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12
92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 年年年 (64 年 )

description

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陳志勇 (64 級 ).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師 生 現 況. 師資:專任 38 人,兼任 11 人. 學生:共 854 人.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 專任師資研究專長. 1/8. 5/24. 1/3. 1/3.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 研究成果及獎譽. 本系教師各學有專精且獎譽多,屢獲教育部國家講座、學術獎、傑出人才獎、國科會特約研究、傑出研究獎及甲種研究獎勵,並有研究計畫獲選為「卓越計畫」。.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 研究計畫及經費. 1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系所中長程發展計劃.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Page 1: 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92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陳志勇 (64級 )

Page 2: 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

Page 3: 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師 生 現 況

學士班 碩士班 博士班

招收人數 /年 ~ 140 92 28

目前就讀人數 593 176 85

師資:專任師資:專任 3838 人,兼任人,兼任 1111 人人

學生:共 854 人

專任教師兼任教師教授 副教授 助理教授

25 8 5 11

Page 4: 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專任師資研究專長

生化工程

光電材料與奈米工程

高分子材料

程序控制

1/31/3

5/241/8

Page 5: 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研究成果及獎譽

90

10

93

8

100

18

130

21

134

13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SCI期刊論文(篇數)

專利(件數)

本系教師各學有專精且獎譽多,屢獲教育部國家講座、學術獎、傑出人才獎、國科會特約研究、傑出研究獎及甲種研究獎勵,並有研究計畫獲選為「卓越計畫」。

Page 6: 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研究計畫及經費

44

48

89

44

11

54

39

15

41 45

6

4551

20

6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87學年度 88學年度 89學年度 90學年度 91學年度

國科會(件數)

建教合作案(件數)

金額(百萬)

Page 7: 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1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系所中長程發展計劃

本系之中長期計劃為 (1) 邀請國外名教授來訪,提昇研究水準 (2) 廣聘博士後研究員,充實人力 (3) 添購高級精密研究設備 (4) 配合國家發展,協助政府提昇化工業水準。籌設奈

米材料檢測與認証中心 (5) 配合科學園區光電 (LCD) 、半導體加工與生物科技

等高科技產業,培育相關人才。 (6) 發展綠色製程、精緻化工及尖端材料 (7) 籌設奈米材料研究中心。 本系目前之研究計劃經費大都由國科會、教育部、經濟

部工業局、勞委會、衛生署及民間企業所支持。中長期計劃亦擬向上述機構爭取支持。

Page 8: 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推動系友會發展 1. 加強系友與母系之緊密聯繫2. 具體提供對系友的服務: 為系友企業辦理徵才活動。 為系友提供技術諮詢、培訓與資訊搜尋。 (開授中油奈米科技課程) 透過已完成的網頁,扮演統合系友間橫向聯繫及相互物流支援。

提供檢測儀器支援系友的研發工作。

Page 9: 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3. 整合外部資源,協助系友企業發展 南部奈米材料檢測及認証中心 技術交易平台 ( 遠端創業 ) :提供系友企業轉型、升級與投資

【是否成立成大化工系友創投?】LCD 研發中心 協助系友向政府申請補助經費 科專、 SBIR 、新技術新產品、、、 4. 推動畢業學長認養在學學弟妹制度

Page 10: 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1)協助籌建系史室(2)推動認養學弟妹制

懇請各位系友

Page 11: 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將成大化工系鑄造成 大家永遠溫暖的家

Page 12: 92 年度國立成功大學化工系友年會

奈米材料育成中心檢測及認証中心

產業界投資研發大樓研究團隊進駐提出需求

政府

投資研發設備

在大學設立研發中心

配合國防役人力投入

組成大學研發團隊

產業創新育成技術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