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长星当选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 · 2020. 8. 26. · 要闻 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

1
要闻 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 版面 / 官雯 校对 / 燕子 新闻热线 8244111 广告热线 8230542 03 A “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 8月17日至 18 日,通过连续的深入采访,由人民日报、新 华社、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 日报、科技日报、中新社、工人日报、中国青 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等12家中央媒 体的28名记者组成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 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团对我市脱贫攻坚工 作竖起了大拇指:“西宁市各级党委政府始 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高站 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决策部署 落实落地。” 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 近年来,我市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减 贫标准,全面实现 330 个贫困村退出、净脱贫 64337 人,湟中、大通、湟源 3 个县退出贫困县 序列,实现绝对贫困“清零”。 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奋战在脱 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用心、用情、用智慧 和胆量,为贫困群众撑起了告别昨天奔小康 的希望。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 强。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变成了 变成了 金山银山 金山银山8月,是西宁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大通县边麻沟村漫山遍野都是绿,河 滩、草地、木屋,还有层层叠叠、沁人心脾的 花海,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 边麻沟村本属于窎沟乡,是沟里最深最 远的一个村子。“窎”字意为“深远,遥远”,也 足见这里的偏远。由于交通不便,边麻沟村 长期以来发展缓慢,老百姓日子过得紧紧巴 巴。 对于村里的情况,2014 年,当选边麻沟 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培东最熟悉不过。他告 诉记者,边麻沟村的耕地基本都是坡地,以 前好的年景还够自家吃,要是老天爷不照 顾,就只能挨饿了。 李培东说:“2016年12月,在市委市政府 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确定了发展方向,就是 要再造绿水青山让生态生金。” 经过村“两委”班子认真谋划,征求全体 村民的意见之后,最终确定利用村里荒山荒 坡,开发乡村观光旅游。主要任务就是打造 乡村花海,并引导和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 乡村民宿、农家种植养殖业,形成完整的产 业链,努力走出一条依托生态文明建设助农 增收的路子。 有思路就一定有出路。 终于,边麻沟村的山里、沟里变成了花 的海洋。仿佛就在一夜间,这里变成了全省 走红的乡村观光旅游景点。让边麻沟村人 没有想到的是,当年,景区游客就达30多万 人次,景点门票收入突破 100 万元,带动村里 其他收入400多万元。边麻沟村真正让“绿 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在外打工 在外打工不如在村里搞旅游 不如在村里搞旅游 沿着老爷山脚下一直往朔北藏族乡走, 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马路直通东至沟村,路 的东边是一栋栋错落有致的二层小木屋,木 屋顶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在外打工,不如在村里搞旅游。”谈起 家乡几年来的变化,已经成功脱贫的赵文科 兴奋地说道:“在家门口做生意,不仅收入翻 了番,还能照顾家人,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 好政策,也离不开帮扶干部的‘金点子’。” 东至沟虽地处脑山,但这个地方四季 的景色如仙境般。凡是来这里旅游的人, 都被当地清新的空气、朴实的民风、壮美 的山林、干净的村落所吸引。根据特有的 地形和天然林资源,这两年,该村以“避 暑仙境 · 徒步圣地”为主题,不断完善旅游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通过 旅游项目的打造,推动农产品、养殖、民 俗艺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东至沟村 的经济发展,从而达到从前期的“输血” 到后期造血功能的目标。 在村“两委”的帮助下,2015 年被评为 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赵文科,如今不仅自己脱 了贫,他的“屯田合作社”承包本村耕地 100 余亩,种植了当归、蔬菜、油菜、小麦 等作物,雇佣劳动力 500 余人 (次),带动效 果突出,夫妻二人综合创收 10 万余元。 (记者 施翔 本报讯 (记者 悠然 )为了加强限制销售 燃放烟花爆竹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 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近日,西宁市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烟 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 出台《西宁市限制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 规定》(以下简称 《规定》),自 2020 年 9 月1日起施行。 燃放烟花爆竹是市民营造喜庆气氛、 驱灾辟邪的传统习俗,但燃放烟花爆竹存 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十分严重,由此而产生污染直接影响着人 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在城镇建成 区,建筑越来越高,人口相对密集,各式 烟花爆竹的燃放极易引发火灾,直接危害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8年12月, 我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管 理的通知》,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烟 花爆竹安全管理,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切 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将实践证明行之有 效的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安排和经验 做法及时上升为政府规章十分必要。 《规定》划定特定区域禁止销售和燃 放烟花爆竹,明确了禁放地点、区域、时 段和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法律责 任,还要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 其他组织,应当积极开展限制销售燃放烟 花爆竹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报 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抓好《规 定》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市民的知晓 率,争取理解与支持,并逐步引导广大市 民自觉自发地遵守限制燃放规定。 本报讯 (记者 王瑞欣 )日前,市财政局召 开党组(扩大)会议,迅速传达学习市委 十四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 会议认为,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是 决胜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 “十三五”、基本建成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 新时代幸福西宁建设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 重要会议,全会对当前形势进行了科学的 分析研判,全面总结了上半年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工作,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安 排部署,体现了市委强烈的政治意识、责 任担当和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 “六保”任务,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 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定决心,对做好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会议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化对全 会精神的领会把握,保证学习质量和效果, 做到全员学习、全面覆盖。把习近平总书记 治国理政思想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 全面落实好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做好“六 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积极发挥好 财政支持保障作用。 会议要求,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十一 次全体会议精神,重在落实。突出围绕重 点领域、重点行业,积极协调税务部 门强化税收征管;严格行政事业性收 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管理,强化 非税收入管理,确保依法征收、应收 尽收。严格落实财政存量资金“一年一清 零”措施,加大存量资金统筹力度,确保资 金使用效益发挥。严格执行经费开支标准, 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疫情影响可 暂缓实施和不再开展的项目支出,确保全年 一般性支出压减15%以上、“三公”经费压减 3%。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扎实推进预算管理 一体化试点,稳步推进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 革,完成科技、教育和交通运输领域财政事 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学习贯彻市委 十四届十一 十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次全会精神 《西宁市限制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 9月1日起施行 本报讯 (记者 王瑞欣 )8月25日,记者从 全市财政工作会议暨2021年预算编制工作 会议上获悉,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55.7 亿元,用于民生领域支出 126 亿元,占 财政总支出的 81%。 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更大规 模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下,我市把加快恢复 生产和稳定就业作为今年财政工作的首要 任务,截至目前,已落实就业补助资金 1.58 亿元,保障了返乡农民、高校毕业生、退役 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对受疫情影响经营 困难的企业,落实援企稳岗政策资金1860 万元,落实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 4200万元,同时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 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 业纳入支持范围,扩大了创业担保贷款扶 持面。 1-7 月 ,全 市 新 增 减 税 降 费 27.2 亿 元 , 其中降低减免社保费9.3亿元,通过筹集 资金3143万元向全市市民发放绿色消费 劵,有效拉动了市场消费。为全力支持打 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争取中央和省财政专 项扶贫资金4.46亿元,落实东西部扶贫协 作资金1.26亿元,市级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0.77亿元。统筹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 12.82 亿 元 ,主 要 用 于 全 市 330 个 脱 贫 村 脱 贫成果巩固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中央媒体点赞我市脱贫攻坚成果 126 亿元保障全市民生建设 市财政局全面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本报讯 (特约记者 薛军 花木嵯)8月26 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 议在青海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主 持会议并讲话。信长星当选青海省人民政府 省长。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张光荣、马伟、高 华、尼玛卓玛、鸟成云、吴海昆、刘同德、贾应 忠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大会应到代表 389 人,实到 377 人,符合 法定人数。 会议宣读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 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关于补选省人民政府 省长候选人名单草案,听取关于补选省人民 政府省长候选人情况的说明。 各代表团进行了充分的酝酿讨论。会议 表决大会选举办法草案,表决总监票人、监票 人名单草案。 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信长星同 志为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在热烈的掌声 中,信长星向代表们鞠躬致意。 随后,大会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奏唱国 歌后,新当选的省人民政府省长信长星走向 宣誓台,庄严地向宪法宣誓。 王建军在会议结束时指出,奋力开创青 海更加美好的明天,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 护”,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 重大要求上来,把行动落实到省委治青理政 的战略部署上来,把力量汇聚到决胜全面小 康的宏伟目标上来,把梦想书写到开启现代 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来,团结一心,扎实工作, 把新青海建设得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 出席和列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的有省 委、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省政协、省军区、 省监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驻青 军级单位和武警青海总队的负责同志。全国政 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仁青加应邀参加会 议并在主席台就座。列席会议的还有,在青全国 人大代表,省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省人民政府 组成人员,大会有关副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办 事机构、工作机构及派驻机构负责人。 又讯 (特约记者 薛军 花木嵯)8 月 26 日,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 次会议。 会议应到主席团成员68人,实到67人, 符合法定人数。 王建军、张光荣、王宇燕、马伟、高华、 尼玛卓玛、鸟成云、吴海昆、刘同德、贾应 忠出席会议。张光荣主持会议。 会议议程共四项: 一、听取各代表团酝酿讨论关于补选省人 民政府省长候选人名单草案情况的汇报; 二、听取大会秘书处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 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讨论情况的汇报; 三、通过监票人名单草案,提名总监票 人,提请大会表决; 四、通过关于补选省人民政府省长正式 候选人名单草案,提请大会选举。 会议依次通过了以上议程。 信长星当选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王建军主持并讲话 本报讯 (记者 得舟)为全面落实《江苏省 南京市“十三五”对口帮扶青海省西宁市扶贫 协作规划》,按照西宁市教育局《南京—西宁 教育对口帮扶交流合作实施方案》中有关实施 贫困学生学习交流工程的帮扶内容, 8月26日, 南京市对口帮扶西宁市工作组、南京市园林工 程管理协会、西宁市发改委、西宁市教育局等 联合举行 2020 年南京—西宁教育对口帮扶乡 村青少年“爱家乡”研学活动经费捐赠仪式。 仪式上,南京市园林工程管理协会向西宁 市教育局捐赠乡村青少年“爱家乡”研学活动 经费 15 万元,计划今年 9 月—10 月由西宁市教 育局组织西宁义务教育集团农村校品学兼优 的乡村贫困家庭学生赴西宁市童梦乐园、园博 园等地开展“爱家乡”研学活动,让乡村孩子体 验“大美青海 · 幸福西宁”发生的新变化,进一 步坚定热爱青海、建设西宁、服务家乡的信心 和决心。在现场,南京市的高冬梅女士还向西 宁乡村孩子赠送了价值 1 万余元的学习用品。 西宁乡村孩子喜 获南京帮扶善款

Transcript of A 信长星当选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 · 2020. 8. 26. · 要闻 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

Page 1: A 信长星当选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 · 2020. 8. 26. · 要闻 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 版面 / 官雯 校对 / 燕子 新闻热线 8244111 广告热线 8230542 a03 “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8月17日至

要闻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

版面 / 官雯 校对 / 燕子新闻热线8244111

广告热线8230542

03A

“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8月17日至18日,通过连续的深入采访,由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新社、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等12家中央媒体的 28 名记者组成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团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竖起了大拇指:“西宁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近年来,我市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减

贫标准,全面实现330个贫困村退出、净脱贫64337人,湟中、大通、湟源3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绝对贫困“清零”。

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用心、用情、用智慧和胆量,为贫困群众撑起了告别昨天奔小康的希望。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让让““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了变成了““金山银山金山银山””8月,是西宁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大通县边麻沟村漫山遍野都是绿,河

滩、草地、木屋,还有层层叠叠、沁人心脾的花海,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

边麻沟村本属于窎沟乡,是沟里最深最远的一个村子。“窎”字意为“深远,遥远”,也足见这里的偏远。由于交通不便,边麻沟村

长期以来发展缓慢,老百姓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对于村里的情况,2014 年,当选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培东最熟悉不过。他告诉记者,边麻沟村的耕地基本都是坡地,以前好的年景还够自家吃,要是老天爷不照顾,就只能挨饿了。

李培东说:“2016年12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确定了发展方向,就是要再造绿水青山让生态生金。”

经过村“两委”班子认真谋划,征求全体村民的意见之后,最终确定利用村里荒山荒坡,开发乡村观光旅游。主要任务就是打造乡村花海,并引导和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农家种植养殖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努力走出一条依托生态文明建设助农增收的路子。

有思路就一定有出路。终于,边麻沟村的山里、沟里变成了花

的海洋。仿佛就在一夜间,这里变成了全省走红的乡村观光旅游景点。让边麻沟村人没有想到的是,当年,景区游客就达30多万人次,景点门票收入突破100万元,带动村里其他收入400多万元。边麻沟村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在外打工在外打工,,不如在村里搞旅游不如在村里搞旅游沿着老爷山脚下一直往朔北藏族乡走,

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马路直通东至沟村,路的东边是一栋栋错落有致的二层小木屋,木

屋顶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外打工,不如在村里搞旅游。”谈起

家乡几年来的变化,已经成功脱贫的赵文科兴奋地说道:“在家门口做生意,不仅收入翻了番,还能照顾家人,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也离不开帮扶干部的‘金点子’。”

东至沟虽地处脑山,但这个地方四季的景色如仙境般。凡是来这里旅游的人,都被当地清新的空气、朴实的民风、壮美的山林、干净的村落所吸引。根据特有的地形和天然林资源,这两年,该村以“避暑仙境·徒步圣地”为主题,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通过旅游项目的打造,推动农产品、养殖、民俗艺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东至沟村的经济发展,从而达到从前期的“输血”到后期造血功能的目标。

在村“两委”的帮助下,2015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赵文科,如今不仅自己脱了贫,他的“屯田合作社”承包本村耕地100余亩,种植了当归、蔬菜、油菜、小麦等作物,雇佣劳动力500余人(次),带动效果突出,夫妻二人综合创收10万余元。

(记者 施翔)

本报讯(记者 悠然)为了加强限制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近日,西宁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等法律法规,制定出台 《西宁市限制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以下简称 《规定》),自 2020 年 9月 1 日起施行。

燃放烟花爆竹是市民营造喜庆气氛、驱灾辟邪的传统习俗,但燃放烟花爆竹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十分严重,由此而产生污染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在城镇建成区,建筑越来越高,人口相对密集,各式烟花爆竹的燃放极易引发火灾,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8 年 12 月,我市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管理的通知》,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安排和经验

做法及时上升为政府规章十分必要。《规定》 划定特定区域禁止销售和燃

放烟花爆竹,明确了禁放地点、区域、时段和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法律责任,还要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积极开展限制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抓好 《规定》 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市民的知晓率,争取理解与支持,并逐步引导广大市民自觉自发地遵守限制燃放规定。

本报讯(记者 王瑞欣)日前,市财政局召开党组 (扩大) 会议,迅速传达学习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

会议认为,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是决胜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

“十三五”、基本建成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建设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对当前形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判,全面总结了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体现了市委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担当和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

“六保”任务,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定决心,对做好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会议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化对全

会精神的领会把握,保证学习质量和效果,做到全员学习、全面覆盖。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落实好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积极发挥好财政支持保障作用。

会议要求,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重在落实。突出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强化税收征管;严格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管理,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确保依法征收、应收

尽收。严格落实财政存量资金“一年一清零”措施,加大存量资金统筹力度,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严格执行经费开支标准,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疫情影响可暂缓实施和不再开展的项目支出,确保全年一般性支出压减15%以上、“三公”经费压减3%。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扎实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试点,稳步推进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完成科技、教育和交通运输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学习贯彻市委

十四届十一十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次全会精神

《西宁市限制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9月1日起施行

本报讯(记者 王瑞欣)8月25日,记者从全市财政工作会议暨2021年预算编制工作会议上获悉,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7亿元,用于民生领域支出12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1%。

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下,我市把加快恢复生产和稳定就业作为今年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截至目前,已落实就业补助资金 1.58

亿元,保障了返乡农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对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企业,落实援企稳岗政策资金 1860万元,落实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4200 万元,同时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纳入支持范围,扩大了创业担保贷款扶持面。

1-7 月,全市新增减税降费 27.2 亿元,

其中降低减免社保费 9.3 亿元,通过筹集资金 3143 万元向全市市民发放绿色消费劵,有效拉动了市场消费。为全力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争取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4.46 亿元,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 1.26 亿元,市级安排专项扶贫资金0.77 亿元。统筹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12.82 亿元,主要用于全市 330 个脱贫村脱贫成果巩固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中央媒体点赞我市脱贫攻坚成果

126亿元保障全市民生建设

市财政局全面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本报讯(特约记者 薛军 花木嵯)8 月 26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青海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主持会议并讲话。信长星当选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张光荣、马伟、高华、尼玛卓玛、鸟成云、吴海昆、刘同德、贾应忠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大会应到代表 389 人,实到 377 人,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宣读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关于补选省人民政府省长候选人名单草案,听取关于补选省人民政府省长候选人情况的说明。

各代表团进行了充分的酝酿讨论。会议表决大会选举办法草案,表决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草案。

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信长星同志为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在热烈的掌声中,信长星向代表们鞠躬致意。

随后,大会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奏唱国歌后,新当选的省人民政府省长信长星走向宣誓台,庄严地向宪法宣誓。

王建军在会议结束时指出,奋力开创青海更加美好的明天,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重大要求上来,把行动落实到省委治青理政的战略部署上来,把力量汇聚到决胜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上来,把梦想书写到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来,团结一心,扎实工作,把新青海建设得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

出席和列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的有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省政协、省军区、省监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驻青军级单位和武警青海总队的负责同志。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仁青加应邀参加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列席会议的还有,在青全国人大代表,省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大会有关副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及派驻机构负责人。

又讯(特约记者 薛军 花木嵯)8 月 26日,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会议应到主席团成员 68 人,实到 67 人,符合法定人数。

王建军、张光荣、王宇燕、马伟、高华、尼玛卓玛、鸟成云、吴海昆、刘同德、贾应忠出席会议。张光荣主持会议。

会议议程共四项:一、听取各代表团酝酿讨论关于补选省人

民政府省长候选人名单草案情况的汇报;二、听取大会秘书处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

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讨论情况的汇报;三、通过监票人名单草案,提名总监票

人,提请大会表决;四、通过关于补选省人民政府省长正式

候选人名单草案,提请大会选举。会议依次通过了以上议程。

信长星当选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王建军主持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 得舟)为全面落实《江苏省南京市“十三五”对口帮扶青海省西宁市扶贫协作规划》,按照西宁市教育局《南京—西宁教育对口帮扶交流合作实施方案》中有关实施贫困学生学习交流工程的帮扶内容,8月26日,南京市对口帮扶西宁市工作组、南京市园林工程管理协会、西宁市发改委、西宁市教育局等联合举行2020年南京—西宁教育对口帮扶乡村青少年“爱家乡”研学活动经费捐赠仪式。

仪式上,南京市园林工程管理协会向西宁市教育局捐赠乡村青少年“爱家乡”研学活动经费15万元,计划今年9月—10月由西宁市教育局组织西宁义务教育集团农村校品学兼优的乡村贫困家庭学生赴西宁市童梦乐园、园博园等地开展“爱家乡”研学活动,让乡村孩子体验“大美青海·幸福西宁”发生的新变化,进一步坚定热爱青海、建设西宁、服务家乡的信心和决心。在现场,南京市的高冬梅女士还向西宁乡村孩子赠送了价值1万余元的学习用品。

西宁乡村孩子喜获南京帮扶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