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施方案

1
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 《》 3 教教 教教 54 教教教 教 教教教教 1 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 () 2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2004 教 12 教教教教教3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2004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 2004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 教 (); 教教教教教教教 1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2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 ;,,,;。,,。 3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4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 。一,。、一。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1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教 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 教 (体体)。 2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 1~2 教教教教教3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4 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 。; 2~3 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体。 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0165—3400034 教教 教 (), 0516-5798802 教教 教 ()。 2004 教 11 教 1 教

description

教学实施方案. 《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 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选修课程,也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自开课。本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设, 3 学分,课内 54 学时。 一、学习资源 1 、 本课程教学大纲(见相关网页) 2 、 本课程考试说明由江苏电大开放学院制定, 2004 年 12 月上网发布。 3 、 文字教材: l          《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 ,张行、王铁军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修订版;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教学实施方案

Page 1: 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实施方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选修课程,也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自

开课。本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设, 3 学分,课内 54 学时。 一、学习资源 1 、 本课程教学大纲(见相关网页) 2 、 本课程考试说明由江苏电大开放学院制定, 2004 年 12 月上网发布。 3 、 文字教材: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张行、王铁军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修订版;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学习指导用书》,王铁军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修订版;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见相关网页); 

二、学与教过程模式 1 、自学视听。学员要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了解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要把握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认真阅读文字教

材,做到“以问题为中心,从阅读中学”。要及时做好平时作业,特别是论述题和联系实际的分析论述题要给予高度重视。本课程是应用性课程,能运用教育改革理论分析、解决教育问题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应在考试评价中占相当比重。希望学员们要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强化练习,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认真收看音像教材。

2 、 小组讨论。本课程是阐述、分析、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如何解决教育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难点,学员应结 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活动;通过研讨,树立新的教育观念,理清改革思路,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小组讨论要结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要达到上述目标,指导教师要帮助设计讨论题目,做到有的放矢。

3 、 辅导课型。根据课程性质和任务,辅导课教学模式为“以问题为中心,从讨论中学”,不能按学科性课程进行“一言堂”讲授,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办法来培养教育改革能力。

4 、 考核评价。形成性考核评价是开放教育试点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保证深化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各教学点领导、教师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性考核办法。要根据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减少识记题分数的比例,增加论述题、实例分析题分数的比例。论述题和实例分析题的评价要侧重于学生创新的多少。

三、学习支持服务策略 1 、 教研会安排。其形式是网上研讨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形成性考核办法。

江苏电大开放学院拟召开本课程期末复习考试教研会(具体时间依据具体会议通知)。 2 、 网上讨论。省校组织 1~2次专题讨论。 3 、 巡教检查。开放学院拟对部分教学点巡教,检查教学实施过程,并检查平时作业批阅情况。 4 、 作业布置。本课程学习指导书上的作业;教学点教师提供 2~3套作业;省校责任教师提供的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及四次平

时作业。 四、考试时间。期末考试具体时间见省校教务处有关通知。 五、本课程责任教师:张登勤 江苏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文法系, 联系电话: 0165—3400034 (办), 0516-5798802 (宅)。 

2004 年 11 月 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