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人员新春“赶”结婚 -...

1
/社会 06 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责编:陈安源电话:0558-5581380美编:王献芳审校:静文 本报讯 近日,经省志愿服务专家委 员会评选,2016年1月份安徽省十佳江淮 志愿服务优秀典型揭晓。我市“冬日暖 阳”关爱困难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作为 项目典型类别,入选1月份安徽省十佳江 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幸福亳州建设, 帮助全市困难青少年群体克服困难、健 康成长,2013 年团市委启动“冬日暖阳” 关爱困难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 前持续3年。 关爱活动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结对帮扶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结对帮 扶困难家庭青少年为重点,兼顾全市留 守儿童、残疾青少年等困难群体,主要包 括“情暖童心”、“微爱圆梦”、“爱心邮差” 等爱心公益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购置集棉衣、书包、图 书、文具等学习用品和御寒用品于一体 的“爱心礼包”1500 个,动员社会各界认 领“微心愿”1150 个,慰问困难青少年 3000余名,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撑起了 一片蓝天。 (记者 李锦文) 本报讯 醉酒男子被家人送到医院,在 救治过程中,其家人与医务人员发生争执, 护士长被打伤,这件发生在我市人民医院的 事曾引起很多市民关注。2月14日,谯城区 法院公开宣判了该案,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 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一年。 经审理查明,2015 年 3 月 10 日 16 时许, 被告人李某侄子因醉酒昏迷,被其家人送至 市人民医院内科就诊。因对医院工作人员 服务效率及服务态度不满,被告人李某在急 诊内科抢救室内与护士长刘某某发生言语 争执。随后李某上前用胳膊将刘某某脖子 夹住并下压,致刘某某受伤。经公安司法鉴 定中心鉴定,刘某某伤情为轻伤二级。 2015年3月13日被告人李某在家人陪 同下到派出所投案。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 人李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轻伤,其 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应予惩处。考虑到 被告人李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 实,系自首,可从轻处罚。但因被告人李某 在刑罚执行完毕 5 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 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应从严惩处。最 终,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李某 有期徒刑一年。郑文慧 丁伟 记者 李锦文 市人民医院护士长被打伤案一审宣判 谯城区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打人者有期徒刑一年 本报讯 2 月 16 日上午,一位老人在 应急车道内逆着车流行走,路政人员发 现后将其搀扶下高速公路,为其指明了 回家的方向。 据亳阜路政大队一位队员介绍,当日 上午9时40分,路政人员巡查至济广高速 公路商丘至阜阳方向利辛县境内时,发 现一位 70 多岁的老人在应急车道内逆着 车流行走,于是赶到老人身边,搀扶着他 走到路边。 据介绍,这位老人当时只说出自己家 住利辛县巩店镇,却想不起其他信息。 路政人员经过询问得知,老人有健忘症, 早上出来遛弯时迷路才走到高速公路上 来。 随后,路政人员向过往路人打听巩店 镇的具体位置,并将老人带到附近村庄, 为其指明回家的路线。一路上,路政人 员给老人讲解了高速公路相关知识,提 醒他出行注意交通安全。 (王广州 记者 曾莹莹) 本报讯 2 月 14 日是春节假期后上班 的第一天,又恰逢是西方“情人节”。当 天,我市“婚检”迎来高峰,笔者从市妇幼 保健所获悉,2月14日全天我市共有1786 对新人进行了免费“婚检”,其中涡阳县 最多,达到 560 多对。 免费“婚检”是我省民生工程项目之 一,是由政府买单为新人提供的免费婚 前医学保健服务,目的是排除影响结婚、 生育的重大疾病或者传染病,有利于双 方和下一代的健康,保证婚后的婚姻幸 福。节前,我市妇幼保健机构即为可能 到来的婚姻登记和“婚检”高峰提早做好 各项服务物资准备工作,增加服务窗口, 抽调业务骨干增派人手,细化工作人员 职责分工,延长服务时间,确保在完成婚 检工作任务的同时保证服务质量。 张俊秀 逛景点、吃小吃、看电影,这几日,谯城区 魏岗镇的刘明和新婚妻子玩得特别开心。刘 明是春节前办的婚礼,他和妻子是去年春节期 间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随后俩人一起去了 常州打工,经过一年的了解,最终修成正果。 “常年在外打工,平时没有假期,只有每年 春节才回来一次,所以,想要结婚的话,必须赶 在春节放假。”刘明说,趁着这次年假,他们又 向老板多续了三天假,把亳州的景点逛了一 遍,就当蜜月旅行了。 像刘明一样赶时间结婚的务工人员不在 少数。平时忙于工作,利用春节结婚对他们来 说是最好的选择。刘明说,他身边还有不少务 工人员,都是春节办的婚礼。 记者 郭玉岩 猴年我结婚① 一年一次,结婚也赶时间 编者按: 春节是个喜庆团圆的日子,也是个“赶”结婚的日子,尤其对于回乡过节的外出务工人员来说。婚姻本是神圣和值得纪 念的,有的人因为结婚,让春节喜上加喜,而有的人却因遭遇“闪婚”、“逼婚”、“彩礼”等尴尬问题,春节过得有些。新春的脚步渐行 渐远,有关“结婚”的那些事儿却依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即日起,本报推出《猴年我结婚》系列报道,感受那些在婚姻门 槛内外徘徊者的喜与忧。 务工人员新春“赶”结婚 沈家豪和房情情新婚秀甜蜜 火红的春联,喜庆的双喜,噼 里啪啦的鞭炮声,既过年又结婚, 正月初六的那场婚礼,让沈家豪至 今记忆犹新。 这种春节前后出现的喜庆现 象,在亳州并不稀罕。因工作忙, 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很多外出务工 人员都和沈家豪一样,选择利用回 乡过年时间完婚,新春“赶”结婚现 象,在很多地方同时上演。 漂泊多年,为心安一个家 “晚上想吃什么,老公亲自为 你下厨。”2月15日下午,亳州万 达广场4号住宅小区407房间里, 传来甜蜜的笑声。25岁的沈家豪 和新婚妻子房情情依偎在沙发 上,边吃瓜子边欣赏结婚当天的 录像,墙壁上,挂满了俩人的结 婚照。 正月初六是他们终身难忘的 日子,当日,沈家豪终于掀起房 情情的红盖头,幸福地成为一家 人。房情情告诉记者,老公当日 就向她许诺,会疼爱照顾她一辈 子,所以,这两天沈家豪表现得 很殷勤。 沈家豪和房情情分别是谯城 大杨镇人和观堂镇人,他们一个 在苏州创业,一个在佛山做销 售。虽说两年前便开始恋爱,却 聚少离多。 “这两年在外地打工积攒了一 些钱,也买了房,但一个人孤零 零地在外漂泊,总觉得很孤单, 突然很想建立一个家,让心安定 下来,就利用春节结婚了。”沈家 豪说。 赶在猴年,生个聪明猴宝 与沈家豪同一天办结婚喜宴的,还有蒙城 县岳坊镇的时坤海小夫妻。不同的是,他们赶 在春节结婚的原因是,迫不及待想生个猴宝 宝。 时坤海今年30岁了,独自一人去上海打拼6年 有余。两年前,他结识了邻单位一名女孩孙明艳, 很快便确定了恋爱关系。 “按照原计划,我们打算再推迟一两年结婚的, 之所以提前了,就是觉得如果错过了今年,连续四 年都赶不上喜欢的属相了。”时坤海说,他和女友都 喜欢研究属相和星座,今年刚好赶上猴年,兆头不 错,就想抓住机会,争取今年生个猴宝宝出来。 “生猴宝好啊,如猴子一样聪明、机灵,长大 有出息!”这一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认可。时坤 海说,这几天他们全家人正在商量小两口去哪 里工作的问题,因为两个人不想再分隔两地了。 我市一项目入选 江淮志愿服务典型 老人迷路误入高速 “情人节” 我市迎婚检高峰 本报讯 春节期间,市救助站工作 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照顾站内接收 的流浪乞讨人员,为露宿街头的人员 送饺子、送棉衣。据统计,春节期 间,市救助站共救助了42名流浪乞讨 人员。 吃饺子是过年的习俗,自腊月二十 九下午开始,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就开始 包饺子。除了站内人员,街头上的一些 流浪乞讨人员、露宿人员也吃到了救助 站工作人员送来的饺子。 “除夕夜送饺子”活动已经开展了三 年。当工作人员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端 到他们面前时,很多流浪乞讨人员感动 得热泪盈眶。 据介绍,春节期间,市救助站共救 助42名流浪乞讨人员,帮助18名无力 返乡的人员购买返乡车票,接收公安机 关送来的智障、精神病人 12 人。 此外,市救助站坚持每天巡逻救 助,抽调救助车辆、组织专门人员到市 区车站、码头、废弃建筑物等流浪人员 经常出现的地方开展巡逻救助。 (张鸿渐 记者 蒋加磊) 流浪人员吃上过年饺子 春节期间,市救助站共救助42名流浪乞讨人员

Transcript of 务工人员新春“赶”结婚 -...

Page 1: 务工人员新春“赶”结婚 - szb.bozhou.cnszb.bozhou.cn/bzb/page/1/2016-02-17/06/29041455671606658.pdf · 关爱困难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 前持续3年。

/社会06 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责编:陈安源 电话:0558-5581380 美编:王献芳 审校:静文

本报讯 近日,经省志愿服务专家委员会评选,2016年1月份安徽省十佳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揭晓。我市“冬日暖阳”关爱困难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作为项目典型类别,入选1月份安徽省十佳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幸福亳州建设,帮助全市困难青少年群体克服困难、健康成长,2013 年团市委启动“冬日暖阳”关爱困难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持续3年。

关爱活动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结对帮扶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结对帮扶困难家庭青少年为重点,兼顾全市留守儿童、残疾青少年等困难群体,主要包括“情暖童心”、“微爱圆梦”、“爱心邮差”等爱心公益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购置集棉衣、书包、图书、文具等学习用品和御寒用品于一体的“爱心礼包”1500 个,动员社会各界认领“微心愿”1150 个,慰问困难青少年3000 余名,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 (记者 李锦文)

本报讯 醉酒男子被家人送到医院,在救治过程中,其家人与医务人员发生争执,护士长被打伤,这件发生在我市人民医院的事曾引起很多市民关注。2 月 14 日,谯城区法院公开宣判了该案,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一年。

经审理查明,2015 年 3 月 10 日 16 时许,被告人李某侄子因醉酒昏迷,被其家人送至

市人民医院内科就诊。因对医院工作人员服务效率及服务态度不满,被告人李某在急诊内科抢救室内与护士长刘某某发生言语争执。随后李某上前用胳膊将刘某某脖子夹住并下压,致刘某某受伤。经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刘某某伤情为轻伤二级。

2015 年 3 月 13 日被告人李某在家人陪同下到派出所投案。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

人李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轻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应予惩处。考虑到被告人李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系自首,可从轻处罚。但因被告人李某在刑罚执行完毕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应从严惩处。最终,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一年。郑文慧 丁伟 记者 李锦文

市人民医院护士长被打伤案一审宣判谯城区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打人者有期徒刑一年

本报讯 2月16日上午,一位老人在应急车道内逆着车流行走,路政人员发现后将其搀扶下高速公路,为其指明了回家的方向。

据亳阜路政大队一位队员介绍,当日上午9时40分,路政人员巡查至济广高速公路商丘至阜阳方向利辛县境内时,发现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应急车道内逆着车流行走,于是赶到老人身边,搀扶着他走到路边。

据介绍,这位老人当时只说出自己家住利辛县巩店镇,却想不起其他信息。路政人员经过询问得知,老人有健忘症,早上出来遛弯时迷路才走到高速公路上来。

随后,路政人员向过往路人打听巩店镇的具体位置,并将老人带到附近村庄,为其指明回家的路线。一路上,路政人员给老人讲解了高速公路相关知识,提醒他出行注意交通安全。

(王广州 记者 曾莹莹)

本报讯 2月14日是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又恰逢是西方“情人节”。当天,我市“婚检”迎来高峰,笔者从市妇幼保健所获悉,2月14日全天我市共有1786对新人进行了免费“婚检”,其中涡阳县最多,达到560多对。

免费“婚检”是我省民生工程项目之一,是由政府买单为新人提供的免费婚前医学保健服务,目的是排除影响结婚、生育的重大疾病或者传染病,有利于双方和下一代的健康,保证婚后的婚姻幸福。节前,我市妇幼保健机构即为可能到来的婚姻登记和“婚检”高峰提早做好各项服务物资准备工作,增加服务窗口,抽调业务骨干增派人手,细化工作人员职责分工,延长服务时间,确保在完成婚检工作任务的同时保证服务质量。

张俊秀

逛景点、吃小吃、看电影,这几日,谯城区魏岗镇的刘明和新婚妻子玩得特别开心。刘明是春节前办的婚礼,他和妻子是去年春节期间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随后俩人一起去了常州打工,经过一年的了解,最终修成正果。

“常年在外打工,平时没有假期,只有每年春节才回来一次,所以,想要结婚的话,必须赶在春节放假。”刘明说,趁着这次年假,他们又

向老板多续了三天假,把亳州的景点逛了一遍,就当蜜月旅行了。

像刘明一样赶时间结婚的务工人员不在少数。平时忙于工作,利用春节结婚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刘明说,他身边还有不少务工人员,都是春节办的婚礼。 记者 郭玉岩

猴年我结婚①

一年一次,结婚也赶时间

编者按:春节是个喜庆团圆的日子,也是个“赶”结婚的日子,尤其对于回乡过节的外出务工人员来说。婚姻本是神圣和值得纪念的,有的人因为结婚,让春节喜上加喜,而有的人却因遭遇“闪婚”、“逼婚”、“彩礼”等尴尬问题,春节过得有些囧。新春的脚步渐行渐远,有关“结婚”的那些事儿却依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即日起,本报推出《猴年我结婚》系列报道,感受那些在婚姻门槛内外徘徊者的喜与忧。

务工人员新春“赶”结婚

沈家豪和房情情新婚秀甜蜜

火红的春联,喜庆的双喜,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既过年又结婚,正月初六的那场婚礼,让沈家豪至今记忆犹新。

这种春节前后出现的喜庆现象,在亳州并不稀罕。因工作忙,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很多外出务工人员都和沈家豪一样,选择利用回乡过年时间完婚,新春“赶”结婚现象,在很多地方同时上演。

漂泊多年,为心安一个家

“晚上想吃什么,老公亲自为你下厨。”2月15日下午,亳州万达广场 4 号住宅小区 407 房间里,传来甜蜜的笑声。25 岁的沈家豪和新婚妻子房情情依偎在沙发上,边吃瓜子边欣赏结婚当天的录像,墙壁上,挂满了俩人的结婚照。

正月初六是他们终身难忘的日子,当日,沈家豪终于掀起房情情的红盖头,幸福地成为一家人。房情情告诉记者,老公当日就向她许诺,会疼爱照顾她一辈子,所以,这两天沈家豪表现得很殷勤。

沈家豪和房情情分别是谯城大杨镇人和观堂镇人,他们一个在苏州创业,一个在佛山做销售。虽说两年前便开始恋爱,却聚少离多。

“这两年在外地打工积攒了一些钱,也买了房,但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外漂泊,总觉得很孤单,突然很想建立一个家,让心安定下来,就利用春节结婚了。”沈家豪说。

赶在猴年,生个聪明猴宝与沈家豪同一天办结婚喜宴的,还有蒙城

县岳坊镇的时坤海小夫妻。不同的是,他们赶在春节结婚的原因是,迫不及待想生个猴宝宝。

时坤海今年30岁了,独自一人去上海打拼6年有余。两年前,他结识了邻单位一名女孩孙明艳,很快便确定了恋爱关系。

“按照原计划,我们打算再推迟一两年结婚的,

之所以提前了,就是觉得如果错过了今年,连续四年都赶不上喜欢的属相了。”时坤海说,他和女友都喜欢研究属相和星座,今年刚好赶上猴年,兆头不错,就想抓住机会,争取今年生个猴宝宝出来。

“生猴宝好啊,如猴子一样聪明、机灵,长大有出息!”这一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认可。时坤海说,这几天他们全家人正在商量小两口去哪里工作的问题,因为两个人不想再分隔两地了。

我市一项目入选江淮志愿服务典型

老人迷路误入高速

“情人节”我市迎婚检高峰

本报讯 春节期间,市救助站工作人员 24 小时值班值守,照顾站内接收的流浪乞讨人员,为露宿街头的人员送 饺 子 、 送 棉 衣 。 据 统 计 , 春 节 期间,市救助站共救助了 42 名流浪乞讨人员。

吃饺子是过年的习俗,自腊月二十九下午开始,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就开始包饺子。除了站内人员,街头上的一些流浪乞讨人员、露宿人员也吃到了救助站工作人员送来的饺子。

“除夕夜送饺子”活动已经开展了三

年。当工作人员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端到他们面前时,很多流浪乞讨人员感动得热泪盈眶。

据介绍,春节期间,市救助站共救助 42 名流浪乞讨人员,帮助 18 名无力返乡的人员购买返乡车票,接收公安机关送来的智障、精神病人12人。

此外,市救助站坚持每天巡逻救助,抽调救助车辆、组织专门人员到市区车站、码头、废弃建筑物等流浪人员经常出现的地方开展巡逻救助。

(张鸿渐 记者 蒋加磊)

流浪人员吃上过年饺子春节期间,市救助站共救助42名流浪乞讨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