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

103
1 通通通通

description

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 第 5 章 模拟调制系统. 第 5 章 模拟调制系统. 基本概念 调制 - 把信号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形式的一种过程。 广义调制 - 分为 基带调制 和 带通调制 (也称 载波调制 )。 狭义调制 - 仅指 带通调制 。在无线通信和其他大多数场合,调制一词均指载波调制。 调制信号 - 指来自信源的基带信号 载波调制 - 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的参数的过程。 载波 - 未受调制的周期性振荡信号,它可以是正弦波,也可以是非正弦波。 已调信号 - 载波受调制后称为已调信号。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通信原理

Page 1: 通信原理

1

通信原理

Page 2: 通信原理

2

通信原理第 5 章 模拟调制系统

Page 3: 通信原理

3

第 5 章 模拟调制系统 基本概念

调制 - 把信号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形式的一种过程。 广义调制 - 分为基带调制和带通调制(也称载波调制)。 狭义调制 - 仅指带通调制。在无线通信和其他大多数场合,调

制一词均指载波调制。 调制信号 - 指来自信源的基带信号 载波调制 - 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的参数的过程。 载波 - 未受调制的周期性振荡信号,它可以是正弦波,也可以

是非正弦波。 已调信号 - 载波受调制后称为已调信号。 解调(检波) - 调制的逆过程,其作用是将已调信号中的调制

信号恢复出来。

Page 4: 通信原理

4

第 5 章 模拟调制系统 调制的目的

提高无线通信时的天线辐射效率。(天线尺寸) 把多个基带信号分别搬移到不同的载频处,以实现

信道的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扩展信号带宽,提高系统抗干扰、抗衰落能力,还

可实现传输带宽与信噪比之间的互换。 调制方式

模拟调制 数字调制

常见的模拟调制 幅度调制:调幅、双边带、单边带和残留边带 角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

Page 5: 通信原理

5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一般原理

1 、表示式:设:正弦型载波为式中, A — 载波幅度;

c — 载波角频率; 0 — 载波初始相位(以后假定 0 =

0 )。 则根据调制定义,幅度调制信号(已调信号)一般可表示成

m(t)— 基带调制信号

0( ) cos cc t A t

( ) ( ) cosm cs t Am t t

Page 6: 通信原理

6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2 、频谱

设调制信号 m(t) 的频谱为 M() ,则已调信号的频谱为

由上式可知, 在波形上,已调信号的幅度随基带信号的规律而成正比变化; 在频谱结构上,它的频谱完全是基带信号频谱在频域内的简单搬

移 ( 精确到常数因子 ) 。由于这种搬移是线性的,因此,幅度调制通常又称为线性调制。

注意,这里的“线性”并不意味着已调信号与调制信号之间符合线性变换关系。事实上,任何调制过程都是一种非线性的变换过程。

ccm MMA

S 2

Page 7: 通信原理

7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5.1.1 调幅( AM )

1 、表示式 时域

式中 m(t) - 调制信号,均值为 0 ;A0 - 常数,表示叠加的直流分量。

频谱:若 m(t) 为确知信号

若 m(t) 为随机信号,则已调信号的频域表示式必须用功率谱描述。

2 、调制器模型

0 0( ) [ ( )]cos cos ( )cosAM c c cs t A m t t A t m t t

0

1( ) [ ( ) ( )] [ ( ) ( )]

2AM c c c cS A M M

m t ms t

cos ct

0A

Page 8: 通信原理

8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3 、讨论: AM 信号的特性

a 、波形图(作图)

由波形可以看出,当满足条件|m(t)| A0

时,其包络与调制信号波形相同,因此用包络检波法很容易恢复出原始调制信号。(优点:简单)

否则,出现“过调幅”现象。这时用包络检波将发生失真。但是,可以采用其他的解调方法,如同步检波。

t

t

t

t

m t

0A m t

载波

AMs t

HH

M

AMS

c c 0

0 0( ) [ ( )]cos cos ( )cosAM c c cs t A m t t A t m t t

Page 9: 通信原理

9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b 、频谱图(作图)

由频谱可以看出, AM 信号的频谱由三部分组成。

载频分量上边带下边带

上边带的频谱结构与原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相同,下边带是上边带的镜像。

c 、带宽 它是带有载波分量的双边带信

号,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 fH 的两倍:

t

t

t

t

m t

0A m t

载波

AMs t

HH

M

AMS

c c 0

载频分量载频分量

上边带上边带

下边带 下边带

0

1( ) [ ( ) ( )] [ ( ) ( )]

2AM c c c cS A M M

HAM fB 2

Page 10: 通信原理

10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d 、功率

当 m(t) 为确知信号时,

式中 Pc = A02/2 - 载波功率——不携带信息,

- 边带功率。

0)( tm

ScAM PPtmA

P 2

)(

2

220

2/)(2 tmPs

tsP AMAM2 ttmA c

220 cos

ttmAttmtA ccc 20

22220 cos2coscos

Page 11: 通信原理

11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e 、调制效率

AM 信号的总功率包括载波功率和边带功率两部分。只有边带功率才与调制信号有关,载波分量并不携带信息。有用功率(用于传输有用信息的边带功率)占信号总功率的比例称为调制效率:

当 m(t) = Am cos mt 时,

代入上式,得到

当 |m(t)|max = A0 时(满调幅, 100%调制),调制效率最高,

这时 max = 1/3 ,功率利用率很低!

2

2 20

SAM

AM

m tP

P A m t

2 2( ) / 2mm t A

2 2

2 22 200

2m

AMm

m t A

A AA m t

Page 12: 通信原理

12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5.1.2 双边带调制( DSB )——抑制载波 DSB

1 、时域表示式:无直流分量 A0

2 、频谱:无载频分量

3 、曲线:

ttmts cDSB cos)()(

)]()([2

1)( ccDSB MMS

DSBs t

t

t

t

HH

M

DSBS

c c 0

载波反相点

Page 13: 通信原理

13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4 、讨论:

解调: DSB 信号的包络与 m(t) 不成正比,不能用包络检波,需用

相干检波,较复杂。(缺点) 调制效率

100%(优点:节省了载波功率) 带宽

与 AM 相同, 2 f H

应用场合较少。 主要用于 FM立体声差信号调制 ,彩色 TV 系统中的色差信

号调制。

Page 14: 通信原理

14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5.1.3 单边带调制( SSB )

1 、原理 双边带信号两个边带中的任意一个都包含了调制信号频谱

M() 的所有频谱成分,因此仅传输其中一个边带即可。 这样既节省发送功率,还可节省一半传输频带,这种方式

称为单边带调制——只保留一个边带。 产生 SSB 信号的方法有两种:滤波法和相移法。

Page 15: 通信原理

15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a、滤波法及 SSB 信号的频域表示

滤波法的原理方框图 - 用边带滤波器,滤除不要的边带 :

图中, H() 为单边带滤波器的传输函数若具有如下理想高通特性:则可滤除下边带。

若具有如下理想低通特性:则可滤除上边带。

m t DSBs t c t载波

H SSBs t

1,( ) ( )

0,c

USBc

H H

1,( ) ( )

0,c

LSBc

H H

Page 16: 通信原理

16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SSB 信号的频谱

上边带频谱图 :

( ) ( )SSB DSBS S H

DSBS

c c 0

USBH

c c 0

USBS

c c 0

Page 17: 通信原理

17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滤波法的技术难点:滤波器很难做到具有陡峭的截止特性

由于一般调制信号都具有丰富的低频成分,经调制后得到的 DSB 信号的上、 下边带之间的间隔很窄,这就要求单边带滤波器在 fc 附近具有陡峭的截止特性,才能有效地抑制无用的一个边带。 例如,若经过滤波后的话音信号的最低频率为 300Hz ,

则上下边带之间的频率间隔为 600Hz ,即允许过渡带为600Hz 。在 600Hz 过渡带和不太高的载频情况下,滤波器不难实现;但当载频较高时,采用一级调制直接滤波的方法已不可能实现单边带调制。

可以采用多级(一般采用两级) DSB 调制及边带滤波的方法,即先在较低的载频上进行 DSB 调制,目的是增大过渡带的归一化值,以利于滤波器的制作。再在要求的载频上进行第二次调制。

当调制信号中含有直流及低频分量时滤波法就不适用了。

Page 18: 通信原理

18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b、相移法和 SSB 信号的时域表示

SSB 信号的时域表示式设单频调制信号为

载波为则 DSB 信号的时域表示式为

若保留上边带,则有

若保留下边带,则有

tAtm mm cos)(

ttc ccos)(

tAtA

ttAts

mcmmcm

cmmDSB

)cos(2

1)cos(

2

1

coscos)(

1( ) cos( )

2LSB m C ms t A t 1 1

cos cos sin sin2 2m m c m m cA t t A t t

两式仅正负号不同

ttAttAtAts cmmcmmmcmUSB sinsin2

1coscos

2

1cos

2

1

Page 19: 通信原理

19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将上两式合并:

式中,“-”表示上边带信号,“ +” 表示下边带信号。

希尔伯特变换:上式中 Am sinmt 可以看作是 Am cosmt

相移 /2 的结果。把这一相移过程称为希尔伯特变换,记为“ ^ ” ,则有

这样,上式可以改写为

ttAttAts cmmcmmSSB sinsin2

1coscos

2

1)(

tAtA mmmm sinsoc

1 1( ) cos cos cos sin

2 2SSB m m c m m cs t A t t A t t

Page 20: 通信原理

20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把上式推广到一般情况,则得到

式中,

若 M() 是 m(t) 的傅里叶变换,则

式中

上式中的 [-jsgn] 可以看作是希尔伯特滤波器传递函数,即

1 1( ) cos cos cos sin

2 2SSB m m c m m cs t A t t A t t

ttmttmts ccSSB sin)(ˆ2

1cos)(

2

1)(

的希尔伯特变换是 )()(ˆ tmtm

为的傅里叶变换 )(ˆ)(ˆ Mtm

sgn)()(ˆ jMM

1, 0sgn

1, 0

sgn)(/)(ˆ)( jMMH h

Page 21: 通信原理

21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移相法 SSB 调制器方框图

优点:不需要滤波器具有陡峭的截止特性。 缺点:宽带相移网络难用硬件实现。

Page 22: 通信原理

22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2 、 SSB 信号的解调

SSB 信号的解调和 DSB 一样,不能采用简单的包络检波,因为 SSB 信号也是抑制载波的已调信号,它的包络不能直接反映调制信号的变化,所以仍需采用相干解调。

3 、 SSB 信号的性能 缺点:实现比 AM 、 DSB要复杂 优点:节省发射功率,而且它所占用的频带宽度比 AM 、

DSB减少了一半。 它目前已成为短波通信中一种重要的调制方式。

Page 23: 通信原理

23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5.1.4 残留边带( VSB )调制

1 、原理 残留边带调制不像 SSB那样完全抑制 DSB 信号的一个边带,

而是逐渐切割,使其残留—小部分,如下图所示: M

cfcf 0

DSB

SSB

VSB

Page 24: 通信原理

24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2 、调制方法

用滤波法实现残留边带调制的原理框图与滤波法 SSB 调制器相同。

不过,这时图中滤波器的特性应按残留边带调制的要求来进行设计,而不再要求十分陡峭的截止特性,因而它比单边带滤波器容易制作。

m t DSBs t c t载波

H SSBs t

Page 25: 通信原理

25

第 5 章 模拟调制系统对残留边带滤波器特性的要求

由滤波法可知,为满足残留边带信号的频谱

为了确定上式中残留边带滤波器传输特性 H() 应满足的条件,我们先来分析解调过程,看看接收端如何从该信号中恢复原基带信号。

HMMHSS ccDSBVSB )]()([2

1)()(

Page 26: 通信原理

26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3 、 VSB 信号解调

解调器方框图 —— 无载波,相干解调

图中因为

根据频域卷积定理可知,乘积 sp(t) 对应的频谱为

VSB2 ( )cosp cs t s t t

LPF VSBs t ps t ds t

2cos cc t t

( )VSB VSBs t S

c ccos ct

( ) ( )p VSB c VSB cS S S ?

Page 27: 通信原理

27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将

代入

得到

式中 M( + 2c)及M( - 2c) 是搬移到 + 2c 和 -2c 处的频

谱,它们可以由解调器中的低通滤波器滤除。于是,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频谱为

( ) ( )p VSB c VSB cS S S

1( ) ( ) ( ) ( )

2d c cS M H H

HMMHSS ccDSBVSB )]()([2

1)()(

cc

ccp

HMM

HMMS

)]2()([2

1

)]()2([2

1)(

Page 28: 通信原理

28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显然,为了保证相干解调的输出无失真地恢复调制信号 m(t) ,上式中的传递函数必须满足:

式中, H - 调制信号的截止角频率。 上述条件的含义是:残留边带滤波器的特性 H() 在 c

处必须具有互补对称(奇对称)特性,相干解调时才能无失真地从残留边带信号中恢复所需的调制信号。

1( ) ( ) ( ) ( )

2d c cS M H H

( ) ( )c c HH H 常数,

Page 29: 通信原理

29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残留边带滤波器特性的两种形式(略)

残留“部分上边带”的滤波器特性:下图 (a) 残留“部分下边带”的滤波器特性:下图 (b)

c

1

0.5

H

c

1

0.5

(a)

(b)0

Page 30: 通信原理

30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5.1.5 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

1 、滤波法模型在前几节的讨论基础上,可以归纳出滤波法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如下:

按照此模型得到的输出信号时域表示式为:

按照此模型得到的输出信号频域表示式为:

式中,

只要适当选择 H() ,便可以得到各种幅度调制信号。

m t ms t

cos ct

h t

)(]cos)([)( thttmts cm

)()(2

1)( HMMS ccm

)()( thH

Page 31: 通信原理

31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2 、移相法模型

sm(t) 可等效为两个互为正交调制分量的合成,即

式中

由此可以得到移相法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如下:

)(]cos)([)( thttmts cm

( ) ( ) cos ( ) inm I c Q cs t s t t s t s t

( ) ( ) ( )I Is t h t m t ( ) ( ) cosI ch t h t t

( ) ( ) ( )Q Qs t h t m t ( ) ( )sinQ ch t h t t

Page 32: 通信原理

32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线性调制。

m t ms t

cos ct

/ 2

IH

QH

Is t

Qs t

( ) ( ) cos ( ) inm I c Q cs t s t t s t s t

Page 33: 通信原理

33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5.1.6 解调:相干解调与包络检波

1 、相干解调 相干解调器的一般模型

相干解调器原理:为了无失真地恢复原基带信号,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与接收的已调载波严格同步(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称为相干载波),它与接收的已调信号相乘后,经低通滤波器取出低频分量,即可得到原始的基带调制信号。

LPF ms t ps t ds t

cos cc t t

Page 34: 通信原理

34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相干解调器性能分析(略)

根据已调信号的一般表达式

与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 c(t) 相乘

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

因为 sI(t) 是 m(t) 通过一个全通滤波器 HI () 后的结果,故上式中的sd(t)就是解调输出,即

( ) ( ) cos ( ) inm I c Q cs t s t t s t s t

( ) cos

1 1 1( ) ( ) cos 2 ( ) in 2

2 2 2

p m c

I I c Q c

s t s t t

s t s t t s t s t

1( )

2d Is t s t

1( )

2d Is t s t m t

Page 35: 通信原理

35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2 、包络检波

适用条件: AM 信号,且要求 |m(t)|max A0 , 包络检波器结构:

通常由半波或全波整流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例如,

性能分析设输入信号是 选择 RC 满足关系

式中 fH - 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在大信号检波时(一般大于 0.5 V ),二极管处于受控的开关状态,检波器的输出为隔去直流后即可得到原信号 m(t) 。

R CAM信号 0A m tD

ttmAts cAM cos)]([)( 0

cH fRCf /1

0 ( )ds t A m t

Page 36: 通信原理

36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一、 分析模型

图中 sm (t) - 已调信号 n(t) - 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ni (t) - 带通滤波后的噪声m(t) - 输出有用信号no(t) - 输出噪声

om t带通滤波器

ms t解调器

on t

ms t

in t

n t

Page 37: 通信原理

37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1 、噪声分析

ni(t) 为平稳窄带高斯噪声,它的表示式为

且有

设白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为 n0

带通滤波器是高度为 1 、带宽为 B 的理想矩形函数,则解调器的输入噪声功率为

ttnttntn sci 00 sin)(cos)()(

)](cos[)()( 0 tttVtni

BnN i 0

0 tnEtnEtnE sci

isci Ntntntn )()()( 222 (平均功率)

Page 38: 通信原理

38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2. 解调器输出信噪比定义

输出信噪比反映了解调器的抗噪声性能,越大越好。

3. 制度增益定义

用 G便于比较同类调制系统采用不同解调器时的性能。G 也反映了这种调制制度的优劣。式中输入信噪比 Si /Ni 的定义是:

2o o

2o o

( )

( )

S m t

N n t 解调器输出有用信号的平均功率解调器输出噪声的平均功率

ii

oo

NS

NSG

/

/

)(

)(2

2

tn

ts

N

S

i

m

i

i 功率解调器输入噪声的平均平均功率解调器输入已调信号的

Page 39: 通信原理

39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二、 DSB 调制系统的性能(相干解调)

1. DSB 相干解调抗噪声性能分析模型

 由于是线性系统,所以可以分别计算解调器输出的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

( )ms t

LPF BPF

)(tn

( )ms t

)(tni )(tno o ( )m t

cos ct

解调器

Page 40: 通信原理

40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a 、输出有用信号功率计算

设解调器输入信号为

与相干载波 cosct 相乘后,得

经低通滤波器后,输出信号为

因此,解调器输出端的有用信号功率为

ttmts cm cos)()(

ttmtmttm cc 2cos)(2

1)(

2

1cos)( 2

o

1( ) ( )

2m t m t

2 2o o

1( ) ( )

4S m t m t

Page 41: 通信原理

41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b 、噪声功率计算

解调器输入端的窄带噪声可表示为

它与相干载波相乘后,得

经低通滤波器后,解调器最终的输出噪声为

故输出噪声功率为

或写成

ttnttntn cscci sin)(cos)( )(

tttnttnttn ccsccci cossin)(cos)(cos)(

]2sin)(2cos)([2

1)(

2

1ttnttntn csccc

o

1( ) ( )

2 cn t n t

2 2o o

1( ) ( )

4 cN n t n t

2o 0

1 1 1( )

4 4 4i iN n t N n B

Page 42: 通信原理

42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c 、输入信号功率计算

解调器输入信号平均功率为

d 、信噪比计算 输入信噪比

输出信噪比

)(2

1cos)()( 222 tmttmtsS cmi

Bn

tm

N

S

i

i

0

2 )(2

1

22

o

o 0

1( ) ( )4

14 i

m tS m t

N n BN

Page 43: 通信原理

43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e 、制度增益

f 、结论 DSB 调制系统的制度增益为 2 。也就是说, DSB 信号

的解调器使信噪比改善一倍。 因为采用相干解调,使输入噪声中的正交分量被消除

对于相干解调,有

o o/2

/DSBi i

S NG

S N

2o 0

1 1 1( )

4 4 4i iN n t N n B

Page 44: 通信原理

44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三、 SSB 调制系统的性能(相干解调)

a 、噪声功率

这里, B = fH 为 SSB 信号的带通滤波器的带宽。 b 、信号功率

SSB 信号与相干载波相乘后,再经低通滤波可得解调器输出信号因此,输出信号平均功率

o 0

1 1

4 4iN N n B

ttmttmts ccm sin)(ˆ2

1cos)(

2

1)(

o

1( ) ( )

4m t m t

2 2o o

1( ) ( )

16S m t m t

Page 45: 通信原理

45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输入信号平均功率为

c 、信噪比 单边带解调器的输入信噪比为

])(ˆ2

1)(

2

1[

4

1

]sin)(ˆcos)([4

1)(

22

22

tmtm

ttmttmtsS ccmi

ˆ ( ) ( )m t m t因 与 的幅度相同,所以具有相同的平均功率,故上式

)(4

1 2 tmS i

Bn

tm

Bn

tm

N

S

i

i

0

2

0

2

4

)()(

4

1

Page 46: 通信原理

46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单边带解调器的输出信噪比为

d 、制度增益

e 、讨论: 因为在 SSB 系统中,信号和噪声有相同表示形式,所以相干

解调过程中,信号和噪声中的正交分量均被抑制掉,故信噪比没有改善。

22

o

o 00

1( ) ( )16

1 44

m tS m t

N n Bn B

o o/1

/SSBi i

S NG

S N

Page 47: 通信原理

47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讨论

上述表明, GDSB = 2GSSB ,这能否说明 DSB 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比 SSB 系统好呢?

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两者的输入信号功率不同;带宽不同;在相

同的噪声功率谱密度条件下,输入噪声功率也不同,所以两者的输出信噪比是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的。

如果我们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输出信噪比是相等的。

这就是说, SSB 与 DSB 的抗噪声性能是相同的。但SSB所需的传输带宽仅是 DSB 的一半,因此 SSB得到普遍应用。

Page 48: 通信原理

48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四、 AM 系统性能(包络检波)

包络检波器分析模型

检波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信号的包络变化。

( )ms t

BPF

)(tn

( )ms t

)(tni )(tno

o ( )m t 包络检波

Page 49: 通信原理

49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a 、输入信噪比计算

设解调器输入信号为( |m(t)|max≤A0 ,均值为 0 )

解调器输入噪声为

则解调器输入的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分别为( B=2fH )

输入信噪比为

ttmAts cm cos)]([)( 0

ttnttntn cscci sin)(cos)()(

2

)(

2)(

2202 tmA

tsS mi

BntnN ii 02 )(

Bn

tmA

N

S

i

i

0

220

2

)(

Page 50: 通信原理

50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b 、包络计算

由于解调器输入是信号加噪声的混合波形,即

式中

上式中 E(t)便是所求的合成包络。当包络检波器的传输系数为 1 时,则检波器的输出就是 E(t) 。

0( ) ( ) [ ( ) ( )]cos ( )sin

( )cos[ ( )]m i c c s c

c

s t n t A m t n t t n t t

E t t t

2 20( ) [ ( ) ( )] ( )c sE t A m t n t n t

)()(

)()(

0 tntmA

tnarctgt

c

s

Page 51: 通信原理

51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c 、输出信噪比计算

1 、大信噪比情况输入信号幅度远大于噪声幅度,即

因而式

可以简化为

)()()]([ 220 tntntmA sc

2 20( ) [ ( ) ( )] ( )c sE t A m t n t n t

)()()()]([2)]([)( 220

20 tntntntmAtmAtE scc

20 0

12

00

00

[ ( )] 2[ ( )] ( )

2 ( )[ ( )] 1

( )

( )[ ( )] 1

( )

c

c

c

A m t A m t n t

n tA m t

A m t

n tA m t

A m t

0 ( ) ( )cA m t n t

1

2(1 ) 1 , 12

xx x 当 时

Page 52: 通信原理

52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由上式可见,有用信号与噪声独立地分成两项,因而可分别计算它们的功率。输出信号功率为

输出噪声功率为

故输出信噪比为

制度增益为

2o ( )S m t

2 2o 0( ) ( )c iN n t n t n B

2o

o 0

( )S m t

N n B

2o o

2 20

/ 2 ( )

/ ( )AM

i i

S N m tG

S N A m t

��������������

��������������

Page 53: 通信原理

53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讨论1. AM 信号的调制制度增益 GAM 随 A0 的减小而增加。2. GAM 总是小于 1 ,这说明包络检波器对输入信噪比没有改善,而是恶化了。3. 例如:对于 100% 的调制,且 m(t) 是单频正弦信号,这时 AM 的最大信噪比增益为

4. 可以证明,采用同步检测法解调 AM 信号时,得到的调制制度增益与上式给出的结果相同。对于 AM 调制系统,在大信噪比时,采用包络检波器解调时的性能与同步检测器时的性能几乎一样。

2o o

2 20

/ 2 ( )

/ ( )AM

i i

S N m tG

S N A m t

��������������

��������������

3

2AMG

Page 54: 通信原理

54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2 、小信噪比情况

此时,输入信号幅度远小于噪声幅度,即

包络

变成

其中 R(t) 和 (t) 代表噪声的包络及相位:

2 20[ ( )] ( ) ( )c sA m t n t n t

2 20( ) [ ( ) ( )] ( )c sE t A m t n t n t

)]()[(2)()()]([)( 0222

0 tmAtntntntmAtE csc

)]()[(2)()( 022 tmAtntntn csc

)()(

)]()[(21)]()([

22022

tntn

tmAtntntn

sc

csc

)(cos)(

)]([21)( 0 t

tR

tmAtR

)()()( 22 tntntR sc

)(

)()(

tn

tnarctgt

c

s

Page 55: 通信原理

55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因为所以,可以把 E(t) 进一步近似:

此时, E(t) 中没有单独的信号项,有用信号 m(t) 被噪声扰乱,只能看作是噪声。对包络检波解调器,当输入信噪比很小时,输出信噪比不是成比例地随着输入信噪比下降,而是急剧恶化,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解调器的门限效应。开始出现门限效应的输入信噪比称为门限值。

)]([)( 0 tmAtR

)(cos

)(

)(1)( t

tR

tmAtR

)(cos)(

)]([21)()( 0 t

tR

tmAtRtE

)时1(2

1)1( 2

1

xx

x

)(cos)]([)( ttmAtR

Page 56: 通信原理

56

5.3 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的原理 前言

角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的总称。 频率调制 调频 (FM)

相位调制 调相 (PM)

这两种调制中,载波的幅度都保持恒定,而频率和相位的变化都表现为载波瞬时相位的变化。

已调信号频谱不再是原调制信号频谱的线性搬移,而是频谱的非线性变换,会产生与频谱搬移不同的新的频率成分,故又称为非线性调制。

最突出的优势是其较高的抗噪声性能。

Page 57: 通信原理

57

5.3 非线性调制 一、基本概念

1 、表达式角度调制信号的一般表达式为

式中, A - 载波的恒定振幅; [ct +(t)] = (t) - 信号的瞬时相位;

(t) -瞬时相位偏移。 - 称为瞬时角频率 -称为瞬时频偏。

)](cos[)( ttAts cm

Page 58: 通信原理

58

5.3 非线性调制 相位调制 (PM) :瞬时相位偏移随调制信号作线性变化,即

式中 Kp - 调相灵敏度,含义是

单位调 制信号幅度引起 PM 信号的相位

偏移量, 单位是  rad/V 。将上式代入一般表达式

得到 PM 信号表达式

)()( tmKt p

)](cos[)( tmKtAts pcPM

)](cos[)( ttAts cm

Page 59: 通信原理

59

5.3 非线性调制 频率调制 (FM) :瞬时频率偏移随调制信号成比例变化,即

式中 Kf - 调频灵敏度,单位是  rad/sV 。

这时相位偏移为

将其代入一般表达式

得到 FM 信号表达式

)()(

tmKdt

tdt f

( ) ( )ft K m d

( ) cos[ ( ) ]FM c fs t A t K m d

)](cos[)( ttAts cm

Page 60: 通信原理

60

5.3 非线性调制

窄带调频 (NBFM) 与宽带调频 (WBFM)

 如果 FM 信号的最大瞬时相位偏移满足下式条件

 则称为窄带调频;反之,称为宽带调频。

( ) cos[ ( ) ]FM c fs t A t K m d

)(或 5.06

])(max

t

f dmK

( ) os [ ( ) ]sint

NBFM c f cs t Ac t AK m d t

时域

频域 NBFM ( ) [ ( ) ( )]c cs A ( ) ( )

2f c c

c c

AK M M

窄带调频

Page 61: 通信原理

61

5.3 非线性调制 NBFM 频谱图与 AM 频谱

m M

ω

Page 62: 通信原理

63

5.3 非线性调制 PM 与 FM 的区别

比较上两式可见, PM 是相位偏移随调制信号 m(t) 线性变化 FM 是相位偏移随 m(t) 的积分呈线性变化

如果预先不知道调制信号 m(t) 的具体形式,则无法判断已调信号是调相信号还是调频信号。

)](cos[)( tmKtAts pcPM

( ) cos[ ( ) ]FM c fs t A t K m d

Page 63: 通信原理

64

5.3 非线性调制 PM 信号和 FM 信号波形

(a) PM 信号波形 (b) FM 信号波形

t

m t

t

m t

t

t

t

t

c

0

PMs t

t

FMs t

t

c

0

00

0 0

Page 64: 通信原理

65

5.3 非线性调制 FM 与 PM 之间的转换关系

由于频率和相位之间存在微分与积分的关系,所以 FM与 PM 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比较下面两式可见

间接调相: m(t) 微分 调频 调相信号 间接调频: m(t) 积分 调相 调频信号

)](cos[)( tmKtAts pcPM

( ) cos[ ( ) ]FM c fs t A t K m d

Page 65: 通信原理

66

5.3 非线性调制 方框图

m t FMs tFM调制器

m t FMs t积分器

PM调制器

m t PMs tPM调制器

m t PMs t微分器

FM调制器

( a )直接调频 ( b )间接调频

(c) 直接调相 (d) 间接调相

Page 66: 通信原理

67

5.3 非线性调制 二、单音调频 ——宽带调频的简化讨论

设调制信号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即

用它对载波进行频率调制时,将上式代入角度调制一般表达式

得到

式中

        -调频指数,表示最大的相位偏

( ) cos cos 2m m m mm t A t A f t

( ) cos[ ( ) ]FM c fs t A t K m d FM ( ) cos[ cos ]c f m ms t A t K A d

cos[ n ]c f mA t m si t

f mf

m m m

K A fm

f

f mK A f mf m f -最大角频偏 - 最大频偏

Page 67: 通信原理

68

5.3 非线性调制 为了分析 FM 信号的频谱,需要用贝塞尔函数将表达式展开

傅里叶变换后可得到频域表达式

式中 Jn (mf) -第一类 n 阶贝塞尔函数,是调频指数 mf 的函数

]sincos[FM tmtAts mfc

( ) cos( )n f c mn

A J m n t

=

( ) ( ) ( ) ( )FM n f c m c mS A J m n n

Page 68: 通信原理

69

5.3 非线性调制

讨论 1 :频谱 由上式可见

调频信号的频谱由载波分量 c 和无数边频 (c nm) 组成。

当 n = 0 时是载波分量 c ,其幅度为 AJ0 (mf)

当 n 0 时是对称分布在载频两侧的边频分量 (c nm) ,

其幅度为 AJn (mf) ,相邻边频之间的间隔为 m ;且当 n

为奇数时,上下边频极性相反; 当 n 为偶数时极性相同。 由此可见, FM 信号的频谱不再是调制信号频谱的线性搬

移,而是一种非线性过程。

( ) ( ) ( ) ( )FM n f c m c mS A J m n n

Page 69: 通信原理

70

5.3 非线性调制 Jn (mf)曲线

0

Page 70: 通信原理

71

5.3 非线性调制某单音宽带调频波的频谱:图中只画出了单边振幅谱。

c

( ) ( ) ( ) ( )FM n f c m c mS A J m n n

Page 71: 通信原理

72

5.3 非线性调制 讨论 2 :调频信号的带宽

理论上调频信号的频带宽度为无限宽。 实际上边频幅度随着 n 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因此调频

信号可近似认为具有有限频谱。 通常采用的原则是,信号的频带宽度应包括幅度大于

未调载波幅度 10% 以上的边频分量。 当 mf 1 以后,取边频数 n=mf +1 即可。因为 n

>mf+1 以上的边频幅度均小于 0.1 。 被保留的上、下边频数共有 2n = 2(mf + 1) 个,相邻

边频之间的频率间隔为 fm ,所以调频波的有效带宽为

    称为卡森( Carson )公式。

)(2)1(2 mmfFM fffmB

Page 72: 通信原理

73

5.3 非线性调制

当 mf << 1 时,上式可以近似为

这就是窄带调频的带宽。 当 mf >> 1 时,上式可以近似为

这就是宽带调频的带宽。 当任意限带信号调制时,上式中 fm 是调制信号的最

高频率, mf 是最大频偏 f 与 fm 之比。 例如,调频广播中规定的最大频偏 f 为

75kHz ,最高调制频率 fm 为 15kHz ,故调频指数mf = 5 ,由上式可计算出此 FM 信号的频带宽度为 180kHz 。

mFM fB 2

)(2)1(2 mmfFM fffmB

fBFM 2

Page 73: 通信原理

74

5.3 非线性调制 讨论 3 :调频信号的功率分配

调频信号的平均功率为

由帕塞瓦尔定理可知

利用贝塞尔函数的性质

得到 上式说明,调频信号的平均功率等于未调载波的平均

功率,即调制前后总的功率不变,只是将原来载波功率中的一部分分配给每个边频分量。

2FM FMP s t

2FM FMP s t

22 ( )

2 n fn

AJ m

2 ( ) 1n fn

J m

2

2FM c

AP P

Page 74: 通信原理

75

5.3 非线性调制 三、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调频信号的产生 1 、直接调频法:用调制信号直接去控制载波振荡器的频率,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线性地变化。 压控振荡器:每个压控振荡器 (VCO) 自身就是一个 FM

调制器,因为它的振荡频率正比于输入控制电压,即

方框图

LC 振荡器:用变容二极管实现直接调频。

0( ) ( )i ft K m t

m t FMs tVCO

Page 75: 通信原理

76

5.3 非线性调制 直接调频法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可以获得较大的频偏 缺点:频率稳定度不高

2 、锁相调频 对直接调频的改进:采用如下锁相环( PLL )调制器

载频稳定度与晶振相同 一般需要在晶振输出端和反馈支路插入分频器,以获取所需的载

波频率;且低频调制特性较差

晶振 PD LF VCOFM信号

调制信号

Page 76: 通信原理

77

5.3 非线性调制 3 、间接调频 [阿姆斯特朗( Armstrong )方法 ]

原理:先将调制信号积分,然后对载波进行调相,即可产生一个窄带调频 (NBFM) 信号,再经 n次倍频器得到宽带调频 (WBFM) 信号。

方框图

倍频 目的是为了提高调频指数,从而获得宽带调频。经 n次倍频

后可以使调频信号的载频和调频指数增为 n 倍。 倍频器可以用非线性器件实现。

优点:频率稳定 缺点:多次倍频,混频,电路复杂

m t 积分器

相位调制

倍频器

WBFMs t NBFMs t

cos cA t

Page 77: 通信原理

78

5.3 非线性调制 调频信号的解调

1 、非相干解调 – 鉴频器:调频信号的一般表达式为

解调器的输出应为

完成这种频率 -电压转换关系的器件是频率检波器,简称鉴频器。

鉴频器的种类很多,例如振幅鉴频器、相位鉴频器、比例鉴频器、正交鉴频器、斜率鉴频器、频率负反馈解调器、锁相环 (PLL)鉴频器等。

下面以振幅鉴频器为例介绍:

( ) cos[ ( ) ]t

FM c fs t A t K m d

o ( ) ( )fm t K m t

频率

电压 ?变换

Page 78: 通信原理

79

5.3 非线性调制 振幅鉴频器方框图

om t FMs t BPF及限幅

微分电路

包络检波 LPF

ds t

鉴频器

dK

c 输入频率

输出电压

0

c 、微分器的作用是把幅度恒定的调频波 sFM (t) 变成幅度和频率都随调制信号 m(t) 变化的调幅调频波 sd (t) ,即

( ) [ ( )]sin[ ( ) ]t

d c f c fs t A K m t t K m d

d 、包络检波器则将其幅度变化检出并滤去直流,再经低通滤波后即得解调输出

——Kd 为鉴频器灵敏度,

单位为 V/rad/s

o ( ) ( )d fm t K K m t包络

高频 低频

b 、限幅器的作用是消除信道中噪声等引起的调频波的幅度起伏 。

( ) cos[ ( ) ]t

FM c fs t A t K m d

a 、微分电路和包络检波器构成了具有近似理想鉴频特性的鉴频器。

微分

Page 79: 通信原理

81

5.3 非线性调制 2 、相干解调:仅适用于 NBFM 信号

由于 NBFM 信号可分解成同相分量与正交分量之和,

因而可以采用线性调制中的相干解调法来进行解调,如下图所示。

请大家根据前面介绍的相干解调的分析方法自行分析。

NBFM ( )s t

LPF BPF )(tSi

o ( )m t

( )c t

微分 )(tS p

( )ds t

( ) os [ ( ) ]sint

NBFM c f cs t Ac t AK m d t

Page 80: 通信原理

82

5.4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以 FM 非相干解调——振幅鉴频为例讨论 一、分析模型

图中 n(t) -均值为零,单边功率谱密度为 n0 的高斯

白噪声

FM ( )s t

BPF

)(tn

)(tSi

)(tni LPF

)(tno o ( )m t

限幅 鉴频

Page 81: 通信原理

83

5.4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二、分析结果

1 、输入信噪比 设输入调频信号为

则输入信号功率为

输入噪声功率为式中, BFM - 调频信号的带宽,即带通滤波器的带宽

因此,输入信噪比为

FM ( ) cos[ ( ) ]t

c Fs t A t K m d

2/2ASi

FMi BnN 0

FMi

i

Bn

A

N

S

0

2

2

Page 82: 通信原理

84

5.4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2 、大信噪比时的解调增益

在输入信噪比足够大的条件下,信号和噪声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这时可以把信号和噪声分开来计算。

计算输出信号平均功率输入噪声为 0 时,解调输出信号为

故输出信号平均功率为

计算输出噪声平均功率 噪声功率的计算较为复杂,这里直接给出结果

o ( ) ( )d fm t K K m t

22 2o o ( ) ( )d fS m t K K m t

Page 83: 通信原理

FM 非相干解调输出噪声平均功率假设调制信号 m(t) = 0 ,则加到解调器输入端的是未调载波与窄带高斯噪声之和,即

式中- 包络

-相位偏移

85

s ( ) s ( ) cos ( )sin

( ) cos ( )sinc i c c c s c

c c s c

Aco t n t Aco t n t t n t t

A n t t n t t

cos cA t t t

2 2( ) ( )c sA t A n t n t

( )arctan

( )s

c

n tt

A n t

Page 84: 通信原理

FM 非相干解调输出噪声平均功率在大信噪比时,即 A >> nc (t) 和 A >> ns (t) 时,相位偏移

可近似为

由于鉴频器的输出正比于输入的频率偏移,故鉴频器的输出噪声(在假设调制信号为 0 时,解调结果只有噪声)为

式中 ns(t) 是窄带高斯噪声 ni(t) 的正交分量。 86

( )arctan

( )s

c

n tt

A n t

( )sn tt

A

sdd d

d t dn tKn t K

dt A dt

Page 85: 通信原理

FM 非相干解调输出噪声平均功率

87

由于 dns(t)/dt 实际上就是 ns(t) 通过理想微分电路的输出,故它的功率谱密度应等于 ns(t) 的功率谱密度乘以理想微分电路的功率传输函数。

设 ns(t) 的功率谱密度为 Pi (f) = n0 ,理想微分电路的功率传输函数为

则鉴频器输出噪声 nd(t) 的功率谱密度为

sdd d

d t dn tKn t K

dt A dt

2 2 2 22 2H f j f f

2 2

2 2 2 FM02 ,

2d d

d i

K K BP f H f P f f n f

A A

Page 86: 通信原理

FM 非相干解调输出噪声平均功率

鉴频器前、后的噪声功率谱密度如下图所示

88

0

iP f

f

0n

FM / 2BFM / 2B

0

dP f

fFM / 2BFM / 2Bmfmf

特征?

2 2

2 2 2 FM02 ,

2d d

d i

K K BP f H f P f f n f

A A

鉴频器输出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已不再是均匀分布,而是与 f 2 成正比。

再经过低通滤波器的滤波,滤除调制信号带宽 fm 以外的频率分量,故最终解调器输出( LPF

输出)的噪声功率(图中阴影部分)为

Page 87: 通信原理

89

5.4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计算输出信噪比

于是, FM 非相干解调器输出端的输出信噪比为

简明情况:单音调制考虑 m(t) 为单一频率余弦波时的情况,即

这时的调频信号为

式中

将这些关系代入上面输出信噪比公式,得到:

2 2 2

o2 3

o 0

3 ( )

8f

m

A K m tS

N n f

ttm mcos)(

]sincos[)( tmtAts mfcFM

ff

m m m

K fm

f

22o

o 0

3 / 2

2 fm

S Am

N n f

Page 88: 通信原理

90

5.4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制度增益

考虑在宽带调频时,信号带宽为

所以,上式还可以写成

当 mf >> 1 时有近似式

上式结果表明,在大信噪比情况下,宽带调频系统的制度增益是很高的,即抗噪声性能好。

例如,调频广播中常取 mf =5 ,则制度增益 GFM =450 。也就是说,加大调频指数,可使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迅速改善。   带宽性能 ==> 有效性可靠性

2o o FMFM

/ 3

/ 2 fi i m

S N BG m

S N f

)(2)1(2 mmfFM fffmB

23 ( 1)FM f fG m m

33FM fG m

Page 89: 通信原理

91

5.4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 、小信噪比时的门限效应

FM 系统以带宽换取输出信噪比改善并不是无止境的。随着传输带宽的增加,输入噪声功率增大,在输入信号功率不变的条件下,输入信噪比下降,当输入信噪比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门限效应,输出信噪比将急剧恶化。

当 (Si /Ni)低于一定数值时,解调器的输出信噪比 (So /No)急剧恶化,这种现象称为调频信号解调的门限效应。

门限值 - 出现门限效应时所对应的输入信噪比值称为门限值,记为 (Si /Ni) b 。 门限值与 mf 有关, mf 越大,门限值越高,一般在 10dB左右; 门限值以上, G 为常数, mf 越大,信噪比改善越明显 门限值以下, mf 越大,信噪比恶化越明显

Page 90: 通信原理

92

5.4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4 、预加重和去加重

鉴频器的输出噪声功率谱随 f 呈抛物线型增大 所谓“去加重”就是在解调器输出端接一个传输特性随频率增

加而滚降的线性网络 Hd (f) ,将调制频率高频端的噪声衰减,使总的噪声功率减小。

但是,由于去加重网络的加入,在有效地减弱输出噪声的同时,必将使传输信号产生频率失真。因此,必须在调制器前加入一个预加重网络 Hp(f) ,人为地提升调制信号的高频分量,以抵消去加重网络的影响。显然,为了使传输信号不失真,应该有

这是保证输出信号不变的必要条件。

1( )

( )pd

H fH f

Page 91: 通信原理

93

调制方式

传输带宽 设备复杂程度

主要应用

AM 2fm 简单 中短波无线电广播

DSB 2fm 中等

应用较少

SSB fm 复杂短波无线电广播、话音频分复用、载波通信、数据传输

VSB 略大于 fm

近似 SSB 复杂 电视广播、数据传输

FM 中等

超短波小功率电台(窄带 FM );调频立体声广播等高质量通信(宽带 FM )

5.5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看书)

o o/S N

o

o 0AM

1

3i

m

S S

N n f

o

o 0DSB

i

m

S S

N n f

o

o 0SSB

i

m

S S

N n f

mf fm )1(2 2o

o 0FM

3

2i

fm

S Sm

N n f

Page 92: 通信原理

94

5.5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抗噪声性能

WBFM 抗噪声性能最好,DSB 、 SSB 、 VSB 抗噪声性能次之, AM 抗噪声性能最差。

右图画出了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曲线 ,图中的圆点表示门限点。

门限点以下,曲线迅速下跌; 门限点以上, DSB 、 SSB 的信噪比比 AM 高 4.7dB 以上,而

FM ( mf= 6 )的信噪比比 AM 高 22dB 。 当输入信噪比较高时, FM 的调频指数 mf 越大,抗噪声性能越好。

Page 93: 通信原理

95

5.6 频分复用 (FDM) (简) 一、复用

利用一条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的技术。 目的:提高信道利用率 分类:频分复用( FDM )、时分复用( TDM )、空分复用

( SDM )、码分复用( CDM ) 目前移动通信: TD-SCDMA 、 WCDMA 、 CDMA-2000

Page 94: 通信原理

96

5.6 频分复用 (FDM) (简) 二、 频分复用( FDM )

按照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 实施过程:调制合成传输分路解调

LPF BPF调制器

消息信号

1CH 1CH

2CH 2CH

1cf

LPF

LPF

调制器

调制器

BPF

BPF

2cf

cnf

1cf

CHn CHn

+信道

BPF

BPF

BPF

解调器

解调器

解调器

2cf

cnf

LPF

LPF

LPF

Page 95: 通信原理

97

5.6 频分复用 (FDM) (简) 典型例子:多路载波电话系统

每路电话信号的频带限制在 300—3400Hz ,在各路已调信号间留有防护频带,每路电话信号取 4kHz 作为标准带宽

层次结构: 12 路电话复用为一个基群; 5 个基群复用为一个超群,共 60 路电话;由 10 个超群复用为一个主群,共 600 路电话。如果需要传输更多路电话,可以将多个主群进行复用,组成巨群。

基群频谱结构图

载波频率

(kHz)f686460

108

kHz12464 Nf cN

Page 96: 通信原理

98

5.6 频分复用 (FDM) FDM 技术主要用于模拟信号,普遍应用在多路载波电话、 FM 广播等模拟通信系统中。 主要优点:信道利用率高,技术成熟; 主要缺点:

设备复杂,滤波器难以制作; 在复用和传输过程中,调制、解调等过程会不同程度地引入非线性失真,而产生各路信号的相互干扰。

Page 97: 通信原理

99

5.7 小结 5.7 小结

小结 课后阅读

FM 系统性能分析 复合调制和多级调制

作业题

Page 98: 通信原理

100

5.7 小结 1 、线性调制 1 ) AM 非相干解调:

0 0cosAM cS t A m t t 2AM mB f

2 214

10 02 2

o

o m mAM

m t m tS

N n f n f

2 21 2 202 0

0 02 4i

i m mAM

A m t A m tS

N n f n f

Page 99: 通信原理

101

5.7 小结 2 ) DSB (只能相干解调):

0cosDSB cS t m t t

2DSB mB f

2 212

0 02 4i

i m mDSB

m t m tS

N n f n f

2 214

10 02 2

o

o m mDSB

m t m tS

N n f n f

)]()([2

1)( ccDSB MMS

Page 100: 通信原理

102

5.7 小结 3 ) SSB

cos cos sin sin2 2SSB m c m c

A AS t t t t t

SSB mB f

2

04i

i mSSB

m tS

N n f

2 2116

10 04 4

o

o m mSSB

m t m tS

N n f n f

Page 101: 通信原理

103

5.7 小结 4 ) VSB

2 2116

10 04 4

o

o VSB VSBVSB

m t m tS

N n B n B

ttmttmtS ccVSB sinˆcos2

1

HMMHSS ccDSBVSB )]()([2

1)()(

Page 102: 通信原理

104

5.7 小结 2 、非线性调制( FM )

0 cost

FM c fS t A t k m d

2 1FM mB D f

2 210 02

10 02 4

i

i m mFM

AS A

N n f f n f f

2 2 2 2 2 20

2 2 3 2 30 0

20

3

8 83

d f fo

d mo mFM

k k m t A k m tS

k n fN n fA

Page 103: 通信原理

版权声明

本课件根据国防工业出版社《通信原理》(樊昌信 曹丽娜 编著)配套课件制作。课件中原有的文字、图片和动画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联系出版社或原作者。其它由 Haoxian Zeng  设计、编写和制作的内容,采用

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未本地化版本 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详细信息请查看课件发布页面。