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email protected] 区政府党组会议 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 … · 诗抒胸臆...

1
Y A N G P U T I M E S 沪内部资料准印证( B )第 0189 每周逢二、四、六出版 新闻热线: 55217699 数字报网址: www.yptimes.cn E-mail[email protected] 本期 8 64 期(总第 2396 期) 6 16 星期二 农历庚子年闰四月廿五 2020 本报讯 6 月 15 日,区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例会, 区委书记谢坚钢,区委副书记、区长 薛侃出席并讲话,区领导周海鹰、李 雅平、赵亮、王浩出席。 谢坚钢指出,面对形势要紧而不 慌,对形势变化要有清醒认识,不要 采取过度防疫,终止经济和民生的复 苏,既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又要避 免惊慌失措、进退失据。常态防控要 准而不懈,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 部应急处置相结合,以确定性的措施 应对不确定的变化,紧盯“入城口、落 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 哨”等关键点,全面加强对全区各类 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的检查 工作,切实做到不遗漏、不失管。发 展工作要快而不乱,按照年初区委、 区政府确定的六句话重点工作和27 项重点任务的要求,倒排时间、挂图 作战,确保“全年时间过半、完成任务 过半”,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会发展双胜利。 薛侃指出,要加强疫情防控发展 变化的预警监测,采取有力有效的应 对处置措施。要加强经济运行的分 析研判,精准施策落实好“六保”“六 稳”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加强风险隐 患的防范化解,确保城市运行的安全 稳定。 会上,区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近 期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区教育局、 区市场监管局作重点情况汇报。 6月14日,谢坚钢深入东方国际 水产中心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区卫 健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 进货渠道、手续单据等情况进行检 查;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现场采样, 对部分海鲜产品进行检测化验。 在东方国际水产中心,谢坚钢 详细询问了进货渠道、环境卫生、交 通安全、危化用品管理等情况。他 指出,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动态优化调整防控策略,因时因势 因情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 工作。各类市场主体要依法合规经 营,把疫情防控职责和食品安全责 任履行到位。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 执法检查和专业检测,确保人民群 众餐桌安全。市民群众要理性看待 疫情,加强自我防护,在密闭空间和 人员密集场所要佩戴口罩,同时要 注重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养成健 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另据了解,根据全市统一要求,6 月13日,区卫健委组织人员前往大润 发、盒马鲜生等区域大型商场超市, 采集海鲜食品样本74份,新冠病毒检 测结果均为阴性。 记者 张蓓 周琳 记者 毛信慧 同济大学食堂送餐服务近日上 线了,营业时间为 10:00 到 19:30, 配送范围为3公里。环同济周边企 业和居民通过美团等相关外卖app 点餐,就能体验到“吃在同济”的 幸福。 作为社区,是否只能单 向地接受高校的“投食”呢? 从同济大学的围墙里飘出的,可 不仅仅只有“饭香”,更多的是知识、 人才和创意。一组数据显示,环同济 核心区域总产出以每年近 13%的速度 稳步增长,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创时的 10 亿元增至 2019 年的 460 亿元。 随着5G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 的兴起,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发展 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发 展关键期,为进一步激发传承初心 使命的澎湃动能,全力打造好环同 济升级版,同济大学和四平路街道 近日举行了环同济“四史”学习教育 推进会暨同济大学-四平路街道联 组学习会。 会上,12位同济大学教师受聘 成为社区党校“四史”学习教育宣讲 教师。他们将走下讲台,把高校的资 源带进社区、园区,与党员群众和创 业者们共同开展学习。 四平路街道办事处主任乔兴刚 介绍, 2005年以来,四平路街道先后 和同济大学 23 个部门(学院)签订合 作共建协议,街校双方累计开展合作 项目超过330项。尤其是近几年,区 校双方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项 目共建为切入点,在设计与社区的深 度融合中,社区居民、创业者、大学间 形成良性的互动,社区的烟火气与各 类创新元素互融共生。四平空间创 生行动,社区微更新、微改造,同济- 麻省理工上海城市科学实验室、 NICE2035 未来生活原型街等品牌项 目,相继在区校双方的合作下落地。 下一步,四平路街道将会同区有 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环同济”品牌建 设:着力开展街区改造和功能提升, 将赤峰路打造成“人工智能+设计” 为主的人工智能现实体验之地;积极 推动“三区融合”内涵提升,鼓励大学 师生走进社区生活创作,推动创新创 意成果在社区转化,打造社区生活新 场景;以信息技术为活动媒介、以“四 济人家”党建服务站等社区资源为载 体,构建校区、园区、社区互动共享的 “AI+”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打造产业链 上下游关联企业互动平台。 社区到底是创新的终 端还是创新的源头? 这是多年来区校双方一直在探索 的问题。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 长娄永琪看来,社区是城市重要的创 新源头,社区居民则是社会重要的创 新力量。与此同时,大学汇聚了各式 各样的人才,青年人的比例占绝对优 势。如果大学能够把围墙打开,和社 区充分相融,那么大学和社区之间就 有可能产生戏剧性的“化学反应”。 近年来,四平路街道依托同济大 学智力资源,先后开展了五季“四平 空间创生行动”,用较小的成本、创新 的机制,更新了社区的老旧面貌,重 新赋予社区时尚、美丽、创新的新元 素。而同济大学的设计创意学院也 厚植于四平路社区这一创作土壤,创 造出一批兼具艺术美感与人文关怀 的设计作品。祥和楼的“红楼梯”和 阜新路的“80 米口袋花园”设计均斩 获多项国际大奖。成立的短短十年 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 设计”学科也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跃居 世界第14名,亚洲第1名。正是在大 学与社区的深度融合中,区校双方实 现了联动和共赢。 位于四平路1028弄的NICE2035 未来生活原型街,就是高校与社区互 融共生的一次大胆尝试。门外是当 —盎然高校里的葱茏岁月、温情 弄堂里的律动声响、熙攘街道上的车 水马龙;门内是未来—新材料的应 用、未来出行方式、未来办公模式、未 来众创空间、人工智能概念等未来生 活形态。许多为社区发明的创新实 践,都在这个街区的实验室中诞生。 在最近的这次联组学习会上, “众创赢造、筑梦四平”环同济创新创 业创意大赛招募同步启动。“这次大 赛旨在引入同济大学在城市规划、创 意设计方面的学科优势,让更多高校 人才在社区找到合适的‘用武之地’, 通过设计师与居民之间的思想碰撞, 打造出更多自然、开放、创想、交互的 公共空间,造就‘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实践示范样板,让居民生活品质得到 实实在在提升。”乔兴刚表示。 本报讯 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 日前主持召开区政府党组会议、区 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 会”精神及李强书记在市委常委会 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会议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全国 “两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考察上海、杨浦的重要讲话精神 结合起来,与当前正在做的各项工 作结合起来。要坚持“两手抓”“两 手硬”,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会发展“双胜利”;要坚定不移吃“改 革饭”,持之以恒打“创新牌”;要坚 持“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治理 上新水平;要勇担当、敢作为,提振 党员干部精气神,切实推动中央和 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杨浦落 地生根。 会议指出,抓好“四史”学习教 育,全过程要活学活用、入脑入心。 要讲活历史故事,通过讲述上海和 杨浦的故事,推动“四史”深入人心; 要用活身边红色资源,充分运用杨 浦滨江初心起航地、国歌展示馆、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等红色资源, 学好身边的历史,传承好红色的基 因;要搞活教育形式,灵活运用各种 载体,包括学习强国、干部在线等各 种移动 APP,实现在线学、随时学。 抓好“四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 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要从历史中 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围绕当前需要 克服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提振精 气神;要从历史中汲取坚守人民立 场的定力,把“四史”学习教育同深 入学习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结 合起来,努力把“人民城市”重要理 念学习好、宣传好、践行好;要从历 史中汲取智慧经验,围绕扎实做好 “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的要求,从“四史”中寻找革命先辈 应对灾害、恢复生产的智慧经验,以 人民的智慧解题、以革命的经验攻 坚。区政府党组成员要以上率下、 先行示范,按照既定安排做好组织、 领导和参与等工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杨晓梅 傅新 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 本区采集区域大型商超海鲜食品样本74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大学和社区之间如何产生“化学反应” 同济大学和四平路街道开展“四史”教育联组学习 2005年以来,四平路街道先后和同济大学23个部门 (学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双方累计开展合作项目超过 330项。在设计与社区的深度融合中,社区的烟火气与各 类创新元素互融共生。 记者 毛信慧

Transcript of B [email protected] 区政府党组会议 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 … · 诗抒胸臆...

Page 1: B ypt@yptimes.cn 区政府党组会议 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 … · 诗抒胸臆 君来南闽加衣袄, 瑟瑟红黄舞剩年。 覆地杉针车碾软, 挂枝枫蝶雨浇鲜。

诗抒胸臆

君来南闽加衣袄,瑟瑟红黄舞剩年。覆地杉针车碾软,挂枝枫蝶雨浇鲜。寒深一片迷云下,酒暖千层炙肉边。不问阮囊添几许,岂无佳日胜从前。

晤友■冯如

岁月悠悠

打谷场上一顿“白米粥”■董玉昆 文

那是 1962 年的夏秋之季,我跟随母亲回到家乡盐城,目睹了一次秋收的劳动过程。劳动休息之余,在生产队的打谷场上,美美地享受了一顿“白米粥”,当时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

当年,刚刚渡过三年灾害最困难岁月的中国农村,逐渐开始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经过农民们辛勤的耕耘,老天爷帮忙,风调雨顺,终于迎来了灾后的第一个丰收季节。生产队里男女老少都憋足了劲,摩拳擦掌投入到三抢大忙中去。

大田里,早已磨得铮亮飞快的镰刀下,齐刷刷的是扎了捆的稻谷,生产队的打谷场上,源源不断地挑来沉重的稻谷,头扎着毛巾的妇女们,脚踩着脱粒机双手使劲摔打着稻把忙着脱粒,一旁的大叔老把式忙着集拢稻谷,木锨抄了迎风扬起,落下的都是颗粒饱满的好稻谷。

生产队里的大田里,田埂小道上,打谷场上到处人来人往,一片紧张繁忙的劳动场景!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忙碌并快乐着,收获着一年辛勤劳动的果实。

“嘀嘀嘀……”传来生产队长停工小憩的口哨声!这时,已经忙碌多时的社员们停下手里的活计,躲在阴凉的地方抽烟喝水歇息。

“吃粥了,吃粥了……”生产队打谷场上传来饮事员五叔的大声吆喝声。一旁玩耍看热闹的我,闻声随着人群奔向打谷场边上。那里,临时垒起的土灶上,架着口硕大的农村常见的大铁锅。

敞开的铁锅内已经熬煮好的大米粥冒着腾腾热气,散发出阵阵诱人的米香,厚薄均勺,色泽透明,令人垂涎……忙碌了大半天,社员们早已饥肠辘辘,大家伙不客气地捧着大碗喝起了粥。我伸手接过五叔递来的大碗粥和筷子,站在打谷场上,埋头吃起来,只觉是平生所吃过的世上最美味的大米粥。

香味扑鼻,入口瞬间,妙不可言,一口接一口,没多久,很快,一大碗大米粥见了碗底。头上也冒出了汗珠,躺在碗底佐粥的两块腌萝卜干,被当作零食津津有味地吃下了肚,这才心满意足地抹了抹嘴……

往事如烟。虽然距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但打谷场那一顿白米粥的美味却不曾忘记,唇齿间仿佛还留有香味。

文苑投稿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投稿

每一年都很重要,都不想虚度。

常常,我们躬身向去年说抱歉;然后,鼓足劲转身,期待来年。

新的一年,在眼前。前路,金碧辉煌,霓虹耀眼。

漫步其上,我们却又忍不住东张西望,开始又一年的闲逛。

又一年

黑龙江扎龙湿地 ■陈圣浩

旅游日记

■王坚忍 文

去成都南部的望江楼公园之前,我听说那里留下了唐朝女诗人薛涛的众多踪迹。

进望江楼公园后,我看到了一副楹联——

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批把,何处是校书门巷?

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雨,要平分工部草堂。

下联说望江楼景色,可以平分杜甫草堂秋色,以为有这样一层含义,杜甫草堂与薛涛望江楼,都是成都的荣耀。

从诗的角度讲,薛涛与杜甫没有可比性。但与同时期的女诗人相比,

《全唐诗》留存了她的89首诗作,数量居唐朝女诗人第一;质量也是有唐一代的翘楚。在公园的薛涛纪念馆橱窗里,我看到摆放着她的《锦江集》,为薛涛传世的集子,收诗85首;又有1983年,成都文人张蓬舟笺注的《薛涛诗笺》,收诗91首,为目前收薛涛诗歌最

全的版本;我还看到几本大开本的《薛涛研究》,分别为四川薛涛研究会和成都薛涛研究会的学术成果,共有70余篇。可见薛涛的诗,已成为四川的可贵遗产。

博物馆洁白的墙壁,竖挂着一条条紫檀木条,木条上用青绿的行草直书着薛涛的四首《春望词》——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诗的开头二句以花开花落兴起,引出绵绵相思情意。那个薄情郎不辞而别,音信杳无。第三首末两句“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笔力透骨,指责薄情郎曾说过要与我永结同心,转过头来违背诺言,一走了之。孤零零的我看着园子里草结同心,可又有何用呢。我流着眼泪对着镜子思念你,想

让春风带给你,也不知行不行。这里说的薄情郎。无疑是元稹。

这组诗环环相扣,虽然哀而不伤,但深深的怨艾刻骨铭心。大唐女诗人薛涛果然名不虚传。

薛涛曾住在杜甫住过的、当时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诗圣过世 40 多年后,她这个心灵手巧的女诗人,嫌现有的信纸太小,颜色太淡,七窍玲珑的她在浣花溪中制纸。也不知她加了什么染料,出水的纸张,灿灿然桃花颜色,人称薛涛笺。

居住浣花溪畔期间,薛涛与风流才子元稹相遇了。

才貌双全的薛涛,原来住长安,因家庭变故,沦落为乐伎。元稹31岁那年在成都东边的梓州为官,久闻成都薛涛的诗名和艳名。经人介绍,比元稹大10岁的薛涛,从相隔260余里的成都,赶到梓州与元稹相会。两人一见倾心。但一段时间后,元稹到别处做官,临行前不敢见薛涛,请人给薛涛送了一封告别信。此后,他与薛涛通信几次,互传诗篇,不久就失联了。薛涛痛断肝肠,伤

心欲绝,脱离了乐籍,搬迁至成都的碧鸡坊,当了道姑。

薛涛离开了浣花溪,搬到碧鸡坊(今金丝街附近)——碧鸡坊在成都市中心,杜甫诗云“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西郊》),说的是他有时到城中办事,事讫马上回西郊草堂——薛涛在碧鸡坊建了一座吟诗楼。多少个清冷寒夜,她在楼里写下了怀念的诗篇。

我游走于成都南部的望江楼公园,作为薛涛的纪念地,其实望江楼公园没有薛涛的一丝踪迹。

这缘于一次美丽的错误——明蜀王府曾用府中一口井,按照唐代的文字记载,制作了薛涛笺,人们却误以为薛涛也曾用此井制笺。到了清朝,一位成都知府心血来潮,张冠李戴,大笔一挥,书写了“薛涛井”三个大字。之后,以薛涛井为中心,建立了包括濯锦楼、望江楼、吟诗楼在内的建筑群。但自从成都知府题字薛涛井后,纪念薛涛的建筑群都一股脑儿在锦江边排开。薛涛生前喜欢竹子和枇杷。望江楼公园堪称一片竹海,一片青葱;锦江边,疏疏栽着 10 多棵枇杷树,夏天黄澄澄的枇杷挂满了枝头,煞是好看。

望江楼公园三大建筑,锦江边的濯锦楼、望江楼、吟诗楼,都是纪念薛涛的。但薛涛没有在这儿洗涤过蜀

锦;也没有登上过望江楼,望尽千帆皆不是;更没有在吟诗楼上写过一句诗。

公园里,有元稹等人与薛涛在一起的塑像。历史上元稹虽然在四川附近的梓州当过官,但从未跨进过成都一步。

这个塑像主题为薛涛与元稹,还有中唐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杜牧、张籍等人正在诗歌唱酬。其时薛涛诗名远扬,有中唐诗人王建的诗为证:“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赠薛涛》)校书,薛涛满腹诗书,西川节度使武元衡曾请朝廷授予校书郎,负责校勘书籍,未果,但据此后人称薛涛为女校书;扫眉,描画眉毛,代指女子。王建称薛涛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才华。

在濯锦楼二楼的护栏边,我倚栏看两岸垂柳夹持下的宽40米左右、波光粼粼的南来锦江碧水,突然想起杜甫的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诗圣笔下的锦江流水遒劲飞逸,现在的锦江流水婉和多了,隔了 1250 年,它瘦了好多;耸立于成都郊县的玉垒山依旧还在,但一层层高楼遮断了望眼,看不见了。

看不见了,我的思绪跟着锦江流水一起流动。

唐代第一女诗人与望江楼公园

本报地址:上海市江浦路667号 电话:25033875、25033874或25033860 传真:65891335 邮编:200082 本报电脑部电脑照排 浦东彩虹印刷厂印刷

2020.06.16 星期二|责任编辑:顾金华 视觉编辑:邱丽娜第8版

五角场·文苑

意犹未尽

荣光不散

■千里生

■叶磊 文

5月26日下午,有幸聆听了“‘逆行’背影 城市荣光——杨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近 1 个半小时的报告会像是首激荡人心的歌,每一处起承转合都叩击着现场听众的心弦:开场短片破题吸睛,再现了 76名援鄂医疗队员克服恐惧不安,顾不上仓促匆忙,舍小家、为大家,闻令而动、逆行出征的感人场景;8 名演讲者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在武汉前线的抗“疫”点滴。其中,来自区中医医院陈军题为《路上人很少 心里人

很多》的分享最是让我动容。“如果我们不幸感染,能不能回到上海治疗?我们生怕自己倒在这座城市,生怕自己看不到家人。现在我们队员之间会笑着回忆当时的这些讨论,而当时,我们是流着眼泪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此直白袒露内心的脆弱,是有温度的真英雄。

凯旋的英雄在舞台上分享着他们的事迹,然而表彰不是也不会是一个句点,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后浪”正加入到“逆行者”的队伍,在防境外输入、在抓复工复产的“一线”延续着上海这座城市的荣光。

钱丽娟是沪东老年护理院病区的一名 90 后护士,入职没两年就陆续取得了老年护理骨干护士、红十字老年介护师资、心理介护师等专业资质,成为年轻护士中的技术标兵。疫

情发生后没多久,她主动报名应援控江医院发热门诊与位于金山的市公共卫生中心,之后被医院选送去市里参加核酸检测的相关培训。“五一”前夕,她如愿收到了上岗通知,和其他40余名来自杨浦、虹口的护士一起入驻浦东国际机场负责境外回国人员的核酸采样工作。

在朋友圈晒出的照片上,钱丽娟全副武装,和电视上见到的援鄂医护人员一样,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有意思的是,在她的隔离衣上除了写有名字,还画了一只狗狗的头像。“以后进去都画只拉布拉多,假装妞妞就在我身边……”朋友圈里,钱丽娟如是说。

“妞妞是你的宠物?”“为什么要 在 防 护 服 上 画 上 妞 妞 的 模样?”……我忍不住向她发出了一

连串问号。在我的追问下,钱丽娟打开了话匣子。她说,自己的岗位原则上是 12 小时工作制,如果遇到重点航班,需要提前一二个小时着手做准备。和很多援鄂队员一样,她在出发前剪去了自己留了很多年的长发,在思想上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在正式上岗后还是有许多不适。“连续十几个小时穿防护服、脱下来内衣全部湿透已经是常态,最为难的还是要在近视眼镜、护目镜、面罩的三重‘防护’下,戴着好几层手套去抽血,有时因为太热,面罩起雾看不清,为了避免多次扎针,必须眯缝着眼、放慢动作,等心中完全有数了才开始采样。另外,我们需要核对清楚入境人员的个人消息,因为戴着 N95 的口罩,基本是用喊的,一天工作下来,嗓子早哑了。”工

作辛苦且具有风险,好在有同伴相互打气,日子一溜烟就过了。“只是离开家久了,偶尔还是会想念,想念爸妈,想念总爱趴在自己膝头的妞妞,想念门前的花花草草,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晚班。”所以钱丽娟才在隔离衣上画上了宠物的头像,“感觉有个伴”。

那晚我最后问钱丽娟,在机场工作了那么久,有没有什么心愿?安静了片刻,她发来一句话:“六月二十一号的父亲节,想回家和爸妈一起过。”……

我的脑海里不由浮现出下午报告会上的许多片段:挥别一头秀发的年轻护士、留在脸上的深深勒痕、被汗水浸透的衣裤,在使命与重托、坚强与勇敢下偶尔泛起的孤独与踌躇……弥散着熟悉又珍贵的人间温度。

Y A N G P U T I M E S沪内部资料准印证(B)第0189号 每周逢二、四、六出版 新闻热线:55217699 数字报网址:www.yptimes.cn E-mail:[email protected]

本期8版

第64期(总第2396期)

6月16日星期二

农历庚子年闰四月廿五

2020年

本报讯 6 月 15 日,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例会,区委书记谢坚钢,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出席并讲话,区领导周海鹰、李雅平、赵亮、王浩出席。

谢坚钢指出,面对形势要紧而不慌,对形势变化要有清醒认识,不要采取过度防疫,终止经济和民生的复苏,既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又要避免惊慌失措、进退失据。常态防控要准而不懈,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以确定性的措施应对不确定的变化,紧盯“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全面加强对全区各类

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的检查工作,切实做到不遗漏、不失管。发展工作要快而不乱,按照年初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六句话重点工作和27项重点任务的要求,倒排时间、挂图作战,确保“全年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薛侃指出,要加强疫情防控发展变化的预警监测,采取有力有效的应对处置措施。要加强经济运行的分析研判,精准施策落实好“六保”“六稳”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加强风险隐患的防范化解,确保城市运行的安全稳定。

会上,区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近期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作重点情况汇报。

6月14日,谢坚钢深入东方国际水产中心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进货渠道、手续单据等情况进行检查;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现场采样,对部分海鲜产品进行检测化验。

在东方国际水产中心,谢坚钢详细询问了进货渠道、环境卫生、交通安全、危化用品管理等情况。他指出,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动态优化调整防控策略,因时因势因情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

工作。各类市场主体要依法合规经营,把疫情防控职责和食品安全责任履行到位。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和专业检测,确保人民群众餐桌安全。市民群众要理性看待疫情,加强自我防护,在密闭空间和人员密集场所要佩戴口罩,同时要注重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另据了解,根据全市统一要求,6月13日,区卫健委组织人员前往大润发、盒马鲜生等区域大型商场超市,采集海鲜食品样本74份,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记者 张蓓 周琳

■记者 毛信慧

同济大学食堂送餐服务近日上线了,营业时间为 10:00 到 19:30,配送范围为3公里。环同济周边企业和居民通过美团等相关外卖 app点餐,就能体验到“吃在同济”的幸福。

作为社区,是否只能单向地接受高校的“投食”呢?

从同济大学的围墙里飘出的,可不仅仅只有“饭香”,更多的是知识、人才和创意。一组数据显示,环同济核心区域总产出以每年近13%的速度稳步增长,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创时的10亿元增至2019年的460亿元。

随着5G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的兴起,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发展关键期,为进一步激发传承初心使命的澎湃动能,全力打造好环同济升级版,同济大学和四平路街道近日举行了环同济“四史”学习教育推进会暨同济大学-四平路街道联组学习会。

会上,12 位同济大学教师受聘成为社区党校“四史”学习教育宣讲教师。他们将走下讲台,把高校的资源带进社区、园区,与党员群众和创业者们共同开展学习。

四平路街道办事处主任乔兴刚介绍,2005年以来,四平路街道先后和同济大学23个部门(学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街校双方累计开展合作项目超过330项。尤其是近几年,区校双方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项目共建为切入点,在设计与社区的深度融合中,社区居民、创业者、大学间形成良性的互动,社区的烟火气与各类创新元素互融共生。四平空间创生行动,社区微更新、微改造,同济-麻省理工上海城市科学实验室、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等品牌项目,相继在区校双方的合作下落地。

下一步,四平路街道将会同区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环同济”品牌建

设:着力开展街区改造和功能提升,将赤峰路打造成“人工智能+设计”为主的人工智能现实体验之地;积极推动“三区融合”内涵提升,鼓励大学师生走进社区生活创作,推动创新创意成果在社区转化,打造社区生活新场景;以信息技术为活动媒介、以“四济人家”党建服务站等社区资源为载体,构建校区、园区、社区互动共享的

“AI+”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互动平台。

社区到底是创新的终端还是创新的源头?

这是多年来区校双方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看来,社区是城市重要的创新源头,社区居民则是社会重要的创新力量。与此同时,大学汇聚了各式各样的人才,青年人的比例占绝对优

势。如果大学能够把围墙打开,和社区充分相融,那么大学和社区之间就有可能产生戏剧性的“化学反应”。

近年来,四平路街道依托同济大学智力资源,先后开展了五季“四平空间创生行动”,用较小的成本、创新的机制,更新了社区的老旧面貌,重新赋予社区时尚、美丽、创新的新元素。而同济大学的设计创意学院也厚植于四平路社区这一创作土壤,创造出一批兼具艺术美感与人文关怀的设计作品。祥和楼的“红楼梯”和阜新路的“80米口袋花园”设计均斩获多项国际大奖。成立的短短十年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设计”学科也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跃居世界第14名,亚洲第1名。正是在大学与社区的深度融合中,区校双方实现了联动和共赢。

位于四平路1028弄的NICE2035

未来生活原型街,就是高校与社区互融共生的一次大胆尝试。门外是当下——盎然高校里的葱茏岁月、温情弄堂里的律动声响、熙攘街道上的车水马龙;门内是未来——新材料的应用、未来出行方式、未来办公模式、未来众创空间、人工智能概念等未来生活形态。许多为社区发明的创新实践,都在这个街区的实验室中诞生。

在最近的这次联组学习会上,“众创赢造、筑梦四平”环同济创新创业创意大赛招募同步启动。“这次大赛旨在引入同济大学在城市规划、创意设计方面的学科优势,让更多高校人才在社区找到合适的‘用武之地’,通过设计师与居民之间的思想碰撞,打造出更多自然、开放、创想、交互的公共空间,造就‘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实践示范样板,让居民生活品质得到实实在在提升。”乔兴刚表示。

本报讯 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日前主持召开区政府党组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及李强书记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会议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杨浦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当前正在做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要坚定不移吃“改革饭”,持之以恒打“创新牌”;要坚持“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治理上新水平;要勇担当、敢作为,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切实推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杨浦落地生根。

会议指出,抓好“四史”学习教育,全过程要活学活用、入脑入心。要讲活历史故事,通过讲述上海和杨浦的故事,推动“四史”深入人心;要用活身边红色资源,充分运用杨浦滨江初心起航地、国歌展示馆、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等红色资源,学好身边的历史,传承好红色的基因;要搞活教育形式,灵活运用各种载体,包括学习强国、干部在线等各种移动APP,实现在线学、随时学。抓好“四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要从历史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围绕当前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提振精气神;要从历史中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把“四史”学习教育同深入学习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结合起来,努力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学习好、宣传好、践行好;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经验,围绕扎实做好

“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要求,从“四史”中寻找革命先辈应对灾害、恢复生产的智慧经验,以人民的智慧解题、以革命的经验攻坚。区政府党组成员要以上率下、先行示范,按照既定安排做好组织、领导和参与等工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杨晓梅 傅新

坚定不移吃﹃改革饭﹄

持之以恒打﹃创新牌﹄

区政府党组会议、常务会议传达全国两会精神

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本区采集区域大型商超海鲜食品样本74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大学和社区之间如何产生“化学反应”同济大学和四平路街道开展“四史”教育联组学习

2005年以来,四平路街道先后和同济大学23个部门(学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双方累计开展合作项目超过330项。在设计与社区的深度融合中,社区的烟火气与各类创新元素互融共生。 ■记者 毛信慧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