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 社会管理的重要战略思想 · 2018-12-07 ·...

3
“三位一体”: 社会管理的重要战略思想 蓝蔚青 杭州市委《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 管理,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决定》的一大特色, 是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 文明水平统筹考虑,共同推进。这是社会管理 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它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在社会领域的几项基本任务的相 互关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至关 重要。 加强社会建设的实质,是增加和优化社会 资源 ;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社会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的有序运行 ;而提高社会文 明水平的关键,则是全面提升社会主体的素质, 这既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目的,也是 它们的必要保障。 所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发展 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 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 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里讲的促进社会公平 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和 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协调发展都属于目标范畴,而发展社会事业、 我们 HANGZHOU 9

Transcript of “三位一体”: 社会管理的重要战略思想 · 2018-12-07 ·...

“三位一体”:社会管理的重要战略思想蓝蔚青

杭州市委《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

管理,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决定》的一大特色,

是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

文明水平统筹考虑,共同推进。这是社会管理

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它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在社会领域的几项基本任务的相

互关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至关

重要。

加强社会建设的实质,是增加和优化社会

资源;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社会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的有序运行;而提高社会文

明水平的关键,则是全面提升社会主体的素质,

这既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目的,也是

它们的必要保障。

所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发展

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

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

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里讲的促进社会公平

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和

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协调发展都属于目标范畴,而发展社会事业、

我们HANGZHOU 9

话题 Topic

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则是

实现目标的手段。胡锦涛总书记在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

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

话中,进一步指出“社会管理要搞

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

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同时要求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

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

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

强社会诚信。”“三位一

体”的战略思想充分体

现了党中央的上述要求。

统筹考虑、共同推进这

三个方面的工作,对于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分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愈来

愈重视社会发展。从 1980 年制定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

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十年规划被

改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

划、十年规划,并在计划中逐步加

重社会发展的内容。十六届四中全

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

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适

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

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且

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明确要求。这

是第一次在党的中央全会决定中对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作了系统部

署。社会发展是指社会有机体的变

迁、进步,是一个客观进程,而社

会建设是执政党、政府和社会成员、

社会组织推进这一进程的自觉行

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突出社会建

设,表明我们党已经认识到它在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

地位。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中央

第一次专门为社会建设作出的决

定。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过去党代会

报告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拓

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

体”的总体布局,第一次把社会建

设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写入党代会

报告,进一步确立了它的战略地位。

加强社会建设的实质,是增加

和优化社会资源,包括公益性物质

资源、制度资源和组织资源。它们

是社会生存和运行的必要条件。社

会资源的丰富程度、开发利用程度、

发展水平和配置状况,决定着社会

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公民素质的提

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

加广泛,社会生活不断丰富,对社

会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就需要

我们充分认识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

展,而是包括社会发展在内的全面

发展,逐步把社会建设提升到与经

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更自觉地把保障和改善

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

的根本目标,大力加强

社会建设,增加和优化

社会资源,促进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为

此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

物力财力,大力发展社

会事业,改善社会服务,

加强社会保障,增进社

会福利,健全社会组织,调适社会

关系,优化体制机制,提升社会安

全。

社会建设是社会管理的基础。

解决温饱问题特别是实现总体小康

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成为突出问

题,公共产品分配不公成为许多社

会矛盾的根源,增加了社会管理的

难度。我们要依靠大力加强社会建

设,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

卫生、公共设施等领域增加和优化

公益性物质资源,发展和改善社会

服务,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

平,通过完善制度、健全组织提高

社会的有序程度,从而满足社会需

求,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

系,保障社会管理的顺利实施。市

委的《决定》提出了“重在建设”

WE10

的基本原则,要求加快推进以保障

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

且明确提出了“努力让全体人民学

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

有善养、住有宜居”的富有杭州特

色的“品质生活”目标,正是社会

管理的治本之策。《决定》还把社

会建设的任务全面概括为“关注民

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

安”,充分体现了对民意的理解和

尊重。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管理的

对象,而且是社会管理的终极主体。

公民和社会组织都是社会管理的实

施主体。实现总体小康以后,人民

群众对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要求

迅速提高,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社会

权利已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涵和

任务。当前不少社会冲突的发生,

并不是起于利益冲突,而是因为侵

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近年来,杭

州市实施“民主民生战略”,坚持“以

民主促民生”,紧紧围绕社会建设

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坚持问

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

绩于民,切实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

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并

且在全国首创了“社会复合主体”

这一能够把“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有机结合起

来的载体,在实现城市的民主管理

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突出显现了制

度资源建设和组织资源建设对社会

管理的基础作用。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

织为促进社会这个巨大系统协调运

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

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

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

制的过程,其目标是促进社会资源

的优化配置,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

和谐稳定。当前我国社会领域中存

在的种种问题,不仅源于社会资源

相对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而且也源于社

会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现

象。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

化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改革,努

力消除这些现象,对于提高社会建

设的成效,保障其公益性质,实现

社会建设成果的全民共享,从而确

保社会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

意义。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都是涉及

全体市民的系统工程。加强思想道

德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加

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

性工程。首先,社会凝聚力的思想

基础是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在利

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追求多样化的

社会环境中,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

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

增强。在尊重个性、尊重公民权利

和自主选择的前提下,如何扩大社

会成员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是

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决

定》中作为主要抓手的“我们的价

值观”主体宣传教育活动,抓住“我

们”这个体现群体认同的核心概念,

紧贴“我们”这个宣传教育的客体

兼主体的实际思想情况,注重搭建

各个层面的学习交流和实践载体,

体现平等互动和知行统一的原则,

用群众日常生活的语言和喜闻乐见

的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宣传和普及,使其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有助于切实增强其吸引

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其次,社会

凝聚力的伦理基础是社会互信。社

会信任的缺失必然造成社会的疏

离、涣散和失序。《决定》强调要

把诚信作为一种品行、一种责任、

一种道义、一种资源,以打造“信

用杭州”为目标,建立健全社会诚

信体系,努力打造社会信用体系建

设先行区,可以说是抓住了当前决

定社会管理成效的一个要害问题。

特别是党政机关、主流媒体和专家

学者一定要视诚信为生命,强化公

信力建设,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

动全社会。第三,社会有序和和谐

要靠道德的自律和法制的他律。《决

定》在这两个方面都总结了多年来

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明确而系统的

要求,而且要求改进道德建设的方

式方法,适度强化外在力量的监督

和制约,把自律和他律更好地结合

起来。第四,社会心态是社会精神

生活的感性层面和非理性因素,是

社会管理不容忽视的环境要素和调

控对象。《决定》十分关注这一领

域的问题和对策,要求通过丰富群

众精神文化生活和加强社会心理服

务工作,促进群众身心健康,着力

培养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

容的社会心态,健全社会情绪舒缓

机制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这都对

于顺利实施社会管理,保持社会良

性运行,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维

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

院副院长、研究员)

我们HANGZHOU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