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34

description

Mahagala Story and teaching 本文來源:化育 2012冬季號善報 2013春,夏,秋,冬季號善報 2014年春,夏季號善報

Transcript of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Page 1: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Page 2: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瑪哈嘎拉儀軌」教授

護法,守護正法的超級警察 何謂護法呢?就是守護佛教和正法修行人,讓佛法長久住世的守護者。

66

教授:確戒仁波切

時間:2012年9月6日下午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堪布丹傑

攝影:攝影獅

(大眾唱誦金剛總持祈請文)

首先跟大家問安:「扎西德

勒。」接下來的三天要跟大家

講法。為了讓我們得到解脫或

者得到解脫的果位,首先,我

們需要依靠的是一位護法,幫

助我們消除各種中斷解脫或者

障礙修持的種種逆緣。

何謂護法呢?就是守護佛教

與正法修行人,讓佛法長久住

世的守護者。當我們談到護法

的時候,我們會直接聯想:是

不是只有密乘裡才有呢?其實

不是的!不論小乘、大乘或金

剛乘,這三乘都有護法。

小乘護法:鬼子母

例如,專門守護小乘律典教

法的護法是什麼呢?就是鬼子

母。她有五百個孩子。大家可

能會覺得,為何會由這樣的護

法來守護律典的教法呢?所以

接下來將用一個簡短的故事做

說明。

大家可以想像,一個母親要

照顧五百個孩子,那真的是一

件很難的事情,所以當時鬼子

母是抓人世間的其他生命,去

餵養她的五百個孩子。佛陀知

道了這個情況後,就跟鬼子母

說:「你不要再殺害其他的生

命,你要斷除一切的惡行。」

佛陀跟鬼子母說,他會要他僧

團所有的比丘,在吃缽飯的時

候,先捏一糰食,然後呼喚你

跟你的孩子們食用,這樣就會

讓你們得以飽食,不受饑餓之

苦。鬼子母聽聞佛陀之言後,

當下承諾佛陀,不再做惡行,

而且也發願要護持佛陀的律典

教法。

從那個時候開始,鬼子母就

變成守護佛陀律典的護法,換

句話說,她也是守護持守戒律

的行者的護法,也就是佛教的

護法。所以藏傳佛教的僧團,

到現在都還有當時佛陀延續下

來的傳統──吃缽飯的時候,

會揉一點米糰,迴向給鬼子母

及她的五百個孩子。

佛陀當時制定迴向給鬼子母

的傳統,一直流傳到現在。如

果我們也這樣來做供養,可以

幫助持戒者的戒律能夠清淨,

佛陀這樣一個戒律傳承,能夠

長久住世,是有很大的利益在

裡面的。

大乘外在護法:四大天王

同樣的,大乘佛教也是有護

法的,也有如法守護佛陀佛教

的護法,那是誰呢?那就是四

大天王。在寺院的外面,我們

可以看見都有四大天王的像,

為什麼放在外面?因為他是守

護教法的護法。

可以這麼說,大乘的外在護

法是四大天王,而內在護法是

什麼呢?我們說大乘法教,分

為「深見派」及「廣行派」兩

大傳承。每一個傳承中,都有

許多的護法守護著傳承,也守

護著修持傳承的行者,這些都

可以稱為大乘內在的護法。

密乘護法,分世間、出世間

相對的,密乘的護法就非常

多了。講到密乘護法,可以分

為兩類,到底是哪兩類呢?那

就是「世間」跟「出世間」。

這兩者差別在哪裡呢?其中最

主要差別是:得到的成就不

同。

Page 3: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67

跟「觀」的修持。如果是止的

禪修,得到的是共同的成就,

它有一個名詞,叫四禪天或者

四禪定,這是止的禪修會得到

的最終果位。透過止的禪修,

四禪天最終會得到梵天的果

位。由此可知,梵天所擁有的

是共同成就,也就是世間神。

所以,透過梵天跟大自在天的

修持,所得到的果位,也就是

共同的成就。

那麼什麼方法可以達到共同

世間的成就呢?就是次第的修

持世間的禪定,也就是初禪、

二禪、三禪、四禪天,這樣的

一個修持。

但以佛教來講,這並不是最

終的果位,梵天也好,大自在

天的果位也好,都不是究竟

的,都不能叫殊勝的果位,它

只是共同的成就,以佛教而

言,就叫做「止」的禪修。從

這裡可以看出共同的成就有兩

個名稱:一是世間的禪定,一

是止禪,名稱雖不同,但意思

是一樣的。

勝觀,止觀雙運的修持

那麼什麼是超越世間的禪定

呢?它就是「觀」的修持!這

世間。

當時,印度主要的世間天

神,也就是帝釋天、梵天、大

梵天、大自在天等等,透過他

們,我們可以得到共同的成

就,其實這樣子的共同成就,

在佛教也是有的。

佛教如何幫助我們得到共同

的成就呢?以顯教來講,當你

對「止」的禪修得到一種自

在,這種就叫做共同的成就。

在「止」的禪修上,如果我們

再做「觀」的禪修,也就是

「止」、「觀」雙運的時候,

那就會得到殊勝的成就,這個

成就超越了世間成就,所以叫

出世間的成就。

以顯乘來講,顯乘有「止」

透過世間的護法,得到的是

共同的成就;在共同成就之

上,如果還能得到殊勝的成

就,就叫做出世間的護法。所

謂的共同成就,「共同」是指

什麼呢?當年在印度,不僅有

佛教,還有印度教,所以「共

同」的意思就是這種成就不僅

佛教有,印度教也有,是共通

的,共同的一種成就,所以叫

共同成就。

從宗教成立的時間先後來

講,印度教比佛教還早出現,

所以佛陀當時學習過程,一開

始依止的也是所謂的世間上

師,就像印度教這樣。透過一

系列的修持,最後得到殊勝的

佛果,在那一刻,才真正叫出

Page 4: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68

殊勝、究竟的成就。

密勒日巴大師曾經說:「不

要再執著止的禪修這個小池

子,因為這樣子執著,勝觀的

花朵,是無法生起的。」也就

是說,只有止的禪修那樣一個

小水池,是生不出勝觀的花

朵。換句話說,一定要具備

止、觀禪修的修持,才可能有

殊勝的果。

成就分為「世間成就」及

「殊勝成就」,由於有這樣的

差別,所以有不同的本尊或護

法出現。舉個例子,如果我們

透過止的禪修,達到了很好的

成果,但光是這樣,你無法說

出佛教特殊在哪裡,因為梵天

或是帝釋天的許多修持,也會

有這樣的結果出現,這是共同

的成就。

所以,佛教特殊的地方是在

於「觀」。如果我們止的禪修修

以兩者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有沒

有「觀」。

舉個例子,我們做修持都希

望什麼?都要有一個成果嘛!

不談修持好了,就算你做任何

一個工作,你都會希望達到一

個目標或是成果。所以我們就

會問了,止的禪修會達到什麼

樣的成果呢?結果就是世間的

成就,也叫做共同的成就。

譬如印度教,透過這樣的修

持,也會達到這樣的結果,同

樣佛教也是,透過止的禪修,

能達到共同成就,但它還不是

殊勝的。所以,在止的禪修

上,你無法說佛教是最好的,

因為它會達到的成果,是其他

的宗派也可以達到的。因此,

當我們說佛教它特殊、好在哪

裡呢?是因為它在「止」的上

面還有「觀」的修持,在止、

觀雙運的情況下,幫我們達到

樣一個超越世間的觀的禪修,

在佛教中是一個不共的、特殊

的修持。為什麼會被稱作不共

的、殊勝的呢?這是因為在世

間禪定的修持,他們不承認還

有之上的「觀」的修持,而

且,他們也不去做那樣的修

持。所以,佛教「觀」的禪修

是特殊的,是不共的。

換句話說,這裡的「觀」是

什麼呢?它就是止、觀雙運的

一種修持。當具備了止、觀雙

運的時候,就是出世間的禪定

了。具備止、觀雙運的出世間

禪定的行者,以本尊來說,就

是出世間的本尊,以護法來

講,也就是出世間的護法。

所以止的禪修,其實只是幫

助我們心平靜的一個方法,它

並不能幫助我們認識或者找到

自心本性。所以,當心止靜下

來之後,要進一步認識心的自

性,這時候要用的方法是什麼

呢?就是觀!

在顯乘的大手印也好,或者

三乘中所有的修持,我們可以

知道,如果是在止、觀雙運的

情況之下修持,得到的就是殊

勝的成就;如果沒有止、觀雙

運,它就只是世間的成就,所

Page 5: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69

得好,有一天發願:「將來我要

成為佛教的護法!」如此也只

能叫世間的護法,並無法成為

出世間的護法。所以從顯乘角

度來說,有沒有「出世間」成

就,關鍵就在於有沒有「觀」!

生、圓雙運,就是止觀雙運

密乘裡最主要的修持是什麼

呢?就是「生起次第」跟「圓滿

次第」。如果只是修生起次第,

而且也修到了一種穩定,所得

到的果位,也僅是世間的共同

成就。所以在這樣穩定的生起

次第之上,必須還要有圓滿次

第,你要了解到圓滿次第的意

義,所以生、圓雙運修持,所

得到的就是殊勝的成就。

其實密乘的「生起次第」、

「圓滿次第」跟顯乘的「止」、

「觀」意思是一樣的。為什麼

這麼講呢?因為顯乘裡止的禪

修,是幫助自心達到平靜,同

樣地,密乘的生起次第的觀

修,也是讓我們的心達到專一

跟平靜的方法,兩者講得都是

自心的平靜。

所以當你達到了「止」,或

者「生起次第」果位的時候,

就是一種成就。同樣地,顯乘

是共同的成就,你也不用再去

爭論到底誰的方法好還是不

好,因為最終達到的都只是共

同的成就。

所以,佛教它殊勝的地方在

哪裡呢?就是殊勝的成就!能

不能得到的差別在那裡呢?以

顯乘來講,是有沒有修「觀」;

在密乘來講,就是有沒有圓滿

次第。

講了這麼多,最主要是要解

釋什麼叫世間的本尊、世間護

法,或者出世間本尊、出世間

的護法,如此,大家就可以很

清楚「世間」跟「出世間」的

分際跟關鍵在哪裡。在這裡會

有共稱的詞,就是本尊,藏

文叫「臘」。「臘」直譯成中文

叫作「神」。本尊也好,或是

「臘」,都可以分為「出世間」

跟「世間」,這是一個共稱。

也就是說,這些神都可以分為

「出世間」跟「世間」,像護

法、本尊,都包含在「臘」這個

詞裡。

密乘裡我們會談到皈依的對

象,也叫皈依境,分為外跟內

兩種。外在的皈依境是佛、

法、僧三寶;內在的皈依境,

就是上師、本尊跟護法。所

的「觀」以及密乘的「圓滿次

第」,這兩者最終的果位是一

樣的,但在修持的方式上,兩

者是完全不同。

為什麼不同呢?以密乘來

講,顯乘的道次第是比較繁複

的,換句話說,是比較長的一

條路,而密乘是一條捷徑,它

是快速法。同樣的果位,但兩

個的方法是這麼不同,但是那

並不是重點,重點還是我們自

己,如果修持的人不知道密乘

重點到底在哪裡?那很抱歉,

你修的並不是快速道。

所以,把握關鍵跟要點是很

重要的,尤其實修的時候,你

要抓到關鍵跟要點,如果能夠

掌握要點,你會發現它的用處

是非常大的。反言之,若沒抓

到要點而修持,你會發現,得

花更多的時間,而且只會讓自

己更累,累到最後甚至你不再

相信這個方法了。

以密乘來講,「生起次第」

是幫助我們達到一個共同的成

就;顯乘的「止」的禪修,也

是達到共同的成就;此外,像

是外道的印度教的修持,達到

的也是共同的成就。所以,如

果從得到最終的果上來講,都

確戒仁波切說:

止、觀雙運的時候,

就會得到殊勝的成就,

這個成就超越了世間成就,

所以叫出世間的成就。

Page 6: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70

就的本尊或護法,他都叫作世

間的本尊跟護法。

談到「護法」兩字,很多人

馬上聯想模樣可怕、恐怖的護

法。其實不一定,只要是守護

佛法的人或者是守護佛法者,

就叫護法。當然,講到護法的

相貌也都不同,譬如衣著、穿

戴物品。就好像國家會有軍人

及警察,他們分別保護社稷及

人民。大家可以看到軍人的穿

著,相對於警察來說,是比較

威嚴,衣服上的配飾也比較

多。其實不管軍人或警察,都

是人,但兩者在責任、地位

上,就有明顯不同,同時在服

裝、外相上,也是不一樣的。

就好像如果我們犯法,一般

人到你們面前,你不會覺得害

怕,但如果來了個警察,你可

能就會恐慌了。所以護法主要

是守護教法、佛教的一個守護

者,他叫作護法。從個人的角

度來說,能夠守護、幫助我們

得到解脫的守護者,他也可以

叫護法。以上是對護法簡單的

做了一個介紹,希望在最開

始,能讓大家有一個概括性的

了解。(系列之一)

聽打:徐姮巧

你要暫時利益或究竟成就?

一般而言,世間的護法能幫

助我們得到眼前暫時的利益,

這是每個人都喜歡的。很多人

就把這些暫時的利益,誤以為

就是最究竟、最殊勝的利益,

其實並不是的,他只能幫助我

們得到共同的成就。

你也不能說,世間護法他們

是不好的。在佛教當中,就有

非常多的世間護法。不同的傳

承,甚至某一些經典,都有守

護的世間護法。但是你要清

楚,透過他們,只能讓我們得

到一些暫時的利益,並不能得

到究竟的利益。

許多人有自己相應或者有緣

的世間護法,你可能會因此作

一些供養,然後得到一些幫

助,因為,他也是神,也具備

了共同的成就。但是,我們要

注意,不要把他們當成是究竟

的皈依處,因為如果把世間神

當成是究竟的皈依處,我們就

違背了皈依的學處。

因此我們知道,世間的本尊

或者世間的護法,並不一定指

的是其他宗教中的護法,只要

是幫助我們得到共同的世間成

以密乘不共的內在皈依「護

法」,還有「世間」跟「出世

間」的差別。如果你不知道有

這樣的差別,很多時候會造成

大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

為密乘是不共的內在皈依境,

所以如果要成為我們能夠皈依

的對象、皈依境的時候,這個

護法就必須是出世間的護法。

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因為皈

依之後,會有皈依的學處,皈

依佛之後,不皈依外道的天

神,所以如果我們皈依了一個

世間的天神,那我們就違背了

皈依佛的皈依學處。

所以如果我們不知道神和護

法有分世間跟出世間,那我們

很有可能就會違背了皈依的學

處。當然,要清楚分辨實在不

太容易,因為世間的護法真的

是太多了。譬如中國佛教當中

的山神、土地神等等,他們發

誓說要護持佛教,所以他們也

是護法,但他們都是世間的護

法。不同的傳承,不同的經

典,都有許多護法,藏傳佛教

更是多更多。所以,我們首先

要了解皈依的護法,必須是出

世間的護法,我們才能夠皈依

他。

Page 7: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瑪哈嘎拉儀軌」教授

瑪哈嘎拉,從大惡到大善的旅程一個壞事幹盡的傢伙,如何能得到殊勝成就,成為密乘的護法?

除了因緣,更有不可思議的勇氣……

52

教授:確戒仁波切

時間:2012年9月6日下午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堪布丹傑

攝影:攝影獅

接下來的幾天,我要介紹

噶瑪噶舉中的一個護法──

瑪哈嘎拉,他有另一個名字

──金剛黑袍護法。瑪哈嘎拉

是梵文,「瑪哈」的意思就是

「大」,「嘎拉」的意思就是

「黑色」,所以他也叫作「大

黑」,中文翻譯叫「大黑天」。

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恐怖,黑

色,而且是很大的黑色,到底

他是什麼個東西呢?

瑪哈嘎拉的由來

瑪哈嘎拉,是不是一出生就

是瑪哈嘎拉呢?並不是!他一

開始也只是個凡人,跟我們是

一樣的。所以,如果我們好好

的修持,大家都有可能成為

「大黑天」。這個意思是什麼

呢?就是我們都可以得到殊勝

的成就。

之前介紹了很多世間、出世

間護法,所以講到瑪哈嘎拉,

我們知道他是一個出世間的天

神。大黑天的「天」,就是梵語

「臘」,就是「天神」的意思。

講到瑪哈嘎拉,他的故事可

長了,而且滿有趣的。這個瑪

哈嘎拉,這個傢伙,你可以這

樣稱他,因為當他還是凡夫的

時候,幹盡了所有壞事。然

而,這是一個有趣的緣起──

當他具備大的力量,做盡一切

惡業,但最後他得到的也是一

個大的殊勝成果。這裡的「大

力」,是說他是一個勇敢、敢

做敢當的人。就像顯教中,我

們形容菩薩為勇者,是一樣的

道理,如果不具備這樣的勇

氣,無法成為一個菩薩。

所以瑪哈嘎拉這樣一個護

法,特別是在密乘中,有這樣

的修持,也有這樣的名稱,你

不會在小乘,或大乘的典籍中

看到這樣的名稱。雖然在小

乘、大乘中沒這樣的瑪哈嘎

拉、大黑天的名稱或他的修

持,但卻有相對的勇者修持。

在大乘或一般乘法當中,一

個勇者,也就是菩薩,他示現

的樣子是白色的,外貌是調柔

寂靜的。而瑪哈嘎拉通體黑

色,以憤怒相貌示現,所以一

般人看到他的樣子,很難去跟

所謂的菩薩作一個連結。其實

不論是寂靜尊或是憤怒尊,這

兩者都是菩薩,本質上都是沒

有分別的。

瑪哈嘎拉護法,分五部族

其實瑪哈嘎拉是一個總體的

名稱,大黑天護法分很多不同

的大黑天。譬如在藏傳佛教

裡,不同的教派都有瑪哈嘎

拉,但是指不同的護法。以噶

舉來講,噶瑪噶舉的瑪哈嘎

拉,指的就是金剛黑袍護法;

在香巴噶舉或者格魯派裡,指

的是六臂的瑪哈嘎拉;薩迦派

裡的瑪哈嘎拉,指的是「骨給

袞波」,這是另外一個瑪哈嘎

拉護法;寧瑪派裡的瑪哈嘎拉

是叫「馬寧護法」;在竹巴噶

舉或者在巴絨噶舉的瑪哈嘎

拉,指的是四臂的瑪哈嘎拉。

瑪哈嘎拉護法,可以分為五

個部族,第一個是代表「身」

的瑪哈嘎拉,指的是四臂的瑪

哈嘎拉;薩迦派「骨給袞波」

是「語」的瑪哈嘎拉;「意」

的瑪哈嘎拉,指的是二臂的金

剛黑袍護法;「功德」的瑪哈

嘎拉指的是六臂的瑪哈嘎拉;

Page 8: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53

他跟著頂髻佛出家,頂髻佛就

是釋迦牟尼佛尊前的一尊佛,

叫作「租多間」。

瑪哈嘎拉出家之後,法名藏

文叫「迭為擴囉」。藏文的「迭

為」就是中文的「樂」;「擴

囉」,就是中文的「輪」,所以

中文叫「樂輪」。他的膚色是黑

的,脾氣很暴躁,但最後透過修

持,也得到了共同的成就。共同

的成就會有一些徵兆,也就是

他有神通,但這種神通都是有

漏的,還有煩惱。

樂輪行者有了神通之後,變

得非常的傲慢,甚至跑去跟頂

髻佛比高下。一番較量後,頂

髻如來降伏了樂輪行者的我

慢,同時也讓樂輪行者了解,

他的神通,原來只是共同的成

就罷了,尚未得到殊勝的成

就。樂輪行者之後就去了印度

的南方,在一處濃密的森林

中,依止了梵天。

梵天是什麼呢?他是世間的

一個本尊。樂輪行者向著大梵

天的像祈請之後,大梵天出現

並授記他說:「你將成為我的

孩子,未來你會具備三個世間

的大力量。」當大梵天對樂輪

行者授記之後,頂髻佛馬上知

的教派,因福德、因緣相應出

現的瑪哈嘎拉,之所以會有相

貌的不同,就像我們每個人長

相各有不同,是一樣的道理。

一聽到瑪哈嘎拉這個名字,

就要想到,他能夠幫助我們得

到殊勝的成就。但是如何達到

這樣的果位呢?也就是從當下

的凡夫身開始起修。因為瑪哈

嘎拉一開始,也是凡夫。

接下來要進入瑪哈嘎拉的故

事了。2011年噶瑪巴九百年的

慶典活動,法王噶瑪巴特別編

撰了一本書,也就是我現在手

上拿的這本書,當中記載了二

臂瑪哈嘎拉的兩個故事,兩個

傳承。

一個暴躁、傲慢的傢伙

第一個部分是講述瑪哈嘎拉

在凡夫的階段,當時他是一位

瑜伽士,名叫「惹那」,這個

瑜伽士不是佛教的瑜伽士,是

當時印度的一種修持者。後來

「事業」的瑪哈嘎拉,叫作

「馬寧護法」。

五個部族的瑪哈嘎拉,在相

貌、服飾上都不一樣,但有一

個共同點,都是黑色。在五個

部族當中,譬如二臂金剛黑袍

護法,自己本身又可以再分為

五個部族,也就是身、口、

意、功德跟事業。其實這不難

理解,就像每一個人的本身都

有五個部分,也就是我們都有

身、語、意、事業及特殊的功

德,也就是力量。

雖然都有共同的五部分,然

而長相各不同,首先身體長的

不一樣,聲音也有好聽跟不好

聽,並且各各的心意都不同,

每個人的事業、工作也都不

同,能力也是有差別。如果要

五個部分都圓滿,是不容易

的。首先要長得好看,聲音又

要好聽,然後心要聰明,事業

做得大,功德、力量也要很

多。換句話說,我們看到不同

Page 9: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54

道他之前的弟子樂輪被大梵天

授記,所以頂髻如來就去度化

樂輪。他示現了一個比丘的相

貌,來到樂輪的身邊,於是樂

輪就在頂髻如來之前作了懺

悔,這時候頂髻如來授記樂輪

說:「經過多生多世之後,你

的最後一生會投生為大梵天的

孩子,就是憤怒黑天。之後,

你會生起菩提心,當你生起菩

提心後,你會成為未來的一尊

佛,名叫解脫佛。」

在樂輪投生為梵天的兒子,

還未生起菩提心的這期間,就

如同授記一般,他發生了一些

事情。這裡提到,在天界,也

就是三十三天上,有一棵如意

樹,這棵樹的根部是在須彌山

頂,但它的枝葉和果實,是長

在三十三天,所以當時三十三

天的天人們都受用著如意樹的

果實。

阿修羅與天人開戰……

我們常常說天人跟阿修羅在

那裡一直打仗,最主要的原因

是什麼呢?就是為了這棵如意

樹。你可以想像那個景象,如

意樹的果實被天人享用,而阿

修羅就只能在樹根那裡痴痴地

望著天人吃果實。當時阿修羅

們心想,這樣實在不對,根部

明明是在我們這裡,但是果實

卻是天人享用。因此阿修羅王

帶著他所有的軍隊準備去攻打

天界,當軍隊來到帝釋天的天

宮前,阿修羅王向天人喊話:

「這棵如意樹是我們共有的,

但是只有你們天人獨享果實,

這樣是不行的。」天人當然不

願共享,於是回答:「我們就

是有福氣,這棵樹會長這樣的

果實,所以我們能享用。如果

這棵樹給了你們,就算果實長

在你們家裡,若你們沒有福

氣,樹也會枯掉,因此不用爭

吵。」雙方就這樣各執己見,

完全談不攏。

阿修羅後來決定要開戰。其

實天人不會打仗,他們生活太

安逸,總覺得自己有福氣,傲

慢的很。但阿修羅就不一樣

了,他們由於嫉妒,於是會做

各種的事情,甚至戰爭,所以

他們很會打仗。

戰爭的情況是,天人如果被

射了一箭就會死,但阿修羅卻

不是。他們人數本來就多,而

且有一個特質,即使被箭射到

流了血,但流出的血又可以變

幻出更多的阿修羅軍隊,所以

他們是越打越多。

眼看局勢不妙,金剛手菩薩

就出場了。金剛手菩薩知道天

人快輸了,於是從金剛手菩薩

的心間放射出深黑色吽字,這

個吽字射到了天神的眉間,然

後天神的眉間腫了起來,小瘤

越腫越大,最後破了。破了之

後出現一個鮮藍色的漂亮女

生,名字叫「烏瑪迭哇」。

如果你知道印度教,印度教

裡最主要的天神就是大自在

天,而女性的天神就是叫烏瑪

迭哇。因為這位女生長的很漂

亮,所以當她一出現的時候,

所有在場的天人心中都起了一

個念頭:我一定要娶她。每個

人都想要得到她。就在這個當

下,金剛手菩薩說了一段授

記:「烏瑪迭哇是為了要消除

阿修羅的戰爭,才出現的。這

個烏瑪迭哇,應該要歸屬於大

自在天。」為什麼會有那樣的

一個授記呢?意思是說,如果

烏瑪迭哇不能成為大自在天的

妻子,那麼天人與阿修羅的戰

爭,是無法被平息的。故事先

講到這裡。(系列之二)

聽打:徐姮巧

Page 10: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懺罪修心,大勇大力證佛果從殺戮到利益眾生,皈依三寶後的瑪哈嗄拉,展現無比大悲心。

「瑪哈嘎拉儀軌」教授

60

教授:確戒仁波切

時間:2012年9月6日晚上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堪布丹傑

攝影:攝影獅

如果要逐字逐句講說瑪哈嘎

拉的故事,大概要一個星期才

能講完,所以我們只截取重要

的部分來講。類似的故事,印

度電視台也有拍成連續劇,聽

說一共有15集,要連續15天才

看得完。

之前故事講到金剛手菩薩有

ㄧ個授記,授記裡說烏瑪迭哇

要成為大自在天的妻子,這部

分有兩種不同的形容。

授記之後,場景換到須彌山

的南方,也就是南瞻部洲。這

個地方有一個非常恐怖的墳

場。為什麼這個墳場這麼令人

恐懼跟害怕呢?因為墳場位在

茂密的森林當中,周遭無人,

內有各種的猛獸、毒蟲。

這裡有位名叫喇迦哈里的羅

剎王,是非人阿修羅,具備各

種的神通,他的妻子是他從四

大天王的國土中搶來的。妻子

懷孕後不久,羅剎王就死了。

恐怖的墳場裡,就只有這位身

懷六甲的女人。不久,羅剎王

的妻子順利產下一男嬰,母親

很疼愛孩子,給他戴珍寶、穿

華服,母子倆傍河而居,靠捕

魚為生。

邀母前往聖山,接受灌頂

隨著年紀的增長,小孩長大

了,生得十分莊嚴而且孔武有

力,當他問母親:「爸爸在哪

裡?」母親於是開始細數過往:

「在懷你的時候,你的父親就

死了。」這個孩子很特別,大概

是過去生帶來的,很自然的具

有神通,但是有漏的神通。

有一天,孩子跟母親說:

「我們不能一輩子待在這樣的

墳場裡,我們應該要去墳場南

方一座叫倫波帕拔的聖山。這

座山上住著一位名叫德更帕渥

的比丘,他是文殊菩薩的化

身,白天進入甚深的禪定,晚

上會有空行母來薈供。」

母子倆於是動身到了山上,

見到了比丘後,母親獻出所有

的珍寶做供養、禮拜,同時報

告自己過去所有的經歷,請比

丘攝受來帶領母子倆。比丘當

下把手放在這位母親的頭上,

給予神通的灌頂,母親於是現

證法性無生,證悟般若波羅蜜

空性的義理。接著,比丘給予

孩子化身神通的灌頂,孩子於

是具備身體能夠做各種變化的

成就,用腳一踩,大地都能被

翻轉過來。

從此,母子倆就這樣跟著上

師,在山上住了下來,墳場裡

很多空行母都來供養他們三

人。

上師之後又給予羅剎的孩子

一個秘密的灌頂,給了嘎滇巴

渥祖出措巴這個法名。此後不

久,上師圓寂到了空行剎土,

同時,羅剎子的母親也圓寂。

於是羅剎子,也就是嘎滇巴渥

祖出措巴,順理成章成為這地

方的主人。

神通廣大,具平息戰爭能力

他的大神通很快的被帝釋天

知道了,帝釋天知道羅剎子具

有平息非人阿修羅戰爭的能

力,就想把羅剎子收歸到自己

的旗下,於是派了烏瑪迭哇去

迎請。之前金剛手菩薩曾授

記,烏瑪迭哇會變成大自在天

的妻子,故事說到這裡,大家

就可以知道,原來羅剎之子就

Page 11: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61

去工作的時候,將羅剎子夫婦

和兩個孩子全部接回三十三

天。一家四口,就在三十三天

的宮殿中,接受所有天人的禮

拜和供養。

因為羅剎子夫婦和孩子吃慣

了墳場周圍葱的蔥、蒜、魚肉等

食物,一開始實在是吃不下天

人的食物,於是天人就先供養

他們慣吃的食物,再慢慢改變

四人的飲食。當他們習慣了天

人的飲食後,帝釋天冊封羅剎

子的兩個孩子為將軍,同時給

了他倆一把栴檀劍,派他們去

跟阿修羅打戰。

列滇拿波是瑪哈嘎拉最原始

的第一個人,栴檀劍這把武

器,只有列滇拿波可以拿,它

是三角錐形的武器,每個錐面

有三個門,所以總共有九個

門,每一個門都有天人的軍

隊。出去打仗的時候,他會揮

動武器,從武器中變出天人大

軍。

兄妹倆率領兩萬一千天人

大軍,迎戰阿修羅,雙方在

三十三天宮殿和非人蓋的堅固

碉堡之間的平原裡大戰,結果

非人大敗,逃回到牢不可破的

碉堡。

就在烏瑪迭哇與羅剎子養兒

育女的這段時間,非人阿修羅

在三十三天的附近,蓋了一棟

堅固無比、無法摧破的房子。

這結果讓帝釋天受不了,生氣

地彈起琵琶,藉著琵琶,帝釋

天的話傳到了烏瑪迭哇的耳

裡:「妳在幹嘛?我派妳去是

要迎接羅剎子,妳怎麼就在那

裡當起媽媽了?」「妳還不快

回來,我們都快要戰敗了。」

烏瑪迭哇聞言,這才清醒過

來,馬上跟羅剎子說:「我們

要跟阿修羅打戰了,得馬上回

三十三天。」同時藉由琵琶傳

音,告訴帝釋天:「我們夫妻

倆,七天後到達!」

帝釋天聞言,親自乘著馬

車,帶著所有的眷眾來到倫波

帕拔的聖山,趁空行母白天出

是大自在天。

烏瑪迭哇到了墳場,對羅剎

之子禮拜後說:「帝釋天要我來

迎請你到三十三天。」當然,羅

剎子身邊的空行母眷眾是不會

讓主人就這樣離開的。有一天,

烏瑪迭哇趁空行母出去辦事,

供養很多東西給羅剎子,羅剎

子看見漂亮的烏瑪迭哇,一時

心動起了貪念,結果倆人當下

結成連理。後來烏瑪迭哇懷了

龍鳳胎,產下一男一女,男生取

名叫列滇拿波,女孩子叫嬞鳩

瑪。

為了要餵養兩個小孩,羅剎

子夫婦倆到處找食物,其中包

括了蔥、蒜、魚肉等。其實天

人是不可以受用這些東西的,

但是受限環境,所以烏瑪迭哇

破了天人的戒律。

Page 12: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62

之後不論列滇拿波怎麼攻

打,都無法攻破這碉堡,為何

房子如此堅固不可破呢?有一

段記載說,因為房子得到了遍

入天的幫忙,遍入天有一種咒

力跟加持力,可以讓房子變得

牢不可破。列滇拿波於是求助

父親:「如何才能把碉堡毀了

呢?」父親說:「海邊有一顆

金剛鑽,結合海上的水泡,再

加上木炭,三樣東西合體,就

可以破壞碉堡了。」

這情形就好像做炸彈一樣,

三種原料放在一起,就擁有具

大的破壞力。列滇拿波聽了很

開心說:「我在七天之內,一

定要把房子摧毀!」但是當他

把「炸彈」丟向碉堡時,卻只

炸毀了碉堡的一個小角落。但

列滇拿波仍不甘示弱對著非人

大喊:「我只是試投罷了,七

天內我一定會毀掉這房子!」

非人陣營裡的遍入天聞言

心想,雖然列滇拿波的武器

不怎樣,但還是有可能會毀

掉碉堡,所以想先下手為強,

趁列滇拿波還未丟炸彈之前,

先跟他叫陣對打。遍入天很有

信心,他想,列滇拿波是不可

能打敗他的,因為他有五種武

器。

到底是哪五種武器呢?第一

是心想事成劍,這把劍不需揮

動它,只要用念力,就可以

把想砍的都砍了。第二種是

飛盤,這個飛盤一丟出去,所

有東西都會被鏟平。第三是海

螺,吹奏海螺,它聲音可傳遍

三界。第四是必死弓箭,只要

被這弓箭射到,必死無疑。第

五則是一個矛。

遍入天很有信心地想著:「列

滇拿波將軍只有一種武器,所

以我一定會贏。」遍入天去之

前,特別交代非人阿修羅:

「如果我輸了,我會吹三次海

螺,你們就把碉堡給毀了,我

們寧可自己毀掉房子,別讓他

們來毀了我們的房子。」

就這樣,遍入天帶著五種武

器,單槍匹馬前去叫陣。列滇

拿波早就知道遍入天會來,於

是變成一個既聾且盲的老太

婆,在遍入天必經的路上等著

他,這地方只能容下一人,連

要轉個身都很困難。

智破非人碉堡

兩人後來真的在狹路上相

逢,遍入天開口說:「請讓

路。」老太婆反問遍入天:「你

是誰?」「我是遍入天!」老

太婆又再追問:「你真的是遍入

天嗎?遍入天不是有五種武器

嗎?如果你真是遍入天,就拿出

來!」遍入天:「我當然有!」

「你有海螺嗎?」「有啊!」

「有海螺的話,拿出來吹呀!」

Page 13: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63

滇拿波,羅剎王拿出他的秘密

武器──是一隻叫土寶的老鼠,

他丟出武器打列滇拿波時,不

料老鼠的頭瞬間被砍斷。原

來,列滇拿波的妹妹把羅剎王

的劍偷了出來並交給了哥哥,

列滇拿波乘勝追擊,當下揮劍

砍下羅剎王的首級。

兄妹倆接著直闖羅剎國土,

剷平整個羅剎城。這一段羅剎

王被斬首的繪圖,現今在印度

仍可看到,是個充滿印度文化

的故事。

兄妹倆在墳場住了很長的一

段時間後,眼看食物就快要吃

完,於是開始向外覓食。兩人

愈走愈靠近印度,當時印度開

始流行各種傳染病,就是因為

兄妹身上帶著一種氣,碰到的

人都會生病。

其中有一地區的國王昌經

王,跑去問當時在靈鷲山說法

的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印度

境內,會發生各種的流行病?

要如何消除這些疾病呢?」釋

迦牟尼佛於是用神通,召來兄

妹倆。

利用善巧方便,調服兄妹倆

兄妹倆有世間共同成就,也

不了以前的蔥、蒜、魚肉等滋

味,於是兩人趁機出走,回到

他們出生地墳場。墳場的的空

行母看見主人的孩子回來了,

大家都很高興,繼續照顧供養

兩兄妹。

此後,天人們不時經由彈奏

琵琶與兄妹倆對話,要他們常

回來,所以他們常常在初一、

十五回天界。

列滇拿波的妹妹嬞鳩瑪,特

別喜歡腐血的味道,有一天她

循著味道走到羅剎國,見到有

十個頭的羅剎王。(現在印度

偶爾還可以看到這尊神像,是

他們的大護法。)羅剎王見到

嬞鳩瑪前來,拿了一盆血給她

喝,她喝了之後就睡著了,羅

剎王趁機用鐵鍊把她的腳拴

住,強要她做他的老婆,嬞鳩

瑪於是被迫留下。

羅剎王有五百個孩子,五百

個羅剎子白天都躲在樹蔭下或

是木頭陰暗處,晚上才出來。

有天,嬞鳩瑪趁羅剎王出去工

作,拿了他的劍砍斷腳鍊,隨

後騎著羅剎王的驢子,逃回哥

哥身邊。

羅剎王知道後,旋即化身為

牛追趕著,追到墳場碰到了列

遍入天依言,馬上吹了起來,

但老太婆卻嫌吹得不夠大聲,

遍入天於是再用力吹了一次海

螺,但老太婆還是說:「你不

是真的遍入天,遍入天的海螺

聲音可大了,你才不是遍入天

呢!」這次遍入天真是氣炸了,

於是用盡他吃奶的力氣再吹ㄧ

次,就在他吹完三次海螺後,

老太婆瞬間消失不見了。

遍入天頓時心生疑惑,策馬

趕回碉堡,發現整個房子早已

被毀了。因為他之前曾交代非

人:「若我輸了,會吹三次海

螺。」所以當遍入天中了激將

法吹三次海螺後,房子就被非

人自己毀了。非人失去了住

所,於是求助龍族寄居海底。

還記得金剛手菩薩的授記

嗎?就是烏瑪迭哇若能成為大

自在天的妻子,就能夠降伏非

人,結果烏瑪迭哇和羅剎子的

兒子列滇拿波,真的剷除了非

人。戰勝後的列滇拿波,凱旋

回到三十三天,偕同父母親及

妹妹,向帝釋天及所有的天人

做了廣大酬謝的供養。

一家四口在三十三天宮殿裡

生活無虞,但兄妹倆還是無法

完全習慣天界的飲食,他們忘

Page 14: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64

具神通。要降伏他們並非簡單

事,佛陀為避免衝突,便從他

的頂髻變幻出大白傘蓋佛母,

所以大白傘蓋佛母,也叫頂髻

佛母,大白傘蓋佛母有千眼、

千手、千腳,最後他用聲音降

伏了這對兄妹。

我們常常說佛經分為三種:

一種是佛陀親口講說的經典,一

種是佛陀加持某個人而說出的

經典,還有一種是佛陀授記某人

而說的。因此大白傘蓋佛母所說

的,可以說是佛陀加持了大白傘

蓋佛母而說出了咒音,這樣的咒

音完全降伏了兄妹倆。

兄妹倆皈依了釋迦牟尼佛,

這是兩人初發菩提心的開始,

兩人發誓身口意都供養佛陀。

列滇拿波和嬞鳩瑪於是成為了

佛弟子,兩人不只守護佛教,

也會守護所有想要得到解脫佛

果的每一位修行人。

故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大

白傘蓋佛母到哪去了?答案是:

大白傘蓋佛母又被佛陀收回去

了,又回到佛陀頂髻裡。我個

人覺得,大白傘蓋佛母的化現

其實是有意義的。我們常常說

要幫助、利益別人,但你要具

備很多的方法。佛陀當時知

道,透過他的口說出的話是沒

有辦法調服這對兄妹的,於是

藉由大白傘蓋佛母的口說出咒

語,順利調服這對兄妹。從這

故事我們可以得知,想要利益

眾生的辦法,其實是很多的。

大家試著想想,如果當時佛

陀直接到兄妹面前,開始初轉

法輪,直接開示苦、集、滅、

道等話,相信他們倆是聽不進

去的。或是換個場景,佛陀直

接在兄妹面前講說大乘的法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

味觸法……」他們倆大概也聽

不進去。所以從他的頂髻變幻

出大白傘蓋佛母,透過他來調

服這對兄妹,這就是ㄧ種善巧

方便,我們應該要知道。

藏文裡對大白傘蓋佛母的讚

文是這樣:首先提到列滇拿波的

名字,說明兄妹倆住在墳場裡,

被空行母圍繞,文字形容列滇拿

波用神通摧毀遍入天堅固的碉

堡,連這樣具備廣大神通的兄妹

都要禮敬大白傘蓋佛母。

從這裡我們知道,瑪哈嘎拉

的始祖就是列滇拿波。從他之

後,變幻出身、語、意、功德、

事業不同功德的瑪哈嘎拉。

以上介紹的這一段,是瑪哈嘎

拉還是凡夫時,具備世間共同成

就的神通,一直到被佛陀攝受皈

依,修持證悟萬法的實相,成為

出世間護法的一個過程。

通體黑色的列滇拿波是示現

忿怒相,帝釋天當初冊封他將

軍頭銜,賜將軍服及一把栴檀

三角錐。之後佛陀授記列滇拿

波,說他未來會保護佛教,而

且也會守護所有想要修持佛法

的行者,最終會成就圓滿的佛

果。未來將是一尊名叫塔委旺

Page 15: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65

那個當下,佛陀沒有辦法透過

他親說開示調服六種外道,所

以用心意變幻出金剛手菩薩的

忿怒相,來降伏利益外道。

其實無論寂靜相也好,忿怒

相也好,我們要看到的是相貌

背後的根本,也就是菩薩的心

願。因為有顆利益眾生的大悲

心,才有這樣的示現。

瑪哈嘎拉凡夫時的故事現在

告一段落,明天要介紹列滇拿

波成為瑪哈嘎拉的事蹟。今天

大家可能有一個疑惑,心想:

「我是來聽第一護法的,怎麼

講了半天都是打來打去的故

事。」你們知道真實的信心和

恭敬心是怎麼樣生起的嗎?其

實是在於我們有一個好的了解

跟認知。透過這個完整的故

事,告訴我們瑪哈嘎拉從凡人

證得佛果的經過,大家才容易

生起信心,而這種信心,才有

可能越來越穩固。換句話說,

無論你依止哪一位上師、本

尊、護法,或者修哪一個法,

你都要了解這個法的歷史源流

為了要生起信心,所以我們必

須要知道瑪哈嘎拉的故事。

(系列之三)

聽打:黃巧閑

面孔下,有這麼艱峻的過去,他

過去的確也犯了很大的罪孽,

但他具備了大的勇氣和力量。

有一段出自續典,讚頌瑪哈

嘎拉的偈文形容,瑪哈嘎拉花

了很多劫的時間認真做了很多

廣大的修心,他以大悲心化現

出能夠利益眾生的身形。這樣

一位勇猛的菩薩,用強而有力

的聲音去調服難以調服的眾

生,偈文也告訴我們要如何去

利益幫助眾生,當和顏悅色不

見任何作用時,你就要示現忿

怒相,才能調服比較難調服的

眾生。

佛陀曾言,菩薩要利益眾生

的時候,要具備大悲善巧。就

好像金剛手菩薩也有所謂的寂

靜相與忿怒相,為什麼菩薩要

示現不同的相貌呢?因為有不

同的眾生需要他幫助。

金剛手菩薩示現忿怒相是要

幫助什麼人呢?當時佛陀在舍

衛城,靠近瓦拉那西旁邊的城

中,有六種外道要顯神通傷害

佛陀,當時沒有人可以降伏那

樣的外道,原本是寂靜相的金

剛手菩薩,於是示現忿怒相,

他一手拿著繩索,一手拿著金

剛杵,就這樣把外道降伏了。

波的如來,是遍導一切得到自

在的如來。

我們說未來有千佛,釋迦牟

尼佛是賢劫第四尊佛,彌勒佛

是第五尊佛,第六尊佛是獅子

吼佛,所以塔委旺波應該是未

來千劫的某一尊佛,大家也會

是未來的某一尊佛。為什麼

呢?因為連列滇拿波這樣造作

大惡業的人都可以成佛了,我

們當然都可以成佛的。

或許我們沒像他那樣具備大

的力量,但透過積聚資糧好好

的修持,也是可以成佛的。而且

我們不需要麻煩佛陀從頂髻變

出大白傘蓋佛母來調服我們。

所以如果有人問,為什麼你

要念大白傘蓋佛母咒?這個咒

有什麼利益呢?現在我們知道

這樣的故事,知道原來大白傘

蓋佛母的咒語這麼有力量,連

佛陀都無法直接調服的這對兄

妹,都是透過這咒語來調服

的。知道原因後,祈請大白傘

蓋佛母或是念誦他的咒語來利

益別人,會更有力量。

現忿怒相,也是種慈悲

一般人如果不了解瑪哈嘎拉

這段故事,就不知道他恐怖的

Page 16: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孝道月法會暨課程行程表

時間 8/22星期四 8/23星期五 8/24星期六 8/25星期日

09:30-10:30   藥師佛儀軌修法 白度母儀軌修法 煙供暨

消災法會10:50-11:50   藥師佛儀軌修法 白度母儀軌修法

12:00-13:50   午齋 午齋 午齋

14:00-15:30 藥師佛儀軌修法暨開示 白度母儀軌修法暨開示 白度母儀軌修法暨開示 14:00-18:00 薈供

超薦法會15:50-17:30 藥師佛儀軌修法暨開示 白度母儀軌修法暨開示 藥師佛儀軌修法

18:00-19:20 晚餐 晚餐 晚餐18:30-20:00晚餐

19:30-21:00 藥師佛儀軌修法暨開示 白度母儀軌修法暨開示 19:00-21:00 藥師佛儀軌修法

〈化育道場孝道月法會快訊〉

藥師佛暨白度母 平安長壽順緣增

◎功德項目:

1、點燈49天功德:10,000(49盞)

法會期間藥師佛儀軌修法、49天諷誦

《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一部,閤家

點燈一盞、消災祿位一支、超薦牌位

一支、藥師寶瓶一只。

2、消災祿位:閤家1,000、個人1支500

3、超薦牌位:500

4、點燈:每盞100

5、薈供:隨喜

6、供花果:隨喜

7、煙供:隨喜

法會期間,準備有藥師佛和白度母唐

卡,義賣流通所得,扣除成本,將悉

數供養尼泊爾列些林佛學院。

◎�10/10日:點燈四十九日圓滿,舉辦

圓滿法會。

10:00:《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一部

11:15:午供

14:00:《藥師寶懺》一部

加持

66

佛弟子相信,所有的本尊、

佛菩薩,都有世間與出世間兩

種功德:勝義諦的出世間功

德,都是幫助我們證悟自心,

解脫自在;世俗諦的世間功

德,則依本尊不同的願力,加

持我們得到不同的順緣。

譬如:藥師佛的世間功德,

則是幫助我們增益平安與健

康;白度母的世間功德,是加

持行者得到長壽與福德。

藥師佛與白度母,也是藏傳

最重要的本尊法之一。只要我

們如法實修,內能證得自心本

質,外能增益健康長壽,這是

本尊不可思議的功德願力;而

信心與實修,是我們得到這兩

種內外加持的關鍵。因此藏傳

的上師、仁波切們,不但自己

修持,也教導弟子應該勤修。

因此,今年8月22日至25日,

在化育道場舉行的農曆七月孝

道月法會,校長確戒仁波切就

將主法修持藥師佛暨白度母,

並隨法開示修持心要與功德。

我們可以把握機會,和校長一

起修持,或隨喜護持,點燈、

請供消災或超薦牌位,都是冥

陽兩利、自利利他的善行。尤

其時值農曆七月孝道月,正是

感念先人恩德、超薦往生極樂

的重要時節,也是勤聚功德、

守護自他平安的好時機。

除了連續四天由確戒仁波

切主法的殊勝修法,10月10日

「49天點燈」圓滿日,化育道

場還將舉行「藥師寶懺」拜懺

法會,作圓滿的功德迴向,非

常殊勝,值得隨喜參與。

Page 17: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轉變,在發心實修之後一切的修行,都需要透過道次第的實修,才得到殊勝的成就。

「瑪哈嘎拉儀軌」教授

53

教授:確戒仁波切

時間:2012年9月7日下午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堪布丹傑

攝影:攝影獅

上次簡略的介紹佛教護法

「瑪哈嘎拉」在世間的歷程,

在被佛陀攝受之後,就正式進

入「道次第」的實地修持。他

在世間的過程當中,本來就得

到共同成就,但被佛陀攝受

後,才得到殊勝的成就。

昨天談到「共同的成就」,

我們要如何得到它呢?方法是

什麼呢?以顯教來說,就是

「止」的禪修能夠到達穩固的

時候;以密乘來講,就是「生

起次第」得到穩定的時候。

釋迦牟尼佛在六年苦行時,

也只得到世間的禪定,並未得

到出世間的禪定。到底佛陀是

什麼時候得到殊勝的成就呢?

他是到了菩提迦耶的菩提樹

下,成就了「正等正覺」之

時,才得到了殊勝的成就。同

樣地,列滇拿波雖然一開始就

具備了共同的成就,但他殊勝

的成就其實是皈依了佛陀之

後,在佛前誓言要守護佛教,

並且藉著不斷修持,最後才得

到殊勝的成就。

「列滇」瑪哈嘎拉在得到殊

勝的成就之後,他成為了守護

佛教的護法,同時也成為每一

個想要成就佛道行者之助緣或

是守護者。所以今天最主要是

介紹列滇拿波成為瑪哈嘎拉之

後的一些情況。

列滇拿波的妹妹是「吉祥天

女」,也叫做「瑪哈嘎里」,

因 為 梵 文 「 瑪 哈 嘎 拉 」 的

「拉」,是代表男性;「瑪哈

嘎里」的「里」是指天女,所

以念儀軌的時候,我們常常會

念到這兩個梵文,一個是瑪哈

嘎拉,一個是瑪哈嘎里,指的

就是兄妹倆。

瑪哈嘎拉的傳承與開展

接著簡略介紹列滇拿波皈依

了佛陀之後,瑪哈嘎拉的傳承

是如何的開展、傳承到現在。

佛陀住世時,修行者分成小

乘、大乘,佛弟子們各自修各

自的法門,各自有屬於自己法

門的灌頂、口傳與口訣,不是

像現在全部都混在一起。當時

金剛乘的法教都被空行護法守

護、隱藏著,不像現在,密法

四處可見。

佛陀圓寂後約450年左右,

最主要在龍樹菩薩的時代,大

乘及金剛乘的教法開始廣大宏

揚。龍樹菩薩最主要的根本上

師──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

中的薩惹哈大師,是修持密乘

得到殊勝成就的一位行者。龍

樹菩薩的密法及大乘法教的傳

承都是得自薩惹哈大師;甚至

連小乘別解脫戒(編註:指比

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

彌尼戒)傳承,也都得自薩惹

哈大師。

歷史記載,龍樹菩薩非常長

壽,活了六百歲,有「第二世

尊」美譽,形容他如第二尊佛

般。最主要就是因為他的長

壽,並將佛法廣大的弘揚。

護法續典的來源

先前曾提到,在龍樹菩薩出

世前,各種的教法續典,都在

不同的地方,被各自的修持者

持有,所以續典在哪裡,誰在

保護這些續典,其實都是不清

楚的。當龍樹菩薩出世後,他

在南印度「吉祥山」的地方住

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吉祥

Page 18: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54

就分為這三個,智慧的瑪哈嘎

拉或者智慧護法,就是指三身

當中的「法身」跟「報身」。

這 裡 的 智 慧 也 翻 譯 成 「 本

智」,什麼是本智呢?

你會聯想到它在說一個事物

的本來面目、本質以及它本來

的實相。若以「根」、「道」、

「果」來談論,本智指的是

「根」的部分,也可以說就是如

來藏,眾生本智的本質就是如

來藏。這樣一個智慧護法是屬

於「法身」與「報身」的雙運。

我們說「法身」的時候,指的

就是本質,也就是根、道、果

的「根」,也就是「如來藏」。

說「報身」的時候,指的就是

根、道、果的「果」。這就是

法、報二身雙運的智慧護法。

二、事業的護法:事業的瑪

哈嘎拉,它被稱為「子」,是智

慧護法的孩子。就像我們常常

會說佛父,形容佛陀為父親,佛

子就是菩薩,有這樣的關係。

這裡事業的護法,很多時候是

指「智慧護法之子」。同樣我

們說佛陀有三子,一個是代表

身的孩子羅睺羅,再來是代表

語的孩子是聲聞、緣覺及阿羅

漢,而代表佛陀心意的心子就

部瑪哈嘎拉的前兩部已經傳進

去了。後面兩部「四臂」與「六

臂」的瑪哈嘎拉,是在後弘期才

進去的。前弘期佛法弘揚有幾

世紀的時間,之後碰到滅佛的

波折將近80年,之後佛法才又

漸漸的興盛,這一時期稱為後

弘期(編註)。「前弘期」與「後

弘期」的說法,只有見於西藏佛

教史,在印度佛教史中是沒有

所謂的前弘期與後弘期的。

噶瑪噶舉的瑪哈嘎拉,在龍

樹菩薩整理出來的四部瑪哈嘎

拉傳承中,是屬於第二部「黑

袍金剛」,手中持「鉞刀」。

三種黑袍金剛護法

瑪哈嘎拉「黑袍金剛」分成三

種:一是「智慧的護法」,二是

「事業的護法」,三是「世間

的護法」,這三個也叫做「三護

法」。

一、智慧的護法:以顯教來

說,我們證得的佛果會以佛的

「三身」──法身、報身跟化

身來說明。「法身」是體,是

真我;有所示現的時候就是

「色身」。色身又可分為「報

身」跟「化身」兩部分。剛剛

談到的金剛黑袍護法瑪哈嘎拉

山」是座如同黃金顏色的山

巖,山上有一座水晶塔,龍樹

菩薩傳出的續典,都是由此處

流傳出來的。當時龍樹菩薩到

處匯聚散落在各地的護法修持

儀軌典籍,大概有108部,歸納

成為四部護法儀軌:

第一部:瑪哈嘎拉手上拿著

一個三角形、有三個門的兵器

「併」,藏文叫做「BINP」。

第二部:是「黑袍金剛」,瑪

哈嘎拉手上拿著彎刀武器,叫

「鉞刀」。

第三部:是「四臂護法」,

瑪哈嘎拉示現四臂形象。

第四部:是「六臂護法」,

瑪哈嘎拉示現六臂形象。

當時龍樹菩薩就將瑪哈嘎拉

的續典歸類在這四部當中,之

後兩大佛教的學府,一是那瀾

陀佛學院,一是超戒寺,這兩

處主要的修持就是四部瑪哈嘎

拉儀軌。

西藏瑪哈嘎拉傳承

講瑪哈嘎拉傳承前,先談藏

傳佛教的前弘時期,前弘期代

表人物有蓮師、寂護論師(又

譯為靜命)與赤松德贊,合稱

師君三尊。前弘期的時候,四

Page 19: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55

是菩薩。就像佛陀有身、語、

意三個孩子,同樣地,事業的

護法是智慧瑪哈嘎拉的心子。

三、世間護法:世間護法指

的就是瑪哈嘎拉的眷屬眾。以

噶舉派來說,金剛黑袍護法是

屬於「事業的護法」,所以是

子的部分,父親就是列滇,他

周圍的眷眾都是屬於世間護

法。

如果你要修黑袍金剛護法的

法門,廣軌是長到不可思議,

譬如要觀修瑪哈嘎拉的宮殿,

它就有五層樓的高度,而且每

一層都住有他的不同眷屬,這

個眷屬就是他的世間護法。每

一層都有很多世間護法,要觀

想每一個樣子都不同,有的臉

像獅子,有的臉像狗,各各不

同。修持金剛黑袍護法主要的

傳承與修持,分為父尊、母

尊、還有父母雙尊三類型。

父尊的修持法

有關父尊修持法,這續典是

仲比嘿嚕嘎大師傳承下來的。

大手印傳承有近傳承與遠傳

承,近傳承是我們熟悉的,從

帝洛巴、那洛巴到歷代噶瑪

巴;而遠傳承其實很細,從金

剛總持傳到帝洛巴、那洛巴,

中間還有很多的上師,比如金

剛總持到帝洛巴之間,帝洛巴

自己就匯聚了四個傳承,所以

除了金剛總持,還有四位上師

傳法給帝洛巴。

仲比嘿嚕嘎是帝洛巴的上師

之一,金剛總持並不是直接把

瑪哈嘎拉黑袍金剛的續典或法

直接傳給帝洛巴,他是透過仲

比嘿嚕嘎大師傳給帝洛巴,帝

洛巴再傳給那洛巴,如此傳承

下來的。

這位仲比嘿嚕嘎成就者,是

Page 20: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56

當時馬爾巴大師也像仲比嘿嚕

嘎大師一樣,親見了「智慧護

法」列滇拿波,同時也見到

「事業護法」,也見到了所有

的眷眾,就是「世間護法」。

然後馬爾巴大師又把這個法傳

給密勒日巴,密勒日巴再傳給

岡波巴,岡波巴再傳給第一世

大寶法王就是杜松虔巴。

(系列之四)

聽打:徐姮巧

潤稿:覺揚法師

編註:藏傳佛法分前弘期與後弘

期,前弘期約從西元840年起120

年,其後經朗達瑪王滅佛,朗達

瑪王死後,西元978年佛法在藏

地再度復興,進入後弘期,各教

派崛起,寧瑪、噶舉、噶當、薩

迦、格魯等各派的傳承,在此一

時期逐漸形成。

怒像而且很胖,有點像小叮

噹,大家看法王畫得瑪哈嘎拉

唐卡──頭、身體跟腳都是等

比例的三等分,不是法王喜歡

這樣畫,而是傳承就是這樣,

這是有原因的。其他瑪哈嘎拉

的樣子雖然也是憤怒像,但身

體跟人一樣,有正常的比例。

剛才提到帝洛巴大師最主要

有四個傳承,分別是東、南、

西、北四傳承,仲比嘿嚕嘎屬

於南方的傳承。仲比嘿嚕嘎大

師傳給了帝洛巴、那洛巴,再

傳到馬爾巴大師,這幾位祖

師,他們在修瑪哈嘎拉法的時

候,都是秘密的修。

其中,馬爾巴大師修持的是

吉祥天女的一個化身或一個分

支,我們叫做「杜素瑪」的護

法,但是他自己最主要修持的

還是瑪哈嘎拉黑袍金剛護法。

在印度一個名叫「哈哈卓巴」

的墳場修持,有一天傍晚忽然

大地震動,出現各種神通變

化,清晨時候就看到了這對父

子,父列滇拿波,子金剛黑袍

護法,還有他的世間眷眾也就

是世間護法,通通都出現在仲

比嘿嚕嘎成就者面前。

瑪哈嘎拉的形象

他看到的瑪哈嘎拉是什麼樣

子呢?他是示現忿怒像。仲比嘿

嚕嘎形容瑪哈嘎拉三個很特別

的部分:一是他的樣子極端的

憤怒;二是他的身體比例很特

別,頭、身體及腿的長短比例是

完全一樣,所以也叫「三分」

護法,很像希臘神話裡的小矮

人、侏儒,個子很矮小、很胖。

所以噶瑪噶舉的黑袍護法金

剛,無論畫像或佛像,都是忿

Page 21: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瑪哈嘎拉儀軌」教授

當黑寶冠遇到黑袍護法從第二世噶瑪巴之後,歷代法王都隨身攜帶噶瑪巴希所畫的瑪哈嘠嘎拉唐卡,當成護法……

44

教授:確戒仁波切

時間:2012年9月7日下午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堪布丹傑

攝影:攝影獅

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最主

要的弟子就是卓貢惹千,也就

是大司徒仁波切的前世。傳記

裡,他能跟黑袍護法直接講話

溝通,似乎跟黑袍金剛很親。

當時的卓貢惹千已經是一位大

成就者,他聽說有一位大成就

者名叫杜松虔巴,於是心想:

「我已經得到許多教法了,所

以不需要再去請法,但是我

應該去頂禮他,跟他討論佛

法。」所以,卓貢惹千就來到

杜松虔巴跟前,說要跟他討論

佛法。

佛法,不是嘴上說說……

當時杜松虔巴跟卓貢惹千

說:「很抱歉我沒什麼時間,因

為我都要禪修入定。你如果要

討論佛法,你可以到對面山上,

山洞裡有我的弟子,你可以去

跟他討論。」於是他依言到了對

面山洞,進了山洞一看,裡面卻

是一隻老虎,他嚇一大跳!於

是跑回杜松虔巴那裡說:「山

洞裡什麼都沒有,只有一隻老

虎。」杜松虔巴回說:「有,有

人在的,你再去一次。」

第二次去的時候,老虎不見

了,只見山洞裡冒出一個小池

子,卓貢惹千於是隨手丟了一

顆小石頭進去,然後又回來跟

杜松虔巴說:「那裡什麼都沒

有,只有一個小池子。」杜松

虔巴又再度跟他說:「你再去

一次吧!」這次終於看到一個

人在那裡了,而且他的長相就

是「聶莫瓦」,他就是杜松虔

巴的弟子,也是一位大成就

者,樣子很像密勒日巴大師,

他穿著布衣在修持。還記得先

前卓貢惹千丟了一顆石頭到水

裡面嗎?結果那顆石頭就在

「聶莫瓦」成就者的腿上。

卓貢惹千於是開口說:「杜

松虔巴要我找你談佛法。」成

就者回答:「佛法不是口上說

說而已,要不這樣好了,你將

雪山的雪融化,我在山下的山

谷檔住融化的雪水;要不就是

我去把雪融化,你去山谷擋住

雪水。」

卓貢惹千聽後心想:「要把

雪融化,我大概做不到,但是

把雪水擋住,我大概可以。」

於是回答:「你去把雪融化,

我把水擋住。」於是卓貢惹千

就到水匯流下來的地方等著。

只見聶莫瓦大師在那裡禪修,

他和密勒日巴大師一樣,主要

修持拙火,他一修,雪就融化

了,雪水非常的多,卓貢惹千

瞬間就被沖走了,這時候在山

洞裡的聶莫瓦大師就救了他。

卓貢惹千之後又來見杜松虔

巴,他的觀念完全改變,他知

道連弟子都這麼厲害,那上師

一定更不可思議,所以當下就

拜了杜松虔巴為根本上師。我

們可以看到這對師徒,就是杜

松虔巴跟在山洞裡的聶莫瓦,

他們是如何度化卓貢惹千的。

他們一句話都沒有說,只是透

過實修成就的力量,讓卓貢惹

千的心轉變了,讓卓貢惹千成

為杜松虔巴的弟子,而且成為

杜松虔巴最主要的弟子。所以

杜松虔巴將各種口訣還有教法

傳給卓貢惹千,當中最主要的

就是把「瑪哈嘎拉」傳給了卓

貢惹千。可以這樣子說,卓貢

惹千最主要依止的護法就是瑪

哈嘎拉黑袍金剛。

Page 22: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45

護法除障,大戰苯教大咒師

這裡有一段小故事,卓貢惹

千曾在達瑪寺附近做修持,當

地的苯教很盛行。說到苯教,

它不是印度傳承的佛教支派,

是西藏當地原始的一個教派。

當時記載,苯教有很多咒術,

施放很多對卓貢惹千不利的咒

術,卓貢惹千於是修法,偕同

瑪哈嘎拉以及世間護法的眷

眾,把苯教師徒一把抓起塞進

他的腋下。

雖然苯教戰敗了,但它在當

地的勢力龐大,擁有很多的寺

院及管轄地。於是教徒揪眾,

一行九人前來復仇,選了卓貢

惹千住的山洞正對面的山洞,

九位大咒師開始對卓貢惹千做

法。

當時的卓貢惹千每天修持瑪

哈嘎拉,就在向瑪哈嘎拉作供

養修持的時候,九大咒師在洞

裡看到一個很大的黑影子朝他

們逼近,瞬間把整個山洞封

住,九位咒師從此被封在洞

裡。瑪哈嘎拉將山洞封住後,

就在當地四周的空中盤旋,巨

大的黑影子籠罩山谷,瑪哈

嘎拉對卓貢惹千說:「我幫你

將這些障礙都消除了,你趕快

幫我做朵瑪供養吧!」當時的

卓貢惹千被瑪哈嘎拉的聲音跟

樣子嚇到,他倒退緊貼山洞後

牆,直到今日在那山壁上,你還

可以看到貼印在上面的背影。

噶瑪巴希,

與瑪哈嘎拉特別有緣

從杜松虔巴傳到卓貢惹千,

接著卓貢惹千又把這個法傳給

第二世噶瑪巴。噶瑪巴特別有

緣的護法就是金剛黑袍護法,

Page 23: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46

這還不是給人看的時候,因為

只要是人,一看到瑪哈嘎拉的

畫像就嚇昏了。所以他一畫完

就封印收起來。

這幅唐卡之後傳給第三世噶

瑪巴也就是讓炯多傑,一直到

第十六世噶瑪巴。每一世噶瑪

巴都會帶在身上,而且從來沒

有打開,所以那個封印都還是

一直封住,每一世噶瑪巴都會

帶在身上,當成是一個護法。

現在這幅唐卡到底在哪裡呢?

可能存放在隆德寺,那為什麼

說應該還在隆德寺呢?因為當

時第十六世大寶法王離開西藏

的時候,將所有最重要的物品

都帶在身上了,因此沒道理將

第二世傳承下來的最重要唐卡

留在西藏,這是不合理的。在

這裡也有記載從第四世噶瑪巴

開始,無論到什麼地方,他的

侍者都會騎馬並帶著這幅唐卡

而且也寫了有關瑪哈嘎拉的傳

記。

傳記中記載,噶瑪巴在寺院

修瑪哈嘎拉護法的時候,看見

了瑪哈嘎拉,他形容瑪哈嘎拉

的嘴巴如同天地這麼大,有三

個眼睛,每個眼睛放出的光芒

如同日光,口中發出「吽」的

聲音,就有如雷聲一般。有

一次,噶瑪巴到了一個叫做

「壑」的地方又看到瑪哈嘎

拉,他的身體如同三界一般,

光是他的腳,這世間都容納不

下。另外還有一次在楚布寺,

噶瑪巴又看到了瑪哈嘎拉。

第二世噶瑪巴前後見過瑪哈

嘎拉三次,他依記憶畫出瑪哈

嘎拉的樣子,其中最主要是根

據仲比黑魯嘎提到瑪哈嘎拉

頭、身、腳是三等份比例,再加

上他親眼看到的極大憤怒相。

但當他一畫完就很清楚知道,

先行開路。這裡有記載,只要

噶瑪巴一到某個定點,這幅唐

卡還有噶瑪巴的黑寶冠,一定

是同時放在一起的。

由於瑪哈嘎拉護法的樣子實

在滿恐怖,所以無法成為一般

人的修持。因此講說瑪哈嘎拉

的歷史跟故事是很重要的,不

同的教派可能不理解,會覺得

他可能是印度教的護法,但你

看到他的傳承,你知道他不是

這樣的。瑪哈嘎拉還沒被佛陀

降伏之前,他的確是列滇,只

是印度教的一個人。但攝受之

後,他也承諾要守護佛法,成

為一個特殊的護法。這次大家

知道「瑪哈嘎拉」的歷史後,

以後別人談起,或別人問起,

也可以這樣子做回答。

(系列之五)

潤稿:覺揚法師

聽打:徐姮巧

Page 24: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Page 25: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Page 26: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Page 27: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Page 28: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Page 29: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Page 30: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Page 31: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每個當下,都可以是供養不論行住坐臥,每一舉動融入所守的誓言,都可以是修持的方法。

「瑪哈嘎拉儀軌」教授

50

教授:確戒仁波切

時間:2012年9月7日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堪布丹傑

攝影:大祈願法會提供、謝宇恆

慈悲的忿怒相

講到這裡有一個禮讚瑪哈嘎

拉的四句偈文:第一偈提到,

瑪哈嘎拉多生多劫以來不斷地

在修持調服他的心性。接下來

說,他以大悲心示現了忿怒

相。第三句是說,他廣大地弘

揚了佛陀如來的正教。第四偈

說,他調服了廣大難以調服的

眾生。因此我要禮敬這樣的一

位瑪哈嘎拉的讚文。

這個偈文出自於瑪哈嘎拉的

續典,這裡看到第二句:因大

悲心而示現忿怒相。為什麼他

會長的是忿怒相?其實是因為

大悲心,所以才如此示現的。

但是一般我們會認為,一個很

有大悲心、很慈悲的人,應該

示現的是慈悲、祥和的模樣,

為什麼會是忿怒相呢?這時候

就要看到第四句偈文說到:他

可以調服難以調服的頑劣眾

生。所以他以忿怒相示現,是

為了要調服頑劣的眾生。因此

慈悲心也好,菩提心也好,其

示現的樣子不一定就是慈眉善

目。

舉個例子:當貓看到老鼠

時,貓還是慈眉善目的,所以

不一定慈眉善目都是心地良

好。貓看到老鼠時,臉是如此

的平靜、如此的專注,但是牠

的動機是不好的,是要吃掉牠

的。所以,外在的樣子是慈眉

善目,就一定代表他是好的

嗎?講到人的話,很多人他真

正的內心跟外在的相貌差很

大。可能內心是充滿了仇恨,

或各種煩惱,外相卻是慈眉善

目的樣子。就像電視上很多國

內外的政治家,可以發現不少

有著這樣的外貎貌。

這些比喻的重點是要我們理

解,不要覺得忿怒相就代表他

沒有慈悲心,這不僅容易造成

誤解,甚至是一種邪見。

這兩天看到這麼多人來聽

課,希望大家有聽懂瑪哈嘎拉

得道前的故事。最後我要在這

一本噶瑪巴編的書裡,將噶瑪

巴希放在書背裡的一段話提出

來與大家分享。這一段話是

說:「任何修持噶瑪噶舉教法

的行者,瑪哈嘎拉是包含一切

的。就是息、增、懷、誅所有

一切無量事業都包含的瑪哈嘎

拉護法。」接著說:「我們要

持守和他的誓言三昧耶。同時

要做非常多的多瑪供養。」噶

瑪巴希還說:「我們要不斷的

把這個法傳揚下去,不斷和別

人講說這個教法。」

再來,噶瑪巴希說到實修

法:「要去實修這個法、供養

法。在任何時間,不管是早

上、中午、晚上。或是三時,

過去、現在、未來。(以一天

來講的三時就是早上、中午、

晚上)任何時間都要向瑪哈嘎

拉供養、讚頌。在得到這個法

的灌頂、口傳、教授後,你要

融攝為一、化繁為簡的來修

持。」意思就是,以前修了很

多很多的法,這時可以化繁為

簡,只修瑪哈嘎拉一個法。

最後一句是:「這些如果你

都不做的話,」意思是剛剛講

的這一些三昧耶誓言都不持

守,也不供養,你也不去修持

這些法門的話。「就算經過百

年的時間也不會有任何成果發

生。」我們在得到瑪哈嘎拉這

Page 32: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51

個法門的灌頂、口傳、教授

後,就必須要向他做供養、修

持這個法門。不斷的修持之

後,你的各種息、增、懷、誅

事業,甚至不用刻意去求得,

它也會自然的成就。

這兩天主要是談到瑪哈嘎拉

的背景故事,還沒有談到修持

方法。講到正行的話就要先得

到灌頂、口傳、教授。

灌頂後需持守的二個誓言

所以這兩天的內容可以幫我

們想一想、考慮一下,我們要

不要修這個法?要不要得到這

個法的灌頂、口傳、教授。如

果你覺得需要,那就領受灌

頂、口傳、教授。如果聽了覺

得不需要的話,那就當聽聽故

事也就夠了。其實講到瑪哈嘎

拉的灌頂,其他寺院聽到都會

覺得這是一個不容易給的灌

頂。一般來說,瑪哈嘎拉灌頂

大致上會給的是一個多瑪灌

頂,這是一個被允許可以去修

持此法的一種灌頂,算是比較

簡略的灌頂。如果是大灌頂的

話,那就有非常多而廣的內容

與細節在裡面。我們要進行的

是比較簡略的多瑪灌頂。

在灌頂之後,平常要讓三昧

耶戒誓言能夠維持下去,其方

法是不間斷的念誦〈供養食子

祈請文〉,再來是每天要念108

遍瑪哈嘎拉心咒。

一、每天念〈供養食子祈請

文〉,或至少108遍心咒

如果得到多瑪灌頂之後,要

像第二世噶瑪巴希所說的,要

持守誓言,三昧耶戒。當中一

個誓言是:你要供養瑪哈嘎

拉。最常供養的方式是依照念

誦的儀軌第八世噶瑪巴所寫的

祈願文做供養。〈供養食子祈

請文〉在儀軌中是有的,它其

實並不長。持守誓言第一個要

做的是每天要念〈供養食子祈

請文〉。如果做不到,每天至

少念108遍的瑪哈嘎拉咒語。

Page 33: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52

這些都不難,看你要不要做而

已。

二、要做如山一般廣大的食物

供養

講到供養,原文中說:「要如

山一般的供品供養。」首先講

到如山一般的多瑪。多瑪是藏

文,梵文叫琶林。琶林直接翻譯

過來的意思是堆積起來的供品

食物。當你聽到是供品時,台

灣其實可選擇的東西就比西藏

豐富了。從好一點的巧克力、

蛋糕,到餅乾、水果,你要堆

積如山一般高的來做供養。

西藏為什麼會變成是作多瑪

呢?因為西藏實在沒有什麼吃

的,只有糌粑粉。所以只好在

糌粑粉中加點水,揉成一個樣

子,變成一個多瑪,那是西藏

式的食物跟供品。在這裡,你

可以用任何供品食物、餅乾、

巧克力等等都可以。其實多瑪

就是食品。我們只要供養食品

就好了,不一定真正要做成多

瑪的樣子。

至於要如山一樣的多,是我

們要觀想這些供品如山一樣的

多,我們的心量要如同山一樣

的廣大的意思。噶瑪巴希說,

這一句的真意是我們心量要不

斷地擴大,像山一般的高廣,

就算你只放了一個水果或一條

巧克力、一塊餅乾,但是如果

你的觀想能夠如山一樣廣大的

話,那也就是如山一般大的供

養。如果你有能力的話就不

要只有一顆蘋果、一塊餅乾而

已。重點是觀想,這是很重要

的。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法

其實,可以將此法的修持融

Page 34: 確戒仁波切「瑪哈嘎拉」護法的故事+儀軌教授

53

入在你的生活中。舉例來說,

你出國坐在飛機上,這一坐可

能要五、六個小時以上的飛行

旅程,當空服員將吃的東西放

在你的餐盤上時,你可以觀想

如山一般多的供養給瑪哈嘎

拉,然後接著念108遍的咒語。

這時候你等於二合一的做了一

個非常好的事。你供養了瑪哈

嘎拉,也完成了第二個誓言,

最重要的是你也吃飽了。所

以,這些誓言的持守,並非一

定得特別設定食物要供在佛堂

或壇城上才能做。

化繁為簡的意思,其意義和

關鍵在這裡,你把握住了,此

後不管是站著或走路,都可以

是修持的方法。要點其實只有

一個,就是我們的心。運用生

活中吃喝的每一個舉動,來融

入所守的誓言作修持,那麼這

些時間不會白白浪費,你的修

行方法也為自己積聚資糧。並

非一定要在某個寺院、某個佛

像前面給供養的形式才叫供

養。如果你了解噶瑪巴希要我

們「如山一般供養」的意思是

什麼?關鍵在哪裡?就會發現

任何時候你都可以藉著當下來

做供養。在那樣的供養當下,

你也就在持守誓言三昧戒了。

總結來講,我們以四堂課,

簡略介紹了瑪哈嘎拉的故事,

之後就會是實修儀軌方法的介

紹。

我第一次給瑪哈嘎拉灌頂,

是在前幾年列些林的閉關中

心,為閉觀行者所做的灌頂。

後天則是生平第二次的瑪哈嘎

拉灌頂。因為很珍惜看重這個

法門,所有會有一點緊張。就

像噶瑪巴希最後這一段文字

說:「你要持守三昧耶戒,你

要不斷的做供養。」意思就是

說,這不是一個簡單普通的

法。

還記得年輕的時候,在寺院

裡面,大家有一次互相的討論

要選什麼本尊,譬如勝樂金

剛、金剛亥母、瑪哈嘎拉等

等,然後從頭到尾就那位本尊

相關的儀軌,都要有所熟悉,

包括多瑪的製作、維那師角色

的領唱、香燈師的儀軌步驟等

等。那時候我選的本尊就是瑪

哈嘎拉。也因為當時做了那樣

的承諾和選擇,所以對瑪哈嘎

拉各方面,比如多瑪要如何製

做,儀軌如何唱誦,隨著年紀

增長,對於如何實修的方法,

各種瑪哈嘎拉教授教本,都比

別人有更多機會學習。

這次灌頂的傳承是跟隨第

十六世法王得到瑪哈嘎拉「多

瑪灌頂」的傳承。當時十六世

法王要給灌頂時,也是做了篩

選並給予條件的,並不是所有

人都可以接受這樣的灌頂。只

有少部分的出家僧有得到這個

灌頂。在之後,也有跟隨大司

徒仁波切得到過一次瑪哈嘎拉

多瑪的灌頂。當時我進行三年

三個月閉關時,也從當時關房

的指導老師達桑仁波切那裡得

到了瑪哈嘎拉的多瑪灌頂。接

著在關房的第二年,達桑仁波

切給予的是瑪哈嘎拉最廣大的

灌頂。

由這裡你可以知道,即使是

僧人,第一年也不會獲得這樣

的大灌頂。現在想想瑪哈嘎拉

大灌頂也只有在閉關房裡面才

會給予。回想當年整個灌頂的

要求是滿嚴格的,也不是每個

人都給的。好了後天就要給這

個灌頂了。大家可以考慮看看

如果真的想要接受這個灌頂的

話後天見。(系列完)

聽打:徐姮巧

潤稿:徐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