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27
2017 年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 29 屆年會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技術 展於 2017 11 8 日至 11 10 聯合舉辦,除延續辦理各學術研討 會,並舉辦多場座談與論壇,主題涵蓋循環經濟、環境大數據、環境議 題大趨勢,以及就業競爭力等,邀請產官學研各界人士進行交流。環保 技術展則以循環經濟、清淨空氣、無塑海洋,以及關懷大地四大主題, 展現施政成果,並同時辦理國際化學品管理制度研討會、亞太地區兒童 健康研討會、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整治研討會、褐地整治技術國際講 習會。本期會刊以特刊形式,記錄座談與論壇精彩內容,編輯小組在此 感謝各項座談與論壇協助記錄的工作人員。 無塑 海洋 清淨 空氣 關懷 大地 循環 經濟

Transcript of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Page 1: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2017 年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 29 屆年會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技術

展於 2017 年 11 月 8 日至 11 月 10 日聯合舉辦,除延續辦理各學術研討

會,並舉辦多場座談與論壇,主題涵蓋循環經濟、環境大數據、環境議

題大趨勢,以及就業競爭力等,邀請產官學研各界人士進行交流。環保

技術展則以循環經濟、清淨空氣、無塑海洋,以及關懷大地四大主題,

展現施政成果,並同時辦理國際化學品管理制度研討會、亞太地區兒童

健康研討會、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整治研討會、褐地整治技術國際講

習會。本期會刊以特刊形式,記錄座談與論壇精彩內容,編輯小組在此

感謝各項座談與論壇協助記錄的工作人員。

無塑

海洋

清淨

空氣

關懷

大地

循環

經濟

Page 2: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 29 屆年會論壇座談系列

座談 1「環境領域就業競爭力-環境工程技術顧問」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

29 屆年會第一場座談於民國 106

年 11 月 8 日假張榮發基金會 802

會議室召開,由環境工程學會游

勝傑監事擔任主持人,邀請惠民

實業吳萬益董事長、中欣工程行

許東喜副總經理、中欣工程行楊璟慈協理、環興科技公司羅薪又協理以及

康城工程顧問公司曹曼俊資深協理等資深專家與會,主題為「環境領域就

業競爭力-環境工程技術顧問」,以親身經驗與年輕朋友分享環境工程技術

顧問領域之關鍵要素,介紹環境工程顧技術顧問之工作性質與內容,並給

予後輩建議,點亮莘莘學子一盞明燈。與會人員包括產業界、學校機關、

顧問機關等。

康城顧問曹曼俊資深協理分享,環工是門包山包海的行業,涉及許多

領域,如何將各領域不同知識整併是門重要學問;對於出身之犢之應屆畢

業生,應具備自我自信要求,投入職場之熱忱態度,將工作和熱忱結合等

能力。此外,除了具備環工專業知識外,應建立對於生活周遭觀察能力的

敏銳度、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環興科技羅薪又協理提到,環興公

司主要為技術層面處理;而早期顧問業範疇主要為可行性評估、營運規劃

管理、設計廢污水廠及空污防治設備,現今更擴展至 PM2.5、氣候變遷、

溫室氣體排放、土壤地下水處理。對人才需求則提出,環境工程師具有高

EQ 比 IQ 更為重要,瞭解團隊合作與同儕同事間溝通之重要性; 環境問題

不斷變化,因此要具備良好求知慾及學習技能之能力。中欣工程許東喜副

Page 3: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總經理則提到,環工至目前現階段為高峰期,政府釋出許多計畫,但嚴重

面臨一重大問題:缺乏適合人才。也建議莘莘學子避免學非所用,大學階

段為通才教育,進入研究所,結合學士班所學,更精進一個領域。中欣工

程楊璟慈協理分享提到,無論身處再環工界的哪個領域,管理層面是門重

要議題,並要敞開心胸,不要將自己侷限於自己相關之領域,多學習、多

思考,獲益將更多。惠民實業吳萬益董事長也鼓勵同學們取得證照,環工

正處於證照時代,若要往產業界發展,擁有空水廢毒專責人員證照,環工

技師更是加分。

綜合以上,環境工程技術顧問領域為協助政府推動環境保護工作之重

要夥伴,也是環境工程相關系所畢業生之重要就業機會。傳統環境工程技

術顧問就業領域包括:空氣、水、廢棄物、環境影響評估與調查等,未來

更多就業機會更包括能源、氣候變遷、循環經濟等領域,就業所需求專業

知識、解決問題能力、態度等,亦將有所不同。以環境工程技術顧問領域

之關鍵要素,及早建立核心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以掌握未來就業職場

發展趨勢與機會。

(記錄 劉修誠)

Page 4: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 29 屆年會論壇座談系列

座談 2「環境大趨勢與未來機會」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 29 屆

年會第二場座談於民國 106 年 11

月 9 日張榮發基金會 802 會議室召

開,由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侯文

哲教授與周佩欣教授擔任主持人,

邀請環保署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李

健育所長、經濟部水利署綜合企劃組張廣智組長以及環保署毒物與化學

物質局陳淑玲副局長等專業環保人員與會,主題為「環境大趨勢與未來

機會」,講述台灣環境所遭遇到的問題與困境,分享未來環境議題趨勢與

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及就業機會之觀察,給予與會人員值得深深思考的議

題,並提供前瞻的新思維去思考解決方式,也強調未來台灣的困境需要

大家攜手努力,所謂的趨勢是由將來加入環保領域的新血,共同創造與

革新。

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為國家因應食安議題而在環保署下新成立的單位,

其精神為源頭管理,藉由掌握化學物質流向,防範毒物汙染與非法化學

物質使用於未然,陳淑玲副局長針對化學毒物提出了幾項台灣現行的狀

態。隨化學毒物對環境的影響加劇,因涉及的化學物質相當廣泛,也促

進新興產業發展,如與化學物質安全相關的檢驗及顧問需求前景看好,

高普考也納入化學安全。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這樣的架構之下,以求 1.廣泛納入策略 2.全球行動計畫 3.國際化學管理

杜拜宣言。利用化學物質管理的 9 項指標評估台灣在地化實際做法,當

Page 5: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前主要目標為 1.食安源頭管制 2.環境用藥案全 3.整體管理方針 4.合作機

制的協調 5.風險溝通 6.事故應變體系。

在氣候變遷及新經濟發展的狀況下,未來十年台灣面對缺水挑戰更顯

嚴峻,永續水資源管理非常關鍵,也是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水環境

建設的重點。會報中張廣智組長提到了氣候變遷與水資源的永續利用議

題。近期於斐濟主辦的 COWA23 會議中提及了 CO2攀升的快速與嚴重程

度,進而造成極端氣候,其中包括了海水溫度的提升,冰的消融,甚至

是乾旱的發生。為了因應用水需求,SD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提

出了對水資源永續利用的概念,其中包含了 Reduce, Recover, Reuse,

Return。誠如上述的概念,美國就有一成功案例如濁水純水化;利用逆滲

透的方法淨化汙水,最終釀成可飲用的酒。至於台灣則遭遇豐水期與枯

水期變化,導致暴雨強度與頻率上升,極端降雨需要被解決,生態系需

要被回復以涵養水資。在台灣,我們可以從工業用水下手,在產能,造

水與節能之中找到平衡與交集,例如稀有金屬的回收與利用。而這樣的

架構也讓我們思考連動不同領域的專才是否能造就另一種規模經濟。近

年來,在台法規與基礎設備的發展有了 POWER (Promising Oasis of Water,

Energy and Resources project in Taiwan)計畫,重點著重在水資源的再利用

方法與程度,節能、純水、再生及創能四位一體。最終提及了衡量水資

源的指標 SCI,透過 SCI 有效評估水資源回收,協助產業創新。張組長也

分享了水利署的永續水資源發展策略,規劃及建設中的再生水廠有 6

座,預期民國 120 年每日再生水產量可達 132 萬噸,其中前瞻再生水技

術研發,如薄膜蒸餾、電容去離子及壓力延遲滲透 PRO 等亮點技術,不

只節能更可產能,將可帶動相關新產業的發展。

Page 6: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李健育所長講述台灣環保專責人員

考取證照的情況,有年年上升的趨

勢,並且以廢棄物專責人員的需求

量最大。台灣廢棄物的數量相當

多,是目前即刻需要解決的議題,

目前政府也投入大量資源推動循環

經濟,是未來台灣很重要的發展方向。李所長更鼓勵同學們除了把握環

保本業學有專精外,可以跨領域學習,理解不同領域的思維,在環境資

源部成立後,業務範圍更形複雜廣泛,具跨領域溝通人才將扮演重要角

色。

總結這次座談,與談專家從永續化學物質管理、水資源永續發展到相

應的人才訓練等三個面分享了環境大趨勢及機會,不只對於學生有具體

學習新方向,對於學校的環工教育方向也有啟發,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將

使環境保護工作更具誘因。

(記錄:江學聖)

Page 7: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 29 屆年會論壇座談系列

座談 3「環境領域學術研究趨勢與機會」

「環境領域學術研究趨勢與

機會」於民國 106 年 11 月 10 日

假臺北市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

中心 801 室會議室舉行,由科技部

環境工程學門召集人中興大學環

工系魏銘彥特聘教授擔任主講人,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理事臺北

科大環境工程與管理所陳孝行特聘教授擔任主持人,主講專題為

「環工學門子領域分組對計畫申請及計畫審查的影響」。

近年由於科技部發展學術研究政策與任務之變動,針對環境工程領域之相關

研究主軸、範疇與補助條件也隨之變動,對大學院校之教學研究人員造成甚大壓

力。此外,環工學門自 107 年起將實施子領域分組,環工學門將分成水、空氣、

廢棄物及土壤與地下水、環境管理及職業安全衛生等五大領域,各子領域的研究

主題也完成初步規劃,此次專題演講說明子領域分組對未來計畫申請及計畫審查

的影響,也了解與會的教授們對規劃研究的意見,魏銘彥召集人特別說明未來有

關環境工程學門研究主題領域分類、補助作業程序等規劃,提供與會的教授們申

請補助與爭取相關資源之參考。

107 年環工學門各子領域的研究主題的規劃如下,水領域:自來水、廢污水、

水資源管理、智慧水務技術及管理。空氣領域:空氣污染物監測及檢測、

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空氣資源管理、本土污染源排放特徵鑑定、噪音控制。

廢棄物、土壤及地下水領域:廢棄物前瞻廢棄物回收資源化技術、創新廢

棄物永續整合管理、新穎廢棄物綠色處理技術、循環經濟及環境成本效益、

Page 8: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再生能源及資源循環技術、土水及底泥污染調查與鑑識技術、綠色及永續

整治技術、健康與生態評估技術、污染土地再利用、整治列車、環工技術

商品化。環境管理領域:環境資訊與監控、環境系統模擬與評估、環境系

統最佳化與管理、環境資源管理、綠色材料研發與應用、環境生態、環境

政策、其它與環境相關議題。職業安全衛生領域:火災爆炸及製程安全評

估、安全管理、新興製程安全評估與控制、多介質鑑識模式、風險暴露評

估模式、公害及污染物流布調查。魏教授建議學門要保有獨特性及專業價

值,並且擴大領域範疇,提升環境工程學門研究能量,可跳脫舊往空、水、

廢等領域框架,整合與創新,以期未來環工學門能吸引更多研究能量與計

畫,擴大環工學門研究範疇爭取更多研究資源,強化環工學門研究領域之

發展。其後,與會的教授們也針對環工學門的走向做深入的探討,對學門

未來發展的很多的建議供未來參考。

 

(記錄:    聶士傑) 

Page 9: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 29 屆年會_論壇座談系列

座談 4「環境領域就業競爭力-產業環境保護工作」

「環境領域就業競爭力-產業環境保護工作」座談於民國 106 年月 10 日假台北市張

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 1801 會議室舉行,由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理事、明志科技

大學環安衛系官文惠教授與中原大學環工系江政傑教授共同主持,邀請國內基礎公共事

業、石化產業、高科技業、以及環保顧問檢測業等多位從事產業環境保護工作的資深主

管擔任與談人,包括春迪公司林忠宏協理、台塑企業安衛環中心蔡建樑經理、台電公司

環保處劉源隆副處長、台灣中油環保處謝茂傑副處長、森霸電力公司溫永彰副廠長、台

灣美光公司陳宗永經理、中鋼公司環保處邵承宗工程師,分享並探討環工領域就業職能,

現場吸引業界老中青夥伴與青年學子近 200 人參與,齊聚一堂探討環保工作的各項硬功

夫與軟實力,激盪出跨領域跨世代的經驗火花。

座談會首先由與談人簡介任職行業特性、文化與應具備的職能,例如國內公共事業

龍頭台電公司與台灣中油公司,均經由「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新進職員甄試」管道進用

人員,報考資格與分發方式均詳列於網站;中鋼公司則年年辦理新進人員甄試,分為師

級與員級職位,報考資格與考試科目可參考每年招募簡章;台塑企業主要為石油化學煉

製業,亦橫跨重工、發電、紡織、鋼鐵、電子材料、醫療等行業,由於業態多樣且遍及

Page 10: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海內外,安衛環人員除具備專業能力外,若能兼具彈性與情境處理,如與不同員工、政

府部門、所在社區住民的溝通能力,甚或國際移動力,將是企業積極爭取聘用的人才;

台灣美光則兼具高科技業與美商公司的特質,強調良好的英文溝通表達、思辨創新能力,

並能因應製程與產品變化,迅速熟悉法規並提出解決方案;森霸電力公司為燃汽電廠,

作業環境乾淨、穩定且安全,人員流動率低,偏愛具團隊精神且能主動、謙卑用心學習

的員工;春迪公司 20 餘年來致力移動汙染源管制,協助環保單位建立多項移動汙染源

之管制措施與制度,其員工除須具備專業知識外,亦須具備良好的邏輯、報告撰寫與溝

通表達能力。

座談會第二階段則分別邀請與談人分享青年學子面試技巧,以及職場中人際應對的

寶貴經驗。譬如傳統產業注重組織團結與紀律,面試服裝儀容最好能符合企業文化與特

性,避免有失莊重或標新立異,如 T 恤、牛仔褲等;面試前,應先瞭解應徵企業的各

項資訊,若對面試程序有所疑問,可去電詢問企業人事相關部門,俾作充分準備。至於

面試態度宜誠懇,即便面對尖銳問題,也力求平心靜氣,以幽默與智慧回應。此外,有

些企業偏重社交能力,或必須外派工作,在面試之前也應先周詳考慮,是否符合個人的

職涯規劃與人格特質。提升英文能力則是與談人異口同聲的殷殷建議,在高科技業尤其

不可或缺,工作中常有英文電話會議或英文簡報需求,甚至協調、談判都以英文進行。

多位與談人特別提醒同學,參與社團及活動,是累積團隊合作、溝通協調、邏輯與組織

能力的絕佳機會,也是面試或晉用新人時,主管們經常詢問或考慮的重要因素,若能在

個人履歷或面試時適度展現,將有加分效果。

第三階段則開放來賓自由發問與交流,現場學生麻辣發問,與談人則妙語回應,分

享諸多人生智慧與職場應對技巧,也對現階段產業環保工作的就業市場提出精闢見解。

有位大專校院教師率學生參與座談,也感性發言指出,參與此場座談讓她本人與學生都

重拾對產業環保就業職場的信心,也明確了學習與努力的方向。與談人鼓勵現場即將就

業的青年學子,應勇於接受挑戰,多加磨練自己以累積經驗,必定能尋得理想的工作,

一展長才。

Page 11: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主持人結語指出,現場七位資深主管總工作年資超過 250 年,雖只有短短兩小時的

座談,讓人意猶未盡,但已充分展現不凡的功力與精華,面對台灣少子化、產業面臨積

極轉型的時代,環工學會在蔡俊鴻理事長的帶領下,積極辦理產官學交流討論與活動,

期能活絡傳承各界的知識與經驗,讓青年學子面對職場未來,建立信心、鼓足勇氣,各

企業也能因此徵募合適人才,為臺灣及國際環保就業職場,創造另一番榮景。

(記錄: 黃韻茹)

Page 12: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 29 屆年會論壇座談系列

論壇 1【邁向循環經濟共識】

「第 29 屆年會論壇座談系列」第一場論壇於民國 106 年 11 月 9 日假

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 801 會議室召開,由環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習

良孝總經理擔任總主持人、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樊國恕及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張祖恩教授擔任專題演講之主持人,

邀請了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廢棄物管理處賴瑩瑩處長、永續循環經濟發展協

會施顏祥理事長、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張皇珍副院長、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馬鴻文教授、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顧問洪榮勳博士、中華經

濟研究院溫麗琪主任、財團法人中技社環境技術發展中心鄒倫主任、國立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陳志勇教授、資誠永續發展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朱竹

元董事長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技術處蔡志昌簡任技正,針對循環經濟

議題,彼此分享交流豐富精采之經驗及理念,期望可以創造未來更完整的

循環經濟體系。與會人員包括行政機關、學校、顧問公司、產業界等,約

計 150 人,交流提問十分熱絡及踴躍。

Page 13: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李應元署長提到近十年來積極地推動循環經濟,透

過法規來促進原料回收(例:手機回收),把資源留給下一代。中國工程師學

會邱琳濱理事長說臺灣原料幾乎從國外進口,較不重視廢棄物回收,未來

把資源利用趨近最大化,走向零廢棄的面向,期許政府、學會共同努力達

成目標。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會蔡俊鴻理事長談到各單元的橫向連結

較不足,但橫向連結將會是關鍵,相信此論壇的交流將會是一個開端。經

濟部工業局游振偉副局長提到零排放、零廢棄、零工安,政府與民間工程

須有一個共識,推動再利用,從成本導向推廣至再利用,創造更大的價值。

專題演講(一): 從廢棄物管理到資源循環暨邁向循環經濟

邀請行政院環保署廢管處賴瑩瑩處長擔任主講

人,講述我國廢棄物管理及資源回收之歷程,歷

年推動策略與措施,結合法令規定、經濟誘因及

技術的提升,回收率已有顯著上升。接續引用蔡

總統就職演說內容,提出循環經濟之概念,導入

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國際間循環經濟目前所

面臨的挑戰為廢棄物之定位、再利用產品之品

質、增加廢棄再回收之產品競爭力,藉由物質生

命週期的觀點,逐步建立永續物料管理系統,並透過生產、消費、廢棄物

管理及二次料市場,進一步檢視國家級物質流指標,以衡量我國邁向循環

經濟程度

環保署針對廢棄物的管理與資源回收政策由 70 年代開始實施 EPR,

80 年代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的推動,90 年代零廢棄理念的推廣,成果為垃

圾的產生量降低,至 105 年一般廢棄物中已有 50%拿來再利用,事業廢棄

物 77%再利用。接著介紹國內與國外循環經濟的原則而目前所面臨的挑戰,

如廢棄物的定位、再利用產品的品質保證與增加廢棄再回收之產品競爭力,

Page 14: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建立一個經濟模式(商業化)系統,使廢棄物更具回收性、再利用性。財團法

人商業發展研究院張皇珍副院長認為不應單用工程的角度去看 3E,而是要

用商業角度(經濟學)去看 3E,運用經濟導向去誘導廢棄物的管理與資源回

收。

專題演講(二): 產業循環經濟推動現況與未來展望

邀請永續循環經濟發展協會施顏祥理

事長擔任主講人,以我國產業案例分析

為出發點,針對環境資源關心者、客戶、

一般消費者及企業經營者對於循環經

濟之看法進行探討,並就產業循環經濟

發展應確保回收與生產成本、生產品質

與規格、服務與交易品質、開發再製品行銷市場及可運作的營運模式等議

題進行分析。

循環經濟的定義有很多,從傳統 3R(Reduce、Reuse、Recycle)到最新

概念的 ReSOLVE,至今仍在演化中。台灣雖然有循環經濟案例,但也會面

臨其他問題,例如:中鋼體系所執行的鋁鐵金屬回收再製循環導致了毒鴨蛋

事件、生活廢水的回收與再生水推動面臨台灣水價太低,再生水單價高的

窘境。台灣目前階段需要去確保回收與生產成本、生產品質與規格(較困難)、

服務與交易品質、開發再製品行銷市場及可運作的營運模式。另外也提到

國際間循環經濟的案例,例如:荷蘭循環經濟試驗園區、家電商品租賃業務

推廣(飛利浦 LED 燈)等國家皆有良好理念,但進展較緩慢。目前循環經濟

較可行的是去開發有市場性之技術與營運方案,否則會像新加坡 NEWater

一樣沒人敢嘗試去喝。

循環經濟雖說是發展很久的名詞,但定義也不斷在更新環境保護是一

項長遠的計畫,從中央到地方,一棒接著一棒,需要更充分的交流與溝通,

Page 15: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以建立完整的模組和架構。透過本次會議,凝聚之共識結論主要有兩點:

一、 針對我國積極推動循環經濟、產業創新議題,須仰賴政府推動長期穩

定策略並明確立法,以驅動產業發展相關技術。就近幾年發展結果,

政策立論基礎及產業技術能量雖已漸趨成熟,惟工程規範及政府採

購相關法規尚待推動及調整,才能順應循環經濟趨勢。

二、 針對國家層級、部會及產業,建議檢討資源生產力及循環利用率、環

境衝擊等指標,並研提施政方針及配套措施,促進各部會合作。準此,

建議依據 蔡總統施政理念,建立專責的跨部會推動小組,以「落實

循環經濟工程化、產業化」為目標,按年度訂定績效指標並加以追蹤

考核,展現施政決心。

與會各界人士均感到本次會議交流具有相當意義,希望透過本次論壇

所凝聚共識,有利政府及業界致力推動循環經濟,有助我國產業轉型升級

及經濟發展,透過資源永續妥善循環,建立循環性生產與生活方式,在滿

足社會需求同時,帶動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護,達到零廢棄、低耗能的環境

友善社會。

(記錄:蔡筱萱)

Page 16: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 29 屆年會論壇座談系列

論壇 2 「環境大數據之機會與挑戰」

第 29 屆環工年會論壇系列第 2 場座談於民國 106 年 11 月 9 日假張榮

發基金會大樓 802 會議室召開,由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黃良銘理事擔任

主持人。邀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顏春蘭所長擔任演講者,演講

主題為「環境大數據之機會與挑戰」,與談人則邀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

治基金管理會陳世偉執行秘書、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陳宏益副局長、東

海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系陳鶴文教授與康城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黃

一鈺總經理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

顏春蘭所長從資料生產與資料品質

控制的角度說明了未來環境大數據

的應用與挑戰包含環境數據的產生、

檢測數據之 QA/QC 概述大數據趨

勢與大數據面臨之問題。土壤及地

Page 17: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陳世偉執行秘書則由土基會的業務內容說明土

基會環境資訊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狀況,分享關於土基會資訊管理系統、大

數據精神資料共享與大數據整合應用成果,指出土基會已提供超過 500 萬

筆資料且超過 10 萬次之應用,結語則提到數據將面臨資料之真實性、環

境數據的即時性與自動化之問題,留給聽眾作為未來之課題。而臺中市政

府環境保護局陳宏益副局長則切合民眾生活,透過生活中之環境數據趨勢

變化與空氣盒子討論,使聽者對於環境大數據之機會與挑戰有更淺顯易懂

的方式入門。康城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黃一鈺經理,則以顧問業角度談

論環境大數據之應用、空污費徵收制度、大型污染源之污染現況分析及台

灣歷年空品狀況持續改善概述。

東海大學陳鶴文教授說明以資料來規劃環境規劃與管理,可用於分辨

各種污染物之熱區與冷區的論點,使台下聽者了解環境大數據應用之重要

性,也提出資料生產計畫,目標導向的資料生產計劃,資料該如何生產及

如何使用,應事先規畫完整的資料流模式說明,充分的讓聽者了解環境大

數據之細節與應用;並由決策分析與知識管理的角度說明現階段環境大數

據應用的困難,並提出業務單位應突出自己的環境資訊政策,依據決策需

求以目標導向的方式進行組織內的資料流分析,使資料發揮最大的用途,

本次論壇前環保署署長張祖恩、前副署長葉欣誠都蒞臨指導,並提出非常

多的寶貴意見,並期勉未來的產、官、學專家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解決台

灣未來的環境問題。

Page 18: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記錄: 王恆煒)

Page 19: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 29 屆年會論壇座談系列

論壇 3「環境保護最前線 ― 從政策到在地行動」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 29 屆環工年會論壇三「環境保護最前線-從

政策到在地行動論壇」於民國 106 年 11 月 10 日假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

中心 801 會議室召開,由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江鴻龍理事擔任主持人,

邀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張子敬副署長針對我國近年環境管制策略進行「環

境保護最前線-從政策到在地行動」專題演講,亦邀請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

局劉建中副局長、嘉義縣環境保護局劉明全副局長、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

局楊宏文簡任技正及臺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鄭光宏股長針對地方執行經

驗進行交流分享,包含空氣、水、廢棄物、土壤地下水等議題,提供環境

保護政策規劃與實務行動之參考,創造未來更美好生活品質。與會人員包

括行政機關、學校、顧問公司、產業界等,共計 70 人,交流提問十分熱絡

及踴躍。

論壇首先由張子敬副署長進行專題講座,面對目前環境、社會及經濟

之同步繁榮發展並達永續發展之挑戰性工作,需要由全民共同努力,中央

政府之策略擬訂至地方政府之緊密配合則為重要新課題。污染防治課題由

空氣、水、廢棄物及土壤地下水近年努力與未來發展進行討論,張子敬副

Page 20: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署長指出國內積極推動保護工作,空氣方面對 PM2.5 採較嚴格標準,空氣

品質逐漸改善好轉,然而中南部地區及秋冬擴散不良時,亦仍有努力空間,

對此環保署提出 14+N 策略及改善目標與高屏地區總量管制與空品惡化應

變機制,中央與地方的合作與執行;。對於國內河川污染改善政策包含推

動畜牧糞尿資源化利用、水污染防制費、重金屬總量管制及下水道建設。

現地處理設施之推動,家戶水污費之徵收,必將影響污水下水道之推動,

污水下水道亦必需儘速確認之政策方向。近年來循環經濟興起,資源回收

之四合一計畫為國內政策之佳績,熱能回收、焚化再生粒料等資源政策也

持續推動,垃圾與資源僅一線之隔。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整治為最需要中央

與-地方共同協力之事項之一,中央經由針對跨域運作之事業,依可能污

染潛勢所收之基金,則可彌補地方政府推動污染整治工作之不足。目前我

國針對土壤及地下水從調查到整治、監測,已建立一套良好之中央與地方

之行動模式。總體言之,國內環保政策已展現一些成果,未來將面臨的環

境挑戰,仍有待大家持續努力,中央與地方之共同協力、緊密配合,共創

美好家園。

桃園市環保局劉建中副局長表示桃園地區之環境負荷為全國最高,為

改善環境品質所採取之管制包含:制訂「桃園市固定污染源及防制設備及

時監控管理自治條例」(全國首創),公告需連線之業者,目前輔導 9 家業

者之各廠陳情案件均已大幅下降;協談大廠減量協商,落實防治設備操作

最佳化,並推動鍋爐改燒天然氣、智慧監測網之設置、375 減輛(量)行動、

綠色通勤廊道等創新作法,期有效改善空氣污染。加強土壤及地下水之整

治,提升灌溉用水水質,減少河川污染負荷,加速農地污染整治,並解除

列管還地於民。諸多施政作為,使桃園市環境污染逐年改善,經濟成長提

升。

嘉義縣環保局劉明全副局長與與會人員分享「行動環保嘉義美好經驗」,

表示嘉義縣內環保議題長期推動,為達河川綠美化之目標,透過護嘉河行

動,藉由強力稽查處分、落實許可審查且嚴格要求污泥迴流、污染熱區興

Page 21: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建各類現地水質處理場、源頭減量及環境美化等措施,逐步踏實有效削減

河川污染;為改善空氣品質成立阿里山空品淨區,透過遊覽車公會研商推

動自主管理,園區遊園車全面電動化及試辦小火車戴口罩改善。此外柴油

車輛不合格率逐年下降,並持續推動寺廟空品淨區,減輕燃燒鞭炮及金紙

造成之噪音、異味及環境髒亂;並使用遠端監視系統,打擊非法棄置,降

低露天燃燒案件及輔導農民清除農業廢棄物。

高雄市環保局楊宏文簡任技正介紹「高雄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制現

況」,高雄市為台灣重要之港埠城市,1960 年代工業開發後,各類大型造

船廠、煉鋼廠、石化廠陸續設立,伴隨重工及石化產業發展,土壤及地下

水污染問題陸續浮現。高雄市為全國土壤地下水污染面積最大縣市(42%),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已成為未來發展的嚴重阻礙。但三折肱而成良醫,諸多

污染帶動了高雄市土水污染管制技術的發展,透過土地活化、技術研發、

場址管制及環教宣導。近年展現傲人績效,成為全國土水產業發展的重鎮,

並成為推廣環境教育最佳典範。

台南市環保局鄭光宏股長則說明「臺南市推動廢棄物循環再利用政策」

之成效,台南市為推動垃圾源頭減量,首創推動禁用保麗龍杯具、代代相

傳活動免費提供購物袋,並於明年預告實施 7 大使用限制對象限用塑膠袋;

另為有效提升資源回收率,執行垃圾強制分類稽查,前後月平均垃圾量減

少 1,638 公噸。此外,掩埋場土地閒置再利用,推動太陽能光電提升節能

減碳效果。並為解決焚化再生粒料去化問題,成立底渣推廣平台,與磚窯

業者合作摻配焚化再生粒料製作磚品,後續規劃使用於道路。底渣再利用

未來願景,即為自主處理、妥善去化,並達到循環經濟最佳效益,創造三

贏局面。

與會人員針對本次論壇提出相關看法進行討論,對於目前空污法主要

針對大型固定污染源皆有嚴格管制及排放標準且亦有稽查制度,相對於非

法業者及地下工廠污染防治之漏洞,有何管制策略?張副署長回應,地下

Page 22: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工廠並非是合法工廠,而其取締是以有無污染排放行為為要件,當然部分取

締困難 ,各縣市透過許多方式抓偷排或偷倒業,在嘉義及桃園皆有成功經

驗,未來也將研議及規劃提高罰金額度及不當獲利,在非法排放及傾倒部

分需要更多方式與地方環保機關配合並持續努力。會場亦有學子針對公務

人員工作及內容感到興趣,長官及主持人亦勉勵環工學子透過校園之所學

運用於職場未來可成為好的公務人員。

江鴻龍理事結語感謝環保署張副署長、嘉義縣劉副局長、桃園市劉副

局長、高雄市楊簡任技正及臺南市鄭股長針對目前中央及地方政府於污染

管制與防治之經驗分享,環境保護是一項長遠的計畫,從中央到地方,一

棒接著一棒,需要更充分的交流與溝通,以建立完整的模組和架構,期許

未來能有更多願為台灣環境付出心力之年輕人,一起加入公務員團隊,使

中央到地方之環保政策能更有效率執行,更加的進步。此外,全民之環境

智識與管理亦為重要因素之一,最後感謝與會的所有來賓及參與的所有工

作人員使本次論壇圓滿完成。

(記錄: 鍾一伊)

Page 23: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2017 環保技術展

2017 年環保技術展就關懷大地、循環經濟、清淨空氣,以及無塑海

洋四大主題,展出國內產官學研各界努力的成果,以下就四大主題介紹

部分展出內容進行介紹。

※ 關懷大地

土壤地下水污染監測

環保署為有效調查、

整治及預防各地土壤

及地下水污染,發展

出農地污染監控技術

來進行控管。其中,

水質監測設備是利用

太陽能來發電的,所

以不須擔心會有斷電

的情形發生。水質監

控以水質的導電度以

及 pH 值作為基準,當水質有異常情況發生時,水樣器會自動即時進行採

樣,以利日後人員回收水樣時可進行分析。另外,在疑似放流口的地方

會放置樹脂縮時記錄膠囊來吸附水中重金屬以及即時攝影設備來監控。

最後,藉由分析各渠道的底泥污染物濃度以及態樣,來釐清污染物的源

頭。

Page 24: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土壤整治技術

當釐清污染物源頭之後,便對附近疑似的農地進行調查。將其 GPS 定

位、現場情況以及土壤採樣分析結果即時上傳到網路,讓人員以及民眾能

夠隨時監控全台農地的污染情形。而現今常見的土壤整治技術有耕犁工法、

排客土法、添加土壤改良劑以及利用植生萃取植物進行去除污染物。而被

污染的土壤可透過離場的方式進行處理,使其能夠達到廢棄物重新再利用

的目的。

Page 25: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循環經濟

寶特瓶回收再利用

經由回收寶特瓶所製成的綠

色紡織品,相較於用石油全新聚

合抽紗,最高可減少 77%的二氧

化碳排放量,以及 84%的能源消

耗。在製程中,也可減少新的石

化原料需求及廢棄物產生,也不

含有毒化學物質。這種處理方式

給予了不可被分解的廢棄寶特

瓶一個全新的生命。

Page 26: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3C 廢棄物貴重金屬回收

由於科技的發達及產業的進步,大量的

舊費電器(手機和電腦)的淘汰及棄置對

環境廢棄物產生不少影響,而貴金屬回

收技術是最有發展的經濟價值,透過無

毒的技術將貴金屬回收再利用。

※無塑海洋

在河川海洋中,微塑膠與塑膠

微粒可能會與持久性污染物進

行結合,這些污染物載體攝入

生物體中會造成環境食物鏈中

累積,因此,設計出海洋表層

水體採樣器進行收集採樣並進

行後續分析研究。收集之塑膠

Page 27: 循環 關懷 清淨 空氣 - cienve · 而在台灣管理這些毒物有一套方法: 源頭控管設 立毒物管理機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設立,與化學局業務推動主軸。

微粒大小約小於 0.5cm 的塑膠碎片,利用顯微鏡搭配拉曼光譜儀檢測海

洋中塑膠微粒的大小及含塑膠成分。

※清淨空氣

無人飛行載具系統

無人飛機起降靠人遙控操

作,機上可裝載衛星定位系

統、濕度、壓力、風向、風

速、臭氧、二氧化氮與非甲

烷碳氫化合物等感應器,在

高空偵測濃度,傳回地面的

接收器,電腦即時顯示各種

污染物的濃度,可大幅降低

人力與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