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光雜誌專訪:陳敬恩的愛,背包客的家

4
2233 4564 4618 6007 9112⋯⋯ 這是啥?可別以為這是萬點股市行情的 加權股價飆升指數哦!這些數字代表的其實 2004 年台灣與澳洲互相開放「青年打工 度假」簽證以來,自 2007 2011 年澳洲的 台灣背包客人數。以 2010 30%、2011 51.7%急速竄升的爆量成長推估,2012 年的 台灣背包客早已突破萬人大關! 「台灣人在澳洲的人數比例有很長 一段時間一直往下掉,因為經濟不景氣, 所以沒有那麼多人移民、當小留學生;現 在去澳洲讀書的,多半是碩士班以上的學 生。」提起開始關懷台灣背包客的緣起, 總喜歡以襯衫搭配牛仔褲、輕鬆又不失基 本禮儀的墨爾本榮耀城教會傳道人陳敬 恩,幾句話就清楚描述華人在澳洲生活圈 的變化,「以前教會接待背包客,一年頂 多兩、三個人,現在放眼望去幾乎滿街都 是,尤其是在店鋪打工的,一半以上都是 背包客,已經不再以學生為主了。」 由日本、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率 先推動的「青年打工度假」互惠協定, 正式名稱為「工作假期簽證」(Working Holiday Visa ),目前已有二十八國先後 加入,與台灣互簽協定的有:澳洲、紐西 蘭、日本、德國、南韓、加拿大、英國等 七個國家。有別於觀光、學生或工作簽證 的限制,這項協定鼓勵雙方國家的年輕人 ── 一般限定年齡為十八至三十歲──互 相前往旅遊或從事文化交流、課程進修, 1 並獲准可在該國打工賺取旅費差額。 可想而知,既可旅遊、又可讀書、 還可以打工賺錢,再加上簽證一給就是一 年,想一圓壯遊夢想的人自然逐年攀升。 然而,原本為鼓勵年輕人開闊眼界而推動 的協定,陳敬恩卻發現,越來越多台灣背 包客不只帶著背包跨出國門,同時也帶著 問題出走,關懷背包客的感動於是慢慢在 陳敬恩心中悄悄萌芽⋯⋯ 背包客的故事 Claire 是陳敬恩夫婦在雪梨一個教會 家庭營認識的台灣背包客,也是觸動陳敬 恩開始「背包客之家」的第一顆種子。一 心嚮往親身體驗國外工作生活甘苦、渴望 深入了解地球另一端的人如何生活,是年 近三十歲的她最大的心願。毅然決然踏出 第一步,勇於挑戰未知的同時,Claire 實也在逃避因感情破碎帶來的陰影。 在雪梨的教會家庭營中,聖經的教導 與價值觀讓初次接觸基督信仰的 Claire 觸頗深;來到墨爾本,陳敬恩夫婦除了接 待她在家中小住,還帶她四處投履歷、找 文/柯志淑 圖片提供/陳敬恩、張書豪 版面構成/蔚藍鯨 陳敬恩的愛, 背包客的家 2 1.墨爾本榮耀城教會以 學生、社會青年、背 包客為主要關懷對象, 藉著不定期舉辦活動主 動伸出雙手付出愛,好 比在街頭舉辦 Free Hug 活動:有人想要愛嗎? 來,給你一個大大的擁 抱!左一為教會傳道人 陳敬恩。2. 華人(尤其是 台灣)在澳洲的背包客人 數、申請第二年加簽的比 例,二者均居各國之冠, 按此比例快速成長,很快 就會成為澳洲的最大背包客 來源國。 真實故事 87 2012.09 86

description

宇宙光雜誌採訪陳敬恩傳道的「墨爾本背包客之家」事工和個人見證。

Transcript of 宇宙光雜誌專訪:陳敬恩的愛,背包客的家

Page 1: 宇宙光雜誌專訪:陳敬恩的愛,背包客的家

2233、4 5 6 4、4 6 1 8、6 0 0 7、9112⋯⋯

這是啥?可別以為這是萬點股市行情的

加權股價飆升指數哦!這些數字代表的其實

是 2004 年台灣與澳洲互相開放「青年打工度假」簽證以來,自 2007 至 2011 年澳洲的台灣背包客人數。以 2010 年 30%、2011 年 51.7%急速竄升的爆量成長推估,2012 年的

台灣背包客早已突破萬人大關!

「台灣人在澳洲的人數比例有很長

一段時間一直往下掉,因為經濟不景氣,

所以沒有那麼多人移民、當小留學生;現

在去澳洲讀書的,多半是碩士班以上的學

生。」提起開始關懷台灣背包客的緣起,

總喜歡以襯衫搭配牛仔褲、輕鬆又不失基

本禮儀的墨爾本榮耀城教會傳道人陳敬

恩,幾句話就清楚描述華人在澳洲生活圈

的變化,「以前教會接待背包客,一年頂

多兩、三個人,現在放眼望去幾乎滿街都

是,尤其是在店鋪打工的,一半以上都是

背包客,已經不再以學生為主了。」

由日本、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率

先推動的「青年打工度假」互惠協定,

正式名稱為「工作假期簽證」(Working Holiday Visa),目前已有二十八國先後加入,與台灣互簽協定的有:澳洲、紐西

蘭、日本、德國、南韓、加拿大、英國等

七個國家。有別於觀光、學生或工作簽證

的限制,這項協定鼓勵雙方國家的年輕人

── 一般限定年齡為十八至三十歲──互相前往旅遊或從事文化交流、課程進修,

1

並獲准可在該國打工賺取旅費差額。

可想而知,既可旅遊、又可讀書、

還可以打工賺錢,再加上簽證一給就是一

年,想一圓壯遊夢想的人自然逐年攀升。

然而,原本為鼓勵年輕人開闊眼界而推動

的協定,陳敬恩卻發現,越來越多台灣背

包客不只帶著背包跨出國門,同時也帶著

問題出走,關懷背包客的感動於是慢慢在

陳敬恩心中悄悄萌芽⋯⋯

背包客的故事Claire 是陳敬恩夫婦在雪梨一個教會

家庭營認識的台灣背包客,也是觸動陳敬

恩開始「背包客之家」的第一顆種子。一

心嚮往親身體驗國外工作生活甘苦、渴望

深入了解地球另一端的人如何生活,是年

近三十歲的她最大的心願。毅然決然踏出

第一步,勇於挑戰未知的同時,Claire 其實也在逃避因感情破碎帶來的陰影。

在雪梨的教會家庭營中,聖經的教導

與價值觀讓初次接觸基督信仰的 Claire 感觸頗深;來到墨爾本,陳敬恩夫婦除了接

待她在家中小住,還帶她四處投履歷、找

文/柯志淑 圖片提供/陳敬恩、張書豪 版面構成/蔚藍鯨

陳敬恩的愛,背包客的家

2

1.墨爾本榮耀城教會以學生、社會青年、背包客為主要關懷對象,藉著不定期舉辦活動主動伸出雙手付出愛,好比在街頭舉辦 Free Hug 活動:有人想要愛嗎?來,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左一為教會傳道人陳敬恩。2.華人(尤其是台灣)在澳洲的背包客人數、申請第二年加簽的比例,二者均居各國之冠,按此比例快速成長,很快就會成為澳洲的最大背包客來源國。

真實故事

872012.0986

Page 2: 宇宙光雜誌專訪:陳敬恩的愛,背包客的家

3.4.5.瘦身前、瘦身後的功夫熊貓張書豪與 Claire(圖 5,左)。在澳洲打工度假,其實沒有想像中的浪漫,因為農場、工廠多是勞力工作,尤其是如果語言能力不好、只能在華人圈中工作,這類工資通常比較低,有的一小時才八元、十元澳幣(約新台幣兩、三百元),但澳洲生活費用高,吃一碗麵就要八元澳幣,所以能存的錢有限。

還有清潔舒適的居住環境,當然,我一定

事先說明我是教會傳道人,所以他們都

有『心理準備』,早晚我會和他們聊到信

仰!」陳敬恩笑著分享他的「背包客傳福

音法」。

隨著「背包客之家」成立,陳敬恩

越發感受這個龐大族群的需要──愛與關

心;即使只是一場簡簡單單的茶會,往往

一來就是四、五十個背包客。透過舉辦找

工作或其他主題講座、規劃出遊活動,

不少人開始固定參與聚會,進一步了解教

會與信仰。從中,當然也發現更多「人」

的問題,好比有人因為與丈夫發生衝突,

放下家人就跑出來,只為了想一個人靜一

靜;也有人因為被男朋友甩了,一衝動、

買了機票就飛澳洲,誰知到了才發現語言

能力無法順暢溝通,也沒有如台灣處處林

出人意料之外的,他的另一個身分竟然

是⋯⋯

外交官之子陳敬恩出生於 1981 年,那一年,原

在學校擔任教務主任的父親陳士良考上外

交官,爺爺高興地說:「要向上帝獻上感

恩!」所以特地為他取名「敬恩」。說完

自己名字的由來,陳敬恩不忘再幽自己一

默:「我還有一個哥哥,名叫『敬一』,

就是『敬畏獨一真神』的意思。當我出生

的時候,有人說我應該叫『敬二』才對

呀!但如果知道我哥哥名字的意思,就知

道我絕對不可能叫『敬二』啦!」

1984 年,陳敬恩的父親第一次外放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館,全家前往義大利

羅馬上任。由於羅馬當時沒有華人基督教

會,陳士良公餘和幾個家庭共組查經班,

帶領年輕人一起查考聖經,後來還成立

了羅馬第一間華人教會。「當時我才三歲

多,太小,也不懂事,但我到現在仍然記

得星期天和大家一起排椅子、搬聖經的情

景,很開心。」眼前浮現幾個小蘿蔔頭

在大人堆中跟前跟後、忙東忙西的可愛模

樣,教人聽著聽著忍不住就微笑起來。

「父母親一直開放我們的家,不管到

哪裡都敞開大門接待人,常常有大哥哥大

姊姊來,很熱鬧、很溫馨、很喜樂、也很

有愛,所以我們從小對『家』的基本觀念

就是『開放、接待、有愛的地方』。如果

家裡一段時間沒有人來,我們還會覺得奇

怪,怎麼這麼安靜呢!」陳敬恩呵呵呵地

笑著說,讓人不禁聯想起他現在也同樣開

放自己的家,成為背包客的家,果然是其

來有自啊!

提起父親──現任甘比亞大使陳士

良,陳敬恩更是滿滿的敬重。雖非外交專

業出身的科班人員,但陳士良認真、負責

的個性,讓他不管調任哪個外交單位,總

是很快就獲得長官賞識與信任。讓陳敬恩

工作,真誠的關心與協助,讓 Claire 彷彿回到溫暖的家,在與陳敬恩夫婦深入分享

後,立刻打開心門、接受耶穌,生命的心

結和陰影也完全解開,還主動向前男友

道歉。生命完全改變的 Claire 開心地說:「我終於知道我想做什麼了!我是背包

客,我了解背包客要面對的各種挑戰,透

過自己的見證,我希望可以幫助更多背包

客的生命得著改變!」

一個一個聯絡認識的背包客,一次

一次分享煥然一新的改變,Claire 的熱心讓陳敬恩將關懷背包客的感動加速落

實為更具體的行動──除了墨爾本榮耀城

教會的「背包客之家」於 2012 年五月正式成立,陳敬恩的家最高紀錄還曾經同

時住了五位背包客,真正成為背包客的

「家」。「住在我們家,至少三餐穩定,

立的便利商店,煮飯洗衣樣樣都要自己

來⋯⋯。「這些衝擊,其實正是上帝給他

們面對自己、重新開始的機會!」陳敬恩

說,「台灣因為生活步調快,事情太忙,

誘惑太多,很容易讓人麻木,也不習慣思

考,碰到事情稍微勉強一下自己,就可以

一天度過一天;但是澳洲的生活既孤單

又安靜,面對衝擊,讓人想不思考都不

行。」

有趣的點滴當然也有,總愛笑稱自

己是「功夫熊貓」、體重高達一百多公斤

的張書豪,在台灣原是某知名影視連鎖出

租店的店長,因為對工作倦勤,想轉換跑

道,但暫時沒有具體計劃,便決定先到澳

洲打工,好好存它一筆錢再說。由於人高

馬大,肉工廠便派他從冷凍庫將肉品搬上

貨車,每天都要搬上好幾百箱。這個工作

可真是累人呀!每天回到住宿的地方就只

能癱在床上,什麼事也做不了,然而為了

做滿八十八天,藉以換得加簽停留第二年

的機會,張書豪決定咬緊牙關,再怎麼苦

也要跟它拚了!

三個月終於期滿,張書豪突然發現:

除了荷包胖了,自己竟然瘦了十幾、二十

公斤!「回台灣以後,我可能會讓自己生

活得單純一點吧!」漸漸愛上澳洲單純的

生活與步調,再加上工作穩定、薪水也不

錯,張書豪決定快快樂樂繼續他的肉工廠

打工兼瘦身之旅。

從肉工廠到墨爾本大約三小時車程,

雖然沒辦法週週報到,但每隔兩、三個星

期,張書豪一定到「背包客之家」好好享

受回家的感覺。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短短不到半年,「背包客之家」很快就

成為台灣背包客在墨爾本最渴望回去的

「家」!令人好奇的是,陳敬恩怎麼能這

麼貼近背包客的心,體會他們生命中的飄

流與渴望呢?

「因為我們都是『過路客』呀!」陳

敬恩笑了笑,接著分享他的成長故事──3

4

5

88

真實故事

892012.09

Page 3: 宇宙光雜誌專訪:陳敬恩的愛,背包客的家

天國的外交官外交官家庭的辛苦,陳敬恩特別能體

會。1984 年,三歲多的懵懂小子就隨家人赴羅馬;五年半以後回台灣,讀完小學

四年級到六年級;1993 年,十二歲、半大不小的陳敬恩又隨著父親派任澳洲,全

家前往坎培拉;三年後,父親再次調任非

洲,陳敬恩和哥哥為了完成學業,決定留

在澳洲。「媽媽常說,人家都是孩子長大

離開父母,怎麼我們家卻是父母離開孩子

呢?」父母的無奈不捨之情,不言而喻,

但也因此早早培養兄弟倆獨立自主生活的

個性與能力。

「小時候覺得最辛苦的事,就是一

永遠有擁抱的地方。」

父親在工作上的優秀表現,一家人在

教會的喜樂服事,讓陳敬恩與哥哥從小就

立下心志,長大以後也要像父親一樣,週

間當外交官,週末當傳道人。而今孩提時

所立的志向果然成真,只不過變成兄弟倆

一人認領一項──陳敬一是現任中華民國

駐瓜地馬拉外交官,陳敬恩則成為墨爾本

榮耀城教會傳道人。

十三歲受洗,十八歲決志奉獻自己為

上帝所用,陳敬恩一度想跳過大學、直接

就讀神學院,但因父母建議先完成大學學

業,於是陳敬恩決定順服父母,耐心等候

上帝的時間。經過八年的等待與預備,完

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中華民國著名外

交家周書楷吧!

「父親第一次外放羅馬時,是外交官

最小的職等,行前就聽說周書楷大使是很

嚴厲的館長,很多人都被他罵得滿頭包,

但父親很快就獲得周大使的信賴,什麼事

情都很放心交給他辦。那時候我和哥哥還

很小,周大使看到我們,大概總讓他想起

自己的孫子吧,所以對我和哥哥特別好,

每次辦完活動一定帶我和哥哥去麥當勞吃

冰淇淋──因為他也很喜歡吃冰淇淋。」

周書楷之疼愛這兩個孩子,就連陳士良夫

婦都忍不住笑說自己只是陪客,孩子才是

主客呢!

直在換環境,沒辦法建立比較深的朋友關

係,但這只是一件小事,其實我比一般人

領受更多祝福,因為父母親非常重視家

庭,所以不管到哪裡,總是盡可能一家人

不分開;而且每到一個地方,父母親總

是努力幫助我們認識當地文化、歷史、環

境。再說,從小就可以跑這麼多國家,可

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機會。」回顧自己的成

長過程,除了開闊眼界,更從中建立國際

視野,陳敬恩的心裡只有說不盡的感恩,

即使因為不斷搬遷,難免有「哪裡是我

家?」的疑惑,但教會永遠是他們最大的

支持與安定的力量,「教會就是我們的

家,教會在哪裡,家就在哪裡,那是一個

6.外交官家庭生涯,讓陳敬恩很小就養成獨立自主、懂得感恩、勇於承擔責任的個性,並擁有寬闊的世界觀。7.在眾人眼中做人處事極其嚴謹的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館周書楷大使,對陳敬一與陳敬恩兩兄弟來說,則是再慈祥不過的爺爺!8.在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參加天主教彌撒,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親切問候、祝福。9.陳敬恩(前排穿白襯衫的小男孩)的父母親在第一次外派羅馬教廷時,與幾個基督徒家庭共同建立當地第一個華人基督教會。10.陳敬恩一家虔敬的基督信仰與熱心服事,來自已逝的爺爺和奶奶(前排中)對信仰的堅持與傳承。

6

7

8

9 10

90

真實故事

912012.0990

Page 4: 宇宙光雜誌專訪:陳敬恩的愛,背包客的家

練人生、開闊視野、找到人生方向,但他

也提醒,當背包客之前一定要想清楚:

一、為什麼要出去?想得到什麼?如果只

是為了逃避現況,改變環境並不會使問

題消失。二、要能吃苦,現實絕對不比想

像,要有心理準備接受任何應變與轉換。

三、出國前務必加強語言能力。四、在國

外打工靠的是經驗與能力,學歷並無用武

之地,煮咖啡、理髮、美容⋯⋯等一技之

長,都可以提升找到工作的機會。

給背包客一個家,幫他們找到自己、

找到回家的路,是陳敬恩對上帝、對台灣

的愛的回應,「就算帶著『逃避』來到澳

洲,我也盼望他們能帶著『上帝的賜福』

回到台灣!」陳敬恩正如此努力!

灣流行的 KUSO 文化有關,總覺得什麼事都不用太正經,只要輕鬆、搞笑就好。」

從台灣背包客身上,陳敬恩看見不同文化

中成長的年輕人極大的差異,坦言對深

受 KUSO 文化影響的台灣年輕人的憂心,因為 KUSO 文化帶來的反效果就是不思考,太久不思考就會讓人失去思考能力;

而沒有思考能力就沒有判斷力,一旦發生

問題,往往不知如何正確反應。「除了八

卦新聞之外,還要多看看這個世界發生什

麼事──認識自己的『家』當然重要,但

知道這個『家』可以在全世界扮演什麼角

色,更重要!」

陳敬恩十分肯定並鼓勵年輕人在學

校教育體制之外,藉「青年打工度假」歷

讓逃避變祝福有感於教會中的年輕人大量流失,以

及深刻感受現在應該是「去」、而非等

人「來」認識上帝的時代,2011 年十一月,榮耀城教會於墨爾本市中心正式成

立,鄰近墨爾本大學與墨爾本皇家理工學

院,距離火車站走路只要五分鐘,正是學

生、年輕人、社會職青聚集之處;因緣際

會之下接觸、拓展的背包客事工,更讓陳

敬恩與台灣重新連上線,也為台灣背包客

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家、指引人生方向的燈

塔。

「台灣年輕人很活潑、很容易親近、

也很會玩,但就是太單純了一點,單純到

好像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這或許和台

成碩士學業、進入職場工作後,有一天,

陳敬恩的父母突然主動對他說:「你之前

有過全職服事的感動,現在還有嗎?我們

看你在教會服事,不是因為教會有需要所

以就幫一下忙、參與一下,而是帶著使命

在做每一件事,所以我們現在很願意支持

你全職服事。」

「感謝上帝,我一直在等候這個時

刻!」上帝透過陳敬恩的父母放慢他的腳

步,讓他完成更完整的裝備與進修;八年

後,再次透過他的父母,堅定祂對陳敬

恩的呼召從未放棄或忘記!帶著興奮與感

恩,以及父母親的祝福,陳敬恩終於踏上

期待已久的全職奉獻之路。

11.12.背包客之家除了舉辦找工作或各式主題講座幫助、關懷背包客,也鼓勵他們從受助者轉而成為助人者:難得來了兩位美髮師,就來辦個「剪去煩惱留住愛」理髮日吧!13.向來重視青年工作的劉曉亭牧師(左二),是鼓勵陳敬恩夫婦(左一、右一)大步開展背包客之家的重要推手。14.15.墨爾本榮耀城教會自 2011 年十一月成立至今,已帶領多人認識耶穌,然而陳敬恩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那就是──不只在墨爾本有背包客之家,更希望每一個有背包客的地方,就有背包客的「家」!

12

13 14

11

15

92

真實故事

93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