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常的食色生香 -...

1
A8 2020 4 21 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姜美蓉 版面:龙靖雨 校对:邰雅麟 电话: 7727162 生活圈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柳叶大道 广告经营许可证: 4150001070046 邮编: 415000 常德常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编辑部: 7727162 7709119 记者部: 7133500 发行部: 7727830 定价(年): 120 过年返城,带回一个大南瓜,身长约 30 厘米,“颈部”细长,有点“小肚腩”,一直搁 在厨房没动。 为了不浪费,我决定学做南瓜饼。作为厨房小白,我专门问了度娘,发现做法很 简单,除了南瓜,只需要糯米面就行。 去超市买糯米面时,导购也很热情地告诉我南瓜饼的做法,与网上讲的差不多。 做足功课,晚上8点,我开始照网上的教程,依葫芦画瓢。 首先,将南瓜洗净去皮,切成薄片,然后隔水蒸。水开后,锅盖被热气冲着扑扑的 响,换气扇呼呼的转。网上说只要15分钟,我多用了15分钟。揭开锅盖时,发现南瓜 全熟了,只是碗里多出好些水。没想那么多,我往锅里放了点白糖,开始用汤勺碾成 南瓜泥。待南瓜泥冷后,我一点一点加入糯米面,一般是 1∶1 的比例,但我没过秤,用 目测。这时,悲剧发生了,这两样东西在我手里始终无法调和成团状,搅来搅去还是 一摊烂泥。 望着锅里的一摊“黄泥”,我傻眼了,老公说:“只当好玩了。”女儿 也过来瞄了一眼, “妈妈,加油!” 我有点不甘心,回看网上的视频,发现那个主妇在揭开 蒸南瓜的锅时,特意强调别让锅盖上的汽水掉进南瓜里。 原来是我蒸南瓜时水太多,糯米本来粘性强,水一多,加 上材料配比不准,就乱了套。 加点面粉行不行?翻箱倒柜,发现家里没面 粉。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到超市买回一小袋面粉, 回家后迫不急待地将面粉一点一点加到装南瓜泥 的锅里,我用手揉了下,感觉没有之前那么粘 手。就这样,一批形状不一、大小不一的南瓜饼 做成了。 为了检验劳动果实,我立马开煎,文火耐心 两面煎黄,尝了尝发现不难吃,有股淡淡的南瓜 清香。有了点信心后,我便极力向女儿推荐,她 很给面子地吃了两个。问她味道怎么样,她呵呵 一笑, “面粉味的南瓜饼”。 印氏南瓜饼的首秀 印春芳 编者按: 非常时期,阅读、看电影、做饭,这样的日常小事,有时候已不仅是原来的浅显含义,而是一种可贵的自律。越是“疫”常,越 忌异常,自律、有序的生活,会让人安然度过风险并有所收获。大家有没有发现,一场疫情,让微信朋友圈里冒出不少大厨?无论 是厨房小白,还是厨艺达人,人们在解锁厨艺技能之余,总是能感受到走进厨房炮制美食的温暖和感动。 春雨既足,风和日暖,春天是 吃野菜的绝好日子。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天天 宅家吃饭,从初春吃到暮春,我 家的餐桌算是把家乡的各种野 菜上了个遍。 今年的咬春是从蒿子开 始的。2月底春节宅在老家 时,去山上意外发现新蒿就冒 了头,欣欣然掐了一把回家,早 早就吃上新年的第一顿蒿子粑 粑。 这之后,一直持续到 4 月,各 种口味的蒿子粑粑吃了多遍。家乡 做粑粑,选用的蒿子通常是长在山上 的粑粑蒿,叶嫩时背后泛白,成年后会 长成高及人头的大株。后来到常德生活, 才知道大家食用一种矮蒿,通常长在田地里, 叶梗泛紫,被我们称为麦蒿。各地做蒿子粑粑的 办法也不一样,有人喜欢把蒿子焯水,然后切碎和糯 米粉搅和做成粑粑。我们做粑粑时,蒿子不切,也不过水,洗 后直接和糯米粉拌了入大甑同蒸,吃时有浓郁的青蒿味和纤维感。 3月初,腊油菜上阵了。房子的后山上,有连绵百亩的橙子园,园中长满 野生的腊油菜。嫩芽时掐尖青炒,抽薹后晒干做腌菜,有一段时间,我完全舍 弃菜园里的白菜薹,只爱腊油菜的那股野性质朴,又甜又鲜让我欲罢不能。 接下来,就是吃地米菜的季节。我很早就在城郊丹洲乡婆家的橘园里 发现成片的地米菜,人们只习惯农历三月三时用地米菜来煮鸡蛋,其实它抽 穗开花已经是食用的尾声了。在它被称为荠菜的北方,人们最爱的是嫩株 时食用,随手一挖就是一篮子,带回家煮汤或是凉拌,能连吃好几顿。 为了尝鲜,我3月初就在城里的菜场买过昂贵的香椿芽,家乡的这种食材捎 来时,已是3月中旬,乡中屋角路边常见的椿树纷纷生出椿芽,谁看见只需折了 便是,那个更自然的味道,也不是大棚香椿可比的。 小乡村的植物味道和人情味道一直深深影响着我。有一天,邻居婆婆给我 一把野菜,是鱼腥草。对这种味道奇异的野菜之前有些抗拒,但这次我觉得不 能辜负了老人家的心意,硬着头皮凉拌后端上餐桌,一吃竟然也挺喜欢。或许 那些我们曾经拒绝的食品,是缘于某种成见,没有在合适的时候,遇到赏识它的 人罢了。 4月初,妈妈给我捎来了两大袋“野味”补给,大瓶的胡葱腌菜和大包的干 蒲公英。这是我家的传统食材,接下来的一年里,它们会时不时点缀我家的餐 桌。胡葱腌菜就是野茭果做的腌菜,其浓郁的味道令有些人退避三舍,对于吃 惯了那个味道的我来说,做汤放上一点,炒饭来上一点,绝对就是抚慰乡愁的良 方。晒干蒲公英则是妈妈保持多年的传统,蒲公英刚出花时,连根拔起,洗净晒 干,装进袋中,泡茶或是煮汤时放几株,汤汁清新,还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这是祖 祖辈辈留下来的食方智慧。 从3月初萌动的楠竹笋,到端午前后的山竹笋,前后绵延2个多月,只要 愿意,老家就有绵绵 不断的鲜笋捎来。 在这之中,我最爱的 还是山竹笋,长于渫 水河畔的野生山竹 林里,一年会有一次 山竹笋的盛宴,比大 拇指粗的山笋拔节 而出,越拔越有,山 民们知道与大自然 打交道的最好方式, 彼此维持着给与得 的平衡。 尝一遍家乡的野菜 子姜 疫期宅家,做饭成了娱乐活动。 早餐最丰富。一般我会煮一锅小米粥,蒸上馒头,做一些小菜, 煎个鸡蛋。 主食和小菜都随食材变化。小米粥可以换银耳汤、豆浆、花生浆。主食是储备 的馒头、包子、饺子。小菜可以是新鲜蔬菜,也可以是做的腌菜、咸菜、泡菜。 第一次试着用白菜做了辣白菜。做辣白菜分两个步骤,一是腌白菜,二是拌料。 白菜剥下来,洗净,晾干,切块,码盐。腌了一天,准备拌料,发现没有洋葱,就多 腌了一天。一蔸两斤重的白菜,用60克盐,我有减量。 辣白菜的调料,我用了一个苹果,半个梨,一个洋葱,一颗蒜,一块姜,30 毫升苹 果汁。切块后,料理机打成酱,有点颗粒感。25克糯米粉和150毫升冷水在锅里煮 成糊状。两种辣椒面混合,一种是云南丘北辣椒,一种是二荆条辣椒面。白萝卜切 片,小葱切段,和以上的食材搅拌均匀,装盒,放进冰箱冷藏,等待时间发酵的味道。 放长假在家,意想不到的收获还有邻居之间的往来。 有天出门,碰到隔壁邻居胡阿姨,她特意给我留了电 话。做邻居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有她家的电话。上午 在阳台剥蒜,看到胡阿姨的先生王叔叔,给他问了好,聊了 聊他阳台上种的菜。 在家做了小米锅巴,给邻居端了一盘,没想到第二天邻 居给我端了一盘油炸小黄鱼。以前从来不吃小黄鱼,这一 次,我居然一个人把它吃完了。还盘子的时候又送了一包 花生酥给邻居。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果然如此。 记忆里,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呆在家里过。虽然也经 历过非典、汶川地震,但是这次的新冠肺炎是完全不同的。 感受着愤怒和无力,也体会到无常与希望。看见别人,照见 自己,也许会多一些面对的勇气吧。 做饭成了娱乐活动 张小猫 “疫”常的食色生香

Transcript of “疫”常的食色生香 -...

Page 1: “疫”常的食色生香 - cdwb.cdyee.comcdwb.cdyee.com/pc/attachment/202004/21/4367a867-ca... · 蒸南瓜的锅时,特意强调别让锅盖上的汽水掉进南瓜里。 原来是我蒸南瓜时水太多,糯米本来粘性强,水一多,加

A82020年 4月 21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姜美蓉 版面:龙靖雨 校对:邰雅麟 电话:7727162

生活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柳叶大道 广告经营许可证:4150001070046 邮编:415000 常德常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编辑部:7727162 7709119 记者部:7133500 发行部:7727830 定价(年):120元

过年返城,带回一个大南瓜,身长约 30厘米,“颈部”细长,有点“小肚腩”,一直搁

在厨房没动。

为了不浪费,我决定学做南瓜饼。作为厨房小白,我专门问了度娘,发现做法很

简单,除了南瓜,只需要糯米面就行。

去超市买糯米面时,导购也很热情地告诉我南瓜饼的做法,与网上讲的差不多。

做足功课,晚上 8点,我开始照网上的教程,依葫芦画瓢。

首先,将南瓜洗净去皮,切成薄片,然后隔水蒸。水开后,锅盖被热气冲着扑扑的

响,换气扇呼呼的转。网上说只要 15分钟,我多用了 15分钟。揭开锅盖时,发现南瓜

全熟了,只是碗里多出好些水。没想那么多,我往锅里放了点白糖,开始用汤勺碾成

南瓜泥。待南瓜泥冷后,我一点一点加入糯米面,一般是 1∶1的比例,但我没过秤,用

目测。这时,悲剧发生了,这两样东西在我手里始终无法调和成团状,搅来搅去还是

一摊烂泥。

望着锅里的一摊“黄泥”,我傻眼了,老公说:“只当好玩了。”女儿

也过来瞄了一眼,“妈妈,加油!”

我有点不甘心,回看网上的视频,发现那个主妇在揭开

蒸南瓜的锅时,特意强调别让锅盖上的汽水掉进南瓜里。

原来是我蒸南瓜时水太多,糯米本来粘性强,水一多,加

上材料配比不准,就乱了套。

加点面粉行不行? 翻箱倒柜,发现家里没面

粉。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到超市买回一小袋面粉,

回家后迫不急待地将面粉一点一点加到装南瓜泥

的锅里,我用手揉了下,感觉没有之前那么粘

手。就这样,一批形状不一、大小不一的南瓜饼

做成了。

为了检验劳动果实,我立马开煎,文火耐心

两面煎黄,尝了尝发现不难吃,有股淡淡的南瓜

清香。有了点信心后,我便极力向女儿推荐,她

很给面子地吃了两个。问她味道怎么样,她呵呵

一笑,“面粉味的南瓜饼”。

印氏南瓜饼的首秀 ■印春芳

编者按:

非常时期,阅读、看电影、做饭,这样的日常小事,有时候已不仅是原来的浅显含义,而是一种可贵的自律 。越是“疫”常,越

忌异常,自律、有序的生活,会让人安然度过风险并有所收获。大家有没有发现,一场疫情,让微信朋友圈里冒出不少大厨?无论

是厨房小白,还是厨艺达人,人们在解锁厨艺技能之余,总是能感受到走进厨房炮制美食的温暖和感动。

春雨既足,风和日暖,春天是

吃野菜的绝好日子。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天天

宅家吃饭,从初春吃到暮春,我

家的餐桌算是把家乡的各种野

菜上了个遍。

今年的咬春是从蒿子开

始的。2月底春节宅在老家

时,去山上意外发现新蒿就冒

了头,欣欣然掐了一把回家,早

早就吃上新年的第一顿蒿子粑

粑。

这之后,一直持续到 4 月,各

种口味的蒿子粑粑吃了多遍。家乡

做粑粑,选用的蒿子通常是长在山上

的粑粑蒿,叶嫩时背后泛白,成年后会

长成高及人头的大株。后来到常德生活,

才知道大家食用一种矮蒿,通常长在田地里,

叶梗泛紫,被我们称为麦蒿。各地做蒿子粑粑的

办法也不一样,有人喜欢把蒿子焯水,然后切碎和糯

米粉搅和做成粑粑。我们做粑粑时,蒿子不切,也不过水,洗

后直接和糯米粉拌了入大甑同蒸,吃时有浓郁的青蒿味和纤维感。

3月初,腊油菜上阵了。房子的后山上,有连绵百亩的橙子园,园中长满

野生的腊油菜。嫩芽时掐尖青炒,抽薹后晒干做腌菜,有一段时间,我完全舍

弃菜园里的白菜薹,只爱腊油菜的那股野性质朴,又甜又鲜让我欲罢不能。

接下来,就是吃地米菜的季节。我很早就在城郊丹洲乡婆家的橘园里

发现成片的地米菜,人们只习惯农历三月三时用地米菜来煮鸡蛋,其实它抽

穗开花已经是食用的尾声了。在它被称为荠菜的北方,人们最爱的是嫩株

时食用,随手一挖就是一篮子,带回家煮汤或是凉拌,能连吃好几顿。

为了尝鲜,我3月初就在城里的菜场买过昂贵的香椿芽,家乡的这种食材捎

来时,已是3月中旬,乡中屋角路边常见的椿树纷纷生出椿芽,谁看见只需折了

便是,那个更自然的味道,也不是大棚香椿可比的。

小乡村的植物味道和人情味道一直深深影响着我。有一天,邻居婆婆给我

一把野菜,是鱼腥草。对这种味道奇异的野菜之前有些抗拒,但这次我觉得不

能辜负了老人家的心意,硬着头皮凉拌后端上餐桌,一吃竟然也挺喜欢。或许

那些我们曾经拒绝的食品,是缘于某种成见,没有在合适的时候,遇到赏识它的

人罢了。

4月初,妈妈给我捎来了两大袋“野味”补给,大瓶的胡葱腌菜和大包的干

蒲公英。这是我家的传统食材,接下来的一年里,它们会时不时点缀我家的餐

桌。胡葱腌菜就是野茭果做的腌菜,其浓郁的味道令有些人退避三舍,对于吃

惯了那个味道的我来说,做汤放上一点,炒饭来上一点,绝对就是抚慰乡愁的良

方。晒干蒲公英则是妈妈保持多年的传统,蒲公英刚出花时,连根拔起,洗净晒

干,装进袋中,泡茶或是煮汤时放几株,汤汁清新,还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这是祖

祖辈辈留下来的食方智慧。

从 3 月初萌动的楠竹笋,到端午前后的山竹笋,前后绵延2个多月,只要

愿意,老家就有绵绵

不 断 的 鲜 笋 捎 来 。

在这之中,我最爱的

还是山竹笋,长于渫

水 河 畔 的 野 生 山 竹

林里,一年会有一次

山竹笋的盛宴,比大

拇 指 粗 的 山 笋 拔 节

而出,越拔越有,山

民 们 知 道 与 大 自 然

打交道的最好方式,

彼此 维 持 着 给 与 得

的平衡。

尝一遍家乡的野菜■子姜

疫期宅家,做饭成了娱乐活动。

早餐最丰富。一般我会煮一锅小米粥,蒸上馒头,做一些小菜,

煎个鸡蛋。

主食和小菜都随食材变化。小米粥可以换银耳汤、豆浆、花生浆。主食是储备

的馒头、包子、饺子。小菜可以是新鲜蔬菜,也可以是做的腌菜、咸菜、泡菜。

第一次试着用白菜做了辣白菜。做辣白菜分两个步骤,一是腌白菜,二是拌料。

白菜剥下来,洗净,晾干,切块,码盐。腌了一天,准备拌料,发现没有洋葱,就多

腌了一天。一蔸两斤重的白菜,用 60克盐,我有减量。

辣白菜的调料,我用了一个苹果,半个梨,一个洋葱,一颗蒜,一块姜,30 毫升苹

果汁。切块后,料理机打成酱,有点颗粒感。25 克糯米粉和 150 毫升冷水在锅里煮

成糊状。两种辣椒面混合,一种是云南丘北辣椒,一种是二荆条辣椒面。 白萝卜切

片,小葱切段,和以上的食材搅拌均匀,装盒,放进冰箱冷藏,等待时间发酵的味道。

放长假在家,意想不到的收获还有邻居之间的往来。

有天出门,碰到隔壁邻居胡阿姨,她特意给我留了电

话。做邻居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有她家的电话。上午

在阳台剥蒜,看到胡阿姨的先生王叔叔,给他问了好,聊了

聊他阳台上种的菜。

在家做了小米锅巴,给邻居端了一盘,没想到第二天邻

居给我端了一盘油炸小黄鱼。以前从来不吃小黄鱼,这一

次,我居然一个人把它吃完了。还盘子的时候又送了一包

花生酥给邻居。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果然如此。

记忆里,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呆在家里过。虽然也经

历过非典、汶川地震,但是这次的新冠肺炎是完全不同的。

感受着愤怒和无力,也体会到无常与希望。看见别人,照见

自己,也许会多一些面对的勇气吧。

做饭成了娱乐活动 ■张小猫

“疫”常的食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