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27
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 冷冷冷

description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第 三 课. 1. 概要. 二战结束 第 2-3 张幻灯片 美国项目 第 4-11 张幻灯片 针对农作物的美国活动 第 11-16 张幻灯片 苏联项目 第 17-20 张幻灯片. 2. 二战结束. 加拿大的担忧 “……1944 年春 …… 有情报报告认为德军把肉毒杆菌毒素带入了兵工厂 ……” “…… 展示了肉毒杆菌是极其有效武器的实验 …… 让加拿大军队领导人印象深刻 ……”. 3. 生物武器 —— 肉毒杆菌.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Page 1: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第三课

Page 2: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1. 概要• 二战结束

– 第 2-3 张幻灯片• 美国项目

– 第 4-11 张幻灯片• 针对农作物的美国活动

– 第 11-16 张幻灯片• 苏联项目

– 第 17-20 张幻灯片

Page 3: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2. 二战结束

• 加拿大的担忧– “……1944 年春……有情报报告认为德

军把肉毒杆菌毒素带入了兵工厂……”– “…… 展示了肉毒杆菌是极其有效武器

的实验……让加拿大军队领导人印象深刻……”

Page 4: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3. 生物武器——肉毒杆菌

• “ 肉毒杆菌毒素是目前所知道的毒性最强的物质……该毒素是一种锌蛋白酶,能溶解 1 个或更多的融合蛋白,通过此方式,神经元囊泡将乙酰胆碱释放入神经肌肉接合处。 ”

• “…… 在肉毒杆菌大规模爆发时,对于机械通风装置、护理床以及技术人员的需要将快速超过当地的供给能力,这一现象将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Page 5: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4. 美国项目的主要阶段

• 研究与计划阶段( 1946-1949 )• 朝鲜战争时的扩展阶段( 1950-

1953 )• 重组阶段( 1954-1958 )• 有限战争时期( 1952-1962 )• 适应平叛阶段( 1963-1968 )• 裁军与阶段性回落阶段( 1973-

1977 )

Page 6: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5. 1946 - 1949

• “ 当二战结束时, CWS (化学战勤务)的主要任务是为报复政策中的化学战和生物战做好准备……”

• “…… 从事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生物战剂研究与防御生物战、传播设备应用研究、整理与理解二战期间大规模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成果、建设优质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框架……”

Page 7: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6. 1950 - 1953

• “1951 年发展了有限的生物战报复能力,当时为空军开发、检测并进而生产了一种针对农作物的炸弹……”

• “……1950 年 9 月在旧金山用丁二醇模拟物和荧光粉进行了第一次广泛区域的脆弱性测试……”

Page 8: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7. 1954 – 1958 ( 1 )

• “……1953 年 7 月,派恩布拉夫兵工厂( Pine Bluff Arsenal )生物战生产车间的修建工作进入尾声……此车间在 1954 年春生产出了第一批猪布鲁士杆菌(导致布鲁氏菌病的病原体)。一年后,大批量生产了致命剂土拉巴氏杆菌。”

Page 9: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8. 1954 – 1958 (1)

• “…… 生物防御工作组把土拉弗朗西斯菌列为潜在危险生物武器,因为其极具传染性、极易传播、极易导致疾病和死亡。”

• “…… 在 20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美军制造出可以传播喷雾式土拉弗朗西斯菌的武器……”

Page 10: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9. 1954 – 1958 (3)

• “…… 苏联发表的声明清楚地表明了一个原则,即化学战和生物战武器将会被用在未来战争中以达到大规模杀伤之目的。 1956 年,修订的化学战和生物战政策让美国准备在常规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来提高军事实力。”

Page 11: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10. 1959 - 1962

• 到 1959 年年底,化学战作战任务得到了自二战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军事部门提出了生物战装备的需求,这包括大炮、导弹、无人机和其它较小的武器系统。

• “1960 年夏,曾经在 1958 年被修改的‘只用于报复目的’的字眼重新出现在全国化学战和生物战政策中。”

Page 12: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11. 1963 -1968

“ 在这期间,防御项目的重点是支持越南战争……主要的……与生物战相关的工作中心是满足对于药剂的生产需求,这些药剂针对的是人和农作物。派恩布拉夫兵工厂生产设施修建完成。在 1964 年至 1967年间,此工厂生产了数种不同的生物战剂。各类用于组装生物战军火的零件被运送到派恩布拉夫兵工厂进行组装,并在那里被储存……”

Page 13: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12. 美国针对农作物的活动•起源• 研究• 测试•药剂• 目标

Page 14: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13. 美国的活动—起源

• 关于德国将发起生物战以摧毁欧洲农业的情报消息和媒体的猜测让(英)美认为急需提高针对农作物的报复能力。

• 战后,美国情报不确定苏联针对农作物的生物战能力程度如何,这也成为促使其提高报复能力的因素。

Page 15: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14. 美国的活动—研究

• 下面一段话总结了从 20世纪 40 年代开始,持续了 25 年的美国针对农作物的项目: “品种筛选……研究最佳生长条件、收割技术、最合适的传播方式。”

Page 16: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15. 美国的活动—药剂和军火

• 1949 年的报告称美国自行生产植物致病菌是可行的,“ 80英亩受感染的谷类可生产出 1吨的孢子……在 6 个月内就可以获得足够数量的用以实施报复性打击的植物致病菌。”

• 5 种农作物致病菌被大批量生产并储存。一系列的包括微粒炸弹、气球炸弹、集束弹药和导弹等武器可被用于部署中。

Page 17: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16. 美国的活动—目标

• 在 20世纪 50 年代,美国的生物战能力足以能提供战略优势和威慑。

• 苏联方面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小麦能成功地遭到攻击,食物中的很大一部分会受到威胁……

• 另一份报告说,“中国大陆似乎特别容易遭到针对水稻的生物战……”

Page 18: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17. 苏联项目( 1 )

• “ 通常认为苏联的生物战项目在所有国家中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此高度机密的项目在 1973 年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过的决议的基础上扩展,并持续到 1992 年 3月 6日……据报道,该项目包含了对战术和战略生物战系统的开发和保护。受雇人员的数量一般被估计为 2 , 5000 至6 , 0000 。”

Page 19: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18. 苏联项目( 2 )

• “ 在 20 年的时间里……通过秘密项目,我们在莫斯科附近以及其它俄罗斯城市附近储存了上百吨的炭疽菌和几十吨的瘟疫和天花。这是为了对抗美国和其西方同盟。”

• “ 在生物战准备实验室里发生的一切是冷战时期最机密的内容之一。”

Page 20: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19. 苏联项目( 3 )• 瘟疫

–“…… 苏联科学家有能力大批量制造可放进武器中的药剂。据报道,超过10家研究所和数以千计的科学家在苏联进行过瘟疫的研究……”

–“…… 有人宣称俄罗斯科学家设计出了鼠疫杆菌耐多药性菌株,尽管现在还没有科技出版物能证实此观点。”

Page 21: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20. 苏联项目( 4 )• “…… 前苏联……大批量生产了马尔堡病病毒、埃博拉病毒、拉沙热病毒和新世界沙粒病毒……苏联研究人员测量了雾化马尔堡病毒在猴子身上的传染性,发现只需少量病毒粒子就能引起感染。……有观点认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式和疫苗的缺失让研发这些病毒变得十分危险,但此观点没有任何的历史记录。”

Page 22: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样题1. 概述在 1972 年《生物与有毒武器公约》签署前的三

十年里,美国生物战项目的发展过程。为什么生物武器使用政策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2. 美国在越南使用了人工的植物生物调节剂——橙剂。为什么这指示了未来生物战的发展方向?

3. 在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的生物战项目在科学和法律方面有哪些截然不同的地方?

4. 20 世纪的生物战项目中有些针对人的药剂被武器化,请选出任意两种被武器化的药剂,讨论在防守这两种武器的攻击上还有什么是需要得到改善的?

Page 23: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参考文献( 幻灯片 1)Mark Wheelis, M., Rózsa, L., and Dando, M. R. (Eds.),

(2006) Deadly Cultures: Biological Weapons since 1945,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幻灯片 2)Avery, D (1999) ‘Canadian biological and toxin warfar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1925–45’, In Geissler, E., and van Courtland Moon, J. (Eds.)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Use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1945 (SIPRI Chemical & Biological Warfare Studies No. 1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90-213

Page 24: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 幻灯片 3)Arnon, S. S., Schecter, R., Inglesby, T. V., Henderson. D.

A., Bartlett, J. G., Ascher. M. S., Eitzen, E. M. Jr., Fine, A. D., Hauer, J., Layton, M., Lillibridge, S., Osterholm, M. T., Toole, T. O’., Parker, G., Perl, T. M., Russel, P. K., Swerdlow, D. L., and Tonat, K. (2001) ‘Botulinum Toxin as a Biological Weapon: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JAMA 285(8), pp. 1059-1070

( 幻灯片 4)Laughlin L.L., (1977) U.S. Army Activity in the U.S.

Biological Warfare Programs, Volume 1, p. 4-2. Cited in Simon Whitby (2001) ‘The Potential Use of Plant Pathogens against Crops’, Microbes and Infection, 3. pp. 73-80

Page 25: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 幻灯片 8-10)Dennis, D. T., Inglesby, T. V., Henderson. D. A., Bartlett,

J. G., Ascher. M. S., Eitzen, E. M. Jr., Fine, A. D., Friedlander, A. M., Hauer, J., Layton, M., Lillibridge, S., McDade, J., Osterholm, M. T., Toole, T. O’., Parker, G., Perl, T. M., Russel, P. K., and Tonat, K. ‘Tularemia as a Biological Weapon: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JAMA 285(21), pp. 2763-2773

( 幻灯片 1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6) Globalization

Bio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the Life Science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Chapter 1 is available from http://books.nap.edu/openbook.php?record_id=11567&page=15

Page 26: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 幻灯片 14)Whitby, S., and Rogers, P. (1997) ‘Anti-crop Biological Warfare –

Implications of the Iraqi and US Programs’, Defense & Security Analysis, 13(3), pp. 303 – 317. Available from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ftinterface?content=a783124233&rt=0&format=pdf

( 幻灯片 17)Hart, J. (2006) ‘The Soviet Biological Weapons Program’, In: Mark

Wheelis, M., Rózsa, L., and Dando, M. R. (Eds.), (2006) Deadly Cultures: Biological Weapons since 1945,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132-156.

( 幻灯片 18)Domaradskij, I. V., and Orent, W. (2003) Biowarrior: Inside the

Soviet/Russian Biological War Machine, 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

Alibek, K., and Handelman, S. (1999) Biohazard: The chilling True Story of the largest Covert Biological Weapons Program in the World—Told from Inside by the Man Who Ran it. New York: Delta

Page 27: 冷战时期的生物武器

( 幻灯片 19)Inglesby, T. V., Dennis, D. T., Henderson. D. A., Bartlett, J. G.,

Ascher. M. S., Eitzen, E. M. Jr., Fine, A. D., Friedlander, A. M., Hauer, J., Koerner, J. F., Layton, M., McDade, J., Osterholm, M. T., Toole, T. O’., Parker, G., Perl, T. M., Russel, P. K., Schoch-Spana, M., and Tonat, K. (2000) ‘Plague as a Biological Weapon: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JAMA 283(17), pp. 2281-2290

( 幻灯片 20)Borio, L., Inglesby, T. V., Peters, C. J., Hughes, J. M.,

Jahrling, P. B., Ksiazek, T., Johnson, K. M., Meyerhoff, A., Toole, T. O’., Ascher. M. S., Bartlett, J., Breman, J. G., Eitzen, E. M. Jr., Hamburg, M., Hauer, J., Henderson. D. A., Johnson, R. T., Kwik, G., Layton, M., Lillibridge, S., Nabel, G. J., Osterholm, M. T., Perl, T. M., Russel, P. K., and Tonat, K. (2002) ‘Hemorrhagic Fever Viruses as Biological Weapons: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JAMA 283(18), pp. 2391-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