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合并癫痫

30
脑脑脑脑脑脑 脑脑脑

description

脑瘫合并癫痫. 何扬帆. 脑瘫.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因发育中的脑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损伤,引起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 脑瘫合并癫痫. 癫痫是脑瘫儿的常见并发症 脑瘫合并癫痫会使患儿运动与认知障碍加重,并给康复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脑瘫和癫痫往往存在共同的病因和病理基础,可互为因果。. 有资料报道脑瘫合并癫痫的比率约 25-45% ,最高可达 90% ,也可仅有脑电图上癫痫样放电,而临床无癫痫发作。. 高危因素. 大部分脑瘫合并癫痫有明显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窒息、早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可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同时存在。.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脑瘫合并癫痫

Page 1: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何扬帆

Page 2: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因发育中的脑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损伤,引起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

Page 3: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

癫痫是脑瘫儿的常见并发症 脑瘫合并癫痫会使患儿运动与认知障碍加

重,并给康复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脑瘫和癫痫往往存在共同的病因和病理基础,可互为因果。

Page 4: 脑瘫合并癫痫

有资料报道脑瘫合并癫痫的比率约 25-45% ,最高可达 90% ,也可仅有脑电

图上癫痫样放电,而临床无癫痫发作。

Page 5: 脑瘫合并癫痫

高危因素

大部分脑瘫合并癫痫有明显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窒息、早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可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同时存在。

Page 6: 脑瘫合并癫痫

有研究发现,新生儿发作和癫痫家族史与脑瘫患儿癫痫高发生率有关,因此,除脑结构异常外,新生儿发作、癫痫家族史、认知障碍等因素明显增加癫痫的危险。

Page 7: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并临床下癫痫样放电

小儿脑性瘫痪无癫痫发作,但有脑电图的痫样放电被称为“癫痫亚临床发作”或“临床下癫痫样放电”。

Page 8: 脑瘫合并癫痫

有学者研究认为,脑性瘫痪癫痫亚临床发作 100% 有高危因素及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小头等并发症。有国外学者研究认为无抽搐发作的脑瘫患儿中癫痫样放电的发生率为 38.6% 。有国内学者研究分析脑瘫的脑电图表现,显示癫痫样放电占30%―60% ,而且有年龄依赖性部位分布的特点,5 岁以前枕区多见, 5 岁以后 Rolandic 区多见,随年龄增大可前移至额区。有学者研究认为发生率为 19.57% ,认为临床下癫痫样波的发作部位依次为中央区、顶区、枕区、额区、多焦点,其中前中央沟区占多数,多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妊娠期异常、窒息、持续黄疸者。

Page 9: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的类型以痉挛型多见。脑瘫合并癫痫也以痉挛型多见。

Page 10: 脑瘫合并癫痫

相关研究表明: 单纯手足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脑瘫合并癫

痫较少见。 最可能的原因:癫痫发作是由大脑灰质神

经元反复异常的阵法性同步放电引起。 手足徐动型脑瘫主要病变在椎体外系。 共济失调型主要病变在小脑。

Page 11: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发作类型分布

大部分脑瘫合并癫痫在 1 岁以内发病。 相关研究结果报道提示主要以全面性发作为

主,其次

Page 12: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发作类型分布

一般根据病因可分为三类 : 1. 特发性癫痫:是指脑部未能找到有关的

结构变化和代谢异常的癫痫,而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

Page 13: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发作类型分布

2. 症状性癫痫:具有明确脑部病损或代谢障碍的癫痫

Page 14: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发作类型分布

3. 隐原性癫痫:是指虽疑症状性癫痫但尚未找到病因者。

Page 15: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发作类型分布

脑瘫患儿合并癫痫,因有原发的神经系统疾病,多为症状性癫痫。

Page 16: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诊断脑瘫合并癫痫时,首先判断是否为癫

痫,然后确定发作类型及应归属的癫痫综合症。

Page 17: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史与查体: 应注意问起病年龄、发作时的表现、意识状态等,还要问出生史、生长发育史、即往病史、家族史。查体应仔细,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检查。

Page 18: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电图: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和确定发作类型的客观指标之一,通过脑电图可提高 CP 合并 EP 患儿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助于对 CP 合并 EP 患儿的诊断与分型,对 CP综合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Page 19: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影像学检查: CT 、 MRI 可发现脑结构异常。 SPECT检查可较好的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SPECT显像对癫痫的定位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在癫痫发作间歇期,可见局部脑血流灌注减少,而在发作期则增高。 18F-PDF 脑显像( PET)检查,可了解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功能,从而了解其细胞活动功能。 PET 显像能客观地反映脑细胞损伤部位及程度。

Page 20: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与其他非癫痫发作性疾病鉴别 a 、高热惊厥 b偏头痛 c屏气发作 d睡眠障碍 e癔病等

Page 21: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的治疗

康复治疗原则: 癫痫的发作期应避免任何形式的康复治

疗,但在完全控制后至少 20天以上,可视病情酌情增加康复治疗项目

Page 22: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的治疗

癫痫的治疗: 应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一般处理、预防危险因素、正规的 AEDs应用、外科手术治疗、病因治疗等。其中 AEDs 治疗是关键。

Page 23: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用药原则: 要遵守尽早治疗、根据发作类型选药、

单药治疗为主、剂量个体化、服药规则合理、疗程要长,停药要慢等原则。同时要注意 AEDs 的毒副作用。

Page 24: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抗癫痫药: a 、托吡酯: 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儿童 2 岁以上第一周剂量为

0.5-1 mg/kg/d, 以后每周增加 0.5-1mg/kg/d, 分 2 次服用,有效剂量为 4-8mg/kg/d.

Page 25: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b 、拉莫三嗪: 儿童开始剂量为 2mg/kg/d, 分 2 次服用,第 3-4周增

为 5mg/kg/d, 由第 5周增加 2.5mg/kg/d, 最大量不超过 15mg/kg/d.

Page 26: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c 、苯巴比妥: 30kg 以下,每日 3.4mg/kg,10kg 以下,每日 5mg/kg ,

分两次口服。癫痫持续状态维持量:儿童第一天可给予负荷量 20mg/kg ,分次肌注或静注。以后改为每日 3-5 mg/kg,口服。

Page 27: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合并癫痫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d 、苯二氮卓类: 地西泮: 小于 5 岁 0.2-0.5mg/kg/ 次(小

于 5mg),大于 5 岁 0.3 mg/kg/ 次( 10mg)

硝基安定: 0.5 mg/kg/d

氯硝基安定: 0.02-0.15 mg/kg/d

Page 28: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患儿并临床下癫痫样放电( SEDs)的处理

有学者研究表明,治疗或抑制发作间的癫痫样放电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认知和行为问题。有人提出把抑制癫痫样放电做为改善脑瘫患者预后的综合管理计划中的重要一项。有学者研究经测试临床下放电被抑制后,患儿的总智商升高( p<0.05) ,短时视觉记忆增强( p<0.01) ,提示临床下放电对患儿智商有影响,有效抑制临床下放电可能会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因此,对脑瘫患儿应常规行脑电图评价,若持续或大量癫痫样放电引起明显的认知损伤,则不论临床是否有癫痫发作或癫痫发作是否已控制,均考虑以抑制癫痫样放电为目的的治疗。

Page 29: 脑瘫合并癫痫

脑瘫患儿并临床下癫痫样放电( SEDs)的处理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癫痫药物中,丙戊酸、苯二氮卓类、拉莫三嗪对抑制异常放电有一定作用。一般首选口服丙戊酸,如抑制放电不理想,可与氯硝西泮联合应用。

Page 30: 脑瘫合并癫痫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