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35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description

第七章. 领导者 与组织行为. 学习目标. 领导的含义 领导特质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理论新观点. 领导 (Leading) 的定义. 领导的本质是对下级的影响力,是引导组织成员彼此互动、同心协力,形成团体共识,而达成组织特定目标的过程。.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领导和管理在本质上不同:领导的主要功能是创造一种愿景,制定组织的任何和策略,而管理的工作则偏重于执行,其任务是去实现目标,采取必要的步骤来使组织的愿景得以实现。.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并非所有的管理者都能成为领导者。 中国的管理者都通称 “ 领导 ” 。. 领导理论.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七章

Page 1: 第七章

第七章第七章领导者领导者与组织行为与组织行为

Page 2: 第七章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领导的含义 领导特质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理论新观点

Page 3: 第七章

领导领导 (Leading)(Leading) 的定的定义义

领导的本质是对下级的影响力,是引导组织成员彼此互动、同心协力,形成团体共识,而达成组织特定目标的过程。

Page 4: 第七章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领导和管理在本质上不同:领导的主要功能是创造一种愿景,制定组织的任何和策略,而管理的工作则偏重于执行,其任务是去实现目标,采取必要的步骤来使组织的愿景得以实现。

Page 5: 第七章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并非所有的管理者都能成为领导者。

中国的管理者都通称“领导”。

并非所有的管理者都能成为领导者。

中国的管理者都通称“领导”。

Page 6: 第七章

领导理论

领导品质理论(个性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

Page 7: 第七章

领导理论领导理论(( 11 )— )— 品质理论品质理论

品质理论( Trait theory ) 西方国家的管理学者,把领导者的个人性格和特征作为描述和预测其领导成效的标准。

对品质理论的两种观点: 传统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品质和性格是遗传决定。

现代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品质和性格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加以培养和改造的。

Page 8: 第七章

美国管理学家吉赛利的观点:美国管理学家吉赛利的观点:88 种个性种个性特征与特征与 55 种激励特征种激励特征

个性特征 ■ 激励特征 ● 才智 ● 对工作稳定的需求 ● 首创精神 ● 对金钱奖励的需求 ● 监察能力 ● 对指挥别人的权利需求 ● 自信心 ● 对自我实现的需求 ● 适应性 ● 对事业成就的需求 ● 自信心 ● 性别 ● 成熟程度

Page 9: 第七章

吉赛利:吉赛利:特征与激励特征与激励 吉赛利的个性研究 重 要 性 个 性 特 征 非常重要 监察能力 事业、成就 才智 自我实现 自信 决断能力 中等重要 对工作稳定的需求 适应性 对金钱奖励的需求 成熟程度 最不重要 性别

Page 10: 第七章

品质品质理论的缺陷理论的缺陷

它忽视了被领导者的地位和影响作用 事实上领导者的特征是变化的 特征的重要性与结果相当不一致

自 1940 年开始人们开始放弃从特性特征方面研究领导的有效性

Page 11: 第七章

领导理论领导理论 (2) —— (2) —— 行为理论行为理论

行为方式理论是以研究领导者的外在特征为基础的。包括:

● 四分图理论 ● 方格图理论 ●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 利克特四种管理方式 ● 领导作风理论

Page 12: 第七章

四分图理论(二维构面理论)

领导行为四分图以人为重

以工作为重

高关系低工作

低关系低工作

低关系高工作

高关系高工作

Page 13: 第七章

管理方格图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 (管理坐标理论) (管理坐标理论)

1.9 9.9

1.1 9.1

1.1: 贫乏型的管理

9.1: 任务型的管理

1.9: 俱乐部型管理

5.5: 中间型管理

9.9: 团队型管理

对工作关心的成度

对人的关心程度

低 高

5.5

5.1

1.5

9.5

5.9

Page 14: 第七章

领导行为连续一体理论 (1)以领导为中心的领导行为

以下属为中心的领导行为

领导权力的运用

( 主管人员自由区 ) 下属的自主范围

( 非主管人员自由区 )

领导者作出决策由下属执行

领导者作出并向下属推销决策

领导者作出决策并允许提出问题

领导者提出决策设想交下属讨论修改

领导者提出问题征求意见后作出决策

领导者规定界限由团体作出决策

领导者允许下属在规定界限内行使决策权

Page 15: 第七章

领导行为连续一体理论 (2) 领导方式存在着从以领导者为中心到以下属为中心的多种多样的方式 , 这些方式是随着领导者授予下属自主权的程度而变化的 .

影响领导方式选择的因素有 : 对领导者的个性起作用的因素 下属具有的可能影响领导者行为的因素 情境因素

领导方式存在着从以领导者为中心到以下属为中心的多种多样的方式 , 这些方式是随着领导者授予下属自主权的程度而变化的 .

影响领导方式选择的因素有 : 对领导者的个性起作用的因素 下属具有的可能影响领导者行为的因素 情境因素

Page 16: 第七章

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方式 ( 四系统模型 )

利克特总结了环境变化趋势和管理特点后,提出了领导的四系统模型,把领导方式分成四类系统:

剥削式的集权领导 仁慈式的集权领导 协商式的民主领导 参与式的民主领导

Page 17: 第七章

利克特四系统模型利克特四系统模型

专职——权威式

开明——权威式

协商式 群体参与式

Page 18: 第七章

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方式 ( 四系统模型 )

专制——权威式 ( 利用——命令式 ) 开明——权威式 ( 温和——命令式 ) 协商式 ( 商议式 ) 群体参与式 ( 集体参与式 ) 在以上四种方式中 , 第四种方式是最富有成果的 , 其原因在于群体成员参与管理和在管理实践中相互支持的程度 .

Page 19: 第七章

领导作风理论领导作风理论(( 11 ))

专制式领导 (Authoritarian) 将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靠权力和强制命令实施领导。

-- 所有决策均由领导者作出 -- 领导者制定计划进行安排 -- 领导者靠命令、纪律和惩罚实施管理 -- 领导者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

专制式领导 (Authoritarian) 将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靠权力和强制命令实施领导。

-- 所有决策均由领导者作出 -- 领导者制定计划进行安排 -- 领导者靠命令、纪律和惩罚实施管理 -- 领导者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

Page 20: 第七章

领导作风理论领导作风理论(2)

民主式领导 (Democratic) 将权力定位于群体,靠以理服人、以身作则实施领导。

-- 决策在领导者鼓励和协助下,由组织成员集体讨论决定

-- 下属有较大的工作自由、选择性和灵活性

-- 主要以非正式权力实施领导 -- 领导者与下属关系融洽

民主式领导 (Democratic) 将权力定位于群体,靠以理服人、以身作则实施领导。

-- 决策在领导者鼓励和协助下,由组织成员集体讨论决定

-- 下属有较大的工作自由、选择性和灵活性

-- 主要以非正式权力实施领导 -- 领导者与下属关系融洽

Page 21: 第七章

领导作风理论领导作风理论 (3) 放任式领导 (Laissez-faine) 将权力定位于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采取放任自流的领导方式。

-- 极少运用权力 -- 下属有高度独立性 -- 没有规章制度 通常认为民主式 ( Democratic )为最佳领导方式

放任式领导 (Laissez-faine) 将权力定位于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采取放任自流的领导方式。

-- 极少运用权力 -- 下属有高度独立性 -- 没有规章制度 通常认为民主式 ( Democratic )为最佳领导方式

Page 22: 第七章

领导理论领导理论(( 33 )— )— 权变理论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任何领导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与下属的相互作用去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 = f (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权变理论主要包括: 菲德勒模型 路径目标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者参与模式

权变理论认为任何领导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与下属的相互作用去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 = f (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权变理论主要包括: 菲德勒模型 路径目标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者参与模式

Page 23: 第七章

菲德勒模型( 1 )

菲德勒认为任何领导方式均可能是有效的,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其是否与所处环境相适应。他提出了:

两种领导方式 三种环境因素 八种情境类型

Page 24: 第七章

菲德勒的 LPC 问卷 快乐 —— 8 7 6 5 4 3 2 1 —— 不快乐     友善 —— 8 7 6 5 4 3 2 1 —— 不友善     拒绝 —— 1 2 3 4 5 6 7 8 —— 接纳     有益 —— 8 7 6 5 4 3 2 1 —— 无益     不热情 —— 1 2 3 4 5 6 7 8 —— 热情     紧张 —— 1 2 3 4 5 6 7 8 —— 轻松     疏远 —— 1 2 3 4 5 6 7 8 —— 亲密     冷漠 —— 1 2 3 4 5 6 7 8 —— 热心     合作 —— 8 7 6 5 4 3 2 1 —— 不合作     助人 —— 8 7 6 5 4 3 2 I —— 敌意     无聊 —— 1 2 3 4 5 6 7 8 —— 有趣     好争 —— 1 2 3 4 5 6 7 8 —— 融洽     自信 —— 8 7 6 5 4 3 2 1 —— 犹豫     高效 —— 8 7 6 5 4 3 2 1 —— 低效     郁闷 —— 1 2 3 4 5 6 7 8 —— 开朗     开放 —— 8 7 6 5 4 3 2 1 —— 防备

Page 25: 第七章

三种情境因素 1 )上下级的关系。

双方信任、尊重、支持、密切合作,则关系好;反之,关系差;

2 )工作任务的结构。 工作任务是例行的、常规化的、有章可循,则结

构明确;反之,则不明确; 3 )领导所处职位的固有权力。

领导者职位越高,所拥有的职权越大。

Page 26: 第七章

菲德勒模型( 2 )

好 坏明确 不明确 不明确明确 强 弱 强 弱 强 弱 强 弱1 2

3 4

5 6

7 8

有 利

任 务 型

中 间 状 态

关 系 型

不利任务型

任务导向型

(低 LPC )

上下级关系

任务结构

职位权力

情景类型利领导所处有利环境

有效领导方式

关系导向型 ( 高 LPC)

Page 27: 第七章

路径目标理论( 1 )

认为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下属设置目标,并为其提供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

该理论提出了四种领导方式: ● 支持型 ● 参与型 ● 指令型 ● 成就型 领导者在选择领导方式时应考虑: ● 下属的特性 ● 工作的环境

认为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下属设置目标,并为其提供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

该理论提出了四种领导方式: ● 支持型 ● 参与型 ● 指令型 ● 成就型 领导者在选择领导方式时应考虑: ● 下属的特性 ● 工作的环境

Page 28: 第七章

路径目标理论( 2 )

下属的特性

领导者的职能

领导者行为

受到激励的下属

有效的组织

工作环境

Page 29: 第七章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必须结合下属的成熟程度选择适宜的领导方式。提出了:

四种领导风格 四种成熟程度 四种有效领导方式的 选择方法

认为必须结合下属的成熟程度选择适宜的领导方式。提出了:

四种领导风格 四种成熟程度 四种有效领导方式的 选择方法

Page 30: 第七章

四种领导方式 命令型(低关系——高任务):领导者决策,强调指挥和控制,不重视人际关系和激励。

说服型(高关系——高任务):领导者决策,但重视人际关系,采用激励手段调动下属积极性。

参与型(高关系——低任务):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参与决策,同时采用激励手段,鼓励群体积极性。

授权型(低关系——低任务):领导者授权给下属,由其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完成任务

Page 31: 第七章

四种成熟程度

不成熟 (M1): 下属缺乏接受和承担任务的能力和愿望 , 既不能胜任又缺乏自信 .

初步成熟 (M2): 下属愿意承担任务 , 但缺乏足够的能力 , 有积极性但缺乏技能 .

比较成熟 (M3): 下属有完成任务的能力 ,但没有足够的动机和愿望 .

成熟 (M4): 下属有能力而且愿意完成任务 .

不成熟 (M1): 下属缺乏接受和承担任务的能力和愿望 , 既不能胜任又缺乏自信 .

初步成熟 (M2): 下属愿意承担任务 , 但缺乏足够的能力 , 有积极性但缺乏技能 .

比较成熟 (M3): 下属有完成任务的能力 ,但没有足够的动机和愿望 .

成熟 (M4): 下属有能力而且愿意完成任务 .

Page 32: 第七章

有效领导方式的选择方法

当下属成熟程度为 (M1) 时 , 选择命令型领导方式 .

当下属成熟程度为 (M2) 时 , 选择说服型领导方式 .

当下属成熟程度为 (M3) 时 , 选择参与型领导方式 .

当下属成熟程度为 (M4) 时 , 选择授权型领导方式 .

当下属成熟程度为 (M1) 时 , 选择命令型领导方式 .

当下属成熟程度为 (M2) 时 , 选择说服型领导方式 .

当下属成熟程度为 (M3) 时 , 选择参与型领导方式 .

当下属成熟程度为 (M4) 时 , 选择授权型领导方式 .

Page 33: 第七章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模型

高关系低工作

低关系低工作

高关系高工作

低关系高工作

工作行为

中等成熟高成熟 低成熟成

不成熟M4 M3 M2 M1

关系行为

参 与

授 权

说 服

命 令

S3

S1

S2

S4

Page 34: 第七章

不成熟不成熟 --成熟理论成熟理论(( 11 ))

美国管理学家阿吉里斯( Chris Argyris)提出不成熟不成熟 -- 成熟理论成熟理论

不成熟不成熟 -- 成熟理论研究的基础是:成熟理论研究的基础是: 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的不相容。 阿吉里斯主张: 有效的领导者应该帮助下属由不成熟状不成熟状

态转变为成熟状态态转变为成熟状态

Page 35: 第七章

不成熟不成熟 --成熟理论成熟理论(( 22 ))

阿吉里斯不成熟不成熟 -- 成熟理论成熟理论 不成熟的特点 成 熟 特 点不成熟的特点 成 熟 特 点 被 动 性 能 动 性被 动 性 能 动 性 依 赖 性 独 立 性依 赖 性 独 立 性 办起事来方法少 办起事来方法多办起事来方法少 办起事来方法多 兴趣淡漠 兴趣浓厚兴趣淡漠 兴趣浓厚 目光短浅 目光远大目光短浅 目光远大 从属的位置 自主的位置从属的位置 自主的位置 缺乏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能自我控制缺乏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能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