。 此外,赵德发还勇敢地将笔触溢出 自己固有的生活经验。《人类世》向读者 提供了非常密集的信息,不仅包括新鲜 又陌生的知识,还包括对形形色色的人 物的言语描摹。小说中有大段文字,是 对青年人心态和语言的描写,可见赵德 发不断给自己提供挑战的勇气。不过, 或许是由于确实相隔了时代,涉及青年 时的描写到底失了几分自然,几个大学 生形象,也像被甩在时代后面的焦石教 授一样,停留在了20世纪的想象中。另 外,或许是迫切想要分享自己有关“人类 世”的灵感,对作为小说暗线的焦石老教 授那条线索的书写,有时不免显得生硬 和刻板。 古诗云:人生不满百,常怀千世忧。 原诗的意思是劝慰人生,及时行乐。不 过我却想要以之“望文生义”一下。赵德 发在《人类世》后记中讲到自己年已花甲, 存有千岁之忧,我想,他忧得并不是年 寿,而是人类的命运。宇宙悠悠万载,人 在其间相比,不过白驹过隙。怎样度过 有限的一生,去认识这有限在无限中的 位置,需要每个人认真地思考。正如诗 曰:道在谁在口,诗成自点头。《人类世》 中赵德发已经点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人类世》,赵德发著,长江文艺出 版社 2016 年 7 月出版) 新书品荐 进入现代以来,从新的文学认识和学术思路 出发,对唐代散文体叙事作品给予搜集、考订和 评析的选本,前有1927-1928年初版的鲁迅编校 的《唐宋传奇集》,后有 1930 年初版的汪辟疆编校 的《唐人小说》。《唐人小说》所收录的唐代作品, 比《唐宋传奇集》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单篇作品之 外,增加了从专书中辑录的带有现代小说要素的 篇章。在新出的这个横排繁体字版之前,《唐人小 说》出过三个版本,这次重版依据的是内容最为 充实、校订也最为齐全的 1955 年版。全书分上下 两卷,上卷录单篇作品 30 篇,下卷辑自专著的叙 事文 38 篇,均摒弃了琐碎杂记,具备相对完整的 “小说”形态。每篇选文标题下,都标明了原文书 名和编纂者以及校勘文献。随各篇选文之后,又都有编校者作的按语,介绍作 者简况、说明版本源流,另外,还附有在人物、情节或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上 与选文相同或相似的其他多种文献的原文,供读者参照比较。下卷专著部分, 在每部书书名下,也有对该书作者和成书情形的综述。全书选文的排列顺序, 依循作品出现的时间先后,显示着传奇叙事一体的写作在唐代的流变脉络。这 部体例严整的《唐人小说》新版,拉近了前辈学人和当代的距离,也再次把隐含 在传统文献中的小说基因做了清晰呈现。 《唐人小说》,汪辟疆编校,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年 8 月 出版 由 12 篇访谈文章和一篇附录采访记组成的 《文明对话中的儒家》,是被誉为当代新儒家代 表人物的杜维明先生在2001-2013年期间学术 活动的一个侧面记录。与其他倡导儒家文化的 当代文化人不同,杜维明的学术和人生道路充 满了多重社会文化语境深度交迭的特殊印记, 他 1940 年代出生于昆明,1950-1960 年代在台 湾生活、求学,之后长期在美国高校任教,1980 年代开始主动回祖国大陆访学交流,近十余年 来更进一步把学术工作的重心从哈佛大学转移 到北京大学。他对儒家文化的“传教式”的提倡 和阐释,展现着尊古而不泥古、坚守而不保守的 开放、切实姿态。这本访谈录正可为此做一见 证。作为人类轴心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儒家,能否在20世纪的历劫之后, 像其他轴心文明已经表现过的那样,迎来面向现实的新发展?在东亚、东南 亚以至欧美各国作为传统、学术或宗教而得以持续演变拓展的儒家文化,在 现代性的在地转化和日益紧密的多元文明对话的现实境遇中,将如何被中国 的学人担当起来加以推进?沿着这些思考,杜维明主张在相互倾听和各自反省 的前提下,以文明对话的态度和方式来重新确立以“仁”为价值核心,以个人、 社群、自然和终极关怀为四个侧面的儒家文化,从而实现对缺失身心性命之 学和以权利压倒同情、以理性排斥天道的西方现代思想的融汇和超越。 《文明对话中的儒家:21 世纪访谈》,杜维明著,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16 年 4 月出版 特约撰稿 特约撰稿李林荣 李林荣 责任编辑:刘晓闻 电话:(010)65389195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6 年 10 月 26 日 星期三 书香中国 佐藤忠男是日本电影评论和电影史研究方 面的著名的学院派专家。出身工人业余影评人 的他,在学术著述方面的产量之丰和开拓之广, 远超过了一般科班起家的同行学者。在这本《炮 声中的电影》之前,他有关百年中国电影史和日 本经典电影研究的著作,都已译为中文版,并且 受到广泛关注。《炮声中的电影》并非新著,它的 日文原版1985年就已出版。但从它所揭示的历 史事实来讲,即使在它面世 31 年之后的今天,对 我们仍然有电影史和社会史知识弥缺补漏的新 触动。全书 20 章,叙述为主,评议为辅,依各章述 及的人事所处时代先后为序,不同线索和空间 的人物、事件穿插并行。聚焦点主要落在两处, 一是上海孤岛时期出现的“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孤岛沦陷后重组的 “中华联合制片公司”,二是伪满洲国时期成立于“新京”(长春)的“满洲映画 协会”。同样是日本侵占中国后执行文化殖民政策的电影机构,上海“中华电 影”公司的负责人川喜多长政,从被日本军方以叛国为罪名刺杀的父亲川喜 多大治郎那里继承了与中国人友好交往的遗愿,在管理权限内尽力转圜,为 委身公司中的中国电影人保留创作余地。而“满映”的理事长甘粕正彦,则是 穷凶极恶的右翼军国主义者,掌管“满映”之前之后都有策划和实施政治阴 谋的险恶行径。大时代的黑暗严酷、国族间的争战搏杀、电影内外的明暗起 落、敌友关系的变换周旋,伴随着一部部掩埋在历史灰烬中的影片被重述和 重评的话语,以往一直流于空白的中国电影史和中外电影交流史上的畸形 和扭曲的一角,逐点逐滴地在纸面上重新显影、重新定格。对于这暗黑色调 的历史一角,作者并没有止于冷冰冰的史料展示,而是以对于人事本身和他 本人感慨的生动、深切的交叉叙述,处处表现着反思的诚意。 《炮声中的电影:中日电影前史》,【日】佐藤忠男著,岳远坤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6年5月出版 恰如英文原版书名PastImperfect所称,《未 竟的往昔》是一本揭疮疤、指瑕疵的书。而其锋 芒所指,则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是直到他写本 书时的1990年代初,英美很多学术界小圈子里 极其风行地热捧成一锅粥的战后一代和二代的 巴黎知识界名流。其中,就有近二三十年在中国 的文坛学界也盛名不衰的、头像印在这本书中 文版封面上的波伏娃、萨特、加缪。书中实际上 费了很大篇幅去对付的人物,远不止这三位。从 1944年法国被盟军解放,从法西斯傀儡政权下 光复,到 1956 年赫鲁晓夫提出秘密报告,引发欧 洲左派知识分子对苏联产生怀疑、进而把注意 力转向反殖民运动,其间12年,从战时抵抗运动延续而来的巴黎知识界左 翼,在面对斯大林时期苏联在其国内和东欧各国的一系列失当举措时,采取 了近乎一边倒的支持、辩护和为之寻求合理解释的做法,以至使得与此保持 距离的雷蒙·阿隆等少数人一时显得不合主流。巴黎知识左翼这一持续了12 年的“主流”取向,在随后的反殖民运动的思想转向中,从总体上已被自动终 止和彻底消抹。但在作者看来,这并非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一瞬,相反,整个法 国知识分子的一部现代思想自传都浓缩在这里。而与此紧相牵连的,绝不仅 是法国战后左翼知识界的一群头面人物,更有法国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光 荣和失落,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给法兰西民族带来的卑屈感和边缘感,进而也 关联到以法国意识为连结点的西方国家现代整体版图的内在变动。细读这 部显然相对于我们纯属他者与他者之间的私语的著作,我们很难认同它的 立场,但也看到了他者世界里的一层真实。 《未竟的往昔:法国知识分子, 1944-1956》,【美】托尼·朱特 著,李岚译,中信出版社 2016 年 5 月出版 《月童度河》的大部分文章,写于 2012 到 2014 年期间。有些是专栏文章, 有些是在旅途、闲暇、临睡、起床之时,写 在备忘录里的段落。因为想法转瞬即 逝,养成习惯时时写下。不管素材是大 是小,是深是浅,一律留个记录。这些段 落和句子原本彼此独立,互不相关。为 让阅读较有秩序,把它们整理在一起,形 成篇章。 另有三个短篇,在 2009 到 2014 年 期间写就,曾发表在刊物上,但未在书中 结集。《长亭》是为杂志情人节特刊所写 的故事。《月》有一部分细节,后来纳入长 篇小说《春宴》的架构,但仍收录于本 书。《日消情长》写给文学期刊。这三篇 基本都与情爱相关,但表达的又不仅仅 是这些。 自采访集《得未曾有》开始使用“庆 山”新笔名,只是符合当下心境的一种选 择,并不代表其他更多含义。对我来说, 十余年的写作,始终如一,不会轻易失去 本分。采访是与客观世间的一种交流, 也给予读者一些参考和启发。长篇小说 与散文仍是写作主要文体。散文通常是 小说密集性表达间歇的过渡和总结。它 是直接的载体,坦白,没有拐弯抹角,字 句都是心声。这也决定作者的书写要保 持真诚,并且想法须经过自我确认。 书中有学习、阅读、观察的观点,也 有生活琐碎细节的记录。少许引用部分 来自他处,不一一注明。很多观点只是 一跃而过,没有展开或写深。一方面,当 时的记录是即刻的、现场的,显得松散、 跳跃。另一方面,哲学的抽象性和概括 性过于饱足会显得晦涩,需要人物和场 景来调和。我们对事物、人生的感受及 理解,并非相同。这是由自己的阅历、角 度、偏好、思考所决定,不存在高下是非 对错之分。就像有人喜欢红色,有人喜 欢蓝色。最终红色与蓝色于本质上来说 也并无悬殊,只是一种呈现。对我来说, 记下及整合这些想法,是对学习和验证 做下标记的过程。 写作《月童度河》之前,在写一本长 篇小说。2015 年 5 月之前,已写到 15 万 字,之后被一些事情影响,决定重新修 改。此前所有准备,仿佛是在等待一次 集中性的表达。在这个表达之前,想对 心境有一次清理,如同灌注之前,把容器 清洁。 这本书大部分的记录是2015年之 前的想法。有两三年时间,时常出发去 远地,置身边缘之境,沉淀身心,处于某 种幽闭、酝酿的心意蓄养的状态。此书 内容大多围绕内心之道,显得与外围世 界有些距离。与喧嚣现世对比,它所关 注的点也着实专一—那不过就是自己 的心。 我并不回避自身的弱陷,也无完美 的苛求。这几年的阅读和学习,偏向思 考和修心的见地。只是觉得,心的觉知 和调整是一种能力。若能经由修习,让 心清晰、有效、清洁、淳朴,看到事物本 质,得到更多空间,是某种程度的自由。 这条路漫长,值得探索。 如果心有方向,不管外界与外境如 何,都可以获得一处栖息之地。如同钟 摆在动荡起伏之中,能够回到平衡的中 心点。人身难得,一生短促而无常。但 大多时候,人仍不知道对自己来说,最重 要的事情是什么,真实又是什么。我们 活着,仿佛嫌弃生命太长,虚掷时光。又 仿佛会永久地占有和享用这个物质世 界,而不关心接下来的路会通往哪里。 这些文字,只是一位写作者单独的 心灵清理的记录,是过去时。 也许在你阅读的此刻、当下,我已有 了新的生发。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观点与 价值观会发生变化。表达无止境,并处 于变动之中。但这正是一种如实和行进 的写作。变与不变的感受,也在于阅读 者的心境有没有产生对应。 记录中的他,并非确定的现实中的 人物,是混合生活中相识的多个特质,然 后重组的角色。用书写把这几年的痕迹 和记录,打包整理起来。在其中,可以看 到盛放与凋谢过的花朵,结出的果实,以 及坠落在泥土中的新的种子。人生有些 旧的清理,新的开始,很是清净。 (《月童度河》,庆山著,北京十月文 艺出版社 2016 年 6 月出版) 如实和行进的文字 如实和行进的文字

Transcript of 人生不满百 却怀千世忧 -...

  • 311

    ■书者话书

    人生不满百人生不满百 却怀千世忧却怀千世忧——读赵德发《人类世》 □孙大坤

    我是最喜欢从序跋开始读起的那类读者。在我看来,这些看似边缘的文字往往或隐或显地指示了通往作品中心的道路。评论家得以窥见文本预设的理想作者的面目,进而讨论作者如何施展文字的技巧以抵达表述的彼岸。

    基于上述理由,拿到《人类世》这本书,我最先翻起了小说的后记。在这篇名为《道在谁开口,诗成自点头》的后记中,赵德发回忆撰写这部作品的缘起,讲到自己因为读《圣经》“立虹为记”而动念要写一篇关于“人类世”的小说。紧接着,赵德发记述了自己结缘“人类世”这一概念的历程,伴随自身诸多现实经验的际会发生,最终才有了呈现于我们眼前的这部作品。后记的叙述细致入微,但言语之间却又充满了宏大的意气。透过后记的坦率直陈,我们终于了解到,这个看似“冷僻”的“人类世”,并不是无端故弄玄虚而生造的概念,相反,它关联着作家融汇世界眼光的努力。

    世界眼光下的人类情怀

    虽然文学作品的生成机制是复杂的,但毕竟落笔而成的作品总能反映作者在创作时期的趣味与眼光。长篇小说由于其篇幅形式的规定,相对更多地保留了严肃性而成为了文学的担当。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具有文学史意识的严肃作家而言,长篇小说就成为最好的施展方式,来显示自己思想的深度与文字的技巧。

    对于《人类世》这部小说,首先引起我注意的,便是赵德发所意图展现出的世界眼光下的人类情怀。正如后记在言语之间体现出的宏大意气,小说的正文同样体现出作者这样的关切。都市——农村、异域——本土、宗教——世俗、欲望——理想等对立性的元素被作者杂糅进小说的结构之中,在这一系列形而上的概念里,作者截取其中的典型剖面,完成情节的描绘与叙述。同时,我们还能够感受到作者有意提供了大规模的信息量,其规模之大远远超过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必需,所涉范围也极其广泛。这种陌生化信息的使用,诉诸的是作者开阔的眼界、高妙的趣味,以及广泛的知识储备,而这种素质往往为那些专精于叙述技巧的小说家所忽略。

    “人类世”的概念来源于荷兰一位诺奖得主,本意就是要体察当今人类自身所处的历史谱系。基于历史谱系学的文学实践,我们已经见过太多,无论是溯源而上找寻人类精神的源头,还是传承而下呼唤独特的时代精神,都已经不稀奇。然而,从前文学实践中的“历史”概念,绝大多数都是从对民族精神的找寻与塑造这一角度出发。而赵德发的视野,却是基于自然科学(地质学)的概念,这一立场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所探求的乃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变迁。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这一议题时,赵德发展现出了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现代性的开启首先是人的解放,按照列奥·施特劳斯提出的三次现代性浪

    潮的解释,由马基雅维利掀起的现代性的第一波浪潮,主要有两个观念:一是人要关注实然问题(现实主义)而不是应然问题(理想主义);二是命运像女人,是可以被强力所征服的。赵德发在小说中安排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两个主人公,一位是在现实中投机取巧、一心要征服命运的地产老总孙参,一位则是不通世故而活在理想中、却总被命运愚弄的地质大学教授焦石。赵德发用夸张甚至略带戏谑的笔法,不断强化着两个人物的不同心性与做派,以至于小说常常在行文中呈现出荒诞主义的色彩。这两个人物,恰好从正反两个方面呈现了第一次现代性浪潮所传达的精神,然而,不论是孙参还是焦石,只是被命运打败,却不能够打败命运。作为主线人物,自比《圣经》中大力士的孙参,失去生育功能,最终身陷囹圄,一切归零。赵德发这样的安排,我想并不是出于对孙参这类人人格的厌恶,而是要有意进行关于人的欲望与潜能的反思。孙参自以为能够征服一切,最终却还是要拜服在命运女神的脚下,这不正是《圣经》中毁于女色的隐喻吗?!或许只有怀揣这样谦恭的心态,才能体会到“人类世”深涵的意味。

    “人类世”中的双面人生

    理解“人类世”,并不仅仅是理解整个人类所处的地质历史断层,也关乎如何理解我们当下具体的现实生活。《人类世》提示的另一种意义即是,人类一方面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另一方面,我们也被自己所塑造的自然深深地影响着。

    小说开篇,赵德发用一段类似电影式的主观长镜头的心理书写,为我们揭开了主人公孙参隐秘内心的帷幕。孙参幼时丧父,从小和母亲、姐姐靠捡垃圾相依为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孙参一家生活的地方是一座巨大的垃圾场,这个垃圾场其实就是现代人对于自然的重新塑造。原本的自然之物,经过人的采集、分类、加工、使用,最后作为废弃物被集体堆放。这是城里人征服自然后又遗弃下来的空间,是孙参一家赖以生存的根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孙参一家所靠所吃的,便是这垃圾山。垃圾山也就成为“人类世”最好的注脚,孙参便是活在“人类世”中的典型。

    然而无论是自然社会还是垃圾社会,那些生活在其中、不甘心平凡的人,都要起来征服自己的命运。对于孙参而言,野心起始于见到姐姐美好肉体的那个夜晚,从此,这位少年踏上了无法无天的上行之路,开始挑战自己的命运。虽然令我感到些许遗憾的是,作者并没再多交代孙参的心路历程,只是略微着墨后,便直接把时空转到了已经事业有成的地产老板孙总时期。不过,作者对孙参的描写还是有意识避免过度单一化。对于孙参,我们看到他既有商场上尔虞我诈的奸猾、周旋于官僚权贵间闪转腾挪的狡黠,同时也有对于母亲和姐姐的浓厚深情,以及移山填海、塑造人世的魄

    力。小说最后,读者会感到,这个主人公虽然可恨,但也挺可怜。作者有意安排田思萱和真真两个单纯美好的女性,都真情实意地爱上孙参,肯定并不是被他的手段所骗取勾引,而是孙参身上确实拥有某种特别的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于不甘弱小的强力,然而,强力往往与危险伴生,或者说,强力本身就是一种危险。

    与孙参相对的,是《人类世》小说的暗线的主角——地质大学教授焦石。这位不通人情世故、内心充盈学术理想的老教授,一辈子都生活在被动和委屈中。面对被炸掉的地质“金钉子”无能为力,面对不能伸张的学术理想无能为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性与爱情无能为力,甚至连带着自己的女研究生,一样在生活中处处无能为力。对于读者来说,这个角色开始还让人哀其不幸,到了后来,就慢慢开始怒其不争了。相较于出身垃圾场这一实在“人类世”的当代人,老教授虽然研究这一概念,却在生活中变成了老古董。

    孙参和焦石,两种别样的人生面向交织出了小说叙事的结构,同时,郭小莲、关亚静等人穿插其中,赵德发书写

    “人类世”,建构出一个光怪陆离的海晏市:个人命运总是被意外地展开,世事无常,野心焦灼。

    生活经验与头脑风暴

    在立意上,《人类世》具有世界眼光,内容上通过明暗两条线索的交织进行书写。不过对于小说家来说,最核心的能力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讲故事,故事讲得好,才能吸引读者。

    赵德发早期的创作,是写农村与农民。除大量运用中短篇小说的文类形式外,他还创作了系列长篇“农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和《青烟或白雾》。21世纪以后,赵德发的兴趣转向了宗教文化,贡献出《双手合十》与《乾道坤道》两个宗教题材的长篇。这部《人类

    世》的写作,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肇始于“人类世”这一概念所引发的强烈创作冲动,然后缘物生情不断地发生“头脑风暴”,最终在人生一段特别的岁月中获得完成。

    《人类世》尽管有宏大的创作意旨,但事实上仍然关联着赵德发之前创作经验的积累,可以说,这部小说是处于先前农村和宗教题材创作的延长线上的。虽然主人公孙参是在垃圾场中刨食长大的,但从创作的角度上,垃圾场其实就是农村的延伸,城乡结构在《人类世》中被遮蔽,转而成为垃圾场和现代都市的结构。孙参生活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可他的母亲依然生活在村子里,照样以捡垃圾为乐,甚至在自己的家里堆满了捡来的垃圾玩具。对于母亲的农村做派和心态,孙参并没有以一种成功人士的姿态进行排斥和掩饰,反而很坦然地接受,自在地游走其间。正是因此,孙参并不是像惯常的逆袭形象一样急于摆脱自己的卑下出身,而是作为一种暧昧性的存在,游荡在中西城乡之间,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现代中国的一个隐喻似的缩影。这种处理,大概和小说作者自身的乡土情结有很大关系。

    另外一点是小说对于宗教元素的处理。或许是有之前两篇长篇的创作作为思想基础,赵德发在《人类世》中,既有对

    “成功神学”的批判,也有对“三教寺”的微妙处理。作者并没有一味地把宗教写成一种超越性的神圣纯粹的存在,相反,

    “三教寺”是个非常立体有趣的地方,儒释道三家在这里融汇,虽然都是做导人向善的义举,但毕竟有各自的考量在其中,又不免卷入海晏市的时代风云。不论心态还是举止,作者的写作都颇有值得玩味的地方。

    此外,赵德发还勇敢地将笔触溢出自己固有的生活经验。《人类世》向读者提供了非常密集的信息,不仅包括新鲜又陌生的知识,还包括对形形色色的人物的言语描摹。小说中有大段文字,是对青年人心态和语言的描写,可见赵德发不断给自己提供挑战的勇气。不过,或许是由于确实相隔了时代,涉及青年时的描写到底失了几分自然,几个大学生形象,也像被甩在时代后面的焦石教授一样,停留在了20世纪的想象中。另外,或许是迫切想要分享自己有关“人类世”的灵感,对作为小说暗线的焦石老教授那条线索的书写,有时不免显得生硬和刻板。

    古诗云:人生不满百,常怀千世忧。原诗的意思是劝慰人生,及时行乐。不过我却想要以之“望文生义”一下。赵德发在《人类世》后记中讲到自己年已花甲,存有千岁之忧,我想,他忧得并不是年寿,而是人类的命运。宇宙悠悠万载,人在其间相比,不过白驹过隙。怎样度过有限的一生,去认识这有限在无限中的位置,需要每个人认真地思考。正如诗曰:道在谁在口,诗成自点头。《人类世》中赵德发已经点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人类世》,赵德发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新书品荐

    进入现代以来,从新的文学认识和学术思路出发,对唐代散文体叙事作品给予搜集、考订和评析的选本,前有1927-1928年初版的鲁迅编校的《唐宋传奇集》,后有1930年初版的汪辟疆编校的《唐人小说》。《唐人小说》所收录的唐代作品,比《唐宋传奇集》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单篇作品之外,增加了从专书中辑录的带有现代小说要素的篇章。在新出的这个横排繁体字版之前,《唐人小说》出过三个版本,这次重版依据的是内容最为充实、校订也最为齐全的1955年版。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录单篇作品30篇,下卷辑自专著的叙事文38篇,均摒弃了琐碎杂记,具备相对完整的

    “小说”形态。每篇选文标题下,都标明了原文书名和编纂者以及校勘文献。随各篇选文之后,又都有编校者作的按语,介绍作者简况、说明版本源流,另外,还附有在人物、情节或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上与选文相同或相似的其他多种文献的原文,供读者参照比较。下卷专著部分,在每部书书名下,也有对该书作者和成书情形的综述。全书选文的排列顺序,依循作品出现的时间先后,显示着传奇叙事一体的写作在唐代的流变脉络。这部体例严整的《唐人小说》新版,拉近了前辈学人和当代的距离,也再次把隐含在传统文献中的小说基因做了清晰呈现。

    《唐人小说》,汪辟疆编校,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8月出版

    由12篇访谈文章和一篇附录采访记组成的《文明对话中的儒家》,是被誉为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的杜维明先生在2001-2013年期间学术活动的一个侧面记录。与其他倡导儒家文化的当代文化人不同,杜维明的学术和人生道路充满了多重社会文化语境深度交迭的特殊印记,他 1940 年代出生于昆明,1950-1960 年代在台湾生活、求学,之后长期在美国高校任教,1980年代开始主动回祖国大陆访学交流,近十余年来更进一步把学术工作的重心从哈佛大学转移到北京大学。他对儒家文化的“传教式”的提倡和阐释,展现着尊古而不泥古、坚守而不保守的开放、切实姿态。这本访谈录正可为此做一见

    证。作为人类轴心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儒家,能否在20世纪的历劫之后,像其他轴心文明已经表现过的那样,迎来面向现实的新发展?在东亚、东南亚以至欧美各国作为传统、学术或宗教而得以持续演变拓展的儒家文化,在现代性的在地转化和日益紧密的多元文明对话的现实境遇中,将如何被中国的学人担当起来加以推进?沿着这些思考,杜维明主张在相互倾听和各自反省的前提下,以文明对话的态度和方式来重新确立以“仁”为价值核心,以个人、社群、自然和终极关怀为四个侧面的儒家文化,从而实现对缺失身心性命之学和以权利压倒同情、以理性排斥天道的西方现代思想的融汇和超越。

    《文明对话中的儒家:21世纪访谈》,杜维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特约撰稿特约撰稿::李林荣李林荣

    责任编辑:刘晓闻 电话:(010)65389195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书香中国

    ■书 评

    佐藤忠男是日本电影评论和电影史研究方面的著名的学院派专家。出身工人业余影评人的他,在学术著述方面的产量之丰和开拓之广,远超过了一般科班起家的同行学者。在这本《炮声中的电影》之前,他有关百年中国电影史和日本经典电影研究的著作,都已译为中文版,并且受到广泛关注。《炮声中的电影》并非新著,它的日文原版1985年就已出版。但从它所揭示的历史事实来讲,即使在它面世31年之后的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电影史和社会史知识弥缺补漏的新触动。全书20章,叙述为主,评议为辅,依各章述及的人事所处时代先后为序,不同线索和空间的人物、事件穿插并行。聚焦点主要落在两处,

    一是上海孤岛时期出现的“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孤岛沦陷后重组的“中华联合制片公司”,二是伪满洲国时期成立于“新京”(长春)的“满洲映画协会”。同样是日本侵占中国后执行文化殖民政策的电影机构,上海“中华电影”公司的负责人川喜多长政,从被日本军方以叛国为罪名刺杀的父亲川喜多大治郎那里继承了与中国人友好交往的遗愿,在管理权限内尽力转圜,为委身公司中的中国电影人保留创作余地。而“满映”的理事长甘粕正彦,则是穷凶极恶的右翼军国主义者,掌管“满映”之前之后都有策划和实施政治阴谋的险恶行径。大时代的黑暗严酷、国族间的争战搏杀、电影内外的明暗起落、敌友关系的变换周旋,伴随着一部部掩埋在历史灰烬中的影片被重述和重评的话语,以往一直流于空白的中国电影史和中外电影交流史上的畸形和扭曲的一角,逐点逐滴地在纸面上重新显影、重新定格。对于这暗黑色调的历史一角,作者并没有止于冷冰冰的史料展示,而是以对于人事本身和他本人感慨的生动、深切的交叉叙述,处处表现着反思的诚意。

    《炮声中的电影:中日电影前史》,【日】佐藤忠男著,岳远坤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6年5月出版

    恰如英文原版书名Past Imperfect所称,《未竟的往昔》是一本揭疮疤、指瑕疵的书。而其锋芒所指,则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是直到他写本书时的1990年代初,英美很多学术界小圈子里极其风行地热捧成一锅粥的战后一代和二代的巴黎知识界名流。其中,就有近二三十年在中国的文坛学界也盛名不衰的、头像印在这本书中文版封面上的波伏娃、萨特、加缪。书中实际上费了很大篇幅去对付的人物,远不止这三位。从1944年法国被盟军解放,从法西斯傀儡政权下光复,到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秘密报告,引发欧洲左派知识分子对苏联产生怀疑、进而把注意

    力转向反殖民运动,其间12年,从战时抵抗运动延续而来的巴黎知识界左翼,在面对斯大林时期苏联在其国内和东欧各国的一系列失当举措时,采取了近乎一边倒的支持、辩护和为之寻求合理解释的做法,以至使得与此保持距离的雷蒙·阿隆等少数人一时显得不合主流。巴黎知识左翼这一持续了12年的“主流”取向,在随后的反殖民运动的思想转向中,从总体上已被自动终止和彻底消抹。但在作者看来,这并非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一瞬,相反,整个法国知识分子的一部现代思想自传都浓缩在这里。而与此紧相牵连的,绝不仅是法国战后左翼知识界的一群头面人物,更有法国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光荣和失落,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给法兰西民族带来的卑屈感和边缘感,进而也关联到以法国意识为连结点的西方国家现代整体版图的内在变动。细读这部显然相对于我们纯属他者与他者之间的私语的著作,我们很难认同它的立场,但也看到了他者世界里的一层真实。

    《未竟的往昔:法国知识分子,1944-1956》,【美】托尼·朱特著,李岚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月童度河》的大部分文章,写于2012到2014年期间。有些是专栏文章,有些是在旅途、闲暇、临睡、起床之时,写在备忘录里的段落。因为想法转瞬即逝,养成习惯时时写下。不管素材是大是小,是深是浅,一律留个记录。这些段落和句子原本彼此独立,互不相关。为让阅读较有秩序,把它们整理在一起,形成篇章。

    另有三个短篇,在2009到 2014年

    期间写就,曾发表在刊物上,但未在书中结集。《长亭》是为杂志情人节特刊所写的故事。《月》有一部分细节,后来纳入长篇小说《春宴》的架构,但仍收录于本书。《日消情长》写给文学期刊。这三篇基本都与情爱相关,但表达的又不仅仅是这些。

    自采访集《得未曾有》开始使用“庆山”新笔名,只是符合当下心境的一种选择,并不代表其他更多含义。对我来说,十余年的写作,始终如一,不会轻易失去本分。采访是与客观世间的一种交流,也给予读者一些参考和启发。长篇小说与散文仍是写作主要文体。散文通常是小说密集性表达间歇的过渡和总结。它是直接的载体,坦白,没有拐弯抹角,字句都是心声。这也决定作者的书写要保持真诚,并且想法须经过自我确认。

    书中有学习、阅读、观察的观点,也有生活琐碎细节的记录。少许引用部分来自他处,不一一注明。很多观点只是一跃而过,没有展开或写深。一方面,当时的记录是即刻的、现场的,显得松散、跳跃。另一方面,哲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过于饱足会显得晦涩,需要人物和场景来调和。我们对事物、人生的感受及理解,并非相同。这是由自己的阅历、角

    度、偏好、思考所决定,不存在高下是非对错之分。就像有人喜欢红色,有人喜欢蓝色。最终红色与蓝色于本质上来说也并无悬殊,只是一种呈现。对我来说,记下及整合这些想法,是对学习和验证做下标记的过程。

    写作《月童度河》之前,在写一本长篇小说。2015年5月之前,已写到15万字,之后被一些事情影响,决定重新修改。此前所有准备,仿佛是在等待一次集中性的表达。在这个表达之前,想对心境有一次清理,如同灌注之前,把容器清洁。

    这本书大部分的记录是2015年之前的想法。有两三年时间,时常出发去远地,置身边缘之境,沉淀身心,处于某种幽闭、酝酿的心意蓄养的状态。此书内容大多围绕内心之道,显得与外围世界有些距离。与喧嚣现世对比,它所关注的点也着实专一——那不过就是自己的心。

    我并不回避自身的弱陷,也无完美的苛求。这几年的阅读和学习,偏向思考和修心的见地。只是觉得,心的觉知和调整是一种能力。若能经由修习,让心清晰、有效、清洁、淳朴,看到事物本质,得到更多空间,是某种程度的自由。

    这条路漫长,值得探索。如果心有方向,不管外界与外境如

    何,都可以获得一处栖息之地。如同钟摆在动荡起伏之中,能够回到平衡的中心点。人身难得,一生短促而无常。但大多时候,人仍不知道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真实又是什么。我们活着,仿佛嫌弃生命太长,虚掷时光。又仿佛会永久地占有和享用这个物质世界,而不关心接下来的路会通往哪里。

    这些文字,只是一位写作者单独的心灵清理的记录,是过去时。

    也许在你阅读的此刻、当下,我已有了新的生发。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观点与价值观会发生变化。表达无止境,并处于变动之中。但这正是一种如实和行进的写作。变与不变的感受,也在于阅读者的心境有没有产生对应。

    记录中的他,并非确定的现实中的人物,是混合生活中相识的多个特质,然后重组的角色。用书写把这几年的痕迹和记录,打包整理起来。在其中,可以看到盛放与凋谢过的花朵,结出的果实,以及坠落在泥土中的新的种子。人生有些旧的清理,新的开始,很是清净。

    (《月童度河》,庆山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如实和行进的文字如实和行进的文字□庆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