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地铁又新又稳又凉快!” -...

1
说起省实验中学门前的工农广 场,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字—堵! 在地铁1号线未开通前,别说早晚高 峰,平常时间段堵车也是常有的事。 那么,地铁开通一年来,堵车的 情况有没有发生好转呢? 28日晚高峰时段,正在工农广 场执勤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特勤大队 四网格民警张凯名表示,“开通地铁 确实为我们执勤带来了很大方便,尤 其在早晚高峰时段,减少了部分车 流,使工农广场的交通更加顺畅。” 张凯名说,原来早高峰时的工农 广场堵车通常持续 1 小时,现在基本 不会堵车。由于地铁站距离省实验中 学较近,许多学生都选择乘坐地铁上 下学,这不仅大大缓解了工农广场周 边的交通压力,也降低了出现交通事 故的几率。 “现在很多市民都选择把车开到 工农广场站,再乘坐地铁出行。在此 也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按照泊车位 停车,减少违停风险。”张凯名说。 广广为了解地铁 1 号线沿线的售房情况,笔者日 前来到了吉林大学南岭校区附近的文昌路55 号 院。几番打听后,笔者走进了位于文昌国际大厦 的售楼办事处。 文昌路 55 号院相关负责人王女士介绍说,小 区内的房子从 2016 年开始销售,截至目前所有房 型均已售空。 “地铁 1 号线的开通,对我们售房产生了不 小的影响。”王女士表示,没有开通地铁之前,交 通拥堵一直是我市的“痛点”,大家在购房时就特 别注重周边公共交通设施情况。购买此小区的多 为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体育学院等高 校的老师,由于上下班距离较近,而且去哪儿都 方便,因此吸引了不少老师。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购房群体,就 是在人民大街沿线企事业单位上班的工作人员, 他们的工作时间比较固定,朝九晚五,几乎每天 都要加入‘堵车大军’。自从地铁开通后,从小区 步行到地铁站不过 10 分钟的时间。考虑到坐地铁 比较方便,大家的购房热情都比较高涨。”王女士 说。 小区房子好卖了 小区房子好卖了 近日,在长春北站地铁口,笔者 遇到了刚从北京回来的某高校张教 授。在和张教授同乘地铁返回学校 时,笔者询问她乘坐地铁的感受。张 教授说:“我曾经去过巴黎、纽约等 国外的许多城市,也乘坐过当地的地 铁,我发现长春地铁在设施和环境 上,丝毫不亚于这些发达国家。作为 长春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攀谈过程中,张教授还提到, 地铁开辟了人类生活的第二空间,为 公众提供了一种快速、准时、方便、 安全、舒适的公共交通方式,可让市 民共同享有。此外,地铁也是目前耗 能较少的交通方式,对于缓解能源紧 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地铁的修 建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也是 一座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大大 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也为城市的文 明创造了机会,激发了市民的荣誉感 和幸福感。 “我相信,随着地铁线路的不断 增加,长春迈向国际化的脚步将会越 来越快!”张教授满怀期待地说。 27 岁的安采薇今年刚从英国西米德兰兹郡的胡弗汉顿大学留学 归来,她虽然没有感受到地铁 1 号线刚开通时的喜悦,但回到家乡 这段时间,乘坐地铁出行,却成了她的首选。 “咱们长春的地铁,真是又新又稳又凉快!在地铁里,乘客都 自觉保持环境卫生,而且车厢内很安静。”安采薇说,“最重要的一 点是,长春地铁的安检特别到位,让我感到很安心,伦敦地铁没有 设立安检口,人流相对来说会混乱一些。” 安采薇表示,伦敦地铁里没有手机信号也没有网络wifi,乘坐 起来不太方便,而长春地铁里却是信号满满,做什么事情都不耽 误。 “我特别期待地铁的全线完工,到那时,我市的公共交通一定 会发生巨大变化!”安采薇不无憧憬地说。 长春地铁又新又稳又凉快 长春地铁又新又稳又凉快普通百姓的幸福,有时真的很简单。20 多年来,46 岁的于海 坤一直在东北师范大学校医院门前以卖煮玉米和茶叶蛋为生。乘客 一走出地铁 1 号线东北师大站的出口,就能看到他的小小生意摊儿。 身着蓝色 T 恤,带着金丝边眼镜的于海坤,看起来非常斯文, 说起话来似乎还有一丝腼腆。 但说起地铁 1 号线为生活带来的改变,于海坤立刻“活跃”起 来:“地铁1号线没建好之前,我每天只能卖60多元钱的玉米。自 从地铁开通后,客流量增多了,再加上来来往往的学生,我现在每 天最少能卖出100多元钱。要是赶上双休日都不够卖!”于海坤真诚 地说,“看到上下班的人路过我这儿都能吃上口热乎的,真的感觉 很幸福。为这,我以后也要努力生活!” 话音刚落,就有不少刚出地铁的市民前来购买玉米。“感谢政 府修建了地铁 1 号线,不仅方便了大家伙乘车,也让我的生活得到 了改善。”于海坤笑着说。 于海坤的 于海坤的 小本生意 小本生意火了 火了 26 岁的研究生宇哲就读于净月高新 区某高校,她每天都要乘坐地铁转轻轨 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一天多次往返也 是常有的事。 谈到地铁1号线给生活带来的改 变,宇哲表示,地铁的开通为出行节省 了很多时间,“比如我每天都要从自由 大路去卫星广场,再转乘轻轨去学校。 以前都是打车或坐公交车,但上下班高峰期经常打 不到车,公交车上人又特别多,每天在路上的时间 很长、很辛苦。” 地铁 1 号线开通后,宇哲从自由大路乘地铁到 卫星广场,10分钟左右就到了。“特别是夏天,地 铁里很凉爽,让出行变成了一种享受。”宇哲说, 不仅如此,有了地铁,连逛街都方便了,“节假日 期间坐地铁去桂林路、重庆路,从家出发,听首歌 的时间就到了。同时又为我们学生党节省了一笔打 车费用。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长春人,有这么便捷 的出行条件,我真的感觉很自豪!”宇哲说。 28 日,在解放大路地铁站,笔者碰 到了刚坐地铁买菜回来的刘奶奶。 家住人民大街与惠民路交会处的刘 奶奶已是 85 岁高龄,虽然满头白发,但 双目炯炯有神、气色很好,走起路来一 点不比年轻人逊色,手上提着两购物袋 生活日用品也毫不费力。 说起地铁1号线,刘奶奶赞不绝 口:“原来地铁没开通的时候,出去溜 达或者买菜只能坐公交车。虽然每次坐 车都有人让座,但也没有地铁这么方 便。车上人多,有时候赶上堵车,坐时 间长了也挺难受的。”刘奶奶说,地铁 的乘车环境好、速度快、行驶稳,还不 存在堵车的问题,“我现在坐地铁去超 市都不用过马路,在站内换车就行,特 别方便、安全!” “原来去稍微远点的地方儿女都不 放心,得车接车送,现在有了地铁,去 哪儿他们都放心。”刘奶奶笑着说,“这 地铁减轻了儿女负担,我现在又能想去 哪儿就去哪儿了!” 刘奶奶的 刘奶奶的 生活圈 生活圈扩大了 扩大了 家住卫星广场附近的张博迪,经 常带着 3 岁的孩子到位于九台北路与 富城路交会处的砂之船中东奥特莱斯 玩儿。虽然家在南城,砂之船在北 城,又带着年幼的宝宝,可她丝毫没 觉得不便。 “孩子特别愿意来砂之船玩,每 次都能玩儿上一天。从我家坐地铁到 砂之船,20 分钟就到了,比开车方便 多了。”张博迪说,“以前也带孩子去 过其他的儿童乐园,但都不如坐地铁 直达来得方便。” 据砂之船商场销售人员介绍,每 天来商场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其中很 大一部分都选择乘坐地铁。“可以 说,地铁不仅缩短了我们商场和消费 者的距离,也节约了大家的出行成本。”该销售人 员表示,“每到节假日,许多家长都带孩子来商场 的儿童乐园玩,小朋友们都说愿意坐地铁,好像坐 在‘小火车’上一样。” 乘客等待上车 乘客等待上车 地铁站里的恩爱老年乘客。 乘客购票 乘客购票 乘客过安检 乘客过安检 市民在地铁站里拍照 市民在地铁站里拍照 本版摄影 本报视觉工作部 2018 2018 6 6 29 29 星期五 星期五 责编 邓寒冰 版式 撰稿 李依南 美编 7

Transcript of “长春地铁又新又稳又凉快!” -...

Page 1: “长春地铁又新又稳又凉快!” - epaper.1news.ccepaper.1news.cc/ccrb/pc/paper/att/201806/29/a0c4197d-c168-4f66-97ae-a... · 但说起地铁1号线为生活带来的改变,于海坤立刻“活跃”起

说起省实验中学门前的工农广场,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字——堵!在地铁1号线未开通前,别说早晚高峰,平常时间段堵车也是常有的事。

那么,地铁开通一年来,堵车的情况有没有发生好转呢?

28日晚高峰时段,正在工农广场执勤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特勤大队四网格民警张凯名表示,“开通地铁确实为我们执勤带来了很大方便,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减少了部分车流,使工农广场的交通更加顺畅。”

张凯名说,原来早高峰时的工农广场堵车通常持续1小时,现在基本不会堵车。由于地铁站距离省实验中学较近,许多学生都选择乘坐地铁上下学,这不仅大大缓解了工农广场周边的交通压力,也降低了出现交通事故的几率。

“现在很多市民都选择把车开到工农广场站,再乘坐地铁出行。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按照泊车位停车,减少违停风险。”张凯名说。

工农广场交通更顺畅了

工农广场交通更顺畅了

为了解地铁1号线沿线的售房情况,笔者日前来到了吉林大学南岭校区附近的文昌路55号院。几番打听后,笔者走进了位于文昌国际大厦的售楼办事处。

文昌路55号院相关负责人王女士介绍说,小区内的房子从2016年开始销售,截至目前所有房型均已售空。

“地铁1号线的开通,对我们售房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王女士表示,没有开通地铁之前,交通拥堵一直是我市的“痛点”,大家在购房时就特别注重周边公共交通设施情况。购买此小区的多为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体育学院等高校的老师,由于上下班距离较近,而且去哪儿都方便,因此吸引了不少老师。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购房群体,就是在人民大街沿线企事业单位上班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时间比较固定,朝九晚五,几乎每天都要加入‘堵车大军’。自从地铁开通后,从小区步行到地铁站不过10分钟的时间。考虑到坐地铁比较方便,大家的购房热情都比较高涨。”王女士说。

小区房子好卖了小区房子好卖了

近日,在长春北站地铁口,笔者遇到了刚从北京回来的某高校张教授。在和张教授同乘地铁返回学校时,笔者询问她乘坐地铁的感受。张教授说:“我曾经去过巴黎、纽约等国外的许多城市,也乘坐过当地的地铁,我发现长春地铁在设施和环境上,丝毫不亚于这些发达国家。作为长春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攀谈过程中,张教授还提到,地铁开辟了人类生活的第二空间,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快速、准时、方便、安全、舒适的公共交通方式,可让市民共同享有。此外,地铁也是目前耗能较少的交通方式,对于缓解能源紧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地铁的修建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也是一座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大大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也为城市的文明创造了机会,激发了市民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我相信,随着地铁线路的不断增加,长春迈向国际化的脚步将会越来越快!”张教授满怀期待地说。

长春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

长春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

27岁的安采薇今年刚从英国西米德兰兹郡的胡弗汉顿大学留学归来,她虽然没有感受到地铁1号线刚开通时的喜悦,但回到家乡这段时间,乘坐地铁出行,却成了她的首选。

“咱们长春的地铁,真是又新又稳又凉快!在地铁里,乘客都自觉保持环境卫生,而且车厢内很安静。”安采薇说,“最重要的一点是,长春地铁的安检特别到位,让我感到很安心,伦敦地铁没有设立安检口,人流相对来说会混乱一些。”

安采薇表示,伦敦地铁里没有手机信号也没有网络wifi,乘坐起来不太方便,而长春地铁里却是信号满满,做什么事情都不耽误。

“我特别期待地铁的全线完工,到那时,我市的公共交通一定会发生巨大变化!”安采薇不无憧憬地说。

““长春地铁又新又稳又凉快长春地铁又新又稳又凉快!!””

普通百姓的幸福,有时真的很简单。20多年来,46岁的于海坤一直在东北师范大学校医院门前以卖煮玉米和茶叶蛋为生。乘客一走出地铁1号线东北师大站的出口,就能看到他的小小生意摊儿。

身着蓝色T恤,带着金丝边眼镜的于海坤,看起来非常斯文,说起话来似乎还有一丝腼腆。

但说起地铁1号线为生活带来的改变,于海坤立刻“活跃”起来:“地铁1号线没建好之前,我每天只能卖60多元钱的玉米。自从地铁开通后,客流量增多了,再加上来来往往的学生,我现在每天最少能卖出100多元钱。要是赶上双休日都不够卖!”于海坤真诚地说,“看到上下班的人路过我这儿都能吃上口热乎的,真的感觉很幸福。为这,我以后也要努力生活!”

话音刚落,就有不少刚出地铁的市民前来购买玉米。“感谢政府修建了地铁1号线,不仅方便了大家伙乘车,也让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于海坤笑着说。

于海坤的于海坤的““小本生意小本生意””火了火了

26岁的研究生宇哲就读于净月高新区某高校,她每天都要乘坐地铁转轻轨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一天多次往返也是常有的事。

谈到地铁 1号线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宇哲表示,地铁的开通为出行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如我每天都要从自由大路去卫星广场,再转乘轻轨去学校。

以前都是打车或坐公交车,但上下班高峰期经常打不到车,公交车上人又特别多,每天在路上的时间很长、很辛苦。”

地铁1号线开通后,宇哲从自由大路乘地铁到卫星广场,10分钟左右就到了。“特别是夏天,地铁里很凉爽,让出行变成了一种享受。”宇哲说,不仅如此,有了地铁,连逛街都方便了,“节假日期间坐地铁去桂林路、重庆路,从家出发,听首歌的时间就到了。同时又为我们学生党节省了一笔打车费用。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长春人,有这么便捷的出行条件,我真的感觉很自豪!”宇哲说。

出行变成了一种享受

出行变成了一种享受

28日,在解放大路地铁站,笔者碰到了刚坐地铁买菜回来的刘奶奶。

家住人民大街与惠民路交会处的刘奶奶已是85岁高龄,虽然满头白发,但双目炯炯有神、气色很好,走起路来一点不比年轻人逊色,手上提着两购物袋生活日用品也毫不费力。

说起地铁 1号线,刘奶奶赞不绝口:“原来地铁没开通的时候,出去溜达或者买菜只能坐公交车。虽然每次坐车都有人让座,但也没有地铁这么方便。车上人多,有时候赶上堵车,坐时间长了也挺难受的。”刘奶奶说,地铁的乘车环境好、速度快、行驶稳,还不存在堵车的问题,“我现在坐地铁去超市都不用过马路,在站内换车就行,特别方便、安全!”

“原来去稍微远点的地方儿女都不放心,得车接车送,现在有了地铁,去哪儿他们都放心。”刘奶奶笑着说,“这地铁减轻了儿女负担,我现在又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了!”

刘奶奶的刘奶奶的““生活圈生活圈””扩大了扩大了

家住卫星广场附近的张博迪,经常带着3岁的孩子到位于九台北路与富城路交会处的砂之船中东奥特莱斯玩儿。虽然家在南城,砂之船在北城,又带着年幼的宝宝,可她丝毫没觉得不便。

“孩子特别愿意来砂之船玩,每次都能玩儿上一天。从我家坐地铁到砂之船,20分钟就到了,比开车方便多了。”张博迪说,“以前也带孩子去过其他的儿童乐园,但都不如坐地铁直达来得方便。”

据砂之船商场销售人员介绍,每天来商场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其中很大一部分都选择乘坐地铁。“可以说,地铁不仅缩短了我们商场和消费

者的距离,也节约了大家的出行成本。”该销售人员表示,“每到节假日,许多家长都带孩子来商场的儿童乐园玩,小朋友们都说愿意坐地铁,好像坐在‘小火车’上一样。”

缩短了距离

缩短了距离

带火了商业

带火了商业

乘客等待上车乘客等待上车

地铁站里的恩爱老年乘客。

乘客购票乘客购票

乘客过安检乘客过安检

市民在地铁站里拍照市民在地铁站里拍照

本版摄影 本报视觉工作部

20182018年年66月月2929日日 星期五星期五

责编 冯 岗 邓寒冰版式 李 亮 撰稿 李依南美编 聂 丹

版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